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衡山九条登山路线要根据出行和返程时间及出行计划来安排,登山烧香充分利用好时间,既不会玩得太辛苦,又玩得尽兴。
1、经典徒步路线(涵盖了几大核心景点):从康家垅这边开始徒步,过胜利坊的那一个入口)进入中心景区→华严湖→忠烈祠→穿岩诗林→半山亭→玄都观→紫竹林→铁佛寺→湘南寺→祖师殿→南天门→狮子岩→高台寺→上封寺→祝融殿,抵达祝融峰1300.2米。
禅意路线(包括了禅源磨镜台、法源南台寺、天下法院福严寺、三生塔和顶层存有舍利子的金刚舍利塔)
2、禅意路线,从东往西方向
从康家垅入口进入中心景区→华严湖→忠烈祠→穿岩诗林→半山亭→玄都观→麻姑仙境→灵芝泉→磨镜台→蒋宋官邸→南台寺+金刚舍利塔→福严寺→藏经殿→民俗文化城→祖师殿→南天门→狮子岩→高台寺→上封寺→祝融峰。
3、禅意路线,从西往东方向
(沿山下祝融路往天柱路方向直走)→黄庭观→从白龙潭入口进入中心景区→南台寺+金刚舍利塔→福严寺→磨镜台→蒋宋官邸→灵芝泉→麻姑仙境→紫竹林→铁佛寺→湘南寺→祖师殿→南天门→狮子岩→高台寺→上封寺→祝融峰。
4、探奇禹王城路线(许多珍贵古树,美得出奇龙凤溪):无论哪种方式……→祖师殿→广济寺→龙凤溪→禹王城(沿着石阶继续往上)→观日台→祝融峰。
5、梵音古道(登山入口到忠烈祠一段的游步道。其特点是一路有水):从康家垅入口进入中心景区→梵音谷→华严湖→忠烈祠→……→祝融峰。
6、“山盟”路线(是今年情人节景区全新首发的旅游线路,新设了爱情天梯、红尘小道、情人谷、山盟森林等景点。)……→祖师殿→藏经殿→连理枝→爱情阶梯→天柱峰
7、茶禅路线(十里茶乡、方广寺之深,这条线路不进山也不用登山门票):沿山下祝融路往天柱路方向直走→黄庭观→十里茶乡→原始次生林→方广寺→二贤祠。
8、水帘洞路线(山脚下景点为主):大善寺→祝圣寺→南岳大庙→中华万寿大鼎→坤道学院→朱陵宫→水帘洞。
9、曾国藩古道(全程石板路,道路曲折艰险,风景美):红旗村→报信岭→经会仙桥检票口进入景区→会仙桥→祝融峰。
我们行程路线从南岳大庙主轴线上由南至北共分九进,依次为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圣帝殿)、寝宫和北后门。庙内两侧东有道教八观,西有佛教八寺,是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典范。其中,正殿供奉着衡山山神——火神祝融,传说中是“黄帝”手下一名管火的官员,主管南方事务。
南岳大庙不仅是一座集国家祭祀、民间朝圣、道教宫观、佛教寺院于一体的宫殿式古建筑群,也是南方最大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和艺术殿堂。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湛的艺术魅力。
景区简介:
湖南衡山南岳大庙被誉为“江南第一庙”,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集国家祭祀、民间朝圣、道教宫观、佛教寺院于一体,是南方最大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和精湛的艺术殿堂。南岳大庙是佛教、道教和儒教三教并存的寺庙,堪称我国寺庙一绝。其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大庙中轴线上的建筑为皇家的建筑风格,是历朝帝王祭祀南岳衡山与民间朝圣(南岳圣帝)的重要场所。如今,大庙的香火依旧极为旺盛,每年在重要的佛教日子都有盛大的庙会。朝拜的人们不仅来自于湖南、广东等附近省市,更有不惜长途跋涉来此的港澳人士、东南亚华人和日本人,因此这里的常年香火不息。
景点分布:
南岳大庙坐落在湖南衡阳的五岳之一——“衡山”脚下,九进四重院落,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依次由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圣帝殿)、寝宫和北后门等建筑组成,东面有玉虚宫、万寿宫、清和宫、仁寿宫、三元宫、寿宁宫、纯阳宫、铨德观八个道宫,西面有化城寺、崇宁寺、云峰寺、观音阁、老南台寺、忠靖王殿、天堂寺、金龙寺八个佛寺。
景区资质:
国家5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特色:
休闲、登山、朝拜、宗教
南岳大庙第二进奎星阁,重檐歇山顶建筑,奎星被民间信仰为主宰文运之神,这里常有望子成龙的父母带着子女来此祈拜。历来奎星阁建在文庙之旁,《三侠五义》里传说包公是奎星下界。这里也是历代帝王天子或朝廷命官来南岳祭拜岳神时,前来观戏的戏台。“祁阳戏”起源于唐,是湖南省地方戏曲中流行地域最广的一个剧种,南岳衡山皮影戏起源于清顺治初年,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影子戏”、“土电影”。奎星阁,又称盘龙亭,这里孕育和传载着千百年来南岳衡山的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因为这些文化瑰宝的滋养,奎星阁一直深受民间喜爱。
南岳大庙-万寿宫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支街2号,是南岳大庙内的一个重要景点。南岳大庙,又称南岳庙,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之一,集国家祭祀、民间朝圣、道教宫观、佛教寺院于一体,被誉为“江南第一庙”。
万寿宫作为南岳大庙的一部分,由两进组成,第一进为灵官殿。殿内供奉着一尊红须、三眼、披甲执鞭的护法神灵官,相传灵官姓王名善,以刚正无私著称,被道教奉为护法神。
