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出发了,短短4个月多,又来东南亚,从泰国到新加坡。
上一次是2017年国庆去马来西亚,2018年1月去越南。
东南亚给人的感觉是丰富多彩的,是绚烂多姿的,是热情四溢的,也是中国人的——后花园。
新加坡,作为一座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城市,在2024年终于对国人普通护照免签,也促使我们出发,过去瞧瞧,亲身感受这座载满荣誉花园城市的魅力。
2024年6月21日晚,订票的那瞬间,灵魂已经先到那里了,剩下的日子里,就是等身体去与灵魂汇合。
按照惯例,给朋友提供一些亲身体验的锦囊,以精打细算为主:
1.机票:我们从 厦门 出发,直飞往返成本较高,所以选择坐1小时动车到潮汕,潮汕站与潮汕机场打车只要20分钟,来回都从潮汕飞,2个人往返只要2548元,感觉真是白菜价,后面都觉得是便宜机票先把你“骗”过去,到了新加坡啥都贵死了。
2.过关:2024年免签了,自助机丝滑入境,入境需要留指纹。机子太多,基本是秒过,让人觉得好像没出国
3.机场:新加坡的樟宜机场有4个航站楼,每个都有亮点,都可以游览一下,最精彩的还是星耀樟宜商场,从天而下的瀑布,让这里成为樟宜机场的标志性景点。
4.公共交通: 如果是曼谷的公共交通令人绝望的话,新加坡的交通就是令人喜出望外了。地铁线路密集成网,到哪里都很方便。
公交路线很多,路上也不拥堵,很多时候公交车比地铁还方便。买一张交通卡,公交和地铁通用,而且还有“换乘优惠”。
5.打车: 新加坡打车很贵,所以在公共交通健全的情况下,我是第一次没有尝试过,如果有需要,可以用东南亚很流行的Grab。
6.电话卡:我们买的是Singtel运营商的,7天100GB的4G流量卡,可以部分通话,网络很稳定顺畅。
7.住宿:今年2月份发现BOOKING比QUNAR贵了后,都是用国内的平台。新加坡的住宿真的是贵,市中心都是一两千元起步,我们订了武吉士地铁站附近的Rest Bugis Hotel、Hotel Boss,每家住2晚。另有2家附近的V Hotel Lavender、Aqueen Prestige Hotel Jalan Besar作为备选,后面没订。这几家价位都比较亲民,每晚七八百元,都有游泳池,出行比较便利,去市中心景点与机场都很快。
8.货币与支付:出境前提前到中行换取了300新加坡元,后面发现其实不大用得完。因为新加坡作为城市国家,很多商家都可以刷信用卡,当然这里刷master和visa卡更方便。虽然是华人国家,但是支持支付宝与微信的场景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9.天气:热带国家,我们待了5天,每天都有太阳,及时有一天下大雨,也很快出太阳。阳光明媚,白天30多度,其实比国内的三伏天还凉快。
10.语言:这可能是海外对中国人来说语言环境最友好的了,华人比例高,普通话通行。但是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在任何场景都有,一般交流没问题。
11.美食:新加坡消费很贵,商场随便消费都是国内的三倍价格。我们沿着本地知名的食阁(类似社区美食中心)吃过去,主要是芳林巴刹熟食中心、麦士威食物中心、老巴刹美食广场等,基本了解了用餐问题。最让人念念不忘的就是榴莲,很容易在这里找到一些榴莲店,特别去芽笼,那里的Durian 36,还有本地人推荐的Durian Prince,都很OK,味道甜腻香浓,远比国内商超买的泰国金枕带劲的多。市区还有99 Old Trees,甜品有Yat Ka Yan Dessert(一家人)。在泰国随处可见的好吃不贵的711便利店,在这里也很多,但是感觉性价比一般,我们没啥兴趣逛。
12.安全:这可能是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了。一些重要景点,还有荷枪实弹的军警,我们去还遇到他们国庆日庆典的彩排,现场看到装甲车飞机等。
PS:新加坡的物价太高了,我们全程在尽量保障游览质量的情况下,做了细致规划、精打细算。如果是土豪朋友,可以自来水一样白花花的撒钱。
从一种风景中,截取一小片比较有代表性的,体现新加坡的摩登都市、花园之城与文明典范。
出发啦,我们7月3日上午的飞机,2日晚上就提前动车到潮汕,住在动车站附近。
潮汕的民宿酒店很发达,竞争激烈,90多元居然能接送,装修也很新颖,对比后面新加坡昂贵的酒店,简直是天堂。
上午在潮汕机场起飞,这是个宝藏机场,地处汕头、潮州、揭阳三城的中心位置,与高铁相连,机场不大,过关很快,航线密度还可以,我在这里飞往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及国内航线的拉萨,性比价很高。
起飞后掠过潮汕大地,很快就到大洋上空。望着渐行渐远的大陆,我有股对祖国母亲的怀念,离开了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虽然很快就回来了,但是那个时刻确实有这种感触。
在离海岸线不远的海面,建构了一排排白色风车。这是绿能中的海上风电场,水深10米左右,利用近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上风能,孜孜不倦的发电。
靠窗的位置就是好,不时可以看到下面航行的巨轮,在高空中看起来就像一个模型。
很快,窗外飘来一片片青翠的“翡翠”,又像海面上的珍珠链,对比一下方位,原来是西沙群岛到了。
西沙群岛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由4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是我国南海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
第一次在空中眺望美丽的西沙群岛,散开的浅蓝色像一条条仙女带,不由感慨祖国疆域的辽阔。
飞机快经过越南上空的时候作了一个方向旋转,可以清晰看到海面上的浪花在阳光下,像沙发皮座的波纹一样,高空的视野就是大不同。
从越南上空擦肩而过~~
要降落新加坡时,遇到较强的风雨,飞机边降落边摇晃,雨大得连机翼都模糊,与刚才蔚蓝南海上空的风和日丽迥然不同,令人捏了把汗。
好在,总算缓缓的,平安的,降落了,来到了一座从小就听过无数遍的花园城市。
来到樟宜机场,从扶梯上下来,拍下了来到新加坡的第一张照片。
过关都是一排排的自助机,刷个护照按个指纹看着屏幕,跟国内坐火车过自助闸机差不多,几秒钟丝滑通过。
到机场取预先在网上买的电话卡,客服帮忙调试一下网络,就接上线了。我的移动卡有开通跨境服务,与新加坡卡同时使用,接听及拨打国内电话都是0.99元每分钟,发国内短信0.39元每条,接收免费,这样子可以保持与国内的联络,价格也不贵。
春秋航空是廉航,没有提供餐饮,我们带的吃了又饿了,一落地就根据网上攻略来到机场的职工食阁,来感受很多网友打卡的隐藏美食点。
机场食阁位于T1航站楼,从5号门进入,来到第13号check in办理台,走到最里面,能看到一个Staff Canteen的指路牌,坐电梯到负一层就到了
这里种类很多,因为新加坡是多种族共居的国家,东南亚各类美食基本都有,分为职工价和访客价,我们在这里尝了类似印尼菜的食物,又咸又辣,不是很习惯。
第一波小小消费,已经开始感受新加坡扑面而来的高昂物价了~~
吃完后,从T1走向星耀樟宜综合体,望着密集的航线信息屏,感慨新加坡真的是国际大都市,这个航线密度厦门多少年都赶不上的。
过了马路来到星耀樟宜综合体。
星耀樟宜 (Jewel Changi),是新加坡众多闪亮的名片之一,2019年4月17日才正式开业,由加拿大籍以色列裔建筑师摩西·萨夫迪(Moshe Safdie)设计,占地面积约为13.57万平方米,拥有一座令人震撼的室内的雨漩涡瀑布,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室内瀑布,绚丽壮美,高达40米。
摩西·萨夫迪还设立了新加坡的滨海湾金沙,可谓帆船酒店之父。
瀑布四周密植各式草木花卉,据说树木和棕榈树超过900株,丛灌木约60万,犹如一座森林秘境。
在这里,气温一下子都凉快下来,不全是冷气的效果,满眼青翠带来的凉意也十足,城市里的热带雨林,果然还得是新加坡。
我们在这里找了听不懂普通话的韩国或日本女生帮忙拍照,随后坐扶梯往上,移步换景,看看不同的角度。
彷如走在仙境,这真是樟宜机场最值得游览的景点,滂湃的瀑布从高空倾泻而下,激起一层层细密的云雾,还在阳光的投射下,真有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令每位游客都驻足观赏,久久不舍离开。
