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自驾之旅-西南秘境篇之翁丁

作者:鸡窝的狗 显示图片

翁丁村,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位于云南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有“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称号,单单凭这个名头也足够让我们无脑冲了。如果你对原始部落的感觉就是神秘,原生态,带着对大自然最原始的敬畏,还伴随着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恐怖感,那翁丁绝对足够满足你对原始部落的想象!原始的祭祀,独特的文化,神秘的人头桩!当然,还有淳朴的民风和美丽的环境。这里的一切都不容错过

1、寨子的大活动分上、下午两场,阿佤水秀:10:00、14:00;拉木鼓:10:30、14:30;阿佤情歌:11:30、15:30、16:30,可以计算好时间前往。需要注意的是景区必须要做摆渡车前往,等人和到景区预计需要30分钟左右。
2、交通方面,先到沧源,再从沧源前往翁丁。昆明有飞机直达沧源佤山机场,然后坐公车到县城,县城有班车到翁丁村,但交通不是很方便。建议住宿沧源县城,翁丁距离沧源县城自驾只有约30分钟车程。车停在路口的景区停车场,购票(门票+接驳车)入内,票价是55元/人。
3、神林一定要去,1958年后不再人头祭祀,现在改用牛头,也很壮观。
4、村里都是木质建筑草房,不得携带火种(如打火机)进入。
5、寨里一共3个观景台,2号观景台是最佳观景点,能拍摄到草屋全貌。
6、寨子里有两处佤族美食免费体验,糯米糍粑和鸡肉烂饭,都可在指定地点免费领取品尝。此外,当地的“迎客茶”和“送客酒”也是一大特色。
7、景区内有两家店铺可以租赁佤族衣服,50元/2小时,拍照出片。
8、景区里有原始的面部彩绘,20元/人。
9、寨子里面没有别的吃的,如怕饿可以适当带点小吃。翁丁新村有餐厅可以解决用餐问题。
10.舞蹈:佤族的舞蹈多以祭祀为主,而木鼓舞、甩发舞是最常见。

行程:孟定 →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 → 沧源观景台
吃喝:佤山村山庄
住宿:桃喜怡墅度假别墅

书接上回(欲知前情提要,请参考孟定篇),在孟定一日游结束后,我们马不停蹄地驱车前往临沧,虽然上次芒市到孟定的经验让我们有了心理准备,但一开始的山路就直接让我们心里咯噔一下,跟芒市那段山路如出一辙。九曲十八弯,滑坡、泥泞、悬崖、雨水各种惊险元素一样不缺。而被转得晕晕乎乎的鸡领队,还时不时瞅着山上的几户人家,好奇他们怎么过的日子,网购的快递怎么送进来等等。
由于在边境的关系,沿途还时不时有警察同志定点盘查,每次都是从“你们是谁,从哪里来,去哪里,干嘛去”开始,到“注意安全”结束。 边境的紧张感一下子就提上来了


翁丁其实是在孟定到沧源的路上,当然,这段路不仅仅只有翁丁。一个“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路牌成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再次秉承“来都来了”原则,一扭方向盘就过去了。这片藏于横断山脉深处的秘境,不仅是自然生态的宝库,更是亚洲象国家公园候选片区之一,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干涸的勐水库虽无昔日波光粼粼,却以另一种方式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自然的变迁,为前往翁丁的旅人增添了一处不可错过的风景。希望去翁丁的朋友别错过这儿。



保护区出来继续前往沧源,连续出现的“观景台”路牌再次勾起了我们的兴趣,在接近高速的大公路旁的观景台多多少少显得有点突兀。最终在观景台路牌第3次出现的时候我们拐了进去,哈,要不怎么说真理永远是真理,最美的风景往往在路上。奖励我们好奇心的,是一片波澜壮阔的云海。第一眼看见的震撼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其中(后来翁丁导游告诉我们整个沧源有三个云海观景台)。