正南门介绍:第三进叫“正南门”,它由三个拱门组成,很像一个“川”字故又叫“川门”,川门的寓意是指前来朝拜南岳圣帝的信士川流不息、络绎不绝。正南门是三个川门之正中,在古代只有帝王天子和朝廷命官才能通行,平民百姓,只能走东、西川门。门洞上的原有阁楼,1938年被日军炸毁,现在的阁楼为1997年重建。“正南门”三字为原湖南省省长刘正题写。
南岳衡山的文昌阁,作为一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的建筑,其简介可以概括如下:
历史背景
文昌阁,又称文昌楼或魁星阁,是中国古代传统祭祀建筑的一种,主要用于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以祈求文风昌盛、学业进步。文昌阁的建造往往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科举制度密切相关,是古代文人学士和官府的重要祭祀场所。
建筑特色
文昌阁一般为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攒尖顶,多为二、三层,每层皆有檐面,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多种。文昌阁的建筑风格独特,飞檐翘角,黛瓦朱栏,周围树木参天,环境优美。其内部供奉文昌帝君等神像,供人祭拜
建筑特色
文昌阁一般为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攒尖顶,多为二、三层,每层皆有檐面,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多种。文昌阁的建筑风格独特,飞檐翘角,黛瓦朱栏,周围树木参天,环境优美。其内部供奉文昌帝君等神像,供人祭拜。
文化意义
文昌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文人学士祈求学业进步、金榜题名的场所,也是地方文风昌盛的象征1。文昌帝君作为道教供奉的主宰功名利禄之神,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登科举士的守护神,在道教神仙系统中地位较高
南岳庙,又叫南岳大庙, [2]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山脚下的南岳区,朱明峰的南麓赤帝峰下。南岳庙是祭南岳圣帝的寺庙,始建于隋代,是中国南方规模较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宫殿式建筑群之一,素有“南国故宫”之称。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并形成98500平方米的规模。
南岳庙主轴线上由南至北共分九进,依次为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庙内两侧东有道教八观,西有佛教八寺,是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典范。 [2]南岳庙是一座集国家祭祀、民间朝圣、道教宫观、佛教寺院于一体的宫殿式古建筑群,是南方最大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和艺术殿堂。
2006年5月25日,南岳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岳大庙的嘉应门是南岳大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嘉应门位于南岳大庙的第五进,是一个单檐歇山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二间,采用穿斗式构架。这个建筑不仅具有宋代古建筑风格,而且还是明代建筑,并在民国时期进行了重修。嘉应门的门宽为36.8米,深16米,高18米,展现了其宏伟的规模。嘉应门的两侧设有东、西角门,各为五间单檐硬山,增加了建筑的视觉效果和功能性。
嘉应门的命名来源于《汉书.礼乐志》中的“天地顺而嘉应降”,寓意着有贵客从远方而来的意思。在历史上,历代皇帝及朝廷命官来南岳祭祀时,地方官员和庙祝都会在此恭候迎接,显示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南岳庙的御书楼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场所,它不仅是南岳庙的一部分,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御书楼位于南岳庙的中轴线上,是南岳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体现了古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御书楼的设计和建筑风格体现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追求,其结构和装饰都充满了艺术美感。此外,御书楼内还展出了南岳附近出土及收藏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对研究古代南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大价值。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南岳的历史和文化,也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御书楼的开放,实现了南岳文创产品从无到有的突破。通过将南岳文化与文创产品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推出游客喜爱的旅游文创产品,御书楼成为了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这里打造的文创产品,既有面向行家和爱好者的收藏品,也有面向普通游客的实用产品,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让游客在欣赏文化的同时,也能将南岳文化带回家。
