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龟山景区位于徐州鼓楼区九里山以北,西起襄王路,东至平山路,南起九里山西路,北至三环北路,占地约120公顷。 景区内有龟山汉墓、圣旨博物馆和点石园石刻艺术馆等景点。
徐州龟山景区融合了两汉文化、皇牍文化、石刻文化等历史景观,是我市重点打造的两汉文化旅游集散地,是弘扬徐州楚风汉韵、南秀北雄地方特色的景点之一。 徐州龟山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
龟山汉墓是徐州龟山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位于江苏徐州市鼓楼区龟山西麓,是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该墓葬工程浩大,几乎将整个山体掏空,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龟山汉墓拥有15间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包括卧室、客厅、马厩、厨房等设施,布局井然有序,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南北两条平行的甬道各长56米,沿中线开凿的最大偏差仅有5毫米,精度达到1/10000。南北甬道之间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每条甬道有26块重达6-7吨的塞石封堵,显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龟山汉墓不仅以其独特的墓葬结构和精湛的工艺著称,还因为其内部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包括陶器、铜器、玉器、漆器等,这些文物为研究汉代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审美风格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龟山汉墓的开放时间为每天8:30-17:00(冬季)或8:30-17:30(夏季),门票价格为80元,建议游玩时长为3小时,适合四季游览。
1985年,文物普查中征集到该墓出土的刘注龟钮铜印,从而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龟山汉墓是徐州汉墓中唯一确定了主人的墓葬。
1981年11月和1992年11月,南京博物院会同徐州市文化局先后对北墓道及整个墓葬进行发掘清理。 [4]
1992年,徐州市人民政府、铜山县人民政府决定实施龟山汉墓保护工程,市、县、乡共出资30余万元,对墓室进行了清理,在两座墓口处建立一座序厅,并成立龟山汉墓陈列馆,书法家沈鹏题写馆名,由铜山县拾屯乡人民政府负责管理。 [8]
1993年6月,龟山汉墓第一期保护工程竣工,7月对外开放。
20世纪90年代中期,龟山汉墓划归徐州矿区管理,不久,徐州矿区改为徐州市九里区,龟山汉墓成为徐州市九里区的下属事业单位,科级建制。
2005年11月,对汉墓序厅进行改扩建工程,2006年建成
点石园石刻艺术馆是龟山景区的又一亮点,“点石园”三个字来源于清代康熙皇帝御笔,取“点石成金”之意,也寓意园中的石刻文物具有独特、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点石园以石刻艺术为载体,集砖雕、木雕为一体,陈列有汉代至民国时期的珍贵石刻2000余件,展现了中国“三刻”文化的发展史。
园内北侧矗立数十通碑刻,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其中不乏帝王御碑以及张之洞、林少穆、刘塘等封疆大吏、状元翰林等大书法家的碑刻。
圣旨博物馆
徐州圣旨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以圣旨为载体的档案类民营博物馆。博物馆馆藏文物三万余件套,设有奉天承运圣旨展厅、蟾宫折桂科举展厅、其藏也周珍品展厅。其中珍藏明清圣旨二百余道,从大清开国皇帝顺治到末代皇帝溥仪十代皇帝的圣旨,承接不辍,堪称中华首家。科举展厅有科举试卷、作弊小抄等珍贵文物及明清状元、进士、名人书法楹联匾额千余件。除此以外,还珍藏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珍品数千件。这些珍贵文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且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参考资料。
徐州圣旨博物馆坐落在九里山两汉文化旅游区,非国有博物馆,于2000年10月1日开放。
徐州圣旨博物馆由主陈列楼和点石园两个展区组成,园内陈列有全国各地征集的石雕、木雕、砖雕等大型文物及各类碑碣2000余件。
正统七年圣旨
万历四十六年圣旨
康熙三十六年圣旨
康熙五十四年圣旨
同治十一年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