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游记请看:
诗和远方——我的游记分省总目录 @https://www.mafengwo.cn/i/11406786.html
相关游记链接:
宁河三峡水,巫山秋江月24.9.19@https://www.mafengwo.cn/i/24558594.html
**************************************************************************************************************
巫山县等级最高的景区是大宁河小三峡(5A),长江干流上的“巫峡.神女”景区反而只是4A,不应该啊。这个景区比较复杂,有必要画张图解释一下。长江和大宁河交汇之后,江面陡然变窄,进入巫峡。巫峡两岸分布着著名的“巫山十二峰”,最有名的神女峰在北岸,南岸支流“神女溪”在神女峰下汇入长江。
这样整个景区分为三部分:巫峡、北线(神女峰、神女庙)、南线(神女溪、净坛峰、神女天路),不包括文峰塔。“神女天路”是南线山顶从柳坪到黄岩的观景道路,需坐车游览。景区设柳坪(主游客中心)、净坛峰、神女溪、神女峰四个游客中心,明显更重视南线。
南北线都可以和巫峡水路构成大闭环。以南线为例,景区曾推出一个210元的套餐,具体线路如下:游客中心码头乘船-----巫山长江大桥------船游巫峡-------换船游神女溪------九龙索道------神女天梯(垂直电梯)------净坛峰观景台------黄岩索道---------神女天路(含五个观景台)----------柳坪游客中心----------坐大巴回游客中心码头。这是条精品路线,网上很多人推荐。至于北环线的具体情况,我没有了解过。
下图是我在南线回县城的盘山公路上俯拍巫峡。峡江出碧水,朵朵白云飞。
然而现在整个景区处在“争创5A”的关键时候,正在升级改造,所以船游巫峡、神女溪叫停了,神女天梯、九龙索道也停了,只有黄岩索道还在运行,另外神女天路的五个观景台关闭了三个,连柳坪游客中心也在大兴土木。
因此我来得实在不巧,不过教师证免费到年底,包括神女天路和黄岩索道上下。景区推出了专线旅游直通车,每天两班:10:30和14:30从巫山游客中心(小三峡游船码头)发车,14:00和17:30从柳坪游客中心返程,单程票价10元。还是那句话:只要免费,怎么缩水打折扣你都别叫唤。
9月20日早晨7:00在酒店吃自助餐。我住的旅馆位置真是好,就在游客中心码头旁边,去哪玩都方便。
啥吃的都有。
7:20吃完,发现四楼可以看江景,太阳刚越过山头,很刺眼。
神女天路就在巫峡口内,远处的山脊线上。直通车10:30才发车,还早呢。不能浪费时间,我准备先去巫山县博物馆。
博物馆也得9:00才开门。我8:20出门,步行前往。
巫山是座山城,就建在山坡上,我住在江边,海拔最低。天空真蓝呀。
“神女大道”?在哪里?爬上去就知道了。
手机导航让我往这里走......只好吭哧吭哧地爬上去。
一抬头,我靠......本以为是结束,没想到才开始!昨晚在船上看的那个光影秀不就是在这儿嘛。
自拍一张,这就是神女大道。左上那座带重檐歇山顶的就是博物馆。
走走歇歇,汗流浃背地爬到神女大道上端,回头远眺巫峡峡口。果然站的高望的远。
神女大道无须爬到顶,左边一拐就是博物馆,馆前有个大的观景平台。
巫山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还差十分钟开门,先观观景。
再次自拍一张,巫峡峡口。
如去神女天路景区(柳坪),必经峡口的彩虹桥——巫山长江大桥。看着不远,其实要取道大宁河东岸,绕很多路。
我住的“曼斯顿酒店”就在近处的楼群之中。
视频,还原周边整个场景。
9:00准时开馆,走进大厅。精品文物都刻在这根柱子上。
现在的博物馆互动性和趣味性越来越强了。汉朝麦陀陶俑,马上在馆内就能看到。
一楼的临展厅是“郑万高铁巫山段建设纪实”。要想富先修路,巫山县这样的地形,修路可不容易。
二楼展厅是基本陈列“巫山巫水巫文化”,两边都是“巫”字的变形体。这个“巫”字在古代包罗万象,充满神秘。
这是出土于大溪遗址的新石器时代彩陶钵。
穿孔石钺,也是大溪文化家族重要成员。
东汉时巴蜀地区特有的摇钱树树座,以及反映女性生殖崇拜的“抚乳俑”。
还是东汉,西王母鎏金镂空饰牌。西王母是掌管长生不死药的女神,原始信仰发达的大巫山地区很多器物都有她的形象。
布景,三峡的崖壁上有栈道和悬棺。
清朝的神像,和祈雨有关。今年夏天这个天气就能用得着。
二楼是《长河遗珍——巫山出土文物精品展》。
这件其貌不扬的东汉绿釉双耳陶釜竟然是一级文物,它的特色是颜色从绿到银白有一个变化。
又一件一级文物,东汉四灵西王母鎏金柿菱形饰牌。这是一种棺饰,出土于汉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还有东王公一应俱全,西王母坐像置顶。反映了那时的神仙世界西王母为至尊主神的局面。
东汉灰陶庖厨俑,二级文物,却可看作博物馆的颜值担当。他在收拾啥?鱼!这为当今著名的“巫山烤鱼”的渊源提供了有趣的联想。通俗而言,巫山烤鱼可以追溯到汉朝,至少在那时也有其雏形。
左为虎钮錞于,巴楚之地常见的战国时文物;右为东汉的“龟兔灯”,兔子骑在乌龟背上举着灯盏,很有意思。
羊形灯。
东汉青釉四系瓷罐,和绿釉双耳陶釜出土于同一座汉墓,是南方东汉青瓷的代表作品。
雁形陶器。
东汉的虎形带钩。感觉东汉的文物占了馆藏大半啊!
