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藏六绝的河朔第一古刹——正定隆兴寺
大沈阳2024年整个夏季的雨势在持续性与暴烈度上达到了1951年以来的最高峰值。本就因气候炎热与假期费用上涨的双重加持,导致每年暑间都非是本人与孔老板游玩佳期。而本次夏雨一个多月的集中到访,更是让稍露苗头的出行念想瞬间消失殆尽。出伏进入金秋九月,又赶上中秋十一将此月日期分隔的支离破碎,导致安排长时间的旅行计划已然不切实际。远查近观后,将目光聚集在了古时曾为三关雄镇之一的正定。之所以将此列为目标,除距离较近时间上能安排开外,古城内众多的国保单位更是决定来此的重要理由。此外,在转圜古城闲暇之余,自驾游历了响堂山北齐皇家石窟群和定州古城,亦均受益颇丰。
✅关于行程
旅行日期:2024年9月5日至2024年9月9日
5日:正定博物馆/河北博物馆/阳和楼
6日:隆兴寺/南城门广场/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开元寺须弥塔/元曲博物馆/天宁寺凌霄塔
7日:南响堂山石窟/北响堂山石窟
8日:定州开元寺塔/定州博物馆/定州贡院/毗卢寺/正定县文庙
9日:长乐门城墙/正定府文庙/正定风动碑
✅关于交通
去时首都航空,回时河北航空,如此航空公司无论去回都是不免费托运的。还好行程时间不长、行李不多,与孔老板仅背了一个大背包,直接登机,方便快捷。
👆沈阳直飞石家庄正定机场,机票往返价格938元/人(含机场建设费与燃油附加费)。
👆早班机有点过早,4:35的安检口还未运营,几分钟后才有安检人员上岗。
👆过了安检,去满宝馄饨吃早餐。满宝馄饨早5点开始营业,刚好赶上。满宝馄饨每早都坐满用餐的国内航班乘机人。
👆当天早上有些许小雨,未影响航班,正点起飞
👆航班比预定早半小时到达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在去哪儿网预定的接机去往正定古城,费用42元,行程大约半小时。上车地点为机场候机楼二层出发层。同样,离开正定去往机场也如此预定送机返程回家。
👆在正定期间,用一天去了响堂山,用一天去了定州。交通工具即为在神州租车上租的此辆轩逸,两天租金326元,行程620公里,高速费171元,油费227元。神州租车的优点在于交还车十分方便快捷,在神州租车小程序上即可办理,但缺点是送车上门需另收取费用,因此选离住宿地近的营业点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次所选的神州租车营业点,恰在所住民宿旁的旺泉古街北端,与正定博物馆隔道相对。此图车位置后即是正定博物馆。
✅关于住宿
本次行程5日4晚均住在正定古城内的花筑•正定潭园汤泉精品民宿(隆兴寺店),290元/晚,下面会有专章评述。
✅关于天气
头三天晴空万里,后两天阴意绵绵。此时虽已非酷暑之时,但也仍在湿热之季。不用过多衣装,短袖长裤休闲鞋即可适用各时段天气状况。
✅关于饮食
主要的用餐场地就是正定了,经查询大众点评及实地考察,貌似地方的特色餐食应是饸饹、驴肉、烧饼、以及烧麦,并没有特别惊艳的,仅有明月楼老味饸络的烧麦让人眼前一亮。
花筑·正定潭园汤泉民宿(隆兴寺店),定的是迎旭豪华大床房,房间在于二楼。民宿位于正定古城东门内,西临旺泉古街,北与正定博物馆隔中山东路相望。西北端与隆兴寺也近在咫尺,可以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民宿是在去哪儿网上提前一周预定的,采取先住后付的方式,可在住宿当日12点前免费取消。民宿在一条临街的胡同里,站在胡同里可看见道对面的正定博物馆,住宿环境很安静。
👆民宿的两层小楼位于胡同内的一个院落里,房间有个不小的客厅,布置古色古香,很有韵味。
👆床品干净整洁,住起来很舒适,但每人只有一个枕头,枕头过于松软,枕起来感觉有此低。卫浴用品也都还不错,就是紧靠床铺的卫生间是玻璃隔断,晚间起床有些影响。
👆从周四住至周一,周日前淋浴水都很热,到了周一早上,不知是工作日住宿客少了,还是其他原因,淋浴水放了十来分钟都不热,有点遗憾。
✅总体来说,民宿地理位置极优越,住宿环境幽静,房间住宿条件整洁卫生,住宿体验舒适放松,除存在周一早上淋浴水不热的硬伤外,还是让人较满意的。
🈯️民宿住宿推荐指数:⭐️⭐️⭐️+
到达当天,在正定古城用过午餐,下午直奔石家庄内的河北博物院。在花小猪上叫了个车,从古城回真楼门前至河北博物院南门前花费17.86元,用时20分钟。每次都反复强调,全球通例,博物堂馆场所周一都是闭馆的,一定要算准日期。
👆河北博物院分南北两区,由廊桥相连。北区为老建筑,南区为新增建的馆舍。此图即为南区正门入口。从哪区进都可以,馆内无特定的参观先后顺序,随性参观即可。
👆河北博物院南区大厅。进院参观需进行预约后扫码进场,可在河北博物院公众号上预约。
👆大厅内的展厅指示图。本人参观了一层南区的北朝壁画、名窟名瓷、曲阳石雕,二层南区的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及二层北区的敕勒长歌-北朝的融合之路。参观用时一小时五十分钟。实地到访的以上展厅布展独特、藏品精美,都很值得参观。
👆北朝壁画展厅入口。展厅布置成北朝墓葬形式,墓中壁画胡汉交融,奇幻瑰丽,上承大汉遗风,下开盛唐先声,展现了北朝绘画艺术的巨大成就。
👆东魏茹茹公主墓墓道壁画。
👆展厅展出墓葬中出土的壁画原件6块、陶俑158件和按原件绘制的壁画摹本400余平方米。
👆名窟名瓷展厅入口。唐宋时期,河北系重要的瓷器产地,邢窑、定窑、磁州窑瓷器遍布国中,声名远播。
👆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镂雕花卉盖罐。
👆展出的瓷器时代跨度大、釉色丰富、造型各异、地方特色浓郁,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曲阳石雕展厅入口。曲阳是中国著名的石雕艺术之乡,白石雕刻尤为著名。石雕所用当地白石洁白莹润,细腻坚硬,被世间称为汉白玉。
👆展厅展示了从汉代到元代的曲阳石雕精品,大部分为佛教造像,还有石像生、墓志、石雕艺术品等,显示了曲阳石雕悠久的历史、曲阳工匠世代传承的高超技艺和曲阳石雕独特的艺术魅力。
👆北齐菩萨头像。
👆北齐胁侍菩萨像。菩萨身材修长,袒上身,佩双层项圈,肩有披帛,璎珞自肩披挂而下,于腹部交叉后下垂,下着长裙,裙腰翻出荷叶边,条带上以浅浮雕手法刻出莲花化生、火焰宝珠、净瓶等图案。整体造型谨严端正,细致精美。
👆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展厅入口。战国中山国是战国时期五个“千乘之国”之一,是仅次于战国七雄的诸侯国。但由于中山国为游牧民族所建,历史短暂,史载缺略,遗迹湮没于地下,两千多年来鲜为人知,故称“神秘王国”。
👆错金银铜虎噬鹿屏座(中山王厝墓出土)。连接两扇屏风的插座,造型为猛虎噬鹿。猛虎身躯矫健,正贪婪地将一只小鹿吞入口中;小鹿在虎口中无力地挣扎,状貌凄然。通体饰错金银花纹,虎颈部和臀部有两个饰山羊面的长方形銎(qiong)口,用于插放屏风扇。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中山王厝墓出土)。古代小桌,案面已朽。两雄两雌梅花鹿承托圆形底盘,底盘上四条双翼双尾的神龙昂首挺立,龙的双尾向两侧环绕,反勾住头上的双角,双翼聚于中央连成半球形,龙尾连接四只展翅的风鸟;龙头承托一斗二升式斗栱,斗栱上托案框。龙飞凤舞,姿态优美,错金银纹饰精巧繁密。
👆第一展厅“古国风貌”展示了中山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第二展厅“王室宝藏”展出了战国中山国带有鲜明游牧民族风格的礼器、武器、日用器具、装饰品、明器等众多文物精品。
👆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厅入口。满城汉墓是1968年发掘的西汉中山国第一代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葬。其随葬品奢侈豪华,堪称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名满天下的长信宫灯。通体鎏金,作宫女跪坐执灯形象。
👆铜朱雀衔环杯。调和化妆品的用具,出土时杯内尚存朱红色痕迹。
👆错金铜博山炉。炉通体错金,底座透雕出三条腾空出水的蛟龙,炉身铸成山峦重叠的模样,山中神兽出没,虎豹奔走,猎人持弩巡猎其间,人与自然和谐一体。此炉制作精美,为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
