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读完李娟的阿勒泰和冬牧场,就已经踏上了北疆,回来再次拾起这本书时,这个地方好像更生动了,那些阿勒泰不曾展示给我的画面,在以另一种介质输入到脑海里,也让我想要继续完成这篇游记,一边写一边回忆的时候,还挺让人感觉激动的。
“你见过比人还高的积雪吗”
我的阿勒泰,这可是我体验过的最冷冽的冬天。虽然阿尔山的冬天也足够冰冷,但是阿勒泰的冬天的雪,狠狠地攒积了一整年,蓄满力气在冬天落下,在路上总能看到垒得比人还高的雪堆堆,对于南方人来讲,真是十足新奇的体验。
这趟阿勒泰之旅,自觉得很游于表面,只能冠以“度假”这个词。我们先到达阿勒泰市区,去将军山滑雪场整整滑了一天雪,再出发前往禾木和喀纳斯,时间蛮紧张的,禾木和喀纳斯都没有逗留太久,于是迟迟没有提笔写下游记,总觉得我的了解不够深入。事实上,好像每一次旅行都是匆匆忙忙地开始的,像完成拼图一样,在回顾时才有了更完整更具象的感知。
我们是游人的姿态看旅途中的世界,而我更喜欢通过旅居者或本地人的角度看一个地方,它展现的不应只是美好的画面,而是在日常的细碎的、烦恼的琐事中依然能拾出的对生活的热诚,我想这是我每一次旅途归来,都想要找寻的收获吧。
禾木的高光时刻,大概就是在这个观景台驻足的时候了。
清晨的禾木村,自带一种淡淡的恬静,雪堆起来,小房子都只看到屋顶,是干干净净的世界。
最喜欢的一幕,是看到各家各户的袅袅烟气,往白色的世界注入了生气。
在山顶的观景台,冻得睫毛和头发都结冰了,仍然激动着用眼睛和相机记录这片光景。
在禾木的一天清晨,翻上了某一户房子的栅栏屋顶,是有些调皮。
雪白的世界里,彩色的我们。
将军山的日落,时至今日看回照片都在撼动着,
是可以为了去将军山滑雪,专门去一趟的程度。
如果真的有人间仙境,冬日的喀纳斯给了我最具象的答案。
沉睡的水墨色天地间,唯有水面升起的水雾和潺潺流水声,让人感知着生命的流动。
在极寒的世界里,思绪也更容易放空,像雪一样变得干净。
短暂停留的喀纳斯图瓦村,这轮弯月拥抱了我好久。
第一次拍星空,结论就是,不要轻易在零下的冬天拍星空……
白哈巴人气最高的一颗孤独的树。
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的白哈巴村,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的橱窗里的玻璃球音乐盒,它就像那样美好,让人不忍心踏进去。
喀纳斯新桥河边的雪蘑菇,在阳光下散发着可爱因子。
倒一次雪地的愿望清单终于实现!
合照也是必须有的,感谢我们辛苦开车的领队!
这趟旅程陪伴我很久的,还有很多路上的风景。
回想一下,我几乎每年冬天都要往下雪的北边跑。
在暖烘烘的室内存足了热量,一股脑到冰天雪地里,冻得手没知觉了,又一股脑冲到室内等着浑身热起来,好像这种时刻,才真正感受到了自己身在北边。毕竟在南方,室内外几乎没有温差,靠的都是「一身正气」呀,北方的朋友真该来体验一下。
那就按着顺序记录这趟简短而美好的旅行吧。
飞往阿勒泰的时候,连绵的山脉越发清晰,虽然认不出这是什么山系,但总归是城市里看不到的风景。
记得一定要坐在靠窗边。
落地阿勒泰,趁体力充足,第一个计划便是将军山滑雪场,将军山在滑雪界的名气颇大,雪季时间长雪质好,毕竟是距离城市中心很近的高山滑雪场,从阿勒泰市区过去只要20分钟,雪道选择丰富且足够长,滑一趟下来滑爽了,练手很适合!
将军山山顶的风景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即便是不滑雪,也可以买一趟缆车票上山顶,天气晴好的日子,这里的夕阳时刻宛如上演LA LA LAND,从橙红色到红粉色,慢慢浸染到蓝紫色的天空,直至城市里的灯光亮起,即使太阳落下,也有很长一段让人恍惚的蓝调时光。
这些都只是我手机拍的照片,没有已经足够美了!
