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北京石家庄:正定古城惊艳//隆兴寺和四塔//五天四晚

作者:微雨kk 显示图片























国庆假日北京之行去年就已经确定:老公弟弟的女儿要出嫁了,婚期定在十月一日。九月中旬开始抢票,去程是九月三十日,正式放假的前一天,票抢上了。我们打算婚礼结束就返回,第二天接着抢回程,一秒空,没抢上;接下来一天依旧没抢上。众所周知北京的假期人满为患,不适合旅游,刷了一下北京到石家庄的票,石家庄经过了N次,从未正式涉足,刷了一下石家庄的旅游介绍:正定古城引起了我的兴趣,犹豫间老公说单位红色教育来过隆兴寺,里面的大佛值得一看,他还想看看赵州桥。就这样,先买了北京到石家庄的票,两天后又抢到了回郑州的票,一次短途旅行的条件已经具备。

多年旅行的习惯,几天的时间还是要规划一下的。五天四晚,北京只有两个下午的零星时间,翻看一下地图,有两个未打卡的:景山公园和北海公园的九龙壁。三大九龙壁已经看到了两个:故宫和大同的,北海公园上次过来时九龙壁维修未开放,这次的零星时间就打个卡了个心愿吧。石家庄有一整天和两个半天,安排两个:正定古城和赵州桥。正定古城一天,赵州桥半天,剩下半天机动。因为高铁票的时间不尽人意,正定古城分两天看完,实际行程如下:
Day1:郑州 -- 北京,东来顺,景山公园,火烧云,住百富怡大酒店;
Day2:婚礼 -- 北海公园九龙壁,住百富怡大酒店;
Day3:北京 --石家庄:正定隆兴寺 -- 凌霄塔 -- 须弥塔 ,住美丽华大酒店;
Day 4: 正定古城华塔 -- 澄灵塔 -- 阳和楼 -- 县文庙 -- 赵云庙 ,赵州桥,住美丽华大酒店;
Day5 :石家庄长安公园 -- 郑州





1、北京:酒店没有选择,举行婚礼的酒店连住两晚。不含餐,酒店附近有居民区,市民早餐品种齐全且价格实惠,离地铁七八百米,略远,酒店门口有公交,还算方便
2、石家庄:第一次到石家庄,美丽华酒店评价不错,价格实惠,之前在泰安住过,映像还不错,这次先定了一晚,入住后感觉酒店服务挺好,再想续订时已无房,第二天中午才又刷到房间,免去换酒店奔波之苦。酒店交通方便,楼下公交众多,其中130公交直达正定古城,公交出行方便。酒店的餐饮价格实惠,服务很好,电梯间门口有瓶装水供应,对我这种爱喝茶的旅客来说太友好了。







1、大交通:高铁,时值国庆假期出行高峰,提前抢票
2、小交通:此次出行的两个城市,高频率的体验了公交出行。北京酒店离地铁略远,打车堵车很慢,公交出行物有所值。石家庄计划得两个景点都是热门景点,担心停车不便,没有租车。石家庄站到赵州桥有直达公交,只是酒店到石家庄站没有合适的公交;正定古城有130直达,且从酒店经过,去程人多无座;所以都是出租(网约车)和公交并用。

十点的高铁,早餐后收拾一下,打车去高铁站,进站平台居然没塞车,候车大厅人比平时略多一点,进站上车,西安过来的经停车,车厢几乎没有空位,我的前座是一位比我年长一点的旅客,不会调前一位的座椅,给我解释是第一次坐高铁,感慨果真如调查所说,确实有没坐过高铁的人。郑州到北京三个小时的时间,看场手机里下好的电影就到了。出站后没多远看到一排地铁售票机,想着查询一下三张地铁卡的余额,刚走近机器看一下功能,一位穿工作服的地铁服务人员就走过来询问要进行什么操作,帮我们查询了余额,只有一张可用,另外两张带押金直接扫码付给我了,感觉这一点值得点赞。另一张充了10元备用。手机导航,坐地铁去东直门附近的酒店要将近一个小时,倒两次,走十几分钟。到酒店办好入住已经将近三点了。肚子饿的咕咕叫,想去吃好久没吃的东来顺,搜到地安门附近有一家,不想再坐地铁折腾了,打了网约车过去,在一个小学门口堵了一会,四公里的路程居然走了四十多分钟。我们到时因为不是饭点,店内没什么食客,点了美团上的二人餐,258元,带烟囱的铜火锅很养眼,菜品上的虽然很快,但明显是从冰柜里拿出来的,影响口感,也算是一种预制品吧,量倒是很足,没吃完。想起前一阵在内蒙还看到东来顺的肉品供应基地,吃完出来对老公说,下次我们去总店吧,有可能吃上新鲜的现切肉品。






