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文旅打卡攻略

作者:赵昱焱 显示图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太符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文峰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杏花村汾酒作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柏草坡龙天土地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峪口圣母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汾阳关帝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汾阳后土圣母庙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七批)—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镇









汾阳,有2600多年的置县史,其中1600多年为州府郡治所。从明代万历年间汾州改州为府至民国废置,汾阳城区一直为晋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如今的汾阳市区便是由原来的汾州府城、汾阳县城发展而来。汾阳又是世界酒都,以杏花村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有6000年的酿造史、1500年的成名史。是中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








★〓文旅打卡清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太符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七批)—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镇




★〓“国保”档案
单位编号:5-0243-3-049
年代:金—清
类型:古建筑



★〓文化承载
太符观,始建年代不详。金代在观内创建醮坛,明、清均有修葺。现存建筑昊天玉皇上帝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代所建。太符观的主要特色是它有着品位高超的建筑群体和线条优美的彩塑、悬塑和壁画。





★〓游览概况
►太符观,位于杏花村镇,免费开放。
►现存建筑有牌楼门、正殿昊天玉皇上帝殿、东配殿后土圣母殿、西配殿五岳殿。庙内还存有北朝造像碑三通及唐、宋、元、明历代碑刻。




►正殿:名为昊天玉皇上帝殿,俗称玉皇殿,创建年代无考,现存结构不晚于金代,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其木构有宋代遗风,雕塑、壁画均具极高的文物价值。




►后土圣母殿,为明代万历年间重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是奉祀后土圣母为主神的殿堂。其彩塑、壁画、悬塑等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五岳殿,为清代顺治年间重修,结构与后土圣母殿基本相同。



★〓文旅打卡清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文峰塔



★〓“国保”档案
单位编号:6-0456-3-159
年代:明至清
类型:古建筑


★〓文化承载
文峰塔,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至清代康熙十年仍在修。现存国内的大多数古塔为佛塔,而文峰塔是为使当地文风、文脉顺达,多出人才,根据风水理论而建造的,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同时也是儒、释、道三种思想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具有观赏性和标志性双重意义。
文峰塔,通高84.9米,高度位居全国古塔前列,它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对现代建筑研究,很有借鉴意义。





★〓游览概况
文峰塔,位于汾阳市区东郊,现建有开放式的文湖景区,免费对外开放。
塔为八角十三级砖结构,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座为条石砌筑的八角形须弥座,塔刹为铜质鎏金。




★〓文旅打卡清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杏花村汾酒作坊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七批)—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镇




★〓“国保”档案
单位编号:6-0476-3-179
年代:清
类型:古建筑



★〓文化承载
杏花村汾酒作坊,为宋代名店“甘露堂”原址。始于北齐河清年间,历经唐、宋、元、明、清从未间断。作坊为堡墙式院落,分南北两个院落,院内存元代古井一口,此井宋代有之至民国间一直是汾酒酿造专用水源,井历代原位维修。作坊至今从未间断酿造生产,现存主要建筑为清代作坊院。
杏花村汾酒作坊位是研究汾阳杏花村汾酒历史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游览概况
杏花村汾酒作坊,位于汾阳杏花村镇,现今仍为汾酒集团的生产车间,不对外开放。高德地图导航【古井亭】或【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博物馆】。




★〓文旅打卡清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柏草坡龙天土地庙



★〓“国保”档案
单位编号:7-0834-3-132
年代:元至民国
类型:古建筑



★〓文化承载
柏草坡龙天土地庙,又称龙王土地庙。现存正殿(龙王殿)主体为金元时期遗构,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据正殿梁架题记记载:“大金承安五年(1200)创建”、“大元国至元二十七年(1290)创建”。其余主要建筑有:戏台、献殿、东面配殿3座,属清代建筑。
柏草坡龙天土地庙建筑格局基本完整,建筑形制具有特色,特别龙王殿年代明确,对研究这一地区金元时期建筑发展与演变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游览概况
柏草坡龙天土地庙,位于汾阳市区北约14公里的柏草坡村。高德地图导航【柏草坡村龙天土地庙】。日常不开放,需要找当地文保员开门参观。




★〓文旅打卡清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峪口圣母庙



★〓“国保”档案
单位编号:8-0215-3-018
年代:元至清
类型:古建筑



★〓文化承载
峪口圣母庙,俗称娘娘庙,始建于元代大德年间,明代万历年间及清代乾隆年间均有修葺。现存正殿又名贺虏(润济侯)殿及西朵殿为元代遗构,单檐悬山顶。圣母殿及东西配殿为明代遗存,其余属清代建筑。
峪口圣母庙布局较为完整,正殿及西朵殿为元代木结构建筑,体现出鲜明的早期元代建筑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游览概况
峪口圣母庙,位于汾阳市区东北9公里处峪道河镇峪口村,高德地图导航【峪口村】或【峪道河镇峪口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现峪口圣母庙为峪口村委会驻地,日常处于开放状态。
峪口圣母庙,中轴线依次存山门(窑洞三孔)、献殿和正殿,轴线西侧存西配殿(窑洞三孔)、西朵殿,轴线东侧存东配殿(窑洞三孔)、圣母殿(与正殿并列),圣母殿前设有献殿,另在山门顶部设洞宾祠一间。东侧轴另独立存清代关帝庙大殿一座。




★〓文旅打卡清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汾阳关帝庙



★〓“国保”档案
单位编号:8-0229-3-032
年代:明
类型:古建筑



★〓文化承载
汾阳关帝庙,原名关王庙,俗称“铁马老爷庙”,始建于唐代贞观元年,明代正德至嘉靖年间重建,以后历代屡有修葺或增建。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建筑风格显著,庙内琉璃雕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庙宇由正殿、献殿、后殿、东西配殿、东西耳殿、东西厢房、春秋楼组成。正殿为关帝殿,供奉关羽。




★〓游览概况
汾阳关帝庙,位于汾阳市区内的庙前街,日常开放,登记入内参观。
汾阳关帝庙坐北朝南,两进院布局,建筑包括献殿、正殿和后殿,庙内存明代琉璃狮1对、唐经幢1座。献殿、正殿、后殿殿顶脊饰、山花壁及拱眼壁大量采用琉璃装饰,多为明代遗物,色彩纯正、造型生动。




★〓文旅打卡清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汾阳后土圣母庙



★〓“国保”档案
单位编号:8-0252-3-055
年代:明至民国
类型:古建筑



★〓文化承载
汾阳后土圣母庙,始建年代不详,明代嘉靖年间重建,清代道光年间重修。整体保持了明代建筑风格和特点,正殿壁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游览概况
汾阳后土圣母庙,位于汾阳市区北郊的田村村。高德地图导航【后土圣母庙】。日常不开放,需要找当地文保员开门参观。
汾阳后土圣母庙,现仅存正殿、马王殿、眼藏殿。正殿保持明代风格,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殿门廊庑两侧绘有门神,殿内东、西、北三壁满绘西王母故事壁画,工笔重彩,沥粉贴金。马王殿、眼藏殿为民国时期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