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宁夏)东部小众景点六日游之一、鸡峰山、官鹅沟、中山桥

作者:薄荷 显示图片

    2024年6月跟随自驾去甘肃东部游了一星期。早年曾去过两次甘肃,走过甘南、酒泉(敦煌、嘉峪关)、张掖等地;这次临时起意相约好友在甘东逛了几天......


 ⬆ 本次甘东游计划线路 


  ⬆ 本次实地打卡景区:鸡峰山(陇南市成县)、官鹅沟(陇南市宕昌县)、兰州、黄河石林(白银市)、火石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六盘山(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崆峒山(平凉)、麦积山(天水)


⬆ 清水河特大桥全长1440米,平均桥高70米。特大桥(grand bridge)是指多孔跨径总长大于1000m或单孔跨径大于150m的公路桥梁,桥长大于500m以上的桥梁。


⬆ 驰骋在桥面上,远观蓝天白云及山川绿色......


⬆ 网摘图片:宝坪高速清水河特大桥,宝鸡至坪坎高速公路是陕西高速公路网宝鸡至汉中高速公路和国家高速银川昆线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通车后,改变宝鸡南北方向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记得2013年我们自驾去甘南时,此方向没有高速路,我们从宝鸡下高速后,那会儿大部分时间都在沿山公路中行驶,途经宝鸡凤县、陇南文县,在陇南市武都区夜宿。这次因有了这条高速路,中午打卡了陇南的鸡峰山,在陇南宕昌县夜宿。


⬆ 上午11点多,途径成县县城,我们在街边当地人就餐的排档里午餐。馓面饭是成县人最常吃也最普通的一种饭。做馓面饭分两大部分,一是调饭菜(要有酸菜、蒜苗或是韭菜,浆水要多点),二是馓饭(每份现场加热,出锅时能带点锅巴最好)。


⬆ 馓面饭用料极为简单,有玉米面或杂面,同时制作也十分方便。锅里的水开了,右手执一双长竹筷,左手抓适量玉米混合面边往锅里抛洒边用竹筷匀速搅动,尽管用料和制作如此平常和简单,但火候、原料以及做饭的技巧各具千秋,一百户的馓饭就有一百种口味,高手做出的馓饭,吃起来更是可口。


⬆ 成县街道,都说成县近年来发展不错。


⬆ 成县县政府大楼,据说“比天水市政府大楼都好”。

‌       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距离成县县城西南约15公里,属于西秦岭余脉,主峰海拔1917米。(此外还查得:鸡峰山在‌宝鸡市也有分布,位于宝鸡市‌天台山景区,古称“陈仓山”、“宝鸡山”或“鸡山”,宝鸡的地名即源于此。宝鸡的鸡峰山景区距宝鸡市区15公里,主峰‌元始天尊峰海拔2014米。)


⬆  12点抵达鸡峰山景区,门票半价25元


⬆  自驾沿景区公路上山,几分钟后,只见远处山头上高耸一堆水泥建筑,山顶有些雾蒙蒙,猜不透是什么,清素的水泥垒墙像个毛坯房,但房顶上面似乎都有挺讲究的大屋顶?


⬆ 网摘图片:鸡峰山被宣称 以峰美、水秀、洞奇而得名,号称陇南第一山;鸡峰山,因奇峰孤耸、直入云际,状似鸡首而得名。说是宋代鸡峰山上就有寺庙建筑和佛教活动。只是目前山上的寺庙都是仿品建筑,但这个俯视图倒是给人留有亦真亦幻的想象空间


⬆ 网摘图片:嵋峈峰顶的寺院


⬆ 实地拍摄的嵋峈峰寺


⬆ 普贤殿的后院场地,由于嵋峈峰是鸡峰山的最高峰(海拔1917米),在附近高耸着电讯的差转机站。


⬆ 山顶上嵋峈峰寺的普贤大殿。据传,鸡峰山是普贤菩萨道场


⬆  在普贤殿的后院场地眺望周围群山,当时云遮雾罩的什么都看不见....,可五分钟之后,让人眼前一亮,拍得下面清晰照片,估计是菩萨显灵啦!