南岳大庙的圣帝殿是玉清宫最雄伟的殿堂,主供道教五岳大帝之一的“南岳圣帝”。
圣帝殿位于南岳大庙的核心位置,是整个大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式,屹立在2米高的16级须弥台座之上,高达31.11米,殿基长35.3米,宽53.68米,占地面积达1895平方米。这个殿堂不仅体现了古代建筑的雄伟与精美,而且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圣帝殿内供奉的是祝融火神,又称南岳圣帝,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祇。祝融在道教中负责治理南方,以火施化,功德光融天下,倍受世人尊崇。历代帝王对祝融神也极为尊崇,屡加封号,使其成为国家祈福请命之神。旧时全国各地均建有南岳庙,其中以湖南衡山南岳大庙最为著名,香火异常旺盛。
此外,圣帝殿的建筑特色还包括其内部的装饰和陈列。殿内石柱高达数米,古朴大气,其中16根石柱是在1920年左右,由当时的国民政府向社会发起募捐后,由当地的乡绅、军阀出资将木柱子换成了石柱子。这些石柱上刻有铭文捐助字号,记录了当年的募捐情况,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捐赠文化和历史背景。
南岳大庙圣公圣母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座重要的宗教建筑,位于湖南省衡山县南岳衡山景区内。这座殿堂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由大小几十座殿宇组成,包括三清殿、玉皇殿、观音殿、文殊殿等多个大殿。其中最为重要的要数圣公圣母殿,也是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圣公圣母殿是南岳大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代,后历经多次修葺和扩建。殿内供奉的是“南岳大帝”及其配偶,“南岳大帝”是道教礼佛的主神,也是衡山“五岳第一”的神祇。圣公圣母殿正殿高达三层,宽敞明亮,居高临下,气势磅礴。正殿中央供奉着三尺多高的南岳大帝香像,身披黄袍、辟邪护体,神态庄严。
圣公圣母殿除了供奉南岳大帝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神像和宝器如钟鼓、香炉、龙凤瑞兽等,富丽堂皇,具有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每逢农历正月初一、十五或古历八月十五,南岳大庙都会隆重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大量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和膜拜。
总之,南岳大庙圣公圣母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处非常重要的神庙,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祝融峰简介
祝融峰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北部的南岳区,高出芙蓉、紫盖、天柱、祥光、烟霞之上,海拔1300.2米,高耸云霄,雄峙南天,是南岳衡山72峰的最高峰和主峰。其景点包括老圣殿、上封寺、望乡台、南天门、会仙桥等景点,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的景区。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来此观日出,看云海,赏雪景。唐代文韩愈诗赞:“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祝融峰之高”被誉为“南岳四绝”之首。祝融峰的命名,源于上古轩辕时代黄帝手下的一名火正官祝融,主管南方事务,并以衡山为栖息之所,死后葬于衡山。后人为纪念这位管火有功的火神,便以他名字命名南岳衡山的最高峰
上封寺简介
一座直接由隋代皇上封敕的佛教寺院,一座曾经是道教洞天福地的寺院一座被民国领袖多次眷顾的专院,一座南岳衡山海拔最高的寺院,一座香火与文脉绵延不绝的寺院。它位于祝融峰下,海拔1200米,它是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殿、祖堂、方丈室、观音阁、禅堂、斋堂等建筑组成。共有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圣帝庙
祖师殿为供奉僧宝之处,所供者多为开辟或中兴道场之大德。彼等铁肩担道义、慈心施法雨,绍佛种、续道统,为法忘躯,兴辟道场。及至身后,万民追思。于是立殿供奉以示怀仰。
祖师殿:在衡山北斗岭(亦称南天门),主祀道教北方之神玄武祖师。始建年代不详。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曾修,现存为石墙铁瓦建筑,铁瓦一般重二十余斤,上铸有乾隆、道光、同治年号。山门原有联:“门辟南天,俯视万顷江山,层层入画;峰回上界,飞接千寻梯磴,步步凌云。”殿左新建有茶亭一座。殿宇1998年拆架复建。
