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三日15家牛肉面打卡+天水麦积山石窟之旅

作者:XMJX1983 显示图片

兰州市,甘肃省省会,简称“兰”或“皋”,古称金城,自秦朝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自古就是“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以“金城汤池”之意命名金城,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兰州得益于丝绸之路,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商埠重镇。后成为中国最早接受近代工业文明的城市之一。


清晨6点的兰州火车站,地铁站在图片左侧,早上最早的一班地铁是6点25分开行,很多和我一样早到的人都是在地铁站外等了半小时。

兰州市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240号白衣寺院内,成立于1984年,依明代白衣寺旧址而建,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近5800平方米,其中展厅4000余平方米,库房700多平方米。 兰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12633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3件,二级文物82件,三级文物698件。馆藏文物种类齐全,精品纷呈,按质地可分为陶、瓷、金属、石、玉、纸质等,其中以马家窑文化为主的彩陶,明清甘肃地方名人书画以及白衣寺塔藏文物较为丰富,也较有特色。半山彩陶鼓、东汉墨迹纸、明代首饰工艺品均为同类文物中的精品。




正门左侧一楼展馆


展馆不大,但是非常清静,和省博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印信好像很多国内城市的博物馆都有收藏。




博物馆最正中间的这个建筑居然是卖文创和纪念品的


大正门右侧展馆,进去之前万万没想到居然是适合小朋友参观的动物标本科普展



一楼主要是甘肃省的珍稀动物分布,以及简介




一楼的标本就只有这两个,而那个老虎标本居然是东北虎,看简介我也是头一次知道兰州还有东北虎。



从左到右依次为雪豹、豹猫、云豹


荒漠猫和猞猁







石貂



狐狸、石貂、水獭





















最大那个是金雕




白衣寺塔又称白衣庵塔。在兰州市庆阳路,因塔建在白衣寺中而得名。白衣寺内原绘有白衣大士像,尊奉白衣菩萨,寺初建于明崇祯年(公元1631年),后经多次战乱,只有寺塔保存到今天。
塔为实心砖塔,高约30米。塔基呈错牙式方形,长、宽各7米,高2.8米,四面镌刻花卉图案。塔身下部呈覆钵状,高约8米,最大处直径为6米。正南与塔基连接处开一佛龛,原龛内供有三佛像。塔身上半部为八角形锥体,高18.5米,共做密檐12层,层数为偶数,在国内罕见。每层每面各开佛龛1个,内各塑佛像1尊,共计96尊;每层每角悬挂风铃1个,共计96个,塔刹高约1米,形若宝瓶,以外镀铜的金属做成。塔前有清代改建的大殿,后为新建仿古式三层楼,1991年兰州市博物馆迁入。



也不知道塔基为什么这么潮湿,对塔身有没有影响。



白衣塔后的主展厅,介绍兰州市历史和曾经的建筑



我都不敢想象谁在这破枕头上能睡得着觉









谁设计的这个鬼颜色,我在现场都看不清上面写的小字。





这就是现在的兰州博物馆的布局,只不过东西两侧的房子都盖成了两层的展馆了,


手抄华严经




这块料子很有意思,上下两图分别是它的正面和侧面,类似于我们现在防伪的水印,正面几乎看不到,但侧面看会看到非常清晰的几个字。




白塔山公园最顶上的寺庙,从这可以看到中山桥、黄河和部分兰州城区。





明清时代的兰州城模型,博物馆太小,你想不蹭讲解都不可能


明肃王像,这个灯光有意思吧,搞得肃王跟章鱼博士似的。







白塔山公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北部,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白塔与兰州黄河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是甘肃省兰州市的象征之一。
白塔始建于元朝,重建于明朝,寺平面呈长方形,白塔居中,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洁白,挺拔秀丽。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








白塔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约1700米的白塔山上,始建于元代,因山巅有白塔而得名。
白塔寺为山上最早建筑,始建于元代。据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统一大元帝国的疆域时,曾致书西藏喇嘛教的萨迦派法王。法王即派一著名喇嘛去觐见成吉思汗,该喇嘛途经兰州时不幸病逝,于是元朝下令修塔纪念。
元代所修白塔今已不存,现存塔为明景泰年间(1450-1456)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在旧址上重建。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巡抚绰奇扩其旧制,名为慈恩寺。但百姓仍呼之为白塔寺。