导航去景山公园,走路二十分钟,吃的饱饱的,走过去正好消消食。一路向前,北京的游客确实多,十一假期的前一天,路上的众多游客行色匆匆,景山公园的东门有售票窗口,喜好收集门票的我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排队买票,一人2元,居然是机打票。跟随着人流上了山,依次经过周赏亭和观妙亭,登山观景的人很多,观妙亭处拍了前方的故宫,天色已经有点暗了,突然想起此行是想看歪脖树的,看地图应该在周赏亭的东面,犹豫了一下又返回周赏亭,向下的台阶被封堵了,只好原路返回,歪脖树居然在山脚,景区工作人员说不是原来那一棵树,算了,看看而已。不想再上山了,五个亭子只看了两个,留待下次吧。女儿分享给我们的推送,北京当天有火烧云,出了景山公园就可以看到西面泛着红光,走到马路对面故宫后面的护城河,河边拍照打卡的游客已经不少了,找了个机位开拍,只拍河面及火烧云的远不及有倒影的漂亮,四处寻找更好的机位,看见不远处有横跨护城河的地段,想着过去拍两张,到近前,有里三层外三层的摄影爱好者,挤进去胡拍了几张,可能时机不对,效果并不好,就这样吧。回酒店时尝试了坐公交,北京的公交很多年没坐,有座外加可以看景,感觉还不错。酒店忙完事,约了簋街小龙虾,走过去边吃边聊再步行返回,感觉累瘫了,洗漱后秒睡。






































今天的正事是参加婚礼,酒店不含餐,出去吃了早餐,给酒店里无暇吃饭的人带了点早餐垫一口,看着筹备婚礼的员工忙碌到婚礼进行的前一分钟,感慨干什么工作都不容易。婚礼结束已经两点多了。回房间休息一会,决定去打卡上次没看到的九龙壁,也是三座九龙壁的最后一座。九龙壁在北海公园内,上次来修缮没开放,北海公园和景山公园一路之隔,本可以一次完成,零星时间,只能分两次了,好在我们熟门熟路,直接公交坐到(国庆期间,北海公园北门甩站)前一站,步行600米到达。相比昨天,北京景区附近路上的行人巨多,用川流不息、摩肩接踵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好在北海公园空旷,我们进去时四点多了,出的多进的少,上次来是2017年了,只对白塔和小西天有印象,静心斋、西天梵境依次转过,小西天已经不让进了,我们绕过小西天,旁边有一个不起眼的指示牌,九龙壁就隐藏在小西天东面。中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九龙壁有故宫九龙壁、大同九龙壁和北海九龙壁,被称为中国“三大九龙壁”。虽然知道这座九龙壁罕见,却不知道她是双面的。北海的九龙壁是最有特色的一座,两面有龙,升降各异,互不雷同。该壁建于乾隆二十一年,高5、96米,厚1、6米,长25、52米。两面有由琉璃砖烧制的红黄蓝白青绿紫七色蟠龙18条。九龙壁为五脊四坡顶,正脊上两面各有九条龙,垂脊两侧各一条,正脊两吻身上前后各一条,吞脊兽下,东西各有一块盖筒瓦,上面各有龙一条,五条脊共有龙32条。简瓦、陇陲、斗拱下面的龙砖上都各有一条龙,四周筒瓦252块,陇陲251块、龙砖82块。如此算来,九龙壁上共计有龙635条。此行的目的达到,买了杯饮料小坐了一会,天色渐暗,不想像昨天那样辛苦,公园南门出去,对面公交回酒店。



