👆博物院二层连接南北两区的连廊。
👆敕勒长歌-北朝的融合之路展厅入口,此厅是个临时展厅。讲述了北朝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展品类型丰富,涉及陶瓷、金银、青铜、玉石、碑刻、拓片、壁画等。
👆圆雕弟子立像(北齐)。白石质,通体彩绘贴全,保存较好红、黄、绿色彩绘。弟子面容安详,长眉细目,直鼻小口,圆形项光,内区莲辩纹,外区忍冬纹。身着中衣搭肘式僧服,右手曲至胸前,略残,左手在腹下持莲蕾,跣足立于覆莲台上。莲台下有插嵌的石榫。
👆北区老楼的一层大厅。
👆河北博物院北区老楼廊柱式建筑正门广场。
✅河北博物院,两区三层的展馆,以壁画、窑瓷、石雕为专题和中山国、汉墓为断代的精美布展,向来访游客展示了大量珍贵稀有的馆藏文物,借此让世人了解河北燕赵之地沧桑岁月中曾经的光耀历史。对于因铁路而崛起的新兴城市石家庄,河北博物院绝对可称得上是此省会之都的首选游历之地。经实地游览,所有展馆想全部看完,非耗费三小时时间不可,真真对体力是个不小的考验。
🈯️河北博物院游览推荐指数:⭐️⭐️⭐️⭐️
正定,存世已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极其丰厚,寺庙及文化遗迹众多。古时作为与保定、北京齐名的三关雄镇,却随着近代铁路的兴起而渐趋没落,最终淹没于相邻的滹沱河南岸城市新星石家庄的光芒之中。但福祸相依,也许正是其被世人遗忘的命运,不经意间却逃过了被那不堪回首时代改造的劫难,使得其域内的众多星光璀璨的历史遗存得以保留,让来此凭吊的游人在惊叹中去追忆古老民族的不朽华章。
👆正定古城的南城门长乐门。古城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为镇远,北称永安。每座城门设里城、瓮城、月城三道城垣。此南城门三层城垣为2017年修复完毕。
👆按现代人的城市地理观念,正定古城的范围并不大。实地体验,从南城门向北游玩,至古城城门所对道路相交之中心点,再转向东城门,大约3公里有余的路程,步行即可游遍古城。
👆古城虽被誉为“九楼四塔八大寺”,但本人实地参详,感觉最具观赏性的应是:隆兴寺、四寺四塔景区、县文庙的大成殿、府文庙的戟门,及登上阳和楼与城墙远眺城景。图为古城内收费景区,使用无时间限制,以在票面上打孔为依据,打孔意味已进入参观,离开后不得再行进入。
👆正定博物馆门前路口的景点导向牌。本人所住的民宿即在导向牌后的那片古建中。
👆隆兴寺东侧的大型停车场,游客可按位随意停放,全部免费。不仅于此,在正定古城内所有景点景区门前都有停车点,且都是免费停车。与孔老板实际测评,感觉在古城只要不影响交通,能顺位停车,貌似都不收停车费,也无交警贴条,但此只是个人观感,非官方结论。
👆在古城内,还有一种可免费乘坐的观光电瓶车,此为隆兴寺门前的观光车停靠处。与孔老板实际乘坐可到达阳和楼、长乐门乘降点,能否到达其他地点,因未实际乘坐尚不清楚。
👆正定古城内有许多景区街道设置了此种直饮水点,无论居民游客均可免费饮用,十分方便。
与本人所住民宿一街之隔的正定博物馆,位于正定古城东门迎旭门内,西侧与隆兴寺隔道相邻,该馆于2019年建成并向社会免费开放。
👆正定博物馆前的馆名石墩。
👆正定博物馆前若大的广场放养了许多鸽子。
👆名为古今正定光辉足迹的正定县史陈列,该展厅是馆舍最主要的展览,可以让你对正定的历史与现状有个初步的整体印象。
👆一进入县史陈列展厅就会见到墙上硕大的正定历史沿革大事记。展厅内主要是以图片展为主,实物甚少,展区也不大,很快就能转出来。
👆紧挨着县史陈列展厅的即此境生像外的正定佛造像艺术馆,有此许的佛造像实物,甚少精品。
👆佛造像艺术馆内的展出佛像。
✅正定博物馆,要想在逛古城前了解下正定的历史风貌,就抽半小时时间转它一圈。除此,真就没什么好看的了,在馆外打卡拍照亦可。
🈯️正定博物馆推荐指数:⭐️
与正定博物馆隔街相邻的隆兴寺,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旨,于寺内铸铜质千手观音菩萨像,并盖大悲宝阁,此后,寺内大兴土木进行扩建,以大悲阁为主体的宋代建筑群便相继告成。金、元、明各代均对寺内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和增建。清康熙、乾隆年间,又曾两次奉敕大规模重修。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赐额“隆兴寺”并沿用至今。
👆孔老板漫步于隆兴寺寺外红墙。隆兴寺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寺亦以此六绝而名震寰宇。
👆寺院建筑南北纵深,中轴线南端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琉璃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龙泉井亭等十几座殿阁,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气势恢宏,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
隆兴寺琉璃照壁重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照壁长22.9米,高6.3米,厚1.2米。
👆照壁的檐顶为庑殿式样,全部由琉璃覆盖,石砌须弥座素面无雕饰,壁身的四岔角以绿琉璃雕饰牡丹花。
👆壁心是由三十六块高浮雕琉璃砖拼砌而成的二龙戏珠图案。图案中海水江崖,波涛汹涌,浪花四溅,螃蟹、海螺尽在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两条巨龙踏波蹈浪,穿云破雾,在空中回旋升降,上下呼应,嬉戏宝珠。
与隆兴寺清乾隆照壁隔三路单孔石桥相对的隆兴寺入口——天王殿山门。
👆踏上三路单孔石桥,就可以看到隆兴寺的入口天王殿。天王殿始建于北宋,是寺院现存四座宋代建筑中最早的一座。
👆红墙在光影的照射下尽显千年史韵。
👆大门上端的“敕建隆兴寺”和“天王殿”匾额均为康熙皇帝手书。
👆殿内供奉的 “大肚弥勒佛”为金代木雕,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
👆天王殿内四大天王像原塑毁于1966年,现存为1982年正定民间老艺人重塑之作。
穿过天王殿,绕过民国初年因年久失修而坍塌的大觉六师殿遗址,便是最不可错过的摩尼殿。
👆隆兴寺六绝之一: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是隆兴寺现存宋代木构建筑中唯一一座有明确纪年者。这样的例子在宋《营造法式》曾提到,摩尼殿却也是唯一留存的宋代实物,后世也只有在故宫角楼上看到类似的设计,所以堪称国宝级建筑。
👆摩尼殿独特的建筑为海内孤例。它最特别之处就是大殿布局奇特,在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抱厦是指两建筑丁字形相交时插入的部分),使平面形成十字形,极具美感与灵动。
👆摩尼殿前浮雕药师佛及十二神将石香炉,据考证此香炉可能是宋代原物,最晚不会超过金代。
👇摩尼殿内佛坛上供奉五尊泥塑金装佛像,正中是佛祖释迦牟尼,左右两侧立像为释迦牟尼弟子迦叶、阿难,两侧莲座上供奉的是文殊、普贤二菩萨。这五尊均都为宋代原塑,文殊、普贤在明代曾进行过修补。
摩尼殿内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也堪称一绝,除面向五尊金装佛像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的“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为清代补绘外,其余皆为明代遗存。这些壁画采用了沥粉贴金处理方法,色彩艳丽、层次分明。内槽东、西扇面墙外壁,分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
👆內槽东扇面墙外壁画框内绘“西方胜景”。构图宏伟,色彩艳丽,将虚幻的“西方极乐世界”展现出来。画面主题以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菩萨为中心,共绘佛、菩萨、罗汉等400余身。壁画左下角则以暗淡的灰绿色绘出了世俗间生老病死诸苦,与色调明快、气势恢宏的西方极乐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內槽西扇面墙外壁画框内绘“东方净琉璃世界”。画面以东方三圣——药师佛与日光、月光二菩萨为中心展现。药师佛左手托钵,右手执药丸。其胁侍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分别持绘有日轮、月轮的莲枝。三圣像周围绘药师十二神将、菩萨、比丘、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120余身。
