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在吉林】长春伪满皇宫:从末代皇帝到新中国公民

作者:美美 显示图片


这次暑假终于实现了盼望已久的长春之旅,伪满皇宫是长春当之无愧最重要的景点,是我一直心心念的地方,所以必须去膜拜一下,而且还得为它专门写一篇游记,以示其重要地位。伪满皇宫是全国最后一座皇宫,除了北京故宫、沈阳故宫之外,就属伪满皇宫保存得最为完好了。这里的建筑中日西三种风格兼具,既有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又有中日合璧的殿堂,还有中国风的带廊瓦房。

外廷是溥仪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包括怀远楼、勤民楼、嘉乐殿这些主要建筑。内廷则是他和他的后宫居住的场所,缉熙楼、同德殿是内廷的主要建筑。除此之外,还有御花园、跑马场、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丰富多彩的娱乐设施,配备得是相当齐全。





来了伪满皇宫之后才发现,之前真是低估它了,可能因为建筑本身的历史性质比较反面教材,所以宣传力度不够,做攻略时认为一个傀儡皇帝的宅邸罢了,估计一个小时即可逛完。

严重的估计不足,从十点进入皇宫开始,一直到下午两点,除了中场休息十分钟之外,其余时间都在马不停蹄的走,才勉勉强强逛了个大概,由于累得怀疑人生,连跑马场、网球场等溥仪的御用娱乐场所都未参观到。日本人给溥仪建造的这座宫殿,规模宏大,奢华至极,着实是下了血本,绝对算得上诚意之作了。

门票tips:可以在伪满皇宫的微信公众号上购买伪满皇宫+长影制片厂的联票,一共99元,比单独购买划算,伪满皇宫的门票是70元,长影制片厂的门票是









走进伪满皇宫,同德殿是所有游客的必经之殿,典型中式的黄色琉璃瓦顶,与钢筋水泥相结合,打造了建筑界一朵不伦不类的奇葩。同德殿于1936年开始筹建,全程由日本人设计和建造。名字是溥仪给取的,寓意“日满同心同德”,连宫殿房檐的一砖一瓦都刻上了“一德”、“一心”,以示“中日友好”。

宫殿虽然建造得富丽堂皇,但里面却住着百年孤独的灵魂。溥仪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他听说了许多坊间传闻,比如汪精卫去了日本治病之后就死在了那里,还有吴佩孚也是在日本治死了,因此他对日本人的防备之心很重,怀疑“总有鬼子要害朕”。





同德殿的一楼为会客厅,二楼则是专门为溥仪和皇后婉容所布置的起居之所,然而溥仪本人却从来没在这里住上一晚。因为都是日本人设计的,溥仪怀疑他们在同德殿内安装了窃听器,他的双手只要一接触,就会发出“啪”的一声,冒出蓝色的火花,因此溥仪怀疑是窃听器在作祟。不过科学证明这只是一种静电现象,溥仪的卫队长李国雄曾多次检查,也没发现窃听器的存在。

溥仪为了避免被人监听,在同德殿的时候都尽量不讲话,大多保持沉默,连日本人送来的美食,溥仪也不敢动筷,都给自己的手下吃了。其实完全没必要,日本人还得拿他当傀儡,而且他也构不成威胁,不太可能产生毒死他的想法。由此可见日满双方离心离德,“同德殿”这个名字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溥仪对“党”字过敏,他最崇拜的是雍正皇帝,最反对的就是结党营私。溥仪在伪满皇宫内开办了私塾,想通过私塾培养属于他自己的心腹,帮他实现复兴大清的梦想。

溥仪曾亲自在私塾给学生们上过课,讲的就是雍正帝的《朋党论》。伪满时期日本人要成立“协和党”,遭到“谈党色变”的溥仪坚决反对,日本人只好改成“协和会”,其实本质没变,但溥仪就接受了。






溥仪任伪满皇帝期间,曾多次去日本进行交流。1935年,溥仪坐船前往日本,当时日本文化比中国开放很多,尤其是在艺术领域,开放程度比肩欧美。溥仪喜欢去日本搜集一些艺术品,其中他最喜欢的是一位日本军官送给他的一尊爱神雕像,不过众所周知爱神是不穿衣服的。

溥仪对它爱不释手,带回伪满皇宫后,把它放在了缉熙楼的大堂中,让所有人都可以欣赏它。不过他的妹妹和十几个宫女进出都会看到这尊爱神,觉得很是难为情,一时间难以接受。于是皇后婉容让宫女给爱神量身定做了一件小衣服,爱神终于结束了裸体的生涯,把溥仪弄得啼笑皆非。






据溥仪的卫队长李国雄回忆,伪满皇宫中层饲养了三十多匹军马,由日本人派来的亲信来担任马夫,有一天马夫慌慌张张地来找溥仪,他急三火四地汇报:“皇上,有五六匹骏马得了吊鼻风了!” 

