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大理古城

作者:祥云游翁 显示图片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大理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设有大理古城景区,为国家5A级景区。  


大理古城一图流旅游攻略
游览指南:大理古城有四个城门·南门(游客中心、北门(三塔门)、东门(洱海门)、西门(苍山门)
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游玩"南门一床单厂艺术区→五华楼一红龙井一关帝庙一文庙→天主教堂→大理一中→玉洱园一洋人街→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一基督教堂→农贸市场→北门南门:是四门之首,城门上的“大理“二字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
:床单厂艺术区:由1厂房改造的文艺街区,是工业与艺术的碰撞%,这里既有创意好物的市集,也有艺术大师的演绎√
"五华楼: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后毁于战乱,明代时重修凸
红龙井:全长 400 余米,古街与流水相映,因古井的传说而命名 打
鑫关帝庙:规模宏大,是大理文化和财富的象征9目文庙:其内供奉孔孟等 42 位圣人牌位

。天主教堂:西方教堂与白族文化完美融合,造型独特,雕刻精美@
会大理一中:是大理较为完整的清代建筑群,西云书院和种松碑等古迹位于其内 四玉洱园:大理古城的后花园,园内育有众多古树洋人街:全长1公里,中段处最繁华,美食云集大理美食城寨位于此处默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国内首家专颖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也是云南省首家专题电影博物馆器Q 基督教堂:建于 1904 年,由石拱门、礼拜堂、祷告室和钟楼组成奥
雪农贸市场:是当地人的市集,想逛早市的可以来这里





    


  南城楼称双鹤楼又称承恩楼。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 





















 居中驭外”是指一个政权对统治国家的一种理念。一般来说,一个政权总是将主要力量部署在对政权有重要影响的战略地方,次要地方的力量不应超过部署在重要地方的力量。如京师地区被认为是政权的根本所在,也就是“中”;而全国的其他地区都被认为是“外”,在中的力量要足以威慑外地。这种统治手段后来被称之为“居中驭外”。大理博物馆的原址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族穆斯林杜文秀起义后的大元帅府,在大门的牌坊上写这几个字也表示了同样的意思。








 

大理市博物馆,位于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大理古城复兴路111号,占地面积16133.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656平方米、展厅总面积1170平方米,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清康熙二年(1663年),建为云南提督衙门。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起义失败后恢复为提督府。辛亥革命后,先后归腾大、楚大及滇西师管司令部。解放后,移交解放军十四军,建为幼儿园。2009年5月18日,正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1986年,移交地方政府,建为大理市博物馆。 
截至2019年,大理市博物馆有藏品数量14953余件/套,珍贵文物394件/套




‌大理古城元帅府,位于大理城内复兴路南段,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元帅府原为‌云南提督府,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后成为杜文秀起义军的元帅府。1856年,杜文秀领导的起义军攻占大理后,在此设立元帅府,直到1872年起义失败。元帅府占地21510平方米,建筑格式仿皇城,四周筑有高墙和城垛,俗称“紫禁城”。元帅府内设有‌大理市博物馆,珍藏有2800多件文物,并设有碑林,收藏了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碑刻800余通。元帅府现为大理古城内的一大景点,游客可以免费参观,了解大理的历史文化


五华楼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古城中心,‌是南诏劝丰佑时期(‌856年)‌建造的,‌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价值,‌成为大理古城的制高点和标志性建筑。‌

五华楼最初建于南诏劝丰佑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南诏和大理国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交中心,‌而且因其方五里、‌高百尺的规模,‌上可容万人,‌下可建五丈旗,‌成为了当时的重要建筑。‌五华楼分为钟楼和鼓楼,‌有贵宾至此就会钟鼓齐鸣,‌象征着大理的繁荣与尊贵。‌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华楼经历了多次重建和修复。‌元朝时期,‌忽必烈攻占大理后,‌对五华楼进行了重修,‌使其成为了大理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被烧毁,‌后在明洪武年间在易址重建,‌但其规模和格局已远不如南诏时期的五华楼。‌清朝时期,‌五华楼再次被修复,‌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除,‌1998年大理州政府拨款重建,‌恢复了五华楼的原有风貌。‌

