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海和看山之间,我选择了看树
在最东和最北之间,我选择了最南
去西双版纳,并不是我此次的初衷,主要看了网上这里的酒店便宜,推测暑期游客应该就不会太多,所以近几年第4次又到了云南——这片天空中云海翻涌的城市
第一次去云南是到丽江与香格里拉,也是在这里我开始在马蜂窝发了第一篇笔记,想想时间过得很快。
第二次去云南是到迪庆自治州和雨崩,看了梅里雪山住在了雪山边上,这次旅行的记录获得了首次蜂首
第三次去云南是带女票去大理,环了洱海
第四次去云南便是西双版纳啦!
在我的印象中夏季的西双版纳潮湿闷热,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又是雨季,挺害怕浑身黏糊糊的,到了版纳几天几乎每天要换两身衣服,不怕版纳出太阳就怕版纳是阴天。
西双版纳是傣语,“西双”即十二,“版纳”以前是一个行政区域,就是十二个行政区的意思。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的美称,对于初次来版纳的人来说公园里的一棵树都让我涨了见识。
星光夜市的夜景,西双版纳热门景点之一,也是告庄西附近的景点之一。晚上游客很多,拍照比较考验机位
白天的星光夜市便换了一幅模样,没有了行人如梭、车水马龙,一幅清冷的场景,却是我喜欢的模样。
第一天:达到西双版纳——星光夜市
第二天:曼听公园——西双版纳总佛寺——-景洪大金塔
第三天:原始森林公园——滨江大道——江边夜市
第四天:野象谷——曼掌村——象出没的地方——孟捧路——勐泐大道(椰树林+大佛寺)
第五天: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我是坐动车去的那边,第一天19点多才到,正常在版纳就4天!
星光夜市在我的初印象中并不好,去之前就听说这里价格贵,本地人不多,只适合逛逛。
晚上的夜市人声鼎沸,游客很多,摩肩接踵,让我想起了假期成都的宽窄巷子。
不仅摊位很多,而且在大金塔附近拍摄傣族写真的摄影师和小姐姐也是真多,几乎走五步就能碰到,找不到合适游客拍照的机位。
好看的机位也需要给钱,所以在星光夜市的夜景我都是隔着一些距离拍摄,视角不是太好。
在六国水上市场附近拍摄的景洪大金塔,灯火阑珊处如果有一只小船划过就好了。
所以挂着这类灯光装饰的地方,晚上去拍都要给钱,给我个人的体验不好,所以我一分钱都没在这里花,全给了江边夜市。
白天的星光夜市或是大金塔却让我很喜欢,红砖、中间的金塔以及站在塔中间的佛像,只是在酒店窗外远远看着,就让我很感兴趣。
景洪大金塔,也称缅甸大金塔,是南传佛教的代表建筑
塔身高六十六点六米,寓意着一江连六国(澜沧江顺流而下可到达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旁边的四小塔为实心塔,大塔为贝叶经博物馆,共两层使用空间,有东西南北四个入口,最中间站着的佛像是星期佛。
大金塔的外面是一个小广场,白天拍摄的游客稍微少了一点。我和女票在菜市场买了一件30元的傣族服装,特意赶在摆摊的时间之前拍照
去西双版纳的第二天,天气不好而且闷热,和女票在室外待了一会儿满头大汗,更别说穿着不透气傣服的女票。
红砖与白塔的结合,这里有很多网红的打卡点,充满了异国的风情。
甚至我都觉得版纳人根本没有必要去泰国、老挝这些国家,因为他们出国看到的风景和在自己家乡没太多不同。
两头象的这张照片其实是一家类似酒吧的小舞台,处处都透露着商业气息。
大概下午4点左右,金塔下的摊位陆续有摊主开着车来准备摆滩,夜市也渐渐得要变得嘈杂与灯火璀璨了
这个视角能把金塔与版纳的另一个像孔雀尾巴的建筑都拍下来,红白绿金四种颜色的集合也不显得突兀,女票学着另一个年龄稍大阿姨的拍照姿势,对我说:
快,这个姿势好看耶,我也要这样拍!