👆四抱厦墙壁画框内绘护法“二十四尊天”。
👆四抱厦绘墙壁画框内绘护法“二十四尊天”。
👆隆兴寺六绝之一:五彩悬塑自在观音像。摩尼殿北壁是一座泥塑五彩悬山,现存塑像共30余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正中的五彩观音像,祂面北背南,故称为“倒座观音”。
👆观音像原塑于北宋,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和近现代都进行过修补,修补前的观音像双目低垂入定,更是有着自在随意、超凡脱俗的神韵,被视为“最美观音”。
走过摩尼殿北面的木结构牌楼门,就看到了戒坛,这是一座亭台式建筑,现存木结构部分为清代重建。
👆隆兴寺戒坛是我国北方三大坛场之一,其余两处分别在北京戒台寺和五台山清凉寺。
👆戒坛是佛教僧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古代,规模较小的寺院没有资格设有戒坛,而隆兴寺自宋代奉敕扩建后,宋、元、明、清历代都由皇帝敕令重修,颇受重视,成为北方著名的佛教寺院,因此设有戒坛。
👆坛内供明代铜铸双面佛像。二佛像相背而坐,背身相连,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而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
戒坛北侧左右分别是转轮藏阁和慈氏阁,它们外观规模相近,是典型北宋时期二层楼阁式建筑。
👆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它的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这在我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
👆隆兴寺六绝之一:转轮藏。阁内的木制转轮藏建造于北宋,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它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中间设一根木轴上下贯穿,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被称为“宋代小木作的稀有遗物”。
👆转轮藏阁对面的慈氏阁是供奉弥勒的殿阁,阁内供有高7.4米的弥勒菩萨,是北宋时期独木雕刻,其形制为佛教中正统弥勒造像。慈氏阁的梁架结构采用了减柱造作法,给人以简洁明朗之感,便于游人观瞻礼佛。而檐柱采用的永定柱造法是我国现存宋代建筑中的孤例。
隆兴寺六绝之一:龙藏寺碑。碑刻立于隋开皇六年(586年)。碑文主要记述恒州刺史鄂国公王孝仙奉皇帝之命劝奖恒州境内一万多名庶民百姓共建龙藏寺的情况,是研究隆兴寺历史的重要遗存。
👆龙藏寺碑书法价值极高,在南北朝至唐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珍贵实物资料,被称为楷书之祖。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两侧配殿分别为御书楼和集庆阁,三殿均始建于北宋,现存建筑为1999年重建。
👆大悲阁内的铜铸观音像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者。正是由于它的存在,隆兴寺也被称为“大佛寺”。
👆隆兴寺六绝之一:大悲阁铜铸观音像,是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太祖赵匡胤之命铸造。像高21.3米,共42臂,现存观音像的身体部分和当胸合十的两只手臂是宋代铜铸,其余两侧40只全部为民国时期重装的木质手臂。
👆观音像脚下的青石须弥座同为宋代原物,饰有力士、伎乐、飞天、共命鸟、妙音鸟等形象,雕刻细腻,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宋代石刻艺术珍品。
毗卢殿原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崇因寺的主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1959年因寺院残破,为便于保护将其迁建于隆兴寺内。
👆殿内正中供奉一尊明代铜铸毗卢佛像,是明代万历皇帝为其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
👆隆兴寺六绝之一:铜铸毗卢佛像。佛像高6.42米,由三层四身相连、面向四方的坐式毗卢佛和三层莲座摞置而成,大小佛像共计1072尊,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繁复华丽,为现存最精美的古代铜铸毗卢佛像。
✅隆兴寺,绝对称得上是正定古城,乃至中国域内最具观赏性的寺庙古建,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都无与伦比。在这里,深藏千年的众多国宝文物,不但幸运抵御了漫长的岁月消蚀,也侥幸逃脱了无数的灾祸毁坏。在这里,一砖一瓦、一建一物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每一缕风、每一束光都蕴含着历史的回响。只有置身其中,才能亲身感受到那份穿越千年的庄严与宁静,才可领略到那份无法言喻的震撼与美丽。
想一处不落的游览观赏完整个隆兴寺区,非留出至少两小时的时间不可。这是个可反复到访的游历佳地。五十元的票价更让人深为感动。
🈯️隆兴寺推荐指数:⭐️⭐️⭐️⭐️⭐️
正定城内历来有四塔八寺之说。但现今仅隆兴寺和四塔所依附的开元寺、天宁寺、广惠寺及临济寺尚存,城北的崇因、舍利、洪济三寺已难觅踪迹。除隆兴寺外的四寺,临济寺作为临济宗祖庭,如今香火正盛,而开元、天宁、广惠三寺,均只有寺塔为主体建筑吸引八方来客,而寺院已遗存无几了。
👆站在南城门长乐门的城楼之上北望可拍到四塔同框的照片。从左向右也就是从西往东,依次为开元寺须弥塔、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天宁寺凌霄塔。四塔相距都不算远,除凌霄塔位在靠近隆兴寺的中山东路上,其他三塔均处于靠近南城门一侧的燕赵南大街上。
开元寺初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原名净观寺,隋开皇十年(591年)改名解慧寺,唐开元年间改额开元寺。现寺内主要建筑为三门楼、天王殿、开元寺须弥塔、钟楼和法船殿(主殿)遗址。
👆正定开元寺须弥塔,因风格与西安大、小雁塔相似,故有“正定雁塔”之称。寺塔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清康熙元年(1662年)须弥塔塔体重建,四年后竣工,并命名“开元寺须弥塔”。
👆三门楼位于寺院最南端,原建于唐如意年间(692年),是出入寺院必经之路。原建筑单檐歇山顶,檐柱中柱均为石质,石柱上镌刻有佛经、佛像、供养人像、赞语和题名等,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08年对三门楼残存石柱进行了修复,使其重立于原址,再现了昔日雄姿。
👆穿过天王殿,开元寺钟楼、开元寺须弥塔于殿前左右对峙,开元寺主殿(法船殿)在后,楼、塔左右对峙的布局是唐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法船殿直至1966年遗憾覆灭,现存遗址。
👆开元寺钟楼与须弥塔相对而立,是一座平面呈正方形歇山顶式二层楼阁建筑。一层正中有圆井,与二楼悬挂的钟口相对。开元寺钟楼上层被清代改建,下层木构件仍为晚唐遗存。此楼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一座唐代开元寺钟楼。
👆开元寺须弥塔是一座砖石结构九级密檐式方塔。塔高42.5米,平面呈正方形,共九级,通体为砖石结构。下面为石砌方座,底层四角有八尊石雕力士像。正面有一拱门,塔内为中空筒状上下敞通,无台阶登攀。各层正面有方门,四角悬挂风铎,顶部有葫芦形的塔刹。
