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广西三江县程阳八寨之行因当地暴雨退票了两次,分别是4月20日与6月20日左右。再不去就有些不礼貌了,于是在暑假最后有空的两天里高速去了一趟。大热天,南方周边能进行二日游的地方实在不多,登山更是有些勉为其难,村寨则恰好。
一
一
这一天,乘坐中午12:30的动车,从广州南前往三江。这段时间仍然很热,如果一大早出发,在11-13点之间到达三江南站,正是最热的时刻。再花四五十分钟到了程阳八寨,又要面对炎热+顶光拍摄的双重阻击。还不如在最热最顶光的12:30-16:00呆在有空调的高铁车厢或出租车里,16点以后太阳没这么猛,再投入游览、拍摄之中。
15:15到达三江南站。
这一趟是比较快的G字头,只用2小时45分钟。D字头一般大于3小时20分钟。
三江南站站台西边是一片郊野:
蓝天说明当时很热,当天最高气温达到36度。
出站口的指示牌非常清晰:
三江南站出站口对着的广场:
上图右部远处黄色有大巴,就是前往三江县城的4路车。
对面山上建了个鼓楼,以便第一时间向外地客人展示民族风情。
往右是出租车上客点:
左前方远处则是长途汽车上客区域:
私家车接送乘客也在此区域。
三江南站的外观颇有点侗家鼓楼下半部的模样:
三江是广西唯一一个侗族自治县。
在滴滴平台叫车,立刻有出租车应答,不过车上已有一个去县城的乘客,算是拼车。
从三江南站到程阳平寨我住的客栈约28公里,用了44分钟(15:28-16:12),费用高达95元。如果是滴滴公司的车,可能能便宜10元。
我发现广西的网约车比较贵,6月份从贺州市区到姑婆山,约26公里,81元。
而国庆期间我在江西,上饶站-灵山景区26公里,才59元。
三江南站到程阳八寨没有公交车直达,要先乘4路到达县城的汽车站,再步行600多米,期间要跨过浔江,到达河西车站,换乘前往林溪镇的5路车。
三江县两个汽车站的分工是,县汽车站(俗称河东车站)负责长途客运,河西车站则负责县城到各乡镇的县域客运。滴滴车司机介绍说,新的长途汽车站正在兴建中。
5路车正是这样的城乡公交车,据出租车司机介绍,由于乘客不多,客运承包商想省钱,5路车不开空调,大开车窗,靠自然风降点温。这在36度的夏天,作用不大。还是打车算了。后来我看到5路车好几次,两个方向都有,的确是不开空调、只开车窗的。
路过三江县城:
蜂友“海风小舟”于7月份自驾前往贵州,途中在三江县城住了一晚,没有去程阳八寨。我则恰恰相反,穿县城而过,没有停留,径往程阳八寨。
从县城往北到程阳八寨约19公里,开头有双向四车道。后半程降为两车道,但路面依旧保持平整。看来三江县对程阳八寨景区的旅游交通颇为重视。
程阳八寨游客中心:
一般游客在此下车,买90元门票之后,乘景区电瓶车前往里面两公里的永济桥、马鞍寨等。
出租车司机也想让我在此下车,但我觉得换乘电瓶车要多费点时间,于是让司机停在路边,我进游客中心买完票,再上他的车,沿公路前行,从景区的中门进入,直接停在客栈门口。
后来司机说中门也可以买票,他一时忘了。不过无所谓了。
客栈是侗家吊脚竹楼,房间如下:
我订的是观景房,四楼、五楼都有,我选了四楼。因为五楼是顶楼,夏天烤得很热。竹楼全靠步行,频繁进出,多走一层楼,有点辛苦。
在房间里走,有一点吱呀声,不过完全不必担心竹楼倒塌。南方各族人民都有丰富的竹木建筑经验,住了两三千年的竹木房子。隔音效果稍差,不过住客的素质都比较高,23点以后基本无噪声。
这房间虽然旧点,但富有地方与民族特色,住一晚挺有意思的。
门票90元,包含了电瓶车,可以在当天无限次数乘坐。景区有点大,特别是游客中心离主景区较远,电瓶车显得很重要。
