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雪山 心仪“蜀山之王”已久
📅 国庆小长假不想浪费 又不想去景区看人从众
🍂恰恰十月是川西最美的秋天
🧗🏻♀️走完了乌孙古道的长距离 可以再挑战一下日达曼垭口的4999+
感觉所有的元素都示意我是时候向贡嘎大环线出发了
📍贡嘎大环线与乌孙古道 梅里北坡 洛克线 亚丁大转山等并称为中国十大经典徒步路线之一
🏔贡嘎山-横断最高峰,
有蜀山之王美称,海拔7556米,常年积雪,汇聚了雪山、冰川、温泉、河谷和湖泊等风景
📅国庆长假准备走贡嘎大环线 根据历年的天气数据准备偏厚的衣服
📍装备清单
我的物品准备⬇️
🥊体能准备
提前一个月保持运动状态 每周游泳🏊 慢跑🏃骑行🚴♀️ 至少一次 交替进行
🧗🏻♀️间断周末爬山
每日瑜伽🧘♀️ 静态拉伸30分钟左右
🏞玩耍行程安排🏞
D1 天津✈成都 东郊记忆➡️ 熊猫书店
D2 望江公园➡️天府绿道➡️傍晚徒步集合
🚶徒步行程安排🚶
🏜成都集合 海拔: 540
D3 成都🚌康定🚐老榆林🚐格西草原
全天乘车300KM,约4H
⛺️宿:格西草原营地露营
🏜格西草原海拔 :3400米
D4 格西草原🚶两岔河🚶下日乌且🚶上日乌且营地
🚶全天徒步约18KM 约6-8H
⛺️宿:上日乌且营地露营
🏜上日乌且营地海拔 4350米
D5 上日乌且营地🚶冰湖🚶勒多曼因冰川🚶上日乌且营地
🚶全天徒步约12KM 约6-7H
⛺️宿:上日乌且营地露营
🏜勒多曼因冰川改变 4700米
D6 上日乌且营地🚶日达曼垭口🚶玉龙西村🚐藏家
全天徒步约16KM 约8H+
🏡宿:玉龙西村藏家多人间
🏜日达曼垭口海拔 : 4850米
D7 玉龙西村🚐子梅垭口日出🌅🚐藏家
泉华滩(自选)🚶冷嘎措🚐玉龙西村
全天徒步约9M 约4-6H
🚐藏家-冷嘎措 乘车往返约20km ,约0.5H
🏡宿:玉龙西村藏家多人间
🏜子梅垭口海拔 :4500米
🏜冷嘎措海拔:4500米
D8 玉龙西村🚐新都桥🚐成都
全天乘车约490KM 约8-10H
🛏宿:成都市区酒店🏨
返程日
D9 返程日 文殊院➡️ 成都✈天津
🌠
📅第一天 进山
出发前做最后的装备检查
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坐车 为了避免堵车 五点半从成都市区出发 经过雅安天全服务区
肉夹馍的热量很高 进山前再次补充能量
距离康定城区还有三公里的时候堵车了 看到了康定服务区的卫生间我终于忍不住急急忙忙下车了 解决问题之后 沿公路步行半个小时到达临时停车场
到康定 简单吃个午餐
牦牛肉还是地道正宗的
笋是特色也是最爱 绝对不能错过
再有半小时十五公里到达贡嘎环线入口
📝签署安全承诺书 换乘小面包车五公里左右到达格西草原营地 路面比较颠簸 摇摆按摩的感觉
在营地凹个造型📷
营地靠近水源 🌊
国庆期间徒步穿越的人还是很多的 草原上密密麻麻全是帐篷
领队负责每天的营地餐, 还是很丰盛的
刚搭完帐篷 雨就来了 还好给留了点时间 夜里睡的还挺好 有之前的露营经验这次没有醒的那么频繁 夜里下了冰雹 山里的气候多变
夜晚营地五彩斑斓的色彩很丰富
🌠🌠
📅第二天 格西草原🚶两岔河🚶下日乌且🚶上日乌且营地
第二天和第三天露营都在上日乌且
营地写着“我在勒多曼因很想你”
应该和冰川是同一个营地
八点出发 徒步20公里 用时11小时左右 累计爬升800
今天还是小有强度 从海拔3700到4200 营地海拔4200
路况以高山草甸 碎石路 河谷为主 高海拔徒步 爬坡时心率很快 要根据自己的节奏走 中途看到了云海 雪山
下山时下雨了 衣服几乎湿透 上衣袖子 裤腿都湿透 回到营地真的是浑身发抖 之前每一次都是大晴天