因膝盖原因本来说不爬山的,但在这晃悠着鬼使神差就上了山顶



下山路上随手拍摄,新建筑

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白塔山下的滨河路中段。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兰州黄河铁桥工程正式开工。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行。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始称“中山桥”。 
兰州黄河铁桥长233.5米,总宽8.36米。为四墩五孔,每孔跨径45.9米。上部结构为梯形穿式钢桁架,每一跨都是超静定结构组成桁架体系,由竖向钢架划分成五个长方形。
兰州黄河铁桥是中国近代史上整个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这一特殊的建设背景及建设年代使兰州黄河铁桥成为研究近代历史的钥匙,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想乘坐快艇和羊皮筏子的都在这买票。


羊皮筏子还有人敢玩,不说这季节本身水的流速就不慢,光是那些快艇和筏子擦身而过掀起来的浪看着就够险的。





总结起来就三个字:人太多




没等到完全天黑,因为当时刮起大风了,天又这么阴,如果在我们这不赶紧回家就等着淋成落汤鸡吧,结果屁事没有


甘肃省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总面积43000平方米,平面呈“山”字形,中间五层、两翼三层,是一座集办公区、藏品库房区、展览区等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性博物馆。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1950年改名为西北人民科学馆,1956年改名为甘肃省博物馆,2012年甘肃省博物馆荣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珍贵文化遗存,馆藏珍贵历史文物、自然标本8万余件(组),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为特色。



导览图



博物馆的侧后方正在扩建,可能明后年会有更多的展品。



定窑瓷器临时展览





第一单元







































































这图应该是很久没有更新过了,冥王星现在基本已经被除名了。

























从翼龙骨架那里出去连着的就是二展厅了,但是二展厅正面是在三楼











红色甘肃展厅




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二楼主展区











莫高窟壁画复制品


麦积山石窟的微缩全貌,景区禁飞无人机,大部分游客是拍不到这个画面的,只能在这看看。



















张骞









镇馆之宝登场


这个玩意儿确实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参观的人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我连着两天去了才拍了几张差不多的照片。


正面看真的是很搞笑。


我在现场听讲解说这件国宝好像每年的5——10月展出的是真品,十月份之后到次年展出的就是复制品了,我也不知道真假。




三楼右侧的佛教艺术展,这是整个博物馆最热的展厅——没有之一,就是物理意义上的热,因为是顶层又在阳光直射的那个侧面,所以热的人根本没心思参观。



























五泉山公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皋兰山北麓,为甘肃第一名园。因有惠泉、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蒙泉五眼泉水而得名。其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 1919年至1924年,兰州近代名儒刘尔炘先生依五泉山山形地貌水系,修葺原有破败建筑,增修扩建一些廊亭殿宇,丰富一些古建筑文教功能,并撰题大量楹联,配以花木池园而成。
五泉山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有明清以来的崇庆寺、千佛阁、嘛呢寺、地藏寺、三教寺、半月亭、剑桥、中山堂等十余处古建筑共一千多间。现存最早建筑为明洪武五年(1372年)所建,距今已有600余年。







此次来兰州三天,一共吃了15家牛肉面店的拉面,个人觉得三细最符合我的口味,如果要是加辣子的话感觉薄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不管是哪家店,都能碰上老板或是厨师、服务员在吃自家店里的面。

千里马牛肉面
地址:七里河区西站西路110号(华润万家对面)
营业时间:05:30-21:00


清晨6点50,正好他们几家都在甘肃博物馆附近,所以下了火车我就直奔这边而来。


这是我在兰州吃到的麻味最重的一碗面了,也是8块钱的面给肉最多的一碗面,骰子块大的牛肉差不多十来个,算是很慷慨了。没加辣子看着不大好看吧,不光这碗没辣椒,接下来的十四碗都没有,我怕支气管炎犯了咳嗽,一点辣都没敢要