早餐还是在酒店旁临近居民区的餐馆解决,北京降温了,大风吹得人打哆嗦,喝了牛肉汤后觉得暖和多了,回酒店时沿亮马河南路转了一下消磨时间,九点多退房,研究了一下线路,公交是最省事的,酒店楼下有站,坐两站倒一次车直接到北京西站,车上有位置,一路风景,感觉还不错。北京到石家庄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这趟车北京起石家庄止,更像一辆通勤车。第一次到石家庄,石家庄站的标识很清晰,打车到酒店办好入住已经接近两点了,酒店二楼有餐厅,懒得看菜谱了,直接要了二人餐:麻辣土豆丝、麻婆豆腐、鸡汤一锅(记不得名字了,姜味很浓)、鸡蛋饼外加两碗米,另要了一瓶啤酒,不开车就这点好处。吃完又回房间休息了一会,三点左右,打车去正定古城隆兴寺。一路上车不多,接近古城时就开始排队了,警察封路,司机将我们放在南门,告诉我们进去走一段就到了,路上看看也不错。事实如此,我们目的明确 -- 时间不够,先去最想看的地方。趁老公买门票的时间,我在门口拍照,大门平淡无奇,没想到寺里惊喜多多。隆兴寺:京外第一名刹,这里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在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唐朝改为龙兴寺,康熙四十九年赐额“隆兴寺”,并沿用至今。隆兴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十大名寺之一。进了寺庙,观看路旁的宣传栏,倒坐观音的介绍吸引了我的注意,六最的说法才进入我的认知,怀抱着对六最的期待,开始对隆兴寺的探索。
















先普及一下隆兴寺六最(全国之最):被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艺臻极品”的建筑孤例宋代摩尼殿;被后人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我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楷书之祖”的龙藏寺碑;我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我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以上任何一处文物放在任何一处地方,都可以堪称“镇殿之宝”,偏偏这六大全国之最全部集中在一座寺庙之中,这就是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的隆兴寺。山门(天王殿)前有石桥,因为在检票入寺前,被人为的忽略掉了,建于北宋初期的天王殿中规中矩,再向后是大觉六师殿遗址,再向后就是六最之一的摩尼殿,前方的歇山式抱厦很别致,看殿前介绍:摩尼殿大殿结构十分奇特,正方形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柱子粗大,有明显的卷刹、侧角和生起;形制颇为特殊的古建筑,为宋《营造法式》之典范,被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有点不解,之前在山西华严寺大殿平面成凸字形,进殿之后秒懂,四个方向都有抱厦,妥妥的“十”字形。四个抱厦和殿内四周墙壁都有壁画,非常精美。游客比较多,看了三个抱厦后走向最后一个,准备看看就向后走了,以为摩尼殿已经很惊艳了,不成想即将走出摩尼殿时,一群人围着看的倒坐观音映入眼帘,就两个字:惊艳!摩尼殿内槽北壁有一座宋代的泥塑五彩悬山,悬山上共有佛像30余身,最引人注目的是端坐于中间的五彩自在观音像,俗称“倒坐观音”。观音像高3.4米,左足踏莲,右腿踞起,两手抱膝,身体稍向前倾斜,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柳眉之下,那双智慧深邃的眼睛微微俯视,恰与礼佛者仰视时形成感情上的交流。这人性化了的佛像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站在观音像前欣赏了许久,在工作人员的不停劝离声中离开了摩尼殿。
























摩尼殿的后面是一座木结构牌楼门,此牌楼应为前后两个院落之间的导入之门,是1986年根据梁思成的照片和文字复建的。再向后是戒坛,戒坛不同于其他建筑,台阶很陡,是佛教僧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隆兴寺戒坛是我国北方三大坛场之一,其余两处在北京戒台寺和五台山清凉寺。隆兴寺戒坛中供奉全国罕见的双面铜佛像,两面分别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及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再向后就是两座外观规模相近的楼阁,分别是转轮藏阁和慈氏阁,典型的北宋时期二层楼阁式建筑,这两座楼阁外观不算出众,转轮藏阁内有六最之一的转轮藏,好奇心驱使,我们先去转轮藏。转轮藏直径七米,是一座收藏经文的旋转书橱,外观形似八角形亭子,中设木轴,亭身设有经屉,可以存放佛经,推之可转动。取佛教“法轮常转,自动不息”之意,喻佛法犹如轮子辗转相传,永不停息。佛教中亦有推其旋转与诵读经文同功之说。这种建筑形制国内保存下来的甚少,主要有四川平武报恩寺华严店和北京智化寺藏殿的明代转轮藏、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和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藏经阁清代转轮藏、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内的宋代转轮藏,因此称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转轮藏。之前看过很多寺院都有藏经楼,这样的转轮藏我第一次见到。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去过几次,不记得有,可能是没开放吧?转轮藏对面是慈氏阁,节省体力,想着出来时再看,继续向后。