携手走向世界,每一次出行都是在生活与家庭的百忙之中如拨云见日一样,克服了种种困难,做出了重重安排,每一次睁眼看世界的机会都是不容易。
整个瀑布四周,都有层峦相叠的小径可以向下,最终来到了瀑布圆心,这里也是很吸引游人的,不时有人靠近,感受从天而降的雨雾。
我们到顶层,在这里挑一个好的机位,拍拍穿过隧道而来的小火车,仿佛人在动漫中游。
小火车是樟宜机场T2到T1或T3航站楼之间免费的摆渡工具,隔几分钟就会来双向通行,来来往往,在这森林瀑布之间,给人一种来自未来世界满满的科技感。
星耀樟宜不仅仅有令人惊叹的大瀑布,还有星空花园、树篱迷宮、步行网/弹跳网等娱乐设施,不愧是一座超时代的机场建筑,想象力与执行力,都领先于国内的机场,果然是花园城市应有的水准。
我们到达新加坡的下午,基本上都泡在樟宜机场了,依依不舍离开星耀樟宜观景台,沿着内部通道走到T2航站楼。
到达T2,这里的美学布置依然令人赏心悦目,狮城作为国际大都会,仿佛每个细节都经过设计师把关过。
这里发现一个好玩的,过去对屏幕拍个照,墙上的各个马赛克会自动翻滚,最终排列出一个二次元的肖像画。
T2有虚拟现实构建的超级瀑布,沿着墙面而下,3D效果十足,每处都有小惊喜的樟宜。
我们从这里坐免费的小火车去T3,从星耀樟宜的中间穿过,瀑布就在眼前。
T3的大堂风格又与前几个有所不同,富丽堂皇,雍容大气,我们在这里乘坐地铁去市区。
我们乘坐地铁绿线,来到Paya Lebar站下车,这里是新加坡地理位置上的芽笼片区。芽笼位于新加坡金融区以东,一个庙宇多、会馆多、美食多的地区。
到处都是简体字,好像来到了国内的商务区。
买了一杯柠檬苦瓜茶尝尝鲜,在国内还没喝过。味道,还可以,挺清爽的。
直接落地行走在新加坡的马路,整体来看还是很整洁的,错落有致,马路上跑的基本是汽车,没有看到电动车,个别出现几辆摩托车。绿化点缀在钢筋水泥森林之间,到处都是绿意。
步行来到芽笼老街,这里是典型的南洋骑楼风,在寸土寸金的狮城,依然保留有不少旧式建筑街坊区,在新与旧、今与古之间,给追求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留下选择的机会。
我们路过一家豆花店,是华人开的,看起来不错,就浅尝一下,豆花嫩滑,加上黑珍珠,Q弹爽口。
豆花店还卖加冰块的豆花水,看到路过的人要一份,老板拿出塑料瓶从在大桶里打一勺进去封装好,行人当作解渴饮料边走边喝。这种喝法我在国内还没见过,这家店24小时营业,看来生意还可以,品类也多。
芽笼榴莲很多,我们路过一家榴莲摊,1新加坡元等价于人民币5块多。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品类的榴莲,真是令人眼界大开,我边走边拍,沿着地图去找网红的DURIAN 36。
新加坡的榴莲种类多、价格跨度也大,各种摆放着随人挑,工作人员会拿着小刀帮忙撬开一个角,让顾客验证过成熟度与香浓气后再买单。食客围绕着各个摊位,挑挑选选,挑中了直接买单,由工作人员挖开,现场找个椅子凳子直接吃,有点类似我们的海鲜摊,人们围着新鲜到港的海鲜挑挑拣拣。
到了DURIAN36,这家品类也多,普通的几个新加坡元1个,路边筐子随便挑,贵的老树猫山王,价格换算成人民币都是几百上千的,丰俭由人了。
我们挑着大的买一个,小的买几个。找个位置坐下来开始吃,旁边的食客是拿着篮筐,一次性挑了好多个,回到位置上慢慢吃,享受榴莲的香浓甜腻。
这个好像是叫红虾,小小的,外皮青青。每个打开都是浓郁的榴莲香扑面而来,肉色焦黄,咬下去一口浓腻的香气让人进入了“魔法时间”。唯一的不足,就是核比较大。不过这个对比国内的金枕来说,已经是天物级别了。更不用说马来西亚周边各种榴莲品种,很多国内是吃不到新鲜树上熟的,对比起来,南洋人太幸福了,简直是榴莲的宠儿。
第一晚,我们在这里吃了好几个,算起来人民币应该由一百多,满意度很高,远比金枕、干尧强太多。
吃得差不多,走到旁边的公交车站等车,坐上了新加坡的公交。
车型及内设跟香港的差不多,每个都有皮座,冷气十足,人不会很多,加上道路上汽车少,公交车开的很快,十来个站一晃就到了。
注:狮城的新加坡,上下车,都要在车门刷一下,类似国内的地铁,按里程分段计费,从交通卡里扣除。我看到,如果是visa卡,还可以办理直接刷卡替代。
我们在狮城的第一晚住在HOTEL BOSS,这里交通便利,酒店设施也比较齐全,运动房和游泳池都有,就是房型超小,和香港是一个模版印出来。
肚子有点饿,旁边又是一块老式骑楼街区,我们出来觅食,吃了马来西亚炒面。旁边聊天的几个华人听闽南语的口音很像泉州,一问是祖上从安溪下南洋来的。会闽南语,在东南亚特别是新马菲一带,感觉就像在福建。
吃完沿着附近散步下,这里算是城郊,一栋栋挺拔而立的高楼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组屋。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是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始于1960年,当时,新加坡刚刚从英殖民统治下脱离,民众住房条件比较差。李光耀当时提出要实现新加坡人“居者有其屋”的口号。
随着组屋的兴建,民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新加坡,一个人口高密度的城市岛国,却拥有世界最高的房屋自有率90%,被誉为是世界上解决住房问题最好的国家之一。组屋相对商品住宅,不仅仅是价格十分友好,区位、交通、环境品质还十分良好。
一千多年前,伟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没想到,跨越千年,九州大地的移民们在几千里外的南洋实现了,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逛到一家711,看到价格表,对比之前的泰国,顿时爱不起了,高攀不起啊,一瓶可乐要我十几块钱,还是在便利店,新加坡的物价果然令人心痛。如果按人民币来看,这个价格倒是差不多的。。。
第二天,起来到游泳池逛一下,看看酒店外围,新加坡的CBD就在远处,门口就是伊斯兰街区,多元的文化,在这座小岛上交汇。
我们出发了,今天要去环球影城。周四,想着人会不会少一点,第一站就安排。
路过酒店大厅,人头攒动很是热闹。
过来楼下的伊斯兰街区坐公交车,虽然地铁也不远,但新加坡不大会堵车,坐公交可以欣赏城市风光,速度也不慢。
到了港湾站(HarbourFront)下车,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商业综合体,我们过来找了一家海南鸡饭吃一下,味道很鲜美,不愧是大众美食。
吃完,从这里步行穿过一条栈道,走几百米前往环球影城,一路上碧海蓝天、海风徐徐,风景美不胜收。
对岸就是举世闻名的圣淘沙岛。
圣淘沙最初只是一个小海岛,面积为3.47平方千米。在殖民统治时期,这里曾为英国海军基地,建有西罗索炮台等工事,1967年英国人将该岛交还给了新成立的新加坡政府。一年之后,新加坡政府决定将其开发成田园诗般的海岛度瑕景区,经持续建设,圣淘沙已集主题乐园、热带度假村、自然公园和文化中心于一体,被视为新加坡旅游与娱乐业的璀璨明珠,
海边栈道一侧是碧波荡漾的大海,另一侧是往来的有轨列车。从这里走进去,坐电车出来免票,如果直接坐电车,1人刷卡扣4新加坡元。
栈道不长,沿着风光旖旎的线路,一下就到了圣淘沙岛,看到指示牌与巨大的山顶大型英文字母sentosa,好似洛杉矶好莱坞的架势。
新加坡环球影城到了,这是耗资43亿2000万美元兴建的圣淘沙名胜世界的重点项目之一,于2010年3月18日正式开放,它是东南亚首个和唯一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设有24个游乐设施和景点,其中18个是专为新加坡设计或改造。
新加坡环球影城拥有古埃及、失落的世界和好莱坞大道等七个主题区,票价一直在浮动变化,我们在飞猪平台上购买,2个人票价809元
根据网上各种“攻略”,我们选择先去热门项目排队,匆匆路过熠熠生辉的“星光大道”、纽约园区、变形金刚大黄蜂、路过据称是全世界最高的42.5米的双轨过山车,先来到木乃伊复仇记项目。
木乃伊复仇记在埃及园区,高挺屹立的神殿,让人仿佛来到了中东的埃及大地。
这里是室内过山车,游客被要求统一存包。到里面后,冷气十足,背景音乐阴森森的,气氛烘托的十足。
里面的气氛烘托的十足,没有手机,听着阴森的背景音乐,秀秀有点想放弃,她不敢尝试刺激的项目,但是在我的反复鼓动下,还是坚持着随着队伍一步步向前。
后面排到我们了,原来居然是一个室内过山车,各种旋转,我强强觉得要被甩出去了,拼命抓紧,一开始还用眼睛看特效,后面为避免“信息过载”,直接闭上眼睛,心想着“熬”过去!