⬆ 在普贤殿从嵋洛峰眺望鸡峰山,鸡峰山绵亘逶迤数十里,属西秦岭余脉,以峰美、水秀、洞奇而得名,号称陇南第一山,徽成第一景。鸡峰山位于成县县城西南15公里,山势险峻,松林繁茂。鸡峰山的地貌很有特点,它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层次:上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最底部为沟坝地。
据传黄帝秦皇汉武都曾登临此山,想想古人都是步行,皇帝如此爬山(真的假的),不容易。


⬆    二字殿是指殿内供奉着“二字真经”:《金刚经》和《心经》。


⬆ 从景区线路图上看,山上有唐王阁遗址及几个寺庙建筑,沿灵官峡、药王殿、龙洞、二字殿、嵋峪峰一线构筑。我们只是看了看嵋洛峰上的寺庙(仿建水泥建筑),没有转山。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属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和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的交错地带,境内山峦起伏,连绵不断,沟壑纵横交错,由于西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的支脉遍布全县,又有岷江、白龙江等河流的长期冲刷、切割,景区内地形异常复杂,山岳特征显著。
       官鹅沟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西南2.5公里处,由官珠沟、鹅嫚沟等核心游览区组成国家森林公园,2022年7月,官鹅沟被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里地处甘肃,却没有大漠戈壁,处处展示着烟雨江南般的诗情画意。


⬆  像是两只白天鹅造型的大门,就是官珠沟入口处。常规是要在门口的客服中心售票处购买景区套票,再统一乘坐景区交通车由此进入景区。我们抵达这里时,已是下午五点多,超过景区开门时间,收费景区及交通车均已下班。被建议,可在市区宾馆或景区里的民宿入住;因下午五点以后,私家车可以进入此大门,几人商定进景区找民宿,也方便第二天的游览。
      其实此大门进去是免费景区,这一段有 13 公里的路程,一直到通天门服务中心(也叫通天门停车场或花儿滩),海拔在1900米左右。沿途分布着N个湖泊,还有几个村庄,大多数人会舍弃这部分景点,也就是在车上观览所见风景,直接到通天门进入官鹅沟游览(收费)景区。


⬆  网摘图片:在官鹅沟第一停车场到第二停车场的免费景区之间,东西群山形成一个峡谷,一边山势险峻,峭壁千仞,另一边则山势平缓,四周秀丽宜人。峡谷中怪石嶙峋,并有潺潺流水萦绕期间,峡中植物景观、地质景观、气象景观、水体景观,尽览眼中。


⬆  网摘图片:三叠泉,也属于免费景区,此处民居偏汉族风格。
      几条在沟底的水坝都是人工建成,在溪流中拦腰建一道水坝,形成一个个湖泊,由于进行了人工修饰,显得挺好看。


⬆  距离官珠沟收费景区最近的民居村子,鹿仁村。
      鹿仁村原名“六忍村”,元军南征大理时曾途经宕昌地区,村寨头领为避免与元军发生冲突,为全体村民立下“六忍”戒律,比如遇见官兵要忍,遇见刀枪要忍,心生恶念要忍等等,因此得名“六忍村”,解放后人民政府取“六忍”之谐音“鹿仁”为该村改名,沿用至今。


⬆  羌族是我国西部比较古老的民族,人数比较少,官珠沟居然还有一个羌族的自然村落,我们自然好奇心倍增。


⬆  古老的村寨,村庄四面环山,景色秀丽。
      当时为了住宿还去了几个村民家查看屋内环境,院子里挺平常,没有想像中的什么异族风情,室内也就是简单的两张床铺的标间陈设,不如房屋外形那样有民族特色。


⬆  村子里非常安静,约有几十户人家的房屋。在村子里看到为数不多 来回走动的人,多为游客,很少见到村寨的当地人,也许那会儿是吃晚饭的时间?
      世卫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低于1000—1500个。一般的森林达到4千就相当不错了,官鹅沟的负氧离子却有5万多个...
       “懒人康养基地”,这几个红色大字非常醒目。官鹅沟被宣传其负氧离子的数字超级爆表,让人恨不能只吸气不出气。


