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老影像 | 陈电村 苏式楼 堆金村

作者:想去流浪的猫 显示图片

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忙碌的我们匆匆赶着脚步,每天早出晚归,不断追逐着名利与财富,憔悴的面容里透露着对生活的焦虑与无奈,生活给了我们丰富的物质,但不时也让人感到孤寂与虚无。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慢脚步,慢下来,再慢一点,等一等没有跟上的灵魂,淡出浮华。




在繁华城市的一角,总有一些老厂房、老街道默默无闻的呆在那里,静静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每一帧画面都是生活的切片,记录着曾经的烟火人间;每一座老厂房都是城市成长的足迹,刻印着曾经的辉煌与变迁,铁锈与尘埃中弥漫着生活的味道,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陈电村,因为一颗树,爱上一个村



🔻苏式楼,红墙、白窗,绿树、瓦房...…新晋网红打卡地,重回1951梦幻童话村。



🔻堆金村,因为树洞,去一趟堆金村


陈电村,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镇内,人们常说的陈电村指的是重庆虎溪电机厂旧址区域,因其虎溪电机厂而得名。重庆虎溪电机厂是一家军工单位,建于1969年,是ZG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唯一的一家专业电机电器制造企业,是具有较强实力的国家大型二类企业,当年在岗职工逾千人。




在当地人的眼中,这家军工企业既神秘又高大上。改革开放初期,该厂军转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虎溪电机厂大部分被拆除,只留下当年炮校的部分宿舍、食堂、大礼堂与 1970 年代以后电机厂修建的招待所和职工家属楼。后来虎溪电机厂搬到壁山过后就渐渐的被人遗忘了。现在家属区居住的主要是厂里一些留守的退休老职工,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不舍得离开这里。





陈电村位置便捷,就在轨道1号线旁边,在陈家桥车站下车后,越过广阔的大道向右一转,就来到了这个格格不入的老街上,突兀而至的视觉画面让人恍惚。长长的小路上除了偶尔前来一睹的游人,几乎没有路人。




陈电村有一颗又高又大的黄葛树,网上流传着陈电村的照片,吸引了不少人前去拍照打卡,这里成了新晋网红,让沉寂多年的老厂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了。



我想去见见这一棵古树 ,这是一个宛如宫崎骏动漫里出现的村落。挺拔的黄葛古树像一把大伞,成为了村落的守护者,静静地拥抱着每一位路过的行人。




在陈家桥站口处就可以远远的看见陈电村,在进入陈电村的公路旁边,这儿就有明显的标识写着拆迁区域,或许不久以后,这里即将成为一个即将消逝的影像。




相似的建筑,同样的标识,不一样的回忆,窗前还有几只未谢的三角梅挂在枝头。




陈电村,典型的70年代老社区模样,一栋栋居民楼大多已经人去楼空,还剩下几户不愿搬走的老人,他们和古树守护者这个陈电村,不想搬家的老人可能是因为习惯了这里的老房子吧,也可能这里的回忆足够支撑他们在这里过完一生。




左拐走进一家属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这是黄桷兰一条路,正值花开季,满树的花朵满鼻的香。有人正在用长竹杆采摘黄桷兰,她告诉我,她原来是电机厂的职工,搬厂后她就内退了,现仍就住在旁边的家属院内,临走时还送了我一捧黄桷兰。




家属区里简陋的小卖部,给偶尔来往的行人提供了方便,也是他们与外界交流的一个小窗口 。




居民房前屋后种的蔬菜和鲜花,一派生机勃勃。




绿树环绕着房屋,给人一种静谧祥和之感。后面的房子不知道是垮的还是被拆掉的,仿佛穿越时空,虽然现在已经破败,但时光的记忆依然在这里流转,放慢脚步,去感受那慢悠悠的旧时光,聆听历史的回声,这里,每个镜头都有它难忘的故事。




苏式楼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的团结坝,是1952年西南军管会修建的专家楼,为一楼一底两层建筑,共有6栋,这里的建筑风格参照了前苏联,故称之为苏氏楼。这在当时是非常高档的住宅小区了。




早晨,我慢慢悠悠从双碑步行前往,经过老城区,老街道,一路绿树成荫,达到团结坝苏式楼,除了街道小区的居民,很少看见游客。







进入社区,这里环境干净整洁,在入口处有宣传栏,对苏式楼的起源、发展、新生有详尽的介绍。




苏氏楼简介:1949年12月7日,重庆解放后,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原来的重庆电力炼钢厂,并将该厂更名为西南工业部第二十四兵工厂。为解决该厂高级管理人员的居住难问题,1951年12月,西南军管会修建了六栋一楼一底的二层建筑,采用的是泥巴夹壁墙,安装实木地板和木质楼梯,冬暖夏凉,排水通畅,6栋楼最早只居住了24户专家,俗称为专家楼;,由于采用的是前苏联的建筑风格,所以民间又称为苏式楼。





