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刚过五一就已经定下行程,但是当时旅行社就告知我前两天住的天缘商务酒店在6月17号没有房间,所以我们住在了喀什古城西门附近的塔里木石油酒店。虽然坐车并不累,但是毕竟不如躺在床上舒服。看看时间还早,我们在酒店先休息了大约一个小时,然后相约着一起继续去古城的几个网红景点拍照。
15号早晨自己去喀什古城里想找可以拍昆仑塔的网红机位,结果没找到。这两天又查了小红书,按照指点,用高德地图搜索“那时慢”民宿。从北门进去后,又来到前两天早晨我走过的居民区,经过一位热心的小姑娘指路后,顺利找到那时慢民宿。再沿着台阶一起走到头,便看到不少人正排队在那里拍照。原来这里距离耿恭祠那么近,前两天我们与这里曾经擦肩而过。
排队等待的人都很有素质,谁也不催谁,任由前面的人摆各种POSE,从各个角度拍照。同事见上面吊着一根电线,影响后面的人拍照,便想找根长杆,把电线挑上去。旁边一个美女急忙贡献出自己用的折叠式三角架,同事试了几次,终于大功告成。我们拍完后,同事开玩笑说:“是不是该把电线放下来了?”其他人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笑作一团。
离开这个网红打卡点,我们又继续寻找空中花园。
导航到丝路美玉,从对面的台阶上去左转,就可以看到那里有不少人正在旅拍。要说旅拍的摄影师挣钱也不容易,有时运气好,碰到一位美女,拍多长时间可能都不会抱怨。有时碰到一位身材或容貌有点不一般的,也要硬着头皮跟着拍几个小时,那份心情可想而知。
因为今天是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也叫宰牲节,空中花园这里本就是居民区,有一户人家杀了一头羊,正在剥皮,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然而这并不影响各位美女在这里拍照,只不过需要调整镜头,将血腥场面放在画面之外。
同事通过和我们的大巴车司机聊天,得知清真寺旁边有一家名为海尔巴格的餐厅,很受当地人喜欢。看看时间已经是七点半,便往清真寺方向边走边玩。
路过买买提的老房子,门口坐着一位长着络腮胡子的维吾尔族老人在配合游客拍照。本来想进去参观,门票每人30元。其他几位不太想转,我也只好跟着他们继续前行。
到餐厅时,还不到八点半,里面的装饰和前几天的餐厅差不多,也是浓浓的民族风,不过这里竟然还有民乐和舞蹈表演。
找了个方便看演出的位置坐下来,一边欣赏歌舞,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聊天,实在是难得的休闲时光。
吃罢饭,已经十点多,我们还是选择步行回酒店。
天色已经黑了下来,灯光开启,古城的夜景比白天更美了。每一条小巷都让人留恋。因为正值古尔邦节期间,中小学校放五天假,古城里街头巷尾的小朋友第二天不用上课,玩得都很开心。
路过一户人家,两位小朋友正在和几个游客聊天,竟然还盛情邀请所有人进他们家参观。想想我们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两个孩子的举动着实让我有些震动。
一边走,一边看,等回到酒店时,已经十二点了。第二天还有将近600公里的车程,抓紧时间休息吧。
给我们指路的一位维吾尔族小姑娘,非常可爱而大方。
那时慢民宿的入口处
这里的民宿都装饰得非常有异域风情
这一间民宿淡季时二三百一间房,旺季时要七八百一间。
假装自己是民宿老板
网红机位有不少游客在排队等着拍照。
从后面拍照时,上面的一根吊着电线很影响观感。
大家一起合伙把电线挑上去
顺利拍到美照
从这里拍耿恭祠也是很不错的,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在一起,显得有些穿越。
空中花园附近正在旅拍的美女
又一位旅拍美女
正在空中花园旅拍的美女们
空中花园下面有几位当地居民正在宰杀羊,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