转轮藏的前面是乾隆御碑,碑很大,从侧面才能将全貌拍下来,意不在此,再向前就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大悲阁,宋代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俗称“正定府大菩萨就在其中。它为北宋开宝四年(971)奉太祖赵匡胤之命铸造,像高21.3米,共42臂,除本身的两只手、眼外,在身体左右各有20只手,分别执日、月、净瓶、金刚杵、宝剑等法器。铜像身躯高大,比例适度,其形体之巨、雕工之细实为罕见,是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像下面的石质须弥座是宋代的原物,有些部位被信众抚摸,光泽闪闪。自下而上仰视菩萨,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从大悲阁向后,有一片不小的草地,草地上立有漂亮的欢迎牌: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感觉目标群体是北京游客,联想我们来时的北京石家庄区间车,因该就是这意思。穿过草地就是建于明朝的弥陀殿了,石质须弥座上供奉明代泥塑金装阿弥陀佛,佛像后侧金柱上有两个悬塑吸引了我的注意:观音和大势至菩萨像,阿弥陀佛、观音和大势至菩萨被称为“西方三圣”,八月份游走山西时,那里寺庙的三圣殿供奉的就是阿弥陀佛、观音和大势至菩萨。很少看到金柱上的悬塑,认认真真的看了一会才继续向后,去看位于隆兴寺中轴线最末端的毗卢殿,殿内的毗卢佛为明万历皇帝朱翊钧为其生母慈圣皇太后祝寿所御制的:这尊毗卢佛全部为青铜铸造,高6.72米,由三层坐式毗卢佛和三层圆鼓形莲座层置而成。三层莲座的千叶莲瓣上均铸有一坐式小佛,表情、手印富于变化,整尊造像上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这尊皇家御制的毗卢佛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铜铸工艺。















毗卢殿后面是花园,花园里人很多,进去走了不远,想着还有一最没看到,时间有限,索性出了花园往回走,寺内东侧还有一些建筑石碑没仔细看,想回程查漏补缺,龙凤槐打了卡,再向前就是龙藏寺碑了,碑一点都不起眼,却号称为楷书第一碑。龙藏寺碑全称"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在中国的书法发展史中,隋代是汉隶向唐楷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而龙藏寺碑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其字体方整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沉滞宽博,朴拙而不失清秀,庄重而不呆滞,在书体结构和用笔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的珍贵实物资料。近代著名学者康有为赞誉"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我对书法几乎是一窍不通,仔细看看也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漂亮!六最达成,在山门外马路另一侧看了一眼照壁,隆兴寺,拜拜。








