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文化经典《荣国府》

作者:走自己的路 显示图片



荣国府是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严格设计和建造的,它是一座具有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分为荣国府和宁荣街两个部分。
荣国府与宁荣街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县城内,是一座按照经典巨著《红楼梦》的描述原样建起的院落式建筑群。经典的老版《红楼梦》便是在这里拍摄,《雪山飞狐》、《包青天》等电视剧也曾在这里取景。
荣国府面积很大,横竖大约都有200米左右,进入后步行游玩,约2小时即可。在这里可以看到红楼梦中描述的豪华大院的景观。景区内亭台假山等园林景色十分漂亮,可以拍照留影。这里共有一百多间屋子,在很多屋子内都有蜡像复原的红楼梦经典场景,寻找名著中熟悉的场面。
荣国府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基本建设先进工程、河北省定点旅游单位、正定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荣街,是一条仿古味极浓的清式街巷,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商业街。
现实中的宁荣街位于河北正定,是一条再现康乾盛世景象的仿古街道。它参照了乾隆南巡图的设计,总长200米,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共有120间房屋和51家店铺。宁荣街的建筑错落有致,街上的旗幌招展,牌匾齐全,再现了康乾盛世的原貌。


宁荣街—电视剧《红楼梦》取景地
宁荣街是《红楼梦》中贾府所在的街道之一。根据小说的描述,宁荣街位于贾府的前方,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宁荣街的东端有东街门,西端有西街门。宁荣街是一个繁华热闹的街市,人流众多,与其他地方不同。在小说中,刘姥姥带着孙子进城时,就经过了宁荣街,来到了荣府大门前。



荣国府,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是以明末清初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
1986年,由正定县人民政府投资350多万元兴建而成。荣国府主要景点由荣国府景区、宁荣街景区、曹雪芹纪念馆等景观组成。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荣国府”设计和建造的 。
荣国府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基本建设先进工程 、河北省定点旅游单位 、正定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在荣国府取景的有电视剧《红楼梦》、《雪山飞狐》、《新包青天》、《郑板桥外传》、《海棠依旧》和电影《侠之有道》等作品 。


壁照



曹雪芹字芹圃,号雪芹、梦阮、芹溪居士,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曹雪芹纪念馆坐落于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正定荣国府内,纪念馆占地九百六十平方米,为二进四合院,院内有房二十三间,主体展厅分为六个部分:一、曹雪芹生平展;二、曹雪芹书房;三、百年红学展;四、曹雪芹家世展;五、红学名家展;六、红楼文化展。
曹雪芹纪念馆运用了陈列手段,通过实物、图书、美术作品等,描绘了曹氏家族由盛到衰的历史过程,探索了《红楼梦》的生活渊源。陈列了各种版本的《红楼梦》以及有关红学的作品书籍,展示了《红楼梦》在中国、世界的深远影响 。
据史料记载,曹雪芹的上祖为宋武惠王曹彬的后裔,曹彬乃河北灵寿县人,灵寿自宋、元、明、清时期皆隶属于真定府(今河北正定)。为了纪念伟大作家曹雪芹,并充分展现红学研究的成果,建此纪念馆。


曹家的兴衰与曹雪芹的诞生
康熙二年(1663)曹雪芹曾祖曹玺出任江宁织造,曹家移居江宁雍正六年(1727)遣返北京。曹家三代四人(曹玺、曹寅、曹顒、曹頫)先后任江宁织造,在江南历六十年之久。在曹寅任职期间,康熙六次南巡,曹家接驾四次,经历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成盛。由于接驾造成的巨大经济亏空,为日后的败落埋下了祸根。随着康熙的去世,曹家失去了政治庇护,从此走向了没落。曹雪芹出生之时,江南曹家已进入“末世”。雍正五年,曹家被抄,终于败落了。江南曹家的兴衰,在少年曹雪芹的心中留下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秦淮旧梦”。





曹雪芹书房
曹雪芹在家庭遭巨变之后回到了北京,移住在北京西郊香山一带,继续《红楼梦》的创作。这本书从开头到结尾中间历经十几年时间,实际反映了从清朝初期到乾隆年间,一百多年封建社会的兴衰。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他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出身于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雪芹的生平经历了从富贵到衰败的巨大转变,‌这一转变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雪芹的早年生活极为奢华,‌享受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他的家族因为康熙皇帝的重用而跻身名门望族之列,‌曹寅曾担任康熙皇帝的陪读和探访民情的耳目,‌康熙六次南巡中有四次住在曹家。‌然而,‌雍正五年(‌1727年)‌,‌曹雪芹的长辈因“骚扰驿站”、‌“织造亏空”、‌“财产转移”等罪被革职入狱,‌次年被抄家,‌这一事件对曹雪芹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曹雪芹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从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变成了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的文人。‌这段经历让他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曹雪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作品《‌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的珍贵遗产。‌