不自量力又想看个夕阳的我,硬是从最火的日落大道吭哧吭哧滑下来了,太陡的坡度不敢换刃,推坡推累了就坐下休息,远处城市灯光变成了星星点点,微缩景观一样迷人眼,还好是滑下来了。
虽然是菜鸟,像模像样的照片总要来一张。
大名鼎鼎的佛光大道,从缆车上看到的坡度已经很吓人了,那么我就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练成“摔不痛”本领。
不得不说,山顶的羊肉串还是很好吃的,滑饿了在冰天雪地里来份烤串,也是新疆滑雪独有的体验了。
🏷将军山滑雪场TIPS
▪️前往滑雪场一般都是打车,阿勒泰没有滴滴,可以联系酒店帮忙叫车或者使用「雪都行」,也建议存一下司机电话,要预留一些等车的时间,这点稍微有点不方便。
▪️雪具大厅有两个,自带板可以直接到B区换了雪票就开滑,需要租赁雪具的打车直接到A区大厅,AB两个大厅距离有点远,如果走错了就会比较浪费时间。
▪️租赁雪具建议尽早去,越早能租到的雪具越新,到下午一般都剩下旧款的了,特别遇上节假日时一定要赶早,我们都是一开门就赶过去的。
▪️滑雪场山顶有咖啡屋,价格都比较友好,还有烤羊肉串,滑累了做下来吃一顿烧烤喝杯咖啡,养精蓄锐再继续滑日落场最完美。
▪️完全0基础的小白,可以在魔毯区练习换刃,如果是已经会换刃基本能流畅滑行的,可以去金光、银光,这两条雪道都适合练活,我自己是更喜欢银光。想看日落的话要去云海/霞光,但真的有难度,反正我是一半屁滑下去的,有点费屁股,初学者不要轻易尝试。
·
📍阿勒泰将军山滑雪场
▫️日场10:00-19:00
▪️夜场20:00-23:00
🔖小程序🔍“大喀”上可以买,到现场换票机换雪卡即可,如果要看日落建议买全日票。
冬天,能顺利的开进禾木和离开禾木,50%要靠运气。我们到达的前几天,阿勒泰刚刚下了一场几十年一遇的暴雪,大雪把通往禾木唯一的公路堵住了,铲雪机器的开路工作需要时间,而且通常只能先开出一条车道,双向的车辆轮候着通行,这就需要更长时间等待了。
原本打算一落地阿勒泰就开车进禾木,奈何运气中等,进村通知还没有下来,太早出发会一直堵在路上,那干脆就先在阿勒泰停留一天,第二天一早再出发进村。
阿勒泰市区到禾木,开车顺畅也要四五个小时,中途会先经过布尔津这个小城市,一般都作为歇脚点,其实是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小城,不例外地在这里吃了一顿热乎乎的火锅,感叹当地人对肉的分量的理解和大城市真的很不同,这盆比洗脸盆还大的牛肉端上来时,眼睛都瞪大了。
不得不说来自北方的肉质都很好,牛肉大片扎实又充满香气。
吃得浑身利索,神清气爽又可以继续上路了。
去往禾木的路上,天地只有两种颜色,那些山峰间高耸出来的杉树,像是用毛笔一笔一笔点缀上去的水墨画,生怕错过什么路上的好风景,一路都不舍得闭眼休息。
加油站的狗子,眼神怎么这么可怜巴巴的。
在一处可以停车的弯弯里下车玩雪,北疆的雪的厚度,随便玩随便摔都不怕疼,落到身上也可以拍拍弹走,唯一担心的只是靴子不够深,雪掉进去变成冰冷的水珠,所以一定要准备一双足够高的靴子!
