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深度游》--斜河涧村古银杏

作者:闯 显示图片

昨天去门头沟区逛了一圈,回来晚了,今天早晨才写了一段见闻,去的地方是很小众的景点--斜河涧村。
北京是古都,故宫、北海、颐和园、八达岭长城……来北京游览的人毕竟时间有限,当然只能去这些名闻天下的景点。
其实北京底蕴深厚,除了北京城,还有无数历史悠久的景点及遗址遍布于各个近、远郊区。深度游,是我们这些退休的人的强项,只要身体健康,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走遍京郊。
我昨天去的是门头沟区斜河涧村广化寺遗址,清晨五点半就出发了,北京昨夜小雨,早晨感觉冷了,听报道,延庆区还下小雪了呢!
乘410路公交车到北京西站南广场,换乘890路公交车至陇驾庄,开始了一天的长旅。


陇驾庄这个地方很热闹,一到周二、周五和周日是大集,往往人头攒动,到这里的公交车上坐满了赶大集的老头老太太。昨天是星期一,公交车上少了赶大集的人,不再人挤人、人挨人了。
陇驾庄八成以上的人为满族,是门头沟区唯一的一个满族村,村中还建有公园,里面的八旗旗帜介绍,以及八旗风俗介绍,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陇驾庄的历史到是不长,建村始于明代洪武年间,最初名为“冷角庄”,又名“冷哥庄”、“冷各庄”,至于村名的来历到是版本不少,大多与皇帝有关。相传有位皇帝到西山巡游,坐骑受了惊一路疯跑,一至跑到这里才拢住了驾,这里由此改称为“拢驾庄”,后来又谐音成了“陇驾庄”。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版本,另一个版本挺有意思,说是有位皇帝跑到西山来选风水宝地,马受了惊他也从马背上摔下来摔了半死,这个摔皇帝的地方因此被称为“惊驾滩”,后来改了名字,即今之丁家滩。从这里再走,还真发现了一处风水宝地,一打听地名叫“狗窝”,皇帝大呼晦气,又率众继续前行最后到了冷角庄,见这里背倚妙峰山,前横永定河,这片冲积扇土地肥沃,确实是处风水宝地,于是就选中此处不再走了,这个地方也由此改称为“拢驾庄”。
陇驾庄后来成为满族村,这与村西北的显亲王墓园有关。爱新觉罗.丹臻,是肃武亲王豪格的孙子,而豪格是皇太极的嫡长子,他们这一脉出身高贵,王位世袭罔替,是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丹臻6岁就承袭了王爵,35岁随叔叔康熙皇帝远征噶尔丹,很受皇帝的信任。丹臻38岁去世,康熙皇帝将陇驾庄一块风水宝地赐予,为他建了座显密亲王园寝。
王爷的墓园当然得有看坟的,守坟的八旗兵丁数十,看坟人数百户,这些个看坟人也是世袭制,子子孙孙都守着王爷坟,保护王爷坟的安全,维护墓园的整洁。数百户不是个小数目,经过不断的繁衍,陇驾庄也成为满族人占多数的大村。
陇驾庄现在是妙峰山镇镇政府所在地,这里的特产盖柿,曾是皇家的供品。


陇驾庄民族学校校北有棵松树,树姿优美,政府大街边的迎客松。



陇驾庄村政府大街边的“纳兰亭”,亭柱有联:“山一程水一程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取自清代大词家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


沿陇驾庄村政府大街走到村南永定河桥,在桥上拍了几张照片。
永定河几十里都在施工,抢修被台风杜苏芮冲毁的沿岸设施。由于施工影响,河水被搅的很浑浊。









过了永定河桥,路对面正对水峪嘴村大门,门额“京西古道第一村”,门顶“水峪嘴梦”。
桥头左转东行,水峪嘴村头的广场上,伟人雕像挥手,下有语录“为人民服务”。
水峪嘴村“西山大道”石牌坊。
西山大道,又称“玉河古道”,是京西古道的一部分,始建于唐代。这条大道东起三家店,跨过永定河,经琉璃渠村、愁儿岭、斜河涧村、水峪嘴村、牛角岭关、桥儿涧村、马各庄村、石古岩村、色树坟村(“色”音Shai,三声),西止王平村。这条古道沟通口内口外,内地的食盐、茶叶、丝制品、粮食等物资经古道出张家口运往蒙古;蒙古的牛羊、马匹、皮制品等物资经张家口运到北京,产自门头沟的煤也经此路从三家店运到阜成门,阜成门也得了个“煤门”的称呼。





野丁路起于野溪,止于丁家滩。
路下是永定河,河边水清澈底,河中水流浑浊。平时的河水清澈,现在由于施工,挖掘机将河水搅浑。








从陇驾庄村走了1公里,走到了斜河涧村入口,入口是座铁路、公路隧洞,上面是清末时期由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门铁路,以及现在的丰沙线。隧洞口的东侧有台阶,可以上到已经废弃的京门铁路线。


隧洞里很窄,勉强能让一辆小轿车通过,洞顶亮着灯,南口是一段上坡路。


出隧洞口进入斜河涧村,映入眼帘的是繁忙的施工现场,水毁的河道等设施正在紧张的抢修之中。









问了问村口的值班员,找到村中的铁路广场,很小,挂有斜河涧铭牌,搭着救灾棚,以及门头沟护路联防专列宣传栏,是老式绿皮客车箱造型。
真正的斜河涧铁路广场已在去年的大暴雨中冲毁,目前还没有重建呢。





斜河涧村形成于宋代,古代建筑基本无存,只有些许遗址。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和京门铁路路过这里,也设有斜河涧站。京门铁路是重要的煤炭运输线,斜河涧村也见证了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千年村庄,尚有广化寺遗址、灰窑遗址、千年古银杏树、丰沙铁路纪念碑等景点。
从村中穿过,前往广化寺遗址,村里虽然遭了水灾,许多农家院还在营业,象紫梦园、自然醒等家,建的都挺精致。
村民家内家外,柿子挂满枝头,有磨盘柿子,也有小火柿子。
去广化寺的路两侧,坡上墙上秋花朵朵,花絮与秋果,经霜半红的草叶,煞是好看,忍不住拍了几张。山坡石垒的平台上新建的房舍还没开放,房前的兵马俑复制品已经提前排好了队。


























从斜河涧往山里再走了1公里,到了广化寺遗址铁门处,铁门上开小门,路边的银杏树参天而立。来早了半个月,银杏树只金黄了一小部分。
这棵抱子银杏树是广化寺的遗存,而且是棵子母树,老母亲树高寿921年,依偎在旁边的子树210岁。
过了这棵子母树不远是个小院落,院中有棵树龄在922年的银杏树,这个院就是古代广化寺的遗址了。广化寺建于金代,虽然建筑已经不存,却留下了三棵古银杏树,一棵在路边,一棵在院中,一棵在院后。在路边的银杏树树龄921年,院中和院后的银杏树都是922年。银杏树雌雄异株,院中的这棵银杏是雌性,白果落了一地,味道别提多酸爽了!树下还摆放着经幡、香炉、香蕉、丑桔等供品。
三棵银杏树枝开虬劲,即使是枯枝,枝形也特别优美,如龙头似凤尾。房后的银杏树旁边还有条一指宽的神泉水流淌,滋润浇灌着名木,这里不缺水,也是树木长寿的原因之一吧。



























查资料、写见闻,断断续续忙了一上午,写烦了,到此为止吧!至于后来去的京门铁路,回头再写吧!
2024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