和庖厨俑一家的“麦陀陶俑”,外面大厅里已经看到它的宣传片。
它们都面带笑容,啥事这么高兴?
宋朝的金狮链。
明朝的长宜子孙金牌。
三楼是《巫山三峡文物保护成果展》,文物都是来源于三峡工程修建前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也不乏精品。
年代久远的西周神鸟骨雕,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三峡库区的双堰塘遗址,印证了巴人“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的图腾崇拜。
战国谷纹玉璧。巫山地区本不产玉,却有大量的玉璧出土,说明当时巫山的文明程度已有较高水平,与其它地区常有贸易往来。
古代巴人用柳叶剑,看看和楚国的青铜剑有何区别?
这是巫山错开峡内的悬棺。
东汉乐舞俑。
原来现在的大昌古城是整体搬迁过来的!
我在巫山博物馆参观了45分钟,时候不早,得赶紧撤。应该说,虽是个县级博物馆,还是有很多宝贝的。
下台阶,步行回旅馆,冲了个澡。10:15退房,在游客中心码头门口找到去神女天路的直通车,车上加上我只有3名乘客。10:30准时发车。
直通车用时半个小时,沿途风景不错。首先过龙门大桥,沿着大宁河东岸疾驰。
回看县城中心区域,它就坐落在一座覆钵形的山上。神女大道、巫山博物馆都历历在目。
长江和大宁河交汇处是很宽阔的。
已经看见巫峡口的长江大桥了!杜甫“即从巴峡穿巫峡”就从这里进入。
再看一眼口外的茫茫大江。
车从大桥上隆隆驶过。我因为坐在车子右边,没有拍到巫峡。
好在车上人少,我赶紧换到左边,过了好一会才看见下面的巫峡。
车子顺着南岸的盘山公路不停地爬坡,偶尔还能看见巫峡。
江北的文峰塔看得十分真切,它也算巫山的地标了。文峰塔是一个独立景区,现在也对教师免门票,但是怎么过去呢?很麻烦。
车子一直开上山顶的柳坪游客中心。
游客中心在大修,弄了个临时售票处,拿票拿了好一会。
这是景交车,但是要凑够6个人才走。只有5个游客,那就得等到11:30发车了。闲着没事,和其它乘客聊天,和我同车来的那对夫妻,是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女的已经退休,男的还在岗。和他们聊了八里沟与宝泉,呵呵。另外从陕西安康来的两个年轻人是自驾上来的,忘了问他们正常票价是多少。
11:28,看看也不会再来游客了,景交车载着我们5个人出发。路上可以瞥见巫峡峡口。
神女天路全长12公里,平均海拔1200多米,公路盘旋于悬崖峭壁之间。
林州大峡谷也有“太行天路”,都是“如同在天上行走”的意思。
八分钟后,停靠第一个观景台——天盏灯。
神女名叫瑶姬,是西王母的小女儿,她正在向大禹传授天书,教他如何治水。
三峡云巅,神女天路。
碧绿的巫峡水,一览无余,像一条碧玉带,静静地在谷底盘旋。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朵朵白云飞来助兴,这可是第一无二的“巫山云”呀。
回看天路,青山如黛。山顶不热,凉风习习。
下一个观景台——仙履台,离此只有100米远。
传说神女在这块石头上留下了脚印。巫山十二峰,据说本是十二条恶龙,被瑶姬杀了,尸体化为高山,堵住了长江的去路。大禹在瑶姬的帮助下,凿出巫峡,疏通江水。
眼前峰峦起伏,一直蔓延到天际,哪能找到这十二峰呢?
从地图上看,对面是“朝云峰”。但是因为所处位置太高,看到对面是一整块山体,没有“峰”的感觉。
神女“朝为云,暮为雨”,来无影去无踪。此峰以此得名。
从别人游记中借用一张照片,船游巫峡,仰观两岸,这才有“峰”的感觉。近处是“朝云峰”,远处像剪刀一样的,就是神女峰!
