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路上~~在义县奉国寺的匆匆一瞥

作者:胖猫 显示图片

上一篇:
2024年在路上~~金秋沈阳三日游(清昭陵、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
@https://www.mafengwo.cn/i/24601038.html

去义县是为了奉国寺。这个寺最近因为一款游戏火了,据当地人说,这个十一,几十万人涌入了义县。我们还真不是因为这个,是很早之前看辽代纪录片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个寺院。可是它这个位置吧,特别不方便,直到今天也没有高铁站。
从沈阳到义县,一天只有一趟车,是3个半小时的绿皮火车。如果想坐高铁就从沈阳到锦州再换绿皮车到义县,看时刻表就知道,这换车的时间长而且选择少,不是很方便。一开始我还想着要不就在锦州住一晚,然后到义县来个一日游再返回锦州。可查了时刻表,义县回锦州只有三趟车。回锦州后我们计划直接要去承德。可从锦州发车去承德的高铁是在锦州北,回到锦州要取行李再换火车站,怎么计划都是好折腾还浪费时间,最后我们选择了沈阳直达义县的绿皮车,而离开的时候走了北票高铁站到承德,离开的详细的方式后面再说。


我标了几处义县有名在册的地方。


沈阳到义县这个绿皮车吧,一共6站,终点是锦州,经停5站。这车慢就算了,条件一般就算了,硬座票居然是硬卧下铺,一铺坐4人。想象一下吧,4个成年人,笔直地坐在绿皮车硬卧下铺的场面,对面还有4个人,大眼瞪小眼,也伸不开腿。上车前老公还安慰我,这会儿淡季人不会多的,结果,4人与4人相对。整车厢几乎满了,真是四顾无言啊。
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吃了打包的麦当劳当午餐。这个拥挤别扭劲儿啊。。难受。。。
这种状况直到阜新南才好转,车上的人几乎都下去了。我和老公一人一铺,也顾不了是脏是干净了,直接躺下了,我的腰啊都要坐断了。

义县站
介绍上写是2018年投入使用的,很小 ,还在修。
出站的时候有许多出租车、三轮车、板车揽客,出租车3公里的距离,张口就要我10元。我不想助涨这种风气,出站叫的车,全程5元。


出火车站左转向几百米,就是平移过来的旧义县火车站。现在成了一个十字街口的环岛。据说平移花了几百万,无从考证。
老火车站始建于1921年,曾是沈山铁路备用线上最大的中转站,是义县的地标性建筑。是在奉系军阀张作霖授意下,由其麾下干将,有“民国循吏第一人”、时任奉天省财政厅厅长兼东三省官银号督办的王永江亲自主持修建的。
据说,《大决战》之《辽沈战役》等不少经典影视剧,都曾经在这里取景。16年现代军事题材网络大电影《特种兵王》也是在义县拍摄的。


进城的路上,或者说在县城的许多角落都能看到这座塔。
广胜寺塔,坐落于锦州市义县义州镇古城西南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辽代古塔。此塔始建于辽乾统七年(1107年),历经千年风雨,仍巍峨耸立。塔身八角十三檐,建筑形式独特,塔座为须弥式,束腰宽大,各面雕有精美浮雕,展现了辽金建筑的独特风格。全国文保
2013年修整。门票:10元。除了塔,下面还有一进新修的寺院


住宿建议住在奉国寺前的奉国寺路上。义县除了一家在奉国寺后院的禅修民宿比较高档,其它家的条件都和高级一些的招待所差不多。反正就住一晚,干净就行了。这个县城很小,住奉国寺路,不管去吃饭去景点都比较方便。

中午吃的简单,晚上想吃点好的补补。选了当地最最老字号的饭馆,总店在锦州。别期望太高,味道粗糙、味咸且价高。遇到的几个师傅都说当地人一般不到这里吃饭。好吧,我听懂了。