马安军辣子牛肉面(七里河桥店)
地址:七里河区西津东路669号(七里河地铁站C口步行330米)
营业时间:06:00-16:00



这家好像是以辣子辣出名的


这家是一点免费的牛肉渣滓都不给,而且绿色给的也很少,拉的粗细不匀,所以图片看起来太丑了。面也没煮熟有白芯,也是15家里唯一一家面没煮透的。


磨沟沿老字号牛肉面(总店)
地址:七里河区南滨河东路327号(文化宫地铁站D口步行290米)
营业时间:06:00-15:00


店里环境还行。




头一天我要的都是二细,但是下午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我这么个吃法二细不好消化呀,所以之后我就改成三细了,对我来说那个正好。


这个枣茶基本是所有店里的标配


松鼠家牛肉面(正宁路店)
地址:城关区甘南路853号01层002号
营业时间:全天24小时(没亲测过是不是)


这是一家连锁,我吃着和其他家的区别也不大,反正下午四点了店里还有个本地大爷在吃面






辣子还是两种



张国仁牛肉面馆
地址:城关区正宁路213号
营业时间:06:00-22:00


他家和松鼠家离得不远




这是我吃了几天三细拉的最标准的一家,没有太粗也没有太细的


大部分牛肉面店是这种醋壶,我差点都以为这是标准配置。

安泊尔牛肉面(北滨河路店)
地址:城关区北滨河中路760-776号慧泽苑
营业时间:06:00-15:30


这家环境也挺不错





赵金福篷灰牛肉面总店
地址:城关区金城路36号附2号
营业时间:06:00-14:30


他们家离安泊尔就100多米,拐个弯就到。



就他一家辣子碗是在整锅肉汤上面的,去晚了估计都不用加辣,那锅汤就已经成了辣汤了




白老七蓬灰牛肉面(金城路)
地址:城关区金城路510号
营业时间:05:30-15:00


这家在金福西边500米左右,早上是三家里人最多的,里外基本坐满。




舌尖尖牛肉面(甘南路店)
地址:城关区甘南路76号(金色家园)
营业时间:全天24小时(我没大半夜去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这绿色的汤也是很多家都有,我到离开兰州那天也不知道是用什么煮出来的,在网上也查不到,我感觉里面有芹菜味。


思泊湖牛肉面(兰州总店)
地址:城关区金昌南路128号
营业时间:全天24小时(我没大半夜去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上面的舌尖尖、加上他四家,还有占国、金强都在这条路上,竞争绝对是很激烈的,但是饭点都是满座。


凉面比汤面贵一块钱,为什么


其实当天下午吃完舌尖尖我就有点饱了,于是我去前面不远的五泉山公园溜达了一圈消食,才回来继续消灭的这碗面。

兰州德元纯汤牛肉面(总店)
地址:城关区嘉峪关西路8号
营业时间:06:00-15:00



如果说白老七那是人多,那这家就是爆满




萨达姆牛肉面(总店)
地址:城关区嘉峪关南路1号(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北侧)
营业时间:06:00-15:00


店外有免费洗手的地方,唯一的一家


人我都用手机AI抠掉了,而且早上很多人都坐在外面吃


占国牛肉拉面(总店)
地址:城关区金昌南路110号五泉商厦1楼
营业时间:06:00-15:00


每一家牛肉面店都有它的拥趸,我是饭点去的,路过舌尖尖、思泊湖都是座无虚席,这家也是,金强还在南面。


师傅手太快,我就张嘴慢了一下就舀上辣子了,最后用勺舀出去一大半就这么吃吧,有一说一这辣子确实是没有一点点的辣味,都是香味。


店里的温馨提示,也不知道老板是见过什么样的高手



嘉伟纯汤牛肉面(安居家园店)
地址:七里河区华林山692号
营业时间:网上没有,估计不会超过下午三点


去这家是本次行程最搞笑的,本来是要去黑克麦的,我下了公交后由于和招牌在一侧,看见前面都坐满了人想当然的就认为是黑克麦,直接就走了进去,结果吃完出来了说拍一下店铺招牌,才发现上面写的嘉伟牛肉面,往左一看,离他十来米远的地方也是坐满了人的地方才是黑克麦,但是他家味道和那几家名气大的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就像网上其他人说的,看见牛肉面店里面坐满了人你就放心大胆的进吧,踩不了雷。

•••••••••••••••••••••••••••••••••••••••••••••••••••••••••••••••••••••••••••••••••••••••••••••••••••••••••••••••••••••••••••••••••

