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也玩了不少地方了,但能说有强烈欲望二刷的,其实并不多,走过、见过也就算满意了。青海、甘肃大环线很震撼,但说要二刷,那还真不是说走就能走,时间、体力都得跟的上才行。
云南却不同。可长可短的旅行计划,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密度超大的旅游景点……云南,就是为旅游而生的。上次走的最传统的“昆大丽”+泸沽湖,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这次决定,向西,去滇西!腾冲、瑞丽、芒市,这些名字听起来就那么美,期间一定也藏着很多故事吧。2024,解密滇西,云南,我又来了!
时间:2024年8月3日(周六)—8月11日(周日)
地点:昆明—大理—腾冲—瑞丽—芒市—昆明
车辆租用:
一嗨租车8月3日11:00 — 8月11日20:00
取车地址:昆明市官渡区长水国际机场B2层停车楼C08一嗨租车
丰田新RAV4荣放 8天9小时,2381元
行程概述—————————————————————————
8.3 石家庄—昆明—大理(落地云南 美好开始)
8.4 大理(在洱海沐浴阳光)
8.5 巍山—保山—腾冲(在保山喝咖啡)
8.6 腾冲(在和顺古镇漫时光)
8.7 腾冲(温泉山&佤族村寨)
8.8 腾冲—瑞丽—芒市(在瑞丽感受异国风情)
8.9 芒市(在芒市吃吃吃)
8.10 芒市—昆明(在路上撒欢)
8.11 昆明—石家庄(在昆明 City Walk)
顺利到达昆明,没晚点,一切顺利。以前租车都是在神州,第一次在一嗨租车,有点担心,下飞机到租车点,虽然有些远,但还算顺利。没想到的是我们订的车型竟然没有了,还有多个顾客的车都没有,服务人员解释说是因为旺季+调度出了问题,等吧……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最终的解决方案还算可以,给我们把车免费升级了,荣放改成了途观,据说价格差1000元。得了便宜,平复了心情,重新出发!
本来计划的午饭时间耽误了,直奔巍山吧。
从昆明出发,向西驱车360公里,就来到了我们解密滇西的第一站——巍山古城,距离闻名遐迩的大理只有50公里。巍山古城始建于元代,是南诏古国的发祥地、赵灵儿的故乡。
也可能是因为偏安一隅太久了,面对游人如织的大理,巍山只是矗立在那里,不急不躁。这种安静的态度,我们很快就在巍山古城里感受到了,古城里游客不多,店老板们也不急于开店,所以早晨并不会有丰富的早餐,而到了晚上九、十点钟,他们便急匆匆的上了门板。甚至大白天的,在店门口,你会发现千奇百怪的“请假关门”理由:孩子考试;家里猫要生了;心情不好;心情太好……都可以成为关门歇业的理由。你可能会说他们只是懒惰,直到看到比红对联更多的白色挽联,你才会相信,他们的安静是源自内心深处的“生死观”。巍山人不避讳死亡,他们把“死亡”晾晒在太阳下面,让每一个人看到,让每一个人知道,让人知道,死亡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把对逝者的怀念放在布告栏里,放在门板上,放在仿佛在呐喊的白色挽联里。人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往往来自于死亡,而破除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直面恐惧,巍山人做到了。
不得不说,云南之行的第一站,便给了我治愈的效果。在后面的旅程中,也是让我发现了更多滇西人的特征:不疾不徐,明天太阳照常还会升起,急啥呢?
如果你把大理当作云南之行的目的地,建议你留给巍山1-2天,在洱海向南的五十公里,有一处可以停靠的心灵港湾。在这里,有舒适的气候、安静的街道、好吃的粑肉饵丝、可爱的瓦猫,还有《天官赐福》……刚离开巍山便开始了怀念,甚至产生了一种“恶毒”的私心:这里千万别火起来,希望我再回到这里时,依然安静。
随着天色渐晚,这一天的蓝调时刻来临了。在云南经常下雨,这种少云的傍晚,其实并不多,主要看运气。
儿子负责做美食攻略,中午找到了一家上榜的小店,可能是没到饭点,没有人,这让我们有点怀疑,又在旁边溜达了一会儿,更加慎重的查了攻略,确定这家应该是可以的,才进来,哈哈。我们俩点了两荤一素,没想到,甚是好吃,感觉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做法,怎么出来的这个味道呢?
