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衢州龙游的访友行程后,乘坐高铁G2042次(14:00-15:12分,68.5元)前往丽水,开启此次的丽水之旅。
高铁准点到达丽水站,天色有点阴沉,这个跟天气预报是相符的,期待明天的晴天。
个人比较喜欢看火车。
出了丽水站的出口,有指示牌清晰指明各种交通工具的乘坐方位。
往左行,是公交车站,可以坐公交前往古堰画乡景点。
向右走,可以乘坐直达云和梯田游客中心的七座专线小车。
丽水市,古称处州,地理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江省辖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2005年1月,丽水市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9年12月,相继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全市有对外开放旅游点68个,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2家。
丽水有如此多的旅游资源,作为一个在职穷游人员,是不可能在一次行程中完成全部景点的打卡,于是选择了上图所示的三个较为有名的景点走走。
选择古堰画乡作为第一个点是基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它和云和梯田在同一个方向,两者之间距离不远且有直达的交通工具。二是缙云是有火车站和高铁站的,后续前往其它地方比较方便,可以作为丽水行程的最后一站。
前往古堰画乡的公交车在公交枢纽的左前方出口处,古堰画乡其实是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的两个区域,分别称为古堰和画乡,两者间相隔着一条瓯江,如果不是选择自驾的话,来往两者之间就只能选择过渡船了,因此公交站也分设了前往古堰和画乡的多路公交。
其中到古堰的是K202路和K207路车。
到画乡的是K203路和Y210路车。
我选择了到画乡的车,两路公交的起止点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走的路线不同,其中203路车有60多个站,210路有10多个站,选择哪条线,大家可以自行选择。
我其实是喜欢坐很多站的车,因为它基本上就相当于乡村巴士,经停的地方会比较多,可以看到更多原始的东西,我从太白山到宝鸡市就是选择了这类公交,但这类公交所费的时间会非常多,有充足时间还可以考虑一下。
由于我到达丽水站已是下午三点半,这里下午四点半天就开始黑了,所以我还是选择了210路,票价3元,而且车一到站就马上开了,而原来已停了很久的203路车的车门还关闭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车。
公交车行驶了约一个小时后到达画乡景区,天已基本黑下来了,一下车就看到了预订的客栈,马上办好入住手续,准备出去探探路。
所入住的房间位于二楼,楼下就是公交车经过的大马路了,也不会很吵。房间面积大概有20平米,房价166元/天,还算可以的。
客栈老板喜欢弹奏和唱歌,没有接待工作的时候会自娱自一番,还热心地指引了前往云和的汽车站方位。
办好入住后,立即外出探路,按计划只会在古堰画乡这个点停留一个晚上和一个早上,本来不会搞得这么紧张的,但是天气预报显示,周四后丽水各地会开始降雨,碰到下雨天对出行和游景点会很不便,所以把原来的金华行程改到最后,把丽水三个景点的行程提前了一天半。
从客栈步行到画乡入口(百度地图定位)大概有900多米,但其实是有另一条捷径的,定位到古街,500米左右就到了,沿途已基本没有游客了,所以很是安静。
画乡的入口其实就是坐船去古堰的轮渡码头。
进入码头后,沿着瓯江边向前走,旁边的房子灯光洒在石路上,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夜幕下的瓯江显得十分宁静,虽有微风但波澜不惊。
一个人江边散步,望着房子透出的各色灯光,忽然有种想归家的感觉,于是转头上楼梯,拐进古街里。
古街里的人流比镇上和江边要大一些,也热闹一些,估计多是留宿的游客在餐前或餐后到这里散步吧。
古街里很多小店,有吃的、喝的、穿的、玩的、很适合在这里闲逛。
既有现代气息的咖啡店,也有当地特色的酿酒坊。
各类粉面的价格也不贵,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探路完毕,对明天的行程安排也大致心里有底了,而古街上的各色餐饮也让我觉得有点饿了,于是返回客栈,在相邻的小店里吃晚饭了。
晚餐时间,店里的桌子基本都坐了人,但基本上是三三二二结伴而来的客人,每桌都点了好几个菜,好像这里的江鱼比较多人点,问了一下店员,说是瓯江或小溪里的鱼,有特色也好吃。
一个人吃饭一直以来是个难题,想点多几个菜尝尝,但又吃不完浪费,绝大部分店家都不愿意。只好来个蒜苔炒腊肉,一瓶燕京U8,一碗白米饭,这碗饭足足比平时的量大了不止1倍,算上茶位,这餐饭合共50大元,你们觉得贵吗?
