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作美,镇安海棠山,云海壮观!

作者:静水深流 显示图片

国庆小长假,秋高气爽的日子,很是适合家人们短途游。

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4年10月5日,悠闲遛弯的路上,说起了还有两天假期,看着能不能安排一次水果采摘或美食品尝之短途游玩。联系亲们一通合计,镇安海棠山观云海又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来国庆节2、3号是打算去海棠山的,但由于“云涧民宿”住宿预定客满已到5日之后,计划搁浅。

既然有想法就该有行动,于是马上电话微信联络民宿老板,确定了住宿和饮食安排,预付了订金,海棠山之旅得以成行。

10月6日9点出发,一行八个人,两辆车。取道包茂高速,过秦岭终南山隧道,柞水服务区汇合,下高速先行到达镇安县城,行程110多公里。

对于旅行者而言,外出旅行、游玩,很多景象,很多景色的出现,与能否实现最佳观赏,因季节、天气、交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可遇不可求。

云海,是一定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的高度低于山顶山峰的高度。

当云层形成时,站在高山之巅俯看云层,面对漫无边际的云层,好似给人大海波起峰拥、随风飘荡、浪花飞溅、惊涛拍岸的感觉,于是人们就把这一奇观形象的称为“云海”。

云海既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自然景象。雨后天晴是形成云海的最佳条件,特别是雨后天晴的第二天清晨,一般都会观赏到云海奇观。而且一天之中,尤以日出和日落过程中五彩斑斓的云海最为壮观。

这次的镇安海棠山之旅,时间对、机缘巧,天公作美,天气给力,就如赴了一场隆重且超乎想象的云海观赏盛宴,感受体验堪称完美。

徜徉漫步于海棠山云海之巅,秋日秋意弥漫,层层晨雾翻涌,升腾流转,漫过天际,如梦如幻,宛若薄纱萦绕,缥缈仙境,云海与山巅峰峦相映成趣,在早日霞光的映衬下尽显秀美壮阔,赏心而悦目。真是不虚海棠山此行。

先睹为快,呈现视频和美景美照,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向下浏览。

海棠山最佳取景点苏家寨,延时摄影。


海棠山云海的壮丽曼妙,升腾流转,云雾萦绕,缥缈仙境。

真可谓:
云海翻腾涌,霞光映染彩。
巅峰影约见,群山挺且拔。


等待中呼之欲出。



日出安山映云海。



天光云影很壮观。


相得益彰映山红。


云海人家乐融融。



如诗如画有意境。


张开双臂眺云海。


挥红旗云端出发。

好旅程惬意快乐。

来安去安,小城镇安。
山城虽小,并世无两。
这是第二次到达镇安。上一次2020年6月份来时,游览了金台山、云盖寺、塔云山,依然记忆犹新。

镇安县地处秦岭腹地,被誉为“秦楚咽喉”,是秦楚文化的结合部。据传镇安设县最早起于唐朝武则天女皇,最初命名为安业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方。

镇安境内山大沟深,绿水环绕,过去可谓“只堪图画不堪行”的镇安县,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已经成为“既堪图画又堪行”的美丽山乡。

镇安县城东北角是安山,其主峰也叫海棠山。   


县城谢家湾地理位置非常奇特。南有南门坡,北有北城坡,东有海棠山也叫安山,中间有日几山,西有轿顶山,乾佑河川流其间,整个县城山环水绕,就像一个汉字的“日”字。


到达镇安,已11点多。镇安县城不大,街上车辆、行人都不多,乾佑河河道里有几位垂钓者。

车游其间,看看街景,搜寻着午饭就餐的地方。确定了一处名为“绿林小院”的酒家,直奔而去。


乾佑河上建有几座桥,连接着两岸车来人往。


绿林小院位于镇安火车站广场西侧大约50多米。是一僻静的小院,院内有一小型停车场,院内布置有时下时兴的文化墙,一域栽种有辣椒,院内棚下有一处小舞台,台前摆有几张餐桌。楼内房间设有包间。


