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大院是“平遥四大家族”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也是平遥古城内的第一大宅。马家大院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经过同治、光绪几十年的不断修建,逐渐形成了一座宏伟精美的建筑群体。这座大院占地约9亩,共有三座大院、六座小院,房屋197间,形成了一种“院内有院、门内有门”的迷宫式建筑风格。马家大院的总体布局鸟瞰酷似“马”字形,以此告诫后代永不忘本,隐喻马家事业“马到成功、一日千里”之意。
院中放置的一口装满水的水缸,有聚财之意。它有着同样实际的防火作用。
马家大院的建筑风格集中体现了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同时蕴含着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院内不仅有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还有丰富的彩绘和彩绘题材,集民居建筑、风俗文化、豪门起居、商贾兴衰为一体,成为了平遥古城内清代建筑装饰风格及晋商传奇轶事的代表。
大院的门楼看起来气派极了,穿过门楼来到第一进院落,两旁对称设置的房间让我同样感受到了 平遥 民居那种规制严谨的特点。
府内是座三进院落,前院是总管院,内有更夫房、施善舍、账房等,中院是书院,内有信房、书斋等
若在贵宾拜访,由总管引领在此恭候。所有客人不得出入马老爷内宅。
仲义斋
马中选,字仲义,一生爱好收藏,常与好友在此小聚,交流经验之谈。
教书先生专为马家子女授课的地方,古时女子不可进入学堂,只能呆在绣楼上学习琴棋书画、女工等,自三太太渠氏入门后对女子教育非常注重,不仅让她们随便上下绣楼并可以进入私塾房,与少爷一同授课,甚至对小姐们的要求更加严格,希望她们也能自立自强,所以马家的四位千金不仅饱读诗书,授读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样样出众,并跟随三太太勤学英语,是当地有名的“四大才女”。
马中选 自幼聪明,饱读诗书,写的一手蝇头小楷毛笔字,更重视子女教育。
大太太院,内有丫鬟房、大太太房、用膳房、堂屋、老夫人房、老爷房、少爷房等,各房内皆设明清家具、饰品、字画若干。
大太太房、丫鬟住宿
大太太
马中选的大太太是童养媳,是老太太看中的,8岁进如马家,后来老来得子,生育一个儿子。马中选共有一儿四女。大太太是马老爷正妻,母凭子贵,充分体现男尊女卑的封阶礼制。
丫鬟住宿
本院主人丫鬟宿舍,四个丫鬟应冬夏季节、上下铺使用。
用膳房、花儿房
花儿房
马家四个小姐,如花似貌,娇嫩如玉,出嫁当日在花儿房由大太太梳妆,举行婚庆典礼。
用膳房
本院主人日常在此就餐,桌子周边有螺钿镶嵌。家族聚会大厨房及会餐厅有待开发。
中院、后院西侧均有小门通往佛堂院,院北首为佛堂,堂门西侧是地下金库入口。
堂屋
堂屋是老夫人家训的场所,老夫人家教非常严格。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位厉害的女性,对马家而言,马中选的母亲就是他坚强的后盾。左边是马中选的卧室,他从小对母亲非常贴心,是一位有名的孝子。右边是马中选母亲的卧室。
老爷房
马中选,马家大院的主人,出生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中医,后来通过经营中药堂发家致富,并投资于票号、茶庄、布庄等多个行业,成为平遥首富。马中选不仅在商业上取得成功,还乐于助人,多次捐款捐物,得到了朝廷的嘉奖。他的家族因为其财富和地位,在平遥古城中占有重要位置。
马家大院和乔家大院关系
马家大院和乔家大院都是山西省的著名古建筑,两者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马中选的女儿嫁给了乔致镛,马家最小的女儿(马氏)嫁到了乔家大院,成为了乔致镛的大太太。因为马中选是乔致庸的岳父,这一关系使得两座大院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老夫人房
这是二太太院落,也不小。二太太娘家也很有钱,但因脾气不好老爷不待见她。
堂门西侧是地下金库入口
地下金库,台阶左高右低。正确走姿,左脚踩高右脚踩低!寓意做人左右逢缘。儿童老人顺谨慎。
这是三太太院落,很大也很气派,但这所院落属偏院。她与老爷自由恋爱,是老爷最爱。但她还是只能有2个贴身丫头而大太太有4个。马家大院的东边一角,座落着一幢与众不同的小洋楼。是马老爷三太太的的小洋楼,高高的小楼是整个马家大院的制高点。
三太太娘家有钱是有名的渠家。
三太太
三太太是祁县渠氏千金,生育两个女儿。正房面阔五间,一厅两卧带(两)个丫鬟房。
小姐房
三太太的大女儿,善于书法,在马家排行三小姐。
伺候三太太大女儿的丫鬟房
经过十几年的修建,大院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样子。整座院子的轮廓像一个大大的“马”字,寓意马到 成功 。站在高处远眺,目光所及之处均是马家的房子,不但富丽精巧,而且井然有序。
一处处院落走来,但也算小巧精美,且院中有院、门内有门,时而山重水复、时而柳暗花明,颇有迷宫的感觉,又可上登堡门三层问天阁观古城之风貌,下入堡内金库赏金银之璀璨,可谓别具一格,值得一游。
总之,马家大院不仅是平遥古城内一处重要的历史建筑,也是了解晋商文化和清代北方民居建筑风格的绝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