泼雪一定要往前方泼,如果往头顶泼,就会变成我这样……
车子驶进禾木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因为一场雪灾,积雪厚厚的压到屋檐上,道路两旁都是杂乱的雪堆,马路上的雪和冰混合,雪堆得太厚以至于多多少少有点影响景观,禾木给我的初印象,有点毛毛糙糙的感觉,呆了两天才发现,在这里不能心急,禾木的美总会慢慢展现,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尽情地享受眼前与此刻。
这座木质吊桥是援疆桥,走上木桥拍照其实很好看,也是一个人气打卡点,但因为大雪把木桥整个压住了,为了安全起见暂时关闭,很是可惜。
零下三十度的天气,在户外多待一会都冻得手脚僵硬,尤其是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挡住,于是在户外速速拍了几张,匆匆一瞥了禾木村,就赶去吃饭了。
禾木的颜色,乍看是单一的白雪与树木,但是不同的光线下又呈现着不一样的色调,乌云覆盖时,太阳若隐若现时,夕阳下山时…晴天时的它像施了脂粉一样带上了高光,阴天时便像一幅沉静的山水画,安静自在。
晚上去了换乘站附近的一家连锁新疆餐厅,名字叫:可爱的新疆·丝路宴。餐厅就在禾木的桃源民宿旁,人气非常旺,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有的位置,坐下时已经饥肠辘辘了。
面包烤羊腿,招牌菜。
葡萄馕,别看它普普通通,里面还有葡萄干,碳水大满足!
烤包子和红柳枝羊肉串是经典,皮脆肉香。
沙葱炒鸡蛋,是我们一行南方人最喜欢的菜了。沙葱又叫蒙古韭,是一种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戈壁滩中的野菜,口感鲜嫩脆爽,有一股淡淡的韭香,吃到后面还有点清甜。
哈登观景台。
来禾木村的重点之一,观景台可以俯瞰到整个禾木村,冬天看日出,秋天看晨雾。
💡登上观景台有两种方式
①马拉爬犁/骑马
马拉爬犁也是新疆比较少见的,这也是最舒服的上山方式,一趟可以坐2人,有马夫骑着拉上山,冬天还准备了一张厚褥子盖上。
骑马上山更酷,特别是拍照,但同时也更冷,没有那么舒适,主要是看个人选择。
②步行
哈登观景台有木栈道可以爬上山,大约30-40分钟,暖和一点的时候还可以选择步道,在阿勒泰的冬天里,步行真的扛不住。
很友好的是,禾木冬天的日出在10点左右,不用起太早,我们大约是8点半从民宿门口出发的,上到观景台9点左右,观景台已经站了不少游人,都在等待一场盛大的日出。
9点的禾木村,还是一副未苏醒的样子。
远处可以看到马拉爬犁一路上山的队伍。
一点点的日照金山。
山上的大狗都很温顺呀。
在新疆看到的日出,与平日看到的日出有一点不同,当天空已经半亮,也染上紫霞,太阳就是迟迟不露面,好像在等一个隆重的登场时刻,要为自己营造一点万众期待的气氛。
大概就是从这场日出开始,感受到禾木的美,当太阳光一点一点投射在原本只有黑白的大地上,雪地开始有了闪闪的光芒,心里也升起一些感动,毕竟出发前一天的禾木才刚刚通车,能顺利看上这场日出,也是一份小幸运吧。
星星点点的小屋、树林和光影的组合,像只存在梦里的画面,美得不太真实。它却又很真实,当炊烟缓缓升起,小木屋亮起温暖的灯光,雪地里的狗子摇着尾巴在奔跑时,又十足温馨。
山顶比山下要冷得多,零下20几30度,呆上一个小时手脚末梢已经失去知觉,手套带了两层还是逐渐冰冷。
感觉狗子和马也要冻僵了。
记录一下出去战斗了一轮的机器,因为温差太大,每进20多度的室内,就要接受一次考验。
吃完早午餐出来,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上,整个禾木是一派蔚蓝晴朗的模样,真好这天放晴了。
喝了一杯咖啡之后,决定往河流旁边的小树林走走,有时一些漫无目的决定,往往能带来更多惊喜,可能因为没有提前的预期,这条河流旁的小路没什么游客,更加静谧,这天的天气大好,万里无云的晴空让人忘记零下的冰冷,被阳光照着的一切都是闪耀着光芒的。
这条小路一直前去应该可以延伸到村口,但是北方的冬天实在天黑得太快了,想着要去村口放一下无人机,只能走了一小段后便折返。
放完无人机之后遇到的晚霞,是好梦幻的紫色。