结果一下子就结束了,反而觉得意犹未尽,因为闭上眼睛好像又感受得不够多,人总是这么矛盾。
出来拍个照,我们去侏罗纪漂流,为了这个项目,特意准备了好几件一次性雨衣。
人很多,我们没有快通,等会儿也到了,在这里,还接了一个国内的工作电话,工作日总是这样。
大家纷纷套上雨衣,我和秀秀一人一件,连书包也独立套一件,坐在旋转盘上,缓缓漂下水。
过程还挺刺激的,不时有恐龙出来喷水。最刺激的是进入水闸,黑乎乎的,突然电梯升高,跳出一只巨型的恐龙头嘶吼,然后忽然被放到水里,溅起了一身水花,全体惊叫~~
我们防护的很好,毫发无损,对面一个白人小哥喜提luckydog,浑身湿透透。
结束后,看看时间,我们赶到下一场——未来水世界。
这里是实景演出,椅子有不同颜色,前排的游客会被“热情”的演员洒上一身湿漉。
演员十分敬业,各种跳水、追逐、开炮,动作连环,非常卖力,观赏性极强,好似一部好莱坞大片。
背景音乐渲染,各种道具轮番上阵,最后还有一艘“小飞机”冲出来,震撼感拉满。
从水世界出来后,我去排“天幕飞行”,秀秀找个椅子坐着休息。人很多,我缓慢前进,快到了系统提示故障,在维护。无语了,不知道要多久,我就放弃了。
我们转战“遥远王国”园区,这里有一座很漂亮的欧式城堡,是根据梦工厂动画出品的《怪物史瑞克》系列而打造出的梦幻主题区,高达40米。在热辣的阳光下,很晒也很出片,可以满足对童话世界的想象。
到里面转一下,有个搞笑的小摩托轮,我们没有排,进去看史瑞克4D影院。
4D的效果很好,椅子会根据剧情震荡,电影中的喷水也会洒在游客身上,让人意外又惊喜。影片讲了怪物史瑞克和多话驴去营救菲奥娜公主,上演一场冒险记,十分有趣,非常推荐来,特别是炎炎夏日,进来降降温简直不要太舒服。
游览完出来,旁边是小龙飞行学院,问了一位游客,说是给小孩子玩的过山车。我鼓励秀秀尝试,她不敢坐,我们就先前往下一个景点。
走着走着,回头在青蛙王子喷水池旁边拍个照,城堡味十足。
我们沿着湖边走过去,从双轨过山车下走过,一阵阵惊叫声,伴随着轰隆来的过山车呼啸而过。
下一站——变形金刚。
记得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有一天上幼儿园路上路过变形金刚,我很想买,我妈妈没给我买。后面回家闹了很久,有一天我爸爸说要给我买,我很开心。后面我妈说不用,她会给我买。我妈妈带我去商店,买的不是变形金刚,而是一只小小的奥特曼。我带回家,很快就觉得没那个味,还是吵着要买变形金刚。我妈妈又带我去商店,又买了一只小小的奥特曼。看起来有2个玩具了,但是变形金刚,我还是没有得到,我还是念念不忘,一直到30多年后。
你内心深处喜欢的,一定要去追求啊,否则,替代的东西永远弥补不了内心真正想要的。
谁又能活两次人生呢?
变形金刚的内部区域要走过长长的装备库,各种仪器鸣叫不止。
到了游玩区,类似一个车站的月台,游客排队等待车辆到来。很不幸,又出现故障,我们估计等候了半个多小时。新加坡环球影城小小的,设备老化严重啊,动不动就罢工。
终于 ,我们还是坐上了,在一个密闭的车厢,缓缓前行,其实这里又是一个室内过山车,游客将勇闯变形金刚的3D科幻国度,穿梭于地下隧道及街区,连环刺激的画面夺目而来,很值得体验一番。
从变形金刚区出来,遇到小黄人巡游,配合动画音乐,各种逗比炫舞show。
演员很敬业,表情丰富,动作浮夸,加上小黄人萌萌的大眼,引人欢乐。舞台结束后,还提供合影服务。
我们走回纽约镇和好莱坞大道,这里各种卡通元素和多巴胺气氛拉满,满满的美式风。
每个转角都是好的机位,一路上拍拍拍~~
纽约镇的马路炫丽的霓虹灯、著名的建筑物,在小小方圆交织出大都会的活色生香。
这时候下午四点多了,我们原本打算出去圣淘沙海边看一下风景再进来。
到客服中心问了下,以前允许出去一次再进来,现在不允许了,幸好还提前问了。看到有个地图介绍,比我在小红书上看到的更准确。
好莱坞大道,两边分布着鳞次栉比的购物场所,很多好莱坞电影中的经典建筑,排列的棕榈树更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闻名遐迩的好莱坞,期待能与巨星邂逅。满满的复古情怀
我们在这边
后面我们
晚上在
傍晚人越来越少,我们再次回来“失落的世界”
乘着人少,我们
最后,我们赶在
从早到晚,玩了一整天,已经是值回票价了。我们慢慢走出来,继续拍拍照,夜晚的环球世界也很有味道,各式建筑在闪烁的霓虹下,熏染出不一样的迷人,灯红酒绿的都市感迎面而来。
没去过
复古的
离开环球影城,再次在这个标志性
回去路上,来到圣淘沙,里面装潢堪称奢华,金碧辉煌,令人炫目。
回去了,圣淘沙的小火车,进去一段要钱,出来免费。我们“白嫖”出来,坐公交很快就回到酒店。
新加坡很多潮汕粥店,我们找了一处,配点小菜喝喝粥,中国胃得到极大的满足。小小一碗粥,放松一整天。
第三天,又是阳光明媚、元气满满的一天。
退房,来到第三、四天的酒店,就在对面的街区,走几分钟就到了。安置好了后,我们到旁边等公交车,打算乘着早上天气好,再好好去走一趟圣淘沙岛。
今天我们坐上双层巴士,坐在二层最前排,借着宽敞明亮的车窗,让视野随着路线漂移,感受这座花园城市的细节。
新加坡为了绿化,可谓“丧心病狂”,不放过任何可以绿植的地方,除了人行道两旁叶繁枝茂的行道树,连排的建筑,镂空、半空、顶层,总有一处适合草木萌发的地方,桥上,围墙都种有攀缘植物,整座城市拥有2000多种植物,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花园城市”。
坡城不大,自1819年开埠以来,东西约50千米,南北约26千米,国土面积733.1平方千米,不到半个厦门大。通过精耕细作式的城市运营,整个城市页面建设得井井有条。
多重文明在这里交汇,是东南亚区域的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没有之一。
在世界城市格局中,新加坡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根据Resonance Consultancy的报告,新加坡在全球最佳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五,仅次于伦敦、巴黎、纽约和东京。该排名考虑了宜居性、可爱性和繁荣性三大支柱,新加坡在全球繁荣性排名中位列第二。
VIVOCITY怡丰城到了,我们刷卡下车,进来吃早餐。
上午尝试了新加坡大名鼎鼎的国民早餐店——亚坤。
亚坤早餐店(Ya Kun Kaya Toast)以其独特的南洋风情和传统美食而闻名,创立于1944年,由黎亚坤创立,最初只是一个小档口,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新加坡家喻户晓的品牌。最经典的早餐包括咖椰面包(Kaya Toast)、半熟蛋和咖啡或奶茶。
亚坤不仅是早餐店,也成为了新加坡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特意尝试了半熟蛋,但有点吃不来,烤吐司倒是不错,吃起来爽脆可口。
吃完亚坤,沿着海滨步道前行,昨天急着去环球影城,今天不急不躁,一路细品圣淘沙岛的风光。
走一段进去,到名胜世界站(Resorts World),搭小火车直达海滩站(Beach),2个人薅了8新加坡元的羊毛。
圣淘沙岛很大,有很多度假酒店和各式娱乐设施,我们上午的目的就是走一下巴拉湾岛,抵达亚洲大陆地理最南点,看看马六甲海峡。
圣淘沙岛不愧是新加坡一张靓丽的名片,在重金投入下,各种基础设施很完善,可谓一步一景,建设富有特色。
我们径直来到海岸边,吹着热带永不消逝的夏季风,看着马六甲海峡川流不息的船只,一个地理奇迹,以其狭窄的通道承载着全球贸易的重任。这一刻,旅行中对于新世界的体验感拉线拉满。
我们沿着海岸线来到巴拉湾海滩,这里是新加坡都市人的后花园。天气好的时候,这里的海水可以体验热带的玻璃海。
但很不幸,这次旅行遇到了燃油泄漏事件。在6月14日,新加坡巴西班让码头有两艘船只发生了碰撞,事故直接导致其中一艘船的部分燃油泄漏。在出发前,我持续关注每日进展情况,看到工人顶着烈日在海滩上、在岩石缝隙清理油污。一开始油污气味很大,甚至影响到岸边。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清理很多了,起码没有异味,但还是拉线不让下水。
海滩设施完善,既有救生的瞭望塔,也有711便利店。对于不能下水这事,心有遗憾,只能下次再去热带海岛弥补了~~
在岸边清理油污的垃圾袋旁,一只身披鳞甲的蜥蜴大摇大摆路过,丝毫无畏惧游人,我借此抓拍一张,很快它就钻进树丛不见了。
热带岛屿气候多变,远方已经乌云密布,我们这里依然天空晴朗。
岸边的帐篷下,一群南亚裔工人在休息,清理海岸都是他们来。在新加坡几天,所看到的苦活累活脏活,基本都是南亚裔人员在从事。华人在这里是绝对的富豪阶级,好莱坞电影《摘金奇缘》可见一斑。
我查了下,新加坡的外籍打工者收入折合人民币大约是6000-8000元,比之南亚国家明显高出一截。
走过吊桥,踏上亚洲大陆的最南端,亦是亚洲最接近赤道的地方。
这里筑有两座相连的木阁,登高可远眺狭长的马六甲海峡,海面上碧波荡漾,货轮穿梭。
对岸可看到连串岛屿,分不清是新加坡的还是印尼的,还能看到新加坡的石化基地。
新加坡的石化基地主要集中在裕廊岛(Jurong Island),在巴拉湾岛的右侧,是全球三大石化园区之一,与荷兰鹿特丹和美国休斯敦齐名。新加坡利用绝佳的地理位置,在裕廊岛建成完整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包括炼油、化工、仓储、物流等石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木阁的另一侧,可以看到浅浅的巴拉湾与连绵的海滩。要是没有泄油事故,这里是游人如织的度假胜地。
来到亚洲大陆最南点打卡,还有那棵著名的歪脖子椰树。
巴拉湾岛不大,我们在这里走一圈也就几分钟,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海峡,一边是静谧清澈的海湾,走在期间,感觉很惬意。
走过吊桥,可以看到水底游满了鱼,成群结队的,丝毫不受泄油影响。
打卡完最南点,我们走回去坐车。一路上看圣淘沙岛的绿植密布、满眼青翠,还有白人家长带小孩子在骑车。对于我们来说,最缺的就是这种松弛感。