下完雨 路况泥泞 路面湿滑 徒步难度增加
我忽略了恶略天气在户外的最大因素 第一时间换上干衣服 喝热水烤火 迅速恢复体温🌡
可能是高海拔的威力 晚餐也没有饿的感觉 只喝了两碗汤
夜里风雨交加 感觉一晚上浅睡眠 大风吹的帐篷摇摇欲坠 呼呼的风声在耳边
🌠🌠🌠
📅第三天 冰湖+冰川
今天是行程中最轻松的一天 营地折返 全程10公里 累计爬升300+
早餐后九点左右出发 沿河谷前行 跨过多条小河 缓慢爬升 时不时飘雨 走到半路天空放晴 看到了四面环绕的雪山 还是很震撼的
中午时分到达冰湖 雨渐渐大了 在犹豫要不要去冰川 领队增加了我的信心 来都来了 再沿碎石路前行2公里
左右到达勒多曼因冰川脚下 冰川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 底层是冰 如果想攀登冰川必须佩戴冰爪 安全系数更高一些
我在勒多曼因躺平
海拔升高 步履变缓
同样回程路上下起了雨 雾气很重 今天穿了冲锋衣 裤 没有那么狼狈
晚餐食欲还不错 喝了莲藕排骨汤 暖暖的
夜里依旧是下雨 感觉在贡嘎的日子不下雨才觉得怪怪的 也许人的适应能力很强 这一晚感觉睡眠质量改善很多
🌠🌠🌠🌠
📅第四天 翻越日达曼垭口
今天是全程行程中最累的一天 也是我心目中的毕业大考 很多小伙伴都选择了骑马上垭口 再步行下山
全程17公里 翻越垭口7公里爬升700
下山 10公里 累计下降1300
默默给自己打气 相信自己可以完成
早晨特意多吃了一些 七点半准时出发 还要收拾驮包 拔营 在雨中收拾帐篷也是考验动手能力的一大关
离开营地一路爬坡 出发时还在淅淅沥沥下小雨 独木桥 过河 一路泥泞 大约两个小时左右到达大平台
在此处拍出了人生照片📷
远观冰湖 此时天空放晴 和昨天拍到的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雪山~在阳光 蓝天 白云 的映衬下美的一塌糊涂
继续爬升 经过碎石 冰雪路面 陡坡到达日达曼垭口 海拔从4300攀升至4700+ 我像蜗牛一样 缓慢爬升 几度的体力透支又几次在心里默默鼓励自己 不能放弃站在垭口平台的那一刻 心情复杂的难以形容 只想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到达垭口时间是中午一点 用时5个半小时
垭口处风很大 短暂停留 立即下山
接下来的下山路 佩戴冰爪 前三分之一坡度较陡 后面沿河谷前行 多为草甸路面 全程为下降 体力消耗不大
这一天终于看到了蓝天白云
中间间歇下了几阵小雨也还好 如果不是天气给力 估计自己也没有信心走完全程 四点半下山 乘坐小车回藏家 后两天都住在这里
下山后的我 鼻头已晒伤 高海拔的紫外线不是盖的
🚐🚐🚐🚐🚐🚐🚐🚐🚐🚐
路上补充些能量 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赶路 中午都没有时间吃路餐 一个小时左右车程到达住地 又开始下起了雨 好在今天不用在帐篷里躲雨 我还简单清洗了一下 因为天气冷 三天没洗澡也还过的去
五人一间房 公共旱厕 较前三天雨中露营比 简直就是飞跃
晚餐时段我真的胃口大开 吃了一大碗米饭
明天五点半去子梅垭口看日出 早点休息啦 晚安
晚上担心藏家冷 躲在了睡袋里 结果被热醒了 十二点多又偷偷钻回了被窝 一觉睡到闹钟响 这是出发以来睡眠最好的一晚
🌠🌠🌠🌠🌠
📅第五天 子梅垭口🌅+冷嘎措🌄
五点的闹钟准时叫醒了我 不洗脸不刷牙也可以迅速出门 也只有在这种特定环境下我才能做到吧
出门抬头看到了星星 但愿一会能看到日出 驱车一个小时左右 六点半到达子梅垭口 路况真的是一路颠簸
