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时光边缘,邂逅宁静侗寨 | 岜沙苗寨+肇兴侗寨3日游

作者:爱喝奶盖的小刺猬 显示图片

      好久没有出去玩了,刚好最近能凑出三天假期,和雪梨一拍即合,决定来一场不远不近的休闲之旅。经过几天的讨论商量,最后决定去贵州。

买票之前,我联系了之前在镇远古镇游玩时偶然认识的记者黄大哥,他建议我们两三天时间就在肇兴慢慢玩,先不去加榜梯田(距离肇兴三四个小时车程)。还说下下周肇兴举办“六月六”活动(相当于侗族的端午节),建议我们推迟一周再过去,因为会有很多传统活动传统美食,非常热闹。

后来小吉的加入,加速活动的成行速度——因为我们之前有高调宣扬最后无疾而终的经历,这次为了挽回颜面,不被小吉看贬,我和雪梨当即决定购买车票。这次行程,就算定下来了。


离开岜沙苗寨拍的苗寨一角,是此行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DAY1  广州南—从江站—岜沙苗寨—肇兴侗寨    宿肇兴侗寨(收费处大门附近)

DAY2 侗寨—蜡染&扎染—堂安侗寨—日落      宿堂安侗寨

DAY3 日出—逛堂安侗寨—徒步至厦格—从江站—广州南


晴天的苗寨 ,怎么拍都好看。关键人好少,很舒服!

   出发前就只理出个大概行程,当时对侗寨—厦格—堂安的交通一无所知。现在回来了,还是没有觉得很清晰。为了实现这个板块的意义(能帮到其他小伙伴,是我开始写游记的初衷之一),我还是硬凑出几点我个人认为有点价值的信息吧。

 1.贵州黎平县主要景点在从江镇和肇兴镇,加榜梯田和岜沙苗寨位于从江,侗寨则在肇兴镇。但是,肇兴侗寨距离从江站只有约15分钟车程,距离岜沙苗寨则约1小时车程,去加榜梯田更是需要三四个小时。所以,如果周末两天只去肇兴侗寨,是超级方便的。

2.肇兴侗寨去堂安有班车,来回20元/人。到了堂安路口,可以选择沿着水泥公路步行到堂安侗寨(约20分钟,其他攻略说的,我没走过),也可以坐私家接驳车上去,5元一位。我们第二晚住堂安,老板免费从侗寨接我们去堂安,还是很方便的。至于位于侗寨和堂安中间的厦格村,交通较为不便,好像是要做侗寨—堂安的班车,中途下车再走进去。

3.关于住宿。我们第一晚住侗寨(非核心景区),第二天中午太困在侗寨内开了钟点房午休,第二晚则是住在堂安,第三天也步行到了厦格,所以我觉得我还是挺有发言权的。
     距离侗寨两三公里(老板免费接送侗寨和高铁站来回),价格实惠,客栈环境也不错,被褥很干爽。因为睡眠浅担心靠路边的房间吵,我还和老板要了靠近山边的房间,小吉说晚上靠路边的房间也不吵,基本没有车经过。
     侗寨景区内的钟点房是纯木质结构,隔音非常差,有人经过或者楼上楼下说话都能听到,而且比较旧,重点是,不知道是不是靠近河边的原因——被褥非常潮湿,湿哒哒的很不舒服。加上我睡的位置外面可能是空调外机还是啥,响了一中午非常让人崩溃。
     堂安侗寨商业化程度很低,本身非常安静,最晚一班班车把游客送下肇兴侗寨后,堂安几乎就只剩下本地人了,我们吃完饭散步,就只看到零星一两个游客。但是堂安的住宿相对比较贵,另外还是木质结构的问题,房间的隔音非常差,附近还有风吹铁皮的声音,加上附近有水流声,晚上恍惚间我总以为外面下大雨了。想要体验原汁原味村寨生活的朋友,想看日出日落的朋友,可以住堂安(适合看日出日落)。
    厦格的开发程度还低于堂安,但住宿也不便宜。加上交通不便,我个人不是很推荐。
   总体而言,我最满意第一晚的住宿。但也不后悔换了客栈,因为堂安的客栈老板人超级好的。

