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宝藏风景区—泰宁

作者:黑白猫咪 显示图片

几乎每年都要去福建,便萌生了走完福建所有地级市的念头。今年先从毗邻福州的三明市走起。搜索三明地图,发现了一个叫泰宁的县城,居然全是绿色的旅游风景区,那好,就去挖掘这个宝藏县城。

泰宁从五代南唐中兴元年(958)升归化场为归化县,第一次有了县城的概念。宋元枯元年(1086),宋哲宗赐孔子故里的府号“泰宁”为新县名,寓“国泰安宁”之意。正如县名的寓意,长期以来境域内“人自足用,无所外求,天下并争于干戈,无所与也。”僻静的泰宁县城一直没有正式的城防。到了明代嘉靖年间,修筑进可攻、退可守的高墙坚壁,被新任的县令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历时五年告竣。从此,有了文化地理意义上的泰宁县城。筑城后的古城山水相依,金溪水环绕山城,半壁合抱弯如长月,古城浑若红日座落当中,形成充满田园诗意的“日月星”格局。如今,在泰宁县城所能看到的建筑,基本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保留下来。

💥第一天:午饭后从闽清出发,与舅舅两夫妻加上我们两夫妻,四人一车自驾泰宁。下午到达,入住泰宁金湖酒店。酒店不好的地方是餐厅朝北面,早上吃早餐时奇冷。
傍晚逛逛红军街,晚上在古城觅食。




💥第二天:将近9点到达①金湖景区码头附近购票上船。船到一站即走,去下一站再坐另一条船,工作人员指挥得很清楚。下午2点左右离开景区。小憩后,下午四点到达②泰宁古城,继续前一天未竟之旅。



💥第三天:9点半到达①寨下大峡谷,下午1点半结束。回到市区午餐,小憩后4点出发又去古城九举巷。



💥第四天:一早先去了舅妈朋友介绍的小众景点—①黄石寺,意外收获美景。游览一个多小时后接着去②九龙潭。虽说夜游九龙潭很美,但我更希望能在白天清清楚楚地看到它的地质外貌。九龙潭游船需40分钟,临水栈道步行1个多小时,加上午餐需时共3小时。




💥第五天:前往将乐县玉华洞,游览2小时。然后去三明寻古建。下一篇游记将会介绍三明古建。


泰宁县城岭上街,一条明清风格的古巷,当地人称为红军街。1933年8月中旬,朱德、周恩来率领的红一方面军指挥部从江西东移,经建宁抵达泰宁,入驻这里,运筹帷幄,指挥东方军入闽作战和江西抚河以东地域红军作战。1933年9月下旬,国民党军开始第五次“围剿”,10月4日东方军回师江西黎川御敌。10月下旬,红军总部撤离泰宁。


红军赋铜群雕
铜雕群主要表现的是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在泰宁县发生的五场大规模战役之一的“大洋嶂阻击战”的战斗场景。该战役被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誉为“应该占着中国工农红军以少胜众战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漫步明清古街,见一牌坊写着“红军街”。


红军井始建于明代,原名儒学井,为学宫学子所修建。1931年至1934年在泰宁与敌军斗智斗勇、顽强斗争的过程中,红军经常帮当地老百姓挑水、打柴、扫院子,与百姓共同生活,结下深厚情谊,赢得百姓的尊敬与爱戴,因此百姓将其更名为红军井。


墙上还残留着当时的标语。


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机关旧址及朱德、周恩来同志旧居:
此处原是一户姓陈商人的住宅,木质结构,始建于清朝。1933年8月18日,朱德总司令、周恩来代总政委率领的红一方面军指挥部从江西东移,经建宁抵达泰宁,红军总部就设立于此,在此指挥东方军和江西抚河以东地域的战斗。




朱德故居



周恩来故居



推荐指数:❤❤❤
红军街范围不大,走个半小时差不多了。

泰宁古城不仅有江南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真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建筑群,还包括明早期到清晚期500多年中各时期建筑物,是我国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民居群。







尚书第,又称“五福堂”,建于明万历末年至天启年间,是明末兵部尚书李春烨的府第,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该堂以南北向角道为基线,设南门楼、北仪仗厅、坐西朝东的五幢主体建筑,以及书院、辅房、马房、后花园等附属建筑。主体建筑每幢三进,用封火墙相隔,有廊门相通,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是一座典型的泰宁传统“三厅九栋”砖木结构的建筑群。