调整角度,可以避开血腥场面。
旅拍的美女真多
旅拍随处都是景
走得累了,一人一杯酸奶。
这位美女精致的面容让许多游客都忍不住拿出手机拍几张。
明星也不过如此而已了
在买买提老房子前坐着的一位维吾尔族老人。
一位维吾尔族帅哥在劲爆的音乐节奏中同时烤着几十串羊肉。
食品摊里可能放了干冰,一幅仙气飘飘的样子。
这好像是一种土耳其式旋转烤鸡肉塔
清真寺旁边的海尔巴格餐厅一位正在跳舞的美女
海尔巴格餐厅的美食
5个人消费446元
海尔巴格餐厅的装饰也很有西域风情
餐厅的楼梯旁边墙上装修也很有特色
从餐厅卫生间窗户拍到的风景
孩子们在清真寺的广场上踢足球
喀什古城的小巷夜景很美
小巷里也有不少旅拍店
古尔邦节期间,中小学放五天假,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转角巷的夜景灯光效果很不错
一位热情的维吾尔小姑娘
已经快十二点了,男孩子还在兴奋地拉着游客去他家做客。
今晚住在古城西边的塔里木石油酒店。
今天早晨起来,没有再去喀什古城里闲逛,收拾好行李箱,去餐厅吃罢早饭,不到九点便离开喀什,前往莎车县。
莎车距离喀什将近200公里,这里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曾几度成为西域闻名遐迩的部落国,先后称为莎车国、渠沙国、叶尔羌汗国,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军事驻守重地。
从阿克苏来喀什时,车的右边一直可以看到天山山脉。而从喀什去莎车,车的右边已经是昆仑山脉了。
我们在中午12点到达莎车县。本来想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那里有新修复的叶尔羌汗王宫,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西域风情,非常很适合拍照。此外据说还汇集了莎车县的各种民族、宗教、民俗、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手工艺、民间技艺、民间知识、民间仪式等,共有200多个项目。分为音乐舞蹈区、戏剧曲艺区、手工艺区和民间技艺区。每个区域都有一个展示馆,用来展示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图片、视频等。可惜因为正在维护,从五一开始便暂停对外开放了。真不明白,为什么不在旅游淡季维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对面就是1533年为悼念赛义德王朝第一个汗王苏里唐赛义德而修建的叶尔羌汗国时期的王陵。
15世纪初,由于乌兹别克人大举南下,蒙古贵族建立的帖木儿王朝和东察合台汗国均陷于分崩离析的境地。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后裔、东察合台汗国满速尔汗的三弟赛依德,召集旧部5千人马进攻南疆,并于1514年在原察合台汗国的旧地上创立叶尔羌汗国,定都莎车。第三代汗阿不都克里木又出兵占领了吐鲁番、哈密等东部地区,实现了南疆的统一。王国维持至1680年,由于陷入严重的教派斗争之中,导致准噶尔汗国入侵而亡国。共166年,历11代汗的统治。
叶尔羌汗国王陵最早是在1533年为悼念赛义德王朝第一个汗王苏里唐赛义德而修建的。整个国王陵面积1050平方米,其后又经百年扩建才形成今天的规模。陵内葬有叶尔羌汗国创始人等11代王室成员。
叶尔羌汗国王陵在布局和图案装饰方面别具风格,是伊斯兰教优秀的建筑艺术,对后人了解当时的政治生态、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丧葬方式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叶尔羌汗国王陵除了埋葬着历代国王以外,还安息着1560年去世、因整理维吾尔族乐舞瑰宝艺术的十二木卡姆的阿曼尼莎汗。
