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秋天是最令我蠢蠢欲动的旅行季,前几年心心念念又一直未实现的,莫过于景德镇这条线路了。去年的腾冲意犹未尽,今年和大彬子一拍即合,再一次实现双向奔赴,解锁更多美好。
我工作结束后从汕头站出发,原本是约好在南昌汇合,阴差阳错地路上一共折腾了11小时,决定直接冲到景德镇,我先负责踩点,彬子则次日下午2点到达。
行程如下:
11.5: 下午陶阳里街区——御窑博物馆;晚餐田耕季,逛陶溪川;
11.6: 上午古窑民俗御窑博览馆——22咖啡店;
下午雕塑瓷厂——三宝村;续住阊阳酒店;
11.7: 上午中国陶瓷博物馆;
下午山川一念咖啡厅;
4:30取租好的车,开3小时到宏村,住作闲艺术酒店;
11.8: 白天宏村——塔川——卢村【此处大量绝美秋色放送】;
下午开2h到婺源县,住礼婺山居民宿;
11.9: 上午休息,下午走原始村落:漳村、思溪村;
11.10: 早上开50分钟到婺源篁岭,下午4:30到婺源站还车。
如果凭我们的体验非要将景点排序的话(仅景德镇),
可推荐度从高到低依次是:
中国陶瓷博物馆----御窑博物馆-----古窑民俗博览馆-----雕塑瓷厂-----三宝村-----陶溪川
Day1: 早起独自寻觅早餐,昨天一路奔波悲催地饿了一整天,在斗富弄主街随手找了一家牛骨面(当地必尝美食之一),20元,味道很正,肉还不少,瞬间回血。
闺蜜到过之前,我去踩点周边的地形,发现陶阳里街区面积比想像的小很多,一会儿就走完了,它是围绕着御窑博物馆修建,西门处的阊阳酒店位置绝佳,出行方便,刷脸通行,后门直通陶阳里,果断换掉了原先预订的上弄酒店,就在这儿窝两天。
小巷里部分围墙刷成了红色,一看就是专为游客打造,附近还有许多主街都在装修中,可逛的区域就是西门往南门方向,快的话10分钟能走完(是不是有点惊讶呢?踩点有助于降低预期哈)~
红墙与绿竹,在秋天的暖阳下显得格外美好,这里的小店很安静地开着,等着路人一探究竟。
陶阳里的部分小巷子保留着原始的模样,如果不是旅游带火景德镇,这里应该是常年一片宁静祥和吧。
这里面的店面并不多,面积都很小,干净清爽,与世无争。
接近博物馆的草坪上,当我看到这个排长队举着相机的场景,不禁笑了起来,原来小H书上的火爆打卡图是这么得来的,美感顿时现了原形,机位现场:
出图:
下午闺蜜准时抵达,还拎着她头一天亲手做的栗子蛋糕卷从北京飞来!满口香甜之余,幸福感满满 我直接当了午餐,这满嘴的温暖,够够的
我俩火速换了几身衣服,前往主要目的地,御窑博物馆。当别致的红砖拱墙出现在面前,忍不住迅速拍下它(后来墙缝中间摆拍的女人就没有间断过:
这个半开放的咖啡馆一会儿就全部坐满,这座博物馆免费开放,游客非常非常非常多,我们得益于住得近,前前后后来了三次才勉强拍到了几张看似没人的照骗,旺季出游真心不易!
第一天人太多,所有机位排队爆满,兴致全无,就看了看展,这是次日晚上二刷留下的纪念:
镜像的效果,被夜色加了分:
晚上打车直奔陶溪川,先在街对面不远处的本帮菜----田耕记品尝特色江西菜(正常饭点都是要等位的):
彬大摄影师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瞬间,我总结她最爱拍的东西排序就是:美景、美食、美女
招牌菜小炒牛肉,味道不错,但也算不上惊艳:
来一杯写意照作为留念:
从餐厅步行5分钟便是原本最期待的陶溪川,But说实话吧,真的没有网传的那么好,像一个只卖陶瓷器具的“成都太古里”(建筑风格太像),各家所售陶瓷的同质化太严重,价格普遍很贵,只看到有人逛,没见人买。
最里面有个像集市的地方,各个摊位几乎都摆着相同的物品,琳琅满目,但……好吧,走了一半闺蜜已经想离开了,扫货不合适,照片也没怎么拍,这儿就到此一游啦
Day2:
古窑博览区是景德镇唯 一的5A景区,门票须提前一天在携程购买,优惠价85元/人,往作坊方向走,能看到几位非遗传人的手作过程。园区导览图如下:
去过的人都见过这幅场景:
遇到一群幼儿园小朋友来此游学,娃娃们非常认真地看着老师傅们做慢工细活儿,时不时冒出几个可爱的问题,引得哄堂大笑……我们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们的队伍一起走、一起笑,上午清冷的阳光都变暖了许多
匠人专注的示范、孩子们渴望又清澈的眼神,是这所园子里最动人的一道风景,这大概就是旅途中最好的遇见吧!