从大门进入甬道,甬道有5重门楼,门额上嵌有石匾,分别题刻着“尚书第”、“柱国少保”、“四世一品”、“礼门”、“义路”、“曳履星辰”、“依光日月”、“都谏”等字样,匾额的枋檩柱头雕刻着各种精巧图案。


匾额上的雕刻极其精细,且有吉祥的寓意。



主宅5幢,辅房8栋,分5道门沿甬道一字排列,除厅堂、天井、回廊外,有房120多间,全为砖石木结构。

📌第一栋,是膳厅。


厅前天井必有水缸,养花养鱼,不仅有水为财的寓意,还有消防的作用。


大厅木柱础石呈八角形,雕刻着麒麟、锦象、莲瓣等图案,柱础间还垫着雕刻的扁鼓石。



窗的设计别具一格。



这张台的木雕非常精美,台上部的雕刻还是有色彩的,图案设计应该是有内容有故事的。


绣楼,古代女子绣花玩耍的地方。


📌第二栋,从四世一品门楼进入,据推断是李春烨夫妇的住所。


四世一品指的是皇帝赐给李春烨一家四代人享受一品官的荣耀。门楣上面的这四个东西叫做门簪,平时用来挂灯笼,也表示一种等级。四品以上的官员拥有四个门簪,以下的是有两个或没有。古时的门当户对,门当指的就是门簪,户对指的就是门前的抱鼓石,方的如砚台,代表文官,圆的如战鼓,代表武将。



尚书卧室 
卧室,古称“寝室”。明代房间布置有“高堂广榭,曲房奥室,各取所宜”的标准。卧室内,床榻需面南而放,在榻的后面留半步距离的空间,用以放置衣架、书灯、厢奁等物品。榻前置一小几,小方杌二;再置一小橱以放香药玩器。室中清洁雅素,非幽人眠云梦月所宜矣。



“‌清朝师柱”是指明朝末年官员‌李春烨的居所和其为人处世的态度。‌ “清朝师柱”一词中的“清”代表李春烨为官清廉,而“师柱”则象征他位高权重,如同支撑国家的柱石。‌


📌第三栋,猜测是李春烨的儿子居住。


“孝友堂”是尚书第内唯一一块李春烨亲笔书写的匾额,希望自己的后代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这个十二折的花梨木屏风是整个尚书第最值钱的东西,是李春烨给自己女儿准备的嫁妆,也是真正来自明朝的古物,上面雕刻的是八仙下凡的故事。


后厅“孝恬”这块匾是天启皇帝口御,大学士张瑞图书写给李春烨的。这块匾的来历是这样:在李春烨母亲九十大寿那一年,李春烨曾三次上请皇上,要辞官伺奉老母尽孝道。皇帝被他的孝心所感动,准了他的奏本,并在一次上早朝时,当着众大臣的面,赞扬李春烨非常有孝心,尽孝道。他希望在全国形成一种“孝恬”之风。最后由张瑞图撰写其匾,送给李春烨。
我们看到“玉音”的“玉”字一点点在了上面,意思是金口玉言,是皇帝说的话,点在上面是皇权的体现。


📌第四栋,据推断是李春烨女儿闺房。



📌第五栋,是李春烨母亲的住所。


厅里展示的是榫卯结构的模型。


这里有专门为母亲设置的厨房,可以不用每次都走远路到第一栋膳厅去用膳。


尚书第,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工艺精湛,既借鉴了京城官府建筑的恢弘气度,又糅合地方民居的精巧元素,是迄今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且独具风格的明代建筑群,有“江南第一民居”之美誉。



📌进士巷
巷内保存明代进士江日彩旧居,其门楼扁额题“进士”。两宋“一门四进士”中,泰宁叶氏、邹氏皆为名门,其中邹氏祖屋曾在此巷内,因此得名。



📌九举巷
旧称澄清街。街道南北走向,由巷道、明沟等组成,南北长370米,东西宽3.5米,占地面积1295平方米。街路面中间用赤砂岩直铺、两侧用河卵石相衬,明沟开于巷道东侧,沟宽0.8米,深0.6米。街两侧分布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筑群、巷道、古井、庙宇、砖混民居等建筑。