在禾木的第二天还是起了个大早,想去看看这个村子未苏醒的样子,于是从深蓝的天空开始离开民宿,往山头上走,因为雪实在覆盖得太厚了,除了可以通行车辆的大路,小路要怎么走全靠猜,只有一些稀稀松松的脚印,于是我跟小伙伴愣是沿着一条只有几个脚印的小路盲走,走着走着,发现禾木的村庄豁然出现在眼前。
于是就在这里驻足了,这应该是半山腰的位置,往上看还有些小房子,天地间水墨色一样的禾木,像一幅素描的画,干净得把人脑海里的其他杂念都摒弃掉了。
离开禾木之前还去了疯长咖啡,在大山里寻一些城市里的东西,人就是这样奇怪,在城里天天嚷着要逃离都市,在乡野度假的时候,又离不开城里的吃喝习惯。疯长咖啡,就是为想散心的城里人打造的精神居所吧。
小房子很温馨,有猫有狗,有壁炉,有投影仪,窗外是厚厚的雪,屋内温暖又安静,咖啡也是很不错的,真的很适合在这里发呆。
禾木,你说它商业化,它确实是比较成熟的小村庄了,这里聚集了各处来旅居打工,怀抱自由梦想的年轻人,也衍生出了很多年轻化的店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当晨雾升起,日光日落,小房子的烟囱缓缓吐着烟气,从早餐的饱足到晚餐的温馨,从流动的小河到飘下的雪花,它用属于自己的时间在流动着,它的确也是一个乌托邦一样的小世界。
去往喀纳斯的路上,景观开始发生变化,车子穿过绵延的大山,山头越发高耸,树林也越来越茂密,像圣诞树一样挂着雪花的杉树错落在道路两旁,恍然像走进一个电影片头,充满神秘和肃穆感。
大巴车会觉得很沉重吗?
喀纳斯还真的不缺「孤独的树」,还没到达白哈巴就已经对「孤独的树」祛魅了哈哈。
冬天的喀纳斯,景区里能看到风光不多,特别是在下过一场大雪之后,三湾的栈道封路了,眼前的湖水变为冰封的茫茫白色,甚至辨认不出哪里是湖、哪里是山,也因为想要在天黑之前赶到喀纳斯湖,三湾下车匆匆一瞥就继续赶路了。
整个喀纳斯最仙气飘飘的地方,一定是喀纳斯湖。从景区需要走一小段栈道才能下到湖边,雾气萦绕的湖面,雪蘑菇,远处的松林和大山,置身此地才理解它为何被称为“神的自留地”,它有一股使人沉静的力量。
从这里可以看到远处的观鱼台,这里也因为要上山,天气太冷就放弃了,而且冬天雾气较大能见度不高,从山下看看也是不错的。
喀纳斯湖这一片实在是太美,忍不住在这里逗留了将近一小时,加上天气比较阴郁,太阳已经藏在厚厚的云层里了,在户外走得手脚都要冻僵了。
离开之前看一眼摄人心魂的喀纳斯,像梦境一样存在脑海里的地方。
在景区的停车场附近还有几间复古的小屋,这里也是个网红打卡点,颇有几分身在北欧的韵味,可能是因为太冻人了,而且已经接近太阳下山,几乎没有人拍照,于是匆匆拍了两张,上车!回炉!
冬天在喀纳斯三湾看不到太多景点的景色,景区之间的区间车是停运的,积雪太厚深入景区的步行栈道都不开放,不自驾的话一定只能是包车,看点主要就是喀纳斯湖以及这里的老村了,喀纳斯的村庄比禾木更安静,更少商业氛围。
因为有车,选择住在了喀纳斯新村比较新的民宿,价格也没有那么高,新村也有很多本地人的生活气息,晚上吃完晚饭后,往村庄周边走走,决定去拍个星空试试。
厚厚的积雪把道路都覆盖住了,走着走着也不知道偏离了没,最后找到了一个拍星空合适的地方,但是周围很多牛粪,怀疑这是一个圈养动物的区域,不小心成为了不速之客。
星空小白还是勉强拍到了一点,心满意足。喀纳斯的星空比禾木村更容易看到,这边的人烟更少,抬头便是星河灿烂,在禾木的时候我们也尝试往边缘区走走去寻找星空,奈何整个村庄的灯光还是太多了,拍不出想要的星空。
冬天这里的日出时间是10点多真的很友好,睡饱了起来还可以看看日出,走出房子的时候还是日出前的蓝调时刻,大山下面的小房子已经开起了灯光,整个画面都特别美好。
“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
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月亮像一个梦”
喀纳斯的村庄,最喜欢的就是悠远的群山,弯弯的一轮月,与覆盖着白雪的一座座木屋,干净得好像内心也被净化了。
白哈巴村是图瓦人最后聚集的古村落,也是西北边境上的村庄,跟哈萨克斯坦接壤。去白哈巴前一定要办的是边防证,在喀纳斯游客中心旁边的标识处办就好,一般建议是前一天去办,第二天就可以直接出发。
白哈巴比禾木和喀纳斯更加质朴,基本没有什么商业气息,整个村庄不大,吃住喝也不会有太多讲究,网红的最孤独的树在这里,但其实我们后来去找了另外一棵树来拍照,这里真的不缺孤独的树呀。
其实路上起起伏伏的风景就足够吸引人了。
这是另外一颗更容易到达的树,开路中!