文化墙打卡留影、点餐、去往附近的蔬菜农贸市场逛逛、喝喝茶聊聊天,大家各取所需。


院内小舞台。



院内文化墙。


随行的狗儿雪纳瑞。


酸菜鱼、腊肉炒粉皮、魔芋炒酸菜、手撕包菜、烧豆腐、清炒豆芽……绿林小院的菜品味道还不错。




说说县城农贸市场,市场不大,也就一条不到200米的街道,街道两边开有肉品、食品、粮食、干货、蔬菜、水果、豆制品等门市商铺,路边也有不少摆摊设点售卖自己特产与山货的人。
腊肉35元一斤,板栗6元,野生猕猴桃大点的3.5~4元,小点的3元,镇安熏豆腐干7元一斤,也有老豆腐嫩豆腐菜豆腐售卖,核桃饼、油渣饼8元一个,大肉13元一斤,本地核桃10元一斤。

绿林小院用餐后,稍事歇息,然后驱车海棠山下的“云涧民宿”。

导航云涧民宿。

出绿林小院,左拐,穿过铁路涵洞,就是通往海棠山“云涧民宿”的登山路入口。

镇安县城到“云涧民宿”盘山公路里程11公里左右,大约需要行驶30~40分钟。

山路起始段弯急坡陡、路窄,大约开行10分钟以后,路况渐渐好转,但依然是弯多,爬坡,必须谨慎驾驶,并不时注意对向下山车辆。

一路上车移山转,山间绿植茂密,空气清新,一派秋日田园风光景象。

山坡上挂满红灯笼果实的柿子树、路边豆荚泛黄的绿豆黄豆、沉甸甸低着红彤彤头穗的高梁、绿油油的红薯秧、已经收割的烟叶和烟杆上开着的烟花、已经奉献了成熟果实的核桃树……莲花白、小青菜、大葱、萝卜、白菜……成片的格桑花、村舍炊烟、发黄的野草、白色的野花、暗褐色的毛锥子,山间五彩斑斓的树叶、盘桓弯曲的盘山路。

想想刚才驱车还在稍显喧嚣的县城,一会时间就又置身山涧,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久违了,看到了路边的高粱,俗称蜀黍(稻黍)。


盛开的格桑花。


被撕掉叶子的高粱。


路边晾晒的劈柴。


孤零零的一棵香椿树。


山里人家。



开花的烟叶。


状如游蛇的盘山路。


路边不知名的野花。

下午两点,到达位于镇安县城东北方向的安山主峰,海棠山下的安山村二组的“云涧民宿”。

“海棠山上有安山村,安山村就在海棠山。”村就是山,山就是村。

云涧民宿所处海拔接近1400米,是一处观赏海棠山云海的绝佳位置,也是再行登高海棠山制高点“苏家寨”的最佳落脚点。

民宿主营停车场服务、露营地服务、住宿餐饮服务、食品销售。由苏姓人家的三儿子与一妹妹经营。

盘山路的尽头就是云涧民宿。民宿外有一小型路边免费停车场。进入民宿车辆有自动抬杆识别系统,不住宿者每小时3元,每天停车费最高收取10元。用老板的话就是,来的都是客,也是云涧民宿的服务品质的体验者,民宿主要经营食宿,靠品质和口碑赢得客户,停车费只是象征性收取。

入住民宿者每人每天费用100元(不是房间只是床位或露营帐篷),含自助简餐两顿,停车免费。如果不住宿,早中晚自助餐都是每位15元。

民宿从老板到员工,服务热情,随和周到,朴素实在。客房环境卫生整洁。用了三餐,自助餐菜品还算丰富,农家菜、浆水面味也很地道。

海棠山观云海,“云涧民宿”是不二之选。

云涧民宿食宿接待能力大约50人左右,需要住宿者最好提前联系规划行程。


坐北朝南的“云涧民宿”。


看见没?民宿边钢管搭成的梯子就是登上云海最佳观赏点必由之路的入口。


民宿前有观景平台,遮阳伞、餐桌椅和帐篷一应俱全,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欣赏到壮丽的山色风光。