夕阳西下,天空惊现斑斓火烧云。







推荐指数:❤❤❤❤❤
每天我们都是傍晚前后去古城游玩,前前后后大概用了4、5个小时。

金湖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其名缘由金溪,金溪是闽江上游富屯溪的支流,迂回于闽西北万山丛中。金湖集大半个县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湖,有100多个风景点。
在我看来,整个景区最值得去的就是甘露岩寺。


第一站到达野趣源
野趣源位于金湖景区第一景,景区内有明末清初、进士邱嘉彩隐居岩洞,及苗家山寨,设有竹排、垂钓、攀岩、探险、滑瀑、沐浴、野炊等。



我们放弃了野趣源这一景点,转乘去甘露岩寺的船。

到达甘露岩寺码头,上岸往寺庙方向走去。
先经过🌈钟鼓山,因当时雾比较大,只能看见轮廓。这巨大的钟鼓因与甘露寺组合在一起,有“右鼓左钟,庙(妙)在其中”之说。


🌈如来佛祖
这尊惟妙惟肖的如来佛祖位于甘露寺正前方,法相庄严,佛气尽现,它反映了砂砾岩的两种风化作用,一种是佛祖头像顶部的球状风化,一种是垂直岩壁上的状剥落,它们分别造成了佛祖的头部和面部。大雾之中,朦朦胧胧。


🌈印身佛
在佛教中,只有当一个寺庙的佛性达到最高境界时,才可能出现“印身佛影”,甘露寺背后的这个“印身佛”,验证了这片山水的非凡佛缘。它是赤壁丹崖长期受到水流冲刷或浸润,生长了苔藓类植物,苔藓类植物死亡后留下黑色的印迹。


沿途的小佛像太可爱了。


碑刻上题的是宋朝进士邹恕写的一首诗:“兰若半空中,云山第几重;瀑流千丈练,鹤宿五株松。晓钟禅房黑,霜林木叶红;悬岩回首望,归思过前峰。”表现了甘露岩寺的建筑特色和四周的秋季景色。


看到寺庙的一小部分了。周围丹霞赤壁恰似把寺庙握在手中。


甘露岩寺的山门,便是这石头门洞,还有一副对联,“层层楼阁一柱擎天状元还母愿,滴滴甘露万人饮观音赐吉祥”,也道明了甘露寺的建造缘由。


🌈甘露岩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860多年的历史,岩寺修建于高80多米,深和上部宽约30多米,下部在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的央穴内,岩壁为红色砂岩,上方有一形似龙头的钟乳石长年滴水,水质甘冽,故名甘露岩寺。甘露岩寺主体建筑都为木质结构,采用插拱的形式,用一句话可概括其建筑特点“一柱插地,不假片瓦”。据考证,十二世纪时,日本名僧重源法师到福建考察,取样于甘露岩寺的“T”形头拱,回国后建起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佛殿。










颤颤巍巍地游览完甘露岩寺,下山去下一个码头。全程没有走回头路,回程经过了一个可以吃简易午餐的地方。
一块巨大的石头平稳地搭在了地面的石头上,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台面,台下就是遮阳避雨的好地方。





沿着指引到了码头,上船前往一线天景区。
游船缓慢前行,湖面如镜,山峰环抱,丹霞风光徐徐飘过。
🌈仙象呈祥:是有点大象的样子。




沿着蜿蜒曲折的水路,远处风景越来越清晰。


🌈遍寻网络,这么好的风景居然不配有个名字?如一人抱膝蹲坐,起个什么名字呢?




到了斜线天码头,上岸了。

这里“一线天”的倾斜是由于岩层的断裂,经流水的常年侵蚀而逐渐形成的线谷景观;因天梯建在巨大的岩石缝隙中,故名岩隙天梯。
人在岩隙中抬头仰望,只见一线光透射进来望不见天,正所谓:抬头不见天,回头一线光。



