国庆游捺山地质公园--500多万年前新生代火山口

作者:dingdayiyi 显示图片

仪征捺山火山口自然保护区为地质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地质景观及化石。捺山位于仪征市月塘镇(谢集)境内,是500多万年前新生代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附近不仅有壮观的石柱林,还有完整的火山地质结构,以及国内外罕见的木、骨化石群,是华东地区科学价值较高、景色壮观的地质遗迹。 
家门口的火山岩,一直没机会游览,国庆期间,得闲半日,携妻儿共游之
↓↓全景图,沿着主要游览点玩够一圈,体力差点的可以坐公园游览车


↓↓门票70,网上购票优惠不大,可以关注官网,时不时有免费活动


↓↓大门




↓↓这个像不像人的五指呀,所以他叫五指峰,这边还有石牌峰、 山石盆景等等,捺山地质公园的石柱数不胜数



↓↓捺山地质公园的镇山之宝,捺山石柱
捺山处于1000多万年前的古长江的入海口,是一座于距今500万年前后火山喷发形成的的古火山,捺山石柱林是约600万年以前火山喷发时,玄武岩岩浆喷发冷却后形成的六棱形、五棱形等不同形态的石柱,站在此处我们能观看到捺山地质公园里最完整的石柱景观,眼前的石柱形态各异,千奇百怪,不过每一根都是叫得出来名字的,这个长得像乐器芦笙,所以取名,“芦笙峰”




↓↓《时间简史》捺山地质博物馆。
博物馆采用先进的声光电相结合技术手段,720°沉浸式模拟了宇宙爆炸、地球演化、火山爆发直至形成玄武岩石柱景观等令人震撼的自然场景





↓↓采用透明液晶显示箱放置各类岩石、化石、矿物标本,游客通过点击屏幕不仅可以解读标本,甚至可以让化石“复活”。










↓↓雁泉桥



↓↓白龙泉是捺山上的最有灵气的地方,山上泉水常年不断,为什么说它有灵性呢?还得从一段流传很久的传说说起。
相传曾有一对夫妇居于捺山中,感天地而孕,生下一白色蛇状怪物,而后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白色怪物腾空而去,当地人称之为“小白龙上天”。妇女离世后,龙父为妻立墓奠祭,小白龙为报生养之恩,每年六月都会来此祭母哭灵,此日必是风狂雨暴,当地人皆称“小白龙回家”。日久天长游出一条弯曲的河流,便是现在的“龙河”。现在每年清明前后,必定是风雨交加,年年如此,从不间断。
白龙泉上方曾有一座白龙庙,香火非常旺盛,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遭到破坏,破坏之后山上的泉水就停止了流动,现在景区正在慢慢还原之前的景象!





↓↓果老溪已近在眼前,前面就是是一座索桥,长度为38米,高度9米8,走在上面可以感受


↓↓果老溪,听到这个名字您是不是想起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呢?没错,传说它还真和张果老有关,前面我们介绍过捺山的来历,说它是大力神“夸娥氏”的儿子,为了稳住挑着重山得来的,玉皇大帝不知山移得的怎么样了,就派太白金星下凡看看情况,太白金星去看了以后发现,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已经搬到东海了,但是地上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石头,就上天如实禀报了情况,于是玉皇大帝又派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下界去收拾一下,结果张果老手里拿着一根神鞭到那里去了,一下就把地上的石头全部捆起来了,这捆起来一看却是一根一根的石柱,当他走到捺山时,被这里美景所吸引,从云头上降下来了,将先绳困着的石柱随手一扔,就成了一座捆石坡,然后他就快活的跑到溪水边游玩去了,因此这里被称之为果老溪,溪水清澈见底,甘甜纯净




↓↓捆石坡位于捺山西南坡,这组玄武岩石柱群堪称时自然奇观,它们就像是一根根一捆捆枕木一样遗留在山坡上。


曾几何时,在火山惊天动地的轰响中,棱角分明的千万根石柱在江水的激荡中骈手胝足,峻拔峭立......

大自然的壮烈,成就了捺山,而夸娥氏搬山落地的神话传说更赋予了捺山妙趣横生的文化灵性。

捺山地质公园是一部敞开胸怀的地质教科书。也是一部中国最精彩的玄武岩石柱林的自然传奇。

景点不大,坐车步行都可,2-3小时能全部玩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