这可是传染病,溥仪连忙下旨,命令赶快处理这几匹马,皇宫的日军警卫便拉着几匹马去郊外给枪毙了。经过几番折腾,溥仪的军马只剩下五六匹了。望着冷冷清清的马厩,溥仪这才意识到,这是日军在削弱他的亲信护卫力量。






缉熙楼的名字是溥仪取的,出处为《诗经》中的一句“于缉熙敬止”,意为行事既光明正大又保持谨慎。缉熙楼是座左右对称的二层建筑,西半部分为“帝居”,东半部分为“后居”,大有帝后对峙的势头。这栋小楼记录了末代皇帝和末代皇后在伪满时期的岁月,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小楼内展示了不少婉容的照片,婉容的容貌端庄秀丽、清新脱俗,但她的一生命运多舛,本该自由翱翔的鸟儿,被困在重重宫闱,最终在40岁那年死于吉林延吉的监狱,结束了她悲情的一生。






婉容的一生是个华丽的悲剧,她出身显贵,父亲郭布罗·荣源是内务府大臣,母亲是定郡王溥煦的孙女。她的童年生活也很幸福,荣源是一位比较开明的父亲,主张男女平等,从小让她和哥哥一样接受了优质的传统教育,还在教会学校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

婉容在16岁那年与溥仪成婚,成为末代皇后。婉容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西方文化也很感兴趣,和溥仪很有共同语言。这对夫妇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骑车打球,婉容还教会了溥仪吃西餐,二人时常用英文通信,感情曾经也十分融洽过。婉容还是位时髦女性,我们从墙上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她穿着旗袍、留着卷发的时尚造型。





婉容就像一缕春风,吹进了溥仪沉闷的宫廷生活。不过二人之间仅限于柏拉图式的交流,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亲口承认,童年时期在宫女们的轮番轰炸之下,他丧失了应有的能力。因此好景不长,原本对婚姻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婉容,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易怒,让溥仪渐渐地疏远了她。

婉容开始放纵自己,终日沉迷于鸦片。缉熙楼有一个房间是专门供她吸食鸦片用的,可以想象婉容慵懒地斜靠在卧榻上,吞云吐雾、萎靡不振的样子。

如下两图为婉容的卧室和吸烟室。





和溥仪糟糕的夫妻关系,让婉容感到寂寞空虚冷。她和侍卫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还诞下了私生女,让溥仪羞愤难当,盛怒之下将婉容打入了“冷宫”。虽然伪满皇宫并没有专门打造“冷宫”,但婉容的生活区,溥仪是不再涉足了。

这让婉容更加放飞自我,经常衣衫不整、蓬头垢面地在宫里瞎跑,时不时还伴着又哭又闹,zuo够了就回房抽大烟。一位原本清丽脱俗的少女,堕落为一枚吸毒成瘾的疯婆子。

虽然她也渴望像文绣一样勇敢,冲破世俗的枷锁和溥仪离婚,不过她对“皇后”这个头衔还是难以割舍,因此没能逃离这个巨大的牢笼。她就像笼子里的金丝雀,虽然不缺锦衣玉食,但幸福和快乐与她无缘,留给她的只有无尽的黑暗与痛苦。

如图为婉容的客厅。




如图为溥仪的卧室。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婉容和其他一众皇亲贵族被抓获,投放于延吉监狱。她的生活不能自理,还感染了痢疾,而且被切断了鸦片的来源,只要烟瘾一发作,就各种哀嚎,最后折磨得只剩一副骨头。

监狱的看守发现她的遗体时,她已经僵死多时,看守用草席把她的遗体一卷,就扔到了臭水沟。看守中有一对李家兄弟于心不忍,便做了个简陋的棺材,将她的遗体入殓。曾经尊贵无比的皇后,竟以这样潦草的结局收场,令人无限唏嘘!