南岳财神殿是中国十大财神殿之一
景点特色和亮点:南岳大庙内的财神殿是南岳衡山境内著名的求财胜地。除了求财,游客还可以向圣公圣母祈求姻缘、向药王菩萨祈求健康、向紫竹观音祈求子嗣、向南岳圣帝祈求平安。
评价和口碑:南岳大庙备受游客喜爱,被认为是一个具有独特神秘氛围的地方。游客对其建筑规模和历史背景赞赏有加,并对财神殿的祈福效果表示满意。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景点
南岳衡山湘南寺因其四周松杉掩映,风景宜人,又称为“松杉丛林”。始建于唐代,据《南岳志》记载:天然和尚曾为该寺住持,香火旺盛。
后来寺院荒废,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重修。现存寺院为石墙铁瓦,是1935年该寺住持醒悟重建。此处视野开阔,站在寺院前的石台上,远眺湘江如练,下瞰群峰如螺,令人心旷神怡。明朝宰相严嵩来南岳参观此寺时,曾作《湘南寺》诗一首赞道:半岭遥闻深径钟,石堂萝薜护青松。草堂邀客供僧茗,此是云中第几峰。寺右有文殊洞,洞高约2米,洞内有数丈见方的空间,洞中央有一巨石平台,曾供奉文殊菩萨。在文殊洞上面300米的地方,便是南岳有名的贯道泉。泉水从石缝里渗透出来,清冽异常,泉上石壁刻着对联和诗句等多处石刻。附近有大悲洞、隐松岩等古迹。
南岳衡山的五岳殿是江南唯一同时供奉五岳圣帝的寺庙。
南岳衡山的五岳殿,又称五岳庙,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该寺庙最初由唐代著名的丹霞禅师天然和尚创建,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785-804年),并命名为丹霞寺。清末时期,寺内的僧人塑制了五岳圣帝神像,并将其放置在前殿,因此寺庙也被称为五岳殿。五岳殿不仅是南岳衡山的重要文化景点之一,而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五岳的崇拜和敬仰。此外,五岳殿的建筑风格和内部装饰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和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吸引了众多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
丹霞寺,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由著名的丹霞禅师天然和尚所建,因此得名。该寺不仅因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著名,还因其所处的优美自然环境中倍受推崇。丹霞寺的建筑和景观体现了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的美学和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五岳和丹霞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宝贵遗产
南岳衡山铁佛寺
铁佛寺,在祝高岭,又名铁佛庵,始建年代不详,以寺内置有一尊万斤铁佛而得名。明人王在晋曾作《铁佛庵诗》,现存建筑为1914年重修。1938年11月,周恩来、郭沫若、贺衷寒同登南岳山,曾在此寺休息。当时铁佛已不存,故郭沫若《铁佛寺》诗云:“此地空余一废堂。”铁佛寺外有数株白玉兰,盛夏开花,香飘数里。此寺现无佛事。
南岳衡山寿佛寺是南岳衡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寿”文化紧密相关。
南岳衡山,作为中国五岳之一,自古便有“寿山”之称,被视为祈福、求寿的圣地。南岳衡山的主神祝融氏被视为主管人间福、禄、寿之神,因此,“寿”文化在南岳衡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岳衡山不仅因其自然环境适宜养生健身、益寿延年而被称为寿山,还因为其丰富的“寿”文化遗迹,如万寿宫、寿宁宫、寿涧桥、寿涧溪、百寿亭、延寿亭、延寿村、寿佛殿等,其中寿佛寺是南岳衡山“寿”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
慈航殿是南岳衡山上的一个重要道教建筑,主要供奉慈航大士(又称慈航真人、圆通自在天尊),象征着普济世间苦难之人的慈悲与施德。
慈航殿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观街白云观内,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最初名为“火祖殿”,后来在2000年重修后更名为“慈航殿”。这个殿堂的改建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慈航大士的崇敬,慈航大士在道教中被视为能够垂慈施德、普济世间苦难之人的神祇。
此外,慈航殿的概念也扩展到了南岳衡山,在那里,慈航殿不仅是道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道教文化中慈悲与救助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善良与救助的重视,以及对苦难者的关怀与帮助。
综上所述,南岳衡山的慈航殿是一个具体的建筑,更是道教文化中慈悲与救助精神的体现,是道教信仰者心中的重要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