4.旅拍和蜡染&扎染。我没有体验旅拍,没有发言权。但是我还是蛮推荐体验一下蜡染和扎染的,扎染白色裙子大概120—180元,蜡染要加30元。体验扎染需要15-30分钟,蜡染的话需要2-3小时,我只画了一个图案就将近3个小时。所以如果想要好好体验蜡染,建议空出4小时左右的时间,慢慢画,出来的效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从从江站出来就有班车坐到从江县城丙妹镇(10元/人,约1小时),班车终点站下车后打车去苗寨客服中心约25元。岜沙苗寨门票40元(广东人最近免门票),表演门票40,摆渡车20元。

上到苗寨,看到挺多人陆续走出来,说表演已经结束了。我们也不是冲着表演去的,就慢慢走进去。


【科普时间】

岜沙苗寨保留着佩带火枪(岜沙持枪获得公安机关特别批准)、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古老的生活习俗。被称为“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



苗寨里的小学,周六还有学生在上课 ,好奇问了接送的家长,说是因为之前下大雨听课了,现在要补课。


苗寨内随处可见的吊脚楼,寨子内人不多,但能看到很多老人穿着苗族服饰,独自或者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做衣服。他们几乎不买衣服,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


天气真的超级无敌好,阳光最好的滤镜。




养猪的小屋子,屋顶晒东西的簸箕还盛放着满满的生活气息


寨子里随处可见的吊脚楼,有一些由于年岁久远,已经倾斜……


岜沙人把树看作是神灵,人死了埋葬入土,不留坟墓、不立墓碑,只在死者的墓穴上栽种一棵小树,以示生命得到了树神的沿续。生命之树从此万古长青,庇护子孙万代安康。


岜沙香樟树纪念亭,中间供奉的是树神

逛了一圈大概2个小时,乘坐下午五点半最后一趟摆渡车下山,原路返回从江站。侗寨客栈老板在高铁站接我们。


傍晚时分的桥头堡。


侗寨鼓楼夜景


刚进景区,看到这么宽敞安静的街道,开心得赶紧拍了一张,但是一转弯我就笑不出来了:好多人!!有点阳朔西街的味道了。


第一晚逛侗寨没有走完,因为真的太累了。于是沿着河边往回走,十一点左右回到民宿,洗洗睡啦。

由于大家都好累,懒得找攻略,没有详细规划第二天的行程。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出门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磨蹭一下,来到侗寨主街已经十点左右。

【科普时间】

肇兴侗寨,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被国家地理评为“时光边缘的村落”。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

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寨中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五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侗寨鼓楼,是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以上资料引用自网络)

这次游记特地补充了相关地方人文资料,是因为真的好后悔出发前没有多了解这方面的文化,整个行程走马观花,在侗寨就是看了一个主街的热闹和寻找合适的蜡染点体验蜡染,都没有好好欣赏侗寨的鼓楼,感觉亏了一个亿……


因为前一天晚上逛侗寨,看到主街两旁商铺几乎都是旅拍和蜡染为主,也就没有太多兴致,于是把重心放在寻觅合适的扎染店,为下午体验蜡染做准备。


主街尽头的桥上,还可以看到一座鼓楼,走到这里就接近侗寨的边缘了。


佳杰蜡染楼下的墙面,路过看到就很喜欢!偶遇的小姐姐把她的褂子借给我,还帮我拍照,哈哈哈


其实佳杰蜡染这一片还是很适合拍照的,但是当时真的好晒好晒,都没什么心情拍照


图为蜡染店老板娘教我描图案。

吃过午饭犯困,居然还开钟点房去躺了一个小时(一点儿没睡着),导致下午体验蜡染的时间特别紧……

出发之前看小红书很多提到佳杰,就一心想着也在那里体验蜡染。但事实是总店和分店我都去了,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白裙,所以一直很纠结(浪费了挺多时间的),甚至想放弃体验蜡染。最后抱着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的心态走进这家店,没想到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裙子。而且当时店里没有其他客人,我想着可以安静做一个下午,就选定这里了。刚开始老板娘有时间,很认真和我一起选图案,给我建议。没想到后来陆续来了挺多客人,老板娘都没什么时间教我,也直接导致第二个图案计划用塑料模板,反而出现了纰漏(没有交代细节,不能一下用太多蜡,不然会糊在一块),最后直接放弃改为扎染,也让我的心情跌到谷底,加上时间很紧,我是完全没有参与到扎染环节,和老板娘说了自己大概设想,就把裙子交给老板娘了——对这个画了三个小时的裙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还有一个小问题,这家店一楼卖成品和放染料,二楼是制作空间,因为是木质结构,只有有人走路不注意,地面就会震动,本来就很不熟练的动作画起图案来就更加困难了。