游人不多,大部分都聚集到环球影城等游乐场,但我觉得这条路走起来很舒畅,享受圣淘沙完善的基建。一步一景,每个角落都有意外的惊喜。
一路上很多风雨连廊,在多雨烈日的热带国家,基础设施完善了,很多时候不带伞出门也是可以的。
我们回到海滩站,免费坐小火车到外面的怡丰城站,从这里搭公交车去市区,午餐打算去一家著名的食阁解决。
狮城公交车,公交地铁通用,711可重置。
我们坐车到麦士威食物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附近下车,走过马路就到了。
新加坡的麦士威食物中心(Maxwell Food Centre)是一个深受当地人和游客喜爱的美食聚集地,位于牛车水的麦士威路(Maxwell Road),聚集了100多个摊位,主要包括新加坡各色各样的本地美食,以南洋风中国特色的小食为主,是新加坡食阁文化的代表。
新加坡的食阁是新加坡独特的饮食文化,遍布全岛,为居民提供了一个经济实惠且美食种类丰富的就餐场所。在物价高昂的新加坡,食阁价格亲民,一般5、6新币就能饱餐一顿,相比独立饭店便宜很多。整体还算干净,没有空调但风扇给的足。食阁内通常有多个摊位,提供各种不同的美食选择,包括中餐、西餐、印度餐等,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是体验新加坡多元文化和美食的绝佳场所。
我提前做了攻略,过来排一家登上米其林指南必吃的“天天海南鸡饭”。排队还算挺快的,一会儿就到了。海南鸡饭吃起来,口味还可以,但我也没感觉和其他家相比有好到哪里去,可能我比较不挑吃吧~~
这就是米其林版单的海南鸡饭,秀秀买了炒饭和类似春卷的小吃,里面还有花生。
我们在这里还尝试了“老伴豆花”,也是知名的老店。豆花吃起来爽滑Q弹,与国内平时吃的不大一样,口感浓郁,整个都是甜的。
五十年代咖啡”(The 1950s Coffee)是一家具有传统特色的咖啡店,买了一杯口感不错,我拼凑零钱硬币要给钱的时候,差了几毛钱,女老板直接大方的说不用了~
这家食阁还提供免费的饮水点,有一台公共饮水机,提示不能洗手或漱口。
吃饱喝足,我们开始打卡新加坡的市区,美丽的花园城市,同时也是多元文化的都会,新加坡的每条街道都富有特色。
我们首先来到佛牙寺龙华院(Buddha Tooth Relic Temple and Museum),这是是一座位于新加坡牛车水地区的佛教庙宇博物馆,创设于2002年,寺庙建筑风格磅礴大气,内部金碧辉煌,融合了唐代的建筑风格与元素,并结合了佛教曼荼罗(坛场)的设计风格。
佛牙寺顾名思义,供奉着释迦牟尼的佛牙舍利,是全东南亚最庄严的佛牙之一。佛牙寺楼高五层,每层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功能。一楼是正殿堂、百龙宝殿与观音殿;二、三楼是佛教文化博物馆;四楼的圣光殿陈列着寺庙的镇庙之宝——佛牙舍利;五楼是空中花园和大转经轮。
我们入内在一楼观览一圈,大殿内部金碧辉煌,令人震撼。
出来时,买了一串手链作为纪念,每一次触摸都是对曾经旅途的回忆。
沿着街坊前行,路过《丁丁历险记》主题商店。
《丁丁历险记》(Les Aventures de Tintin et Milou)是一部非常著名的比利时漫画作品,由比利时漫画家乔治·雷米(笔名:埃尔热)创作。漫画的主角是年轻的记者丁丁,他和他的宠物狗白雪一起,经历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冒险旅程。自1929年1月10日问世以来,《丁丁历险记》备受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先后被翻译成70多种文字,全球销量超过3亿册,遍及世界各大洲。
路过此处,我依稀可以回忆起童年时在电视机上看到这部动画的片碎记忆。
前行,来到了马里安曼庙(Sri Mariamman Temple)。这是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历史可以追溯到1827年,由来自印度南部纳加帕蒂南和库达洛尔的移民所建,专门供奉驱逐霍乱、瘟疫等传染病的马里安曼女神,人们相信她拥有治愈疾病的能力。
入内需要脱鞋,不能穿短裤,有提供免费的长裙供游客使用。
马里安曼庙的建筑风格为德拉威风格(Dravidian architecture),宏伟壮观的庙塔共五层或六层,呈金字塔形状,层层叠加向上,每一层都比下一层小,装饰也更加精细,放置了神灵、神兽和其他神物的雕像,建筑中融入了许多印度教的宗教象征和图案,反映了印度南部深厚的宗教文化。
出了马里安曼庙,隔壁是詹美回教堂(Jamae Mosque),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建于1826年,由来自南印度科罗曼德尔海岸的淡米尔回教徒丘利亚人所建,因此也被称为丘利亚回教堂。
詹美回教堂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东西方元素,正门具有南印度的印度伊斯兰建筑风格,我们路过的时候恰好没有对外开放,就隔着大门观赏一下。
沿着街道继续走,摩士街、克罗士街,各式街区在我们眼前依次展开。
街道干净整洁,市区建筑充满现代感,大部分建筑都是高楼大厦,街道两旁和公共空间布满了绿植,各种商超小店密集,商贾云集、交通便利、生活便捷。
新加坡在高度现代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依然保留了大量低矮的南洋骑楼,基本上每个区域都可以见到,错落在摩天大楼之间,不同层次“错位发展”。城市内部的建筑风格各异,不是千篇一律的大量复制,显得各有特色,彰显对于建筑的不同理解,丰富了城市的外立面景观。
新加坡的骑楼不仅是城市建筑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文化和历史的见证,相比之下,国内南方的闽粤一众城市,反而很少见到新建的骑楼了。
我们路过新加坡花园城市最著名的一栋建筑物,也被网友称为“森林大厦”的PARKROYAL COLLECTION Marina Bay酒店。
这是是一家位于新加坡中央商务区和滨海湾的高端酒店,以其独特的“花园式酒店”概念而闻名,酒店内部拥有东南亚最大的室内天窗中庭,超过2400种植物、树木、灌木和地被植物,覆盖了1400平方米的空间,拥有60多种不同的植物。
我们需要站在马路对面才可以看清上下全景,感慨新加坡的设计师已经是next level了。国内很多建筑外观还是火柴盒四四方方拼凑,没有结合地理位置进一步设计,更可怕的是很多商品房,外墙清一色土黄色,在阴天看起来就灰蒙蒙一排。
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了钢筋水泥的森林、高楼云集的新加坡中央商务区。很多人看狮城CBD是在滨海湾或鱼尾狮,而我们却走入期间。
这里不是传统的景点,但我却十分推荐。新加坡的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现代化的地区,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以其超现代主义的外观而闻名,摩天大楼勾勒出标志性的天际轮廓线。走在期间,感受高耸入云的建筑、百花齐放的设计、无处不在的绿化、垂直而下的街区瀑布。。。。。。令人仿佛进入了巨人国度的未来城市。
对比国内城市,很多千篇一律的堆砌,新加坡的美学设计令人惊叹。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向这座南洋大都会学习很多。
无处不在的精雕细琢,并不是建的越高越漂亮,就算是摩天大楼,也可以与众不同,找到属于自身独有的品质。
中心城区的质感,每一角落都彰显这座金融中心沉淀下来的底蕴。风格各异的摩天大楼,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们不仅是现代建筑的杰作,更是经济活力的象征。这里,每一砖一瓦都讲述着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辉煌故事,同时也展现出它作为多元文化交融之地的包容与和谐。
我们路过了新加坡市中心的老巴刹食阁,这是一家规模超大的食阁,始建于19世纪,其标志性的八边形外观由英国建筑师George Coleman设计而成。24小时开放的老巴刹汇聚了中国、印度、马来等各式料理摊档,位于金融区的核心地带,隐藏在CBD高楼群里,一眼望去,非常醒目的八边形外观和装饰柱子,古旧的维多利亚时代建筑,雄伟而高雅。
准备去金沙湾,路过字节跳动大厦。让我不禁想起了TikTok的高管周受资(Shou Zi Chew)2023年3月在美国被国会询问的画面,周非常沉稳,临危不惧,英文流畅,侃侃而谈。
坐了几站公交车,我们来到金沙商场,这是一座无比奢华的商场,堪称世界一流。
我们从这里过马路,前往新加坡知名的滨海湾金沙。
金沙顶楼可以一览新加坡城市风光,还有壮观的马六甲海峡,我们提前从某猪上订票,直接刷短信二维码入场。
金沙顶楼有一个空中花园,设有无边泳池和空中花园景观。
无边泳池仅对酒店住客开放,空中花园观景台位于57层,可以在200米的高空欣赏新加坡标志性的天际线全景,还可以饱览滨海湾的美景。
在这里漫步远眺,有在云端的感觉,俯瞰新加坡在南洋一隅,发展成璀璨的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城市的天际线在视野中、延伸,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如同钻石镶嵌在这片繁华的土地上。在此,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脉动的活力,感受它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从一个不起眼的渔村蜕变为今日的国际大都会,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展现出“花园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无限的发展潜力。
