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我和妻子乘火车在黑龙江避暑游玩。
8月11日11:09,在齐齐哈尔火车站乘D6922次去大庆。
11:51,到达大庆西站。大庆有三座火车站,从西到东依次为大庆西站、大庆站和大庆东站,分别位于大庆的让胡路区、萨尔图区和龙凤区。
大庆西站站前广场。广场面积很大,眼前十分敞亮,有大片的绿化,远处蓝天白云之下高楼林立,第一印象是这座城市开朗开阔,大气磅礴。
从大庆西站打车到让胡路区的万达广场。大庆西站出站后,顺着指示牌在地下一层坐出租车,出租车排队有序,有工作人员安排客人依次上车,不会出现客人插队的现象,秩序特别良好。
让胡路区万达广场的规模很大,我们住在楼上万达公寓内的欧丽智能酒店,楼层高视线好,房间面积大,楼下全是餐饮购物。这家酒店性价比很高。
下午,坐着公交车去大庆石油科技馆参观。大庆作为石油城市,处处都有石油的印记,连公交车上都有“石油老会战专席”。
公交车经过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这天是星期天,看门口排队来参观的游客很多。到大庆旅游的人很多都要来参观这个纪念馆。
大庆市以石油为主题的展馆,除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还有大庆火车站附近的大庆石油历史陈列馆,大庆一中附近、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对面的大庆石油科技馆,九号院宾馆旁、让胡路万达广场对面的大庆石油馆。这是座名副其实的石油之城,城市发展及城市记忆围绕石油展开。
大庆市的城市面积太大了,虽然道路都是宽敞畅通,但坐公交车到哪里去随随便便都要半个小时,而且因为线路长、耗时久、乘客少,公交车的车次也不密集,候车时间挺长。
我从让胡路万达广场坐车到了油田公司公交站,下车就看到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这楼高大雄伟。
大庆油田公司办公楼对面就是石油科技馆,写有“中国石油之都”。
大庆石油科技馆前有个巨大的空旷广场,场馆距离城市道路有200米之远。这城市土地不缺,道路开阔,楼房间距宽,绿化、公园、广场面积都很大。
石油科技馆内大厅。
周恩来三次视察大庆油田。
探油队伍。松辽盆地石油普查与勘探,首次在中国东部陆相盆地获得勘探重大发现,在中国石油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开始地质调查到发现油田,仅用4年,从盆地打第一口基准井到发现油田只用的1年零3个月。
松基三井于1959年4月开钻,1959年9月出油。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该油田被命名为大庆油田。
拟定井位。
野外测量。
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庆油田原油高产稳产,贡献突出,实属不易。
钻井工人冒严寒工作。
各式钻杆。
天然矿石。作为科技馆,展馆内有围绕石油工业的很多科普知识的介绍。
全国各地烃源岩。
采油采气技术示意图。
基本有机原料介绍。
大庆石油科技馆的面积很大,我走马观花看一遍用了一个小时。
大庆的公交站台上都是采油机的外形。
8月11日晚上的让胡路区万达广场。
8月12日,这天是星期一,大庆石油历史陈列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都是闭馆日,我们来参观大庆石油馆。大庆石油馆的闭馆日是星期三。大庆石油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石油馆整体搬迁过来的,建筑外形被称为“油立方”。
大庆石油馆内面积不大,游客也不多。
油珠造型。
铁人王进喜。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第一次工业学大庆是1964年,第二次是1977年。
石油会战的职工自己动手搭建地窨子,老石油工人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大庆油田最早出油的松基三井。
当年的口号。精神与口号的鼓舞,能唤起单纯的物质刺激所不具有的巨大能量。
场景再现。石油工人的休息活动场所。
当年的工作动员通知。
8月12日中午,参观之后,我们在大庆石油馆对面的万达广场吃饭。
大城市大庆和大城市绵阳一样,都有两个万达广场呢。这个位于大庆石油馆对面、的萨尔图区万达广场面积没有让胡路区的万达广场大,但这里周边有市委市政府等主要政府机关,应该属于市中心。
这是在公交车上拍到的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
大庆市内随处可见的采油机。
在空旷地带的采油机。
在绿化带里的采油机。
在小区里的采油机。
在立交桥下的采油机。先有的采油机,后有的大庆市。所以后来修建的道路、建筑、绿化都围着遍地的采油机展开。这些采油机不知疲倦地工作了这么多年,快要把地下的油气抽尽榨干了吧?
