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公里漆树堂大环—野穿9小时都经历了些啥?

作者:非余czj 显示图片


初夏时分野穿漆树堂小环(10KM)被其如琅嬛之地的漂亮风光吸引,种草了漆树堂大环线(20KM起,丰俭由人图片),与我家徒步搭子相约秋天时定要拔了这颗草

节前完成了17公里的悬崖村环线拉练,趁热打铁,避开旷野上人挤人的尴尬,过节就近寻一小众徒步线路,秋已至,拔草时机到,大环线是最佳选择。

地点: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漆树堂,

自驾导航:导航“金佛山星空露营基地”,有停车场,是徒步的起终点。

公共交通:重庆到南川大巴车,然后坐班车到金佛山西

路线推荐:在两步路app上搜索“漆树堂大环线”,

徒步公里:20km起

爬升:约1200m,

最高海拔:1456m,

补给点:中途有农家乐提供简餐和补给服务。

早上8点进山,沿途时不时遇见散养的牛羊,放牧的村民,还有林间排列有序的蜂箱,山涧中已经渐渐叶黄,呈现出斑斓色彩的秋景。








翻越村民们放牧圈地的围栏,铺满金黄松毛的机耕道让秋天的氛围更加浓郁,呼吸着山里清新的空气,踩着落叶铺成的小径,脚下沙沙作响,漫步秋天的感觉真好!犹如坦途的进山之路,让我们乐观的预估7个小时,在下午3点能出山,我们总是对自己信心满满!





路过一个似休息点的棚子,再穿过一间废弃房子,旁边还有挂满橙子的果树,就进入了山林。




刚进林子就见到了满地的野果“八月炸”,抬头望去,枝头上挂满了成熟的八月炸,硕果累累甚是诱人,树枝纤细,我们扭着野果的藤蔓一阵疯狂摇晃,果子噼里啪啦掉了一地,塞满了背包,以至后边的野猕猴桃、野板栗因没有背包空间,而放弃。

科普一下,八月炸又名八月瓜、野香蕉、狗腰子等,其得名是因果实成熟期为农历八月,果子比猕猴桃长,略似香蕉。成熟后,果皮裂开,可以像香蕉般剥开,果肉雪白,果肉内均匀分散着黑色种子,似黑芝麻。它的果肉香甜细腻,口感纯正,味道十分独特,种子可榨油。







背包已经没有打野的空间,接下来,我们认真走路,一路的爬升,山腰后就在野草丛中穿行,野草茂密已经掩盖了路迹,行走困难。





出发前查看攻略,全程线路是在金佛山山脉深处穿梭,如走在原始的森林间,很少能遇见人,先生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提前准备了一把开荒的镰刀开路,这个可真派上了用场。



一路上先生在前面开路,披荆斩棘,这也是我们此行速度较为缓慢的原因。到山脊上,眼前顿时开阔,登高望远,视野极好。







前行到垭口,只是一条荒草丛生的小径,与我们平常所见景致开阔的垭口完全不一样。依稀可见路径下山,鲜有人行走的样子。先生负重前行,繁忙地一边开路一边查看轨迹,路旁开满了各式野花,我则负责记录沿途人文风光。



在垭口上看轨迹前方好似有一汪湖水,拐过几个弯,快到山下时,前方好似一个大大的鱼塘出现在视野里。









穿过一片布有蜂箱的松林,村民才取了蜜,见到了废弃的蜂巢,色泽金黄还残留有一些未取净的蜜。






再向前果真出现了一个人工鱼塘,看周边环境,像农家乐似的,还出现了像村村通似的水泥路。在高处观察了一下地形,轨迹需绕过鱼塘,沿途山花浪漫,争奇斗艳,美得很。






果真有一小院在前,这里是路途中的农家乐院士小院;,与小院主人闲聊了一会儿,继续上路。


穿过小院旁的竹林,沿水泥路前行一小段,路旁长满了破土而出的竹笋,这里的方竹笋非常有名气。




竹林后又开始爬升,野草茂密,行进困难,跟在开路先锋身后,亦步亦趋,翻过垭口就看见袅袅炊烟与一片村落,详和而宁静。




下山,穿过村民家的小院,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爬升,这里的山路相对开阔,路边全是松树,穿行在充满松香的林间,感觉空气中都弥漫着松香。









一路的爬升,拐过了一弯又一弯,耳边传来了犬哮,大山深处也有人家?



