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区游—大境门、张家口堡、博物馆
8月底调休,我用这几天假期去张家口。2020年和去年两次跟团游都经过了张家口郊区,这次就到市区。
29日下午,在济南西坐高铁到北京南,乘地铁到北京北,再坐高铁,晚上七点多到张家口。坐公交车到北方学院附近的酒店住下。
8月30日
早上坐3路车去张家口的标志性景点—大境门。张家口市区南北狭长,大境门座落于市区北端,离张家口高铁站十多公里。
坐到终点站下,向北穿过商业街,到大境门北。
大境门这段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是在北魏和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清顺治元年(1644年)在长城开豁建门,名曰“大境门”。
大境门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砌拱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进深9米,有木质铁皮大门两扇,顶部为一平台。门楣有察哈尔都统高维岳于1927年书写的 “大好河山” 四个大字。大境门与著名的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四大关口。
万里长城其它的关口称作“关”,只有这里称之为“门”,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含义。“关”多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拒绝态度,“门”则有开放迎客之意。
在大境门南侧上长城,门票13元/人。
大境门两侧是修复的长几百米的长城,向东走了一段。
垛口处放了几门铁炮
城墙南是来远堡遗址
回到大境门上方平台
正南商业街
西段长城修到了山上
爬到修复的烽火台下
向上爬到土墩台,这可能是烽火台遗址。
刚爬过的这段路不长却很陡,很费体力,再向前游路还很长,只有台阶无城墙。于是不再继续爬了,下山返回。
景区长城不长,大境门体量不算大,望去仍显得壮观雄浑。昔日荒凉的长城两侧现在成了繁华的城市广场和小区,使人感受到了古往今来的沧桑巨变。
从城墙上下来,从南面看大境门。
向南返回公交车站,顺便看看商业街两边的景点。
关岳庙和三娘子庙没开放
路东是来远堡遗址公园
来远堡俗称上堡,在大境门东线长城内,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四面城墙分别长220—260米,周长约980米,面积约61400平方米,是明朝政府批准建造的用于蒙汉贸易的堡城。
堡内很空旷,游人很少,看来遗址公园还没建好。
骆驼泥雕
土夯长城的修建场景
商业街上“边关重镇”牌坊
市楼
坐车去张家口堡。张家口堡是一片古街区,参观不需门票。
张家口堡位于张家口市区中心,俗称堡子里、下堡,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是张家口市区的发祥地。起初张家口堡是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驻军城堡,后来逐渐被商业贸易功能所代替,中外商贾聚集于此,修建了大量官邸、私宅、祠堂庙宇等,现存文物古迹达700余处,其中重点院落93处,街巷20条,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明清建筑博物馆”。
张家口堡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大部分宅院仍有居民居住。少部分古建筑被修复,我随意走了几条街道,看了其中几处,但不少已修复的院落没开放。
俄立昌洋行旧址,现在是商店和民宅。
大德通票号旧址,没开放。
金融博物馆,同时也是桥西区旅游服务中心。
院内没有工作人员
里面是张家口近代以来金融业发展的展览
金融博物馆两进院落
粮商旧址,现为民宅。
鼓楼
口皮博物馆,因对皮毛皮衣没兴趣,就没进去。
最后穿过小巷到玉皇阁
玉皇阁建于明代,在张家口堡北城墙上,是堡内最高建筑。
修复的壁画很光鲜
在玉皇阁可看张家口堡全貌
又走了两条巷子,回到街口,坐车回酒店。
下午去张家口市博物馆新馆。新馆在桥东区长城西大街与中兴北路交叉处,文化产业发展综合体3号楼,总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目前有17类藏品,馆内在册登记的文物共计3632件,其中一级品9件,二级品99件,三级品457件。待定级和一般文物3067件。
出示身份证进入参观
新馆主要展览是二层的《东方人类的故乡—张家口古代历史》和《红色张垣—张家口近代历史》两个展览,三层的《万里茶叶道 亚欧商贸城—张家口贸易历史的国际化》和《神京屏翰 畿辅重地—北京与张家口的古往今来》两个专题展览。
张家口古代历史展是博物馆的核心陈列
东方人类的故乡—张家口古代历史展厅
阳原泥河湾古人类遗址群是张家口旧石器时代遗址的代表
泥河湾遗址的犀牛牙、牛角等动物化石
泥河湾遗址的细石器
尚义四台遗址是坝上草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代表性遗址,距今约7650年。