春节期间游客还是有点多的,大家一步一挪,缓慢地前进。


岩隙间有向上的楼梯,缝隙非常窄,只容一人通过。


向天空望去,狭窄的缝隙透处一线光芒。



斜线天两边的山峰极高,人在缝隙之中非常渺小。



穿过一线天之后,继续乘船回到售票处附近的码头。



回酒店途中,看到一座精致的风雨桥,一顿猛拍。
桥头牌坊上的图案犹如剪纸一般。



推荐指数:❤❤❤❤❤
虽然建于岩壁间的寺庙不少,但是每个都有其特色,甘露岩寺你值得拥有。

寨下大峡谷位于泰宁世界地质公园西部,方圆5平方公里,长4公里,由悬天峡、通天峡、蟠龙峡、倚天峡组成,四条峡谷首尾相接,组成一条精彩的地学旅游科考路线。区内分布距今 6500 万年的晚白垩世崇安组红色砂砾岩,受新构造运动产生的断裂、节理及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剥蚀作用,发育典型的丹霞赤壁、洞穴、巷谷、线谷及崩塌堰塞湖等丹霞地貌。尤其是丹霞洞穴和各类丹霞峡谷十分发育,悬天峡、百态岩的丹崖赤壁上分布着大小不同、千姿百态的丹霞洞穴,其洞之多,其形之奇,堪称“丹霞洞穴博物馆”和“丹霞峡谷大观园”。


全程缓慢步行,爬升不多,可以轻松游玩。


沿路岩壁全是大小不一的洞穴。







🌈问天崖
一位身穿长袍的老人正在对天发问:苍天啊,什么时候让我离开这里?哈哈



🌈金龟爬壁(张裂体)
受重力或风化剥蚀作用,崖壁上岩块沿节理、裂隙等破裂面整体崩塌、下错,但没有倾倒,形成与主体分离、直立的岩体。此处巨大的直立岩块就是沿近南北向裂隙下错而形成的,欲倾而不倒,极为惊险,造型犹如金龟上壁。


🌈弥勒崖
峡谷的崖壁为什么会波状起伏?是由于流水沿断裂侵蚀、侧蚀砂砾岩层,在地壳运动稳定时期,水流侧蚀使崖壁在水平方向呈波状。当地壳发生抬升运动时,河流下切,且不断地摆动,使崖壁在纵向上形成S形,两种作用的结果,崖壁就变成了凹凸不平的波状。



🌈峡谷的童年—线谷
这条北西向的裂缝叫“线谷”。线谷顶宽1-2m,底宽约0.5-1.0m,壁高约40-70m。它是水流沿着岩石的裂隙侵蚀及风化剥蚀而成,而且这种作用还在继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越来越宽,最后变成“巷谷”、“峡谷”。因此我们说它是峡谷的“童年”。在800多米长的悬天峡中,象这样的线谷发育,共有四条之多。



🌈天穹岩
这样复杂而又完美的洞穴是如何形成的?是垂直水流沿崖壁自上而下呈扇形进行浸润、冲蚀,岩层湿胀干缩,产生片状风化剥落、崩塌,形成呈圆弧形内凹的穹窿状洞穴。同时在穹窿状凹洞的内壁形成次级凹洞,次级凹洞内还可以进一步产生次级凹洞。这是套叠状洞穴群的典型代表。

这里是寨下大峡谷的标志性景点。亲眼目睹更为震撼。



🌈云崖岭
这些巨大的石块都是前方崖壁崩塌的产物,从崩塌的石块上还没有长树的情况看,这次崩塌发生的时间不会很久。如此大规模的崩塌如发生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地质灾害的预防是很重要的。


🌈佛足崖
这只巨大的脚掌仿佛正着力撑住对面的崖壁不让其崩落。其实它本身就是崩落的产物,它撑住的那个崖壁是一个破裂面。


🌈紫云崖(祈福岩)
为紫红色巨厚层块状砾岩、砂砾岩层沿NW向垂直节理,裂隙发生大规模崩塌形成的丹岸赤壁,崖壁高约108.8m,长约221.4m座壁色彩斑斓,似紫云翻腾。崖壁上一组倾斜的凹槽引人注目、其形成可能与此地的风向有关,风使沿崖壁流下的水流倾条流下,侵蚀岩石,形成一组倾斜的凹槽。



🌈堰塞湖
这美丽的小湖是如何形成的?崖壁上岩块下部被侵蚀掏空后,受重力作用,崩落至坡脚或谷底,把一些狭窄的谷地堵塞,阻止地表水流泄,形成湖塘,地质学称为“堰塞湖”。此处两侧高耸的崖壁沿北西和北东向裂隙崩塌,崩塌岩块阻断了峡谷水流向东北流泄,形成这个堰塞湖。