从地图上看,大庆城市地势较低,市内有不少湖泊,整体地势低与油层积聚应该高度关联。
8月12日晚上,我们在大庆西站乘坐Z18次列车去往北京。在大庆西站候车厅内看到这张海报,8月30日将在哈尔滨举行北大仓建厂110周年庆典晚会,这“北大仓”是酒厂。
Z18次18:17从齐齐哈尔站始发,19:21到大庆,之后经停肇东、哈尔滨和唐山北站,于第二天早上7:49到达北京站。这车只有硬卧、软卧、高软三种票,停站少、速度快、夕发朝至,是很不错的一趟列车,上座率相当高,得提前购票。
为买票方便,我们买的是从始发站齐齐哈尔到终点北京站的票,然后在大庆西站上车。这种买长乘短还是第一次亲身实践,进站、乘车,走闸机只刷身份证即可,完全没有问题。
上火车前看到大庆的晚霞红彤彤的,非常美。再见,石油立市的大庆,大气开阔的大庆。
今晚睡一觉就离开黑龙江了。从8月2日晚到达哈尔滨,到8月12日晚从大庆离开,我们在黑龙江省呆了整整十天,全部是火车出行。依次到了哈尔滨、抚远、佳木斯、横道河子、牡丹江、嫩江、齐齐哈尔和大庆,把黑龙江省A、B、C、D、E五个车牌的市都走到了,里程远,行程比较紧凑。黑龙江省的面积太大了,这样走马观花简单逛一下就用很长时间。这次原计划还要在同样的时间段内去鸡西、虎林和漠河呢,幸好中途两次调整了行程,缩减了目的地,减少了坐车时间,不然会更累。
城市感观:对哈尔滨市不好评论,省会市,大城市,我往往只作为旅游中转地。去过的四个地级市,挺喜欢牡丹江和大庆,这两个城市建设都很好,干净、整洁、开阔,佳木斯和齐齐哈尔的烟火气虽然更足些,但城市里显得嘈杂和零乱。去了的三个县级城市呢,抚远市建设很不错,适合清净的旅游,唯一缺点就是公共交通不太方便;绥芬河市虽然作为边境城市,但旅游的氛围不强,比满洲里缺少很多感觉;偶然因素临时决定在嫩江市停留一晚,虽然没什么旅游资源,但这种安静闲适的小城呆着挺舒服。然后就是特色镇,所去的牡丹江市海林市横道河子镇真是旅游宝藏地,体验非常好。
感觉黑龙江的旅游资源挺丰富的,冬季看雪,夏季避暑,广袤平原,崇山峻岭,密林无垠,黑土富饶,边境辽阔,极东极北,女真起源,伪满历史,林海雪原,抗日传奇,日俄争斗,中东铁路,中苏交往,农垦开荒,艰苦寻油,老工业大东北,白山黑水、林海雪原中有很多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独特景致和非凡历史;但是黑龙江不算旅游大省,除了哈尔滨、雪乡这些地方热闹一阵还褒贬不一之外,其余地方和时间平平淡淡,不温不火。究其原因,除了路途遥远、本地人口流失外,当地没有太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也是重要原因吧,官方的宣传引导不多,在交通组织、城镇风貌、景区特色等方面对提升旅游便利性和体验感所做的努力也不太多,而是让游客自己找看点、寻感觉。不过有理由相信,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以后会更热闹、更有人气、更受游客们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