四台遗址出土的骨匕、鹿角筒形器、石整形器。
四台遗址出土的石斧、筒形罐、石磨盘、石磨棒。
四台遗址实证了我国北方地区万年文化史
古涿鹿地区分布着大量与黄帝、炎帝、蚩尤相关的遗址、地名、传说。
新石器时代彩陶盆(蔚县)
新石器时代小口尖底瓶、彩陶钵(蔚县)
夏商周—隋唐,民族大融合。
青铜短剑、青铜环首削(春秋、宣化)
青铜罍(春秋战国、怀来)
刻铭青铜盘(春秋战国、怀来)
青铜龙柄匜、青铜方壶(春秋战国、怀来)
千年代王城
素面铺首衔环弹形铜壶(汉、蔚县)
青铜甗、壶、镜(汉、蔚县等)
隋唐遗风
隋唐铜佛像
隋唐堆贴罐(蔚县)、黄釉双系罐(个人捐赠)、黄釉席纹双系执壶(蔚县)、白釉敞口石足碗(怀来)、绿釉风首壶(蔚县)
隋唐陶人、陶马、陶骆驼、陶镇墓兽等(旧藏)
隋唐黄陶涂白骆驼俑、黄陶彩绘鞍立马(旧藏)
辽金元—多元文化交汇地
蔚县辽代南安寺塔模型
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部分复制的壁画,色彩艳丽,这是散乐图。
花鸟图
旁边的小展室模拟了下八里辽代壁画墓,光线昏暗,墙壁上是复制的壁画。
出行图
备茶图
散乐图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壁画,辽大安九年(1093年)张匡正墓出土,此处专门用光、声、电多媒体动态显示,色彩多变,音乐悦耳,营造出美妙的视听效果。
平底堆花红陶塔形罐(涿鹿)
绿釉壶(旧藏)、绿釉武士房脊构件(崇礼)、白釉刻莲瓣长颈瓶(崇礼)、陶簸箕(宣化)、陶碗(宣化)等。
东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执壶(宋,旧藏),馆藏精品。
磁州窑白釉黑彩牡丹纹梅瓶(宋,旧藏)
金代遗迹介绍,以太子城为代表。
金代陶器,白釉赭彩龙虾祥云四系瓶(涿鹿)
崇礼太子城遗址是一处金代皇室行宫遗址,201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太子城遗址沙盘
元代部分主要是元中都遗址和梳妆楼元墓的简介
元中都在张北县馒头营乡,建成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是元代除大都和上都之外的第三大都城。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中都被红巾军烧毁,成为废墟。
元中都遗址出土的础石物件
梳妆楼元墓在沽源县平定堡镇,墓主是阔里吉思,建于1298—1305年间,周围共发现24座墓葬,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唯一一处元代贵族墓葬群。
梳妆楼元墓内部复原场景展示
元代白釉赭彩罐(涿鹿)
元代万户府印(张北)
元代钧窑碗(旧藏)、白釉内府铭梅瓶(征集)等
明清时期,张家口先后为军事城堡和商业都会。
张家口的得名: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这一带因民户不足,从山西抽调人丁来此,有一些张姓居民迁来在今东西太平山隘口附近定居,地名便同居民的主要姓氏一致,名为“张家庄”、“张家隘口”。宣德四年(1429年),在张家隘口南建堡,遂名“张家口堡”。
明代瓷器:三彩亭顶贴花三兽足炉、翠蓝双龙耳瓶、孔雀蓝堆花葫芦瓶、白釉师首耳香炉、豆青双兽耳瓶。象牙笏板。
察哈尔都统署大门模型
清代黄釉暗刻花龙纹盘
清代佛像:弥勒佛坐像、鎏金方座罗汉像、泥金佛立像等。
后面的展厅看得比较粗略
红色张垣—张家口近代历史
京张铁路开启了近代序幕
张库公路促进了同俄蒙地区的贸易
张库公路的驿站茶壶、茶碗,俄国商人帽子。
察哈尔省的历史沿革(1914—1952年)
早期革命活动
马灯、铁路信号灯、铁路锤子
抗战时期
抗战宣传单
张家口第一次解放(1945年8月)
张家口是平津战役的重要战场
张家口第二次解放(1948年12月)
万里茶叶道 亚欧商贸城—张家口贸易历史的国际化展厅
展览展现了张家口这座连接内地与草原的京北名城,在商路贸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雕塑再现了当年商路贸易的盛况
隆庆和议,化干戈为玉帛的典范。
蒙古皮靴、奶茶壶
木炭奶茶壶、茶饮
神京屏翰 畿辅重地—北京与张家口的古往今来展厅
展览展示了北京自辽金升级为陪都、都城后,张家口因特殊位置而扮演的重要角色。
辽国帝后捺钵(迁徙射猎)场景
下花园的得名:辽国萧太后、辽圣宗见此地险要,风景优美,遂大兴土木,建成了上、中、下三座皇家御花园,“下花园”因此得名,沿用至今。
据考古推断,太子城就是金帝行宫泰和宫。
元朝皇帝两都巡幸路线
明代,宣府镇是九个边镇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京师锁钥”、“”神京屏翰”之称。
宣化清远楼模型
明代火器:铜火铳、三箍铜炮
清代三箍铁炮
张家口历代累计修筑长城1804千米,现存可辨长城遗迹1361千米。
没来得及看当代部分,博物馆要下班了。如要细看博物馆展览,至少要半天时间。
离开博物馆,时间尚早,步行回酒店,距离不太远。途中经过市民广场。
市政府大楼
今天去的这三处景点是来张家口市区的必到之地,尤其是大境门和博物馆,看后很有收获,本次出游计划基本上就算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