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蔚县麻田岭,五彩秋景已上色

作者:弓米弓 显示图片

  每到金秋十月,都向往的去看五彩的秋色,于是在麻田岭的草甸,我要用手机为你画了这一张秋色最美的图,可惜,天工不作美,几天前的一场雪,当天的乌云笼罩,让我要给你的画板蒙上了一层雾气,色彩不那么鲜艳,效果不那么突出。


麻田岭,一片保留了大自然原生态的美,环境自然清新,风光秀美,气候宜人的自然天堂,属于尚未被人工旅游开发的原生态自然风景区。又名小天山,位于河北张家口蔚县,被誉为“京西的香格里拉”,“京郊小阿勒泰”,“京西小瑞士”,“河北小天山”等。
麻田岭以其海拔超过2122米的主峰和广阔的高山草甸而闻名,拥有风车山脊、高山草甸、峡谷小溪等美景,牛羊成群,森林迷雾,让人流连忘返,是徒步爱好者与自然摄影师的理想圣地。
,多彩的秋色更让人陶醉。秋意弥漫,景色旖旎,一景一物都散发着浓郁的秋色,让人沉醉于秋天的韵味中。
  秋天的麻田岭,是一年最美的季节,摄人心魄,令人心荡神摇。站在麻田岭的山脊之上,可以望见远方群山峻岭,还有一大片笔直挺拔的高原森林,煞是壮观,梁上天然的油松林。
  麻田岭徒步,
112国道麻田岭村,北沟村起步,(麻田岭北沟),4.6km处有4方向标识牌,14km。18km东梁方向,9km南沟方向,
从北沟徒步到此为止时,海拔不到1900米,整个A环线应该要从南沟在走个两三公里回到北沟。
麻田岭北沟,也就是大部分游客驴友开始徒步的起点。北沟有明显的牌子指引,门口是比较空旷的土路,停车比较方便。从北沟到麻田岭脚下其实大概还有一公里多,
从北沟村开始上山,开始麻田岭北沟村到南沟村的12公里环穿徒步。全程海拔上升400米左右,大概需要4个小时,沿途在华北落叶松林里穿行,路上各色野花遍布,是最能体现麻田岭之景的。路段平缓没有危险,一般登山爱好者都可以完成。 环穿的起点北侧山脊线是一处比较好的观景点,视野开阔。从南往北,可以俯瞰112国道下山方向的盘山公路,甸子梁跌宕起伏,秋天色彩纷呈,阳光透过云层形成明暗辉映,同时可以看到的还有蔚县草沟堡北沟村全景,看见农民放羊,放牛。
下山去南沟:下山主要是两个位置比较痛苦,左边是第一个草甸土路的下坡,从山上看非常的陡峭,可以落脚踩点比较少;再往下右边是临近南沟有一段松林的泥泞下坡,地面湿度比较大,土质松散。


高速进出口,西合营收费站,

2024年 10月5日,国庆假期第五天,跟随天津的山野巅峰户外118人大队伍,驱车5小时,奔向蔚县麻田岭、 如今的麻田岭已经换了秋装,失去了昔日的光芒,略显苍凉。麻田岭属于高原地区,这个季节已是秋天。草甸已变成黄绿色、黄色,桦树变成金黄,枫叶火红,而唯独这山顶的油松,只有一小部分松针变红变黄,大部分松针还倔强的保持着一份绿色。




我们徒步的入口处,此时时间为2024.10.5.,,,11:30
也就是说,我们早6:00集合,到此处路途就用时5.5小时,那一天在车上的时间为11个小时,在徒步10km,估计几点到家那?


部分队友的合影,还有一半队员未入镜,俺坐在第一排右边


启程就开始爬坡


山顶,空中草甸,海拔2088,(官方2122)一个高高细细的气象通信塔,(看不太清楚的)

草甸和草原是两种常见的草地类型,它们在植被组成、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
草甸是指生长在平原、丘陵、山地等低海拔地区的草地,其主要特点是植被以禾草为主,常见的有羊草、狼尾草、糙隐子草等。草甸的土壤肥沃,常常是由河流、湖泊、湿地等地形形成的泥炭土或淤泥土。草甸的气候条件适宜,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间。
草甸的生态环境适宜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草甸植被覆盖率高,根系发达,能够有效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草原是指生长在高海拔、干旱地区的草地,其主要特点是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常见的有牧草、羊草、紫花苜蓿等。草原的土壤贫瘠,常常是由风化的岩石和沙土组成的。草原的气候条件特殊,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之间。
草原的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缺乏水源和树木的保护,容易遭受风沙侵袭和水土流失。