👆寺内赑屃碑座。是古城整修燕赵大街时在地下挖掘出来的,后移到开元寺内放置,碑座体量之大位居全国同类石刻之首。同时出土的还有碑首、碑身残段,碑首蟠龙,雕刻精美。石碑为五代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的纪功碑,是研究当时军事、历史极其珍贵的重要资料。
1982年河北省古建维修队在对凌霄塔测绘时于塔基内发现地宫,从出土的宋崇宁二年(1103年)石函铭文可知,该塔原名慧光塔,而金正隆六年(1161年)石函则有“自唐代宗朝起寺建塔”字样,由此可知,凌霄塔的创建年代为唐代宗年间。
👆天宁寺始建于唐代宗时期(公元726年至779年),到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称“天宁禅寺”。
👆凌霄塔采用的是对稳定塔身极为有利的塔心柱结构形式,是我国现存古塔中唯一的实例,对研究古塔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天宁寺曾经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民国初年,寺院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现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
👆凌霄塔为一座砖木混合平面呈八角形的楼阁式塔,塔身为九级,下三层为砖结构,斗拱是砖仿木结构。第四层以上斗拱及各层檐均为木制,每面为三开间,塔身各级于四正面辟门。塔心内于第四层始,立木质中心柱,八根角梁后尾与之相搭接。塔内中空,有阶梯可攀至顶层登塔览景。
正定广惠寺,因固有华塔又称华塔寺。据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载,该寺建于康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明代中期曾予以修葺。清代后期,寺院废毁,唯塔尚存。根据塔的结构形式和第一层内壁上正隆六年(l161年)墨迹推断,该塔应为辽金时代遗物。
👆广惠寺华塔因其上半部装饰巨大的彩色壁塑,造型古朴而雄奇,华丽而生动,不仅是我国华塔中最优美的代表,也是我国砖塔中造型最为奇异、装饰最为华丽的塔。
👆塔由砖砌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主塔第四层,浑朴生动、各有情绪的力士、瑞兽、佛像雕塑层层排列,构成塔身精华部分。
👆现今广惠寺仅剩红墙围塔,寺院早已不存。
👆夕阳斜照之时,塔身映着金光,如此华美庄严之程度,更是被梁思成称为“海内孤例”。
临济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原址在正定城东南临济村。唐大中八年(854年),义玄禅师来到临济寺创立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
👆唐咸通八年(867年)义玄禅师圆寂,其弟子遂将他的衣钵于城内建塔安葬,临济寺也随之移到正定城内。唐懿宗久闻义玄大名,甚为敬慕,赐谥“慧照禅师”,所建之塔命名为“澄灵塔”。
👆澄灵塔为砖仿木构密檐式塔,建在八角形砖砌台基上,台上为石砌基座,再上为砖砌须弥座,束腰正面镶嵌清雍正皇帝谕旨石刻,其余各面均有二壸门花饰。须弥座上是由勾栏、斗拱组成的一围平座,平座上以三层仰莲承托塔身。
👆于阳和楼上南望余晖下的澄灵塔,尽显肃穆庄严。近年来,日本佛教界多次派遣代表团前来参拜祖塔,澄灵塔已成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见证。
✅正定城内八寺除临济寺外,其他寺院古刹均已所剩无几,但作为国保单位的四塔却完整保存下来,伴随岁月见证着古城千年的沧海沉浮。在这里,你可欣赏到须弥塔的厚重古朴、凌霄塔的宏伟朴健、华塔的精致华美、澄灵塔的规严秀丽。古城变迁穿越千年,但正定四塔仍以形态各异、造型精美的佛教建筑,向往来游客展现这座古城曾有的辉煌与荣光。
🈯️正定四塔推荐指数:⭐️⭐️⭐️⭐️
阳和楼位于正定县城中心至南城门的中段,横跨正定城南门内南大街上。它始建于金末元初,元明清均有修葺。台下有圆拱洞门,左右各一,其布局略似北京天安门端门,南面正中还有关帝庙一所倚台建立。
👆阳和楼建在高敞的砖台上,单檐琉璃瓦宫室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共七间,中间五间敞开着,两头各有好似钟鼓楼的单间,楼外东西各有碑亭一间。南面为正面,东侧有阶梯可上下,砖台下穿左右两洞门,行人车马可以通行。
👆阳和楼两门之间,南有关帝庙,庙前有牌楼、旗杆和狮子,牌楼之内是大门,门内为平面呈丁字形殿宇。
👆关帝庙规模不大,设置十分完备,最前面有多层月台,第一层的后半上有一对狮子和一对旗杆,第二层上还有一对石狮,第三层上有牌楼三间,牌楼后面,有两层平台,围着精美石栏杆。
👆阳和楼北面城垣。三十年代梁思成在《正定调查纪略》中写道:“在大街上横跨着拦住去路,庄严尤过于罗马君士坦丁的凯旋门。”
👆傍晚时分站在阳和楼南侧俯瞰城景,远处为临济寺澄灵塔。
👆站在阳和楼上南望燕赵南大街,远端为正定古城南城门长乐门。此方向可见临济寺澄灵塔与广惠寺华塔。
👆站在阳和楼上北望燕赵南大街。此方向可见开元寺须弥塔与天宁寺凌霄塔。
✅位于正定城中轴线上的阳和楼,在中国建筑史,尤其是元代建筑史中可谓是“孤品”和“奇迹”。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曲,就是在阳和楼上成就了她在正定的辉煌。当年梁思成先生登上阳和楼,写下了“凭槛送目,可抚四塔”,“北瞻恒岳,南瞰滹水,右挹太行之晴岚,左观沧海之旭日”的感慨。今人十分痛心的是,阳和楼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无端拆毁。虽已重建,但再无法重现其曾经的辉煌。
🈯️阳和楼推荐指数:⭐️⭐️⭐️;建筑本身已无任何观赏价值,但在夕阳下登楼观景,可谓佳事。
正定县文庙与正定府文庙分别位于中山东路北、燕赵南大街的两侧,西为县文庙,东为府文庙。现除县文庙五代正殿大成殿与府文庙元代戟门为国保单位外,其他建筑或无或新,不值到访。
🔹正定县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清时期庙内建筑多达二十多座,现存建筑尚有照壁、泮桥、戟门、东西庑、大成殿和几通明清古碑,其它建筑均在民国时期坍塌无存。
👆县文庙棂星门,其后是泮桥。
👆县文庙内的戟门与东西庑。
👆大成殿为县文庙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顶平缓舒展,斗拱用材奇大,阑额未出头,未施普拍枋,其结构保留早期建筑风格。梁思成认定为五代时期建筑,疑为早期佛殿所改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
🔹正定府文庙,创建于宋熙宁三年(1070年),元明清各代均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扩建和修葺。原建有照壁、棂星门、泮桥、戟门、大成殿、崇圣祠、魁星楼等十余座建筑。清末及民国时期,由于撤府存县,又历经战乱,府文庙逐渐衰败。
👆府文庙内的泮桥。
👆府文庙戟门,坐落在府文庙中轴线前部,坐北面南,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为单檐悬山青瓦盖顶式建筑。经专家鉴定,戟门为现存为数不多的元代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府文庙内的戟门后,现已无任何建筑。
👆从府文庙戟门后望向泮桥。
✅正定作为古代河北中南部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历史上曾是郡、州、府、路、县的治所,因此建有府、县两级文庙。古时的两级文庙建筑均“局势恢阔,规模宏远”。但经特殊时期的破坏,现仅余县文庙正殿五代时期大成殿与府文庙元代时期戟门单体建筑被定为国保单位,其他新式建筑均已没有太大的观赏价值。
🈯️县文庙五代时期大成殿推荐指数:⭐️⭐️
府文庙元代时期戟门推荐指数:⭐️⭐️⭐️
从府文庙门前胡同来至燕赵南大街主街,望向街对面,即可见矗立千年未动的《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