曹雪芹的生平故事充满了转折和变化,‌从富贵到衰败,‌再到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创作出《‌红楼梦》‌,‌他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都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思考和启示。‌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封建社会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爱情、‌家庭等主题的独到见解。











向南大厅是贾政(工部员外郞)会见一般客人的地方。此景是“元妃省亲”展。“元妃”是贾政的大女儿,生于大年初一,因德才兼备,被选入宫封为“贤德妃”,皇帝恩准她正月十五回家省亲。贾府耗巨资专门为她修建了省亲别墅。“大观园”。


走进向南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正厅,高大的梁柱、精致的木雕和华丽的彩绘共同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典雅的氛围。大厅内陈列着一些古代家具和摆设,让游客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官宦家庭的生活场景。此外,大厅内还常有文艺表演和展览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向南大厅作为荣国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个展示古代府邸文化的场所,更是游客感受《红楼梦》故事情境的重要窗口。无论是对于历史文化的爱好者还是对于文学作品的粉丝来说,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景点。




贾政和王夫人、姨娘、子女、住的荣禧堂大院落



贾政的公务厅—荣禧堂:取“荣华富贵、喜庆有余”之意,是贾政会见高级官员、奉迎圣旨的地方。正面墙上是“待漏隋朝墨龙大画”。“龙”古象征帝王,“朝”隐喻上朝拜见君王之意。贾政的皇妃之父,所以有挂这幅画的殊荣,以示身份地位之荣耀。室内的家俱、隔扇、落地花罩等均是红木制作的。它是荣国府内面积最大、造价最高的房间。





贾政是贾母、贾代善的次子,自幼喜欢读书,皇帝因体恤先臣,额外踢了他主事之衘,后又升为员外郎。书房是贾正看书、写字、下棋、聊天的地方,此景是贾政训子定玉挨打,这次挨打原因有三:一是定玉对仕途不感兴趣;二是在外结交艺人琪官;三是贾环乘机进谗,说金钏之死与定玉有关,气得贾政想把定玉置于死地,多亏了贾母、王夫人及时赶到才把定玉救下来。




王夫人,贾政正妻,贾元春、贾珠、贾宝玉之母,是四大家族关联性的人物,整天吃斋念佛,人称“王善人”,其实面善心不善,借她之手害死两条人命:一是赶走了丫环金钏,二是抄检大观园时赶走了定玉的知己晴雯。





周姨娘贾政之妾。因为她没有给贾政留下一男半女,在封建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在贾府的地位十分低下,她过着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生活,《红楼梦》的形象描写的很少。




赵姨娘贾政之妾,探春、贾环之生母。她生性糊涂,心术不正,不甘心自己妾侍的地位,多次闹事,妄图抬高自己和儿子贾环在府中的地位,是一个性格泼辣的人物。此景是探春远嫁辞别母亲的场面。










凤姐院,王熙凤住的地方,和“荣禧堂”的格局基本一样,是个一正两厢抄手游廊的小院,正房三间是贾琏和凤姐的会客室,西耳房是凤姐夫妇的卧室,东耳房是通房大丫头平儿的卧室。西厢房是贾琏的妾秋桐的住所,东厢房是贾琏另一个妾尤二姐住的地方。






正房三间是责琏与凤姐的会客厅,东耳房平儿信房,西耳房凤姐夫妇卧室。凤姐是个多重性格的人物,正邪交赋、善恶兼备,非常能干,十八岁嫁入贾府,主持荣国府,协理宁国府,有出色的治家才能。但凤姐也是个可怜而又可悲的人物。最后家道衰败,惨死在狱神庙里,年仅二十六岁。






尤二组是贾琏之妾,性格懦弱,被王熙凤骗到此处,表面对她很好,暗地里却唆使秋桐对其羞辱,最后流产吞金而死。
尤三姐,尤二姐的妹妹,性格刚烈,不堪受辱拔剑自刎。红楼二尤的悲剧,一刚一柔,形成了鲜明对比。



