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博物馆 · 主题陈列展

作者:黑骏马 显示图片

“宁波博物院” 就其建筑而言 -- 独特新颖,极富科技感,不愧为网红   就其展览内容而言也是非常棒的,突出了 宁波 作为一座港口城市的历史底蕴  


一座城市,一段历史,
一种文化,一座馆舍……
有你,有宁波博物馆,就有风清云舒的桃源。
我们有沉静的展品,我们也有多样的展览,或踱步其间、或尽情参与活动,
请来这里,享受另一种慢生活。

We invite you to enjoy a relaxed life here 
by wandering in our exhibitions halls 
or participating in our various activities.


“宁波博物馆” 边上是鄞州区政府,前面有个老大的广场,广场下面就是一个巨大的停车场,所以驾车到“宁波博物馆” 参观还是非常便捷的,不用担心车没地方停 


我  宁波


走过不少地方,每到一处基本上都去当地的博物馆打卡。“宁波博物馆” 可以说是宁波必打卡的一个地标,毫不逊色于老宁波的其他古建。与前几日刚去的 “苏州博物馆 · 西馆” 比较, “苏州博物馆 · 西馆” 的建筑可以说毫无特色,没有契合水乡苏州的温柔委婉,忒刚直笔挺了,而且内部装饰看上去不舒服,如果哪位蜂友有机会去 “苏州博物馆 · 西馆” 看看内部墙砖就会得出……
 “上海博物馆·西馆” 倒是非常不错,在5楼建造了江南新古典园林 -- 空中花园 “云林”,由海派盆景与江南赏石构成,尽显江南风情  而且可以从楼顶沿飞虹栈道盘旋而下直至二楼,尽赏 “上海博物馆·西馆” 周围的美景 





“宁波博物院” 的宁波内部






“宁波博物院” 楼顶





 开放信息:
宁波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 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周二~周五,开放时间:9:00-17:00(16:00后停止入馆)
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开放时间:9:00-21:00(20:00后停止入馆)  17:00 后二楼儿童体验区、三楼区域不对外开放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
咨询电话:0574-82815588


【 建筑  Architecture 】
它的设计创新,又传统;
它的外观沉稳,又跃动;
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而它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符号。

宁波博物馆由著名建筑师王澍设计,是其 “新乡土主义”  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建筑整体外观半山半房,二层以上如山脉般分离倾斜,一抹水脉横贯主入口并向北延伸环绕在侧。博物馆外立面收集旧石料和老砖瓦砌成瓦爿墙,利用竹条做出特殊纹理的清水混凝土墙面。

创新的建筑手法、传统的建筑元素,将宁波独特的人文历史与现代文明展现得淋漓尽至。


宁波博物馆主体建筑为三层:
一楼为特别展示馆(也就是临展区)。当时有二个特展,我重点看了 “旧梦物华 -- 宋人的生活”,花了不少时间。
二楼/三楼为常设展厅,其中二楼是主题陈列区,展览内容为 “东方神舟 -- 宁波历史陈列”,整个楼面三个展厅。
三楼为专题陈列区,有二个展厅,一个是 “阿拉老宁波 -- 宁波民俗风物陈列”;另一个是 “赏珍 -- 宁波博物院藏文物精品展”。

如果时间紧,一楼/二楼可以粗粗看看,喜欢的文物拍个照就 OK 啦,三楼的两个专题展必须重点打卡,而且三楼是宁波博物院的楼顶, 宁波博物院能成为网红也是因为这个楼顶的构造,极具科幻感。同时宁波博物院内部的三层楼道也是极具网红特质的,有些超时空天梯的味道 

我打算用2篇游记来记录宁波博物馆,第一篇记录 -- 二楼主题陈列展 “东方神舟 -- 宁波历史陈列”,第二篇记录 -- 三楼的2个专题陈列展: “阿拉老宁波 -- 宁波民俗风物陈列”, “赏珍 -- 宁波博物院藏文物精品展”。由于时间关系也只是走马观花打卡式游赏,只有一楼的特展 “旧物梦华 -- 宋人的生活” 重点观赏了,关键是展厅布置的极为雅致,超级喜欢 


