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国家重点寺院---大同善化寺

作者:祥云游翁 显示图片



‌‌             山西善化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并在明代进行了重要的修缮工作。‌

                善化寺,俗称南寺,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大同古城南寺街6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院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整个布局保留了唐代的风格,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善化寺的主要建筑包括山门、三圣殿和大雄宝殿,其中大雄宝殿是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寺内还保存着泥塑、壁画、碑记等珍贵文物,特别是金代泥塑,造型优美,个性突出,被誉为国之瑰宝。

              善化寺的历史沿革也非常丰富。最初称为开元寺,后历经后晋改为大普恩寺,至明代正统十年(1445年)更名为善化寺,并沿用至今。寺内现存建筑中,天王殿和三圣殿为金代建筑,大雄宝殿为辽代建筑,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

                  善化寺不仅是研究古代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唐代至清代佛教文化发展的窗口。此外,该寺院还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佛教艺术价值,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若要参观善化寺,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的4月至10月,期间寺院开放时间为夏季早8:00至晚18:00,冬季则为早8:00至晚5:00。游客可以通过徒步或乘坐公共交通轻松抵达,寺院周边提供停车场便利游客停车。此外,善化寺也是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之一,吸引了众多游戏玩家和历史爱好者前来探访。‌

       我们自驾早晨转完华严寺,开车几百米来到大同著名的寺院善化寺,这个寺院门票免费,但是需要网上预约!


我们从华严寺沿着大同古城墙,一会到了善化寺






到达善化寺,寺院对面影壁墙是五龙壁。
五龙壁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壁长19.9米宽1.48米,高7米。正面通体用五彩琉璃镶砌,分下、中、上三部分。下部为须弥座;中部壁面用琉璃砖拼砌成五条巨龙和山石与云海;上部为仿木构建筑屋顶。背面和侧面砖砌墙体上镶嵌黄色琉璃龙五团。该龙壁原为城南兴国寺山门前照壁,1980年因壁体歪闪倾斜严重,拆迁至善化寺西跨院保护,2009年移建于此。














善化寺俗称南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域。寺庙创建于唐代,玄宗时称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改名为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1122 年 )其建筑大半毁于兵火。金天会六年(1128 年 )至金皇统三年(1143 年)寺僧圆满大师主持重修,历时 15 年告竣。明正统十年(1445 年)改称今名善化寺。寺院占地3 万多平方米;建筑布局仍保留唐代风格。主要建筑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着天王殿(山门)、三圣殿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左右为东西朵殿,前端两侧为阁楼式建筑普贤阁和文殊阁,三圣殿前两侧有东西配殿。寺内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雄伟壮观。殿内保存有塑像、壁画、碑刻等珍贵文物。特别是大雄宝殿内的塑像自然逼真,个性突出,雕饰精美;壁画色彩柔和,构图得当。寺内西侧为一座独具中国传统园林特色的花园。善化寺以其历史悠久,保存辽金时期建筑多而闻名于中外。1961 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善化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其天王殿,作为寺庙的主要入口,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天王殿的建筑风格和结构体现了金代建筑的特点,其设计和建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此外,天王殿内还保存有金代的塑像,这些塑像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是研究金代宗教艺术的重要资料。
天王殿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技艺,其结构和装饰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施工,使得这座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此外,天王殿内的塑像和壁画也是研究金代宗教艺术和雕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大同善化寺的天王殿不仅是金代建筑的代表,也是研究古代宗教艺术和雕塑艺术的重要场所,对于了解金代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同善化寺的三圣殿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寺庙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善化寺内,是该寺的重要建筑之一。它建于金天会六年,即公元1128年,位于山门与大殿之间,展现了金代的建筑风格。该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采用单檐四阿顶的建筑形式。其结构特点包括八架椽屋、六椽栿对乳栿用三柱,以及独特的斗栱设计,具有六铺作单杪双下昂的特点。三圣殿的斜栱是目前所知最大的,前后当心间开门,前檐次间辟窗,其余部分砌以砖墙,形成其独特的外观特征。
三圣殿内部供奉有“华严三圣”佛像,包括释迦牟尼、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体现了佛教文化的重要元素。此外,该殿内还保存有金代、明代和清代的碑碣,这些碑碣记录了寺庙的历史沿革和重要事件,为研究善化寺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善化寺及其三圣殿不仅是大同市的文化标志,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寺院之一,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这些古建筑不仅是研究古代建筑、佛教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窗口‌。
















