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扬州小记

作者:哆啦Q梦 显示图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古称广陵,拥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瘦西湖的波光潋滟,个园的四季假山,东关街的烟火气息……每一处景致都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过往与现在。在扬州,本地人最擅长将时光煮汤,把烟火磨成日常的调味儿,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扬州生活最细致的描摹,也闪烁着这座城市的二分明月三月烟花。


从高邮坐着小火车哐且框且不到半小时就到了扬州,可惜扬州东站离市区比较远,打车到酒店又要半小时


选了这家扬州诺富特酒店,性价比巨高,虽然硬件有些陈旧,但软件服务真的是没得挑!


从门口的保安大叔到办理入住的前台 亦或是偶遇的工作人员 所有人都是笑脸相迎 这是一个超温暖的酒店


可爱的无脸看书人


房间也还不错迷你吧饮料都是免费滴
收拾完毕 酒店门口扫一台共享电动车🛵 出发


沿着酒店门前的文昌西路笔直前行到一个大十字路口就到了文昌阁
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 年),为供奉文昌帝君,由巡盐御史蔡时鼎建文昌阁于文津桥上,以昌明儒学。但没过多久,它遭大火焚毁。万历二十四年(1596 年),江都知县张宁在原址重新修建。
此阁为八角三级砖木结构建筑,高24.25米,与北京天坛的祈年殿有些相似。阁身为八角形,四面都有圆拱形的门,二和三楼四周均有木制窗格。它有三层圆形的檐瓦,上面盖有筒形板瓦,瓦顶分为三节,最上面为葫芦形状。阁上曾悬有“邗上文枢”的匾额。
文昌阁的建筑设计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寓意,采用上圆下方的建筑体形,寓意天圆地方;阁中有四根柱子耸立,标志着一年四季,围绕外墙还有柱子十二根,示意十二个月,体现了当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意识。


继续下一站 在文昌阁不远处就是四望亭 依然是在一个十字路口
四望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其始筑年代有不同说法,一说南宋嘉定年间,一说明嘉靖时。万历《江都县志》引宋《宝佑志》云:“四望亭在州治南,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特授直宝谟阁、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崔与之建。”该亭原名文奎楼,后名魁星阁,原是江都县学的组成部分。
四望亭为砖木结构,八面三层,攒尖式瓦屋面。底层四面辟拱门,与大东门街、县学街(今四望亭路)、中小街、北小街相通,故而有“过街亭”之称。亭内金柱和边柱材质为楠木,枋木为柏木,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望亭每层阁楼有窗户可向四方瞭望,最下层四面开门对着街道。每层亭檐有八个飞角,三层共24个,每个飞角都有风铃,风吹铃响,声调悠扬。
在历史变迁中,四望亭也有着特殊的经历。清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军攻占扬州,将领林凤翔、李开芳率军北伐,曾立昌留守扬州,曾“架木四望亭,伺城外”,故称四望亭。


看完两个无聊的亭子 再来看看这几日已经审美疲劳的园子来都来了是一定要看的


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而成。黄至筠前后用了20年时间,花费共计600万两白银修建个园。因园内竹林苍翠、竹叶的形状像“个”字,故名“个园”。
个园以竹石取胜,以分峰用石为特色,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踏入个园的大门,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来到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古韵的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翠绿的竹子挺拔修长,微风拂过,沙沙作响,感受到一份宁静与清凉。


文创雪糕无处不在


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抱山楼横跨在夏山与秋山之间,气势恢宏,楼的长廊宛如一条纽带,将两座假山巧妙地连接在一起。


清漪亭小巧玲珑,屹立于池水中央,周围碧波荡漾,荷叶田田,给人一种清新雅致之感。


夏山由太湖石堆叠而成,沿着蜿蜒的石阶而上,可以近距离欣赏太湖石的奇特造型。山上有亭,从亭中俯瞰,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山下有池,池中荷叶田田,荷花绽放,为炎热的夏日增添了一抹清凉。


宜雨轩宽敞明亮,四面都是窗。


丛书楼是扬州另一大盐商马日绾、马日璐兄弟的小玲珑山馆旧址,藏书有“甲大江南北”之称,后来被黄至筠买下作为别院。


有谁能告诉我左边墙上的钉在墙上的铁片是做什么用哒好多老房子上都有呢


个园的建筑在细节之处更是尽显匠心。门窗上的雕花精美绝伦,有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各种图案,栩栩如生。


个园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时代的变迁,扬州盐业逐渐衰落,个园也历经了岁月的沧桑和风雨的洗礼。在战争年代,个园曾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现在进行了多次修缮和保护,得以重焕光彩。


我相信我是一个一个有福之人


从个园的后门出来竟然就到了东关街


自唐代起,东关街一直是扬州古城东西方向、水陆交通轴线。到了明清时期,这里更是成为扬州最繁华的商业、手工业中心。其东端的东关古渡在唐朝是扬州最繁华的码头,依托码头优势发展出了商贸密集的街市。


东关街拥有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及“鱼骨状”街巷体系,保持和沿袭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特色。外观古朴典雅,青砖灰瓦、马头墙、雕花门窗等元素随处可见。


长乐客栈里面有个芍药园子 推荐晚上来这里听个扬州戏曲结尾我有送上视频


无意中在墙上发现“敬惜字纸”这是指尊敬、爱惜留有字迹的纸张。古人认为文字是神圣的,是圣人创造的,具有灵性。文字能够承载知识、传承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写有文字的纸张也被视为珍贵的物品,不能随意丢弃、践踏、撕扯、玷污等。