外部交通:主要靠三江5路(三江县一林溪镇),停靠站在景区中门以东的公路上,但没看到站牌,可能需要主动招手。
景区内的民宿主要在中门西边的平寨、岩寨、马鞍寨。其它寨子也有,但要少一些。
景区游客中心旁边有少量酒店。
游览车站:南门——美食街——侗画馆——程阳桥——马鞍寨——平寨,只能沿公路而行。
景区游览图:
注意:红线是景区推荐的主游线,其中电瓶车只能从南门—平寨,即上图较粗的红线。红线的右上部分,是村寨里的巷道,电瓶车开不进去,只能步行。
游客中心离主游览区域有两公里左右,游客中心附近是各种展览馆与演出场所。
八个寨子中,平寨、岩寨、马鞍寨连成一片,每个寨的规模都比较大,而且都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里的“侗族民居与村寨”。
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里有一项是“侗族民居与村寨”,包含了贵州从江、湖南通道、广西三江的一批侗寨。三江县入选的是程阳八寨里的马鞍寨、岩寨、平寒。
其余五个寨子,大寨、懂寨在平寨以东,稍远。吉昌寨、平铺寨在东北角,平坦寨在西北角,距离更远了。
个人建议,如果时间有限,应该以这三个寨子为主。其它寨子看点较少,比较分散,路途较远,即使有电瓶车也要花点时间与力气。只有民居与村落的发烧友才推荐前往。
除了村寨之外,最大的看点当然是入选了第二批全国文保的程阳永济桥,一般称为程阳风雨桥。它在马鞍寨的西边,与三寨联在一起。
此外,马鞍寨西南方向,隔林溪河相望,有一座小山,相对高度不超过100米,山上有两个观景亭,可以俯瞰程阳桥、马鞍寨、平寨、岩寨。山不高,10分钟左右便可以登顶。若时间、体力充足,可以前往。
16:10到达民宿,放好背包,稍事休息,便下楼开始游览。气温尚高,不低于33度。
程阳永济桥是我此行的主要目标,于是先沿林溪河向西,往马鞍寨方向,向永济桥前进。
在林溪河南岸隔河看马鞍寨:
有条小桥过河:
在桥上东望平寨:
上图水边的竹楼,有一栋就是我住的民宿。
马鞍寨前的稻田:
回望河南岸的平寨山居:
稻田东北方向的平寨:
沿河一路往西走,一路回望平寨:
五点左右,阳光渐趋柔和。
林溪转个弯向北,著名的程阳风雨桥出现在前方:
从民宿到此,约500米。从东南方向看永济桥:
从这个角度,大部分桥身隐没在阴影中,不算是个好角度。
走到桥的东北方向看桥:
上图桥背后的小山便是登山观景区域,可以看出,山并不高。
再往北走一点,还有树叶作前景:
它的学名是程阳永济桥,目前的建筑建于1924年。历史虽短,但以典型的形制、恢宏的外观入选了第2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桥中间南望:
北望:
过永济桥后,回望林溪河东岸的马鞍寨西部:
在西南侧看永济桥:
从这个角度,倒是有半明半暗的效果。
往南走,河边有几处观景台,可以北望永济桥。由于距离与角度不一样,效果各不相同。如以下两图:
不过,半明半暗的效果是相似的。
岸边还有一片盛开的荷花,由于只带了24毫米定焦镜头,要靠得很近才行,所以没拍荷花。
东望马鞍寨的效果不错:
永济桥与马鞍寨同框:
折回永济桥的西北侧,又是另一种明暗对比:
有个台阶可以下去,东望稻田:
仰视永济桥:
永济桥顿时又高大了许多。
转着永济桥转了一大圈,接近黄昏时的阳光正适合拍照。
接下来要前往西边山上的观景台,相对高度不超过100米。
先沿公路往南走两百多米,找到登山口。
登到山上的观景亭有两条路,西登山口在侗画博物馆的对面,有个大牌坊。东登山口在平寨的公路边。这一次我是西上东下。