观景平台视野开阔,也很晒,接近赤道的火辣阳光,炙烤着这里。
在高空看新加坡最具标志性的建筑——鱼尾狮。
新加坡虽然小,但作为城市来说,生活半径已经够用了。生活在这里的人,护照含金量很高,到周边国家基本是免签,航线发达,说走就走,整个东南亚都是它的后花园。从这个角度看,新加坡人并不束缚,他们与整个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转角到背面,可以俯瞰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及远处的马六甲海峡。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占地101公顷的城市园林杰作,位于滨海湾的亲水黄金位置,最引人入胜的景点当属两个玻璃生态区:云雾林(Cloud Forest)和花穹(Flower Dome)。这两个冷室分别还原了热带山地地区凉爽潮湿的气候和地中海及半干旱、亚热带地区凉爽干燥的气候。在这2个玻璃建筑中,游客可以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据说植物种植数量约8.7万株,包括400种品种类。
滨海湾花园的特色还包括18棵擎天大树(Supertrees),高度介于25至50米,还设有128米长的华侨银行空中走道(OCBC Skyway),悬空漫步于两棵擎天大树之间,可以鸟瞰花园全景。
我们在这里,与马六甲海峡同框。
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历史和地理意义的水域,马六甲海峡全长约800公里,宽度在18至55公里之间,水深一般在25至150米,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通过,其中大多数为油轮,对于东亚地区的能源和外贸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被称为“东方海上生命线”。
今天天气很好,能见度高,可以看到对岸印尼巴淡岛市,窄窄的海峡,两个国家对望。
2017年10月,我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海峡清真寺观赏海峡落日黄昏,时间一晃七年而过。对于大自然来说,七年堪比七秒钟,对于人生而言,可以改变很多,人生轨迹如江河入海驶向前方。
密布交织的航线,带来的海量的货运量,支撑起全球贸易的繁荣与发展。这些航线如同血脉,将各大洲紧密相连,促进了资源的高效流动和文化的交流。每一艘穿梭于海洋的货轮,承载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各国经济的希望与未来。
当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路过马六甲海峡,带领的船舶如云,不仅展示了明朝的海上实力,更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海洋航线将更加繁忙,相信祖国也将再次将强大的海上力量投放过马六甲海峡,奔向印度洋,走向全世界。
游览完空中花园观景台,我们再次回到金沙,从这里经金沙走去鱼尾狮。
内设有类似威尼斯水城的运河,提供乘坐传统舢板船的体验。
离开金沙,我们沿着滨海湾,走过一条跨海栈桥,向着对岸的鱼尾狮雕像走去。
沿着海滨,与狮城CBD群合影,吹着暖暖的赤道风,无比惬意。
走着走着,鱼尾狮到了。
作为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据说鱼尾狮狮头的设计灵感是根据《马来纪年》的记载,公元14世纪时一位来自三佛齐王国的王子在前往马六甲途中来到了新加坡。他一登陆就看到一只神奇的野兽,随从告诉他那是一只狮子。他于是为此岛取名新加坡,在梵文中即狮城的意思,而鱼尾象征当年飘洋过海,南来谋生求存的祖祖辈辈们。
鱼尾狮在1964年由时任Van Kleef 水族馆馆长的Fraser Brunner先生所设计,两年后被新加坡旅游局采用作为标志,注册为商标,并于1971年委托著名雕塑家林浪新塑造成一座狮子头、鱼身、鱼尾的雕塑。1972年9月15日,当时担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为鱼尾狮塑像主持开幕。他在致词时表示,希望鱼尾狮能成为新加坡的象征,就如艾菲尔塔是巴黎的象征一样。
作为新加坡最热门的景点之一,这里似乎永远游人如织,我们在这里各种搞笑摆拍,捕捉着每一刻的欢笑和惊喜。周围的喧嚣声中夹杂着不同语言的欢声笑语,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着这个充满活力的地方。
一起来到新加坡“洗洗头”~~每一张照片,如同新加坡这座城市一样,永远鲜活而难忘。
玩得差不多,我们沿着海滨走回CBD区域,前往下午路过的号称新加坡最大的食阁——老巴刹食阁,过来这里享用晚餐。
高耸入云的现代建筑和精美古老的建筑融为一体,老巴刹不仅是一个美食中心,也是新加坡历史和建筑的瑰宝,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欣赏到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韵味和现代风貌。
老巴刹的小吃种类很多,秀秀吃苋菜汤面,我选择继续吃海南鸡饭,这次选择烧鸡。
老巴刹的八边形外观和装饰型柱子最早是由建筑师哥里门(George Coleman)所设计,这位知名的爱尔兰建筑师在殖民地时代还为新加坡设计了许多著名建筑,如旧国会大厦。老巴刹的铸铁建筑渗透着精美的细节,高耸的拱门、回纹饰屋檐和维多利亚时代的修长立柱(柱顶有以铸铁制成的金银丝雕饰),呈现出通透而精致的花边效果,是一种绝佳的视觉享受。
从老巴刹走出,我们继续出来坐公交,赶着来参观滨海湾公园的灯光秀。
从金沙穿过,来到滨海湾公园,一下子步入了一个充满绿意的奇幻世界,感受狮城夜色的迷人之处。
滨海湾公园的灯光秀,即“花园狂想曲”(Garden Rhapsody)音乐和灯光秀表演,表演时间为每天晚上7:45、8:45和9:35,每场表演大约持续15分钟,免费向公众开放。在这里,超级树(Supertrees)高耸入云,它们的钢铁枝干上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植物,白天从高空俯看色彩斑斓,夜晚则变身为光影交错的舞台。
随着夜幕的降临,第一场7:45的滨海湾花园灯光秀“花园狂想曲”如约而至,音乐与灯光交织,将超级树装点得如梦似幻。很多脍炙人口的英文歌,如《December 1963》、《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皆一一呈现,它们的旋律和歌词跨越时间和文化的界限,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我们和很多游客一样,坐在地上欣赏,还有人直接躺着,陶醉于天空上绚丽的灯光炫彩。漫步在擎天树丛(OCBC Skyway)空中走道的游人,在迷离幻彩的投影下,形成了明亮鲜明的剪影。
随着音乐的起伏,光影在超级树间跳跃,色彩斑斓的灯光与周围的绿色植物交相辉映,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在灯光秀的映衬下,滨海湾公园变得更加生动,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夜间乐园。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消失,“花园狂想曲”音乐灯光秀表演结束了,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在这里,自然与科技的和谐共存,让人不禁赞叹这座城市对绿色生态的珍视和对创新的追求。在这里,每一次灯光的闪烁和音乐的节拍,都像是在诉说着新加坡的故事,让人在离开后依然心潮澎湃,对这座城市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场视听盛宴不仅展示了新加坡作为花园城市的魅力,也体现了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对比下,厦门的白鹭女神灯光秀,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去正视,去提升。
结束灯光秀的观览,我们随着人流,再次穿过金沙。
夜晚的金沙,是另一个level了。国际大牌林立,众多高端品牌的精品店,从时尚服饰到奢华珠宝,从精致手表到前卫科技产品,每家店铺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令人感受作为国际大都市顶级购物中心的繁华与活力。
在商场内,我们看到令人震撼的球形瀑布,上方的球形水体不断晃动,巨大的水流量倾注而下,激起一阵阵水汽。奢华的商场不是单单砸钱就够了,还得有超前卫最新潮的设计啊。
我们沿着滨海湾向鱼尾狮走去,打算看看滨海湾的夜景,一路顺延河道前往克拉码头。路过海湾的露天舞台,一支华人乐队在现场演奏。
路过一个小型商场,人民币10元一杯鲜榨橙汁,在新加坡高昂的物价面前显得好喝又实惠。
夜晚的滨海湾,狮城CBD,每一座建筑都像是精心雕刻的宝石,散发着各自独特的光芒。在这个东南亚十字路口,新加坡的商业巨头们用密密麻麻的“内透”,展现新加坡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不断跳动的经济脉搏,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不曾停歇。
夜晚的鱼尾狮喷泉还是游人如织,这座标志性的雕塑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神秘而迷人。 在这里,我们和一众游人自由自在地欣赏鱼尾狮的风采和附近的怡人景色,感受新加坡的夜。
多少次视频中、照片里看到的鱼尾狮,白天和晚上都来了,我来过,我看过,此情此景在我心!