拍完之后,我也对她说:你过来。给我拍个同款。
「我就是你的工具人,你带我出来就是让我给你拍照的」说完后,她对着我给她构好的图,咔嚓拍了几张
「自己选选哦,总有一张用得上」
所以我所有出镜照片,都出自我女朋友之手。
穿过星光夜市,路过一座类似风雨廊桥的建筑就到了六国水上市场,至于六国水上市场我个人非常不喜欢,也就是一个舞台,晚上的嘈杂之音在我入住的酒店都能听到。过了六国水上市场之后便能看到澜沧江了
下面这张图是星光夜市大门的一部分
曼听公园我俩是早上8:30出发,大概9点钟入的园,考虑到暑假人多特意赶了一个「早集」
这里集合热带树林,山丘和河道,民族特色浓郁的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个天然的村寨式公园。
游玩方式很多,本来我俩决定先去总佛寺拍照,再去曼听公园。司机师傅告诉我们:只能先去曼听公园,才能去总佛寺。其实并不是,买了门票后先去哪个园区都可以,因为曼听和总佛寺就隔着一扇门。
游玩的路线最开始本想按照该路线探索:傣王行宫→御花园→御兰园→城心塔→叶子花园→双塔→八角廊桥→滨水长廊→鹦鹉乐园→御象园→白塔→大地女神
后面觉得太麻烦我俩就悠闲地在里面乱逛,参天的大树、异域风情的建筑,恍惚间似不在国内。
据说泰国的泰族与我国的傣族出于同源,都属与泰老民族,不保真,我也是听当地导游说的。
小小的池塘里,种满了睡莲和王莲,王莲是一种水生植物,以其巨大的叶片和美丽的花朵而闻名,尤其以版纳中科植物园-棕榈园的大片王莲最为出名。要是你实在没时间去植物园曼听公园可以作为一个平替,但最好别。
金嘴蝎尾蕉,能记住这个名字一是因为我在西双版纳很多景点都看到了它,二是因为它独特的外形整体像一只蝎子的尾巴,单独一部分又像鸟喙。关于它的授粉也比较有趣,蜂鸟因为要吃它的花蜜,所以会把嘴放在苞片内,在吸食不同植株的花蜜时,花粉就会蹭到柱头上,完成了授粉的过程。
城心塔,以红橙二色为基准,屋檐修饰了傣族元素的金边,尽显富丽堂皇不愧曾是傣王的御花园。
红砖双塔城堡即使是早上人也很多,但是往湖边走,同样有红墙绿水的雅致景色,在一丛绿色中藏着一座湖边小塔。
红砖双塔城堡下的一座白色亭子,没有游客经过的时候很有静谧感
露兜树的果实,形状似菠萝又不是菠萝,果表有粗毛,似用钉子锤人,故名钉头果。如果去植物园会看到大片的露兜树林,树干分叉在湖中,像外星球的植物。
鹦鹉乐园到是没什么亮点,和我小时候去公园看鹦鹉差不多。
御象园,这里没有大象表演但可以近距离的喂大象,这两头大象看起来年龄比较大,却也是这里的明星,围绕在它身前的小朋友可喜欢它们了,在喜欢它的小孩子里面,一定会有长大后立志保护大象的孩子吧。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白塔,我们去的最后一个景点,白塔由砖块和抹石灰膏建成,覆盖着白色的泥灰,故称白塔。是西双版本的代表建筑之一,另一个就是般若寺了,因为它位置比较偏僻,我就没有去。旅行总得留点什么遗憾。
西双版纳总佛寺,是西双版纳佛寺中等级最高的佛寺,参拜的人络绎不绝和曼听公园仅一墙之隔。
做攻略的时候我很容易和西双版纳的大佛寺弄混淆,后来到了此地才发现一个寺院在平地上一个在半山坡上
寺庙始建于615年,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啦
曾经是傣王的御花园
傣语称作洼巴洁,是美丽幽森的道场
寺庙的风格偏向傣族和泰国那边的风格
从北门进入就能看到一座金身施印的大佛
寺庙金碧辉煌,主体建筑上装饰了金龙和各种金鸡,阳光照耀下金碧辉煌,如果要进大厅礼佛需要先脱鞋
院内现在的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左右,主要建筑物有傣语称为维罕的大殿。进入殿堂需要脱鞋且里面禁止拍照,总佛寺实际能慢慢逛的地方并不大,但适合拍照,游客较多,建议是早上去。