看看店里的菜单,其实都不算很贵,毕竟在景区范围内,可以有很多选择,丰俭皆由人。
吃完晚饭后,便回房间休息了,一觉睡到天明。客栈的早餐有包子、鸡蛋、白粥、咸菜,但炸花生米和黄豆是我没想到的,早餐虽然没什么特点之外,但至少能吃饱且免费。
早餐后,抓紧时间到景区逛逛,七点的画乡天已大亮,整个画乡都已经非常热闹了,路边的小吃店、菜摊、肉档早已开始经营。
这个是古堰画乡艺术中心,算是在画乡里比较高的建筑物了,其余的建筑物大多是四层以下的客栈和食家,经过这个艺术中心往前走200米,就可以进入古街了。
穿过古街,没有停留,直接下楼梯来到瓯江边。
10月下旬的画乡清晨十分宁静,气温大概在20度左右,穿一件风衣就可以了。
我认为七点钟出来应该算很早了,但看到江边的画家们早已开始写生,就知道更有早来人,也要佩服他们身体好,居然还穿着短袖,也许是创作的热情足对抗清凉的气候。
沿着瓯江慢慢散步前行,天气预报提到的太阳如期而至,照射在江边的老旧房子显得生机勃勃,这些临江的旧房子有部分已设计成客栈,想想住在这里迎着日出看江景,应该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古堰画乡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境内,距丽水市区二十公里,距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城义乌也只有100多公里,核心区块包括大港头、堰头、坪地和保定范围,以瓯江划分成古堰、画乡两个版块(或者是村落)。
10月下旬不是旅游旺季,今天也不是周六日,时间也还早,江边没有什么人,听到的只有江水流动的声音,还有古街里此起彼伏的鸡鸣声。
这个旧房子一边临江,一边靠古街,古街一侧全部是商铺,从江边两所房屋中间的楼梯往上走就可以来到古街上。
这一段的瓯江不算很宽阔,两岸相隔大概也就六、七十米,远远望见瓯江上的点点帆影。
可惜江边的小船没人,其实很想坐上小船到江心一游。
踩着河边的碎石向前走,偶尔捡块石片在江面打个水漂,想想这是多少年没这样玩过了。
在瓯江边找块大石头坐下来,回眸来时的方向,静候太阳慢慢地从东方升高,周边的景色犹如一幅美丽的水墨图画。
太阳升起后,给江面的帆影打上了金黄的色彩,天空也渐渐泛蓝,画面由水墨图变幻为彩色的画卷,
野渡无人舟自横。
不知道为什么太阳升起后,江风却大了起来,水流也湍急起来了。
在江边走了大概半个小时,便折进古街后的居民自住的村子。
从村口回看瓯江,又是另一幅图画,不愧有画乡之称。
画乡曾是多部电视剧的拍摄地,可惜这些我全部都没看过。
村子里还是颇有点艺术氛围的。
村子与瓯江间有一条绿道,也有人在晨跑。
村里的果树也结满了果实,看上去应该是柚子吧。
没有在村子里停留,因为中午时分就要从这里前往云和梯田景区,汇合小学同学一起游玩,而从网上查到的交通信息,从画乡开往云和梯田的首趟交通车是早上八点发车,而每天仅有6班车。
为了确保行程的顺利,决定先去确认一下上车点和发车时间,然后再去古堰景区。
于是又一次穿过画乡的古街。
街头的创作者也多了起来。
这位创作者选取了街口的菜摊作为题材,主打人间烟火气。
创作需要灵感,不得不说画作家选的角度确实很棒:初升的太阳刚好洒在小摊的位置上,丰满的色彩加上人间烟火气,确是不错的风景。
每一个画摊上都会有不少人在看画画,大多是游客吧。
一路前行,遇见越来越多的作画人。
古街的多个拐角都有人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去云和客运中心的大港头车站离古街也就300米左右的距离,其实就在203、Y210画乡景区总站的斜对面,两个车站相距也就100多米。确认了一天就6班车,从时间上看只能选择11点这趟车了。
在车站与司机确认了车型和发车时间后,立即返回画乡码头,坐摆渡船去古堰景区。
这棵高大的古樟树枝繁叶茂,就是码头的标志了。
要坐船就要掏50元,门票包含古堰和画乡两个景区,以及往返两个景区之间的船票。如果不坐船,进入两个景区是不用买票的,比如自驾人士,可以游完一个景区再玩另一个景区,只是可能路程会比较远,不像坐船那样直接快捷。
开船时间不是固定的,码头等候的人多了就开,如果人少,可能就要等上10几20分钟。
船离码头后对着瓯江对岸的一个岔口开进去。
两岸的景色截然不同,画乡这边多是建筑物,另一边则是翠绿的山野。
数点白帆很好地起到了点缀的作用,让瓯江增加了动感。
回望画乡,在初升的太阳照耀下,别有一番风情。
进入岔口后,河道变得狭窄,水流也平缓了许多。
用了不到10分钟,船已抵达了古堰这边的码头了。
码头上有古堰画乡景区的简介。
“古堰”首先表明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有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和古樟树群,形象地表达了该区块真山真水,自然古朴的江南古镇的美丽风貌。
而“画乡”突出了文化特色和发展定位,有省内外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建有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古堰画乡分校等,另有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基地”(座落于丽水市区23公里的大港头镇,是中国美术学院及其附中的教学实训基地)和丽水九龙巴比松写生创作基地。