苏式楼位于团结坝的半山腰上,依山而建,横挂于斜坡上,错落有致,空间感十足。静谧又舒适。





苏式楼的6栋楼最早只住了24户专家,专家搬走后这里住着82户人家。2018年,沙坪坝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试点工作,对这里进行了全面整修,经一系列改造后,苏式楼脱胎换骨,焕发出新的活力,还原了苏式楼当年的风采。




改造后的苏氏楼外墙是大气亮眼的红色,颜色鲜艳,充满了年代感和艺术氛围,非常适合拍照。红房白门的搭配十分具有复古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这里成为重庆新晋网红打卡地。





红墙、白窗,绿树、瓦房...…漫步其中,抬头可看炊烟,低头可看花红,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充满着岁月的故事。





各栋房屋都还有居民居住,基本上都是老人,他们不愿意离开,住了几十年了,这里有他们的青春与回忆。随着窗户飘出的锅碗瓢盆声,小猫小狗的嬉戏声,老重庆的烟火气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沿着阶梯可以走到山顶,这里是一个小公园,有一个小广场、亭子,还有一些日常运动器材,是居民们茶余饭后的活动地,视野也非常好。




成荫的绿树和红房子交相呼应,偶尔还有几只可爱小猫出没,仿佛踏进了一个童话村,谁能想到几百米外就是繁华的城区。





堆金村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毗邻嘉陵江。古代嘉陵江有金沙,其金沙含量很高,到嘉陵江里面去淘金沙就成为当地村民赖以生存的职业。村民们淘出来的金沙就堆放在岸上的民居里,据说堆金沙就像一座山一样,堆金村因此而得名。


去堆金村,是因为神秘的网红树洞,这里附近无轨道交通,除了自驾就只有公共交通,乘坐公交805路即可到达。




堆金村社区是原嘉陵集团的家属区,主要居住的是嘉陵厂的职工家属。在转盘处有一标志建筑,一个人骑着摩托车的雕塑。这应该是60后、70后的美好回忆。有多少人生的第一辆车就是嘉陵摩托,当时要是谁在大街上骑着嘉陵摩托是非常拉风的。



嘉陵厂是当时的摩托车帝,正值兴盛期时,效益福利好,虽是企业编制,很多人挤破脑袋都想去嘉陵上班。随着社会发展竞争加大,企业逐渐走下坡路,效益逐步下滑,大部分年轻人也陆陆续续离开厂自主择业了,堆金村也没有往日的生机与繁华了。





堆金村有一个网红树洞,是一个不错的打卡点。在堆金村805公交车站终点站,再一直往滨江路方向走,位于滨江路下行的左边,(路不是很好走)。如果专门去拍树洞,可能会让你失望的,那个树洞不好拍,专程不建议去,顺路可以。







堆金村除了树洞,还有很多值得打卡的地方,可以逛一逛厂家属区,这里的房子和设施都比较陈旧,很多的老房子和老物件保留了上个世纪的记忆,适合拍摄复古风格的照片,是一个充满市井烟火气的地方,可以感受老重庆的生活气息。






堆金村有很多美食,如社区老火锅、江湖菜、耙牛肉等,可以在这里打卡探店,品尝重庆特色美食。附近有嘉陵体育文化公园,是一个较小的公园,有小孩玩的设施、篮球场和健身步道,适合锻炼身体、晒太阳。附近还有一个桂榜山公园:公园内有高大的紫香槐,开花季节又香又美。站在山上可以俯瞰江面和对岸,还可以近距离赏嘉陵江美景。







❣️陈电村
◾️地理位置:重庆沙坪坝区陈家桥镇
◾️游玩时间:1—2时
◾️公共交通:重庆轨道1号线陈家桥站下车,1号口出步行10分钟即可。
◾️游玩亮点:三角梅、大黄葛树、老房子。

❣️双碑苏式楼
◾️地理位置:重庆沙坪坝区双碑团结坝
◾️游玩时间:1—2时
◾️公共交通: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双碑站下,2号出入口出站。去苏氏楼有三种方式:(1)乘坐232路公交车到达特钢体育场公交站,步行200多米即可到达。(2)轻轨下车步行过去,大概步行20分钟左右。(3)双碑站2号出口打车过去。
◾游玩建议:白色或黑色的衣服,更易出片。阳光明媚的天气更佳。

❣️堆金村
◾️地理位置:重庆沙坪坝区双碑街道。
◾️游玩时间:1—2时
◾️公共交通:乘坐805公交,终点站下车即到。
◾️周边游玩:嘉陵江、桂榜山、老厂区,堆金老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