扬州三把刀据说都是现在为了吸引游客才起的名头 滴滴司机是老扬州人 表示以前根本没听过这玩意儿


早上水包皮吃汤包 晚上皮包水去搓澡 逛完东关街就去体验


东关街的边边角角有很多可爱的小巷子 时间充裕可以去逛逛呢


逛累啦 看到有梅花糕耶大学门口的回忆 来一块吃吃看 其实不太好吃


东关街的尽头就是城墙啦东关街的城墙东门遗址始建于唐代中期,起初为单一的城门结构,经过不断的发展,城门改为双瓮结构,并在此期间多次进行修缮,基本沿用了原有形制。这种双瓮城结构属于双重防御、功能完备的城防设施,在我国考古史上独一无二。


终于走到了体验扬州搓澡的这一流程这家搓背馆的招牌叫做非遗搓澡 我之前还奇怪搓澡怎么都非遗了原来用毛巾搓澡就是非遗啦一般洗浴中心都是搓澡巾搓的


300块体验了90分钟的套餐 搓澡阿姨非常热情和耐心 最舒服的就是最后的烫背环节啦 体验下来觉得这300花得超值!


香喷喷去吃饭饭啦我的小硕开了14个小时的车终于到扬州和我汇合啦 好开心这家淮扬醉香楼就在诺富特酒店不远 环境虽然有些老旧 但口味是很不错的 太好吃了 小硕都吃的顾不上和我说话了呢晚安

起个大早 去何园走马观花溜达一圈


何园是扬州私家园林中的压轴之作,它与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同时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公园,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原来是清乾隆时“双槐园”旧址,光绪年间为湖北汉黄德道台、江汉关监督何芷舠扩建故名。


何氏家族和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大家族关系密切,如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皇帝老师孙家鼐是同乡加儿女亲家;与光绪皇帝另一位老师翁同龢以及清廷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也有姻亲关系。


全园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以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成一体。其主要特色是把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极致,拥有1500米的复道回廊,这是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的精彩景观,堪称“立交桥”的雏形,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园东南部为“片石山房”,有湖石假山一座,相传为清初大画家石涛手笔,被誉为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


胡乱逛完何园 走不多远就到了皮市街


皮市街的历史可追溯到元代,当时称作马军营四铺南与马军营四铺北。由于要装备马军,自然少不了皮货,皮市街便与皮货有了渊源。这为后来皮市街成为皮货交易的集中地奠定了基础。


到了清代,皮市街发展成为著名的皮货街市。并且以真君巷为界,有了南皮市和北皮市的分别。南皮市即皮市街南段,主要售卖皮衣帽、马蹄袖、皮毯褥等软件皮货;北皮市是皮市街北段,售卖皮带、皮靴、皮鞭等硬件皮货。


皮市街还拥有扬州教案遗址等历史遗迹。扬州教案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事件之一,与天津教案并称“两大教案”,皮市街 147 号 - 149 号就是扬州教案遗址。


这条街基本都是新建的啦餐厅都比较网红 和东关街的气质不同


这里也有一家芍药园子 听说舞台是这里的好 但要说韵味儿 那肯定得选老的


这条街充满了网红元素 适合年轻人打卡拍照


顶着大太阳来到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博物馆的外观犹如一艘巨船,仿佛随时准备扬帆起航,驶向那遥远的运河时代。


博物馆通过丰富的文物、史料、模型等,系统展示大运河从春秋时期开凿到现代的发展演变历史,包括不同朝代对运河的修建、拓展、维护等过程,能让观众清晰了解大运河的起源、兴衰以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例如,会展示隋代百姓用于开凿运河的简陋工具,如带木柄铁锸等,让人们感受古人开凿运河的艰辛。


记得一定要提前预约 还好今天是工作日 不然临时根本约不进


这里是“运河上的舟楫”展厅。数十艘大小不一、各个朝代、各式各样、各种用途的船模令人目不暇接。隋代的龙舟、翔螭舟,尽显皇家的奢华气派;清代的灯舫,精致典雅,仿佛能让人看到当年船上的灯火辉煌、歌舞升平。


还可以去复原的沙飞船上玩玩,坐在船头,看着四周现代技术复原的运河两岸风景,仿佛自己真的置身于古代的运河之上,乘风破浪,感受着运河带来的便捷与繁荣。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运河犹如一条熠熠生辉的彩带,连接着南北,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


逛完仿古街 大运河之旅结束 该吃午饭啦


推荐瘦西湖边上的这家天天凤园 传统淮扬菜 餐厅环境也不错


菜品也漂亮 看着非常有食欲


这道扬州炒饭是改良版的颜值高味道好


吃饱喝足 顶着大太阳逛瘦西湖去啦


瘦西湖最初是为满足城市防卫功能需要而出现的水系。它由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城壕连接而成,并始终与大运河保持水源相通。


在清代康乾时期,瘦西湖已形成“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园林景观,并以湖水串联的二十四景闻名于世,享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的赞誉。


小金山是瘦西湖中的一座小岛,岛上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登上小金山的风亭,俯瞰瘦西湖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在这里,可以看到瘦西湖的全貌,湖水、桥梁、亭台楼阁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天气太热啦 骄阳似火 汗流浃背 闪了闪了


晚上安排个喝茶听曲儿

愉快的扬州之行在美妙的小曲儿中结束啦下一站去南京怀念大学生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