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3夜|慢走闽南文化古城泉州

作者:马蜂窝用户 显示图片

写在前面:假期前,办公室同事问我放假计划去哪玩,我脱口而出:泉州。对于自己的回答,我有点讶异,不过转头想想也觉得正常,或许从萌生了想去泉州看看的念头起,泉州这个名字就一直埋藏在心底。想去泉州,无因它,纯粹只是喜欢“泉州”两字,就如当年因为“南京”这名字,就飞往南京了。

题记:半城烟火半城仙,人来神往趣泉州。来了泉州后,才真正理解这句话。

交通:高铁
去程:广州东——泉州站
返程:泉州东——广州东(因买不到泉州南,只能选泉州东)

PS:关于泉州各高铁站,可根据自己的行程自行选择
泉州站: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是泉州最早的第一个高铁站,靠近古城区。
附近景点:天后宫、关岳庙、清净寺、府文庙、承天寺、钟楼、西街、开元寺
泉州南站;位于晋江永和镇坂头村,离晋江与石狮市区比较
附近景点:红塔湾、梧林传统村落、五店市、安平桥
泉州东站:位于台商区东园镇,离惠安比较近
附近景点:崇武古城、玉沙湾、月亮湾、祥芝、惠女风情区
Tips:攻略的路线先去泉州古城区的就坐到泉州站,计划先去晋江坐到泉州南站,想先去去崇武古城、惠女风情区等的就坐到泉州东站。

14:15从广州东出发,19:33抵达泉州站,出站后打车去酒店。酒店订在丰泽区,从高铁站打车去到酒店大概20分钟。在酒店安顿后,我们在小程序“小白约车”预约了小白车前往西街扫街吃东西。


晚上的西街,热闹非凡,游客众多,跟所有旅游城市的商业街步行街一样,街道两边都是小吃、茶饮、旅游纪念品商店。


因随性出行,未做任何攻略,就随便逛随便吃,见到有小巷子就拐进去,阴差阳错居然走进了打卡点“小西埕”,看到了白岩松说的那句话:泉州,这是你这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计划路线:天后宫—关岳庙—府文庙—承天寺—开元寺—中山路

这条路线上的点都在古城上,且相隔不远,小白车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小白车在小程序预约或在街上遇到招手就可以。

睡到自然醒,在酒店吃完早餐,约小白车前往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属于寺庙建筑,是海内外妈祖庙宇中年代最早规格最高的古建筑。这里祭拜的人和游客都很少,相比烟火旺盛的关岳庙,天后宫显得如此冷清。





天后宫正门对着的是“德济门遗址”。它印证了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的兴盛,较完整地保存了11世纪泉州南城拓建、发展、演变的历史印迹,具有重要考古和文物价值。


逛完天后宫,在旁边的老字号“秉正堂”吃一碗泉州特色小吃“四果汤”,味道不错,很是喜欢它家的芋头豆沙,正如它家的广告语:一味知闽南,甜在秉正堂。



秉正堂出来后,随手招了辆小白车前往关岳庙。

关岳庙,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闽南地区香火最旺盛的寺庙。
关岳庙最初是水神庙,始建于宋代。明太祖朱元璋时,在泉州七座城门各建了一座关帝庙,这座关岳庙所在的街道当时叫通淮街,所以叫通淮关岳庙。最初关帝庙主要供奉关公,到北洋时期开始供奉岳飞,所以改名关岳庙。


我们大概11点去到,这时庙里已人山人海,庙门口大家都拿着信香,要不正在跪着虔诚地拜拜,要不就排着队等着拜拜,要不就是拜完了正在插香。我们也入乡随俗,跟着拜拜,由于不熟悉操作,一旁的本地阿姨还提醒我们要把信香拿高,不然会灼伤人。想烧香拜拜的,可自备祭祀品,如果像我们这样毫无准备的也可在庙里凭心意随缘拿信香。
因明火不进庙,在门前烧香拜完后就可进庙里拜拜求签,因信众多,都要排队,且不能在殿里逗留太久。
由于人实在太多,我们在庙内拜完就马上出来了。不过,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排队解签的都是年轻人呀。我想并不是年轻人都封建迷信,而是在当下这样的环境下,或许只有庙里的这支签能给予他们慰藉。


晚上的关岳庙,庙内会亮起所有灯光,异常的壮观,我们每天晚上回酒店都会经过。

关岳庙出来后,往前走不远处有一座外国特色的建筑,我们被吸引了,后发现原来是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也是唯一入选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与扬州仙鹤寺、广州怀圣寺、杭州凤凰寺合称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它的建立是泉州海外交流重要史迹之一。
清净寺入口处有人售票,价格每人3元。寺院内一半是废墟,一半是仍在发挥作用的殿堂,我们去时,殿堂未开,只能在院里逛逛。相比旁边香火旺盛的关岳庙,清净寺显得异常的冷清,只有寺里那异国风情的建筑吸引了个别游客在拍照。