⬆  宕昌羌族主要民居形式是 “榻板”楼房,楼分两层,土木结构,屋项盖“榻板”(木板?),上压白色石灰石。春夏季住在楼上,秋冬季住在楼下,冬暖夏凉。


⬆  看过村里民居后,还是决定住宿在村里的(藏源)农家乐。二、三层房间都是落地玻璃窗,因没有电梯,我们选择一楼的标间,与老板协商价格110元/间,老板不让声张,担心影响其他房客,店家报价130元以上。
      在这个农家乐用的晚餐,点的 肉、菌、野菜等,味道还行。


⬆  瞬间变天,有要下雨的迹象,晚上还真下雨啦。


⬆  这幢漂亮的房子是做什么的呢?绕道至房子的另一面,则另有乾坤......  


⬆  嚯!是个演出活动场地,圆形场地中间摆放的铁架子,是晚上燃放篝火的。说是运气好的话,还能碰上 “宕羌傩舞”、 热情奔放的锅庄等独具特色的民族仪式,让你近距离感受民俗风情。


⬆  从演出活动场地拾级向下,还有许多不知名的东东.....


⬆  藏羌民俗文化元素 ,苯教发源地


⬆  据说,居住在这里的村民,被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宕昌国的古羌人后裔,至今还保留着最古老的苯教文化习俗,供奉凤凰山神,按苯教仪规由苯苯主持开展祭祀活动,生活习俗则传承远古时代的羌人风俗。


⬆  转经筒和碉楼(羌碉邛笼)
      羌碉邛笼为羌族的另一特色建筑,一般建于寨口,“高者十余丈”经数年而不衰,战时起防御作用,并兼备烽火台的功能,属羌族的一种文化现象。  


⬆  第二天雨过天晴,清晨六点多,继续闲逛鹿仁村山水景色


⬆  


⬆   鹿仁村四面环山,毗邻碧波荡漾的鹿仁湖。湖边植被茂密,空气清新。


⬆  在此想起北欧的沃斯小镇,虽然风景不同,但都是清晨漫步中,心境相同,好有一比呢...... 


⬆  【2019年4月于挪威的沃斯小镇】


⬆   羌族住房一般依地取材,用石块随手砌成,有二、三层之分。房背用黄泥夯实挡雨,略有倾斜面以利排水。三十、五十房聚为一寨,即为羌寨,分别座落于半山腰和河谷地带,鳞次栉比。
     鹿仁村是官鹅沟的羌族人居住的地方,房屋看上去挺新,建造的错落有致,井然有序。


⬆  藏羌民俗文化元素


⬆  此时7点20,光线异常的好,景色越看越漂亮,几人非常庆幸有这个留宿鹿仁村的机会。


⬆  “鹿仁廊桥”连接着村落与景区


⬆   出了鹿仁村顺着景区公路往山里缓缓上坡,不远就到了通天门


⬆   通天门服务中心
      官鹅沟收费景区的主要景点是从通天门服务中心开始到官鹅天瀑景点处,也是大多数游客主要游览的地带,大约三、四公里,只能步行,加上拍照时间,单程约需一个半小时左右,这一段以瀑布和峡谷风光为主,有盘龙峡、五瀑峡、地书峡等众多形态各异的峡谷奇观,还有龙涎瀑、九叠瀑、虎口瀑等大小长短不一的瀑布点缀其间,其中官鹅天瀑又叫官鹅飞天大瀑布,瀑布高几十米,水量很大,非常壮观。


⬆  


⬆  就此真的进了景区。奇峡翠谷,古树密荫,飞瀑流水,


⬆  上坡也比较难走,不过沿途有木制栈道,脚感挺舒适,伴随着一路养眼的景色,内心非常愉悦。


⬆  


⬆  冠珠沟收费景区里,沿山体峡谷修了两条路,一条步行道,一条窄窄的只能行驶景区小型交通车的机动车道。我们有两人步行,两人乘车前行,坐车省力舒服,但坐车时不能尽兴赏景拍照,好在返回路途是下坡,行走省力适合步行, 但返程路上新鲜感降低且游客多易扎堆,也影响拍照。