随着我们的前行,前方出现了一排房屋,对面的狗狗叫声一阵紧过一阵,左右张望,旷野中只有我们俩人,感情是针对我们的。


原想避开狗狗,无奈轨迹必须经过那条白色的小狗之处,只能硬着头皮向前了。口中念着,小狗小狗你莫狂,我们只是借道路过而已。

手中有杖有棍,心中不慌,我进敌退,看来狗狗也是虚张声势。经过气味浓烈的羊圈旁,上到水泥路面,猛地窜出一条黑狗,气势更甚,唬了我们一跳,好在对面绿荫掩映的房子走出一位老人及时喝止了它。它的地盘它做主,狗狗仍是在身后一阵追赶与狂哮,我们落荒而逃,不甚狼狈。





前方小院隐藏在横竖几排大大的水杉树后,绿荫下桌子板凳很随意地摆放着,好似随时等待着路人停下稍作休息,好清静的院子!大山深处的人家,被时间遗忘在世界角落的样子。




绕过小院,沿前方直行,路两旁的水杉树笔直挺拔,深秋树叶黄的时候一定非常漂亮!





时近正午,观察后面的轨迹和路迹又要开始爬升,于是路餐后继续前行。

在树林与野草丛中穿行,先生光着膀子,在前不停地挥刀开路,我们的防护还是没有做到位,手臂上被划拉出许多小口子。想起了我们第一次在户外野穿时,用两步路找路迹,那时还不怎么会用这个APP,方向也看不准,先生在前探路,在密林中摸爬滚打,几经迷路,误入荆棘丛,颇多周折,终是走了出来,弄得浑身伤痕,以致于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尝试再去探新轨迹。





习惯了使用两步路APP后,与先生对自助找线路沿别人轨迹野穿的徒步线比较痴迷,不仅有对未知线路探索的乐趣,还有开盲盒似的惊喜。


穿过一片比人高的刺梨丛,黄灿灿的刺梨挂满了枝头,很有药用价值的一种野果,就是浑身带刺不好采摘。






林间时不时能遇见倾倒横在路中的大树,增加一些跨栏似的项目。





不断的爬升爬升,走出丛林,终于到了第四个垭口,脚下的路似乎开阔了许多,前面有基耕道似的大路了。开路的工作终于可以停一停了,看着眼前的平坦大道,先生常常地舒了口气。




忽上忽下,转过几道弯,眼前树林间出现了一片露营地,越过树林,前方草坪视野辽阔,这边风景独好!看地势很眼熟,很像漆树堂前那一边有“小瑞士”之称的草坪。






前方就是农家乐,人声鼎沸,询问下得知,我们果然是到漆树堂了,山坡下就是公路,轨迹显示我们是不下山的,绕过农家的羊圈继续向前。心中有个疑问,究竟这个大环线在什么地方才与小环线最终汇合呢?






带着这个疑问,在松林间穿行,踩着厚厚的松毛落叶,还有遍地的松果,初秋的感觉非常明显。路旁石头上的苔藓也开始慢慢由绿转黄,秋天是真的来了。






翻过了几个小坡,大多数时候是在山腰上行走,穿过又一片松林,又一个缓坡,路边的景致都变得似曾相识起来,突然眼前一亮,来到了小环线正反穿分岔口,大小环线的路迹终于重合了!







时间已是下午2点,我们6小时走了12公里,这12公里翻越了上下起伏的5个山头,一路翻山越岭、步履维艰、深沟高壑、披荆斩棘........先生手中开路的镰刀,刀刃已钝,既有了缺口也卷了,提醒着我们这一路前行的不易。

对接下来的路程胸有成竹,小环反走下坡,终于不再是不见人烟的荒郊野岭,路途零零星星总是能遇见走小环线的山友,一路下坡一路顺畅。







只是一路下行,感受到上次小环最后这一程上山之路的不易。

途中有野板栗掉落在路旁,这野果也是个刺头,不好收拾。


先生经过长时间的行走已是步履蹒跚,脚趴手软,快到兰花农家乐的山崖,崖头风景值得一看,提议去看看:“来都来了,多走几步就能看见与常人不一样的风光,多值!”

先生极不情愿的挪动着疲惫的腿步,揶揄道:“每次的忽悠,就是这么得逞的。”



在农家乐稍稍休息片刻,这里前前后后遇见了好几拨儿山友,老板娘说今天走小环线的人多,大环线就我俩种子选手图片




过农家乐后进入金佛山核心景区,一路下行,直至徒步终点。





漆树堂有山水的温柔,还有山野中原始的毛坯路,深入原始丛林间的穿越返璞归真,看惯城市森林钢筋铁骨的我们,更愿紧握这份宁静,不愿松手。

漆树堂大环线徒步里程是小环线的2倍,爬升也是2倍,但风景的漂亮指数却没有成倍增长,如果不是为了拉练或是为段位升级,真心建议小环线,那才是精华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