 宁波博物馆应该是一个博物馆群,不只是宁波博物馆,还有波博帮物馆、包玉刚故居,如果以后有机会去宁波也许要去咔咔 


【 宁波帮博物馆 】
宁波帮博物馆建筑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梁思成奖”获得者何镜堂主持。主建筑群为“甬”字型结构,融合了江南传统庭院的空间布局,以及宁波“三江汇流”的地文特征,营造出舒畅、开放、通透的公共空间,传达了博物馆的人文主题和地域文化特征。
宁波帮博物馆陈列由综合展区、专题展区和临时展览三部分组成。展区总面积5800平方米,其中,综合展区 3800平方米,包含序厅、筚路蓝缕、建功立业、赤子情怀、群星璀璨、薪火永传6个章节;专题展区为宁波市荣誉市民荣誉馆,面积约600平方米,从“事件篇 -- 合力兴宁波”“人物篇 -- 襄助遍寰宇” 两个部分展现荣誉市民在宁波城市发展历程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另设临时展厅两个,总面积1400平方米。


【 包玉刚故居 】
包玉刚故居位于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钟包村,系包玉刚先祖包奎祉在清乾隆年间建造,包玉刚在此出生并成长,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故居为典型江南风格的传统民居,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展区包含“包氏一脉”“船王之路”“厚德传世”“集光留影”四个展厅,旨在弘扬包氏家族的桑梓情怀,展现“世界船王”的传奇一生。
自 1984年包玉刚首次回乡之后,故居历经多次重修。2018年11月,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对
故居再次进行整体性修缮、保护,并由宁波帮博物馆进行专题性展示陈列和日常管理。


二楼『 东方神舟 -- 宁波历史陈列 』
历史,不仅是一种学习和认识,更是一种感受与体验。该展重点展出宁波从史前河姆渡至民国时期的完整地区发展史。这里有河姆渡文化的精彩演绎、拓地三江的丰富遗存、越窑青瓷的优雅倩影、城市文化萌芽发展的轨迹、明州港城的源流嬗变。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海洋文明的亘古变迁,都在这里徐徐展现。



三楼『 “阿拉”老宁波 -- 宁波民俗风物陈列 』
阿拉老宁波,正宗宁波老字号。展厅布置真实还原各色场景,极具临场感,穿过宁波旧式商业街,见识缸鸭狗、楼茂记、状元楼等宁波独家老字号;跟随十里红妆的婚嫁队伍,感受宁波独特的婚嫁风俗;欣赏朱金木雕、骨木镶嵌、金银彩绣等精妙绝伦的民间工艺,了解甬剧、马灯调、宁波方言等文化特色。
让我们穿越时空,置身于老宁波的街头巷里,去追寻老宁波的历史脉络。



三楼『 赏珍 -- 宁波博物院藏文物精品展 』
导览手册上是 “竹刻艺术 -- 明清竹刻珍品展”,估计是刚开馆时的,现在已经改为 “赏珍 -- 宁波博物院藏文物精品展”,展示的内容更多了,主要包括六大类:玉器、象牙犀角、瓷器、砚墨、木雕、金银器。每件文物精品一个展柜,展柜也是极为精巧的,可以说是尽显宁波帮的华美风采 



历史,不仅是一种学习和认识,更是一种感受与体验。“东方神州” 历史主题馆,遵循 “以宁波区域文化发展为基础,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 的指导原则,用详实的文物资料和多种展示手段,集中展示了宁波地区上起 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至中华民国建立前夕的历史发展概况,全面反映了宁波地区历史文化演变的基本面貌,突出展示了 “海上丝绸之路” 的文明成就。通过大量本土出土的文物、历史场景再现、珍贵照片等的系统展示,谱写了宁波城市发展与文化历史积淀的壮丽篇章。


这里有河姆渡文化的精彩演绎,有于越人拓地三江的丰富遗存,有越窑青瓷的系列发现,有明州港城的奠基与发展;这里是东西方文明对话的 “海上丝绸之路” 核心港口,是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港城,是宁波帮的故乡。碰撞与融合,学习与创新,书写了中西文化交流史浓墨重彩的一章;在这里,发端于北宋的学术文化传统,在明清终于大家纷呈、影响天下……上下七千年,形成了宁波人敬乡重土、耕读传家、引领风气、善于经营的文化理念;纵横八万里,培育了宁波人面向海洋、目视寰宇、心胸广阔、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历史在这里变得鲜活,区域文化在这里得到诠释。