我们沿着新加坡河向克拉码头方向走,河边上游船穿梭、波光粼粼,河岸上伫立着当年登录新加坡的英国人莱佛士雕像。
在1819年,一位名叫斯坦福·莱佛士的英国人从这里登录,踏上了新加坡,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当时,英国急需一个能够向中国扩张的贸易中转站,而新加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它控制着马六甲海峡,是连接东西方的关键节点。莱佛士的到来,使得这个曾经属于马六甲苏丹王朝的小渔村,迅速融入了全球贸易的洪流,转型成为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自由贸易港口。周边地区的马来人、印度人以及大量华人纷纷涌入,小渔村迅速繁荣发展,一步步变成今日这般摩登都市。
如今,莱佛士的雕像依旧屹立在他最初登陆的地方。雕像背后是璀璨夺目、如同繁星般闪耀的新加坡金融中心,脚下流淌着新加坡河的河水,回首205年过去了,一个人开启一座城。新加坡人和国人不同,对于西方殖民者没有历史包袱,他们更多的是感谢西方文明的到来,将这个“世界的边角落”带入全球化的发展轨道,演变成为如今高度发达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我们向前走,路过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会堂,这片区汇集了新加坡国会大厦、亚洲文明博物馆、新加坡国立美术馆和政府大厦大草坪,是新加坡国家行政、文化、艺术的中心区域
新加坡河沿岸,
过一个布满彩绘的地下通道,就到今晚夜间citywalk的终点——克拉码头了。这里曾经是新加坡开埠伊始用来卸货的一个小码头,经过一百多年的开发,早已今非昔比,成为集购物,饮食,娱乐于一体的娱乐天堂。
玩了一天,今天也是超级的充实,高饱和领略新加坡的城市脉动。我们经过一处网红的旧禧街警察局,从这里坐公交车回去,到酒店门口,先再去喝一碗潮汕粥,配点小菜,食阁虽好,但还是一碗热热的糜粥最暖“闽南”胃啊。
在新加坡的第四天, 我们从酒店出发,步行前往不远的甘榜格南区域。这里是新加坡穆斯林的聚居区,每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诞辰都在这里举行街头庆祝活动,来自狮城各地的伊斯兰教徒齐集。
这里是彩色奇幻的世界,随处都可以捕捉到交织现代与历史的身影,创意非凡的涂鸦艺术穿过整个魅力街巷。
在英国人来临之前,新加坡在马来皇族的统治之下。当时,甘榜格南是马来皇室的活动中心。如今,这里成为回教徒的信仰中心,以苏丹回教堂为中心,周围聚集了各种商店餐馆。
我们在这里吃餐包和饮红茶,开启在新加坡多元文化交融的一日游。
甘榜格南的中心是苏丹回教堂,建于1824年,用于纪念新加坡的第一任苏丹——胡先沙苏丹(Sultan Hussein Shah)。这座回教堂是由新加坡开埠者莱佛士爵士出资兴建的,堂融合了印度和摩尔人的建筑风格,以其金色圆顶和精致的阿拉伯图案吸引了众多的敬拜者和游客。
苏丹回教堂不仅是新加坡穆斯林社区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也是新加坡最迷人的宗教建筑之一。它在1975年被列为新加坡国家古迹,这里一直都是回教社群聚集之处。
要参观苏丹回教堂需要穿长裤或长袍,我在这里也围了一副长裙。
回教堂内部是经典的清真寺布置,这些年来,我参观过马来西亚、土耳其、波黑等各式各样的清真寺。世界各地的清真寺因其地理、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建筑风格,有中国式、中东式、马格里布式、波斯式、印度式等。
游览完回教堂,我们在这里的哈芝巷走走,这里仿佛被打翻的巨大调色盘,一幅幅壁画在行走间切换,领你步入艺术的世界。涂满涂鸦的墙壁和前卫时装的特色店铺,彰显着狮城的创意与活力。
这里还有一条阿拉伯街(Arab Street),满是售卖布料、手工波斯地毯、鲜花的魅力小店,中东的风情,在这里蔓延。
这里有一副壁画,形容描绘了阿拉伯商人,从马斯喀特到广州经商的轨迹,2018年,我刚好去阿曼中转,在马斯喀特待了几个小时,还参观了皇宫,博物馆,看到中国的瓷器。
甘榜格南真是上帝的调色盘,在这里色彩运用的很大胆,每一幢建筑、每一条街道都像是经过精心调配的画作。鲜艳的蓝色、绿色和金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马来风情画。这些色彩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外墙上,还延伸到了店铺的装饰、街头艺术作品,甚至是当地居民的日常服饰中。
漫步在甘榜格南,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创意和活力的艺术长廊,每个转角都可能遇到令人眼前一亮的色彩搭配。这些大胆的色彩不仅让人感受到这个区域的热情和活力,也反映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包容性。在这里,色彩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诉说着甘榜格南的故事。
离开甘榜格南,我们继续citywalk,前往莱佛士酒店等欧陆风情区。
路过新加坡的海南会馆,这是新加坡海南籍华人最高宗乡组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54年,最初名为新加坡琼州会馆。1878年,会馆购买了美芝路47号作为馆址,并在两年后迁入新址,同时重建了天后宫,供奉天后圣母、水尾圣娘和昭烈108兄弟等水神。
我们来打卡新加坡著名的莱佛士酒店,始建于1886年的莱佛士酒店由来自于亚美尼亚的富豪薛克兹兄弟修建,世界仅存的几个最大的19世纪旅店之—,毛姆 (Somerset Maugham )、 吉朴林(Rudyard Kipling)、 康拉德(Joseph Conrad)和卓别林 (Charlie Chaplin)是其最著名的住客。
莱佛士酒店是一个富有殖民时期特色的旅馆,以豪华套房、高级餐厅及历史出名的旅馆。酒店中有一个热带花园、博物馆和维多利亚风格的剧院。莱佛士酒店之于新加坡就像半岛酒店之于香港。这里不仅仅是一座酒店,同时也是新加坡的旅游名胜,每天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旅游者。
莱佛士酒店长廊设有购物中心,内有许多高级品牌如路易威登和蒂芙尼。
我们在这里还看到莱佛士doorman(门卫)的介绍,以其完美无瑕的白色头巾而闻名,是最著名和最受瞩目的工作人员。他们始终是第一个欢迎所有客人进入酒店的人,包括各州元首、政要和名人,并代表酒店前往世界各地获得无数奖项。门卫不仅负责迎接客人,还曾有一些有趣的轶事,比如1904年,一头野猪逃到酒店,莱佛士的门卫紧追着野猪,并在地上摔跤。这些门卫不仅是酒店的迎宾使者,也是酒店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为酒店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和传统。
下一站,我们经过赞美广场。赞美广场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背景和独特建筑风格的地方,拥有正统的歌德式建筑外观,由美丽的五彩琉璃拼饰而成。
到大门一看,这里在举行生日趴,私人邀请函才可以进去主殿。
继续向前走,穿过几条街区,感受郁郁葱葱的城市花园,圣安德烈教堂出现在我们面前。
圣安德烈教堂是新加坡最古老和最大的教堂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1819年莱佛士爵士登陆新加坡时。据说早在1823年,莱佛士就选定了现址作为建设教堂的保留地。教堂于1834年举行奠基礼,并于1837年落成并开始使用。
圣安德烈教堂具有浓厚的新歌德式风格,是新加坡圣公会的第一间教堂,最初是为了照顾英国侨民,给他们一个做崇拜的圣殿,后来渐渐转变为向本地各民族居民传播福音。1973年7月6日,圣安德烈座堂被正式列为国家历史文物,现所属于新加坡教区。
教堂内部向公众开放,有一些人在祈祷,我们进去的时候小心翼翼,唯恐影响了这份宁静。
圣安德烈教堂周围环绕着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的方形院落,教堂的塔楼高耸入云,外部墙壁上刻画有浓郁的欧洲风格雕花。圣安德烈教堂不仅是新加坡的宗教地标,也是殖民地时期建筑和传统的典范,见证了新加坡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融合。