从隆兴寺出来右拐,按照特意下载的路线继续,大概走了五分钟,一片密集的停车区预示着到下一个景点了 -- 天宁寺,从寺外就能看到粗犷豪放的凌霄塔,本地人俗称为木塔,始建于唐咸通初年(公元860年)。塔身是砖木混合结构,塔分九级,高60米,是正定城内最高的古建筑。塔身从下到上,各层高度递减。从外部看,塔身下3层为砖磨斗拱。第4层以上斗拱和飞檐均为木构,各角悬挂风铎,四面有门。顶部原有铁铸枣核状的塔刹。我们到达时正好夕阳余光照在塔上,像是镀了一层金光一样,美丽加分。天宁寺的工作人员说就要下班了,很快就不让进人了,司前的石狮十分别致,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凌霄塔一层很暗,没有灯光,里面摆放的几个宣传栏需要手机打光或者手机拍下来再看。1966年邢台地震时,塔刹和塔顶被震掉,古老的塔身也遭损坏。现在的木塔是其后重建的,高度减为40米,结构也不尽同原塔,但仍不愧是一座宏伟的高塔,不是原塔,有点小失落。出来后我们加快脚步,希望能再有一点收获。几分钟后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县文庙继续向前,其他景点左拐,我们选择了左拐,天色已经暗了,沿路的游客行色匆匆,几分钟后又看到了一座塔顶,先拍了两张再走到门前,开元寺,售票窗口的牌子上标注的开放时间已过,看到仍有游客进入,售票窗口还有人,问了一下,还可以扫码买票入寺,喜出望外。开元寺内除了一座钟楼和华塔外,也没什么建筑遗存。我们先去看了钟楼,钟楼内有一大铜钟,高高的内置于钟楼高处,很少见的是,钟的正下方是一口井,据说下面发现了地宫,赶在天全黑前看一下须弥塔,匆匆地赶过去看塔,须弥塔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 (公元540年)。塔有9级,高53米,塔身平面呈正方形,底层四角均有唐代风格力土小石刻像,塔身基本完好,造型古朴,颇具唐塔特征。喜欢塔底层的力士,转了一圈,八个力士一个不拉的拍下来,想起来开元寺还有一宝:赑屃[bì xì],也称龙龟、霸下, 2000年出土于正定县府前街路西,同年八月移至开元寺内。此赑屃系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记功碑碑座。青石质,残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体重之大位居全国同类石刻之首。它放置在寺门的另一侧。走过去细看,惊诧于它的巨大,旁边还有碑的残缺部分,纵然残缺,依旧是气势逼人。看完赑屃,再回头寺院的灯光已经打亮,灯光下的钟楼和须弥塔平添几分姿色,也有的魅力也在于此吧。想起网约车司机的话:一定要呆到九点半再回去。有点心虚,到时怎么回?公交挤不上,还有可能已经停了;出租、网约车能进来的寥寥,我们还是赶在九点之前撤吧。注意打定,出了开元寺径直走向南门方向,折腾了一天,真的有点累了,快到南门时看到一家别致的奶茶店,进去小憩了一会,店内布置的很有特色,不敢停留太久,出门继续前行。再向前经过了一座城楼状的建筑,以为是南城门,走过去像是突然穿越了一样,满大街的古装少女行走拍照,不同年龄段的喜好不同,我更喜欢白天的古城建筑风光,年轻人更喜欢拍照发卡,各得其乐也好,挤过人山人海的华灯闪烁处,好不容易走到可以通车的路段,车流一眼望不到边,打车就别想了。导航南门不远处有公交车站,抱着一线希望走过去的时候,看到了一座绝美少见的塔,明天一定要再来看一看。我们的运气相当好,车站几分钟就等到了一辆几乎空着的公交车,有一站站名就是我们住的酒店,在车上拍了一张古城我们撤离时的人流,人山人海一点也不为过。





































早餐在酒店旁的早餐店解决,想着还坐昨晚的那一趟公交去古城,上车后发现无座,感觉不能站几十分钟过去,下车打网约车到南门,将昨日未完成的行程倒序进行:广惠寺 -- 临济寺 -- 阳和楼 -- 县文庙。出租车停在南门内,我们先去广惠寺 -- 昨晚惊艳亮相的那座塔就在寺内。广惠寺内建筑无存,只剩下华塔孤零零的伫立在院内,华塔始建于唐贞元年间,金、明、清皆有修葺,造型和结构独特。 华塔为砖灰结构,塔身第1层平面呈八角形,4个正面又另加扁六角形亭状的单层套室,俗称小塔,多宝塔之称因此得名。塔身各正面及套室之外都有圆拱形洞门。斗拱配置奇特。第2层塔身为正八角形,每面3间,下有平座,上有斗拱檐瓦,每面当心间是门,梢间是假方格窗棂及长方尖形砖砌佛龛。第3层平座甚大,但塔身骤小。4面均有方门、假窗。3层以上的平座八角上有力士承托,塔身呈锥形,周身有浮雕的虎豹狮龙和佛像等五彩雕塑。再上为八角形檐顶,上有塔刹,现已残损。华塔造型独特,层层结构富于变化,在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风格的古塔。塔高处正面损毁有点严重,从背面细看,还能比较清楚的看到虎豹狮龙和佛像等的雕塑。在塔下转了好几圈,从不同角度欣赏后离开广惠寺,步行五分钟就看到了临济寺的影壁,上书南五本师释迦摩尼佛,彰显临济寺与其他几寺的不同:是宗教场所,得益于宗教场所,不收费。寺内信众香客不少,香烟缭绕,给寺内的澄灵塔平添几分神秘色彩。临济寺澄灵塔,又名青塔,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塔高33米,塔分九级,塔身为砖砌,呈八角形。此塔有一番来历:唐代义玄和尚在正定创建了佛教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重要教派之一。到宋代传入日本。唐咸通七年义玄去世,翌年佛教徒在正定城内东南选址建塔葬之,遂移临济寺建于此。青塔在金大定年间重修。现仍以此寺为临济宗发祥地,信徒众多,日本佛教界朋友近年来常到该塔朝拜。围塔转了一圈,离开寺庙导航去阳和楼,到了才发现昨晚我们经过的就是,阳和楼是新建的,唯一能感受到的的地基夯土层在玻璃下,有水气在玻璃上,看不到什么,我对新建筑不感冒,只是想上去从高处看看古城风貌,走了一圈下来,楼下商店买了倒坐观音的冰箱贴留作纪念。最后一个打卡点是县文庙,没发现什么合适的交通工具,走了十几分钟才到,之所以打卡县文庙,是因为梁思成的判断:正定县文庙大成殿的始建年份在唐末五代,或许是明代建文庙时据原有古庙的基础而改建,可能是正定现存最古老的建筑。1996年正定文庙大成殿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最终认定的年份便正是五代,因此也被视为是国内现存年份最古早的大成殿。有了这个噱头,于是也就闻名遐迩了。现在的县文庙,随处可见的浓墨重彩的色调,显示出应该是不合时宜的修缮,在我的眼里,已很难感受到让梁先生欢欣雀跃的那般古朴。随意看了看,感觉古城精华已经看的差不多了,老公想再去看一眼赵云庙,导航显示有两公里,我在路上听有几个游客抱怨不值一看,不想去,可老公力促,说赵云庙旁就有130公交站,打了一辆出租,跑了1.2公里,看前方下车走了很远,车辆排队,就将我们撂下,说走过去就是。走了很久才到,买门票进去,进去转了一圈就出来了,坐公交回酒店,途中刷到了酒店当天的房间,好了,不用换酒店了。


