阿曼尼莎汗本是樵夫的女儿,叶尔羌汗国第二代汗王拉失德外出打猎时,被她美妙的乐声所吸引,又见她天资聪颖、能歌善舞、能诗能文,便将其带入宫,封为王妃。阿曼尼莎汗进宫后,拉失德汗将叶尔羌汗国疆域内知名的乐师、诗人、歌手也召集入宫,由阿曼尼莎汗和宫廷首席乐师柯迪尔带领他们收集整理民间流传的木卡姆诸曲,首次形成规范化的16部木卡姆古典音乐套曲,后来又演变为集维吾尔古典音乐之大成的《十二木卡姆》,使民间音乐成为科学、系统、严谨的曲目。
《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一种大型传统古典音乐,汇集歌、诗、乐、舞、唱、奏于一身,是维吾尔乐舞艺术的稀世瑰宝。“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在这里为古典音乐之意。十二木卡姆全部演唱一遍要长达20个小时,把这些套曲全部记录下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音乐学院的万桐书教授,受文化部、民委委派,从1951年开始对木卡姆艺术家吐尔地阿洪演唱的全部词曲进行录音、记谱、整理和翻译。终于在1960年11月,出版《十二木卡姆》乐谱两卷集,完成历史上对新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音乐的第一次完整记谱,被誉为“抢救维吾尔木卡姆第一人”。2005年11月28日,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
喀什往莎车走的是土和(土鲁番到和田)高速,一路上车辆很少。
莎车县非遗博览园因内部调整,没有营业。
莎车阿曼尼莎汗纪念陵只是衣冠冢
阿曼尼莎汗纪念陵四周的基座上写着《十二木卡姆》中的歌词。
莎车的维吾尔导游
叶尔羌汗国王陵的入口,陵内葬有叶尔羌汗国创始人等11代王室成员。
离开阿曼尼莎汗纪念陵,我们前往一家名为问好美食城的餐厅吃午餐。
莎车最有名的美食是烤鸽子,有人说,没有一只鸽子能飞出莎车。制作烤鸽子时,将鸽子去毛后,一分为二,串在铁签上用炭火烤,烤好后,再撒上作料,味道还不错。美中不足的是骨头有点多,吃着有点麻烦,不如羊肉串吃着更过瘾。
值得一提的是,餐厅墙上的电视播放的影片竟然是2005年英国动画片《战鸽快飞》,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勇敢的鸽子侦察部队,克服困难,及时地将信息传递到盟军手中,为战胜德军做出了贡献。不知道喜欢这部动画片的小朋友们能不能吃得下烤鸽子。
今天的午餐又是份饭,每人一串烤鸽子、一碗凉粉、一盒酸奶、一碗特色拌面等,吃饭时,还有一位维吾尔美女在一旁跳舞,也是很值了。
坐车在莎车县城转时,发现路边有好几家蜜雪冰城,现代商业连锁的力量真是不可小瞧。
我们的烤鸽子正在烤制中
烤鸽子的师傅
餐厅墙上的电视播放的是2005年英国动画片《战鸽快飞》。
餐厅里一位为我们跳舞的维吾尔美女
餐厅的菜单上竟然没有价格。
每人一串烤鸽子
离开莎车县城,我们继续前往和田市。地图显示还有三百多公里,大约四个多小时路程。
窗外一开始还有树木、田野,没多久便进入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和沙漠,一路也没有多少人烟。
在车上坐着闲来无事,看看地图,发现刚去的莎车县竟然还有机场。新疆面积占了全国的六分之一,不少县城面积比内地好几个市都要大。这里目前有25个机场,加上马上开通的奇台江布拉克、和静巴音布鲁克机场,一共有27个民用机场,不少县城都有机场,稳居全国第一。不过因为自治区面积太大,机场密度排倒数第二,仅高于青海省。
将近5点在木吉服务区休息时,忽然发现一边的天空变成灰黄色,而且面积在迅速扩大,感觉像是沙尘暴要来了。大家急忙上车,继续前行,风沙持续吹打着车窗。好在没多久,又离开沙尘比较严重的地带,到达和田市时,已经快七点了。
导游问我们,“今天天气不太好,你们还去游览团城吗?”