整个白哈巴村就是所见的那么大,村子里没什么人烟,车也很少,安静朴素得仿佛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与它无关,在这里好像只需要每天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边境线外面就是哈萨克斯坦的领土了。
在村口最标志的位置,留下一张跟小伙伴的合照吧,毕竟这是中国的最西北处。
经过了这颗最网红的孤独的树,因为比较光秃秃所以很适合拍照吧,但是实际上走近它还是不那么容易的,因为积雪实在太厚了,至少要走个50米的长度也是很困难的。
找到了另外一颗比较容易到达的树,把车停在这跳了个雪,在禾木或者喀纳斯的村庄里都很难找到一片雪又厚跳下去又安全的地方,在白哈巴的路边这就很适合。
走到树下还是很难的,积雪的厚度已经在膝盖以上了,要不断地往下踩实踩出一条路来,底下的雪有些松软,深深浅浅难以估计,开路开到一半都已经没力气了,遂放弃。
在喀纳斯最后一个地点是喀纳斯新桥,这里清晨也有晨雾和雪蘑菇,高大的树上全是雾凇,而且地方非常宽阔,但是我们来到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看不到晨雾,却还能看到雾凇。
站在树下摇一摇就是下雪的样子!
雪蘑菇发着光更可爱了。但是要小心因为阳光出来冰面会消融,越靠近河边越要小心试探冰面,不然会有落水的危险。
找到了有树荫而且非常平整好躺的雪地,必须倒一次!
最后就是驱车回到阿勒泰市区,第二天坐飞机回程了。
路上看到的夕阳虽不是看过最美的夕阳,确实那个时刻下最让人感动的瞬间。
因为,看过的路上的风景,都会一点一滴变成我走过的路。
最后是旅途合照一张!
行程其实非常短,因为冬天雪地自驾不够安全,选择了对当地很熟练的领队大哥包车。
D1 广州-阿勒泰,住阿勒泰市区
D2 将军山滑雪,住阿勒泰市区
D3 阿勒泰-禾木,住禾木
D4 禾木观景台看日出,禾木村,住禾木
D5 禾木-出发喀纳斯,住喀纳斯
D6 喀纳斯-白哈巴村-返回阿勒泰,住阿勒泰
D7 阿勒泰-广州
🏠住宿
📍阿勒泰亦岚酒店
地理位置好,在市区中间,附近小卖部和餐厅都有,去哪都很方便,房间很大很干净,性价比很不错!
从酒店望出去的风景还不错~
📍禾木雅舍美宿
小木屋环境,中规中矩但是性价比还是很可以的了,这边的房子地暖都很足,行李箱底部都是烫的,要注意行李箱底部不要放不耐高温的物品……
禾木村里的民宿选择实在太多了,而且越来越多拍照好看的溢价比较严重,于是后面都放弃寻找美美的木屋,找个可以休息的住下就好了,毕竟每天都早出晚归的。
房子的门前的雪真的可以比人还高!晚上我们还在门口喝了点自然冻的小酒~
📍喀纳斯瑞兴山庄
在喀纳斯新村,房间也是比较新的,有个小院子,这边虽然远离老村,但是晚上特别安静舒服。建议容易肚子饿的,自己带点泡面或者零食哦。
每年冬天的阿勒泰都会变成热点
有的人觉得它已经浮躁了
有的人觉得它还是很淳朴
不如只倾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吧
看过雪花之下的村庄
跑过旷野之中的森林
我的阿勒泰会变成自己走过的路
只要用心去感受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