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毕沅老先生站在周文王的陵前,向东眺望,看到东南方的一个高大的封土时,按昭穆制度,想当然的认为,这个陵墓应该是“周康王陵”。
毕老先生这次又错了,“周康王陵”在周文王陵的东南方,大约2公里,也附合昭穆制度,这可能也是毕老先生认定它是周康王陵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在“周康王陵”东南方,大约500米的地方,还有一个巨大的封土,那就是汉元帝的渭陵。而毕老先生认定的这座“周康王陵”,史学界认定是汉孝元皇后王政君陵墓。
周康王陵虽然距公路很近,走进去还是费了些功夫,陵周围是大片的小树林,林内杂草丛生,近陵墓的地方长满的酸枣树,想找到毕沅老先生立的石碑,只能在刺丛中穿行。终在枣刺中找到了文保碑和毕沅老先生立的“周康王”碑,可惜,文保碑不知何年所立,已看不清字迹,“周康王碑”也断为两节。不是康王,人们保护它的兴趣都没了!
历史上对前几位周王评价都很高,周康王也不例外。史载:周康王名姬钊(?—约公元前996年),武王的孙子,成王的儿子。在召公奭和毕公高辅佐下,继续推行周成王的政策,平定东夷叛乱,北征略地,西伐鬼方。周成王至周康王时期,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国家强盛,天下安定,史称“成康之治”。周康王在位二十余年,享年五十七岁,死后葬于毕。“毕”在什么地方?今天史学界还没有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