⬆  满目的翠绿,加上充盈的负氧离子,感觉养眼、舒坦。


⬆  官珠沟内的玉观音阁,上面匾额:官鹅佛阁,下面匾额:玉观音阁。
      从官珠沟通天门入口到观音阁步行路程约1.5公里,观景+拍照,走到到这里约半小时。另,景区小交通车的终点站也就在观音阁,之后再往峡谷里走,全靠步行。


⬆  


⬆   这段峡谷里,很少能见到大面积的蓝天,举头一望,此处还不错,抓拍一张养养眼。


⬆   龙须瀑简介


⬆  龙须瀑。走过观音阁出来就是盘龙峡,走进盘龙峡遇见的第一道瀑布就是这条徐徐流出的龙须瀑。


⬆  盘龙峡峡谷两侧皆是齐森森的石壁,青光光,湿漉漉的。峡壁崚嶒不齐,凹凸相间,人走到石棱凸出的地方,不小心会碰头。河水撒着欢儿淌进峡谷,顺狭壁流出,东折西荡,发出哗哗的声响。抬头仰视,两侧狭壁高插入云,将蓝天划成一条长长的飘带。


⬆  盘龙峡是官鹅沟第一道暗门。“暗门”这个词是当地方言,意思指“险峻的石峡”。盘龙峡长约一百多米,给人的印象是由两座石山排闼相对,面对面向前靠拢而形成的,山体盘旋曲折,让人感觉到好象在一条盘旋的长龙身边走过。有山有树有水,这峡谷才显现出她的真正卓而不凡。


⬆  盘龙峡阳光只能透过峡谷的顶部缝隙斜射而下,无法照射到峡谷的底部,此处峡谷险峻雄浑,雄伟处绝壁悬崖直插云霄,气势恢宏,蔚为壮观,不得不让人惊叹不已。


⬆  虎啸瀑简介


⬆  虎啸瀑,从山顶或半山悬崖上直泻而下的大小瀑布,悬崖古松掩日,瀑布飞泻直下,游人至此,声如奔雷,澎湃咆哮,激揣翻腾,水气蒙蒙,珠玑四溅,每个水柱,每幅水帘,激冲下来,撞到山根的石头,碰的零碎,像千千万万的珠子,有身处绝境之感。


⬆  


⬆  此处山体像是被刀切一般,直上直下如墙壁......


⬆  


⬆  


⬆  五瀑峡简介


⬆  水帘瀑


⬆  这段峡谷里的道路修起来不容易


⬆  换个角度再看:峡谷里的水帘瀑


⬆  九叠瀑。这道瀑布虽然有九叠,但水流细的要眯着眼从上至下的仔细数着看,润物无声。


⬆  


⬆  官鹅沟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甘肃的九寨沟,直线距离与九寨沟只有百十公里。九寨沟位于岷山山脉之南,而官鹅沟位于岷山山脉以北,地理上属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的交错地带。整个景区海拔在1780米到4150米之间。由此这有沉积序列较完整的油流沉积岩,独特的褶皱,断裂构造,“岷山式”岩溶,典型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外动力地质遗迹。


⬆  坚硬的岩石山体居然被像拧毛巾一样的扭动,形成这样奇特的“s”状曲线


⬆  官鹅沟的景没有死角,每一处都深得人心


⬆  虎口瀑,声如虎啸


⬆  虎口瀑简介


⬆  从自然风光上看,官鹅沟有九寨沟神似之处——有石灰沉积岩环抱的大小湖泊而构成的美丽水景,有岩石,瀑布形成的自然盆景 


⬆  这个构造则属于“韧性剪切变形带”,是地层的原生层理受到巨大的力的作用而形成的变形褶皱。步行其间,你能感受到两边山岭重叠,幽谷纵横,青山碧水,奇峰怪石,瀑布飞溅,湖泊激流,古木参天,以及山岭尽头高山草甸。沟两边的悬崖峭壁上石头的纹理可谓形态各异,勾勒出它们形成至今复杂的地质构造形态。