园区内的1-6号作坊,都有非遗传人正在现场手作,一不留神能看很久。我想,这正是到民俗博览园的精髓。
这是位聋哑人老奶奶,她一直聚精会神地在安静的世界里工作,我在一旁拍她工作的模样,有被感动到……
其实,怎样过都是一生,但此刻我想起了那句:“人的成功其实只有一种,就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非遗传人给我们展示他的现场手绘,小鱼惟妙惟肖:
吃完中饭,继续打卡雕塑瓷厂,这是为了丰富今天下午的行程,特意插入的一个点(因为它在我们往三宝村的路上),却意外收获了和之前所见不一样的小市集风景,还有一些很文艺的小店:
进大门右手边的小路上,有几家很哇塞的小店,每扇窗户都是精心设计的,暖暖的灯光与白墙,搭配各色花艺与陶艺,让人忍不住驻足端详:
继续往前走,左手边有一排装修风格很日系的工作室,摆满各式各样的小瓶瓶罐罐,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一件件瓷器像一个个故事,在过客们的镜头中一闪而过……
游客与它们之间,全凭眼缘,可以一眼,也可以一生。
小情小调的店店很集中,适合闲逛。
整个景点地盘不大,厂内主干道上有很多年轻人摆摊设点。
一整条街的集市,都是各种小器件,价格比陶溪川低,但上乘品质的不多,显然也不是外地人购买陶瓷最佳的地方。
下午4点半,前往网红地-----大名鼎鼎的【三宝村】。
大概是小H书上把它吹得太好,美女们局部拍摄的照片太美,导致司机把我们在三宝村的集市放下时,还以为走错了地方。眼前这个冷清的小区域,东西还不如瓷厂的小摊
好吧,这肯定不对劲,或许是地方没对,继续往前走啊走……
三宝村比较大,进村的那条马路有好几公里(没有车或不骑车真不行),马路两侧都是自有房改造的这种审美并不统一的网红店,隔很远有一家装修相对不错的,但是整体街道面貌太令人失望,临时拿出手机拼命搜寻,三宝村的核心点在哪儿,在哪儿?是我搞错了吗?
直到往前又走了10多分钟,终于嗅到了一丝丝特殊的“文艺气息”。看起来,这才是窝点
在园区中间,一眼见到这家栗子树下咖啡店,装修特别用心,里面更是处处好拍。闺蜜直呼遇到了她的“人生店 ”,拍到走不出来。
处处皆惊喜:
在一家浪漫的茶室歇了歇脚,天已漆黑,冷得我们直哆嗦,穿着厚裙子也挡不住骤降的气温,在冻感冒和继续探究美学中间,我们选择果断往回。
陶阳里夜色里的红墙变得冷艳,别有一番味道。
我一直认为,色彩对人的感官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一眼调动人的情绪,无声抒发悲喜,充分配合着……多情的人类。
今天是很耗体力的一天,我带蜜穿过红墙,来到之前我踩过点的特色餐厅-----窑工饭。主打一个新鲜劲儿,在一个大窑厂里吃定食,感受和陶瓷融为一体的感觉:
看看人家上菜的方式,结合了窑工的必备技能
这里不能单点,套餐也非常简单(人均50左右),来的人都是看中环境,不过在陶阳里内部,也没有什么餐厅好选择,想吃辣的话,就它啦!
吃饭逛足,今晚能睡个好觉。
Day3:
提前一周预约好的中国陶瓷博物馆,我们终于如约而至。
一路发现这尊昵称“无语佛”的佛像,化身各种文创角色出现在游客集中的区域,还以为是景德镇自创的卡通而已,结果是我孤陋寡闻了。博物馆里最最火的区域,非它莫属了(其实镇馆之宝可不是TA哦)。先看张近照吧:
再看下真实情况!始终都有一大群人排长队,就为了站到无语佛前面拍合影。
我观察了许久,摆拍的女生大多妆容精致,有备而来。没猜错的话,都是小H书带来的粉丝。
极少有人在认真端详细节,都是走到面前咔几张照片,然后火速离开。
我旁边有个大哥看到这副人挤人的景象,大声严肃地对家人说:“应该有人研究一下这种现象,网红点就一堆人扎堆地打卡拍照,要分析一下这是什么心理!”