晚餐找到了一家大馆子,但做出来的菜品,反而一般了。即便是看照片,感觉都不如上面三个菜。
洱海可不神秘。不光不神秘,吵杂之声日渐聒噪,当地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近些年来可谓重拳出击,整治洱海各种乱象,相比6年前的洱海,现在环洱海的路被修缮一新,骑行在海边,倾听风的声音,很是惬意。
太惬意了,温度适合、风量适合,还时不时的下点小雨,谁能想到这样的天气,也能被晒伤!游览到下午,儿子给拍了张照片,一看,哇喔,这个从非洲大草原上来的人是谁?晒黑还好吧,可怕的是从第二天开始爆皮,心中不断盘算,如果有人问起,我如何解释我这不是某种皮肤病……所以,告诫准备洱海游的朋友,不管什么天气,就算下暴雨,也要涂上防晒霜!
洱海整齐了,但也没有了探索的乐趣,洱海很大,但你总感觉自己被框在了一个圈子里,你得按照他们规划好的路线“探索”,遇到什么,看到什么,买什么,他们早“帮你”想好了。嗯,好吧,我谢谢你们。
论起云南境内的湖,排序如此:泸沽湖>洱海>滇池,如果你去过泸沽湖,想必是看不上洱海的,环海的风景其实并无二致,远山、静湖、枯树、绿草还有变化莫测的云。现在游览洱海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不能开车环湖看洱海了,近海的路只能是骑行,私家电动车也进不了海边,只能选择租价昂贵的“共享骑行”。洱海很大,如果你想靠电动车玩一遍海西,大概得需要一整天,而电动车,大致40元/小时,造型好的更贵一些。
洱海很大,但再大,他们也有办法把它圈起来“收费”。
(不尔你,河北黄骅方言,“不搭理你”的意思)
中午在才村吃的,好多攻略上的地摊没出来,不过找的这家还挺好吃的。
中国咖啡看云南,云南咖啡看保山。从大理到腾冲的路上,我们发现了一个宝藏小城——保山,一个适合咖啡生长的地方,同时生长起来的还有保山美食,于是一个神奇的状态出现在这里:一口火瓢牛肉一口美式,一口卷粉一口卡布奇诺,一口鸡脚筋一口玛奇朵……挤兑着一家百年茶馆几十年不敢涨价。保山算不上旅游目的地,所以没人追着你推销,从青龙街到永昌火瓢牛肉,再到比顿咖啡工厂,全员i人销售。
云南美食很多,貌似网上在争论最好吃的是芒市还是保山,但中午的那顿火瓢牛肉,确实惊到我们了,口感层次相当丰富,如果大家有机会路过一定要去尝尝,来这座怒江边的小城看看,相信会有惊喜等着你。
青龙街在板桥古镇,不在保山市,距离城区5公里。
比顿咖啡就更远些了,理论上是在保山前往腾冲的路上,地图上看只是绕了一个小弯,实际导航,是放弃了走高速,下面的环山路挺费时间的。
这个龙江大桥很是壮观!相机收不进来那种雄伟的感觉。
美食这块,永昌火瓢牛肉一定要提一下,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涮牛肉,加上灵魂沾水,走过路过,绝对不要错过。位置在从板桥镇出来往南走的路上(320国道加藤机械西南400米)。店铺还是比较显眼的,服务差点,不过好像这种好吃的店服务都一般。
还有这个腌菜,要和牛肉一块吃,我勒个去,味道直穿脑后。
如果你要看云南的天气预报,7-8月每天都是阴雨天。而实际上也确实每天都会下雨,但很少有下一整天的雨。湿漉漉的环境对于两个北方人来说是有着莫大的吸引力的,虽然给游览增加了不便,但细碎的雨落声,催眠着人们,让匆忙的脚步变得迟缓。