黄裕兴牛肉面火车站店
地址:天水市麦积区陇昌路与埠北路交叉口西120米
营业时间:06:00-21:00


这家不是兰州的,而是天水的,叫黄裕兴牛肉面,就在天水站右侧不远,因为是凌晨到的天水,时间上还算在三天之内,我就把他也归进来了


面没毛病,汤我一个外地人尝着和兰州也没什么差别。


西关十字的地下过街通道


清真寺大门对面是个大的公交枢纽,再往前200米还有地铁站(西关),专门选择住这附近,去哪都比较方便,就是兰州的公交很贵呀——两块钱

天水市,古称秦州、上邽,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 ,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拥有约8000年的文明史,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


天水火车站。


从天水火车站出站后乘坐34路公交车(票价五元),如果是早上第一班车的话只需要40分钟就可以到达景区大门。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点。麦积山石窟位于秦岭西端北侧,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与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王朝、1600余年的开凿和修缮,现存窟龛221个,各类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979.54平方米。麦积山石窟保存的造像以泥塑为主,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为后世研究中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


早上七点的景区入口处和摆渡车停车场




现场买票处,我到的最早,跟工作人员同乘一辆公交到的


身份证验证通过闸机,这是我逛完景区之后回来补拍的。


如果你买了交通票乘车时会再刷一次身份证,这里离石窟的距离不算近,往返也就15块钱,所以能不步行就别步行。



刚过观光车出发点


上下这两都是



下了景区观光车后沿台阶走几十米的小平台,这里是卖天水本地小吃和兰州牛肉面小吃的小平台,顺着上图右侧那个台阶继续走就行了。


这里就开始走这个大斜坡了,该死的真长呀,从刚才下了摆渡车一路上都会有人过来搭话,问你要不要讲解,拼团的话一个人10元,单独一个人50元,我没搭话,说实话来之前攻略做的滚瓜烂熟,反正他们也是三分说七分吹,没必要。


沿路的一些指示



斜坡中段,


夏天的树叶太茂密了,感觉冬天来会不会能拍到全貌。


可算是上来了,来得早就这点好处,基本没有人。




我用手机抠图把门口的人全抠掉了,从石窟上下来后这门口全是当地人在洗游客的照片,地上都是打印机。





这个季节的空气就是清新,进来后感觉我的肺都年轻了二十岁。










从这上去后就是最高点那个一窟七龛了


上七佛阁,横宽31.7米,通高16米,进深13米。原形制为一个七间八柱的大型宫殿式洞窟,是北周时秦州大都督李充信为祖父祈福所建。整个洞窟依山而建,屋顶为庑殿顶,在山岩上凿出屋脊、鸱尾、瓦垅等。下部并排开七间四角攒尖帐形佛龛,佛龛上雕火焰宝珠和鳞片网珞花饰,下垂帐幔帷幕,两端分别塑龙、凤、象头等祥瑞的动物,口中衔垂地流苏。在龛的内部,四角各雕一个八角形帐柱,在帐柱和帐杆交接处作一莲蕾的装饰,莲蕾既是结构的需要又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完全是按古代供佛的宝帐而设计和雕凿的。
每龛内供一佛,共七佛。前檐有八根大石柱,每根高7.3米,直径1.2米 ,柱下有覆莲柱础,柱上有大斗、额枋、齐心斗、散斗等建筑构件。屋顶有天花板,每间有六块分格,整体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全国石窟中最大的一个仿宫殿开凿的洞窟,其他如敦煌、云冈、龙门、天龙山等石窟中的同类窟龛无论在整体规模上或是细部的装饰上都远逊于这个洞窟,当年所用人工难以数计。隋开皇二十年(600年)的一次大地震中,中间的六根石柱连同上面的屋顶都轰然塌毁,仅余东西两侧靠近山体的石柱及一小部分天花板。 
由于受地震的破坏,窟龛内外的大型塑像均非北周时期原作,而是经过北宋的重修。中间一龛内作一佛二弟子六菩萨,其余各龛均为一佛八菩萨,但每个龛内三壁上方的影塑千佛为北周作品,精工细致。龛外每两龛之间塑一护法像,共计八身,称为“天龙八部”,是佛的八部护法,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候罗迦,其职责是护卫佛法。洞窟的左右两侧,各塑一金刚力士,为北宋作品,身高四米有余,均上身袒露,腰围战裙。一个手拄金刚杵,双目怒张,阔口大张,似乎在大声呵斥敢于作乱的鬼怪和亵渎佛祖世间小丑;另一个双拳紧握,嘴唇紧闭,双目怒视,似正欲对鬼怪施展其无可阻挡的、超越凡人的力量。两金刚造型坚实有力,动作勇猛,肌肉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夸张,把力士塑作得刚健威猛,无所畏惧,是宋代雕塑中的上乘之作。在金刚力士的上侧各有一小龛,一龛内塑一老者形象,另一龛内雕塑一菩萨,是文殊菩萨与维摩洁辩论佛法的场景。
在7个佛龛的上方,各有一幅飞天壁画,为北周原作,未经后代重绘。每幅宽3.5米,高1.9米,每幅中有四身飞天,两两对飞。飞天或弹奏乐器,如阮、笛、拍鼓、钹等。或手捧供物,如仙果、香熏等。与其他壁画不同的是这些飞天的脸部、胳膊、手、脚等这些身体的裸露部分是用浮雕的手法塑出来的,泥层最大厚度不超过5毫米,一般在2~3毫米之间;而其他部分如身体、衣裙、飘带等是描绘出来的,这便是麦积山石窟壁画艺术中的精品之作“薄肉塑飞天”。这种做法是匠心别具地把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平面的和立体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手法融合在一起,而且做得天衣无缝、相得益彰,让这些飞天有一种破壁欲出感觉,立体感强。同时飞天的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飞天衣带飞扬,虽是静止的画面,但却给人一种满壁生风的感觉,这种艺术效果当时是雕塑或壁画任何一种单一的手法都难达到的效果,这种作法在全国仅此一处。