幸好最后有惊无险,出来的效果我还是满意的,尤其是那个蜡染图案,真的很有少数民族特色,很喜欢。

在这里要感谢雪梨和小吉,愿意等我那么久,把上堂安的时间从四点延迟到五点,让我有更多时间体验蜡染。小吉还独自返回侗寨客栈,帮我们把行李拿到蜡染店,方便到时候直接离开,辛苦小吉了。


真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左上角的蝴蝶是老板娘的手笔,线条明显更流畅,填色也更加饱满。

但第一次接触蜡染,能画出这样我自己也是满意的了。下次有机会体验蜡染,我一天要用上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去慢慢体验,我要做一条蜡染方巾,带回来挂在墙上做装饰。

从蜡染店出来,拿着半干的裙子,就坐车出发堂安啦。

【科普时间】

堂安寨坐落在半山腰上,四面环山,峰峦叠嶂,梯田层叠,民居依山就势,悬空吊脚,井然有序。这里的鼓楼、戏台、吊脚楼、石板路、古瓢井以及侗族服饰等保持着原始的风味,成为”浓缩的侗乡“,被世界著名的挪威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称为”人类反璞归真“的范例。(以上资料引用自网络)


堂安梯田,绿油油的一片。风吹过,麦浪一层层涌动,超级美。



与龙脊梯田相比,堂安有一种更淳朴的味道


傍晚时分的堂安侗寨,木质的房子与树林、田野、蓝天、白云非常相宜。


看着这一片远离商业、远离喧嚣、远离快餐的屋子木房子,再想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焦虑与浮躁,真的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就好像,昨天的牛马生活,是上一辈子的事情。


终于等到落日,却被厚厚的云层遮挡。远山还有一片风车,带给人一种很自由很开阔的舒适。


日落时分的堂安梯田,摄于堂安观景台。

观景台往下看,不远处的梯田真的很像一层一层的碧绿蛋糕裙。



在观景台看完日落,因为大家都不想做决定,最后简单吃了一碗粉解决了 晚餐问题。

对了,在堂安的饮品店喝饮品可以免费体验竹篾编织DIY杯套,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不过小女孩说她做了一个小时,我不好意思让雪梨和小吉又等我那么久,就没有提出来。

夜色降临,游客基本已经坐车下侗寨住宿。堂安一下就安静下来了,回到它本身静谧的模样。各家各户的男孩女孩在鼓楼玩耍打闹,一个调皮的小男孩还突发奇想,把长凳夸放在鼓楼的横板上,自制“跷跷板”。我一边看着他一边和小吉说这个男孩好闹腾,这时小男孩提醒我可以坐到旁边的横木上避免受影响。这份贴心让我对他另眼相看,胆大心细,说的就是他吧。老奶奶追出来半哄半拉小孙孙回去洗澡。外地的堂安媳妇抱着女儿坐在鼓楼前空地的木椅子上纳凉,说她也是第一次回来堂安,让我们明天可以去看看博物馆和百鸟巢……

七月堂安的夜晚,没有丝毫热气,凉快得像广东的秋天。天空挂满星星,真的很像小时候在外婆家看到的夜空。为了避开灯光,我们往梯田方向走去,坐在田间的石梯上吹风看星星聊天……十点左右,客栈老板邀请我们一起吃烤肉。

提到烤肉必须补一句,堂安的烤猪肉十元六串,是真的猪肉,不是我们平时吃的“假肉”,很实在。



回到客栈一楼,老板和他的朋友们热情招呼我们坐下,给我们拿碗筷拿啤酒拿牛奶。在座的除了首次见面的客栈老板,还有今天接我们上堂安的司机大哥,住客姐姐(客栈二三楼一共五间房间,老板自己住一间,给女儿留一间,剩下只有 3间客房,如果能住满三间,可以说是包了一间客栈哈哈哈),聊下来知道其他的几位有观景台旁边银饰店的老板,还有我们晚上吃晚餐粉店的老板,真的好巧好有缘分。

客栈老板真的好热情,烤串还没吃完,又让人烤了好多上来,热情招呼我们多吃点,说“来了都是堂安人”,聊着聊着,粉店老板还给我们展示了当地的敬酒歌,在座的侗族大哥们都会唱,大家一起合唱的时候氛围感拉满,我接过大哥递过来的酒,为表谢意一饮而尽,毫不含糊。另外一个大哥马上又递过来一串肉,说这也是敬酒的环节,喝了酒就要吃肉 。一碗酒一串肉,把侗寨人民的热情淳朴展现得淋漓尽致。