上了码头后向左前方前进,很快就看到一条廊道,顺着廊道一直向前走,就可以直达文昌阁和通济堰了景区核心了。
沿途有许多与通济堰有关的人物塑像和简介,让人可以在行进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到当地的历史和人物事迹。
比较有名的就是范成大了。
喜欢看看风景或拍照的朋友,也可以离开廊道,走到江边的小道前行,当然也可以在返程时再走江边,这样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了解到古堰更多的掌故。
古堰景区的前一段主要是江景,这边的景色也很漂亮,拍照片也很容易出片。
主要的拍摄点还会用照片提示拍照的方法。
从古堰码头前行约15分钟后,见到了古堰景区里有名的文昌阁。文昌阁旁的河道,还不时喷出白烟,应该是想营造出一种梦幻缥缈意境。
文昌阁建于嘉庆年间,是二层重檐歇山顶亭榭式木构建筑,外观呈八角形,顶部微微翘起形似元宝,是古堰画乡非常有名的景点。
目前文昌阁用来介绍古堰景区堰头村的历史、名人、古樟树群的宣传栏。
古堰景区就在堰头村里。
古堰景区里其中一大特色就是村里的古樟树群。
小溪两边的古樟树生长得非常好,粗壮的树杆和茂密的叶子,把溪水都染成了绿色。
好一派绿野仙踪的景致。
景区内的古旧民居也是一大特色,与画乡相比,这里的房子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现代化的建筑虽有,但占比不算大。
蓝天白云下的屋檐彰显特点。
在画乡景区很少看到这些老建筑。
古堰景区内商业气息不浓,只有为数不多的商铺在售卖当地的特产。
老人家们都围坐在家门边晒太阳边开心地聊着天。
古堰景区一个最重要的核心就是通济堰了。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碧湖平原,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505年),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
通济堰大坝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的拱形拦水大坝以及进水闸、石函、淘沙门、渠道、大小概闸、湖塘等部分组成。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通济堰的堰史、堰规、筑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作为以引灌为主、蓄泄兼顾的庞大水利工程,通济堰的灌溉网络呈竹枝状,长达22.5千米的干渠上,分凿有48条支渠、321条毛渠,通过干、支、斗、农、毛5级渠道,以及大小概闸调节分流,并利用众多湖塘水泊储水。
通济堰的拦水坝选址在碧湖平原海拔最高处的堰头村,利用地势落差将水流引到碧湖平原腹地,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
2014年9月16日,通济堰被列入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目录
看完通济堰后继续前行,视野顿时开阔了很多,江边停了很多小木排,是供游客到江南戏水的。
这里的水流比主航道的要缓很多,也有游客租了到江中游。走到这里,前面也看不到有其它路,时间也不早的,要回到画乡坐车去云和梯田了,便开始返程。
从地图上可以查到有个通济堰博物馆,结果找到后,发现是没有开门的,从周边环境来看,应该是荒弃了有一段较长的时间了,真是太可惜。
下面就是往返画乡和古堰之间摆渡船的外观。
船靠画乡岸时,还碰到有合唱团在这里排练。
这棵古樟树据说有数百年的树齡。
回客栈拿行李的路上又碰到一群人在创作。
也是画的古街上的建筑。
1、关于古堰和画乡两个景区,我认为各具特色,古堰更显原始生态,有古旧民居和古樟树群,更有通济堰这个点,主打人文历史概念。而画乡则生活气息深厚,充满人间烟火气,古街和瓯江颇有特点。两者没有明显的可比性。
2、关于住宿,建议住在画乡,休闲、居住、饮食条件都比古堰成熟很多。
3、游玩次序:如果不是自驾,则肯定要坐船往返两个景区之间,建议先到古堰,时间最好是下午14点左右,游玩时间设定在1个半小时就差不多了,然后坐船到画乡,在画乡吃晚饭和住宿,饭后可以到古街和江边散步。次日上午在画乡游玩,对照昨晚的夜景,会很有意思的。而且画乡对外交通要比古堰有更多选择。
4、游玩时长:如果仅是游客身坐,那么一个整天时间足够了,下午到达,次日中午饭后离开。
5、以上纯属个人愚见。
古堰画乡总费用:345.5元
交通:71.5元。
高铁:龙游站-丽水站:68.5元。
公交:丽水站-画乡景区: 3元。
住宿:166元。
餐饮:58元。
门票: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