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行~北镇庙、崇兴寺双塔、北镇辽代文化展、鼓楼、李成梁石坊

作者:琉璃阳光 显示图片



北镇庙,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城西2千米的山岗上,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也是全国五大镇山中保存最完整的镇山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

初称“医巫闾山神祠”,金大定四年(1164年)重修后改称“广宁神祠”,元大德二年加封医巫闾山为贞德广宁王,将神祠扩建后改称“广宁王神祠”,元末被毁。明洪武三年在原址重建,改称“北镇庙”。

在其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石牌坊、山门、神马殿、钟鼓楼、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内香殿、寝宫等。庙内保存有元明清碑刻56通,庙东有乾隆年间所建的“广宁行宫”遗址。

庙内保存有元、明、清历代封山、祭祀、纪事碑五十六通,大殿内保存有明代32位文武功臣珍贵壁画。

庙前正中是一座六柱五楼式牌坊,两旁各立有一石兽。



两组狮子,排好队全亮个相。

石坊前后置圆雕石狮两对,雕刻精美,神态各异,分别雕成喜怒哀惧四种神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看古建筑到北镇



司机讲夜市很热闹


礼袋盲猜,哈哈。




沿中轴大道走起。



神马殿又称神马门,,殿内塑有两匹马和两个马童,为山神行走时的坐骑及随从,殿内左右石碑两通。


墙上有展版,很长知识就是光线太暗,观看很吃力。




中国镇山文化展


钟楼、鼓楼位于神马殿东西两侧。




碑亭位于神马殿北甬路东西两侧,横列四座碑亭。



过碑亭,往北是一个高大的月台,绕以雕工精细的石栏杆,主要建筑都在月台之上,从南向北依次为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内香殿、寝殿。在月台两侧有转运台(遗址)和圣诏之碑。


雍正五年(1727年)的《御制碑文》碑




御香殿位于神马殿北24.5米的第三层月台上。古时用于贮藏朝廷祭典所用香火和供品、陈放朝廷诏书的庙宇,故又称龙亭。

月台的东西两侧和石阶之下还立有清代皇帝的御祭、游山诗文碑14通,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石造日晷一座(基座犹存)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式大木架结构,上盖绿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是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

殿内北部中央的神坛上供有一尊“北镇山神”。


东西两侧的墙壁上绘有明代开国元勋32人的画像。


大殿内保存有明代32位文武功臣珍贵壁画


修缮时保存下来的原建筑材料。


一文一武。




寝宫


寝殿是山神夫妇的内宅,规模仅次于大殿,殿内有山神夫妇及童男童女塑像。


宫内绘画





转运台(遗址)



女娲补天



女娲右手托着补天石。哪漏了给它一石头。哈哈。







又去了边边角角


石旗杆


又见十不全,没给单间,哈哈。





猫咪该午餐了。


食谱茶蛋、烤面包。


吃饱了,午休吧。




被誉为“禅塔双标”的崇兴寺双塔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所辖之北宁市东北隅。两塔外开别致,秀丽挺拔,东西相望,间距四十二米。东塔高四十七米,西塔高四十五米,是我国三千多座古塔中一对著名的姐妹塔。


古称双塔幻景,又称禅塔双标,始建于辽代晚期。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国佛寺采取双塔并立布局,且高大雄伟,以崇兴寺双塔为最早。


崇兴寺双塔均为砖雕八角筑十三层实心密檐式建筑,东塔高43.85米,西塔高42.63米,两塔相距43米。两塔型制、结构基本相同,但是各有差异。其砖雕座佛、斜侍菩萨、飞天、负重力士、伎乐人、精细、栩栩如生。




崇兴寺






八宝琉璃井。





北镇辽代文化展


过去总认为辽代拖累了中原文明。

辽代之所以能够统治一个大帝国二百多年,是一个汉化比较成功的国家,虽然并没有进行彻底汉化,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的确促进了辽代内部的发展潜力。

辽代是由契丹民族创建的多民族王朝,辽上京是辽代五京中营建最早、地位最为重要的都城。

辽代契丹人在宫殿等建筑固守自己“坐西朝东”的传统,另外,也吸纳、尊重中原传统,像南部的孔庙、国子监这些建筑,没有改变它们“坐北朝南”的特质,这也是各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进程的生动体现。

人们看到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各区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持续不断的多元文化融合,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特质。


契丹族自其始祖时期,就与医巫闾山地区有密切联系。




辽代绘画两幅顶级之作,一幅在台北。


另一幅在波士顿。


辽代皇族人物世系表


五座辽代皇陵,两座皇陵在医巫闾山。




崇兴寺双塔为辽代所建。是辽代建筑的珍品。



对观音的尊崇是北镇地区宗教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


从祟兴寺出来,院外拍摄的双塔。电线杂乱。




北镇钟鼓楼,位于辽宁省北镇市,楼上挂“幽州重镇”之匾。


李成梁石牌坊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北镇城内钟楼前,是明万历八年(1580年)明神宗朱翊钧为表彰辽东大将李成梁的功绩,命辽东巡抚周咏等人修建的。

石坊高九米,宽十三米,四柱五楼,全部用淡紫色石料制成。饰有人物、花卉等浮雕,刻工细致精巧。坊额上竖刻“世爵”二字,横刻“天朝诰券”及“镇守辽东总兵官太保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等字。该石坊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

李成梁石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