得知我们第二天想看日出,为了让我们此行不留遗憾,老板答应一早送我们去观景台。

早晨五点十分,听到我们下楼的声音,老板也起来开车。从客栈到日出观景台需要十多分钟。

因为老板白天还有其他事情要忙,把我们送到观景台,老板就在车里眯一会儿。我们就往人多的地方找好位置等日出。


事实再次证明,我和日出没有缘分。在黄山看不到,泰山看不到,堂安还是没有看到……随着天色渐亮,可以看到远处山与山之间,涌动着厚厚的云海。我们一直在期盼风能把云都吹走 ,后来中间马路延伸尽头方向的云是散开了,但是发现太阳躲在画面的左手边。等到七点多,确定是看不到云海了,老板送我们回客栈睡个回笼觉。


有了前一天的教训。最后半天的行程安排很明确,吃完早餐逛堂安侗寨,寻找侗寨的百鸟巢和博物馆,梯田徒步前往厦格村。找了半天,才发现原来侗寨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博物馆,而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一座建筑。

寻找百鸟巢的时候,可以看到有几处房子正在新建或者翻新,再看侗寨的繁华,已经能够想象出在不久的将来 ,堂安这一片宁静会被一点一点打破……想到这里,心里说不上什么感觉,感慨社会的进步,还是惋惜某种东西正在消失……

堂安有一条水泥小道可以直接通往厦格,前一天晚上问路的奶奶说走20分钟就到,今天见到的大姐说10分钟可以走到。实际上,我们走了近半个小时才到厦格村。冒着火辣的太阳实现了我们的徒步计划,我们也是很有勇气呀。想起来出发肇兴之前,我还大言不惭说我们是户外人,可以徒步,从侗寨走到厦格再走到堂安。现在看来真的无知者无畏,当时太傻太天真了。光是堂安到厦格这一小段路,都花光了我们所有力气。

厦格真的好安静,不要说游客,本地人都不多见,就像一个沉睡在这片山谷的老人,稳重而宁静。


厦格梯田,和堂安的角度不一样。


没有拍到正脸的照片都还行……

在厦格简单逛了一圈,原路爬山返回堂安。吃过午饭就准备出发从江站坐高铁回广州南啦。

堂安到从江包车80元,全程大概30分钟。如果侗寨主街人多堵车时间就不好控制,所以我们提早了两个小时出发,到从江站还有一个小时才发车。


由于在侗寨没有做攻略,一直遗憾没有上观景台拍全景,也没有时间参观博物馆了解侗寨和侗族的风俗人情。小吉就和司机小哥哥商量能不能在观景台停一下,我们上去拍张照片就下来。小哥哥欣然答应,直接开车把我们送到观景台。虽然没带相机,但是能拍到这个角度,我也很满足了。


终于穿上我蜡染的裙子,想象中我会在梯田各种拍照,没想到最后只在观景台拍了一张。侧面那个蜡染图案真的好好看,越看越喜欢。


马上就要离开啦,挺舍不得侗寨的,那就多拍两张留个纪念吧。

侗寨,再见!

 每一次出发,于我而言都是一次心灵之旅,途中的经历,遇到的人,看到的风景都可以一点一点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更加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刚毕业时每次旅行都是典型的特种兵式旅行,几乎每一个小时都做好规划,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景点留下遗憾。现在很多人在宣扬随遇而安的旅行风格,走到哪儿算哪。在我看来,这是两个极端,前者太疲累,现在的我体力可能无法支撑;后者太空洞,这样一圈下来,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看了什么。

于我,旅行更多不是为了放松,而是为了获得不同的生活体验,感受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文化。说白了,就是希望短暂逃离自己呆腻了的生活,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听听别人的故事,然后回归自己的生活更好地生活。

不管别人说刻板也好,生硬也罢,我还是要坚持自己的习惯,出发前做攻略确定几个大目标,因为实现之后会产生大大的成就感,这会让我感到喜悦。此外,既然在意照片的质量,可以提前上网了解当地最佳拍摄机位,为现场拍照做准备。因为拍到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可以大大增加一次旅行的快乐呀。



所以,带着目的出发不丢人。因为旅行是属于自己的,体验感受是属于自己的,人生,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