清净寺,本不在我们的计划路线,纯属意外收获。
旅行或许就是这样,随心随性而为,往往收获更大。
就正如从清净寺出来后,我感到饿了,就往前觅食,有一家姜母鸭店且很多人在排队,我们也加入队伍中,吃过后才发现这家店是一家网红打卡店——斯丹姜母鸭。




来泉州后,看到到处都是姜母鸭店,就想着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这回刚好遇上。我们两人点了一份姜母鸭和一碟青菜,没有点白饭,这样的份量两个人当午餐吃,刚刚好。用瓦煲焖的鸭肉很香很软又很入味,连姜片都很好吃。我个人很喜欢姜母鸭的味道,回来后一直回味着,念念不忘。但队友觉得一般,食物这种东西真的很讲个人口味。
这家店特别多人排队,吃完后我们也不好意思多作逗留,赶紧离开让位给下一位客人。

根据我们计划的路线,下一站是府文庙。文庙离我们吃饭的地方很近,走一小段路就到了。可能是中午的缘故,文庙的游客极少,我们也因为太累的缘故随便逛了一下就回酒店休息了。



泉州府文庙建造于唐开元末年, 是中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包含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建筑形式于一体的孔庙古建筑群。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

关岳庙、清净寺(伊斯兰教)、文庙都集中在涂门街上,三个不同宗教的寺庙比邻而居,正是泉州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的体现。

等傍晚出来再想去开元寺时,开元寺已关门,就转道西街,去梅超风茶饮店楼顶打卡,俯瞰古城,领略闽南红砖古厝建筑艺术。




因前一晚已逛完西街,就转道逛中山路。中山路最大的特色就是骑楼建筑,它长达二公里多,是中国仅有的、保存最完整、最长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



中山路最好逛的依旧是里面的小巷子,走进后另有一番世界。








早上起来继续昨天未完成的路线,打卡开元寺。
开元寺,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寺内的建筑非常有特色,呈现了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历史风貌,东西两座千年古塔—镇国塔、仁寿塔更是泉州古城的地标。踏入开元寺,感受1300多年佛教文化的厚重底蕴,探索开元寺与世界弘一法师的珍贵记忆。




极具震撼的东西二塔,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东塔名镇国塔,高48.27 米;西塔名仁寿塔,高45.06 米。双塔均为五层八角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塔身雕刻着精美的佛教人物、花卉、瑞兽等图案,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寺院里还有弘一法师纪念馆,陈列了法师人生最后14年在泉州生活的史料、照片、著作和墨宝。



寺内的墙故宫同款红墙,随手一拍都是大片的感觉,有很多女孩穿着汉服、马面裙和戴着簪花在寺庙拍照。

中午离开泉州古城,打车前往晋江,酒店选在五店市和阳光夜市附近。

夏日炎炎,中午我们选择在酒店休息,下午打车出发梧林古村落。

梧林传统村落留着完整的百年建筑群,多在上世纪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建成,一幢幢承载一代又一代梧林本地人及华侨乡愁的建筑散落在将近六万多平米的村落,它们涵盖了闽南官式大厝、石头厝、中西合璧民居、哥特式建筑以及古罗马式建筑,行走其中,仿佛步入一个百年的原生态村落式建筑博物馆。







下午4点左右的古村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特别的美,漫步园中,通过各式各样建风格的房子感受乡土乡情,十分惬意。

梧林古村落还在改建中,听本地人说它要打造成为如五店市那样的商圈。

附上园区游览路线。


村落对面有一条高架铁路,离开时刚好巧遇动车经过,近距离感受了一把中国风驰电掣的速度。


之后继续打车前往安平桥,这些景点相隔较远,打车也要30分钟。

安平桥,曾用名五里桥、西桥、安海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晋江市和南安市的一座桥梁,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在车上,问滴滴师傅,我们去到安平桥那天都黑了,还能看到桥吗?师傅说,肯定能看到。我继续说那会不会没有白天好看。师傅说,晚上跟白天不一样的。
果真师傅没有骗我们,确实晚上有晚上的美,晚上的安平桥在周边灯光的映照下,多了一份神秘静谧的美。





因施工,只能走一小段。


桥前有一座古塔,这座瑞光塔建成于1152年也就是安平桥落成那年,俗称白塔,是用修桥剩余的钱修建的附属建筑。这座塔高20.55米,为五层六角砖石楼阁式塔,塔身除最高一层六面设门外,其他五层都只在面对安平桥的西南侧开门,其他五面只设壁龛。
古塔旁新修的一座佛殿,晚上亮灯后,显得金碧辉煌。

