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值得去还是成都博物馆值得去?三星都博物馆好还是金沙遗址博物馆好?相信每个来到成都且时间有限的人都会纠结这两个问题
2024年9月,我带领老爸老妈表妹到四川耍了10天。作为文化人,我们不做选择题,四个博物馆必须全部打卡!逛完四个博物馆,我会给出一个中肯的解答
川博位于青羊区,距离青羊宫地铁站步行约10分钟,沿途有青羊宫、杜甫草堂两个热门景点,附近有个陈麻婆豆腐老字号特别好吃。从游客的眼光来看,青羊区更像居民区,比较接地气。
川博主要的展览是古代四川,分先秦时期、秦汉三国时期、两晋至唐五代时期展示巴蜀文化。
⭐️镇院之宝之一:西周象首耳卷体夔纹铜罍。这件青铜器器型大、保存相当完美,纹饰大象栩栩如生,非常独特,不愧是镇馆之宝!可惜的是没有相应的冰箱贴卖
⭐️镇院之宝之二:战国时期水陆攻战纹铜壶。细看的话有射猎、宴饮、攻战的纹饰。这类铜壶很多博物馆都有,战国时期流行款。
两汉时期,巴蜀大地的陶俑和画像砖特别特别多,川博和成博都有很多类似的展品。
⭐️镇院之宝之三:东汉乐舞百戏俑。 C位这位说唱陶俑是分身,本尊已经在国家博物馆安家了。
除了说唱俑,还有很多“打工人”陶俑,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一点没有牛马的艰辛
典型的汉朝宫阙与凤鸟的造型。
这对日神和月神第一次看,有想象力!
汉朝另一类代表文物摇钱树,繁而不杂,优美纤巧!
⭐️镇院之宝之四:五代前蜀王建玉大带。王建墓(永陵)就在成都金牛区,这次没有时间去了,以后有机会补上。
王建的兔头龙身谥宝,刻着“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谥宝”。
⭐️镇院之宝之五:五代后蜀残“诗经•周颂鲁颂”石经,算是古代的“教科书”。
⭐️镇院之宝之六:唐“石涧敲冰”七弦琴,作为外行,仅仅知道这种有蛇腹断纹的琴都特别厉害——就算没有纹,这也是唐朝的琴呀!木制的!唐朝的!
⭐️镇院之宝之七:唐观音菩萨石头造像
⭐️镇院之宝之八:新石器时期人面形玉佩,它在远古四川馆里,出土于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是与仰韶文化同期的南方文化。
总体来说,我个人比较喜欢象首耳卷体夔纹铜罍和王建玉大带,其他的镇馆之宝别的博物馆里相同竞品太多
成博的位置相当好,紧邻天府广场,地铁天府广场站出来就是了。人民公园啊、宽窄巷子啊都在这个商圈里。
成博的历史文化陈列也按时间线分为先秦时期、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时期展示。
⭐️镇院之宝之一:战国船棺
船棺顾名思义是以船形棺作为葬具的一种墓葬,它有一个引人遐思的名字叫 “载魂之舟” 。古蜀国的先民想象着灵魂能乘着木船回到故乡……
⭐️镇院之宝之二:战国石犀
可爱的石犀宝宝重约8.5吨!《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该石犀可能与李冰治水有关,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和艺术价值。
成博有个石犀的摆件文创特别复原,可惜价格不菲,要168元,看过即拥有吧
⭐️镇院之宝之三:西汉经穴漆人,这应该是医学生的教学用具,身上刻有经络线和穴位。
⭐️镇院之宝之四:东汉陶俳优俑,跟国博的那个好像就差一个鼓槌。
成博也有一个站立俑,和川博那件大差不差。看来说唱俑在东汉时期属于网红爆款陪葬品
所有打工人咋都这么开心呢!“我爱上班”吗?
⭐️镇院之宝之四:唐镂空鎏金香囊——无论香囊如何滚动,里面的香都可以保持水平状态,不会倾撒。杨贵妃命丧马嵬坡草草埋葬,待一年多后再挖开改葬,发现“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当时杨贵妃佩戴的很可能就是这类金属香囊。
这个展厅有很多陪葬俑,色彩依然艳丽。
明朝也有很多陪葬俑,这长相很“明朝”
成博展品之中,我最喜欢石犀,有出处有来源,体量大、雕工拙朴,难得一见!
如果不是博物馆迷且时间有限,我推荐大家去成博。
首先成博地理位置在闹市中心,周边景点配套更齐全;其次从博物馆自身来说,成博的布展和观展体验更好,川博场馆和馆陈都有点老了,展品嘛就半斤八两各有千秋,也都没有国宝级的文物;最后川博的文创十分拉胯,成博的文创虽然创意一般,但好在花样够多,还能选一选。
三星堆博物馆在广汉市,从成都过去可以从春熙路熊猫PP下面乘坐25块钱/人的直通车,也可以打车,单程一小时90块钱左右——不过有的司机会要空驶费,我更建议打顺风车,接单快没有额外费用。一定要提前从公众号买票啊(门票70元,贵!)我们去的那天是周一,非寒暑假,人也非常非常多!
整个陈列馆分为1F 一展区 世纪逐梦、 1F 二展区 巍然王都、2F三展区 天地人神三个展厅,我们没有请讲解,三星堆天马行空的,也没有文字,我觉得没有必要听讲解。逛一圈下来差不多3个小时。
三星堆的文物太有特色了,充满了想象力,让看惯了中原文明的我步步惊叹,还是从每个展厅的镇馆之宝说起吧。三星堆还有4件195禁止出国文物哦,川博和成博在这点完败啊!