🔹正定风动碑,全称《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刻立于唐永泰二年(766年),是唐代宗李豫敕令修建。因碑文记述了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的功绩德政,故又名李宝臣碑。
李宝臣,原为安禄山叛唐先锋,被安禄山收为义子,改姓安。公元762年11月,李宝臣举恒、定等5州降唐后,代宗为表彰其功德,赐皇姓并改名李宝臣。他一生反复不常,又首创藩镇之祸,正统史学家评其人不足道。但从碑文所记载的某些事实看,他从公元758年统治恒州起到任成德军节度使期间,对百姓也不无德政。
👆《正定县志》称此碑为“风动碑”,人多不解其意。1985年在常山影剧院修下水道时,在此碑东南处发现一通清乾隆二十九年《始建风动书院记》碑,可知这里原建有一座“风动书院”,碑名当由来于此。此碑碑身硕大,年代久远,对研究唐朝中期河北政治军事情况提供了一定文字依据。碑文字体遒劲洒脱,为历代书法家所称道。
✅此碑从建立至今未动其位,新中国成立,为更好地保护古碑,1953年秋修建了碑楼,今龟趺座半埋地下,只露上半部,是显示正定古城地形、地平变化难得的实物。但实地赏观,有碑楼与围栏两层防护,游客想详鉴而不可得,很是遗憾。
🈯️风动碑推荐指数:⭐️⭐️;如能近观赏鉴可给⭐️⭐️⭐️
正定古城墙,始建于北周,初为石筑。唐宝应元年(762年)进行拓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扩建土城。隆庆五年(1571年)始将土城改为砖城,后分段兴工,并于万历四年(1576年)竣工。四城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并均附有月城和瓮城。由于历史原因和近年城镇建设发展,正定除现存城门外已多为土城。东城门已埋于国防工事之下,南门存里城门和瓮城门,西存里城门、瓮城门、北存里城门及月城门。
👆正定古城南城门最外层月城的城门,匾额“九省通衢”。
👆正定古城南城门外的护城河。
👆正定古城南城门月城与瓮城间的防御体系。
👆从城内向外看古城南城门月城的城门。
👆南城门登往月城城墙的马道。
👆正定古城南城门瓮城处在东侧的城门,匾额“迎薰”。
👆正定古城南城门的瓮城内。
👆正定古城南城门里城城门长乐门,匾额“三关雄镇”。
👆从长乐门外望向城内的中轴线,即现今的燕赵南大街。
✅正定古城墙,作为府级规制的明代遗存城防系统,四城门皆设置了里城、瓮城及月城三道城垣,这充分说明了正定曾经重要的战略意义与历史地位。时至今日,虽然经过了破坏衰败后的维修重建,但实际游访,仍会让人感觉到城墙旧时盛世的雄壮与宏伟。时间长了,似乎都能感受到城墙内外曾经的战马嘶鸣与旌旗猎猎。
🈯️正定古城墙南城垣推荐指数:⭐️⭐️⭐️
✅明万历《真定县志》引述郡志形容正定形胜:“滹沱经其南,恒山峙其北,东临瀛海,西拥太行,控扼三关,咽喉九省”。如此,作为曾与北京、保定并称为“北方三关雄镇”之一的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虽因历史社会变迁及行政区划的更迭,已无复往日的荣耀辉煌。但也正因于此,渐被遗忘于世的正定古城,却在不经意间保存下许多瑰玮灿烂、风格独特的文化名胜古迹。如今的正定,正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用另类方式展现自已曾经的不凡历史,来吸引对古城心向往之的万千游客。
毗卢寺博物院,位于石家庄市西北新华区上京村东。始建于唐天宝年间,是石家庄市区内唯一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刹古寺。以存有明代精美的宗教壁画驰名中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毗卢寺离正定古城十六七公里,车程约半小时。
👆毗卢寺的山门入口。寺内仅存释迦殿与毗卢殿两座古建,两殿内壁画均为精品。并与甘肃敦煌壁画、北京法海寺壁画及山西永乐宫壁画,列为古代四大壁画。
👆释迦殿为明代建筑,青瓦悬山顶,前出廊,后接抱厦。殿内供明代释迦牟尼佛泥塑金身说法像,左右为八十年代彩塑佛弟子迦叶和阿难。殿内壁画绘制于明弘治时期,以连环画的形式记载佛本生故事,富于情节性和趣味性。
👆释迦殿后三尊菩萨约明代泥塑金身像,从左至右是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音菩萨、大智文珠菩萨,下塑六牙白象、独角吼、青狮神兽。悬山塑有佛殿楼阁、祥云缭绕、碧泉流水、罗汉金刚等
👆毗卢殿为明代建筑,青瓦庑殿顶,前后抱厦。殿內有毗卢遮那佛雕像,雕像旁有明代石佛二尊,石供桌前为宋代八大罗汉石浮雕。
👆殿内墙壁存有宗教水陆画,面积122余平方米,绘有122组,508位神抵人物,每组均标榜题名。壁画为工笔重彩,绘画技艺精湛,线条流畅多变,尤其是大面积沥粉贴金技法的运用,工艺高超,使画面极具立体感。
👆毗卢殿侧立面。殿墙石刻有嘉靖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字样记述。
👆毗卢殿后身抱厦立面。
✅毗卢寺壁画布局巧妙自然,组合井然有序,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具有浑然一体、壮美辉煌的宏伟气势和效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壁画艺术中的一颗明珠。只是为保护壁画不受侵蚀,殿内不用任何照明设备,也不许拍照。由此因殿内光线昏暗,导致观赏体验欠佳。如能想办法改善光线问题,那甚为幸事。
🈯️毗卢寺推荐指数:⭐️⭐️;如将来能改善观赏光线问题可给⭐️⭐️⭐️+
🔹五天的旅程,租了两天车,一天去往邯郸西侧的响堂山石窟,一天去往保定的定州古城。从正定古城至响堂山石窟单程220来公里,用时两个半小时有余;从正定古城至定州古城单程60余公里,用时一小时有余。两天都是当天往返,游玩行程时间富裕无压力。南响堂山石窟游玩用时一小时有余,北响堂山石窟游玩需用时近三小时。
🔹去往响堂山当日吃过早餐,7:48离开正定古城、10:30到达南响堂山石窟,11:46离开南响堂山,12:12到达北响堂山门,15:05离开北响堂。历经2个半小时,17:36回到正定古城民宿。
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分南北两处响堂山石窟,相距约15公里,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拂袖、走动均能发出铿锵回声,故名响堂山石窟。
🔹北齐有两个政治中心,一是国都邺(今临漳境内),一是别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地扼太行山东西交通要隘的鼓山,是两都来往必经之地。将佛教奉为国教的北齐皇帝高洋便选择此处凿窟建寺,营造官苑,作为他来往于两都之间避暑、游玩和礼佛之地。此后隋唐宋明各代均在此增凿。
👆南响堂石窟地处临水镇纸坊村西北,鼓山南麓滏阳河北岸。这里现存大小石窟7座,分上下两层,上层5座,下层2座,分为华严洞、般若洞、空洞、阿弥陀洞、释加洞、力士洞和千佛洞。
👆南响堂山石窟平面图。南响堂山石窟门票15元/人。
👆南响堂山石窟进入南响堂寺前的石窟展厅,一个是皇朝遗梦展厅,一个是常乐未央展厅。
👆过了石窟展厅,登上长长阶梯,可见新建南响堂寺,进入南响堂寺山门向右即是石窟山体。
👆进入南响堂寺山门向左,即见南响堂寺宋塔。
👆进入石窟寺山门向右,可见南响堂山石窟最重要的两层七个窟。
👆南响堂山石窟的窟洞分布图。
第一窟华严洞。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窟平面方形,平顶,分前后室。前室后壁为四柱三开间式,四柱头出小柱,小柱承托斗拱,拱托仿木结构的窟檐。明间开甬道门通向后室。后室正中设方柱,方柱后壁与山体相连,下设低矮甬道,供礼佛时通行。
👆方柱正壁开帐形大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七身像,基坛上刻供养比丘和狮子。
👆左右壁龛稍小,雕一铺五身像,龛上为千佛。窟左右壁上部各开五个尖拱龛,后壁于方柱两侧上下各开两龛。
👆石壁上龛内的佛像造型精美,所剩无几的色彩仍艳丽无比。
👆右壁及前壁刻《大方广佛华严经》,左壁下部为隋唐补刻的小龛。前壁甬门的上部为“阿弥陀净土变”,变相两侧为明窗。
👆第二窟般若洞。该窟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分前后室。窟形与第1窟基本相同,只是后室中心方柱仅正壁开大龛,左右壁不开龛。龛现残,原雕一铺五身像,窟左右壁及后壁开7个圆楣尖拱龛,龛内置像,龛柱上刻“十六佛”名号。