仙履台上也能看见神女峰,只是有点远,就在右手边那个峡江转弯处。
这段长江是朝东南方向流,等到神女溪汇入,又折向正东。
游峡江,就应该“水陆两栖”,今天少了水路,不免遗憾。不过能登顶俯瞰,也是一大快事。
巫山的云早已成为一种浪漫的文学意象,比如残唐五代词人李洵就用《巫山一段云》这个冷门词牌怀古伤今:
有客经巫峡,停桡向水湄。楚王曾此梦瑶姬,一梦杳无期。
尘暗珠帘卷,香消翠幄垂。西风回首不胜悲,暮雨洒空祠。
今天这样的天气,我眼中只有壮观,没有伤感。
从小就向往长江三峡,今日才遂了平生所愿。
必须用视频才能记录最美好的瞬间。
仙履台旁边有一条玻璃栈道,一直延伸到下一个观景点。
不长,没有100米。
神女峰那个位置好,朝迎旭日升,暮送夕阳下,也叫“望霞峰”。
电瓶车就停在前面等着我们。
这是飞来石?
此处离神女峰又近了一些。看起来峡江转弯处北岸有码头,估计有登山路直达神女庙吧。想看清神女峰和神女庙,估计要到下一个观景台——瑶台。
李洵还有另一首《巫山一段云》: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上车,继续走“天路”。
这大概就是“瑶台”,不停车,没办法。
后面就看不见江面了。
马上就要到净坛峰了。
下面那根石柱,可能是地图上的“神女玉簪”。
电瓶车停靠在此,我们步行去净坛峰游客中心。
离红叶季节还早得很,三峡红叶季一般在十二月初,但现在就能看到些许枫叶了。
这地方叫黄岩,有村庄,也有农家乐。不过静悄悄的,看不见人影。
他们说,这是飞天
坐黄岩索道下行。缆车轿厢很小,运行速度极慢,用时长达15分钟。
到了下站,还得下一大段台阶。
这才来到净坛峰观景台,费那么大劲就是来看一座山峰的。
向索道方向回望。
净坛峰就在眼前,下面那个,旁边的一个细细的分支是“神女碧玉簪”。旁边是垂直电梯“神女天梯”,现在也在维修。
拉近了看净坛峰。最下面弯弯曲曲的就是“神女溪”,水都快干了。看见没?下面还有“九龙索道”。
这边有个突出的小观景台,本来能拍出貌似很险的效果。可是也在修缮,下面还拉上了绿网。
从观景台往另一个方向,有“红叶坡步道”。
看看红叶漫山时的效果图,背景就是净坛峰。
现在没有红叶时是这样的情景。
我沿着红叶步道走了几百米。
眺望群山。最后还得原路返回。
再坐索道上来。等景交车时,已经一点多了。新乡的老教师真不错,早上在酒店吃自助餐时带了一点吃的出来,分一点给我吃,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以前也这么干过,今天居然没想起来。
13:35回到柳坪游客中心,回城的大巴14:00才开车,我就到附近转了一会。现在云彩越发好看。
大巴启程回城。这回我坐在车的右侧,认真欣赏沿途风景。
其实路上的风景不比目的地差多少。
这条顶部很长还有点斜的山峰似乎是“登龙峰”。
栾树已经黄了,和我家一样,尽管气温很高。
一览登龙峰全貌。
梯田。
高山上处处有村庄和农田,人的生存能力都是逼出来的。
又能俯瞰巫峡峡口了。
和文峰塔对视。红叶季那里也是重点区域。
换个角度看巫峡。
特别喜欢这样清爽的画面。峡江九道弯,巫山一段云。
长江大桥。
桥上再拍巫峡。
视频一段,飞渡巫峡峡口。
14:30回到县城游客中心码头。
和老教师们告别,他们下面准备坐游船去宜昌,而我却要往上游走。取了行李,叫滴滴去巫山翠屏汽车站,车费7块多。
不知道巫山有几个汽车站,但这个翠屏汽车站似乎是最主要的。它的位置比较高,开车上来不太容易。
到奉节的车票25元,比坐高铁便宜1元。
从巫山到奉节,有三种交通方式:
1. 高铁。20多分钟就到,但是奉节高铁站位置很偏,而且车次不太合适,下午两点和六点之间无车。
2. 长途汽车。流水发车,45分钟车程,奉节汽车站就在县城。
3. “小红船”,从巫山九码头到奉节依斗门码头,船票30元,航程4个小时,经过瞿塘峡!我最想坐船,可惜一天只有两班:8:00,14:00,如果我明天再走,那明晚就到不了重庆市区,破坏行程计划。
综上所述,我选择坐长途汽车。
总结一下巫山的游程。这次因为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巫峡. 神女景区只游览了三成,很不过瘾。不过没关系,已经部分领略了神女天路巫山云的风采,并且熟悉了路线。早晚我会重游,把水陆大环线,还有文峰塔景区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