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行记——皖南自驾两日游

作者:枫叶 显示图片

“乌臼平生老染工,
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
却倩孤松掩醉容。”
杨万里的《秋山》把乌桕树的景致写到淋漓尽致。



乌桕树是深秋最靓丽的风景!!!
树叶由绿色变黄再到橙红,交相辉映,就像一幅油画。皖南的乌桕树更是美到极致。



忙忙碌碌了一阵子,
周五晚上临时决定给自己放个假。
六年前,曾在最美的季节看到最美的塔川。
五彩斑斓的乌桕树林里露出的飞檐翘角,影影绰绰;白墙黛瓦与金黄稻田相映成趣,弥漫着诗意,沾染了画意。

又到深秋季节,好像听到一个声音的呼唤,便再次踏入魂牵梦萦的皖南。

‌石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霞坑镇,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石潭景区的自然风光四季皆宜,春天有油菜花和桃花,夏天有向日葵,秋天有稻田一片金黄,冬天有冰瀑和云海,景色壮美。当然,景区内还有古老的徽派建筑。‌
石潭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选择石潭作为第一站,主要是阳产土楼等景点在周边,正好一起看看。合肥自驾到石潭,四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走进石潭村,映入眼帘的是静谧幽深的街巷格式(十八街),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小桥流水的江南景致,整座古村俨然就是一幅诗意山水画。


一座廊桥连接两岸。


深秋时节,村民自制菊花茶,清火败毒。


下汰村观景台的风景绝对值得一看。海拔400-500米的高度,虽然不算特别高,但风景却美得令人心醉。层层叠叠的山峦、深浅不一的绿色山林、蜿蜒曲折的青绿色溪流,以及隐藏在山林中的村落,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愉悦。深秋时节,如果早晨到此看云海,一定特别壮美,可惜我此行时间有限,有缘再次再来。





开车到下汰观景台的一段山路,虽然距离不长,但是路窄弯多,坡陡会车难。虽然我开过山路无数,但是在这段山路开车,内心还是有些忐忑。
没有丰富的开山路经验的人,谨慎自驾上山,否则会一边开一边哭,进退两难


下汰观景台的停车场。



下山沿途的风光。



阳产土楼位于皖南山区歙县的深渡镇。距离石潭村大约半小时的车程。
阳产,位于皖南山区的群山之中,是一个依山而筑的小山寨。
土楼群是阳产村最大的特色,一座座,一排排,鳞次栉比。房子均以青石砌磅为地基,再建土楼,土楼与土楼之间有石板或石板台阶或青石铺地。土楼群依山就势、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山区民居建筑特色,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




从山下停车场可以乘坐景区的交通上山,来回30元。目前景区交通是小面包车,小车飞驰在狭窄的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司机估计都是“秋名山车神”。也可以步行上山,我就是选择步行,上山花了30分钟,下山花了15分钟。下半段没有专门步行道,要走车行道,所以要注意安全。上半段有登山古道。




阳产土楼建筑群,是徽派建筑又一奇葩,是徽州山越人智慧的结晶,是东方生土建筑文化艺术的殿堂。阳产土楼群,值得游览!!!







这里的土楼群是山民就地取材,使用红壤木材和青石建造而成,形成了质朴壮观的土楼群。阳产土楼的建筑风格质朴壮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阳产土楼不同于福建永定、南靖土楼。
福建土楼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夯筑,形式优美奇特,功能齐全实用。福建土楼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建筑风格古朴粗犷。

在历史背景方面,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阳产土楼虽然也有悠久的历史,但其建筑风格和材料选择更多地反映了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



阳产晒秋!



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新安江山水画廊全长约百里,位于黄山—徽州古城歙县—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是这一旅游线路上的璀璨明珠。



春天夏天应该是游玩新安江山水画廊的绝佳时节。秋天是枯水期,河水干涸,风景一般。


渔梁坝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渔梁村,离徽州古城很近。
渔梁坝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


渔梁坝在徽州的地位是极为重要,一是泄洪防旱,二是截流行船,三是美化环境。历朝历代都把坝之兴衰作为徽州兴衰的标志。作为几百年来新安江上大小商贾船队往来的一个重要码头,渔梁坝是明清时期徽商从这里起航承接家族兴旺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徽商之源”。