就在这有个人的手机先他一步自己下山了














右进左出







特窟,如果一个游客要参观完全部特窟的话,需要2040元(还不包括景区门票)。在天水市有个地方可以免费看到其中几个特窟雕塑的一比一复制品



有这个



还有这两个










这是个隐藏取景地,好多人逛完直接就离开了,根本不进来,现在外面都已经人挤人了,瑞应寺里面却没人。




进出景区的超长大坡道



新建的游客中心,以后说不定游客就得在这集结坐景区统一的摆渡车前往石窟了,反正现在34路公交不管是去景区还是回市区都得在这个里面专门绕一圈打个卡。


回去路过这时有个人上来以后手特快的就把五块钱扔进了公交的投币口,然后来了句我去景区,司机说这是回市区的车,你这手太快了,上车连问都不问就先投钱,然后那人就尴尬的下车了


34路公交,回程的时候车上就只有我一个人。

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成立于2002年,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泉湖路7号(龙园),博物馆占地面积11333平方米,建筑面积1528平方米,展厅面积710平方米,馆藏各类文物5003件,其中珍贵文物157件,以新石器时期陶器为馆藏特色 。


这个可不是P图,是真的没什么人


都是新建的,没什么看头。



成纪殿



这两图都是成纪殿里的展品



博物馆在上图成纪殿的后面。


康有为的字,反正我觉得这字丑得要死。


一楼是一个叫张什么海的人的作品和藏品展。





博物馆很小的









答案揭晓,这就是我专门来到这个博物馆的原因,因为它里面有麦积山石窟其中几个特窟的一比一复制模型


这组造像的名字叫:释迦摩尼与罗睺罗。佛祖用慈祥柔和的目光俯视着自己的孩子,他将左手抬至胸前,右手伸向罗睺罗头顶,罗睺罗双手合十,微微颔首,面带含蓄的笑意。



释迦摩尼与罗睺罗                   麦积山石窟第133号特窟(宋代)


  窃窃私语                                           麦积山石窟第121号特窟(北魏)


16号造像碑                麦积山石窟第133号特窟(西魏)


10号造像碑                麦积山石窟第133号特窟(北魏)


麦积山石窟第133特窟(北魏)


乙弗氏                麦积山石窟第44特窟(西魏)




章武元年铭文夔龙纹铜镜




这个博物馆最有价值的展品就在二楼的这个第二展厅了。



宋墓的彩绘砖雕。




















最底层的公交车站台



这么大个站前广场居然不是在平地上,而是在三楼的楼顶



这次由于时间关系秦州区没去,什么天水美食也没有尝就匆匆离开了,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