来都来了,当然要去看看。
和田团城位于和田市纳尔巴格街道,地处中心区域,因为其地理布局呈中心发散状,街巷周边环绕而被当地人称为“团城”,也寓意“团结之城”。
这里过去是老城区,房子低矮破旧,居民多以交易鸽子为生,所以也叫鸽子巷。2016年起,和田市委、市政府启动老城区(团城)改造工程,,由北京政府援建,投入援疆资金逾1.5亿元,按照“一街一规划、一户一设计”的理念,将这里变成传统民居和特色店铺有机融合的民俗街区,也是和田地区唯一保留“团圈式”建筑风格和“阿依旺”(一种带有天窗的房间)式特色民居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漫步在和田团城,不经意间就会被这里的一座建筑、一扇门、一扇窗、一面墙所吸引。不知是否因为正值古尔邦节期间,还是因为当地商业最近不太景气,不少店铺没有开门营业,街道显得有点冷清。不过当地居民似乎生活很轻松,不少孩子在街边无忧无虑地玩耍、中心广场还有政府举办的文艺演出活动,民族舞、现代舞,你方唱罢我登场。
导游说,现在的和田团城有点像十年前的喀什古城,也许十几年后,这里也会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城市。
闲来无事,在大巴车查到新疆机场数量还真不少。
从莎车到和田,刚开始还有田野和树木。
大部分时间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和沙漠。
在木吉服务区遭遇扬沙天气,眼看着天变成土黄色。
从另一角度拍到的扬沙与正常天空的对比
途经昆玉市,一座直辖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
路边的一座化工厂
昆玉经济技术开发区,路边还有欢迎来昆玉投资的广告牌。
和田团城曾经是和田的老城区,房子低矮破旧,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一处旅游景点。
可能因为这里曾经是鸽子巷,所以一家店取名鸽德基。
不知是否因为古尔邦节期间老板度假去了,还是因为当地商业最近不太景气,不少店铺没有开门营业,街道显得有点冷清。
鸽子亭,墙上的装饰是新疆的馕。
的团城人家似乎是和田市最具有民族风味的餐馆之一
墙上是和田的各种特色美食
团城的一处民宿,价格大约一百多一晚。
这里的建筑都很有维吾尔民族特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古尔邦节期间团城的小广场上有文艺演出系列活动
一位美女在跳舞
我也喜欢和田
和田团城的一处喷泉
这里并非纯商业区,也住着不少人家。住户的门很有异域风情。
两个小朋友在玩风靡全国的烟卡游戏
两个小朋友玩得非常投入
本来维吾尔建筑外墙上的花色应该是红砖经过切割后拼接成的图案,如今已经被工业化的墙砖所替代。
这位当地的维吾尔族小姑娘汉语非常流利。
离开团城,到达酒店安顿好后,楼下就是有名的和田夜市。今天的晚餐就是品尝各种特色小吃,回去以后再减肥吧。
来到和田,必去的地方除了团城,就是和田夜市。对于一个吃货来说,和田夜市简直就是一个美食天堂。这里有几百个摊位,最受游客欢迎的是烤蛋和烤羊肉串,另外烤羊肠、肚包肉、麻辣羊蹄、馕坑肉、酸奶粽子、石榴汁等也很有特色,此外这里也有海鲜烧烤,价格并不是很贵。我们买了一袋名为卡瓦斯的当地特产饮料,挑着感兴趣的小吃买上一份品尝。
网红小吃“三蛋一星”要价50元一个,有点贵。摊主先将鹅蛋的蛋清倒掉,再加入鸽子蛋、野鸡蛋和土鸡蛋的蛋黄,佐以蜂蜜、藏红花和特制的中药,然后放在炭灰上慢慢烤烤制过程中不断搅拌,大约等上十分钟左右,烤蛋就出炉了。只是味道不太对我胃口,有点甜腻,我几乎是捏着鼻子勉强尝了几口……
在和田夜市,除了可以满足了你的味蕾,还能让你感受到新疆的民族风情。夜市中部位置的舞台有当地特色歌舞表演,不少外地来的游客在围着观看拍照,享受这难得的轻松时光。
和田夜市是南疆最有特色的夜市之一。
和田夜市安排在大棚里,可能是防止沙尘天气的影响吧。
晚上逛和田夜市的游客很多。
每个摊位后面都有简易的桌凳,方便顾客就餐。
琳琅满目的和田夜市美食
当地的一种特色饮料——卡瓦斯
我们点的几种小吃:麻辣羊蹄、烤羊肠、肚包肉、酸奶粽子
和田夜市中间的舞台每晚都有歌舞表演
和田夜市最有名的小吃当属三弹一星了。三弹指鹅蛋、鸡蛋和鸽子蛋。
两个三弹一星正在烤制中
三弹一星50块钱一个,味道却不对我的胃口,钱花的有点冤。
和田夜市的夜景也不错
6月19日,多云,19-30度。
今天我们要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车程四百多公里,至少七个小时。所以安排八点吃早餐,九点前出发。
塔克拉玛干沙漠有4条沙漠公路,分别是轮台县至民丰县、阿拉尔市至和田市、阿拉尔市至且末县塔中镇、尉犁县至且末县。轮台县到民丰县的公路是世界上在流动沙漠中修建的最长的公路,全长552千米。公路于1993年3月动工兴建,1995年9月全部竣工。我们今天走的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是新疆第二条沙漠公路,全长424公里,公路等级为二级,总投资7.9亿元,2008年10月正式通车。