观景平台的山坡下栽种有向日葵、玉米、格桑花和千日红,木板铺就的栈道与平台分布期间,帐篷安扎其上,不失为露营爱好者的理想场所。


先打卡留个影。





山坡下远处的小树林后边的山丘上,也建有一视野更开阔的观景平台,在云层较低时,身在其中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中,远处的村舍、山峰、梯田若隐若现,如梦如幻。



民宿一角的柴房。


民宿右边是一一字排开的炖锅灶台,材火锅灶,锅里正炖着土鸡,询问得知每锅198元。




粉刷一新的苏家老宅,房檐下挂着黄灿灿的玉米,房檐台上晾晒着剥好的玉米粒,两个小孩子无忧无虑的嬉戏打闹着,听说要给他们拍照,立马望向镜头。



这是苏家的老奶奶,与老伴都已经80多岁了,但身体硬朗,依然每天劳作不辍。

在征得老人家的同意,特意给正在磨坊用玉米打饲料的老奶奶照了这张照片。在老人家歇息的间隙,与老人家聊了聊。

老人很是健谈。老人介绍自己老俩口育有八个孩子,四儿四女,老大儿子都六十多了,现在是四世同堂。儿女们日子光景都过的不错,城里有房,孙辈们出了几位大学生。老三儿子与一妹妹经营着这间民宿。说起拉扯孩子们长大受的作难,说起过去农业社大炼钢铁、文化革命及至实行了生产责任制,感慨良多。她们那一代人及至比她们年长五岁十岁的人们,为了生活和孩子们的成长确实受了现在年轻人不能想象的心酸与苦累。

祝福老奶奶和老伴健康长寿,也祝福这一大家人吉祥如意。

我们一行入住二楼三室一厅一卫的套房,宽敞的客厅摆有自动麻将机、一顶露营帐篷,一张原木长桌。

安排妥当后,沿民宿前面平台边走下山坡,顺着石铺小道前往小树林观景平台。



小树林观景平台建在一座山丘之上,山丘下建有卫生间。登上十几级台阶,就是防朽木与钢管搭建的平台。平台两层,底层最外一圈设有护栏,高层有露营帐篷,电源插座,可以为电器手机充电,帐篷内也有人正在休息。

站在平台上,放眼望去,绵延起伏,沟壑纵横的山谷峰峦蔚为壮观,云里雾里,若隐若现。层林尽染的秋色美景,好似正在酝酿发酵,局部已初露端倪。

心里想着,大自然确实奇妙,手握画笔的画家也不见得就能勾画涂抹出如此美景。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画面,这样的环境,空气清新,微风吹来还带着山间花草树木泥土淡淡的味道,沁人心脾。身处其中,心悦神怡。

忙着不同角度拍照取景。不经意间,看着落日余晖柔和地洒在每个人的身上,好似洒进照进了心里。人生匆匆忙忙,走走歇歇,看看风景,夕阳余辉也很美。













离开小树林平台,沿原路返回,总有心仪的景致让人不时驻足观赏、录影拍照。

下午登海棠山是必须项,既是为明日早晨提前彩排,探探路,也是为了感受海棠山傍晚时分的韵致。



海棠山,是位于镇安县城东北方向安山的主峰,因为山形酷似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海棠山海拔1480多米,因为大自然的偏爱,景色奇特,云海壮阔,加上近些年安山青龙古寨(王家寨、苏家寨、杜家寨)几个古寨的修复,而名声大噪,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先一步离开小树林的亲们已前往海棠山,我们紧跟其后。顺着民宿边的钢管梯,向山顶出发。