教堂旁边是新加坡政府大厦大草场,是新加坡用于公共娱乐的最古老的开放空间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这个场地见证了新加坡的多个重要历史事件,包括1945年日本投降仪式、1959年新加坡第一任元首的就职典礼、1965年新加坡独立宣言,以及独立后的首个国庆庆典。
我们到的时候刚好临近国庆日,这里在举办彩排活动,现场还安排有急救车辆。
离开圣安德烈教堂,我们前往旁边的福南商场,这是一个大型购物中心,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生活中心。
商场内部有平价的FairPrice商店,可以买到很便宜矿泉水和各种特产,商场内部商业范围浓厚,有激情四射的真人秀,还设有攀岩中心,满足不同等级的攀岩需求。
我们在这里吃韩国料理,随后前往福南商场的屋顶花园,这是小红书推荐的,可以从高空饱览这个中央片区,观赏CBD建筑群。
屋顶花园很宽敞,新加坡的花园城市果然名不虚传,尽可能的利用每一寸空间,在弹丸之地,打造一座综合立体全方位的森林绿肺。
在这里一览壮观的CBD群,还有几位南亚裔的工人在屋顶施工。令人不由想起纽约曼哈顿的摩登时代。
回到福南广场,路过一处手办商店,各种卡通二次元的“谷子”,令人回味无穷。最近刚刚刷完《玩具总动员》系列,剧情很真挚感人,看到了熟悉的胡迪、巴斯光年等经典动画人物。
今天国庆日彩排,地面通道都被围挡了,我们过一条地下通道,来到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作为一座美术馆,位于政府大厦与最高法院之间,绝对的市政区中心,真的体现了狮城对于美学的追求。美术馆不仅展示了新加坡及东南亚的现代艺术作品,而且其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占地6万4000平方米,是新加坡最大的视觉艺术殿堂,也是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视觉艺术场馆之一。
可能是因为国庆日彩排,这里展出的展品并不多,依然有不少值得品味的精彩作品,很多都记录了新加坡的发展历程。这里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展馆,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本土与国际的艺术交流平台。
里面有个展厅展示了不少布面油画,大多记录着东南亚乡土间的风土人情,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丰富的艺术遗产和文化多样性。
《近距离观赏的秀秀》——因为靠的太近,秀秀还被工作人员提醒。这里的布面油画没有设玻璃罩,但是地上有警戒的红线。
美术馆很大,室内有恢弘大气的中庭,一侧有罗马式殿堂建筑。
工作人员告知要准备闭馆了,以配合国庆日的彩排。这里正对着政府大厦大草场,可以听到外面的大喇叭。我们随后走出,看到装甲履带车等进出,气氛很隆重。
我们回到福南商场,过个天桥,看着熙攘的车流,来到七彩透亮的旧禧街警察局。
这里是如今新加坡新闻及艺术部大厦所在地,建于 1934 年,内设禧街警察局和营房。在其 1934 年完工之际,它便成为了最大的政府建筑,亦被视为现代摩天大楼。1998 年,它被报刊媒体评为新加坡国家纪念碑,而后新闻、通讯及艺术部迁来此地。
旧禧街警察局以其五颜六色的门窗而闻名,共有927扇窗户,每一扇都被刷上了不同的颜色,呈现出彩虹般的色彩排列,极具活力,是爆火网络的打卡点。
这座建筑不仅是新加坡的一处历史遗产,也是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一个独特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和拍照。为了拍个全景,我来到马路对面,等了好久,才抓拍到一张没车流没人流的“独一”照片。
在旧禧街警察局旁,就是克拉码头,晚上灯光璀璨,白天一看也是多巴胺爆发的多彩世界。
我们今天也是citywalk的一天,实际上新加坡太小,建设又很精致,路线规划一下,景点就如珍珠链一样串成一排,在旧禧街警察局和克拉码头旁边,就是城中区大名鼎鼎的福康宁公园。
按照英文的字面翻译过来,这个景点应该叫做“康宁要塞公园”,但是根据发音,再用上中文中具有喜庆祝福含义的字,使得这个景点有了一个非常吉祥的名字——“福康宁公园”(Fort Canning Park)。
几步攀升,居高临下已经可以一览新加坡城景,山下就是新加坡河与曾经繁忙的克拉码头。福康宁是一座超过60米高的小山,这座公园的所在地,曾经就是保护新加坡港口的要塞。据说当年莱佛士的住所就在山上,1819年他在新加坡河口登陆后,便看上这座可以俯视新加坡河口的小山,并在山顶建总督府。1823年,他也选择在此处兴建住家。
公园里有一个小型灯塔模型,展示了曾经克拉码头的繁荣,灯塔当时在山上起到引导船舶进出新加坡港的重要作用。据介绍,至少在14世纪,新加坡港就已经是南中国海与印度洋之间一个重要的海港,时至今日,每年依然有超过12万只船舶停靠港口。
福康宁公园可谓闹中取静,是一个自然爱好者的天堂。我们在这里休息,呼吸清新的空气。不远处有一对老夫妇和女儿,我过去攀谈起来,他们是暑假从安徽过来新加坡看望女儿,女儿在这里读研究生,刚毕业,一年收入约60万人民币,比国内高太多。老夫妇有一位是教师,还没退休,说不想让女儿留在国内太内卷。我听了,想想毕业生起步价就年薪60万,这里高昂的物价一下子都解释通了。
福康宁公园都是新加坡城市中的一片绿洲,提供了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宁静避风港。我们继续走走,四处草木葱郁,巨树苍天,热带茂盛的藤蔓垂满树枝。
这片绿色空间不仅是自然之美的展现,也是人文精神的传承。在福康宁山上,有大量14世纪至19世纪的文物,山上设有博物馆。
在英国对新加坡进行殖民统治的1859至1861年期间,山上修建了一座要塞。1867年,要塞上还设印度和欧洲兵士的营房,医院和弹药库,是19世纪防御新加坡的主要阵地。
我们路过19世纪修建的堡垒遗迹——堡垒之门(Fort Gate)。
我们从山上走下来,去寻找一处网红景点——福康宁树洞。
“树洞”实际上是福康宁山上地堡的天井,现在这个防空洞已经被改建为博物馆,成为了福康宁公园里非常吸引人的历史景点,不管是从洞口往下拍,还是从下往上拍,都有视觉冲击力十足的画面。尤其是从下往上,可以拍到茂密枝叶铺满天井的天空,井边挂满绿色墙蔓,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
排队的人很多,前面的人排到了往往各种花式姿势一直切换,我们粗粗测算下,估计排队不少于半小时,果然放弃了。
从“树洞”走出,没几步就路过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这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历史可追溯到1887年,也是这座城市的一大建筑地标,以其浓厚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成为博物馆中的佼佼者。
我们没安排时间进入,而是选择步行一段,观赏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去吃一家网红甜点店“一家人”。
苍翠连绵,随着城市的街道蔓延,在风格迥异的建筑间处处透绿,狮城的街景每天都令人赏心悦目。
新加坡的甜品店“一家人”(Yat Ka Yan Dessert)在商场二楼,甜品种类丰富,口味独特,人气爆棚,排了估计有半小时才到。我们吃了猫山王和芒果,味道令人叫绝,在炎炎热带,从上到下让人凉爽透。我想,如果有到新加坡旅行,这家店绝对是必吃榜的第一名。
吃完甜品,我们继续前行,路过一处集市,很热闹,人头攒动。里面有印度庙,也有中国的观音堂,新加坡各路宗教在此汇合,多元文化无缝交融。
满街华人,商铺林立,庙宇香火鼎盛,跟国内几乎一致。
逛过几个街区,小印度就在我们眼前。这里是新加坡南亚裔的聚居区,满街都是印度咖喱味,都是印度人,仿佛是一个印度的缩影,旁边有个地铁站,站名很直白就叫Little India。小印度拥有丰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这里曾经是石灰岩采石场、砖窑和赛马场的所在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发展成为新加坡印度社群的中心。
与其说小印度是一处景点,这里更像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活区,满大街的印度人,五颜六色的街道及寺庙、异域风情满满。如果没有COVIT-19,我于2020年2月就会前往印度,开启一场文明古国的探索之旅。现在在这里,看到满大街的印度风,想起看过的一部部印度电影,尽情感受印度文化的光影。
整个小印度是有血有肉自成一体的南亚风情街区,不同于国内一些人造经典,这里“印度味”很彻底,走在期间,范围还不小,令人有点恍惚,是否还在新加坡?