⬆  


⬆   官鹅沟内的瀑布不少,不时可见从岩壁倾泻而下的瀑布,它们密如急流细若珍珠,有的声如虎啸,有的润物无声。
      这条三公里的步行景区,还真是景连着景,步步有景,别有洞天,带给人的震撼和观感各不相同。


⬆  官鹅天瀑是官鹅沟景区最壮观的一道瀑布。瀑布落差几十米,站于瀑布之前忘其源头,或漂或缀或断或挂,倾泻而下。瀑布口被凌空横悬的大石壁遮住,犹如天门深不可测,欲探源头藏何处,上端只见雨雾弥漫缭绕,不禁感叹其水天上来。在官鹅沟众多的瀑布中,飞天大瀑布以它的凌空飞泻,潇洒自如而独树一帜。


⬆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实行景区联票制(包含官鹅沟景区和鹅嫚沟景区)含门票及景区观光车,在连续两天内有效


⬆  官鹅天瀑 目前而言,步行终点是“两河口游客中心“(导游图没有标出,具体位置在官鹅天瀑景点上面4、5百米处),(因再往上正在修建索道而道路封闭。在雷古山上修建索道,索道建好后,官鹅沟、鹅嫚沟两个景点将连在一起。),景区只有3公里的徒步路线(乘坐了付费小交通1.5公里后),中途的各景点都比较集中。


⬆  虽然是原路返回,但不经意的还是能发现让人心动的地方......


⬆  


⬆  自然景观中,山和水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相通相融,互相增色。官鹅沟的水就是如此,沟壑间清流淙淙,清澈见底,遇到巨石挡路,水拍打着石头,水声震天,为清幽的山谷增添了一份活力。


⬆  此景,无言以对 


⬆  


⬆  


⬆  中午12点从官珠沟景区出来到市区里午餐后,直奔鹅嫚沟景区。这两天在公路指示牌上反复认知 “宕” 字,宕昌当地羌人在南北朝时期曾建立“宕昌国”,宕昌为羌族部落首领之名,由此得县名。宕昌位于甘肃省南部、陇南市西北部;东与礼县接壤,西与甘南州舟曲县、迭部县相邻,南与武都区毗邻,北与定西市岷县相连。宕昌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其名称的读音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根据最新的官方认定,宕昌的“宕”字应读作“tàn”(四声),对于宕昌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解决了长期以来因名称读音不一致带来的各种问题和困扰。


⬆  明代时,这里设土司管辖,被称作“关恶”,"关恶"一词系羌语,汉语意为"峡谷"。新中国成立后,在此设乡,因"关恶"一词带有贬义,便将"关恶"改为“官鹅”。



⬆  鹅嫚沟景区大门距离县城9公里,感觉前行了好一阵儿了,抬头望路牌,还有6公里...


⬆  鹅嫚沟景区门口交通车停车场,鹅嫚沟里的景点分布在11.5公里左右的峡谷里,景点比较分散。私家车禁入,靠景区内部交通车实现景点间的交通衔接。交通车起点站在此,终点站是千年红豆杉。


⬆   在东线鹅嫚沟客服中心乘坐景区观光车至千年红豆杉(全长11.5公里),从上至下沿途停靠点有:十八相会、金樽瀑、天外来石、五棵树、神象沐浴、彩虹桥、金羊湖、益寿池、鹅嫚湖、游客服务中心,每个景点都可自行下车游览。


⬆  千年红豆杉简介


⬆  山上有一棵千年红豆杉,红豆杉一般生长在南国,这棵红豆杉居然在大西北活了千年(还是在高海拔地区),也真不容易,物以希为贵,景区将这里也作为一个景点。  
      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   不过细看后,实在看不出此树有何伟岸之处,身高既不挺拔,也不英俊,甚至还不如周边细弱的松树那样窜天的高,若不是有单独的金属栅栏围着,还披哈达挂彩带的,真不觉得有啥特殊。