真心话,民宿后边起始段的登山石头路,有点天梯的感觉,可以说给刚踏上登山路的人来了个下马威,意志不坚定者十有三五会打退堂鼓。

简易的石头台阶跨度大,不太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爬起来很是费力,尤其有一小段直拔,更是台阶高坡度大,让人气喘吁吁,走走歇歇。




待到登上一垭口,情形有所缓解。

在我们前面的一行四五个人,看样子刚登上天梯台阶不久,累的在垭口处席地而坐歇息着,吃着水果,定神缓劲呢。


从垭口开始,碎石路沿着海棠山山脊山梁蜿蜒曲折盘桓,虽有上有下,翻岭越谷,需要小心慢行以免磕了碰了崴了脚,但已不再十分费劲。

顺着碎石路一路向前,就可到达海棠山山脊上的青龙古寨,青龙古寨就是海棠山上王家寨、苏家寨和杜家寨三个古寨。也是山脊上三个略有起伏首尾相连的小山峰。

海棠山山脊呈东西走向,三个古寨从西向东依次是王家寨、苏家寨和杜家寨。传说这三个寨子,分别为海棠山上王、苏、杜三个大户人家出资兴建。每有匪患或兵变之时,三姓人就会携老扶幼,备足辎重,退守寨中,与来犯之敌做最后的生死抗争。

这三个古寨隔得不远,王家寨与苏家寨相距有400米,苏家寨与杜家寨相距有100米。三个寨子互相警戒,互相援助,守望相助,是一个完整的防御工事。苏家寨位居中央,王家寨、杜家寨左右供卫。

如今游人登上海棠山古寨,南北可鸟瞰山谷,东西可俯视云海,360度观赏美景。

三个古寨,既是拍摄对象,也是云海奇观的拍摄点。


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一步一步,慢慢地行进在绿树掩映的碎石路上。


不时会被年轻的游人超越,也会不时超越带着老人与孩子的游人。


山脊路上,有向往风景向前者,有已观赏完风景返程者,一条路来来回回,有来有往才是常态。

有七十多岁的老者精神饱满脚步稳健,也有趴在母亲肩头打着盹的孩童。有年轻情侣,也有一家老小三代同游。

海棠山植被茂密,灌木丛生。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就像路边的庄稼、田禾、蔬菜、植物一样,认识并知晓者为之甚少。就像差不多每个人都是植物盲一样,很少有人能一口气说出,超过100种植物的名字,更别说山里的植物了。

学无止境知无涯呀。


路上不时会看到云涧民宿关于爱护环境的铭牌与提醒,但也能看到乱丢果皮纸屑的不自觉者。


路难行,行路难。碎石路确实不好走。
但只要向前,即使慢,即使需要停歇,有所停歇,只要坚定信念迈着步子走,目标就会不断接近。


看看走过的路,哦!我还是蛮厉害的!
看看要走的路,哦!那都是我脚下要走的路!



目标越来越近,风景越来越美!


海棠山,我来啦!


向东(后)看,刚才的山峰已在身后。


到达第一道石门,我想这就是杜家寨古寨的石门吧。


石墙、石门,够高、够厚、够坚,已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站在第一道石门,第二道石门就在山脊稍高的不远处。



第二道石门。这应该是苏家古寨所在吧,上山寨得爬一段坡。



苏家寨地势更高,居高临下,气势磅礴,寨墙平均高达3.5米,石寨砌有“寨门、“哨口”、“箭窗”、“滚木、雷石发射座”、“炮台”、“烽火台”等。

其实想想,这些石头寨确实有利弊两面性:良民拥有石头寨内,石头寨就是人们护身的堡垒;土匪占据石头寨里,石头寨就是臭名昭著的土匪窝。


而今祸患、强盗、土匪已成为遥远的传说。

今天海棠山上的这个苏家寨,已成为人们怀古思旧的好去处,也是人们目畅八方的好地方,更是海棠山云海奇观的最佳观赏取景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还未到苏家寨,天空就飘起了零星的小雨,山风吹着一阵阵凉飕飕的感觉。和亲们交流着明天早上能否出现云海,打开手机看天气预报,明天天气晴好,看来云海得以观赏是有一定把握的了。