塔克拉玛干,有人说维吾尔语是“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也有人说是“地底下的城市”,不知哪个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时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七八月时的最高温度可达67℃,昼夜温差在40℃以上。
行驶在沙漠公路上,窗外并不是我们想象的不毛之地,满眼黄沙。公路两边有用晒干的芦苇秆编织成的边长约1米的方形格子,通常被称为“草方格”,它的铺设随公路修建同时进行,单侧最宽可达110米,最窄处有60米。目的是通过让地面变粗糙,减小流沙移动,从而保护公路不被沙漠淹没。
沙漠里有不少骆驼刺和胡杨,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植物。如果十月份来这里,胡杨树的叶子会变成金黄色,风景应该会更美。
十一点多,我们在沙漠公路的一处简易停车场休息,准备在这里玩一个来小时,体验一把热情的沙漠。
开始大家还比较小心,站在公路旁边的一处观景台上拍照。稍后,有同事带着孩子脱了鞋,往沙漠里走去,翻过一个小沙丘,感觉风景还不错,继续又翻过一个沙丘。其他人也都跟着往沙漠里走了一段,不时地拍照录像,然后又是各种跑、各种跳。因为没有水,这里的沙子很松软,爬坡会比较累。今天没怎么刮风,天空晴朗,但还不是很热,所以并不感觉特别晒。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大家竟然还有些恋恋不舍地上车,继续前行。
因为沙漠里人烟稀少,所以通信公司没有做到信号全覆盖,只是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座信号塔。不过四百多公里的路程中,一半多有信号应该也是不容易了。
路上车辆很少,偶尔还会碰到有人骑摩托车驶过。下午两点多时,竟然看到前面有一个人在骑自行车。要知道,一般人骑自行车每天也就能走一百多公里,要骑完这条路至少三天,晚上只能露宿沙漠了。那个人后背有一幅中国地图,看来是立志骑行全中国的,实在令人钦佩!
将近三点,我们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驿站阿热勒服务区,没想到在沙漠深处竟然还有这样一个服务区。这里有一片树林,停车场、加油站、小卖部、厕所一应俱全。小树林里还有维吾尔族的大床,供货车司机休息。服务区旁边还有几排平房,可能是工作人员的住处,电力供应靠太阳能。可以想象在这里工作有多么不容易,为了能给南来北往的司机和游客带来方便,不得不忍受生活的枯燥无味,实在是很了不起。
下午五点,我们走出沙漠公路,到达阿拉尔市。
离开和田不到一个小时,便进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公路两边有用晒干的芦苇秆编织成的边长约1米的方形格子,通常被称为“草方格”,保护公路不被沙漠淹没。
沙漠深处也不是满眼黄沙,有许多骆驼刺和胡杨,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植物。
这一片草方格几乎全部被沙漠覆盖了。
11:16我们到达一处简单停车场,在这里休息游玩一个小时。
阿拉尔至和田沙漠公路是新疆第二条沙漠公路,全长424公里,公路等级为二级,总投资7.9亿元,2008年10月正式通车。
趁着没有车,抓紧时间在公路中间来一张照片。
横版竖版各一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沙漠会在定向风的作用下,向于风吹的方向不断迁移。
沙漠深处也有许多低矮的植物
沙波纹是沙漠中最独特的景观,它是因风力作用而在沙丘表面形成的各种波纹形态。
沙波纹主要有直线状、弯曲状、链状、舌状和新月状五种类型。
仿佛是一位阿拉伯美女
近处的沙漠和远处的沙漠似乎不一样。
沙漠中留下我们的一串串脚印。
沙漠里七八月时的最高温度可达67℃,昼夜温差在40℃以上,能在这里生存下来的植物都够坚强。
脱了鞋可以更好地感受热情的沙漠
为了消除视觉疲劳,沙漠公路故意设置了不少弯道。
路边的胡杨树时有时无,胡杨可以适应极端的环境,其根系发达,可以深入到10米以下,横向甚至可以达到100米。
秋天的胡杨会变成金黄色,沙漠公路会增加一道风景线。
快到阿拉尔时,路边出现了芦苇。
路边一处房屋,不知是否有人值守。
沙漠公路上的各种标识牌
一位摩托骑士在穿越沙漠
竟然还有人骑车穿越沙漠,走完这条路,至少要三天时间,对体力和耐力绝对是极大的考验。
沙漠里的通信塔
又一处通信塔,可能归属于不同的通信公司。