吃了饭出了饭馆,街上都没人没车了。我这一天累坏了,早早又睡了。

一早起来,收拾好行李,到街上找了家清真早餐铺。2人花了8元,豆腐脑的卤是鸡蛋卤和北京的味道不同,还挺好吃。


义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始设交黎县,后历代均置州县,辽时称宜州,属中京道。
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处士焦希赟建奉国寺,时名“咸熙寺”。是辽圣宗耶律隆绪为母亲萧太后所建。当时奉国寺的建筑规模有七佛殿、后法堂、观音阁、三乘阁、弥陀阁等。辽乾统七年(公元1107 年)创建长廊,塑一百二十贤圣像,其中四十二尊贤圣像没有来得及最后完工而辽亡。金朝改咸熙寺为奉国寺,金天眷三年( 公元1140 年),接续完成四十二尊贤圣“众彩涂金”。元至元二十七年( 公元1290年),发生了以大宁路治所武平(今赤峰宁城)为震中的强烈地震,奉国寺也受到严重影响,建筑墙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 年)维修奉国寺的所有建筑。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主持僧宗淳又对奉国寺进行了维修。明代曾对奉国寺进行过四次维修,但规模都较小。清代曾对奉国寺进行过多次维修和续建。

开放时间:08:30-16:30 (16:00停止入园)
门票:50元/人。网上预定可以优惠几元。讲解一次收200元。没火之前是50元。


山门也有“三门”的含义,即中间为“空门”、左侧为“无相门”、右侧为“无作门”。
奉国寺内山门建于清代,其上方悬挂的“大佛寺”牌匾,是由以行楷闻名的清代义州书法家刘钟麟于嘉庆十六年题写(大佛寺是老百姓对奉国寺的另一种称呼)。奉国寺内山门的体量与宏伟的寺院相比显得有些小巧,缘由之一是清代奉国寺周围建了许多民居,寺院面积因此缩小;二是设计者为更好地让内山门与寺院中轴线上的建筑融为一体,从整体视觉考虑而修建成这种格局。


奉国寺牌坊建于清康熙年间晚期,为四柱三间三楼式木柱瓦盖牌坊。这座牌坊是为表彰清太宗皇太极的女儿马喀塔(封号“固伦温庄长公主”)下嫁义州与察哈尔林丹汗的儿子通婚,以安抚察哈尔部族,并为清王朝入主中原及以后发展和巩固做出的贡献而建,牌坊上面原有“德配天地”、“功等山河”匾额。在封建社会,牌坊是崇高荣誉的象征,但实际上,固伦温庄长公主却是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牺牲品。
维修中,拍不了全景


大雄殿
奉国寺是国内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标志性古建筑——大雄殿是古代遗存大的佛殿,堪称为世界之最,殿内有世界上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
大雄殿又称七佛殿,位于奉国寺南北中轴线的北端,耸立在高阔的月台上,是奉国寺内唯一保存下来的辽代建筑。
奉国寺主体建筑大雄殿是以梁、柱、枋、斗、拱组成木结构框架作为支撑的五脊单檐庑殿式建筑,其面阔9间,进深 5 间,通宽 55 米,通宽 33 米,通高24米(含月台),寓意“九五至尊”。奉国寺大雄殿是中国古代佛教寺院遗存中规模体量最大、等级规格最高的木构建筑,建筑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被誉为“中国第一大雄宝殿”,其雄浑伟丽的体貌充分展示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其精湛的建筑技艺、绝妙的结构设计和极致的美学艺术代表着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堪称中国古代建筑与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


‌辽代三大寺院是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和辽宁义县的奉国寺。‌‌
华严寺和独乐寺,我们也都去过了。这趟出行,辽代大殿算是打卡完整了。
(2019年大同华严寺游记     @https://www.mafengwo.cn/i/16894120.html)


奉国寺的主要建筑大雄殿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在中央七间的内槽和外槽采取了减柱法。为了增强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美观,还科学地运用了“侧脚”和“生起”两种做法。檐下斗拱用材粗大,工艺粗扩简练,气势浑厚有力。由于支梁架柱完全符合结构力学原理,历经千年仍保持着平直挺健,没有出现弯折扭曲的现象。