朦朦胧胧,薄雾袅袅,山脉、道路、梯田、村舍在若隐若现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


站在海棠山上,视野极为开阔。远山似黛,绰约多姿,云雾缭绕,变幻不定。

海棠山苏家寨,云端的等待,雾里的遥望,细雨中观赏,石门中感怀……永无止境的时光荏苒。


登上古寨石墙,或站或坐,或独自一人或集中合照,你方拍毕我方登场。不同方位,不同姿势,快门不停的锁定着大山、古寨和人美好的不同瞬间。

海棠山别样的风景,苏家寨古朴的厚重,大山深蓝的背景,天际漂荡的雾霭,谁拍谁漂亮,谁拍谁都美!沉浸其中,不亦说乎!拍不够,拍不完,拍不停!















天暗了,雨密了,路滑了,该下山了。


小雨淋湿了碎石路,石头上的浮土与雨水交融,踩上去很滑。

安全第一!慢慢的走,踩实了走。聚精会神的走,左脚踩实了迈右脚,右脚踩石了迈左脚,亦步亦趋。




一路上走走停停,下山用时也就不到45分钟,安全抵达云涧民宿。

6号自助晚餐有清炒包菜、辣子水沾镇安豆腐,肉丝酸菜、土豆丝、南瓜绿豆稀饭、葱油饼。一是合口味,二是走累了逛饿了,胃口大开。

晚上山里的气温有点低,摄氏12度。麻将、掼蛋娱乐了一会后,大家就早点休息了。

10月7日,几位女同胞比男同胞起的更早,6点半不到已奔赴民宿前的小树林观景平台。

天色逐渐放亮。站在二楼平台已经被眼前云腾雾绕的景象所震撼。

天公作美,海棠山云海奇观如期而至。

下楼碰到民宿老板,问了问观云海的最佳点,他说,看今天的情景,云层能淹没了小树林平台甚至于云涧民宿这栋楼,要看云海,登顶海棠山是最佳选择。

以下是在民宿前平台和民宿二楼平台与三楼平台拍摄的6点38分前后的云海景象。

云层升腾,云海翻滚,云层流动,云海漂荡,一派大自然时间、气候,云雾、山谷、峰峦互相作用造就的奇观,让人赞叹不已!



小树林已处于云海包围之中。


这是院前平台拍摄的照片与视频。


这是民宿三楼平台拍摄的照片与视频。


以下是小树林平台拍摄的云海、日出奇观。

徐徐升起的红日,在云海中幻化出神奇的霞光,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白雾皑皑,山峰含黛,霞光万道。

云海奇观日出的时刻让人激动,一轮红日触手可及,心中充满光亮,未来充满希望。

















动物们也不甘寂寞,也来到了观景平台,不知道人们眼里的云海奇观,在它们的世界里是个啥?




海棠山,美在云海,海棠山,最美也在云海。

海棠山的云海美是含蓄的、内敛的、不事张扬的,也是隐秘的,若隐若现的。不要以为她会在任何时候都会展露她的美丽!她往往在不经意的时候、在类似这样寂静的早晨,当人们还未曾睁开惺忪的双眼,她就早早回归到往日的平静了,留给人们的,是她往日平常日子里的朴实,好像她从来没有如此美丽过。