‌           大同善化寺的文殊阁是辽代建筑‌,它是大同善化寺的一部分,整个建筑群沿中轴线坐北朝南渐次展开、层层迭高,文殊阁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体现了辽金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善化寺原名为开元寺,始建于唐代,后在辽金时期经历了重建和整修,形成了现今所见的样子。文殊阁的建筑风格和结构反映了辽代的建筑特色,其设计和建造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需求。
           文殊阁的重建和保护体现了对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在2008年,文殊阁按照原建筑进行了复建,旨在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善化寺因其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风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于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不仅是对文殊阁及其所在善化寺历史价值的认可,也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认可和保护。
文殊阁作为善化寺的一部分,其建筑风格和结构特点反映了辽金时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它的存在不仅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宗教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成为了古建筑爱好者和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通过研究和保护文殊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以及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大雄宝殿只是该寺院的主殿,具有显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核心建筑,通常供奉释迦牟尼佛只的佛像。在大同善化寺中,大雄宝殿不仅体现了佛教建筑的典型特征,还保留了辽代的建筑风格,是全国八大辽构之一,展现了民间尊崇的密宗信仰。这座大殿的建筑风格和结构反映了其历史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研究辽金时期建筑风格的珍贵资料。
        大同善化寺的大雄宝殿面阔7间,长40.7米;进深5间,宽25.5米,具有单檐庑殿顶,展现了辽金时期建筑的特点。整个寺院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是全国现存辽、金时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一座。除了大雄宝殿外,善化寺的其他主要建筑如山门°、三圣殿°、普贤阁。 等也为金代重修,共同构成了善化寺这一辽金时期的建筑群。
          善化寺的历史悠久,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历经辽、金、明等多个时期的修建和重修,最终形成了待领耳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建筑风貌。1961年,善化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对其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
总之,大同善化寺的大雄宝殿不仅是佛教信仰的中也是研究辽金时期建筑风格和宗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善化寺大雄宝殿的佛像主要供奉摩诃毗卢舍那佛。,也称为大日如来,象征着光明普照,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大日如来在金刚界曼茶罗中居中位置,代表着智慧,是一切佛和菩萨的本源,象征法的本质,其道场遍布全宇宙。大雄宝殿内还供奉有五方佛,包括东方香积世界的阿閟佛、南方欢喜世界的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北方莲花庄严世界的微妙佛,这些佛像严格遵循造像仪轨塑造,造型工谨,体态丰腴,表情庄重,背光与佛座装饰繁缛华丽。此外,大雄宝殿内还供奉有二十四诸天像。,这些造像分两组整齐地立于砖台上,营造出五佛说法,众弟子、胁传菩萨和诸天王听法、护法的场景,展现了丰富的佛教文化和深厚的宗教氛围。
         善化寺大雄宝殿的建筑和佛像不仅是宗教艺术的体现,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这些佛像和造像不仅是信仰的象征,也是艺术家们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的展现。通过这些佛像,人们可以感待领受到佛教的深邃智慧和对宇宙、生命、智慧的探索与追求













‌          大同善化寺的普贤阁是金代建筑,但有资料推测其可能始建于唐代。‌
         大同善化寺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普贤阁作为善化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普贤阁的主要建筑特色和历史沿革如下:
 ‌建筑特色‌:普贤阁是金代建筑,建于1154年(金贞元二年)。它位于善化寺的中轴线上,与大雄宝殿、三圣殿、山门等建筑共同构成了善化寺的主要建筑群。普贤阁的建筑风格和结构与辽代的大雄宝殿有许多相似之处,这可能是普贤阁被认为具有唐代建筑特色的原因之一。
 ‌历史沿革‌:善化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最初名为开元寺。在五代时期,它被改名为大普恩寺。辽金时期,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善化寺多次遭受破坏。金代初期,圆满大师主持了对寺庙的重修工作,普贤阁也是在此时期建立的。普贤阁的建立不仅体现了金代建筑的特点,也可能包含了唐代建筑的某些元素,这也是普贤阁被推测可能始建于唐代的原因之一。
 ‌保护与价值‌:普贤阁作为善化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和修复工作一直受到重视。1961年,善化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贤阁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和保护。
综上所述,大同善化寺的普贤阁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它的建立不仅反映了金代的建筑风格,也可能包含了唐代的建筑元素,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重要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