秋桐原是贾琏父亲贾赦的丫鬟,后来赏给贾琏做妾,她为人性格泼辣,说话有口无心,王熙凤利用她除掉尤二姐之后,将秋桐赶出了贾府。






荣国府贾母院是内宅院中最大的院落,‌为多进四合院设计。‌这种四合院具有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最早见于西周时期,‌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荣国府属于大型四合院,‌其设计体现了中国人讲究的“天圆地方”理念,‌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种方方正正的建筑形式,‌正是天人合一精神的体现。‌荣国府的贾母院不仅前廊后厦,‌而且后有罩房,‌东西有跨院,‌贾母老太太就居住在西跨院最大的地方。‌
贾母花厅,是贾母赏花、赏月、听书、看戏及宴请宾客,为儿孙们做生日的地方。看戏时各扇窗子打开,南面搭上戏台,金陵十二宫就在上面表演,贾母等人边饮边谈边看。



荣庆堂是贾母院的五间正房,‌取意“荣华富贵,‌吉庆有余”。‌是贾府辈份最高人物贾母的住处,是红楼梦人物活动中心,人物最多也最热闹。此景是”定黛初相会“,两人初次相见都觉得似曾相识。小时候两人住在东边的暖隔里,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也为他们的爱情埋下了伏笔。


贾母是宁、荣二府中最高的家长,人称她为“老太太”、“老祖宗”、“史老太君”。
《护官符》中的四大家族中,有一个“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贾母就是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小姐,嫁给了荣国公贾源的长子贾代善,生有贾赦、贾政两个儿子和贾敏等四个女儿。贾宝玉是她的孙子,林黛玉是她的外孙女,史湘云是她的侄孙女。


贾母住在房间的西侧,‌而宝玉、‌黛玉住在房间的东侧,‌中间以一道碧纱橱隔开。‌宝玉住在外面,‌黛玉住在里面的暖阁之内。‌碧纱橱虽然看不到,‌但可以想象书中所提的暖阁,‌即在套间内隔断成房间,‌里面有炕褥,‌两边安有隔扇,‌上边有横眉,‌形成床帐的样子。‌暖阁旁边的这个高低错落的多层小格叫博古格或什锦格,‌是陈放古玩器物的。‌


老太太饮食讲究,‌居住陈设也华贵,‌充分体现了主人在家族当中的地位。‌厅堂中央的独坐,‌是从宫廷所用的宝座演变而来,‌是清代园林和大户人家厅堂上使用的一种扶手椅。‌独座上雕刻有蝙蝠纹、‌寿形纹,‌“蝠”与“福”同音,‌自古以来蝙蝠就被人们当作幸福的象征,‌希望幸福像蝙蝠一样从天而降,‌多多进“福”。‌



大观园四小姐贾惜春善长作画,贾母特命她为刘姥姥绘制一幅大观园的景致图。室内展示的这套桌椅,采用的是铜板景泰蓝工艺,一般景泰蓝使用在瓷器上,像这样大面积用在家具上实属罕见。



鸳鸯是贾母的贴身丫鬟,深受贾母喜欢,贾母的大儿子贾赦六十多岁了,却要讨十几岁的鸳鸯为妾。鸳鸯誓死不从,以削发为尼做出反抗。贾母死后,鸳鸯上吊自尽,成为封建社会的殉葬品。


芦雪庵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处景观建筑,与栊翠庵、达摩庵并称为大观园中的“三庵”。有些版本也作“芦雪亭”。临水而建,是一处水边的农舍,推窗就可垂钓。


荣国府大观楼是一座位于河北省正定县的仿古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红楼梦》‌中的场景。‌该楼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2019年6月竣工投用,‌占地面积为22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1574平方米。‌大观楼的设计为二层歇山顶仿古建筑,‌内部拥有245平方米的庭院,‌以及适合各种形式的演出舞台。‌一层中庭为观众厅,‌二楼则为观众厅包间,‌整个建筑可容纳150至200人同时观看演出。‌



荣国府怡园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是一座仿江南园林式的小型花园。它占地2266平方米,是一座小巧别致的苏州园林,园内廊亭、小桥迂回曲折,山、水齐备。怡园不仅具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设有四季花亭供游人纳凉避雨、休憩观景。此外,怡园内还有牡丹园,花开时节姹紫嫣红、花团锦簇,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优美的赏花场所。荣国府怡园是荣国府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古典园林的韵味和美感。‌












综上所述,‌荣国府不仅是《‌红楼梦》‌中的核心场景,‌也是反映封建社会和人性的一个缩影。‌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它让读者对人性、‌社会以及文学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