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头-橘洲佳景如屏画

作者:horus 显示图片



中国文化攻略第639篇,荆襄攻略第19篇,其他攻略请点击底下中国文化攻略链接或我的头像~



长沙攻略大纲:
1.长沙
2.橘子洲头
3.岳麓山
4.岳麓书院
5.湖南省博物馆





橘子洲是湘江中最大的名洲,由南至北,纵贯江心,西瞻岳麓,东临古城。





info:橘子洲风景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中最大的名洲,由南至北,横贯江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





世界文化攻略(不断更新,1300篇以上文化攻略连载中)
@http://www.mafengwo.cn/i/8114419.html
中国文化攻略(不断更新,1000篇以上文化攻略连载中)
@http://www.mafengwo.cn/i/2936936.html
北京攻略集合(含景点全集)
@http://www.mafengwo.cn/i/2872129.html



目前639篇:
北京文化攻略:90篇
三秦文化攻略:34篇
姑苏文化攻略:25篇
杭州文化攻略:27篇
三晋文化攻略:61篇
中原文化攻略:24篇
金陵文化攻略:18篇
淮扬文化攻略:27篇
燕赵文化攻略:28篇
巴蜀文化攻略:51篇
吴越文化攻略:30篇
古镇文化攻略:9篇
齐鲁文化攻略:21篇
八皖文化攻略:18篇
八闽文化攻略:29篇
丝路文化攻略:22篇
西域文化攻略:16篇
荆襄文化攻略:19篇
岭南文化攻略:20篇
南诏文化攻略:37篇
关东文化攻略:9篇
塞外文化攻略:8篇
江右文化攻略:7篇
吐蕃文化攻略:1篇
上海文化攻略:6篇
美食文化攻略:1篇
其他文化攻略:暂未开始





理解橘子洲之于长沙的地位,就要“鸟瞰”才能感觉得到。

横跨于湘江之上的橘子洲,如同一条大鱼一样,一侧是城市,另一侧是岳麓山,真是个难得的风水宝地。



由于橘子洲太细长,所以不允许进车,几公里的长条只能通过步行或者乘坐小火车来到达橘子洲头。



☆“谁主沉浮”雕像群☆

位于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以北,这是橘子洲原有的一处景点,雕像栩栩如生,矗立绿茵之中,鲜花依偎,桔林相护。瞻仰时让人顿生伟岸坚贞之感。

五位雕像人物为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向警予、肖三。


☆揽岳亭☆
  
位于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以北,橘子洲内是一个大公园,风景宜人,可以供本地人休闲娱乐。


☆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

毛泽东艺术雕塑位于望江亭以北,面向东南,以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为基础,富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与橘子洲风景区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突出表现了伟人青年时代胸怀大志、风华正貌的气概。



雕塑高32米,长83米,宽41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伟人艺术雕像。


☆橘洲文化园☆

橘洲文化园位于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以北,面积约60亩,植物配置主要以桔树为主,是目前长沙市内最大的桔园。



桔树品种包括宫川、兴津、大分一号、南丰广桔、南丰蜜桔、埃及长城、雪橙、甜橙、羊角柚、宫溪蜜柚等约27种,数量达600多株。



除了橘洲文化园,整个橘子洲都是百亩桔园,园内桔树优秀品种有42个,数量有1200多株。



其中柑桔类如麓山南桔、宫本、宫川、不知火、山下红、国庆一号等知名品种20多个。



柚类如胡柚、HB柚、强德勒柚、金兰柚等优秀品种10余个。



橙类如埃及长城、细荷页齐橙等品种10余个。



通过种植多种不同品种的桔子树来强化橘子洲主题,从而营造出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意境交融的情景。



每年金秋时橘子洲最美的时候,色彩一片金黄,那是来自丰收的喜悦。


★橘洲-古代旅游胜地★

橘子洲,又称水陆洲,因盛产柑桔又称橘子之洲,是湘江的一个江心小岛,南北长约6公里,宽0.5公里。



据史料记载,橘子洲约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距今已有近1700多年的历史。



最早见于史册的是北魏的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湘水又北,迳南津城西,西对橘洲,为南津洲尾,水西有洲子戍,故郭尚存。湘水又北,左会瓦官水(今靳江),口是南津”。



远在唐代,这里就盛产南橘,远销江汉等地。



诗圣杜甫曾在《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一诗中为此写下了“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的诗句。



橘子洲自古就是旅游胜地,无数文人为它留下了著名诗篇。

唐代诗人杜易简在《湘川新曲二首》中 用“昭潭深无底,橘洲浅而浮”形容橘子洲。



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在他的作品《初入湘中有喜》是这么描写:

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
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
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
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



到了宋代,橘子洲名气更大了,简直成“旅游胜地”。

宋代辛弃疾在《昭君怨·长记潇湘秋晚》写到:

长记潇湘秋晚。歌舞橘洲人散。走马月明中。折芙蓉。今日西山南浦。画栋珠帘云雨。风景不争多。奈愁何。



接下来宋代爱国词人王以宁更是写了美文《水调歌头·岁晚橘洲上》:

岁晚橘洲上,老叶舞愁红。西山光翠,依旧影落酒杯中。
人在子亭高处,下望长沙城郭,猎猎酒帘风。远水湛寒碧,独钓绿蓑翁。



五代词人李珣在《渔歌子·楚山青》描写得更美: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也不甘示弱,作出了《古风敬饯都运焕章雷吏部祗召入觐》:

风流人物被草木,香满橘洲连狱麓。
一时宾客盛邹枚,明月夜光和结绿。



橘子洲原有桔洲、织洲、誓洲、泉洲四岛,至清时只有上洲、中洲、下洲三岛,“望之若带,实不相连”。

今演变成一串长岛,上为牛头洲,中为水陆洲,下为傅家洲。橘洲以盛产美桔而得名。



1925年,毛泽东从广州回到湖南领导农民运动,寒秋时节,重游橘子洲。



他写下了另一篇名作《沁园春·长沙》。因此,橘子洲声名大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望江亭☆

望江亭位于橘子洲头,面积为263平方米,始建于1968年,为亭廊结合的仿古建筑。


☆问天台☆

问天台位于橘子洲最南端,取《沁园春·长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问天”之意。


☆洲头广场☆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描绘的正是站在今天洲头处所看到的江山美景。

这里是青年毛泽东怀抱救国救民之理想,与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人,恰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指点汪山的地方,也是他屡次故地重游,看江流滚滚,山川如画,胸怀激荡,问苍茫大地之所在。

伫立洲头,看橘子洲西屏名山岳麓,东峙古阁天心,南望水天一色,极目楚天舒,长沙“山、水、洲、城”的城市奇景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