云海最美时段,一般在云海出现清晨的5点半到7点半之间。

云海观赏的机会可遇不可求。登上最高处,云海才最美。所以必须登顶海棠山,这样才能更好的欣赏到云海奇观,才能不虚此行。

昨日下午的实践,已对登山路况熟悉。给保温杯灌满水,装入裤子口袋。想着女同胞们已出发前往,登顶就更心急,脚步也快了,也不觉得早晨的气温低了,身上也冒汗了。

踏上民宿后边的石台阶时,特意看了看时间,6点45分。

匆匆忙忙中,行进在山脊碎石路上,还得记着不时站上高处,朝东向着日出的方向瞭望,拍照。

再上海棠山,又临苏家寨,时间7点16分。

莫道君行早,已有早行人。众多云海观赏者、摄影爱好者早早就来了,架好了摄影器材,占据着心仪的机位,只待捕捉绝佳的美妙的云海日出景象。

站在苏家寨最高处,放眼望去,山岭逶迤,层峦迭嶂,峰岭竞秀,早霞映照,山谷峰峦之间,云雾缭绕,白皑皑的云层很厚,充盈着铺满了谷峰山川,云海漂荡着、升腾着、起伏着、流动着……油然心生:“半壁青山半壁烟,半入云间半入山,半阙石寨半阙岚,半为避世半为仙。”的意境与感觉。

海棠山云海,确实美!不是一般的美!

有人登上山顶的城郭,手握红旗挥舞,“弄潮儿向城头立”;有人登上古寨墙对着云海指点江山;有人帐篷在此过夜,明显是为了更早的感受云海的壮美,有人站上耸立的巨石,张开双臂朝向太阳……人们尽情的表现着对壮阔云海奇观不同方式的喜爱,用自己认为最心仪的姿态留下最美瞬间的倩影。

火红的太阳从东边的群山中喷薄而出的时候,面对太阳缓缓升起划过地平线的时刻,所有人都凝神静气,目光如炬,聚精会神。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但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人们依然目光贪婪,唯恐错过太阳升起的每一个瞬间。

面对此景此情,心中不由自主的涌起一股暖流与活力,热烈而平静、欢喜并欣慰,想到可亲可爱的家人、想到充实平凡的生活……犹觉人间美好,人间值得。




















挥舞着旗帜,似千军万马向云海出发。



苏家寨看王家寨,古寨时而掩映在云海之中,时而被云层淹没,时而又浮出云海,云晕还带着些许色彩。


也有游客在用无人机航拍云海奇观。












欣赏云海奇观美景的环境中,好似人们关系更融洽了,人都更随和了。游人之间相互之间拍照、选景,招呼着注意安全,帮扶着上下台阶,借用道具。

其实,出外旅游,面对美景,游人之间摄影拍照互动,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彼此之间可借鉴、提高摄影技艺,交流沟通谈谈见闻感受也多多少少能获取些信息,增长些见识。

苏家寨山丘石塔旁,碰到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姓啥忘记了,中等个头,身旁三脚架上架着一副专业相机,正在热情的给旁边的一位大姐讲解着手机延时摄影的操作步骤,并打开自己手机存储的延时摄影作品给我们展示,确实很美!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遂与他攀谈起来。师傅介绍说他是柞水县人,爱好摄影,今天早上四点多从家出发,路上帮助一车辆抛锚的司机耽误了时间,不然来的会更早。这是他第63次来海棠山观云海了,观赏到类似今天这么壮美的云海奇观也就三次。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和另外一位年轻小伙也用
手机拍摄了一帧很美的延时摄影作品。