原始森林是一次意外之旅,原本的基诺雨林徒步因为下雨的原因被迫取消,第2天一起床版纳就是大雨,到了中午雨停,临时决定去原始森林逛逛,因为女票刷到一个关于孔雀放飞的视频。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位于景洪以东、澜沧江以北,距州府所在地8公里处,是全州离景洪城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市区有直达的公交车,在西双版纳大桥附近等车即可。
景区有几个项目:孔雀放飞——爱尼山寨——非遗乐器表演——雨林大嗨泼(也就是泼水节)——猴园——雨林徒步
我的第一个点是先坐观光车直达猴园,猴子坐在竹竿上,竹竿悬在湍急的河流上,等待着游客的投喂。
另外一个亮点就是雨林徒步了,树木遮天蔽日、一层叠着一层,雨后的森林给人一种清新感,但闷热的天气又让人感到燥热。走一会儿浑身变得黏糊糊。
各种盘根错节的大树,甚至还看到了绞杀榕,可惜忘记拍照了
原始森林公园小孩子比较多,尤其是丛林穿越,所以暑假出行注意任何项目提前预约。
至于向往很久的孔雀放飞,也比较令人失望,不是我们想象中几十上百只孔雀一起从山丘飞下来,而是几只几只的飞,视觉效果差了点。
但比一些每个项目要额外收费的景区来说,至少原始森林公园列出来的4大项目是包含在门票里面的。
澜沧江从西双版纳穿过,桥一边是江北一边是江南,有江穿城的城市一定有一条路叫滨江大道,而横亘在江上的大桥就叫西双版纳大桥啦
大桥不远处有一个公园,滨江公园,处于半废弃的状态,树木幽深,空气潮湿,只是从树木的茂盛程度而言,成都无一公园可比。
沿着马路走一条延伸到江边的小道,便是有热带景色的滨江路了。
Citywalk路线
西双版纳滨江公园——西双版纳大桥——再到音乐广场
全程大概3公里左右(👉🏻注意是在靠近澜沧江的步行道那里)
道路有很多出口,逛累了还可以去附近的江边夜市吃小吃
椰树林、大概在离大桥500米的地方,道路两旁种植了很多椰子树,有种在三亚的感觉。去版纳的两天都没看到夕阳,有时就是运气,刚好在江边散步,傍晚的阳光撒在椰树林边,透过婆娑的椰树叶路上多了一些黄晕的斑驳。
江边垂钓的人,江的另一边就是告庄西景
散步在绿荫的街道,一切都是静谧的样子,其实旅行尤其是版纳没必要只去热门景点,作为一座边境小城,版纳更多的美好在街上,在一个不经意的转角
前两天我住在告庄西,透过房间的窗户能看到这个建筑,江边也看到了其实版纳很小,要不是电瓶车有限制区域,完全可以骑电瓶车游走在大街小巷。
甚至我们还走到了澜沧江边,女票说我给你表演一个打水漂!
过了一会儿她对我说:惨了,我黄金掉水里了。
我问她:咋回事?
她说:扔水漂的时候,手链太松,和水漂一起掉水里了。
她找一根岸边的树枝测了下水深,近岸边一步之遥的水深都到我们大腿跟。遂还是放弃了!
早上在酒店窗外看到的澜沧江晨雾
江另一边的景洪大金塔和江边夜市以及不同角度的西双版纳大桥。在阴雨天中迎来了野象谷之旅。
听朋友说来西双版纳有两个必去的景点,野象谷与中科植物园。这里是国内首家以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家公园,如果成都有熊猫基地,那么版纳的代表就是野象谷了
快速游览路线:大象科普剧场——蝴蝶园——高空栈道——亚洲象博物馆
到野象谷后,所有车辆必须在各停车场换乘景区的交通车,然后带你去游客中心。第一站就是大象科普剧场,在这里大象会展示它们日常的生活习性,有些调皮的大象还会向着观众喷水。
它们上场的方式也特别有趣,后一头象用鼻子牵着前一头象的尾巴,就是小朋友表演节目手拉手向前一般。而这些象都是在野外被救助无法返回大自然的亚洲象。
蝴蝶园也是野象谷的一大亮点,在这里能近距离的接触到各种美丽的蝴蝶,漫步其中像走在浪漫的秘密花园。
整个野象谷园区仅占未开发景区很小一部分
走在绿意匆匆的高空栈道,栈道的下方曾是野象的通道,旁边还能看到调皮的野猴子,而在这天后,版纳也正式迎来了好天气。
遗憾的是在高空观景台,并没有期待中的场景,没看到大象,看到野生亚洲象的机会可比日照金山的几率还低。