在山顶旁的第一个路标指示牌,也是大部分队友在此休息处,后面是山顶,前面是树林


在此处休息,看我带来的面包,包装都充满,高原反应让封闭的空间膨胀(内压高于外压)


开始下山的第一片森林,坡度一般
,置身万顷碧波的松林,只见苍翠挺拔的油松,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我们像检阅的指挥官,林间小道两侧的松树像一队队,一排排跨马飞戈的兵团,夹道而立。所有松树的外形都像一个锥形的宝塔,这样的外形更显得油松威武霸气。


14:10,路过此第二款标识,此处是岔口,分不同距离的路程的方向


14:50路过此标志,旁边有一条小土坡车道,我们走“奔赴山海”的路,实际就是大坡度的山路和森林路


15:10,开始大坡度(50度吧)无植被,无障碍,无遮挡草甸下山坡


从山顶开始大坡度的下山路,(后面开始了森林区,没想到也是大坡度下降)虽然很陡,但路面松软,容易下脚,比较安全(草甸湿度高,地面松软),不像碎石路,脚滑(地面干燥平滑),


第二段山林高坡度下降,也属于草甸地带,路面松软潮湿,容易立足


山林一路下降,途中队标,防止森林迷路,



已看见公路了,道路已经平缓了,即将到达山底公路


出山口(走到了公路上),我的出山时间是2024.10.5.。16:10,后面还有部分队友。
也就是说,我进山11:30,出山为16:10,行程9km,用时4小时40分钟


终点路上等候的2辆大巴,距离我们下山口800m(近处已无处停车),购买了当地山民的圆白菜,土豆,鲜羊肉,还有现烤的羊肉串,等候最后队友,17:00出发,
无奈刚开始就堵车,山路路窄,大型运煤气罐车弯路需要慢性,而一些没修养的私家车逆行,阻拦道路正常行驶,让大家等候约30分钟


1.3km后开始大爬升,从1860m---2088m,徒步到2.1km处,3km后基本无爬升了(局部也会有的)
7km后开始连续下坡,到8.5km,从1970m---1650m
徒步距离8.6公里,累计爬升257米/下降470米


此段路程,是一个以公路为起终点的环形道路,多年来路线已经成熟,大部分以9公里为主,沿途道路大都是松软的草皮土地。以北坡为起点的,先是大开阔的,少有树木的山坡缓行上升,中间有段沉浮,升降,直到以高高细细的通讯塔位山顶,这段路根本就没有遮挡,跟着队伍,路途清晰,夏天那是晒黑你,唯一的缺点就是下车徒步起,就没有隐蔽的“方便处”。
起点海拔,1828m(11:30),第一个山顶海拔2040m(12:40),山顶海拔2088(12:50),下山进入森林海拔2069(13:05),出山树林的一个山顶海拔2048m(14:30),然后开始大坡度下降,再次进入树林后也是大坡度下降,直到看到公路,最后上公里的海拔是1594m(16:36)
这一路,相对我们驴友来说,比较轻松,没有过多的消耗体力和膝盖,赶上阴天凉爽,一路上只喝了一瓶矿泉水,下山对我来说幸亏带了双拐,(双登山杖),坡度大一些影响不大,提醒来此游客,必须要穿旅游鞋或登山鞋,防止滑倒,尽可能带个柱杖来,安全。


最理想的风景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我看见的风景,长焦拍照是这个样子的,效果没有阳光的照射,逊色了很多


13:44拍,这里应该是最美的景色区,阴天也是表现常常,


12:50拍,这里远处的树林应该都是彩色的,


后期处理一下,效果好一点点了


此时的风景,应该说还是比较应季的,只不过天气阴暗,色彩看不出来,比较遗憾,,如果后面几天赶上天好再来,风景会真实显现美感。
队友“麒麟”用单反相机,后期处理出来的照片,弥补了我们眼看的实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