在腾冲和顺古镇的两天,基本都在下雨,倒是出去热海和司莫拉的时候阳光普照,下午回到古镇,雨又来了,也真是妙。民宿的二楼,雨打在木质的窗子上,躲在咖啡馆里,看着窗台上迷迷瞪瞪的两只小狗,还有背着手信步走在雨中的大爷,不禁心想“人家活的怎么如此不慌不忙?”咖啡店的老板娘对邻居说道:来这里开店的,都不是为了赚钱来的。虽然云南四季温度适宜,但实际也是只有半年的旺季,干半年歇半年是大多数和顺民宿人的生活节奏。但和顺不贵,无论是饮食还是住宿,满古镇都是住宿,吃的少进那种能整“团餐”的馆子,不好吃还贵。早市开到中午,下午睡个午觉,起来街面上就开了夜市,在这里你肯定能找到合适你胃口的东西。“大救架”就算了,和翡翠白玉汤一样,对于一个饿了的皇帝而言,和普通人无异,吃啥都觉得好吃。
和顺,取士和民顺之意,来源于镇子边那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顺。运气好的很,在日暮时分,天放晴了,匆忙赶到小河边,映着落日,绿油油的稻田,环绕着云彩的山包,甚至还有一条彩虹,受限于摄影能力,大自然的色彩无法完全呈现,只能静静的放在脑中。
好多人都说,腾冲是有“后劲”的,在那边感觉还好,但当你离开,总有一种不舍翻涌在你心里——有那样一群人,他们安静的生活在祖国边陲的十万大山里。
古镇的菜市场,在日常蜿蜒曲折的小路上铺开,各式新鲜的蔬菜、菌子、水果、鲜肉、水产,就那样铺在地上,就像是从地上生长出来的一般,这或许就是接地气吧。
杨大妈稀豆粉很好找,吃饭最主要的那条街,人最多的那家就是了,都是要排队的。
景点旅游,不想硬拗体验造型,上干货吧。热海大滚锅是腾冲唯一的5A景区,你说有啥问题吧,也没啥问题,规划还可以,你到别的地方确实也看不到这么大体量的火山温泉,性价比也说的过去,50一张票,不贵。但你说留下什么印象了?真的没啥印象,就觉得温泉挺热,一路上呼呼冒热气。这个东西有点像济南的趵突泉,放古代,对于没见过啥世面的古人来说,那就是天赐奇观,但对于现代人来说,哪个城市没个大喷泉?那还带音乐和射灯呢。热海大滚锅,就是有溪流,有瀑布,有水潭,长相也都挺普通的,不普通的就是所有水都是热水。然后有个统一活动让我也挺不理解的,就是用麻绳穿了鸡蛋,带到山顶的大滚锅去蒸,一路拎上去,蒸半小时,“惊讶”的发现,鸡蛋蒸熟了,然后回到车上开心的剥鸡蛋吃……从众心理真可怕,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没见过鸡蛋还是没吃过煮鸡蛋?温泉温度高达百度,能把鸡蛋蒸熟,难道不很正常吗?现在很多景区还推出了景区打卡活动,就是你到了一个地点,就能收集一个印章,证明你来过了。呃,这个行为,好像悟空挺在行的。蒸鸡蛋这个事,也是一种打卡行为——没用,但有仪式感。年初去洛阳,在白马寺,很多人在摸一尊佛像,里三层外三层,于是我就让儿子也去摸,至于这尊神佛是谁,我至今也没弄清楚——别人都摸了,咱不能错过。
倒是司莫拉佤族村寨有些小惊喜,都说地方不大,半小时就转完了,没什么意思。但在我看来,虽然很小,但每一个景色都挺耐看的,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体验彩绘农田、热带雨林、佤族风貌、佤族美食,这对我这种“懒惰”的旅游者非常有吸引力,推荐大家来看看。
到司莫拉,推荐去吃这个幸福饵块啊,很好吃的!(感觉自己特别词穷,就会说好吃)。而且便宜,15块钱一大碗,超大一碗。
一天都在下雨,以至于全天的行程都有了调整,在瑞丽,只去了一寨两国,且全程大雨。于是,我觉得是没有资格评价瑞丽这座边城的,我们只是看到了它的一小部分。就大家关心的安全问题,这个确定,非常安全,和其他城市一样平静,可放心前往。
然后,重点来了!在瑞丽吃了中饭外加一份小吃,总结:极好吃!