我猜这是位读书人,在单位有一定的职位。我很赞同他的话,可惜以后没法把分析报告发他了。
太挤了,在下也告辞了,找真正的镇馆之宝去鸟
这尊“人生易如反掌佛” 就挺好看的呀: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终于出现
!
世界珍希的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价值3亿,就在我眼前。
感谢热爱无语佛的朋友们,这里居然没什么人,窃喜中
单从个人审美来说,猜不出它的价格。但物以稀为贵,全世界的元青花完整器存世量仅300多件,只有100余件在国内收藏。它在哪儿,都是镇馆之宝,意义非凡。
馆内一楼的纯打卡照,作为纪念:
逛完陶瓷博物馆,这三天在市区的景点就都走完了。
退完房,下午还有点时间步行到这家咖啡馆,悠闲小憩,晒晒太阳,等租车公司送车来。
点的提拉米苏太应景啦,好看,满意:
下午4点半取到了我的小白车,正式向景德镇说再会。
驱车三个小时,到达了目的地民宿“作闲”。这应该是宏村西门最好的一家了,规模不小,装修很新,有停车位,房间也不错。这是订酒店又一成功案例。
前台给了一张地图,一目了然:
第二天一早,彬为了拍摄大片也是好拼,早上6点便起床爬山去取景,放几张大摄影师的硬照:
8点不到,我们选择先看塔川和卢村(有车就是任性,各点之间相隔都是2、3KM),因为这里的早晨太太太美丽了!趁着人少,抓紧欣赏,可惜没过久已经被游客全面占领……
我们是会找机位的(卢村,长焦镜头拍摄):
照惯例留一张Map:
离开塔川卢村,步行进入著名的宏村,一幅徽派山水画便呈现眼前:
著名的景点核心处-----月沼:
在小巷里慢慢走,慢慢看:
周六歇息半天之后,下午出来乡村walk,很小众的一个村落:漳村,里面居然有两家所谓的网红咖啡厅,可是真的跑去了看了之后,还是有明显的卖家秀与买家秀的差别……
就这么一个露天的坝子,已经坐满了慕名而来的女人。
旁边那些小H书上看似很“出片”的地方,实拍就是这样,呃……全靠拍照技术和后期哈
没有十分钟就走完了,真的算不上什么小众景点,亲们,听劝,别去。或者等这些地方发展个一年半载的,多一些看点,你们再去吧。
Day5:
赶个大早开车到了篁岭,8点半就顺利占了个车位,正得意于自己的明智赶在了9点前,一走进乘缆车处,我惊呆了,难道我是国庆节来的!好嘛,那就慢慢排队吧……
好不容易上了山,真的,全是人人人人人,想拍张好照那是要技术的,要么够近,要么够高。
我一路露出姨母笑……
此处省略一百字……
照例放全景地图(地盘并不大,人不要多到今天这般的话,走遍它不需要2小时):
篁岭的看点有哪些?有这张图就够!
千万避开节日至少避开周末去,你很难想像,这么如诗如画的地方,人多到寸步难行是什么感觉……
终于爬到了晒秋观景台,挤了很久才挤到前面拍了张照片。
原图如此,错落有致的村落,像画一样呈现。正是它别致的味道,吸引了如此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拍照,有“世界最美乡村”之名的篁岭,正在迎合游客,变身商业小镇:
抬头一看对面,哇塞,密密麻麻的是人,塞满了白墙之间的每一个缝隙。
来都来了系列------我的手机摄影作品:
这饱满的柿子树真的好看,好看得不真实,细看才确认它是有生命力的。
这橙红色的鲜柿与萧条的枝干居然这么搭,被压弯的枝条往那清浅的徽派白墙前一挂,意境瞬间提升,会画画的想画它,会作诗的想写它。
所有举起相机的人,无不惊叹大自然之美妙……
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晒秋村落中的柿子树,绝对是整个村落的点晴之笔。
避开了树下的人群,却难以忽略镜头右上角的观众。欣赏完它,准备下山。
嗯,希望接下来有好柿发生、柿柿如意!
下午从篁岭下山,仍有大批游客在往山上去。有着中国最美XX称号的景点,注定是被络绎不绝的游客占领的,尤其在春、秋两季,无法错峰,每天都是峰。
美是真的美,人是真的多。
越来越明白,在喧嚣中找宁静,是一种能力,而且可以不断修炼。
这一场奔赴秋色的旅程,解锁了我垂涎已久的江西省热门景点,看了著名的瓷都,赏了最美的秋,收获许多绝美大片,过程舒心,顺利圆满。
感谢我的搭子彬,每一次双向奔赴都很美好;
感谢皖南绝美的秋天,在我脑海里留下了一幅最真实的深秋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