如今的五华楼不仅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而且成为了文化交流和艺术交易的中心。‌五华楼一带形成了书画市场,‌经营各种书法、‌国画等艺术品,‌展现了五华楼的新的活力。‌此外,‌五华楼的重建也象征着大理古城的历史与文化的延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五华楼的设计和建筑体现了白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其门窗、‌飞檐等细节均采用了剑川木雕工艺,‌展现了白族建筑的精美和独特。‌五华楼的每一次重建都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使其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见证了大理古城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大理古城文化园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信息的地方,‌能够让人静下心来,‌体验宁静与放松。‌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城市格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而闻名,‌东临洱海,‌西倚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自然景观。‌大理古城是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承载着大理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古城内部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如南诏王宫、‌大理古城墙等,‌展现了丰富的历史风貌。‌

大理古城内部道路保持了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有“九街十八巷”之称,‌这种布局使得古城既具有历史韵味,‌又便于游客游览。‌古城内有多个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景点,‌如洋人街、‌蒋公祠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此外,‌大理古城还提供了多种游览路线,‌如A线路、‌B线路和C线路,‌这些路线经过精心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游览时间,‌同时让游客充分体验到古城的魅力。‌

大理文化园作为大理古城的一部分,‌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的展示地,‌也是一个让人们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大理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享受到宁静的时光。‌尽管有些人认为大理文化园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园,‌但对于那些寻求历史文化体验和宁静环境的游客来说,‌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体验机会







大理洋人街位于大理古城护国路,西起滇藏公路。 在古城,大理洋人街原名“护国路”,意为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护国路东西走向,长1000米,宽7米,青石板铺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爱路,复兴路等主要街道。
  在古城,大理洋人街原名“护国路”,意为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护国路东西走向,长1000米,宽7米,青石板铺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爱、复兴等主要街道。为了适应开放旅游的需要,把大理古城定为开放旅游的主要景点,红山茶宾馆定为涉外宾馆,红山茶宾馆在古城护国路西段,由此,护国路便成为外国游客在大理的集散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日渐增多,外宾云集,有休闲游览的,有品尝名食的,有打工、找女朋友的,各施所好,热闹祥和。中西风味店、茗茶坐、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画廊,各行各业随之兴起,铺面林立两侧,满目琳琅,目不暇接,成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 仔细走了古城的大街小巷,终于明白了“洋人街”兴盛的秘密。大理古城布局是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有九街十八巷。“洋人街”是其中笔直贯穿东西的小街之一。白族传统建筑在大理的其他地方正逐渐消失,但在“洋人街”却被悉心保存下来,作了别有风情的茶楼食肆。这里每家小楼小院都可谓白族的精品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越过照壁、穿过每一廊坊都觉得别有洞天;白墙青瓦矮围栏,院门有檐有顶,而且是双横梁、四角飞檐的,梁上还饰以景致的水墨画;房屋的窗棂门栏都用雕花木格子。白族人的审美偏向精致秀丽,在这里,甚至从汉族地区传来的平顶砖房,都以青砖、红砖相配,调出悦目的图案来。吧橱、桌椅、沙发要么一色红木所制,要么青竹,要么绿藤,吊灯一般用竹篾编织的鱼篓或簸箕做装饰,墙壁上点缀有白族特有的蜡染和扎染布艺。如眼只觉调和舒畅。还有些地方布置成为小小的画廊,虽然不一定都是艺术精品,但主人的审美感受洋溢其中,使人不敢造次。有个名为“樱花园”的地方,经常举办各类小型画展,我们去的时候,黑泽明创作的《乱》、《罗生门》、《梦》等电影效果图刚刚拆下,换上了女主人自己独特视角的一些作品。屋内没有一般茶室的喧嚣,而完全是艺术沙龙的氛围。在这些小楼小院之中,随处可见全国各地游者或金发碧眼的人,他们或读书休憩、或娱乐闲聊,他们自己解释说:“爱这里的美呗,怎么都觉得舒畅。” 旅游者到了大理“洋人街”,除了欣赏白族建筑的灵秀,体会白族金花的善解人意品尝可口的西餐,同时也领略到白族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性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