瑞丽的泡鲁达一定要吃一下,到现在,我还希望能回到瑞丽,再要上一份……
上面就是泡鲁达。
下面是“张菊花豌豆粉”,我吃的感觉一般吧,但儿子觉得很好吃。
芒市,傣语称“勐焕”,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
一个因盛产芒果而命名的城市,全国唯一一个单字城市,“市”既是行政单位,又是专属名称,芒和市必须连在一起。
从下雨的瑞丽一路冲破雨云来到芒市,路上的雨景真的很美,你就在云里、雾里、水里、隧道里穿行,可惜感觉还是危险,没敢一边开车一边拍照,进到德宏,平缓起来,才拍了一张。终于,接近芒市,天开始放晴,翠绿翠绿的稻田和远处的村庄、远山、白云排列在一起,这种整齐的美,深得强迫症患者的心意——好干净的色彩。
芒市不大,但感觉生活在这里的人太幸福了——那么舒适的气候,丰富的物产,目不暇接的美食,缓慢的生活节奏。是的,芒市不忙。在这里我从来没见过开车加塞犯急的,即便是外地车,也被带偏,没一天,开车就变的慢悠悠的。当然,首先是因为车不多,不管是城区还是城外。我们去市外跑一条上山的盘山路,越往上车越少,最上面竟然是一个“古镇”!看门楼也是景点,但一路上只遇到了两辆车。大门外矗立着若干个顶着“大酒杯”的柱子,那感觉真有点像《千与千寻》里小千父母探索的秘境,一种神秘感悬浮在那里,实在是怕被人当了猪仔,赶紧在门口调了头,奔下山去。现在回想起来,又有点后悔,真应该进去看看。
来到半山腰的观景点,将整个芒市尽收眼底,大有一种“这就是朕打下的江山”的感觉。随着云彩的流动,阳光穿过云隙照射到芒市,不断变化,让人流连忘返,就这一个景色,让我和儿子看了好久。
关于打卡,芒市的马路过了,好吃的傣族烧烤吃了,宏利菜市场去了,金塔银塔没去,一个是因为天气(没有了太阳,金银塔的光彩会弱一些),一个是因为时间,景虽然不大,但人多,加上停车,据说没两个小时是下不来的,这太耽误我们吃饭了。是的,来芒市干什么呢?难道不就是为了吃吗?美食实在太多了,哪里有时间去看景点?
前往芒市,穿过雨,穿过云,穿过十万大山。
从瑞丽前往芒市的路上,即将到达芒市。
终于到达芒市!街景
树包塔
晚上遛弯
前往好望角。下面就是那个很神秘的寨子。
芒市,尽收眼底。
回去啦,前往傣族古镇!
逛菜市场是本次旅行的常规操作。
来芒市主要是干什么?必须是吃啊,看景点,太耽误吃饭了,而且为什么一天只有三顿?完全不够吃啊!晚上先来一顿特色小烧烤,每一样都好吃。
早餐吃的这个圆子,味道饱满,还可以自己刮这个香料。
林家圆子
哇塞了,这个甩粑粑,我能吃三份。
手抓饭,味道还不错,但说实话,外地人可能不会觉得特惊艳,有点吃不惯吧。
但却是好看,有特色。
这个鸡脚也好吃,有些辣,但就是想吃,缓一缓,接着吃。
泡鲁达是必须的。
这个甩粑粑,说了,要不是还想吃别的,必须三份。
晚上胃口有点受不了了,所以点了一个盖饭,缓缓,哈哈。
真的,芒市景点两天就可以逛完,但你会觉得,这些美食,两天是万万不够的,嗯,得一周。
回到昆明,又遇到了雨。去了很多地方,又仿佛没去,因为一直在雨里,透过雨幕去看这个湿润的“云南大寨子”,明明每个地方都有道路相连,却又感觉相互没有什么关联。有让人肃穆的西南联大,也有充满文艺气息的文林路,有烟火气十足的篆新农贸市场,也有碧叶满池的翠湖公园,而将他们串联起来的,正是这昆明的雨。
海埂大坝,在没有海鸥的日子里,嗯,啥也不是,哈哈。找车位找了半小时,待了没十分钟,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把我俩浇跑了。
官渡古镇,挺商业的,不过还好吧,贵在吃喝玩乐都有。
里面有搞直播的,一个大娘在唱歌。
这家伙,抢小孩的球玩……我赶紧装不认识避开。
昆明毕竟是省会,各种美食、瓜果蔬菜都是最全的,我们集中逛了篆新菜市场,真的挺大的。大家去的时候记得从正门走,我们一开始走的后门,没地方停车,后来转到正门才发现一个停车场,但竟然没看到正门,从旁边小路又绕到后门进去……路痴好可怕。
非常有专业能力和气场的卖生鸡的大姐
专心菜市场里不光是卖菜,还有很多美食。
里面太多从来没见过的蔬菜,各个看着新鲜,都拍了下来
下面就是正门,哈哈。
在住宿地旁边有一家滇铺子,吃菌汤火锅的,第一次吃蘑菇吃到醉,据说也算是一种中毒现象。
米线真的吃的太多了,不得不说各家有各家的风味,但吃的太多,也是有点……我和儿子都表示,回去后有段时间吃不了米线了。
这个拼盘菜品极大满足了我们这种游客的需求,小碗装,都能尝上一尝。
走在雨里,儿子念起了汪曾祺写在《昆明的雨》文末的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我想念昆明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