如图为溥仪的书房、佛堂、理发室、和盥洗室。







溥仪虽贵为皇帝,但感情之路并不顺利,婉容和侍卫出轨,文绣和他离婚,他唯一的真爱就是谭玉龄了。谭玉龄出身满洲贵族,原姓他他拉氏,北洋政府成立之后,满洲贵族们担心被清算,因此纷纷改掉家族姓氏,谭玉龄这才改成了姓谭。

谭玉龄被溥仪选中的时候,还是个中学生,才十七岁,不过就已经像大人那样稳重端庄了,性情温婉的谭玉龄和溥仪的夫妻关系非常融洽。可惜好景不长,结婚才仅仅五年,22岁的谭玉龄就香消玉殒了。谭玉龄去世后,溥仪还一直把她的照片放在钱夹子里,照片背面写着“我最亲爱的玉龄”,贴身携带,从东北带到苏联,又带回东北,最后又带到北京,足以见得溥仪对她的一往情深了。有人统计过伪满皇宫的照片,有婉容出镜的只有8张,而谭玉龄的却有33张。

谭玉龄的肾脏有严重的疾病,小便便血,但溥仪不信西医,对中医有种偏执。溥仪自小身体羸弱,即便没病的时候,御医也要开方子给他进补,长久以来吃药成瘾。因此在缉熙楼专门设置了中药库,储存了大量名贵的中医药材,方便他随时“药瘾”发作。溥仪不相信西医还有个原因,就是他怀疑“总有日本人想害朕”,所以对西医一直很排斥,谭玉龄都快不行了,情急之下他才允许日本医生来医治。

如下两图为溥仪的中药库。





伪满皇宫宫内府给皇帝及其亲属看病的医生叫侍医,其中有一位叫佟成海,外号“佟一剂”,常常夸下海口,但凡生病只需一剂药服下,便可治愈。还别说,用了“佟一剂”的几副药之后,见效很快,谭玉龄还真就不便血了。

不过溥仪对自己的医术迷之自信,就他那半吊子水平,顶级名医的药方子也要拿来改一改,他随心所欲的乱改,可能就误了大事。谭玉龄的病情刚见好,他便又换了一位侍医,那位侍医用的都是不疼不痒的平安药,治不了大病,因此延误了谭玉龄的病情,眼见着身子一天天得垮掉。

经过溥仪的一番折腾,谭玉龄最后到了病危的程度,这才把长春市立医院的院长、曾任日本九洲医科大学教授的小野寺,还有副院长桥文元都给请来了,正副院长齐上阵,不过为时已晚,回天乏术。疑神疑鬼的溥仪,事后还老怀疑是不是日本人把谭玉龄给害死了,不过谭玉龄的病情已十分严重,不管日本人是否害死了她,她也不会再有治愈的可能了。

如图为谭玉龄的卧室、客厅和书房。




李玉琴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妃了,这位末代皇妃在“祥贵人”谭玉龄去世后,被溥仪召进了宫中,当时年仅15岁,在伪满南岭女子学校读书,也是学生妹一枚。溥仪看她长得挺富态,就干脆封她为“福贵人”。李玉琴在溥仪的几位伴侣中算是命比较好的,活到73岁,其他几位婉容、文绣、谭玉龄分别在40岁、44岁、22岁的年纪就英年早逝了。

那么溥仪是如何对她的呢?溥仪比她大22岁,把她看作一个无知无识的小孩子,经常在她面前摆出一副封建大家长的作风来。她被当成一个玩偶,高兴了就搭理一下,不高兴就冷落在一边,有时还厉声呵斥她,从来没以平等的夫妻关系来对待她。

溥仪回忆道:“我和她的关系,就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 溥仪当时“日理万机”,没时间陪她,就派人买了一大堆玩具送给她,有个洋娃娃成了李玉琴的朋友,李玉琴睡觉的时候也让这个娃娃陪着她,有不高兴的事儿还对着洋娃娃说话。

如图为李玉琴的卧室。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教育和学习,李玉琴认识到自己应该和身为战犯的丈夫划清界限,便于1956年前往抚顺战犯管理所向溥仪正式提出离婚。两年后和吉林市广播电台的一位工程师结婚了,有了儿子,儿子后来上了大学。她在长春市图书馆工作了三十年,1993年还被选为吉林省政协委员,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为希望工程、长春体育馆、长江特大洪灾捐款,2001年因肝病去世。

如图为李玉琴的客厅。



同德殿内有一间宽敞的电影放映厅,两个华丽的红革面高背座椅,是供溥仪和福贵人李玉琴一起看电影用的,他在此看了许多日本片,包括日本大明星李香兰主演的“满洲映画”(长影前身)出品的影片,给他沉闷的宫廷生活带来了一丝快乐。不过他从来都没有和皇后婉容在此观看过电影,看来他是真心不待见婉容。

溥仪是一位懂艺术会享受的人,他在英文老师庄士敦的影响下,每天读书之余,还会抽出一小时的时间学习钢琴,我们在同德殿内看到专门有个钢琴间,房内放置着一架三角钢琴,受到他的影响,婉容和文绣对钢琴也是情有独钟。