🌈金龟瀑布群 
漫踏上这静谧的溪畔小道,就步入了邵武﹣河源断裂北侧,这是距今约4亿年前志留纪岩浆活动形成的白云母化二长花岗岩。受地壳运动作用花岗岩产生北西向断裂、裂隙。经流水侵蚀,河床基岩沿断裂、裂隙侵蚀成高低不同的岩坎、断崖,形成阶状河床和瀑布。在长约500m的溪流上发育5处瀑布,构成风光旖旎的瀑布群。



🌈三线瀑
受地壳运动作用,白云母化二长花岗岩产生北西NW290°方向断裂(裂隙),经溪流流水侵蚀,河床基岩沿断裂(裂隙)侵蚀形成高约5m、宽约6m的岩坎,分三股呈线状沿岩坎落下的跌水形成优美的线瀑景观,故称“三线瀑”。


阳光照射下形成了微弱的彩虹,要仔细看才看到


🌈金龟寺
建于清朝同治六年,因一个典故“金龟狄古寺,金抗现如来”而得名,“金”寓意财富,“龟”寓意健康长寿,该寺是积财富、健康长寿的寓意而修建于碧水丹山、钟灵毓秀的寨下大峡谷中的庙宇。


🌈百态岩
这样复杂而又完美的洞穴是如何形成的?是垂直水流沿崖壁自上而下呈扇形进行浸润、冲蚀,岩层湿胀干缩,产生片状风化剥落、崩塌,形成呈圆弧形内凹的穹窿状洞穴。同时在穹窿状凹洞的内壁形成次级凹洞,次级凹洞内还可以进一步产生次级凹洞。这是套叠状洞穴群的典型代表。


🌈天书
这部难以解读的天书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差异风化的产物。由于构造活动,断崖面上产生了多组相互交切的节理,沿着节理面,泥、砂等风化剥落,形成沿节理分布的沟、槽,组合成复杂的象形文字图案。



推荐指数:❤❤❤❤
全程步行,需时4小时。亮点不多,天穹岩景观是景区之最。

得源于朋友的介绍,我们来到黄石寺这个小众景点,才知道原来这里是观赏大金湖最好的观景点,可以看到泰宁大金湖的全貌,还可以看到三剑峰,亦是看日落的好地方。
直接导航黄石寺,然后先到猫儿山悬索桥,在桥上看金湖风光。


一边是湖光山色


一边是三剑峰


然后在悬索桥附近几十米处找到下图这个登山口


快接近山顶,先看到黄石寺的山门


接近山顶,一只慵懒的狸花猫接驾贵宾到来。




在黄石寺观景台俯看大金湖全貌,远处山峦叠嶂,近处湖水碧绿,满眼郁郁葱葱。湖水与岛屿间裸露的泥石如同镶上了金边,美不胜收。





继续向后山走去,爬到亭子处,三剑峰就在眼前。


悬崖边有块巨大的岩石平台向湖面延伸,游客们虽然心跳加速,依然在平台处摆出各种危险姿势,定要在朋友圈一鸣惊人。



推荐指数:❤❤❤❤❤
游玩全程大约需要1个多小时。到寺庙观景台一睹金湖风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九龙潭,地处泰宁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内,因有九条蜿蜒如龙的山涧溪水注入潭中,故名九龙潭,号称“泰宁丹霞山水微缩明珠”。


进入景区后,先在码头旁边的餐厅吃了简易午餐。



然后在码头登船,开始约40分钟的游船行程。刚好4人一只竹筏。








如刀削斧劈般垂直岩壁,让人惊叹。



这株在岩壁缝隙中长出的树木,据说树龄很长,但因缺少阳光而长得瘦弱。


进入洞中



准备进入一线天。


🌈水上一线天
坐竹筏穿过长达1公里的水上一线天约需8分钟,以下视频加速2.5倍录制完整过程。

过了一线天就上岸了,然后开始走3.2公里的临水栈道,换一个角度看九龙潭。

像不像一条鱼?


走到一条半山腰的桥上,这里看到的风景是最壮观最美的。右侧垂直的岩壁尽收眼底,河面是忙碌的竹筏,左岸就是临水栈道。




🌈仙女晒步岩
你知道这片丹崖上红黑相间的条带是如何形成的吗?赤壁丹崖长期受到水流的浸润,生长了苔藓类植物,苔藓类植物死亡后留下了黑色的印迹;而没有黑色印迹的地方则可能是岩石表面受水流冲刷片状风化剥落的结果。


🌈蓦然回首—丹霞顺层岩槽
这是一个回景。远观虬龙峡入口的崖壁边缘,呈现一张线条清晰、有鼻有眼的男性侧面人脸,取名“蓦然回首”。这是丹霞崖壁上较软弱的岩层部分被风化剥蚀,形成若干近水平的小岩槽和孔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座天然石像在虬龙峡沉默面壁430万年,风霜蚀刻,饱经沧桑。


🌈水上阁楼:嵌入岩壁内的洞穴楼层分明,状式阁楼。


🌈横卧水面的水上观音


像不像鳄鱼张口了大嘴?