⬆  不知为何此处称“十八相会”?来者有心的会在此添加一个石头,标记曾来相会过。
      说是一般来说“红豆生南国”,在西北地区一颗千年红豆树,实属罕见,所以景点叫十八相会。但这地儿距离红豆杉约有十分钟的步行路程。没有解释......
      十八相会的界石在景区公路边上,公路旁边是溪流河道,几人下河道看风景。忽然见一人赤脚下水时,滑倒在水流里,在旁人的惊呼中,此人小心起身摇摇晃晃走出来,有惊无险。


⬆   十八相会界石公路旁的溪流河道,水流还挺急的。


⬆  金樽瀑,这条纤细的水流也太不起眼了吧,能称瀑布?
      路边一老者,摆摊卖土蜂蜜、核桃......


⬆  公路旁修了条小路进山,是干什么呢? 看天外来石去...


⬆  天外来石简介


⬆  这里的山石不一般


⬆  还要朝里面前行,探险似的,顺着山涧小路拾级而上,脑海里想着不知那天外来石啥样儿...


⬆  嚯!


⬆  神象沐浴瀑简介


⬆  神象瀑非常壮观,而且水流有间歇变化,好像是顶部有个蓄水池,满了以后倾倒而下,瞬间水量大增。

      由于鹅嫚沟景区的交通车有好多停车点,为节省时间,我们在景区的客服中心咨询鹅嫚沟的看点,被推荐:红豆杉,天外来石,神象沐浴瀑。至此 全部搞定,皆大欢喜。


⬆  神象沐浴瀑旁边的涓涓溪流


⬆  吊桥另一头有警示牌:“猴子伤人,请勿戏耍!”走过去探望了下,树丛后面的山跟前,还真有几只猴子被关在一大铁笼子里。


⬆  金羊湖简介


⬆  鹅嫚沟的几个湖泊还挺漂亮,这是金羊湖


 ⬆  鹅嫚湖


  ⬆  这里的风景不比其它景点差,其特点是视野比较开阔。鹅嫚湖,沿千层岩而下,又跌落在下一汪碧水中……

          官鹅沟,不错 !!!

       接下来的行程要途径兰州,兰州是我们几人都去过的城市,在兰州停留去哪儿游览呢?巧了,提到中山桥,居然都没去过,即刻约定:到兰州拜访中山桥!


⬆   官鹅沟距省会兰州市340公里,车程约五小时。
      兰州吃住:晚上入住兰州党校宾馆;第二天早餐,安排一顿兰州牛肉面。


⬆  桥门清真寺
      到兰州一定要吃碗牛肉面,因这次兰州的主景点是中山铁桥,接下来吃住都要配合这一主题,地点都要在中山桥附近。网上查得:清真·马有布牛肉面(中山路店) 距离中山桥一百多米,就吃它了! 早上八点来到面馆门口,发现隔壁是个清真寺。


⬆  兰州桥门清真寺位于兰州市城关区中山路275号,是兰州最早的六大清真寺之一,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并在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由当地穆斯林名人刘伯阳捐宅地扩建。该寺坐西向东,全寺由卷棚、大殿、后窑殿及跨院、沐浴室等建筑物组成,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如大殿、后窑殿及前卷棚均使用重檐,且高大华丽,为国内古建筑中所罕见。

     (兰州最大的清真寺是 西关清真大寺,但西关清真大寺是在原址上新建的,原大殿文革中被毁。)


⬆  非礼拜时间,清真寺里面没人。


⬆  伊斯兰教信徒每天要 礼 五个拜,分别是:1. 晨礼(Fajr) 早晨的礼拜,标志着新的一天的开始。2. 晌礼(Dhuhr) 正午的礼拜,太阳达到最高点时进行。3. 晡礼('Asr) 下午的礼拜,当影子长度超过物体时进行。4. 昏礼(Maghrib) 日落时的礼拜,太阳下山后不久。5. 宵礼('Isha) 夜晚的礼拜,天黑后至黎明前。此外,在一天的最后,还有一个被称为聚礼
 Witr 的礼拜,它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礼拜,通常在就寝前进行。
    拜的形式为一番拜,也可以是三拜、五拜、七拜或九拜,多数人选择礼三拜。
    需要注意的是,日出、正午和日落 “这三个时刻” 是不宜进行礼拜的。