进入县城,街景的变换如同穿越时空,路灯从孔雀造型悄然变为牛头造型,彰显着沧源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旅游氛围。这里,旅游设施相对完善,路标清晰,道路宽敞而宁静,仿佛一座静待旅人探索的宝藏之地。
由于鸡领队中途临时“加点”,我们到达沧源的第一站再次直奔饭店,这次被鸡领队翻牌的是:佤山村山庄。听名字就知道是佤族菜啦,鸡领队看中的是佤族著名的鸡肉烂饭。店不大,几个桌子和小房间,有几个停车位。用一块小黑板写着特色推荐菜,也可以去冰箱里直接挑。鸡领队对鸡肉烂饭跃跃欲试,但实诚的店家小姐姐说两个人吃不完,建议点其它。问了一轮,很多鸡领队想尝试的都是很大份,在纠结了一大轮之后点了秘制烟熏肉、南瓜汤(老板推荐)、卤子米线(最后实在不知道点什么随便指的),共计110。味道都不错,南瓜汤深受鸡领队好评,卤子米线就是肉沫拌米线,口味有点辣,鸡领队辣得直吸气。这家店量大味美,老板诚恳友善劝导,没有因为我们是外地人就狠宰,值得推荐





饭后直接回民宿休息,民宿就在佤山村附近,在一个别墅小区内。有门岗但说去民宿后就可以直接进,小区内停车免费。小区整体环境很好,房间是独栋别墅里的房间,装修和环境整体都还不错。

行程:沧源县城→ 翁丁原始部落
吃喝:尹氏鸡肉米线
交通:自驾

早餐是民宿前台小哥介绍的,按他的说法是他几乎每天都在吃,这么一说我们肯定是不能错过啦!这也成为了鸡领队此行最满意的早餐,没有之一!店名叫尹氏鸡肉米线,特色是血旺、豆浆无限续,而价格只需9块!还有满桌子十几种的免费配菜。同样的9块,对比昨天在孟定吃的那一碗堪称不忍直视!豆浆很淡,在我看来跟水差不多了。但是我们还看见有人付钱来打包带走喝,那有可能只是因为我平时喝得比较浓而已吧。血旺倒是我的最爱,要是让我敞开了吃我可以加3次满碗。奈何这几天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的缘故,我的肠胃不怎么好,特别早上稍微吃点就容易闹肚子。为了避免耽误行程(以及被鸡领导白眼),我只加了个满碗就算了。等我们弄好坐下后,左右打量才发现我们真真太保守了。别的桌每一碗都把配菜堆成小山是本地人的标配,估计是要先吃个几分钟才能夹到米粉




翁丁的官方称号是“中国佤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部落”,佤语中是云雾缭绕的地方,特色是茅草房、图腾柱、牛头桩。佤族是以牛为祈福崇拜的民族。真正的原始村落在2021年已经被烧毁,现在看到的是新建的建筑,寨子内的原住民已集体搬迁到旁边的新寨,不在老寨内居住,原住民每天来老寨上班,表演佤族的生活方式和祭祀仪式,就是大型的NPC。重建后的古寨,对我和鸡领队来说也被涅槃重生的翁丁感染。鸡领队就是被神林和人头桩吸引过来的,这是她定下来必去的点之一。
进入景区后,我发现这里真的像是一个云雾缭绕的仙境。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种满了玉米和稻田,还经过了他们的新寨。目前村民们已经全部搬到新寨这边居住了,老寨子只是“上班”的地方,毕竟他们的正职是NPC嘛


到老寨的车程大约10分钟左右,期间由每辆车都会配置的一个“NPC”先简单介绍一下翁丁的历时和概况,还会夹杂一些当地的风俗和传统。
下车后就是景区的正门了,雄壮的牛头骷髅和热情洋溢的村民形成了冷暖反差。游客进寨门在门前会有欢迎仪式,村民们用歌声和鼓声夹道相迎,正中会有长者用黑泥在游客额头点个黑点,也就是“摸你黑”。意思是表达祝福,鸡领队和我是第一个进去的。成功拿到了本批次的第一份祝福




进入寨子的时候,路的两边插有很多木桩,也就是翁丁平日祭祀的“神林”,而神林的最大景点莫过于就是“人头桩供放处”了,这里保留了不少部落原始的气息,能让人感受到佤族最原始的信仰和祭祀。