我们大巴车的司机是一位维吾尔族帅哥
沙漠公路上竟然还有一个服务区,虽然有些简陋,但也应有尽有。
服务区里的小树林让人有些感动。
供货车司机临时休息的大床
服务区里还种着大棚蔬菜
服务区旁边有不少太阳能电池板
服务区里养了几只鸡
一只小鸟嘴里叼了一只小虫飞走了
阿拉尔市最早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的屯垦区,2002年9月,国务院批复设立自治区县级直辖市——阿拉尔市,与农一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这里的人口将近50万,汉族占大多数,城市和内地没有太大区别,商店的招牌也没有维吾尔语。
在这里吃过午饭后,我们前往参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去了解一下新疆建设兵团的历史。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于2006年7月开工建设,2009年9月26日开馆,总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2021年,与融合大型农业观光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门景的区体育休闲,一起打造为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被评为5A级景区。
说起三五九旅,大部分人都是从一首名为《南泥湾》的歌曲中知道的: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当年的南泥湾,到处呀是荒山,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呀是江南,是江呀南。
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呀,鲜花送模范。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三五九旅在1949年进军新疆,并扎根新疆,屯垦戍边,为解放大西北、巩固祖国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曾经担任三五九旅旅长的王震同志写过一首诗: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
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
这首诗就是对这支立过无数战功的英雄部队成长发展历史最形象的概括。
纪念馆介绍了三五九旅的军史,展出了部队刚来新疆时发展屯垦的简易工具,后来慢慢发展为现代化的农机设备;一开始居住在简易的地窝子,后来盖起了砖瓦房,如今已经成为高楼林立的一座现代化都市。
经过兵团人几代人的努力,阿拉尔市现在已经是一带一路核心区(新疆)中线的重要支点,2023年全市GDP达到422亿元。未来,随着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阿拉尔市的经济必然还会再上新台阶。
告别纪念馆,我们继续又乘车前往阿克苏市。
下午五点一刻在阿拉尔市吃的午餐
阿拉尔餐厅的一角
下午六点一起去参观三五九旅长屯垦纪念馆
三五九旅隶属于一二〇师,师长贺龙。蜡像的元帅服就是当年贺龙穿过的那一身。
三五九庭曾经出过许多将帅之星。
曾经担任三五九旅旅长的王震写的诗: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
纪念馆入口处的浮雕形象地表现了王震诗中所写的: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
三五九旅行军路线图
新疆建设兵团第一代农垦人住的是这样简易的地窝子。
第二代住房有了很大的改善
新疆建设兵团的第三代住房,七零后对这样的房屋应该不会陌生。
纪念馆讲解员介绍新的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示意图
游客在观看介绍阿拉尔的纪录片
来之前,在策划行程时,曾经犹豫今晚是住阿拉尔,还是阿克苏。考虑到阿克苏更具有异域风情,另外,第二天还要从阿克苏坐飞机回郑州,所以决定多走一段路,住在阿克苏。
从阿拉尔到阿克苏还有120多公里,因为不是高速公路,所以需要两个多小时。到达阿克苏酒店时,已经快十点了。不过天还没有黑,正是当地人该吃晚饭的时间。
阿克苏街头门市的招牌基本都是只有汉字,不像喀什、莎车、和田那样,都是维汉双语。酒店附近的餐厅大多也是汉族开的,同事想吃清真餐,我们打车去了有名的王三街。