这里的很多店铺,服务员都是南亚裔,经过两百年的发展,印度人已经占据了这块区域,在世界十字路口留下了南亚的一席之地。
如果没有去过印度或者说没打算去印度旅游的游客,在新加坡期间,很是推荐来一趟小印度。这里可以让人体验到浓郁的印度风情,仿佛置身于印度本土。漫步在色彩斑斓的街道上,可以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香料香气,品尝香浓的咖喱、脆薄的煎饼,还有各种手工艺品店和服装店。这里是新加坡多元文化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对历史、文化、宗教还是美食感兴趣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探索的乐趣。
在国内,泉州经常被认为是半城烟火半城仙,“众神人间办事处”,但是泉州的多元宗教,如摩尼、印度、伊斯兰等,历史遗存为主,相比新加坡动态的天然宗教露天展览,还是有所不同,这就是历史上东方第一大港与当今东方大港的时空区别。
夕阳西下,我们在小印度转了一圈,来到地铁站,从这里坐车去乌节路。
在小印度地铁站,可以很明显感觉到这里进出的印度人密度很高,连地铁广告,都是主打印度味。
我们地铁几站来到乌节路,这是一条著名的旅游购物街,拥有世界级的商场和数不胜数的零售门店。相比小印度,这里的地铁站光影轻快明亮,潮人涌动。
乌节路的历史始于19世纪30年代,最初是一条无名的道路,两旁有果园、肉豆蔻种植园和成片的胡椒地。1958年,新加坡商人董俊竞 (C.K. Tang) 创立了乌节路上的第一家百货公司——诗家董 (TANGS),标志着乌节路由果园转型为新加坡最著名购物街区的过程正式跨出了第一步。
如今的乌节路拥有连绵的购物中心,是现代化新加坡的橱窗,犹如东京的银座,属于新加坡的中央购物区。
我们晚上在这里解决,吃披萨和马来西亚叻沙面,吃完外面都天黑了,沿着大街转转。
乌节路很长,连串的购物商圈,点亮了新加坡繁华的都市氛围。
我和秀秀走了一段后都没体,今天已经citywalk很多地方了。后面商议,坐公交车去芽笼地区,再次去DURIAN36商铺吃榴莲,乘着还在新加坡,再次好好感受一下这里的榴莲。
依旧很多人,不少人是拖家带口来的,就跟国内吃路边摊大排挡一样,找个箩筐买一堆直接开吃。
今晚除了榴莲,我们还买了红毛丹,在这里简直是白菜价,跟国内买橘子差不多,味道鲜甜可口。
吃得差不多了,坐公交回去,在狮城坐公交与国内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每次都有座位,冷气十足,交通不堵,开得飞快,小小的城市往往手机没看几眼就要到了。
今晚下车的时候,看到一家升级版的沙县小吃。之前就看报道说沙县小吃开到国外,装潢布局完全不同于国内的“苍蝇店”。果然还是要国力的支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高人均的收入,支撑不起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
在新加坡的最后一天,主要的景点打卡了,其他的有一些安排不过来,如有玻璃海的离岛,有深厚底蕴的新加坡国家大学及南洋理工大学,滨海湾公园的2个玻璃幕馆,新加坡国立博物馆,新加坡动物园,等等。综合考虑下午的飞行时间,我们打算安排一个轻松又免费的景点——新加坡植物园,这是新加坡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在酒店办理退房、行李寄存,路过甘榜格南,在这个多彩美丽的世界,再次买昨日同款的餐包与红茶,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新加坡主城区不大,我们直接步行到地铁站,一路上环境舒适,对比曼谷火辣辣、干巴巴的大马路,狮城明显养眼多了。
从武吉士站上车,很快来到植物园站,站内已经有了森林青翠的布置。
新加坡植物园占地74公顷,公园最南端距最北端约2.5公里,在狭小寸土寸金的新加坡显得面积“广大”,地图上一看占据一大片。
从大门免费入园,今日小阴天,漫步其间,一下子走入了绿意盎然的海洋。
新加坡植物园是热带岛屿繁茂的缩影,结合了原始树林和专业花圃,拥有20000多种亚热带、热带的奇异花卉和珍贵树木,可分为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棕榈、竹类园艺花卉、水生植物、沼生植物、寄生植物和沙漠植物等植物。新加坡植物园曾成功地引进培植原产于巴西的三叶橡胶树,从而改变了东南亚经济,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成为主要的橡胶生产地。
我们来到一处休闲椅坐下,观看正在爬树的人。
不远处的湖泊,长满了水生浮游植物,仿佛下一秒会有一只冒着眼睛的鳄鱼出现。
我们稍作休息便继续前行,查着地图,沿着弯弯曲曲如毛细血管的小路,通往院区深处。
在一处转角,我发现了一只特殊的小狮子——新佳美小狮子。
作为从小在安溪长大的人,对于这只小狮子可谓印象深刻。小学的时候,新加坡投资的新佳美快餐食品有限公司进入安溪县城,开了第一家洋快餐店。记得当时人山人海,一只炸鸡18元、一个炸鸡腿6元、一个鸡肉串2元,买的人从楼上排到楼下,这只独特的金黄色小狮子更是映衬入每个安溪孩子的童年。那时候,我还参加美术比赛,获奖可以拿到新佳美的美食抵用券,可以高兴好久。
继续前行,在穿过一系列目不暇接不知名的植物后,我们来到了种子博物馆。
种子博物馆冷气十足,让我们为之一振。
这是一个专注于保护植物物种的保护、研究和教育设施,通过各种信息图表,游客可以了解种子从森林到种子库的旅程中的各个阶段。通过观察实验室的窗口和信息面板,游客可以一窥种子库中的工作情况。
种子博物馆没啥人,可谓清清静静,透过玻璃窗拍出去,茂密的植物围绕着屋子,一副东南亚密林既视感。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里的厕所居然达到“一尘未染”的地步,空气中还弥漫着清淡的香气,仿佛不是一处代谢之地,而是可以饮茶论道的雅室。新加坡的干净整洁,在我心中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依依不舍离开种子博物馆,我们算一下时间所剩不多,打算再去转一圈,就要打道回府了。
一路上草木丛生,枝繁叶茂,新加坡植物园给了我们满眼青翠,仿佛走进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绿色秘境。漫步在蜿蜒的小径上,每一种植物都以其独特的姿态展示着生命的活力。
不知名的奇花异草,我们穿梭期间,每一步都是对自然的探索,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清新的空气,新加坡植物园不仅是植物的天堂,也是人们心灵的憩息之地。
走到这里,还不到植物园的一小半区域,但时间有限,我们边看地图边从与来时不同的路径返回。
相比厦门植物园的亚热带风光,新加坡植物园所拥有的热带植物风情,高耸层叠的草木,更显得热烈而浓郁。它们以独特的生长方式和形态,展现了热带雨林的多样性和生命力。每一步都仿佛置身于一个不同的生态系统,从繁茂的蕨类植物到巨大的板状根,从缠绕的藤蔓到高耸的棕榈树,每一种植物都在用它们的方式讲述着生命的故事。空气中弥漫着热带植物特有的清新香气,我们往回走的每一步,都在感受这首热烈交融的热带交响乐。
从植物园走出来了,这里有很多个开放的进出通道,相比城中心连排的高楼大厦,这块区域是独门独栋的小洋楼,每家每户都有各自风情的设计。
坐地铁,在转车缝隙挑了一家连锁的海南鸡饭充当午餐,不踩雷,味道可以且不贵。
回到武吉士地铁站,我前往酒店提取行李,秀秀在这里等我,拍到一张公交车入站后,司机下车帮残疾人退上车的画面,真的很温暖有爱,新加坡除了自然美,还有高度的人文美。
回去酒店的路程不远,但都要步行,让我感慨新加坡没有国内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不然xiuxiu一阵就到了。
再次路过甘榜格南,这片浸润阿拉伯伊斯兰风情的街区,再次展现在我眼前,从中走过,已不是游客,而是匆匆过客。新加坡虽小,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万千文化交汇于此,各民族各文明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建共享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经济体,与纽约以白人为主体的国际大都会不同,新加坡给了世界一个答案,
金色的“”
回到酒店,提取行李,走回
到了樟宜机场,办理完登记手续、过安检、关检,在候机室还有个把小时,也不会无聊,因为世界上美誉度最高的樟宜机场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除了满目舒心的设计感,还有好玩好逛的。
机场提供露天电影,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演绎新加坡的历史情景剧。
还有全球机场中最高的室内滑梯,从12米高处(相当于4层楼高)顺着滑道下滑,最快可以达到6米每秒的速度,以及镂空的互动雕塑滑梯。在我的鼓励下,秀秀滑了一次,我则是玩了三回。这些设施的存在,不仅为旅客提供了娱乐,也使得樟宜机场成为有趣好玩的代名词,体现了管理者先进的服务理念。
上飞机啦,随着机身缓缓滑动,一架架彩绘飞机从我们旁边而过,一条条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线,一个个等待探索的异域之地。
飞机起飞,从马六甲海峡上空飞过,浩浩荡荡的船舶几乎“摆满”了海峡,通达东西、连接四海,给全球经济注入流动不息的血液。
我们于晚间回到揭阳潮汕机场,一直买不到晚间到厦门的动车票。如果要住一晚,还要重新找酒店,第二天要请假,就很疲惫。幸好,买到了到厦门的动卧D908,21:59-23:00。
短短一个小时,还赠送零食盒,洗漱用品,均摊一下,坐车费用就没那么贵了,第一次体验这种列车礼包,感觉很不错。
到厦门北站了,地铁一号线已经没车,打车太多人,我们就去坐BRT进厦门岛,到岛内再打车。很久没搭乘BRT,距离居然搬得超级远,令人拖着行李一路狂走,明显不适。
上了BRT,人挤人,空调味道也不重,对比一下新加坡发达舒适的公共交通,还得继续努力啊。
五天的行程,周三到周日,说短也短,旅程却很丰富。新加坡的美丽、富饶、现代、文明,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回来后梳理照片,查阅资料,让我在肉身亲历的基础上,精神又再次感受一次、回忆一趟,这精彩的南洋之旅。
人生如旅程,不应只有复制黏贴。每次旅程都是人生的印记,每次记录,都是未来的宝贵回忆,也是下次出发的经验点。
路在脚下,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下一次出发相信不会太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