大概一个上午就游完了野象谷,中午在漫画云的陪伴下来到了傣族村落曼掌村。在版纳勐开头一般是镇,而曼开头的一般就是村了。
至于曼掌和曼远村该去哪个,纠结了很久,还是选择顺路的曼掌村了。
傣家米线、菠萝饭(甜口的菠萝饭)、香茅烤鱼
而在这里还能体验傣族造纸,这个项目是小孩子的最爱,放眼望去几乎都是一位父母陪着一个孩子,感受着非遗文化的魅力。
进入曼掌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高脚干栏式的竹楼,这是傣族的特色民居,村里也修建了一些新式房屋,少了很多民族特色。
村里大概就2条主干道,几乎每家每户的门口都种植了鲜花和绿植,就算烧烤店门前也是鲜花盛开的模样。
这种木质的老式吊脚楼还有当地居民住,更多的是一楼被改造成了手工制陶、手工造纸的体验场所。
在夏日的衬托下,与其说是村庄不如说是一座大型的傣式花园了。
一路上适合拍照的地方很多,村子也不大,1个小时左右就能逛完了。在版纳算是我最喜欢的景点之一。
在网上偶然发现的一个很有热带特色的街道,像是小三亚,一看地图距离我的酒店也就1.2公里,骑着一辆小电驴,背着相机载着女票就去这里看看啦
大街小巷慵懒感,才是版纳旅行该有的模样。对于旅行我一定会去当地的菜市场或是博物馆看看,一是很多物美价廉的东西在菜市场能买到,二是博物馆能让我更快速的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在城市闲逛你也会发现别样的惊喜。
经过西双版纳双塔,一朵云长在屋顶,后面几天我吃得菌王妃火锅就在这里。再穿过曼景兰古镇就到了勐捧街的入口。
路线:版纳双塔——泼水广场——勐捧路——勐龙路——勐泐大道
勐捧路大概有500米,3个路口,其中第二个路口很好看,停下电瓶车走一段路,再手提一袋老挝咖啡,边走边吸。老挝咖啡夜市常有,街边却不常有,找了一路竟没找到一家卖老挝咖啡的
在这里拍照,我们是下午16点左右到的,非下班高峰期,所以人不多。
女朋友说道路两旁种植的椰子树让她想到海南旅行时光,也在类似的街道逛了一会儿。
天边的云渐渐汇集,形成了一个洁白的棉花,走到第二个路口时行人更少了。后面我们继续骑着车感受着迎面吹来的风,向着大佛寺景点驶去。
在勐泐大道上,穿过流沙河大桥,再到环岛公园处,就能看到大佛寺了,考虑到门票120元,性价比不高。拍了一张大佛寺外面的照片就回到了酒店,也算是打卡过大佛寺了。
在外旅行一定要多看窗外,欣喜地发现窗外竟然有了双彩虹,可惜因为雨慢慢地从远方下过来,还没架成拱桥便消失在了空中。多幸运,才能在旅行的几天,发现一条如此浪漫的彩虹呀!
西双版纳滨江公园——西双版纳大桥——再到音乐广场,能看到告庄西双景、景洪大金塔,到了晚上我又骑了一辆电瓶车欣赏夜景。
美中不足的是音乐广场那段路在维护被挡板遮住了,木质步行栈道上看不到夜景,但沿江公园还是可以,除了有些树木遮挡视野。
如果说云南是动植物的王国,那么中科院植物园就是王国桂冠上的明珠,占地面积约1125公顷,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还有一片面积约250平方千米的原始热带雨林。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最多的植物园。
园区分成东区和西区,东区是热地雨林和绿石林,西区是各种拍照好看的植物园。如果时间不够就建议去西区。
门票80元,西区和东区电瓶车各50元
建议买电瓶车票,园区很大而且比较绕,很容易走冤枉路。
我自己的游玩路线:
民族植物园-荫生植物园- 棕榈园-奇花异卉园- 百花园-树木园-名人名树园-藤本园
民族植物园:景区交通车直达的第一个景点
大草坪中一棵参天大树是这个小园区的亮点,旁边还有一个植物园,记录那些珍贵的植物种子、那些美丽的蝴蝶、那些曾经在自然界惊鸿一瞥的植物生命。
第一次在植物园游览迷路,不知道先看什么,随着步行道前行,在一片小水塘中遇到了王莲。穿过像外星植物般的露兜树,就到了棕榈园。