主匾“大雄殿”
高3.15米,宽1.52米。相比其他寺庙的“大雄宝殿”,这里少了“宝”字,却多了几分帝王之气和威严。这种低调内敛的风格,与辽代建筑的厚重感非常契合。乾隆皇帝的字迹大器沉稳,运笔平缓,充满了帝王之气。这个是一比一的复制品。
“法轮天地”
高2.8米,宽1.75米。关于这块匾额的解释有很多种,有人说是“依法治国”,也有人说是“天道”。天地运行自有规律,万物变化不离始终。春季萌发,夏季生长,秋季收获,冬季藏匿。历代兴衰如此,个人命运亦是如此。唯有顺势而动,方能大成。
“慈润河山”
与“法轮天地”等高。其中的“润”字多了一点,这也是一个未解之谜。是皇帝笔误?还是故意为之?


奉国寺的大雄殿、七佛塑像和建筑彩画三者并称“奉国寺三绝”。
大雄殿内佛坛上的七尊佛像为辽代雕塑,自东向西依次为迦叶、拘留孙、尸弃、毗婆尸、毗舍浮、拘那含牟尼、释迦牟尼,七佛皆在须弥座上结跏跌坐。正中的毗婆尸最高,通高8.6米,两侧各佛依次略低。每尊佛像前对塑胁侍菩萨两尊,高2.5—2.7米不等。佛坛东西两端各塑天王像一尊,高3.5米。
“一般寺庙的大殿中供奉的佛祖以一尊和三尊为主,同时供奉七尊佛像的很少见。而且奉国寺大雄殿内释迦牟尼佛被安排在最边上,这其中有什么典故吗?佛经《长阿含经》载,释迦牟尼加上之前已有的六佛,统称过去七佛......考诸佛典,奉国寺所供七佛应分别为过去庄严劫中三佛和现在贤劫中四佛,随时间推移先后成佛......契丹人崇尚东方,视左为大,以释迦牟尼转世自称的耶律隆绪将前六佛安排在左侧,而自己(释迦牟尼)坐在最右方,面向西南,也就是佛教的诞生地古印度方向。也许是天意巧合,也许是有意设置,耶律隆绪前面有五位先祖皇帝,一位摄政的母亲承天太后萧绰(萧燕燕),加他自己正好是七位。”


佛像木骨泥塑,承袭唐代遗风,身着褒衣博带,其中第一、三、五、七像是八角形束腰须弥座,二、四、六是圆形束腰须弥座。七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像后有透雕背光。


佛像也留有契丹民族特色,佛像都有耳洞,耳洞长达一米。


释迦牟尼佛佛手为近代修复
1948年奉国寺大雄殿殿顶被一枚炸弹击穿,炮弹落在释迦牟尼佛手中,但炮弹奇迹般地并未爆炸,只是砸断了佛像的手部,另有两枚炸弹落在寺院中也成了哑弹。这是记录在义县县志里的真实历史,奉国寺如有神明庇护,得以幸存至今。


佛像身上落了厚厚的灰,千年之后已与佛身色彩浑然一体不可拭去。


佛坛前陈列着七套二十一件辽代石雕供器。


殿内东西两侧立有金、元明、清碑记十一通。最早的就是右边这块金代《宜州大奉国寺续装两洞贤圣题名记》,撰者张邵,落款是明昌三年。我查了一下,明昌三年对应的公元年份是1192年‌。‌
几个石碑上都有弹孔,介绍上说是辽沈战役的时候飞弹打出来的。以前碑在院中,后来出于保护目的都挪到了大殿里。


殿内四壁保留着元、明时期绘制的十佛、八菩萨、十一面观音壁画,剥脱褪色的厉害,后壁的八菩萨像更是难以觅得踪影。




大雄殿的梁、枋上保留着辽代建筑彩画,约4000平方米,有的保存完好,如飞天、莲荷花、牡丹花、海石榴、草凤等。


其中以梁架下面的飞天尤为突出,飞天面相丰颐美悦,服饰缤纷多彩,或持花束、或捧果盘,作供养七佛状。有的着宝冠,有的扎双髻,长裙赤足,身缠衣带,轻健飘逸,飞翔在行云之间,与端坐的七佛静动相衬,上下呼应,构成一幅肃穆礼佛图景。