如图为溥仪和李玉琴看电影的放映厅。




伪满皇宫有几项展览不可错过,嘉乐殿的“从皇帝到公民”展介绍了溥仪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一生。看着幼年溥仪坐在龙椅上的样子,不禁联想起了奥斯卡影片《末代皇帝》中的登基大典,溥仪在龙椅上蹦蹦跳跳,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

这个展览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这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物,一个原本连挤牙膏、系鞋带都得依赖下人的封建皇帝,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被改造成了一位可以自己洗衣服、补袜子、给狱友看病的普通人。

接受了十年的劳动改造,表现良好的溥仪,于1959年得到了国家主席刘少奇的特赦令,成为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一名普通公民。组织上给他安排了香山植物园的工作,让他负责植物的护理。溥仪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让他感到满足。

满清皇帝的龙袍、伪满海陆军大元帅服、战犯管理所的囚衣他都曾穿过,溥仪的人生履历,就像一部历史教科书,读懂伪满皇宫,读懂溥仪,从中获益良多。

























伪满皇宫的怀远楼展出了超过100件带有溥仪“兰花御纹”章的文物,包括餐具、烟盒、银壶、勋章等器物,用精巧的工艺和稀有的材料打造而成。伪满宫内府于1934年公布溥仪的“旨意”,规定兰花为皇室家徽和御用纹章。兰花之所以得到溥仪的青睐,是因为兰花为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兰花以高洁典雅、清雅脱俗的气质,得到了溥仪的追捧。

文物是无声的见证者,见证了溥仪那段不同寻常的“皇帝”生涯,亲历了溥仪沉醉于“皇帝迷梦”中的岁月。溥仪在“满洲国皇帝”的登基典礼上,就是穿着日本人为他专门设计的海陆空大元帅正装,脖子上挂着大勋位兰花颈饰出席的。

溥仪“登基”成为伪满皇帝之后,确立了勋位勋章制度,勋章分为大勋位兰花颈饰、大勋位兰花大绶章、龙光大缓章、柱国章五种。这些勋章的发放可是有严格条件的,都是颁发给日本皇室成员、日本关东军司令等军国主义分子、跟随溥仪的伪满汉奸、投靠日本的奉系军阀等,日本主要是想通过颁发勋章来达到蛊惑人心的目的。溥仪1935年访日之际,将大勋位兰花大绶章、大勋位兰花颈饰赠与了日本天皇。











展览有一宝瓶颇为引人注目,以掐丝工艺制作了两株盛开的菊花,华丽又不失优雅的气质,此瓶为日本七宝烧菊花大瓶,是溥仪第一次出访日本期间,神户市市长进献给他的礼物。

还有一兰花御纹章嵌金银瓶,晶莹剔透,引人驻足围观,是由日本著名奢侈品定制百货商店 - 三越百货株式会社代为订制的。此类银瓶是作为御赐品,赏给那些已经取得勋位、无法在勋位上再晋升者,已显示对受赏者的进一步荣宠。



















同德殿内有一展览,介绍了同德殿保护修缮的经过。一方面为了让溥仪感觉到日本对他的重视,顾及溥仪作为皇帝的尊严和颜面,另一方面为了显示伪满洲国的威严和体面,日本提出为溥仪修建一座宫殿。

同德殿从1935年开始筹建,直到1938年竣工,次年正式启用。整个工程由伪满宫廷营造科科长相贺兼介主持设计,负责施工的工头也都是日本人,历时三年,给溥仪打造了一座集处理政务、居住、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宫殿。

1962年伪满皇宫博物院成立之后,开始对同德殿进行保护修缮。负责人到北京故宫的琉璃砖瓦厂制作了瓦件,将宫殿原先的瓦给替换了下来,不过个人认为那就算不上是原先的伪满皇宫了。展览展出了原版的琉璃构件,充满被岁月洗礼过的厚重和古朴感。

在1991年之后的修缮中,就未再重修制作瓦件,而是采取最小干预的措施,力求保持历史的原貌。2016年的修缮工程,聘请了日本专家丸田洋二先生担任项目顾问,长春电视台还拍摄了专题片,全程记录了同德殿的修缮过程,该项修缮工程还被评为“2018年全国优秀顾及遗址保护项目”,成为文物建筑保护的典范。










伪满皇宫内有一伪满宫廷服饰展,展出的服装都是溥仪在伪满皇宫的近卫军、伪满海陆空三军的服饰,帅气逼人,又不失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