荣国府










刷到了酒店的住宿,回酒店把房卡重新做了一下,不用换住处就方便多了,在房间休息了一会,打车去石家庄站坐始发的1101公交车,网约车将我们放到了远离公交车站的那一面,先后问询了两位停车场的保安,保安很热情地给我们指引了最近的路,石家庄的标识也很清晰,我们顺利的找到始发站,上车刷码,一人六元,相当的实惠了,50多公里,五十分钟左右,终点站赵州桥。下车后跟着人流向前,二百米的样子就到景区的外围了。赵州桥景区和国内多数景区一样,景区大门还要走一公里以上,将近两点了,天热,不觉得饿,理智上要吃饭了,对路旁的小食摊不敢兴趣,路旁一家“放心牛肉馆”看着还算干净,进去看了菜单,要了半斤驴肉、韭菜炒驴血、驴肉火烧两个、驴杂汤,外加一瓶啤酒。菜上的很快,除了驴血,基本上吃完了,结账111元,景区这价格也算可以了。吃饱喝足,继续向前,随着人流又走了至少有五分钟,赵州桥景区的大门终于出现了,不收门票,扫码入园。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作"大石桥"。赵州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景区很大,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建筑,我们直奔赵州桥,桥看起来很新,像是大修过得样子,在我看来,远不及北京卢沟桥的震撼,没什么看头了,网上说赵州桥不看后悔,看了更后悔的说法,对于我这种不懂桥梁建筑的人来说,深表赞同。景区内走了一圈,走十几分钟到公交车站排队等车,因为是始发有座,晚风习习,下车后没有打车,倒公交回了酒店,午餐吃的晚,没有什么食欲,想起酒店还提供行政酒廊待遇,休息一会,上去喝点茶吃点水果小食,还算惬意吧。
























在石家庄的最后半天,不想浪费难得的休闲时光,博物馆没约上,想着过去看看吧,坐公交过去,早餐找了很久,没有合意的地方,只好在瑞幸咖啡垫了一口,先到石家庄博物馆门前拍照,看地图显示附近有一个占地相当大的长安公园,索性进去走走。前面是大广场,有一些市民休闲遛弯,再向后,风格骤变,公园山水秀丽,清新幽雅,假山瀑而飞泻,珍树怪石争奇,河道弯环,山水相依,园内各种乐器、各种广场舞、交际舞、球类、娱乐的群体有几十个不止,用欢乐的海洋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噪音有点大,穿行其中的我们不敢停留,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会,顺便找了吃午餐的地方:高建民酒楼,连锁店,找了一个酒店方向的,走过去在美团团了一张二人餐,味道还行。走回酒店,收拾行李、退房,打车去石家庄站,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