枯水期的渔梁坝全部露出水面,行人可以在上面行走。
乍一看,渔梁坝就是用需要石块垒起来的石坝,平淡无奇,但是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古人的“密码”——榫卯结构。石条与石板之间的燕尾榫紧紧相扣,这样一来,上、下、左、右四面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横卧在河上的坝体,坚固异常,所以能经受住千年来的水流冲刷。这也是它屹立1400多年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木头有榫卯结构,没想到石头也可以这样,而且效果同样出奇的好,老祖宗的智慧真高。



塔川位于宏村与木坑之间,是皖南秋日里宛如童话的村落。每到晚秋时节,这里便呈现出红、绿、黄、橙等魔幻般的色彩,美到极致,美得令人沉醉。



塔川的秋色以乌桕红叶为特色,与金黄的稻田、青翠的竹林、错落有致的马头墙等景观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卷。





塔川作为古村落的代表之一,保留了传统的徽派建筑风格和民风民俗,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郁的徽文化底蕴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画卷。
塔川秋色最佳观赏期在每年11月中旬至下旬,此时乌桕树叶五彩缤纷,美如油画。












塔川的柿子树也是秋日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当秋天来临,柿子像红灯笼一样点亮了每个黄昏。柿子代表着丰收、团圆和喜悦,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秋日印象。




塔川与四川九寨沟、新疆喀纳斯、北京香山,并称为“中国四大赏秋胜地”。与其他三个地方相比,塔川更有特色。塔川不仅自然风光迷人,人文底蕴也十分深厚。这里山水秀丽,古建筑与古民居保存完好,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徽州古村落。





喜欢摄影的人,最好选择早晨5:30到7:30‌游玩塔川。在这个时间段,塔川的晨雾缭绕,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乌桕树上和白墙黛瓦间,俨然是一幅秋日清晨的绝美画卷‌。
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整个塔川被一层薄雾笼罩,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


卢村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的木雕楼群而著称,其中,木雕楼享有中国木雕第一楼之誉。卢村木雕楼主要包括志诚堂、思济堂、思成堂、玻璃厅等宅院。木雕楼是卢氏三十三代传人卢邦燮(卢百万)于清道光年间所建。











卢村的木雕雕刻技艺精湛,图案栩栩如生,简直就是一座雕刻艺术的博物馆,折射出古代徽州艺人娴熟的技巧和超凡的智慧。集木雕艺术之大成的志诚堂,建于清道光年间,据说是当地大户卢邦燮(卢百万)所建,仅木雕一项便由4个工匠用了25年时间才得以完成。


遗憾的事,很多木雕被人为破坏。




南屏古镇是一个被时光染上斑驳的幽深街巷、祠堂群、古民居聚集地。
南屏古镇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和历史韵味的古镇,位于黄山市黟县,拥有300多座明清古建筑和八座古祠堂,是中国影视村的代表之一。‌




南屏古镇不仅因其历史悠久而著名,还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电影和电视剧前来取景。电影《菊豆》《卧虎藏龙》都曾在这里拍摄过,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


电影《菊豆》中的染坊




南屏古镇,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和独特的村落布局,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




雕花厅位于叙秩堂上首的长房弄内。这座房子之所以取名为“雕花厅”,是因为这房子里有着大量精美的木雕,突显了徽州木雕的精髓。“雕花厅”的主人是位富商,他的自我价值是外面店铺林立,家里雕梁画栋,所以起名“雕花厅”。




走在狭窄而幽长的巷弄里,让人不禁想象着那些古老的故事如何在这里悄然上演,又如何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沉淀。

走在狭窄而幽长的巷弄里,让人不禁想象着那些古老的故事如何在这里悄然上演,又如何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沉淀。




招财进宝巷


小洋楼,又名孝思楼,坐东朝西,建于清末,建成时一体四宅,有过街楼和连廊相连通,其建筑吸取罗马建筑中的半圆拱门和窗户形式,这在徽州民居中实为罕见。


冰凌阁









再次游玩徽州,不仅让我们领略了皖南的美景,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再忙碌的生活,都要抽出时间,
与最爱的人、或者最要好的朋友一起,
走进自然,感受美好,享受沁入骨髓的快乐。

一段美好的记忆,又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