⬆  马有布清汤牛肉拉面历经祖辈三代人的探索,终于创出一清、二白、三红、四绿,麻而不闭气、辣而不烈、汤鲜味浓、香气溢人的独特风味,成为兰州一绝。1994年在同行业首家被国家内贸部授予中华老字号荣誉称号。央视还以此店历史为背景拍摄了六集电视连续剧《牛肉面的故事》,还题词:金城正宗。


⬆  点餐牛肉面


⬆  各自为战,每人点的都不一样。建议:20元的招牌牛肉面即可,套餐吃完有点撑。


⬆  就餐环境不错


⬆ 店里操作间


⬆  


⬆  马有布牛肉面店旁边还有一家谢赫经典牛肉面店,下次来兰州可以品尝这家


⬆   从马有布牛肉面店步行一百多米,五分钟之内,在过街天桥上,看到的中山桥。


⬆  兰州黄河风情线,是甘肃省兰州市的核心景区。兰州黄河风情线东起城关区,西至西固区。以兰州黄河铁桥为中轴,以黄河兰州市区段两岸风光为依托,依山就势。兰州黄河风情线上全长百余里的南北滨河路,是中国最长的市内滨河路,被南来北往的客人称为兰州外滩。


⬆  重竖镇远桥将军柱纪
      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


⬆  镇远桥铁柱
      中山桥的前身始于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至明洪武9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移浮桥至城西10里处,称“镇远桥”;明洪武18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桥柱“将军柱”三根。


⬆  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市白塔山下、金城关前的滨河路中段北侧,建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是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1906年,总办甘肃洋务的彭英甲奏清朝廷,修建黄河铁桥,并在1906年10月以16.5万两白银包工包料的总价承包价德国泰来洋行,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黄河铁桥竣工之后,实际耗银30.66万两。修建铁桥所用的钢材、水泥等材料都是从德国购置,运到兰州。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


⬆  中山桥南岸。 中山桥现为旅游观览景点,被确定为永久性“步行桥”,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


⬆  铁桥北岸
      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


⬆ 铁桥北头正对着白塔山公园。我们现行的出游原则是:非必要,不爬山,因此没去看白塔。


⬆  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山下为中山桥,二者已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


⬆  兰州黄河桥博物馆,关闭中。


⬆   此位置能看清楚1954年为中山桥增加的五座弧型钢架拱梁
      兰州中山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是兰州历史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的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30.669万两,由德国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长达23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钢架拱梁,使铁桥坚固耐用,气势雄浑。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  中山路街对面是桥门清真寺和马有布牛肉面店


⬆   中山路街面上没有设机动车停车位,网上查得在附近亚欧商厦里设有对外营运的立体车库可以停车。中山路是兰州市的老商圈,挺热闹。


⬆  兰州市人大,人大院子比较旧,兰州市政府大楼要气派许多,也在这条街上(滨河路)。


⬆  市人大


⬆  


⬆  离开兰州,目标:黄河石林,约140公里。黄河石林景区是我们这次出行的主要游览地之一


⬆  白银西,下高速


⬆   白银市区外围,因为赶路未在市区停留。黄河石林在白银市景泰县境内


⬆  S217


⬆  路旁土坡坡的颜色渐渐有变化......


⬆  接近黄河石林景区了,连这里的公路都开始讲究漂亮啦,尤其最后24公里的专用道,很适合驾车前往。路边停车,几人到土坡上遥望四周景色......


⬆   土坡上风好大


⬆  


⬆   继续前行,兰州至黄河石林景区约140公里(行使约2个半小时)。
去往黄河石林的路况很好,尤其这最后24公里的专用道,很适合驾车前往,路旁景色也非常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