天空微微发亮
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
远远望去厚厚的云海 雪山群峰屹立在眼前 好一派雄伟壮观 可能是期待的热情高涨 站在清晨的垭口也不觉得冷
七点钟右前方的云层慢慢亮了起来 渐渐地周边云层也泛红 明亮
又过了半小时左右 应该是太阳升起来了 天完全亮了 仍然没有看到太阳公公的全貌 不过跟前几天都在雨声中醒来比较 已经觉得幸运了
和网红牌牌合影打卡 子梅我来过
返回藏家休整 附近有个全华滩景区 可以自行前往
十二点半出发冷嘎措 个人感觉时间稍显紧张 就放弃了全华滩 中午还可以休闲的吃碗面 突然有了旅游的感觉 而不是全程都在马不停蹄地赶路
最后一站冷嘎措景区
📍全程9公里 累计爬升500 坡度较缓
可以选择骑马也可以步行 连日的下雨让道路变得十分泥泞 上山借助登山杖 下山佩戴冰爪 会轻松一些
步行道和马帮为同一条路 步行登山注意躲避马队
大约2个半小时到达冷嘎措观景台
部分雪山被云层挡住 估计看到日落金山的概率不大
雪山倒影 美不胜收
继续停留等待也是徒劳 还不如趁着天亮下山 视野更好
下山途中 下起了小雨 借力冰爪抓地效果好很多
突然眼前闪现了双彩虹 兴奋的我不顾一切的尖叫
领队说上山这么多次也是第一次看到双彩虹
虽然此行经历了风风雨雨 但是最后的双彩虹收尾 也是心里莫大的安慰
愿好运一直都在
晚上回到藏家 领队准备了丰盛的庆功宴 对这几天的点点滴滴进行事无巨细地点评总结 大家谈天说地久久不愿散去
🌠🌠🌠🌠🌠🌠🌠
📅第六天 出山 返回成都
五点半出发 上车 经过折多山 新都桥 康定 返回成都 晚上六点到达 一路上基本没有堵车 经过折多山的时候下雪了 也是个吉兆
中途的午餐 在康定解决
每次出门最开心的就是自由活动的时间 可以肆无忌惮地逛吃 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美食美景🏞
🏭东郊记忆前身是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
它不仅仅是一个景点,更是一个集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多种文化形态于一体的多元文化园区,被誉为“中国的伦敦西区”
火车头广场
烟囱红墙
中心广场
多角度的“成都”墙
🎈特色小店 音乐酒吧、创意咖啡、休闲茶馆、游戏体验、主题餐饮等 都很适合打卡拍照📷
🐼熊猫书店
好逛又好拍
📍望江公园 👱♀️变身熊猫姑娘🧚🏻♀️
走到哪都不能错过拍照
📍天府绿道骑行
作为爱好者 到了绿道不骑行有点过不去 因为时间不太够 第二天又要进山 保存体力 就小试牛刀骑了一丢丢 体验很好
租车的地方很多 护具 自行车 都可以提供 绿道周围随时还车 方便省时
最后一天行程交给了⛩文殊院
幸福墙👆👆寓意很好
成都火锅必不可少
冻青路市场的美味很多 是本地人爱逛的地方👇
进山前的储备都在冻青路市场搞定✌
三明治🥪 冰激凌🍦 南瓜焗饭 轻食者的最爱
老妈蹄花 肉沫笋片 下饭神器
玉林路的精酿打卡⬇️
川菜经典款 宫保鸡丁 ⬇️
锅巴土豆🥔
梵隐 花间民宿⬆️
设计师酒店⬆️
几天的行程很快接近尾声
这个十一假期没有看到人从众的景区
扎进山里没有信号的与世隔绝
抛开一切的社会角色
只需要做自己 用心去挑战 努力去完成
每一次的攀登都是对积极向上的向往
每一次挑战成功都是对平时努力付出的肯定
每一次都期待在不同的风景中遇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