👆前壁右侧及后甬道内刻有《般若经》和《修行道地经》。雇门外左右侧有“滏山石窟之碑”,为隋刻,记载了“齐国天统元年乙酉之岁”开窟的过程,是响堂山唯一一处记载开凿纪年的碑刻。
👆第七窟千佛洞。窟平面近方形,穹窿顶,为三壁开龛佛殿窟。该窟外观为四柱三开间形式,窟顶雕凿出仿木构建筑的瓦垅、滴水、斗拱、叠涩基等,叠涩基上有山花蕉叶和覆钵丘。此即为响堂最典型的塔形窟。
👆前廊次间雕力士像。
👆正面龛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像。主尊为释迦佛,左面龛主尊为阿弥陀佛,为待坐像。右面龛主尊残失。基坛上雕有神王形象。
👆窟顶莲花藻井,四面各两身对视飞天或伎乐。
👆飞天或伎乐浮雕造像精美华丽。
👆窟内左侧主佛脚下所踏,可以说是国内独有的夜叉造型。
👆此为第三窟空洞。窟分前后室,前室左右壁角刻八角束莲柱承托仿木构窟檐,窟顶浮雕大型山花蕉叶。后室为三壁开龛式佛殿窟,无雕像。该窟与下层窟为一体,合称为楼阁式塔形窟。窟内仅剩此佛像较完整。
👆第四窟阿弥陀洞。窟平面近方形、平顶。正壁及左右壁各为一铺五身像,正壁原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右侧菩萨像有榜题“观世音像,侍佛信女李华晔”,左侧菩萨侧刻“世主清信女爰公主”,佛右方有“曹子绪、曹子绪侍佛”。三壁均供奉阿弥陀像,左右壁及前壁上部为《妙法莲华经·现世音普门品》。洞内造像均毁,仅存刻经。
👆第五窟释迦洞。圆拱形窟门,窟门原为羽狮承莲柱造型。窟外有檐,可知4、5、6窟原为一组洞窟。窟平面近方形,穹窿顶。地面浮雕大莲花,窟顶为飞天莲花藻井。三壁开帷幕帐形龛,龛内均为一铺三尊像。前壁正中为窟门,门上方为涅槃像。
👆第六窟力士洞。窟平面方形,盝顶,四壁设坛。正壁造像为一佛四比丘二菩萨组合。菩萨头戴宝冠,亦坐于束腰莲座之上。前壁窟门两侧雕力士像,力士亦立于基坛上。左右壁均为一铺五身像。现仅剩正壁下围有雕像组佛较完整。
🔹从南响堂山门前驱车20分钟,行程15公里即可到达北响堂山景区停车场,停车场收费10元。
北响堂山石窟,位于和村村东的鼓山天宫峰西坡,共有洞窟9座,从左到右为大业洞、刻经洞、二佛洞、释迎洞、嘉靖洞、无名洞、大佛洞和两个无名洞。其中大佛洞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
👆北响堂山石窟景区大门。门票60元/人,景区摆渡车40元/人。从实地游玩来看,坐摆渡车上山很有必要。
👆游客乘车站点示意图与游客乘车须知。摆渡观光车在数字中心、常乐寺遗存和上山观光车站换乘点,是随叫随停的。在上山观光车站换乘点前是电瓶车运行,换乘点后需换中巴车上山,看完石窟后下山反向运行。简单点说正确的行进路线是,从金鼓广场乘车,先到石窟数字展示中心看下展览与响堂山石窟的宣传片有个整体印象,然后到常乐寺遗存参观,最后在常乐寺不远的上山观光车站,换车去往石窟的下山观光车站,下车后还需爬一段山路石阶,才能到达石窟入口。
👆响堂山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很有必要先逛此处看展览及石窟宣传片,对观赏石窟很有帮助。
👆石窟数字中心展馆内的造型雕塑。
👆石窟数字中心展厅出口硕大的石窟佛像造型。
👆石窟数字中心展厅内展出的石窟造像。
👆石窟数字中心展厅内展出的石窟造像。
👇常乐寺遗存离石窟数字中心不远,两三分钟的脚程,与孔老板是步行至此的。
👆北响堂石窟下的常乐寺遗址。常乐寺始建于北齐,初名石窟寺。北齐天统年间(565-569年)改名为智力寺。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改名为常乐寺。旧有“河溯第一古刹”之称。
👆1947年的一场大火,地面上的建筑基本毁之一炬。南侧现存一宋塔,称为普同塔。三世佛殿八面须弥座石台上存三尊佛像,头部全部损坏。殿前有一石塔,风化严重。遗址内还有两座宋代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及十几通历代石碑。
👆常乐寺遗存与响堂山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全景。塔为常乐寺遗存的宋塔,圆顶建筑为数字中心。
👆站在常乐寺前远眺崖壁之上北响堂山石窟群。
👆通往石窟山路上小窟门檐,显露出西域风格。
👆位于崖壁之上北响堂山石窟平面图。北响堂山石窟坐东向西,从北向南最大的三个窟,大佛窟对应的是北齐高欢,释迦洞对应的是高欢长子高澄,刻经洞对应的是高欢次子北齐文宣帝高洋。
👆正对窟体山门的释迦洞入口处月门。
👆释迦洞,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四柱三开间,窟分前后室,后室正中雕方柱,方柱左、右、后壁上部与山体相连,下部形成甬道。窟外立面也为覆钵塔形,尽显异域风光。
👆窟洞拱门上的彩绘造型精美、色泽艳丽。
👆方柱占室内大部分面积,方柱正中开大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
👆拱门左右侧雕二菩萨。
👆窟内除方柱外四壁雕有各类造型佛像。
👆孔老板穿越千年的凝望。
大佛洞,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窟分前后室,前室坍塌,后室(主室)平面呈方形,平顶。中心方柱三面开龛,后壁上部与山体相连,下部形成低矮甬道,供礼佛时通行。
👆大佛洞入口位于北响堂山石窟的最北侧。
👆主尊造像为三世佛题材,主尊结跏趺坐于圆形莲花座上,敷搭双肩式袈裟,衣纹细密。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像。基坛上雕神王形象。
👆正面龛本尊是释迦牟尼坐像,造型匀称,庄重敦厚,为响堂石窟中最大的造像。其背浮雕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其间,雕刻精巧,装饰华丽,为北齐高超艺术的代表。
👆透从右壁残洞望向主龛佛像。残洞侧及对侧壁内大龛均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像。
👆大佛洞的四壁各开十六个小龛,每个小龛内都有一尊佛像,形态各异,或结跏趺坐,或半结跏趺坐,或站立,或卧,或手持法器,或手结印相,或面带微笑,或神情庄严,展现了佛教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窟室四壁中部满刻16座塔形列龛。前壁为上下两层的“帝后礼佛图”,为物象外减地平浮雕,是国内石窟中最大的礼佛图,惜坍塌残缺。
👆中心方柱顶部有文献记载的“高欢陵穴”。以中心方柱左壁顶部第三龛为穴门,四面素壁。
👆刻经洞,为三壁开龛式佛殿窟。分前廊后室,窟外立面与上层第1窟合成一个覆钵塔形,前廊满刻《维摩诘经》全本。甬门左右侧为力士像,甬道内雕刻精美的缠枝纹和联珠纹饰。
👆正壁及左右壁开大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四胁侍七尊像。龛下设低矮基坛。正壁主尊结跏跌坐于方形须弥座上,手施无畏印。
👆左侧壁龛内雕的一佛二弟子四胁侍七尊像。
👆主室平面方形,平顶,顶部雕刻莲花藻井。前壁甬门左右侧刻《无量义经谒》;窟外北侧有《唐邕写经碑》一通,记述刻经时间为“起天统四年⋯⋯尽武平三年⋯⋯”(568——572年),是研究北朝刻经的重要资料。
👆明代开凿的文官洞,位于大佛洞右侧。窟室平面呈横长方形。正壁开大龛,龛内雕释迦像。
👆左右侧为骑狮、象的文殊、普贤菩萨。左右壁各雕一立像,身着朝服,为文官形象(水野、长广氏称为神王)。
👆立于石窟崖壁山路之上俯看北响堂山景区全景。左侧广场前为北响堂山门,塔为常乐寺遗存的宋塔,圆顶建筑为石窟数字中心。
✅响堂山石窟,主要由北齐皇室开凿的北响堂山石窟与北齐权臣高阿那肱出资开凿的南响堂山石窟组成,是中国第五大石窟与中国三大皇家石窟群。石窟是北齐皇室为了礼佛和陵藏而开凿,北齐王朝虽然短暂,但其文化艺术却达到了一个高峰,响堂山石窟的开凿,正是这一高峰时期的杰出代表,石窟中的佛像、壁画、石刻等,都展现了北齐时期高超的佛教艺术和工艺水平。它是一个“短命”王朝的佛教艺术盛宴,也是中国古建筑考古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和研究者,探寻着那段辉煌而神秘的历史。
🈯️响堂山石窟推荐指数:⭐️⭐️⭐️⭐️