王三街是阿克苏具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王三是一个维吾尔族孤儿的名字。在清朝末年,天津商人王福才在阿克苏收养了一个出生不到1年的当地男孩,取名王三。在王家人的呵护下,王三健康成长,还去天津待了8年,跟随养父学习经商和中医知识。学成后返回了阿克苏,创建了自己的巴扎,这就是王三街的起源。随着不断发展,王三街逐渐成为了阿克苏市的商业中心,还演变成为展示阿克苏市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本来想在这里找一个名为一家亲的餐厅,结果还没找到,看到路边有一个金大漠庄园,似乎也不错,便进去找个雅间要了几个菜。因为一个同事正好过生日,我们又要了面条。酒足饭饱之后,步行回酒店。到酒店时,已经是一点多了。
酒店一楼大厅有一棵假树
酒店楼上在房间外竟然还有这么大一处会客厅,实在少见。
阿克苏金大漠庄园晚上十一点的晚餐
四人消费322元,剩下不少,不能打包,有点可惜。
王三街是阿克苏具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
6月20日,晴,18-33度。
今天上午原本想安排自由行,看到这里还有一座博物馆,又让旅行社安排了参观博物馆。
西汉初期,阿克苏是西域36国之一的姑墨国,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唐朝时,这里曾设龟兹都督府,与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史称“安西四镇”。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这里才正式定名为阿克苏,维吾尔语中意为“白色的水”。清代史料有载,该地“肥田沃土,蜜圃充园,牛羊驼马,色别为群”,享有“塞外江南”之美誉。
博物馆的展品并不是很多,主要是介绍阿克苏的历史。不过馆里的克孜尔石窟复制品倒是让我弥补了当时不能拍照的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阿克苏在造币史上还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清政府在阿克苏设局铸钱。1892年(光绪十八年),阿克苏钱局迁往库车。这期间钱局开开停停,铸造了从乾隆到光绪等年号的红钱,是新疆钱局铸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铸造数量最多的钱局。
在清代,新疆财政基本上完全依赖于内地各省的协饷维持。民国成立后,新疆的协向断绝,这对于完全依赖中央和内地各省协饷的新疆财政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杨增新上台主政新疆后,为了摆脱新疆财政面临的困境,在民国初年就开始确立了“就地筹款”、“支撑危局”的政策。他一面整顿赋税,一面印发纸币。这些措施虽然帮其暂时渡过了难关,却也因纸币的滥发而引起了严重的“纸币贬值”,最终导致了省票信用丧失,物价腾升,通货膨胀,金融秩序大乱。直到1938年,盛世才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毛泽民化名周彬,在新疆任财政厅代厅长,主持新疆的财政工作,用了一年的时间内结束了新疆历史上币制混乱的局面。
参观完,我们又去游览旁边不远的姑墨亭。结果只是一处新建的汉唐风格的城楼。后面还有一个多浪公园,可能是因多浪河从园中穿过而得名。因为天气有点热,还有下午四点半的航班,所以简单转转,便一起回酒店了。
阿克苏地区博物馆上午十点半开门
准备参观阿克苏博物馆
在拜城县出土的西周时期的单耳带流大彩陶罐
《汉书》中所载龟兹、姑墨、温宿的地情
温宿县出土的唐代大陶缸,最宽处直径有一米多。
这里竟然还有磁州窑的瓷枕,让我们感觉很亲切。
唐朝在新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屯戍体系,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清朝出任南疆办事大臣的官员大都是有过错,被贬到此,这是从乾隆时期开始形成的制度。
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清政府在阿克苏设局铸钱,是新疆钱局铸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铸造数量最多的钱局。
民国时期新疆纸币的滥发引起了严重的“纸币贬值”,几乎人人都是“亿万富翁”。
如果不是左宗棠当年坚持收复新疆,六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就没有了。
1950年春,新疆建设兵团第一师在疏勒县开始军垦的历程。
博物馆里介绍新疆建设兵团第一师的发展历程的展板
我爱阿克苏打卡点
阿克苏博物馆对面就是姑墨亭,同时也是国学书院。