推荐指数:❤❤❤❤❤
加上午饭时间,我们在九龙潭游览了三小时。水上一线天是九龙潭的亮点。如果晚上游览,更是增加了灯光的渲染,一定也不同寻常。

玉华洞所在的将乐是历史古县。三国东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置县,因“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东越野宫在是”,得名“将乐”,是福建省最早建县的七个古县之一。 
玉华洞景区溶洞形成于2.7亿年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洞”、“闽山第一洞”、“武夷一绝”。洞内全长约6公里,有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黄泥洞、溪源洞、白云洞6个洞厅,共180多个景点。洞内气温常年保持在15-18摄氏度之间,冬暖夏凉,加上景区生态保护良好,空气清新,是一处天然的“洞穴疗养院”,有“避暑清凉福地”之称。

一进洞,就被这玄幻的灯光吓到。



🌈藏禾洞:面积70多平方米,位于玉华洞整体地质第一层,也是最低层。形成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距今四十万年至现在),洞底标高197-200米。
代表景点:仙人田
洞底流石类,流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淌,岩石变薄,水分蒸发,二氧化碳扩散,碳酸钙就地沉积后,一级一级堆积而形成。



🌈雷公洞:位于玉华洞整体地质第二层与第三层,形成于中晚更新世;(距今一百二十万年至四十万年),洞底标高207-209米。
代表景点:中国地图
滴水沉积类,它和头顶黑色的图形相对称,由洞顶岩石上的水垂直滴下,自然而形成。












🌈果子洞:位于玉华洞整体地质第三层,形成于中晚更新世,距今一百二十万至四十万年,洞底标高216米。
代表景点:瓜果满天
倒挂钟乳石群,石钟乳是地表水沿着细小的孔隙和裂隙从洞顶渗出而进入溶洞,由碳酸钙和其他矿物质的沉淀形成。





🌈黄泥洞:位于玉华洞整体地质第二层,形成于中晚更新世,距今一百二十万年至四十万年,洞底标高216米。
代表景点:擎天玉柱
独立石柱,高10米,直径1.8米,在石灰岩溶洞当中,钟乳石和石笋相连接称之为石柱。





🌈龙宫:位于地下暗河阶段,与藏禾洞相通,它是一箭形积水池,并有边槽,高约3米,底标高为197-200米。
代表景点:龙宫
箭形积水池,它是由地下水对岩石冲蚀、切割而形成。



🌈动物世界:溶蚀残余与次生沉积并茂,流水侵蚀与机械沉积共存,洞顶天板光滑水平,呈板面状,净高较低(10米﹣12米)。
代表景点:马良神笔
石笋沉积,在中国石笋生长速率最高达到8.963米/万年,石笋的生长速度与气候、水文、生物、岩石特性密切相关。


惟妙惟肖的石猪


鳄鱼





水母





这一对是童子拜观音。昏暗的灯光要拍清楚真不容易。




🌈溪源洞:位于玉华洞整体地质第一层,形成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距今四十万年至现在,洞底标高197-200米。
代表景点:石瀑布
洞壁流石类,管状水流和隙状水流自洞顶或洞壁流出,沉积未带状,形如瀑布。


好一朵美丽的喇叭花




🌈白云洞:位于玉华洞整体地质第四层,形成于早更新世,距今一百二十万年至三百万年左右,洞底标高224-227米。
代表景点:鸡冠石
鸡冠石—洞标,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玉华洞游记》称:此洞“至此最奇”,学术上称之为“丁达尔现象”。




这个洞口就是出口。


在出口附近有许多食肆,找了一家吃了午餐。


推荐指数:❤❤❤❤❤
不愧为中国四大名洞,溶洞奇景,灯光闪烁,美轮美奂。

不小心解锁泰宁这个宝藏旅游区,可能是宣传的不够,居然知道的人不多,希望看了这篇游记后,你也会有所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