露兜树的树根像枯枝般左右扭曲插入水中,是一种很典型的热带植物,穿梭在露兜树林中树叶茂盛遮蔽了天空,而它的果实我在曼听公园早已遇到,像极了海贼王里的恶魔果实。
棕榈园:这里以王莲出名,尤其是站在似碧绿翡翠的莲叶上,不过我去的那天才知道有体重要求,不能超过35kg(好像这么多),导致女票略带遗憾没有体验上。
但是棕榈园的另一边才是秘密花园,大片棕榈树林笔直向上,石板路、绿色草坪加上蓝天和白云,在人潮拥挤的暑假,仿佛成为了这片棕榈林暂时的主人,几乎遇不到游客。这是景区大得好处,难以想象如果是淡季去逛植物园,遇到一位同行的游客也可能是极难的事了。
棕榈园内分布着琼棕、矮琼棕、龙棕等,太多太多我不认识的植物,边走边拍边看边蹭听。
从王莲池那边走过去就是荫生植物园,占地面积15亩,是一个收集和展示观叶、观花、地生和附生植物的专类园,全是蕨类植物的天堂
很容易发现一些小动物,比如蜥蜴。还有各种颜色艳丽的植物。忘记这个红色像菌子一类的植物叫什么名字了。
走在幽静迂回的小道上,穿行在天空被树叶笼罩,地面被绿色浸染的幽深花园中,静谧且充满了探险的味道,一切的植物都是那么的有吸引力,一切的植物都生机勃发,争奇斗艳。
奇花异卉园观赏要求比较高,最好蹭一个导游听听。我只是把这里作为一个交通车中转站,下一站是「花仙子」的家——百花园。
大片植物种植在同一片地方,或是水塘中,或是山坡上,真的可谓一步一景。在我没逛完的百花园里,个人最喜欢的是红纸扇和粉纸扇区域,红色的树叶映衬着山坡那颗枝叶繁茂的树下,随手一拍就像是电影宣传海报,电影名是《莫奈花园树下的人》
名人名树园,顾名思义就是一些名人种植的树木
这里还有许多国家的国花,一边看花一边猜国家名。
在粉花山扁豆树下拍照,柏油路和草坪的结合,超级chill
藤本园,靠近西区出口,各种藤本植物的天堂,几乎没有游客会来此,一是这里靠近出口、二是到这里早已逛累,如果还要去东区时间更不够了。
而藤本园藤蔓蜿蜒在灰色的砖墙上、特意为了它搭建的木架上,这时的它不像植物园更似某家某户精心养护的小院花园。至于蚊子,极少,整个版纳在夏季的灭蚊行动很早就已开展,不管在哪个景区我都没被蚊子咬过。比较意料之外。
吊桥:在整个园区游览的时候看到地图上标记了一个景点吊桥,特好奇于是去看看。
在百竹园附近,景区的北边,穿过百竹园后差不多就到了。
浑浊的南班河从桥下流过,岸边的风景像是在国外。
我俩逛得太慢,就没有去东区看原始森林和绞杀榕了。
美食这部分,我单独拿出来,以前我的游记甚至笔记都没有关于美食的内容,一是各地区的美食小吃大同小异,二是因为我不太热衷写美食。版纳因为地域原因,美食小吃很吸引我,让我尝试了很多。撒撇米线、傣味烧烤等等,几乎在版纳的每一餐(除了早餐)都在尽可能多的尝试各种美食。
这是我俩到西双版纳的第一顿,她喜欢吃米线还尝试了云南特色的撒撇米线。
其主要原料包括特殊的汤汁、肉片和极细的米线。汤汁里面有牛的胆汁所以口味偏苦,她没有吃完,我点了一份正常的米线,果然米线还得是云南本地人做得才好吃。
朋友推荐的一家傣味小吃店,尤其推荐牛肝菌炒饭,里面有一些红辣椒、肉粒,口味确实鲜美但没我朋友描述的那么夸张,实属一般。
菜包鱼,被名字吸引才尝试的一道菜,我和女票都不喜欢,要把鱼肉和胡萝卜丝、米线、黄瓜等包在生菜里,放红色的酸辣酱,然后一口吃掉。另一个米白色的酱没吃出味道淡得很。
我在这里吃到了在西双版纳吃得最好吃的泡鲁达。
泡鲁达就是椰奶加各种小料再加几片脆脆的面包片,属于甜品。我吃得这份20元,料很多。
后续又在江边夜市吃过15元的,10元的,15元的味道一般,10元的简直难吃,根本不是椰奶就是糖水,面包不脆是软的。喝了一口立刻扔掉。
避坑:江边夜市入口处(非西双版纳大桥那边的路口)进去大概300米左右,靠近喆咖酒店,一个男的卖的,而我女票在他那里买的老挝咖啡也难喝。咖啡喝出糖水的口感。
我女票说了一句:怪不得他卖得那么便宜还没顾客。
泡鲁达——老板端上来的时候,碗都是冰的,一口椰奶一口酥脆面包片,这是版纳夏天的风味之一。