1F 一展区 世纪逐梦:
复原坑再现了考古发掘现场。
扭头跪坐人像:首先浓密的秀发羡煞现代人!其次行前通过看纪录片,知道同坑一共出土了3件铜扭头跪坐人像,大小、造型一致,他们哥仨手掌之间卡槽原本是卡着什么东西呢?是神坛嘛?还是几案?好奇啊好奇!
青铜着裙立人像,教龄3000年的“健身教练”,也是网红文物
1F 二展区 巍然王都:
又一个网红文物小陶猪,但它不是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而是在距三星堆约8公里的联合遗址发掘出来的。
三星堆一共出土了几十件青铜人头像,绝大部分是青铜的,虽然长相相似但是发型多样,有麻花辫、笄发、盘辫、立发、平头等,以及带着不同帽子、头盔的造型……还有4件戴金面罩的,说明身份更为特殊。
拼两组图对比看更清晰,第一组素颜发型各异的,第二组带面具高官的
逛到这已经足够震撼了吧,三星堆的镇馆之宝一件还没出现呢!
铛铛铛,终于见到镇馆之宝了!
⭐️195禁止出国+镇馆之宝之一:三星堆青铜雕像群的最高统治者——青铜大立人像!大立人通高2米6,所有人都要仰视领袖,他头戴高冠,身穿三层衣裙,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
⭐️195禁止出国+镇馆之宝之二:金杖系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出土时木杖已炭化,仅存金皮,金皮内还残留有炭化的木渣。金杖上有三组图案:一组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两组两背相对的鸟与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一支箭状物。
这个展厅还有俩金面具,都够分量,看着就厚实——想要
2F 三展区 天地人神:
⭐️195禁止出国+镇馆之宝之三:祭山图玉璋。
璋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礼器之一,主要用途是祭山。三星堆这件玉边璋器身两面线刻有山、山侧所插的璋、作拜祭状的人,所表现的正是所谓“山陵之祭”的隆重祭祀场面,这说明虽然三星堆文化独树一帜,但也与中原文化一衣带水。
⭐️195禁止出国+镇馆之宝之四:大名鼎鼎的青铜神树。
犹记得看《盗墓笔记》对书中秦岭神树印象深刻,作者是不是被三星堆青铜神树激发了灵感呢?
其实三星堆有三棵青铜神树,这棵Ⅰ号神树通高3.96米,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大部分专家认为神树代表着古蜀人的太阳崇拜。
二号神树目前都是残件展示,未能完整修复。
下面图中就是三号神树,非常袖珍,不到半人高。
跟神树有关的还有一件神树纹玉琮,仔细看玉琮上有细细的神树纹路。
这个展厅里逆天的文物特别多,造型之复杂、想象力之天马行空,在众多我去过的博物馆中从未见过!
比如像方向盘的太阳形器:
比如这件不知道是啥的龟背形网格状器:
比如各种如乐高一样叠加的神坛、顶尊人像……万万没想到青铜尊还能顶着用!
比如各种奇奇怪怪的神兽:
相比之下,动物造型反而是最写实的了呢!
展厅中的青铜面具突出一个“大”!
就连眼睛都这么大!
最后要说的是,三星堆博物馆的文创也是十分逆天,没有一个能空着手从文创店出来的人,包括我76岁的老父亲
金沙博物馆就在成都市区,交通十分方便,我们是从青羊宫旁边酒店打车过去的,也就20分钟车程十几块钱,地铁7号线专门有一个【金沙博物馆站】。门票和三星堆一样,70!不过金沙人流量比三星堆少很多很多,当天买票没问题的。
博物馆分遗迹馆和陈列馆,遗迹馆直接建在原址祭祀坑上,可以沿步道深入遗址,太阳神鸟和黄金面具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
陈列馆由远古家园、王国剪影、天地不绝、千载遗珍、解读金沙5个展厅组成,金沙出土的大部分珍贵文物都在“千载遗珍”展出。
金沙遗址的文物相对三星堆要少得多,相像的也不少,我就不一个个展厅介绍了,挑镇馆之宝说说。⭐️195禁止出国+镇馆之宝之一:当然是太阳神鸟啦!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是金沙人对太阳崇拜的真实写照。太阳神鸟也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哦!
⭐️镇馆之宝之二:金沙也有自己的金面具哦!这个大方脸!
⭐️镇馆之宝之三:青铜小立人,是三星堆大立人的缩小小小+平替版,大立人身高2米6,小立人身高不足20厘米,王冠变成了“草帽”,衣服也朴素了,高台也简化了,不过它的意义还是重大的,透露出金沙和三星堆的一脉相承,透露出金沙规模不及三星堆。
⭐️镇馆之宝之四:十节玉琮,这件玉琮通身雕刻了40个人面纹,上部阴刻有一神人。这件玉琮具有明显的良渚特点,说明两地交流甚多。
镂空喇叭形金器:
金冠带,表面有4组相同图案,一个人头像、一支箭、一只鸟、一条鱼,这和三星堆金杖上的图案也十分相似。
青铜人形器,这玩意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造型挺现代。
如果不是文博迷且只有半天时间,推荐去金沙,地铁直达,人少,观展体验好,文物也和三星堆有相通之处;如果有一天时间、不怕人多,那就来三星堆吧!不会让你失望的!
本次四川之旅在成都市区流连了3天,把川博、成博、三星堆、金沙这几个热门博物馆一网打尽,浅尝了四川的美食,相当的巴适为了美食,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