离开安平桥后,我们去直接打车前往阳光夜市觅食。


晋江阳光夜市是晋江市最大最热闹的夜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这里的小吃种类繁多,有各种海鲜、烧烤、小吃、饮料等等,价格实惠,味道美味。
晚上9点多的夜市,异常热闹,人头攒动,我们挤在人群里,好不容易找到一张小桌坐下。在海鲜摊档点了攋尿虾、白灼虾、毛豆,还点了烤生蚝,烤猪蹄。味道都很好,尤其是烤猪蹄一点都不腻。
吃饱喝足后,时间尚早,我们扫码一辆小电驴,骑着去逛了一圈五店市,然后就回酒店。
10点后的五店市,商铺绝大部分都闭店了,游客也散尽,暗黄灯光下的五店市,红墙古厝更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在开启最后一天的行程前,要讲一讲我们和包车师傅的故事。
包车师傅其实是前一天从安平桥打车回阳光夜市的滴滴司机,在路上他师傅跟我们介绍了很多晋江的历史和景点,知道了他是地地道道的晋江人,于是我就问了一下第二天包车的事。后边互加微信,谈好价格及路线。
在包车师傅的建议下,我们的路线设为:永宁古城—洛伽寺—黄金海岸—详芝渔港—惠女风情区—崇武古城。

第一站:永宁古城。



永宁古卫城位于石狮市永宁镇永宁近海处,距离泉州东南37公里,地势雄峻,东濒大海,北界祥芝,依五虎山为屏障,南临深沪湾连深沪、福全,西接龙湖。在古代刺桐港的“三湾十二港”中,因其地理位置正好居中且成半圆形半岛突出海表,古来即为捍卫南北海湾的海防重地。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抵御倭寇,朝廷在此设立卫城,以作泉南屏障,称为永宁卫。永宁卫下辖有10个千户所,为东南海防重镇。鼎盛时期,永宁卫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为全国三大卫之一。名将俞大猷曾在此抗倭,戚继光曾五次驰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船上也有永宁籍士兵的身影……深厚的历史积淀让永宁古卫城的每一处转角都藏着故事。
清顺治年间,永宁古卫城因迁界禁海被拆去一部分,随着时代变迁逐渐受损,最终留存无几,直至2013年在旧址上按旧制重新修建了部分城墙和城楼,才焕发新生。
城内有一座城隍庙,是永宁古卫城的同期建筑,600多年来香火绵延不断,海内外信众甚多。

工作日的古城,游人罕至,甚至连当地居民都少见,只有城隍庙依旧热闹。

打卡“永宁卫闽南民居微缩模型展”。




城内的房子都很特别,几乎都是用石块砌成。

第二站:洛伽寺
洛伽寺,寺名源自“观音道场洛伽山”之意,跟别的寺庙不同的是,它是建在海边的浮屿之上,因此有闽南的“海天佛国”之称。
海上生庙,庙里看海,一面佛国,一面人间,看过洛伽寺,才算不白来一趟泉州。寺庙与陆地之间靠一座石桥相连 走过石桥便是这海天佛国。





相比泉州古城内宫殿式的寺庙,落伽寺显得更为简朴,但因其居于海上的位置,让其变得独特,“海天佛国”的名字让多少游客神往。听说有当红演员来过此地,因此很多粉丝前来打卡。
第三站:黄金海岸




第四站:祥芝“小威海”




第五站:惠女风情区






这一天的行程是最舒适,所有的景点都在海岸线上,沿途风景如画,随手一拍就是一帧风景画。前进方向的左手边是居民房,右边是海。








一路上所有海景尽收眼底,途径大大小小许多沙滩,如著名景点西沙湾、月亮湾,下午2点多开始陆续有游客去海滩游玩,也有一些当地阿姨在赶海捉海鲜。
我们并没有下车去赶海,也没有去沙滩,只是某处小众的观海地停了下来拍照。
如果想看海或者想到沙滩玩的,很推荐这一条路线。带着老人小孩的,可以随便找一处喜欢的海滩玩或赶海。情侣、闺蜜游的很推荐去惠女风情区,点上一壶茶,就可以坐上一整天,就这样听海发呆,好不惬意。(惠女风情区门票30元,如果在里面的餐厅和茶就不收门票)

第五站:崇武古城







惠安被誉为“世界石雕之都”,而石雕,渗透在崇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古城风景区内,拥有精致的红楼园和水浒园,更有众多现代石雕。漫长的岁月在此留下了大量的宝贵陈迹。宛如一座海岛上的“石雕后花园”。景区里还有一个矿石博物馆,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矿石,有兴趣的可以观看,不用门票,工作人员还会很耐心地给我们做讲解。



原住民村落由上图门楼进入,不赶路的可以进去好好逛逛,包车师傅说他每次来崇武古城都要逛上一整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走进去。
我们的高铁是18:59,包车师傅在6:20送我们到达泉州东站。东站很大,人少,候车环境很舒服。

在这个一半青山一半海水转角就能遇到佛的古城里,我们就做了两件事——拜佛看海,也算不枉此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