公路边有个登山步道指示牌:
往上图的左边道路进去几十米,有个牌坊是西线的起点:
开始登山:
有一段较陡的台阶:
转弯后比较平:
第一个亭子听耶亭:
气温尚高,从登山口走到听耶亭,以平常的速度,约12分钟。
听耶亭无法登楼,只能在楼前栏杆换不同的方位俯瞰拍照。
往旁边挪几步,可以找到树枝为前景:
上图左下部是马鞍寨,左上是岩寨,河右边一大块是平寨。主要能看到这核心三寨。
在听耶亭一楼很难看到永济桥。
这时看村寨,光线柔和之余,又不失明亮,最为适宜。
后来奋力找到个角度,终于可以涵括永济桥:
上图左下角可以看到程阳永济桥。
第二个亭子赖努亭距听耶亭约200米,有一段缓缓上坡的台阶:
赖努亭:
赖努亭又叫睐努亭,皆系音译。
这里的视野与听耶亭不太一样:
上二楼换了个更好的角度俯瞰三寨:
这里可以看到程阳桥,但由于光线太暗,桥又处于左下角,所以不清楚。
赖努亭往南还有一段开阔地带,仍然可以俯瞰村寨:
这段时间是傍晚六点半左右,夕阳更柔和。
甚至有点炊烟升起:
西边正好太阳下山了:
这里西边的山太高,很难有地平线日落,能够捕捉到太阳没入山峦那一刻就不错了。这么高(离地平线)的太阳,用长焦拍,太亮了,不见得是好事。用广角镜头+小光圈正好欣赏星芒效果。
上图是位于平寨公路边的东登山口。从赖努亭下到这个口大约七八分钟。
这个傍晚,其实就在平寨以西一个不大的区域里转了一圈,包括上、下山,构成一个闭环。
东望平寨:
先回民宿房间休息一下,阳台朝西,正好看看最后的晚霞:
民宿就有餐厅,我点了两个菜,90元。本来想再点一个菜,老板娘说,尽管她很想多赚点钱,但估计我一个人吃不完,因此建议我不要再点。我一想也行,欣然从之。
在民宿的临水阳台看到正西的马鞍寨里有两个发光的建筑物,西北方向远处也有一个。饭后决心去看看什么回事,先向西北方向进发。沿公路走了三百多米,再钻进小巷,转了几个弯,来到一座灯碧辉煌的鼓楼前:
我原先以为这就是我在民宿远远看到的发光鼓楼,后来才发现那个是岩寨新鼓楼,而这个是平寨新鼓楼,又叫“平寨独柱鼓楼”。顾名思义,便是靠一根中心柱承重。不过夜里不开放,白天才能进内欣赏。
从侧面看鼓楼:
这样显得更灵活生动。
绕了几个弯,来到林溪河对岸回看平寨独柱鼓楼:
沿河西行,右前方终于出现了岩寨新鼓楼:
黑暗中找不到通往鼓楼的路,过了路口回望岩寨新鼓楼:
后来在西边的寨中找到一条路,可能是岩寨主干道:
营业的店铺比较多:
当晚是周日晚上,游客人数可能少于周五、六晚。
终于来到岩寨新鼓楼前:
这里正举行歌舞晚会,热闹非凡。
歌曲旋律不错,不过没记住。现在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退。
正面标准照:
这批新鼓楼都是最近十多年建的,主打豪华路线。
侧面35-45度姿态最美:
歌舞结束,我也正好想撤了。向小店店主打听到永济桥有灯光,于是从马鞍寨摸过去看看。
果然熠熠生辉:
与鼓楼们不同的是,除了桥上的重檐宫殿建筑上装了灯泡之外,还有旁边的灯光射在中间三座宫殿建筑上,显得更加五光十色。
永济桥的西侧面:
这比白天醒目多了。
离开永济桥,沿公路南行,再转向东,找到了过河的小桥,正式踏入马鞍寨。
上了两段台阶后,立刻看到了马鞍寨新鼓楼:
东边有个戏台:
有个带小孩的妈妈穿着侗族服装,请了摄影师拍写真照。为了不打扰他们,我没有追求正面标准照,而是稍稍侧一点。
晚上逛了两个小时,弥补16:20才开始游览的时间不足,同时妥善避高温。
16:20之前,我主要是乘坐地铁、高铁、出租车,没怎么走路。后来不断地走,也突破17000步 。
这一天6:15起床,早早开始游览,只因须避开高温。
先在阳台上看晨曦中的马鞍寨与岩寨:
林溪河小拐弯处:
头天晚上老板娘说7:30以后才煮早餐,不过我从广州带了面包,在房间里吃完,施施然出门。
太早了,民宿大门没开,但留了一道小侧门。
在公路边隔河北望马鞍寨:
这次换由东登山口上,东上西下。下图是刚登几十米后回头拍的:
这一段在平寨的民居后面。
又经过几户人家:
后面才算是正式上山:
在登山台阶上回头东望,已能看到浮在晨雾中的山峰:
最后一段有点陡:
还有一点朝霞:
东边也有山,所以看不了真正的日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二三十分钟后才能爬上山头,因此在程阳八寨早起登山观日出的意义不大。
登上山比西线快一点,9分钟左右。
上得山来,从南边的灌木丛豁口看晨雾中的三寨:
远处还有淡淡的炊烟,不知是确有其用,还是故意点烟制造效果。阳朔兴坪老寨山西边河对岸岸的村野,每到夕阳西下,便燃起禾秆,制造烟雾,以供摆拍。
另一个豁口视野更窄:
不过这里看到的晨雾更浓更美。
在赖努亭俯瞰三寨:
这回左下角的永济桥被阳光照射正清。
远处的炊烟应该是懂寨、大寨一带。
在二楼换个河面更宽的角度:
听耶亭俯瞰:
看不到永济桥,但晨雾更显朦胧有致。
上图左下角可见永济桥,不过尚处于阴影中。
这回从西线下山,从听耶亭开始,9分钟左右到达登山口。
西边山头的茶丛:
下山之后,西边的谷地里有几座小小的民居:
早晨的清晖正明丽:
往北沿公路去永济桥,快到的时候发现一座桥挺有意思:
宁静的村居:
东望永济桥:
一
走三四分钟,来到永济桥西侧:
从西南方向看永济桥:
早上从这个角度看永济桥是侧逆光,所以天空不太蓝。
在永济桥的西口南望河流、碧野与公路:
永济桥内部:
过桥后绕到东南侧看永济桥:
此刻处于侧顺光位置,天空很蓝。
阳光直射到桥身上,比头天下午清晰多了。
接下来从永济桥的东口进入马鞍寨。
随手拍的侗家民居:
来到马鞍寨新鼓楼:
这时刚到八点,没什么游客。
马鞍寨内部似无太多可观之处,向岩寨进发。
远远看到另一座风雨桥——合龙桥:
不过桥,在桥的西侧沿小巷北行,路过景区图上标的上下井:
来到岩寨新鼓楼南边的空旷地带,回望南边的合龙桥与绿野青山:
岩寨新鼓楼:
此刻处于逆光状态。
对面的戏台:
头天晚上,戏台里有不少民族乐器演奏者。
接下来脱离主游线,沿小巷去岩寨北部寻找另一座风雨桥——频安桥。
频安桥的西入口:
过桥后从东南方向回望整座频安桥:
沿林溪河的支流南行:
西岸的一批民居:
又来到一座风雨桥——万寿桥:
回望北边走过的区域:
民居夹河而峙,隐隐有“小桥流水人家”之感。
西南方向的稻田:
可以看到合龙桥:
回望万寿桥:
回头沿林溪河往东北方向而行,不多时,经过了侗族建筑博物馆。先跳过,趁早太阳不高、阳光还没到最强最热之际,多拍几张室外的照片。
岩寨老鼓楼:
这个老鼓楼是广西区级文物,正面朝西,上午处于逆光状态。
有几个老婆婆热情地招呼我前往参观,进入一看,里面倒是亮堂堂的:
楼内陈设:
屋顶的木结构:
屋内有几位老婆婆活动,热情地邀请我进来参观,并进行纺织、印染等活动的演示。
演示活动结束,一个老奶奶指着类似于选票箱的收款箱说随缘意思意思。我正好有10元纸币,就投了一张。这些非遗活动有些价值,与一般的宗教化缘不同。
老鼓楼的南侧面:
在附近寻找萨坛,没有说明牌,估计就是这一带:
一
从侗族建筑博物馆往东过桥便到了平寨,回望岩寨,景色正佳:
桥边的三层红褐色建筑就是博物馆。
隔河看岩寨老鼓楼的背面:
这个角度正好顺光。
侗族百家宴的举办场所——月也歌堂:
头天晚上经过这里的时候似乎没有动静,令岩寨新鼓楼的歌舞独美。
再度来到平寨独柱鼓楼前:
它面朝东,上午正好顺光。
平寨新鼓楼内部的木结构:
从上图可见,中心柱的中流砥柱作用非常明显。
旁边有个井亭——思源亭:
里面还有碑记。
侧着看独柱鼓楼:
天空中起了长云,给人以流动的感觉 :
平寨老鼓楼:
老鼓楼也是广西区级文物,一般不开门。
旁边有个“一线天”:
其实类似于城中村的“握手楼”。
老寨子的道路密如蛛网,稍不注意就会迷路。一线天就走过了,问了路边的居民,折回头才发现的 。
西南边还有平寨老寨门:
这个老寨门是广西区级文物。
折回头去侗族建筑博物馆,在桥上往两边看:
流云溢彩,颇富张力。
一
上午10点之后已经很热了,正好溜进侗族建筑博物馆,内有空调。
一楼的木工现场还原:
一楼展览不多,以文创商品为主。
二楼开始有系统的展览,以图文为主:
同时也有不少木结构建筑模型。
述洞独柱鼓楼:
寨门:
榫卯:
民居:
普济桥:
另一种民居:
戏台:
凉亭:
另一种寨门:
另一种民居:
辅以图文:
右为从江民居,左为停洞鼓楼:
各种部件大组合:
三楼还有。
人和桥:
建造工艺介绍:
万和鼓楼群:
风雨桥:
仍以建筑模型与图文说明为主。
二、三楼的南边走廊是良好的观景台。
西南方向的香稻一片:
远方升起长云:
临河而峙:
景区内还有侗画博物馆、银饰博物馆等,颇有参观价值。此次我是没空去了。
离开博物馆,我选择重回平寨,从东边的公路回民宿。
平寨民居:
也有个井亭——懂井亭:
在公路边回望谷地:
沿公路南行,时不时可以向西眺望寨内:
回到民宿,在四楼观景,再看看马鞍寨与岩寨:
由于是中午12:45的车,我决定不选公交车方案(5路无空调,还要步行650米转4路),改为一大早预约了滴滴车。此时回到民宿,开着空调等司机。
滴滴司机打来电话,说他可能无法从正门进景区来到民宿,要我走到中门的公路边等他。
走到中门约500米,但要上个大坡。在坡上俯瞰平寨的北部:
在中门回望:
到了中门后,滴滴平台的地图显司机开到了民宿边上(他后来发现本地网约车可以从大门进入接人),只好打电话叫他开上来。
虽然在烈日下多走了500米上坡路,但多观了一会儿景,也算不错。
由于滴滴车比约定的11:20晚到了5分钟,我请求司机控制好时间。他决定不从县城穿过,而从东边绕过去,减少遭遇红灯的次数。这样果然快了些,但也延长了路程,车费又达95元,比平台预估价多了10元。总之,在广西约车,比其它省区稍贵。
11:25上车,12:00到达三江南站,用时35分钟。
长途大巴停车场:
上图左部的白色大巴是“三江一绥宁”的,右部的蓝色中巴则是“三江—良溪”的。
中部白色的小巴是三江—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的,没有站牌,未标明时间。可能由司机决定,上得差不多就走。三江的出租车司机说,三江县城汽车站已无发往通道县城的车,全靠这辆车运营。牌照是湘N,应该是怀化的代号。这是通道县派出运营的车,方便本县人士乘动车出行。三江县则无照顾通道县居民出行需求的动力。
三江县出租车司机说,长途大巴纷纷停运,连三江县—龙胜县的车都取消了。
这次意外地发现三江南站有到通道县的车,以后可以在此乘小巴去通道县,再去万佛山。
在程阳时曾经设想过一大早叫车去万佛山,终因天气太热、回程交通辗转不便而打消,留待日后造访
广场南部:
周一候车室里的人还不少:
告别三江南站:
三江县还有布央仙人山(山地茶园)、喜洲古镇(四周被河流环绕)等景区,都没有公共交通,只能包车或跟团,大热天的就不去了。
更多游记请看:《我的 中国 游——行程与游记目录》 @http://www.mafengwo.cn/i/3540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