🔹去往定州古城当日,9:06进入定州开元寺景区登塔,过10点离开;10:19进入定州博物馆,11:35离开;11:50进入定州贡院,12:23离开,由此驱车离开定州,于14:05抵达石家庄的毗卢寺博物院,14:44离开,并于15:15返回正定古城。
定州古城,位于定州市北城区,以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著称于世。素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的美誉,是座有着26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历史上,定州曾是我国古代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商贸中心,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瑰宝众多,是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定州古城景区景点分布图。各景区景点间距离都不太远,逛起来很方便。
👆全面涨价!全面涨价!全面涨价!重要的事讲三遍。实地考察,有种想讲脏话的冲动,定州这是要抢钱的节奏。开元寺虽登塔不虚,但双重计价让人无语。贡院更无语,多的真不想说了,想想与正定隆兴寺的差距吧,还收一样的价,用范志毅老哥的话,脸都不要了。
👆在离开元寺塔不远的定州市实验小学,学校南门街道与自来佛南街相交的路口,意外发现此糕点店,店前乌泱泱排着长队,都等着购买糕点。
👆孔老板买了一盒四块包装的酥皮月饼,味道嘛,反正与孔老板试吃后又买了六盒。14元/盒。
开元寺塔,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内,因建于开元寺中而得名。又因北宋时定州地处宋辽交界边陲,此塔“扼贼冲,为国门户”,登之可瞭望契丹,以料敌情,亦名“料敌塔”。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落成于宋仁宗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塔高83.7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砖塔。
🔹现开元寺进寺门票30元/人,登塔100元/人。具体操作是登塔不免门票,这意味着想登塔的实际花费是130元。给予建议是如不想登塔就不要花30元进寺了。寺内除了塔什么都没有,在寺外观塔也是一样的效果。
👆开元寺塔为八角形楼阁式建筑。由塔基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十一级。塔内结构为外塔体环抱内塔体,楼梯穿越内塔体盘旋而至十一层。塔内一至七层顶部为斗拱平棋叠涩顶,八至十一层为拱券式顶。塔身顶部为屋脊,呈八坡八脊式,每脊边各站立一尊铸铁力士。其上为塔刹,由砖雕莲花瓣底座、束腰仰覆莲纹铁钵、铜制宝珠和宝顶组成。
👆塔内的登塔石阶,坡度很大,上下要小心谨慎,防止碰头。
👆该处原放置佛像的佛龛,塔内最大的一处佛龛。因在横向平面上位于全塔中心,故名中心佛龛。原供奉的佛像为一尊泥塑彩绘立佛,据《定州志》记载:“高可盈文”,WG期间被毁。佛龛顶部是穹隆顶的藻井,藻井这种装饰样式一般只用于寺庙、宫殿建筑中,以显示佛的尊贵与庄严,起“写然高起,如伞如盖”的装饰效果。
👆平棊,也叫平棋、承尘,俗称天花。其功能一是起装饰作用,二是常常饰以莲荷,亦有厌火的作用。塔内回廊顶部在斗拱的承托下,设置有北宋时期精美的彩绘砖雕平棊78方,多集中在一至三层。这些平棊纹样丰富、疏密有致、灵动淡雅、雕工精细。著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刘致平先生善赞誉“定县料敌塔内天花制作甚精,为宋式天花之佳例”。
👆塔内壁画虽已残破但可想象盛时的华丽精美。
👆塔内最大的看点,就是各层回廊间共保存有北宋至明清石刻37块,其中,北宋31块,元代1块,明代4块,清代1块,大多为建塔时的功德碑。
👆在31块宋代碑刻中,大量记载了北宋年间曾驻守定州的军队番号和军职人员、地方官吏、及周边县乡村的信息,为我们研究这座千年古塔的兴建原因、时间、规模、历代维修、宋代职官设置、区域划分、佛教流行情况等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具有极为珍贵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咸平四年(1001年)开元寺僧俗修塔邑众李德泽等题名石刻》北宋 白石质。此块石刻为全塔时间最早石刻,记载了建塔时间和原因。“时大宋咸平四年岁次辛丑七月庚午朔十八日丁亥丙时建,奉圣旨西天取经回,赐紫都功德主沙门令能”。
👆这座佛塔始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七月十八日,开元寺高僧令能奉圣旨前往天竺求取佛经,取回后,为供奉佛经而修建此塔。
👆《天官朝拜图》明代。此幅壁画绘制于明代,高高端坐于大殿之上的为玉皇大帝,两旁有待女和武士,右下端有天官在朝拜。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人物刻画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绘画采用工笔重彩的手法,有的部位还使用了沥粉贴金的技法。
👆开元寺现正大兴土木,不知未来能否还涨价?
✅开元寺塔造型端庄威武,极具北国山川雄浑气势,又兼江南秀水柔美风姿。登临塔顶,可“东观碧海连天,西看嘉山虎踞,北视滱水龙盘,南眺银河茫茫”,有“中山巨观”之美称。塔内北宋至清的多块碑刻题记、斗拱彩画及宋代人物壁画,历经千年而色彩依旧,栩栩如生,是一座集历史价值、建筑艺术、佛教文化、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的宝塔,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开元寺塔登塔推荐指数:⭐️⭐️⭐️+;如此双重计费减半星。
👆定州市博物馆是定州市古城恢复改造工程中的标志性建筑,其斗拱、高台、坡顶等都采用了汉代古建元素,整体建筑体现出汉代建筑的端庄大气、古朴典雅风格。造型以“中山国文化”为依据,将台地、坡屋顶、斗拱等应用在设计中,使定州市博物馆气势恢宏。
👆定州博物馆前神兽。2017年1月,定州市博物馆新馆竣工。2018年8月28日,定州市博物馆新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定州博物馆大厅。
👆定州博物馆参观导览总图。
👆汉家陵阙展厅。 两汉的中山国王墓,基本都在定州境内,因而展厅展示了汉中山王墓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生动反映了汉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状况。
👆透雕龙螭衔环青玉璧,定州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之一,汉代玉壁精品。这件玉璧体型硕大,玉质细腻。青玉雕制,色青绿,有红褐色沁,表面有温润明亮光泽。璧内、外边缘为素面宽带,肉面饰规整的谷纹,上部透雕龙螭衔环形象,一龙一螭以阴刻线条勾勒口、眼、鼻、耳及足爪,二者同衔一环,好似在争斗嬉戏。
👆透雕神仙故事玉坐屏,定州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之一,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玉座屏,由四块镂雕玉片插接而成。两侧以双胜为支架,双胜主体纹饰为透雕青龙、白虎纹;中间两个屏片略呈半月形,两端有榫插入架内,透雕人物鸟兽纹饰。上片正中为西王母,分发高髻;下片正中为东王公,发后梳。
👆展馆内展出刘畅墓出土的精美掐丝金辟邪。它也是博物馆门前神兽的原型。
👆北朝佛陀展厅,主要是佛造像展。这里不仅展示有北魏、东魏和北齐时期的佛教造像,还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佛教相关知识。
👆自来佛为白石佛立像,坐落在定州城东北隅众春园东侧。“WG”时佛首遭到破坏,修复后收藏于定州市博物馆。自来佛雕刻于北朝晚期,佛首肉髻低平,身着搭肘式佛衣。左手掌心向前,手指托宝珠。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莲花座上。
👆金翠名珠首饰展厅。清代、民国的居多。有两件漂亮的凤冠。