佛像背后有一倒坐观音,明代万历年间重塑,为少见的男相观音。观音两侧除了善财和龙女还有一鹰(海东青,辽代为女真所灭之祸端)与一收口净瓶,又称“鹰瓶观音”。据说仅在奉国寺和泉州开元寺有见。


我在2016年的时候去过泉州,翻了游记,应该是没有拍照。网上这张是开元寺新修复的观音,完全看不出相似。
@https://imfw.cn/l/324337948



景区提供禅食午餐,全价门票游客1元,半价及优惠门票游客8元,免票游客18元。现在搬到了寺院出口处。饭馆门口有喇叭循环播放介绍,还有揽客的大婶,老公坚决不吃。

在义县县城西北9公里的大凌河北岸,至2015年为止,是中国东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国北朝石窟中纬度最北,位置最东的窟群。万佛堂石窟始建于北魏年间,因为常年的自然风化与年久失修,大部分石窟已经破损坍塌,不复存在了。全国文保。
石窟现分东西二区,现存大小16窟。西区石窟凿于北魏及和三十三年(499年),共九窟,分上下两层。上层有三小窟,下层为六大窟,以西起一、二、六窟为大。二窟有价值的是“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造像碑”。碑记就窟壁作成,现存304字,个个遒劲挺秀,笔力苍劲。六窟大,现露在外面的一尊大弥勒佛,身高丈余,艺术价值较高。东区凿于北魏景明三年(502年),共有七窟。在五窟的门楣上刻有“韩贞造像题记”,现存269字,记载韩贞等74人结缘造窟的始末。
交通:没有直达车,乘义县到北票的长途车可到去石窟的路口下车,之后需走十多分钟。也可以包车前往。自驾最方便。
门票:35元/人


这地方最值得看的就是五号窟的国宝级魏碑——元景造像碑,记录了开凿石窟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全称《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造像碑》,此碑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系营州(今朝阳)刺史元景为孝文皇帝及自身并眷属,禳灾祈福而建。
碑记就窟壁作成,现存304字,个个遒劲挺秀,笔力极工,书法艺术精湛。清末著名学者梁启超得友人相赠之初拓本,极为喜爱,评其为“天骨开外,光芒闪溢”,康有为亦称之为“元魏诸碑之极品”。


时间不早,我们回酒店取行李准备赶高铁直奔承德了。
经过前一天的详细研究,我们决定打车到北票站,再坐高铁到承德南。这样就可以不受义县站那上午一趟下午两趟的到锦州的绿皮车的时间限制了。


义县出租车是烧气的在街上比较难打,现在基本上还维持着改革开放前电话叫车的服务。
叫车电话:0416-7555678
打电话告诉需求后,调度会联系司机,司机再回电话商量路线和价格。回应挺快,基本上5分钟收了三名师傅的回复电话。和师傅谈好价格,等他来接。义县到北票71公里 ,县道加国道,路比较窄但车少路况还可以,1个多小时就到了。
下午到承德有四趟车,1个小时出头就到了。还得是高铁方便快捷啊。


我查了一下,2018年12月29日,北票站建成投用运营。这里的车也可以直接回北京。


门口的银杏很漂亮


顺利抵达承德南


承德南离市区大概15公里 。有公交车直达,全程3元。我们滴了一辆车,到避暑山庄丽正门附近的酒店,花费24元。
晚上吃的铁锅钝排骨。偏咸,锅边上的烀饼好吃。


饭后在街上逛了会儿,感觉承德比沈阳和义县都冷,衣服可能带少了。

待续~~~
下一篇,2024年在路上~~金秋,游走在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三天
@https://imfw.cn/l/324337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