感谢这位素昧平生,热情且摄影技术一级棒的好师傅,让自己收获了海棠山之旅留下美好回忆的影像资料。

海棠山的山脊为东西走向,实际观察与从延时摄影看,云海流动是由北向南,山脊南坡云层也比北坡云层更厚实。

8点半了,延时摄影刚结束,亲们的电话就不失时机的响了,催着下山吃早饭呢。

又拍了几张照片,再环顾一周海棠山的东西南北,和近在咫尺,伸手可及的令人陶醉的云海挥手道别。


镇安县城方向,8点半时云海景象。


王家寨方向,8点半时的云海模样。


东方日出方向,8点半时的云海景象。


8点半时,山脊南北的云海奇观。


穿过苏家寨石门,迎着太阳,走进云海,下山返回。


走在碎石路上,心里在想,隐藏在秦岭大山里的海棠山,真是一处令人陶醉的秘境。其壮美的云海和独特的地貌时至今日才逐渐被人们发现。

游览海棠山,大自然的神秘,云海的壮丽宽阔、恢宏气势让人难忘。

陶醉在海棠山云海奇观的美景之中。昨天下午,今日早晨连续两日的登山跋涉,好像也不觉得咋样的累。

7号早上的自助餐为青辣子炒土豆丝、清炒莲花白、咸菜丁、馒头、煮鸡蛋、包谷米稀饭,还算丰盛。

用完餐之后,云层云雾已慢慢在消散,大山逐渐露出了本来的样子,远观近看都是那么的自然、清新,朴素、养眼,让人觉得舒服。





利用悠闲的午间时间,民宿附近东走走,西看看,登上山坡核桃树下捡捡核桃,来到柿子树下采摘几个柿子,认识一下魔芋这个常吃的食物生长和根茎果实的模样。拉上宠物狗儿溜达溜达,下到坡坎漫无目标的逛逛,坐到平台休息休息,东转西看感受一下农家院的农家自在,和民宿老板聊聊家常,明了一些情况..



云涧民宿位于海棠山下的安山村二组,人们习惯叫此处为苏家大院,大院原来有五六户人家,现在就只有这家经营云涧民宿的苏姓人家了。


前面说过,苏姓人家如今已年过八旬的两位老人养育有四儿四女八个孩子,现在全家有四十多口人,四世同堂。

民宿由苏家大儿子与小儿子投资,2023年11月开始营业,三儿子和一个妹妹经营。老三负责采买和对外联络宣传,妹妹负责接待财务和餐饮内部管理等。

据说县城到民宿的公路由县政府投资修建,从民宿山后,前往海棠山古寨的碎石路由苏家出资就地取材整修打理而成为如今的模样,人工费花了57万元。


云涧民宿老板,苏家老三儿子。

老板拿着刚从树下捡拾的核桃,摘的黄瓜招呼我们品尝。

征得同意,来了张特写,瞧,笑得多开心。

这是一位热情好客、周到细致、麻利干练的陕南汉子。









中午了,随着老板一声高亢有力的“嗷……嗷,浆水面好了”的豪吼,午餐时间到了。

午饭自助餐是浆水面。山里特有的野菜做的浆水,浆水菜切小、浆水汤、干辣椒用油一炝,配上自家的西红柿和散养鸡鸡蛋炒的西红柿鸡蛋,想着都让人流口水。

午餐还点了四个菜,腊肉炒豆豉、家常豆腐、土豆丝、浆水魔芋。四个菜也是对民宿老板给我们一行人自助两餐升为三餐的回馈。

不说菜了,晌午的浆水面确实好吃。那个味,现在想起来似乎还口齿留有浆水的香味。



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品农家菜,逛农家景,听农家音……走进大山,亲近自然,看景听风,放松身心,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生活琐事太多的羁绊,就能收获愉悦、舒心!


关于云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象征着追求繁荣和成功的路程。它是一种精神和信念的象征。

其实,云海不仅是一种象征,也是自然现象的真实存在。古代,云海常被视为神秘而神圣的现象,代表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和气息。

生活中的人们,往往会被过多的思考和计划纠缠而裹步不前,忘记了人生本源更为重要的东西。

我知道,我们不能够奢望一次观云海奇观之旅就有多大的收获、多大的改变,但我们至少应有所启发、醒悟,当我们站在云海之中,俯瞰壮阔美丽的云海世界时,能够忘记部分烦恼,解脱部分束缚,直面内心最真实的自我,不断寻求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平和。

海棠山观云海之旅,不仅仅是一种假期短途游的身心放松,更应是一次极具启示性意义的旅程。

这就是这次旅程的感悟和收获。

海棠山,一个值得一去的旅行目的地,碰巧收获了云海奇观,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