姑墨亭 一座汉唐风格的建筑,竟然建成庑殿顶。
姑墨亭外的西域驼队雕像
姑墨亭后面是多浪公园,多浪河起源于阿克苏河,从阿克苏穿城而过,最终流入塔里木河。
这座歇山顶的仿古建筑竟然是一座游泳馆。
我们先在酒店附近的小饭馆吃了一碗面,下午两点前往机场。四点半飞机准时起飞。
本来11号便通过航旅纵横预约了座位,没想到出发前一天收到预约失败的消息,再想预约,已经没有靠窗的位置了,索性没有预约,到现场再值机。
结果运气还不错,值机时,服务员把我们两口安排在安全通道的位置,虽然挨着机翼,会影响拍照,但和前面座位间距很大,坐着很舒服。
飞机到达郑州时间是晚上8:50,用时4小时20分钟,而从郑州飞阿克苏用时4小时55分钟。原来我以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转,飞机向西飞,是和地球做相向运动,用时应该短一些,结果却正相反。后来查询后得知,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从东向西飞行前是和地球相对静止,有一个向东的速度。在逆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向西飞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减慢飞机的速度,所以用时较长。相反,当飞机从西向东飞行时,是在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飞行,这可能会稍微加快飞机的速度,所以用时较短。不过国内航班3到5个小时的航程基本是不考虑地球自转的。
真正影响飞行时间的是中纬度高空风。我国华北高空常年都是刮的西北盛行风,风速从80多公里到200多公里每小时不等,所以向西飞是逆风,向东飞是顺风,因此向东飞时间才会短。
虽然还不到九点,但郑州的天已经全黑了,感觉还有一点不太适应。
旅行社安排大巴来接机,和司机联系好后,组织大家一起取完行李,出了航站楼,顺利坐上大巴车。一路上车速几乎都是保持一百公里每小时,大约晚上十二点半便到达邯郸。
昨天的这个时候,还在阿克苏吃晚饭,今天已经回到深夜的邯郸。在古时,如果一切顺利也需要走将近一年的路,如今只需要几个小时,感谢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出行带来的便利吧!
从飞机上看到的小土丘,却是当地许多不好翻越的山脉。
又见祁连山上的雪
云海茫茫
从飞机上拍到的月亮和云海
郑州的晚上八点,天就已经快黑了
郑州飞阿克苏用时4小时21分,阿克苏飞郑州用时3小时56分。主要原因是我国华北高空常年都是刮的西北盛行风造成的。
南疆行程的数据汇总
南疆十天的行程图
有一起去的同事说,其实莎车、和田没必要去,景色一般,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似乎也没有必要。我在当初制定行程时,主要考虑到莎车、和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南疆的重要组成,在历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不去会留下遗憾。而且已经到喀什了,只要几百块钱就可以去那里看看,多一份人生体验,而且还不走回头路,有什么不好的呢?
从新疆回来后,马上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期间还去北京参加了孩子的毕业典礼。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不看欧洲杯,也顾不得看电视、电影,不停地查资料、写游记、整理照片,实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不过回头再看,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自己又保存了一份珍贵的回忆,顺便对一些人的出行计划有所帮助,也算是痛并快乐着吧。
许多人如今被各类短视频洗脑后,可能连一部电影也无法正常速度看完,更别提去看我这几万字的游记了。我还是想给自己留下一些回忆,同时也是一个再学习的经历,弥补自己过去没有学习历史和地理的遗憾。
前几天看新疆导游发的朋友圈,发现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的冰舌竟然已经全部融化成河了,着实有些吃惊。看来六七月份去南疆,不只是机票,风景的差别也是挺大的。
在旅游途中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遇到什么样的人,也是一种缘分。
7月21号和6月15号的照片对比,冰川融化了不少。
行程11天,字数超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