👆清代的鎏金点翠嵌宝“诰命”龙凤冠。
👆天下大白定瓷展厅。定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的美誉。
👆展厅设计追求的是宋代风格,洁净雅致。馆标文字采用的是宋徽宗的瘦金体,清秀挺拔。定窑创烧历史不晚于隋代,源起或在北朝;经晚唐五代发展至北宋达到高峰;金元时期为其余绪,历时达700余年。
👆白釉刻莲纹龙首净瓶 北宋。这个其实也是出土于净众院塔基地宫的,也是定州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之一。瓶细长颈,鼓卧足,龙首短流。颈上部为仰覆莲瓣纹,中部为覆莲纹相轮圆盘,下部为竹节纹。
👆尘外千年展厅。展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静志寺、净众院两座塔基地宫出土的舍利、佛教造像、香具法器、供养品、历代钱币等珍贵历史文物,是研究中国佛教史和宋代考古的重大发现。
👆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鎏金铜力士像,非常健硕优美。
👆定州博物馆与开元寺塔毗邻而居。
👆站在博物馆台基上北望,对面即是定州贡院。
✅定州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5万余件,有三件国家级镇馆之宝,其中两件还属于国家195件禁止出境展出文物。这是在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全国馆藏文物数量最多,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县级博物馆。来此参观绝对不虚此行。注意:按惯例周一闭馆。
🈯️定州博物馆推荐指数:⭐️⭐️⭐️⭐️
定州贡院,是我国北方目前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是研究清代地方建筑艺术及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实物资料。
👆进入贡院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2丈、长6丈气势雄伟的影壁,为当年揭榜之处。
👆穿过此三开间大门,院内有两棵枝干虬劲的古槐郁郁葱葱笑迎宾客,传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跸定州亲手所植。
👆魁阁号舍是贡院主体建筑,又称考棚,是古代科举考试中,院试考秀才场所。号舍以山面为正面,魁阁在号舍南面。明间为半四角攒尖结构,两侧殿脊叠涩四层出檐。全貌呈“品”字型罗列,犹如鸿雁振翅高飞,凌空翱翔,形成奇特外观,成为定州贡院的突出特点。
👆号舍内部西侧展出古人考试试卷及作弊小抄的展览。
👆号舍内东侧复原的考试考场。
👆后楼,又称“揽胜楼”,位于贡院北端。面阔五间的三层单檐硬山顶楼式建筑,两侧挂耳楼,为道光十四年重修贡院时增建。用来存放考卷档案,廊下有两层木制栏杆看台,可供考官观看东侧武场比武场景。
👆贡院影壁与三开间大门之间的广场。
✅定州贡院,现今仅值得一观的就是院内的魁阁号舍造型独特的建筑本体了。那也仅仅是一瞥外观即可,没有详览的价值,更不用说院内诸多崭新的仿古建筑了。更让人诟病的是50元/人的门票,尤如抢钱一般,地方政府得是多缺钱啊。从贡院出来,再没了游逛的心境,即与孔老板驱车离开了定州。
🈯️定州贡院推荐指数:⭐️+;一星给了魁阁号舍本体建筑。
✅定州古城,虽也名列河北历史文化名城,但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有些名不符实。收如此之高的费用,却不能让游客观赏到与价格相匹配的景致,很是让人难以接受。票价提高短期似乎增加了收入,但从长期效果看,绝对是饮鸩止渴的做法。此次与孔老板失望离开贡院返程足以说明问题。如不改善之类,起码会与正定渐行渐远。
正定古城是有原居民在此居住生活的常态化城市,因此城内各处都有供居民生活消费的餐食店铺,但旺泉古街作为餐饮一条街,吃饭就餐可供游客选择的更多,也更方便。
👆每晚热闹异常,就餐者众的旺泉古街。古街位在隆兴寺东侧,是餐饮一条街,可供选择的各类餐食店铺颇多。
回真楼位于旺泉古街南口,午间11点半开始营业,主营铁锅炖。
👆回真楼仿古门脸。
👆确实是纯柴火炖的。
👆2-3人铁锅炖土鸡套餐价158元,含锅底精品大豆油锅底+特选锅底料30元,土鸡88元,土豆10元,豆腐10元,白菜10元,山粉10元,干豆角10元,花卷8元,餐具3份3元。
👆味道很是不错,感觉配菜也很入味,很好吃。
🈯️回真楼(东门店)推荐指数:⭐️⭐️⭐️⭐️
位于旺泉古街内的破店肥哈,小店白天不营业,晚上才开门,不一会就座无虚席。
👆破店肥哈店面,就在所住民宿西胡同口对面。
👆5日晚肥蛤店第一餐:甜麻肥蛤148元(含水果黄瓜16元,小吃16元),烤芸豆角12元,大肉筋2串12元,大口牛舌2串12元,烤肥肠1把18元,炸馒头片12元,雪花纯生12元/瓶,实消费282元。
👆8日晚肥哈店第二餐:套餐价89元,含甜麻肥哈牛蛙128元,大盆素菜26元,小嫩牛16元,QQ鸡架16元,笼屉花生15元,炸馒头片12元,破店套件3份6元。
✅它家的肥蛤锅肥蛤少且瘦,牛蛙锅很让人满意,串也值得推荐,但它家最好吃的是馒头片。
🈯️推荐指数:馒头片⭐️⭐️⭐️⭐️;串、牛蛙锅⭐️⭐️⭐️;肥蛤锅⭐️⭐️
位于所住民宿西胡同口旁的而已烤肉店,午间也开门营业。
👆而已烤肉店面。实际试吃觉得肉品质属实不错,吃后没有胀肚感觉。
👆6日午饭套餐:套餐价138元,含厚切黑猪五花肉38元,传统老式瘦牛38元,奥尔良鸡腿肉28元,韩式风干肠26元,手撕杏鲍菇16元,生菜/苏子叶(免费续加)6元,传统紫菜包饭18元,小料2份12元,餐前必备2份2元,纸巾1元。
🈯️而已烤肉推荐指数:⭐️⭐️⭐️
鑫八羊肉烩面饸饹,位于荣国府北的梅山东路上,店面不是很大,有点像家庭式作坊。
👆7日开车去响堂山前在此吃的早餐。
👆虽大众点评上写6点营业,但7点到此感觉才开始经营店面。
👆要了碗20元小份优质饸饹面和20元小份优质羊肉烩面。面尚筋到,量够足,小份足已,用过后中午都没饿。味道没那么惊艳,中规中矩,但咸味重,吃完容易口渴。
👆鑫八羊肉烩面饸饹推荐指数:⭐️⭐️
👆紧临破店肥哈的庭院烧烤。
👆用餐地点是个由四面房屋合围的院落,用餐环境很是惬意。
👆6日晚饭庭院烧烤第一餐:网红下酒菜48元,毛豆10元,要了4瓶啤酒48元。味道不错。
👆7日晚饭庭院烧烤第二餐:干炸小河虾28元,酸辣豆芽16元,黃瓜蘸酱16元,洋葱木耳16元,熟筋3串12元,烤鸽子46元,羊肉串5串15元,京城小腰3串12元,牛胸口3串12元,青岛白啤/瓶12元,共消费235元。它家虽叫烧烤,但串做的实在不敢恭维,菜的味道倒是很在线。
👆院落烧烤推荐指数:菜⭐️⭐️⭐️;串⭐️;网红下酒菜⭐️⭐️⭐️
👆返程当天吃午餐的地点明月楼,位于城东门内。此店当地居民也极为推荐,偶遇一石家庄来此用餐的居民,说到古城必来它家。
👆它家中午11点营业,离开正定当天与孔老板进店第一桌,没20分钟大厅内所有的桌就满客了。
👆扒肉条68元,比别家的此菜更软嫩浓香,甚是可口。
👆羊肉烧麦22元,养生小炒28元。烧麦最大的特点一是皮薄筋道,二是没有其他家烧麦里流出即凝固的羊油。
🈯️明月楼老味饸饹推荐指数:⭐️⭐️⭐️⭐️;烧麦指数⭐️⭐️⭐️⭐️⭐️
本次正定、定州及响堂山之行,隆兴寺、正定四塔、南北响堂山石窟一应景致,甚得孔老板之意。此中心境显露了孔老板喜文爱古的游历之心。好吧,下回就照如此办理,以尽其兴。
👆位在开元寺须弥塔北侧的真定府示意图。
👆去机场仍是头天在去哪儿网上叫的车,全程42元,大概20分钟就到了。约在明月楼老味饸饹店门口接人,在此吃完饭正好上车出发十分便利。
👆到达沈阳桃仙机场有些小雨,摆渡车优点是不用在候机楼内穿行,可直接抵达候机楼出口。打车回家,按例点油边拌菜开啤酒以庆行程结束。
✅河北,因被国门和津门分占割划,而显略有尴尬的北方省份,长期掩蔽在京津大都市的光芒之下遗于尘世、鲜见人提。但可曾记得,那屡处乱世朝代更迭,多有慷慨悲歌之事生发的燕赵之地,曾历经了无数次的界域变化、族群交杂及生习融合,由此延绵千年碰撞激荡出的璀璨文化让人何止唏嘘惊叹。正如现今正定、定州古城内的塔寺庙阁,响堂山上的窟崖像雕,无不显露着那个光辉荣耀时代的深刻烙印。虽现下时境过迁,往日荣光不再,但正如清代康乾时期,就已把长城视作“但以雄关存旧迹、但留形胜壮河山”的历史遗物来保存一样,诸如此般旧时盛迹亦应被现今世人保守看护,以足华夏荣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