凉拌米线和舂鸡脚味道也不错,酸辣可口,舂鸡脚里还加了一些冰块。这顿午餐一共花费了50元。
店铺很小,靠近曼听公园800米处,位置不太好找,是一家夫妻店,我们中午去吃饭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有也可能是偏僻吧。
吃饭的时候老板怕我们坐在路边吃有蚊子还特意点了一盘驱蚊香。
她家的泡鲁达算是西双版纳留给我的第一份深刻的回忆。
第4次去云南才去吃了菌子火锅,到酒店的时候特意问前台小姐姐附近有什么味道不错的菌子火锅。
小姐姐把自己常去的那家店推荐给了我,版纳双塔附近。
吃菌子火锅时,服务员会在桌子上放一个小闹钟,定时15分钟,时间到了才能吃,怕吃了看到小人。
等待的15分钟特别难熬,乌鸡汤加着各类菌子冒出的白色锅气,香味扑鼻,菌子口感有嚼劲且爽滑,而我更爱的是那口浓郁鲜美的汤,太好喝了。
忘记拍照,放个视频吧
说到江边夜市,我和女票还闹了一个笑话。找了江边夜市很久,竟然离我们住得酒店就100米。整个江边夜市大概3公里,我们也在这里连续吃了3顿小吃。
傣味舂鸡脚
一位当地傣族女子卖的,就是这家让我连吃了3天,第一次是吃的凉皮,调味料比凉皮还多,看着她调味的时候各种调味往一个盆里放,然后舂了几下。酸辣爽口,越往后吃越辣,越辣越停不下来
后面还拼了荤菜,30一份。凉皮好像是10元。
越南小卷粉
差点被坑,告庄西一份越南小卷粉28元、这里只要15元有4卷,也就是4种口味,为了多吃点不同小吃,我买了10元的小份。
口感像是肠粉,一定要加辣椒,更鲜美
巴拉达
15元一份,我选择的是香蕉口味偏甜,这东西一定得趁热吃才香,凉了口感不好。
傣味烧烤
去版纳之前,我刷到一个贴子,帖子说一个人在版纳吃傣族烧烤花了80多才几串。直到我亲眼看到大号的签签,才觉得其实并不贵。
大签素菜10元、荤菜30元。我们点了一串五花肉、一串当地的特色素菜、还有一份当地的特色笋子。
烧烤素菜口味整体都是偏苦的,笋子也苦,不知道本来是这个味道还是烤糊了的关系。五花肉的味道就很正常。个人觉得烧烤味道一般。价格不贵。
江边夜市买的粉色泡鲁达,15元一份,比不上在曼听公园附近吃的20元一份泡鲁达好吃。
倒是送的这朵花,女票很喜欢,似买椟还珠。但15元一份比我第二晚逛夜市买的10元一份泡鲁达好吃点,至少面包片是脆的。
整体来说江边夜市吃得比星光夜市和告庄西附近的便宜,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好吃得是好吃,难吃得难吃到想当着老板的面扔掉。
个人观点大概的规律是价格越低,买的人越少,位置距离西双版纳大桥越远越容易踩坑。
关于住宿版纳大概分成了3个部分,告庄西、泼水广场以及植物园。
告庄西附近小吃很多,靠近星光夜市以及出行比较方便,是很多游客的选择。我在这里住了2天,消费比泼水广场附近高、居住环境比泼水广场吵。
泼水广场,距离告庄西其实不是太远,一个在澜沧江北边,一个在南边,靠近3公里长的江边夜市。住在这里出行也方便,去一些景点的距离比告庄西稍远,但相对便宜的美食和住宿费用会让你节约一些旅行花费。
植物园区域,很少有人会选择的居住区域,如果想深度游玩植物园可以考虑这里,价格比其他两个地方稍高。
对于版纳这座城,我挑选了一个不好的时机前往,没有泼水节、恰逢雨季一天总感觉身体黏乎乎的。但是我仍对这座城心怀感激,从旅行体验来说大部分的景点都能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到达,美食这部分也超过了预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鱿鱼、臭豆腐、烤面筋等等。住宿价位也选择很多。作为一座边境小城,它是合格的。
没有十全十美的旅行地,既然去了,就带着热烈的心去感受这座城市的氛围和特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