印纹硬陶是以一种质地较纯、氧化铁含量较低的瓷石类粘土为原料,在1100℃左右烧制而成,其胎体坚硬,叩击之声音清脆,因其表面饰几何纹样,故而被称为 “印纹硬陶”。


鸭形硬陶壶    
商代    江北区八字村出土


原始瓷器胎色灰白,表面施青色或黄绿色釉,已具备了瓷器的基本特点。但与成熟瓷器相比,仍带有明显的原始性。



原始瓷兽面鼎
东周    江北区妙山出土


原始瓷堆 S 点线纹提梁盉
春秋    奉化市出土


原始瓷钲
战国    宁波市出土


东汉    余姚市公安局查没移交



东汉    奉化区出土奉化市公安局查没上交



汉晋以来,三江口得到开发,逐渐形成较大规模的居民聚落。公元400年,孙恩起义。东晋守军刘裕(宋武帝)率军筑成防守工事筱墙,驻防于三江口一带,与句章守军互为犄角。筱墙,是三江口历史上的第一道城墙。


原始瓷盖壶
西汉    鄞县石碶吴家大队砖瓦厂出土


原始瓷瓿
西汉    海曙区祖关山出



越窑青釉双复系瓷盘口壶
南朝    宁波妙山公社出土


青瓷双复系盘口壶
南朝    宁波市出土


东晋    宁波市出土



汉    鄞县出土



三国时代,西域胡人东游四明,带来了佛教文化的先声。两晋梵风更盛,各地多有舍宅建寺者,使日后的明州成为中国佛教一大丛林。


青瓷堆塑罐
三国•吴    鄞州区洞桥蜈蚣岭出土(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青瓷堆塑罐
西晋    宁波市出土



青瓷五联罐
东汉    宁波市出土




青瓷五联罐
西晋    宁波市出土



青瓷堆塑罐
三国•吴    宁波市出土



在亚非各国中世纪的都城、枢纽港口、贸易集散地遗址,佛教、伊斯兰教的寺院和祭祀遗址,宫殿建筑以及贵族墓葬等遗址,都发现了出自慈溪上林湖与鄞州东钱湖窑场生产的越窑青瓷,它们成为 “海上陶瓷之路” 的重要物证。



【印度尼西亚海域沉船中发现大批越窑青瓷】
井里汶沉船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北岸井里汶外海一百海里54米深的水下,残长31米,为北宋早期的海上贸易船。
2003年至2005年,考古人员从沉船打捞出水遗物的总数达到49万余件,瓷器30余万件,其中大部分是越窑青瓷,这是迄今海外发现越窑青瓷数量最多的一次。




青瓷堆塑罐
西晋    宁波市出土



青瓷堆塑罐
三国•吴    宁波市出土



唐    和义路码头遗址出土



唐    和义路码头遗址出土









东门口码头遗址出土的宋船


天封塔始建于唐武则天 “天册万岁”、“万岁登封” 年间(695-696),重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传为僧伽塔,先塔后寺,是明州港城的标志性建筑。1982年,宁波市文物部门对天封塔塔基勘探时发现了地宫,经发掘清理出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 “天封塔地宫殿” 匾银殿等140余件文物及200余斤汉至五代的钱币。地宫出土的文物,反映了南宋时期明州佛教文化的兴盛与海外交通贸易的繁荣。




“天封塔地宫殿” 匾银殿(复制)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     天封塔地宫出土




(上)释迦牟尼玉雕像    南宋    天封塔地宫出土
(下)僧伽玉雕像    元    永丰库遗址出土



鎏金释迦牟尼说法铜造像
南宋    天封塔地宫出土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    天封塔地宫出土



铜鎏金观世音菩萨像
南宋    天封塔地宫出土


铜鎏金大势至菩萨立像
南宋    天封塔地宫出土



鎏金阿弥陀佛铜造像
南宋    天封塔地宫出土


南宋    天封塔地宫出土



层台银熏炉
南宋    天封塔地宫出土




铜佛座像
南宋    天封塔地宫出土


菩萨铜造像
南宋    天封塔地宫出土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    天封塔地宫出土



南宋    天封塔地宫出土




五代十国吴越显德二年    天封塔地宫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