我们到达的时候刚好赶上拉木鼓仪式,因为下雨,原定在神林举办的,但因为上面青苔多不安全,改为从寨口开始表演了,导游说上午一直下雨,很多仪式没举行,还好这个有幸看到。毕竟拉木鼓算得上是寨子最大的一个祭祀活动了。具体是由祭司站在一个木鼓上,然后村民从两头各自纤绳一边唱歌一边来回拉扯,有点像拔河。最终的目的是把木鼓拉回寨子,有祝福和收获的意思。游客可以一起参与进来拉木鼓,也有祝福的效果。




木鼓拉进寨子后还有会在广场上来一场类似篝火晚会的歌舞,村民们会热情的邀请游客们一起参与,大家围成一个大圈边唱边跳也好不欢乐,很多穿或没穿民族服装的游客也都参与进去。至于我嘛……这不忙着拍照,就不没参与了



入寨子不远处的佤王府便有迎客茶,就是类似火塘围炉,大家围炉而坐,老人给你倒茶,一起聊天。




鸡领队一直想体验民族服装,在芒市的时候就由于下雨的缘故没有体验成功,这次刚进寨门就看到有家服饰租赁以及拍摄,迫不及待就跑进去了,但这家款式相对比较少,鸡领队晃悠了半天都没有选中。导游小姐姐温馨提示不喜欢的话往后还有一家,于是鸡领队就去了第二家是位阿姨家。这时已经中午,而且又天工不作美的再次下起了雨。租衣服的游客不少,但剩余可以租赁的服饰却不多了,加上鸡领队还不要抹胸暴露的。但如果这次再不体验,往后就更少机会了,万不得已鸡领队硬着头皮租了一套,幸好阿姨很是热情,还会送头饰、耳饰和脖子挂饰搭配。按规定,租的时间是2小时50块,但其实这也只是形式而已,店家也不记录时间,押金也没有收,一切全靠信任。这就体现了这边朴素的民风还没被商业化过度侵蚀。途中偶遇一些小姐姐为了美照不管不顾的扔掉雨伞在大雨中各种摆拍,反观鸡领队就死死抓着她的伞不肯放


在村里晃悠时,能经过指定地点吃糯米糍粑和鸡肉烂饭,糯米糍粑觉得好吃的可以单独花10元买一块,寨民不会强迫你买,你不买他还是热情招待。鸡肉烂饭真不是我们的菜,集齐鸡领队不爱吃的所有配料,有薄荷叶、苗香、花椒面、辣椒面等,鸡领导挖了一勺子舔了一下悄悄丢了,还一个劲的说庆幸昨天店家小姐姐阻止了她点超大份鸡肉烂饭。




向导带着逛完,就可以自己转了。情歌对唱、歌舞活动、织布陶艺、陀螺展示,应有尽有。虽然下雨取消了不少,但向导把以前甩发舞表演视频传给了鸡领队,也算弥补遗憾了。


在到处瞎逛的时候偶然经过一个水酒地,守摊的大哥热情招呼我们进去喝一杯,好奇的鸡领队就屁颠屁颠过去了,因为我要开车,所以就只有鸡领队这个平时滴酒不沾的品尝了下,评价是“很容易入口,甜甜的,酒度很低”。热情的淳朴大哥听到她说好喝,让她多喝几杯。


2号观景台下有位叔叔在烤牛巴卖,但是他佛系得很,过往的游客他也不吆喝销售,只是友善地示意你可以坐下休息。要不是我们刚好看到有人买干巴,我们都不知道原来那是个摊位


整个寨子不算大,主要的景点也就几个,其他的地方基本大同小异,当然,每个小角落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韵味,这就需要各人自行挖掘了。整体逛下来大约小半天就可以。















严格来说,自2021年老寨子被大火烧毁之后,就没有了真正意思上的“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了,重建后的“老寨”只是一个参照原老寨新建出来的一个“剧版杀”而已。原本的村长,也全都变成了这个剧版杀的NPC,带领各位“玩家”们一起去体验这个原始部落的一天。很多人都说这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味道了,完全就是一个商业化景区,秘境不再。但我觉得这也不全是坏处,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这种偏向剧本杀的体验何尝不是我们快速了解翁丁佤族文化的一种捷径?要是没有“拿工资的NPC”,谁又会有空去给你介绍每一个习俗和文化特色呢?就像是有导游讲解的兵马俑是文化瑰宝,没导游讲解的兵马俑是“泥人坑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