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の旅行記

作者:Swing 显示图片

大概行程计划:
Day 1:广州 —→ 武汉
Day 2:东湖公园 —→ 湖北美术馆 —→ 武汉大学  
Day 3:古德寺 —→ 黎黄陂路 —→ 汉口江滩 —→ 晴川阁 —→ 长江大桥 —→ 黄鹤楼 
Day 4:昙华林 —→ 楚河汉街 —→ 广州

       一直都很想去武汉看樱花,欣赏樱花盛放的美景,如果能遇上一场樱花雨就更好了。。
       可人总是贪心的,总觉得只有周末两天待在武汉,时间不够,但也不好多请假,所以这个愿望一直都没能实现。。恰好今年天气碰上倒春寒,武汉的樱花比往年推迟开放,据官方预测盛花期可以持续到4月上旬。。


       以往的盛花期可熬不到清明节的,清明节有三天时间,既能赏樱还能逛逛武汉的其他旅游景点,这样一举两得的好机会怎能错过,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3月底,武汉下了两场大暴雨,将盛开的樱花都打落了。。
       临时改出行地点已经来不及了,所有的出行相关事宜都已经准备好了,只能自我安慰地去看晚樱吧!

       请了半天假,坐上高铁,武汉我们来了。。
       到达武汉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武汉的高铁和地铁在同一地方,按照指示牌就可以找到地铁入口,而我们的住的地方离地铁口非常近,出行也非常方便。。






        武汉之旅的第一站是东湖公园。。
        东湖,又称裹脚湖,长江右岸湖泊。。东湖是与杭州西湖齐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花木扶琉,绿树葱茏。。杭州西湖以其妩媚多姿取胜,东湖则以楚国雄风,粗犷豪放见长。。全湖水面相当于六个西湖之大,坦荡开阔,碧波千顷,水天一色。。东湖划分为听涛、磨山、落雁、白马、吹笛、珞洪等六大片,各片各有特色,自成风格,不仅风光秀丽。。
       东湖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历史上不少名人曾在东湖留下足迹。。屈原在东湖“泽畔行吟”,楚庄王在东湖击鼓督战(清河桥古桥遗址);三国时期,刘备在东湖磨山设坛祭天;李白在东湖湖畔放鹰台题诗。。东湖的楚城、楚宫、楚园等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浓郁的楚风,精妙的楚韵,反映了中国古代楚文化的繁荣和昌盛。。
       如果想要细细浏览东湖,恐怕用一整天的时间也是不够的。。因时间不充裕,而且我们当初的计划也是赏樱,所以我们只去了东湖的樱园。。
       武汉东湖磨山樱花园与日本青森县的弘前樱花园、美国华盛顿州樱花园并称世界三大赏樱之都。。
       东湖樱花园采用日式庭院造景,以仿日本建筑的五重塔为中心,配以日本园林式的湖塘、小岛、溪流、虹桥、鸟居、斗门,再加上万余株樱花遍植园内,使得整个樱园更有情调。。






      我们起得很早,去到的时候人并不多,但也许是樱园只剩晚樱,没有了早樱的盛景,来欣赏的人不多。。
       晚樱的花瓣如层层叠叠的蕾丝花边,极具立体美感,花色较早樱偏红,无论是花型还是花色都比早樱漂亮,但我还是喜欢清新淡雅的早樱多一些。。







      “樱花飘落江南岸”,看见眼前的一处落樱,想起据说3月底的两场大雨致使早樱落遍地,那场景应该也是很震撼吧。。



       晚樱里有一个稀有的品种,叫郁金。。跟常见的粉红色晚樱不同,它的花是浅绿色的,好似抹茶蛋糕的颜色。。更神奇的是,郁金绿樱的颜色还会随着花期有一个渐变过程,开花初期,绿色会特别明显,到了中晚期花蕊部位会变成红色,而花瓣会呈现通透的黄白色。。


      樱园里有一棵红枫树开得特别红,别有一番风味。。



        从樱园出来,在梅园码头乘坐游船,可以欣赏到东湖的美景。。清明节时节雨纷纷,阴雨天气的东湖更加温婉可人,湖面上的波纹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荡漾,倒映着天空的灰色调,宛如一幅水墨画。。远眺“东湖之眼”也多了几分朦胧美。。


      湖北省博物馆被誉为“荆楚文化渊薮殿堂”,只可惜错过第一预约时间,待反应过来,已经预约满了。。
       只好转战湖北博物馆旁边的湖北美术馆。。







       最开始计划是在明天早上去武大赏樱的,但也是因为那两场雨,武大樱花落尽,便调整到今天下午去参观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






       即使没有了樱花的加持,武汉大学也是很美的,它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武汉大学校园内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建成于上世纪30年代。。







      可惜时间不够,没有去凌波门欣赏环绕东湖水的美景,只好留待下次,再好好领略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的美。。

      古德寺,初名古德茅蓬,后改名古德寺,有“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之意。。
      古德寺保存着哥特式基督教教堂、罗马式天主教教堂、拜占庭式东正教堂、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风格,作为一座极具特色的寺庙,它和传统寺庙黄瓦红柱、飞檐翘角的大殿迥然不同。。该寺混合了欧亚宗教建筑的特色,融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于一身,在汉传佛寺中实属罕见,堪为“佛教胜地一大奇景”“汉传佛寺第一奇观”,具有很高的建筑、文化和历史研究价值。。与归元寺、宝通寺、莲溪寺并称为武汉地区四大佛教丛林。。





        从古德寺后门出来,会经过有近百米长的一侧红墙上绘满了各种图案的涂鸦,很好看,也很出片。。




       黎黄陂路两侧保留了大约17处租界时代遗留的欧式建筑,集中展示了曾经作为租界城市的老汉口在建筑形态上的历史演变。。这处独特陈展的是周边街区的特色楼房,陈展的是这里的生活情调。。黎黄陂路是武汉著名的“慢生活”街区,是汉口神采与气质的延续,更是一条散发着独特魅力的文艺复古街道。。




       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你可以参观宋庆龄旧居,这里陈列了许多旧照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武汉的历史。。


       此外,你还可以参观武汉中共中央旧址纪念馆,这里再现了当年的办公环境,并展示了洋房的内部结构,十分有趣。。






        从黎黄陂路往沿江大道方向走,过了马路一直往前走,就可以走到汉口江滩。。
        汉口江滩公园,与黄鹤楼景区相望,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是武汉市中心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沿着长江漫步,可以欣赏到长江的壮丽景色。。江面上船只穿梭,江滩上则是绿草如茵,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汉口江滩是可以近距离接触长江水,感受江水的气息。。





        晴川阁,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有“楚天第一楼”之称。。
        晴川阁地方不大,清明假期来此游览的人特别多,可以算得上人满为患,因此拍照的兴趣不大,只有寥寥几图。。




        

        由晴川阁可以通往铁门关。。这关门是在三国时期吴魏相争而设立在此的,作为武汉重要的军事要塞。。


         晴川阁是远看长江大桥的最佳欣赏地之一,站在晴川阁上观长江大桥,能充分感受到毛泽东诗句所说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意境。。


        从晴川码头搭乘轮渡,也可以很好地观赏长江大桥。。可惜没有太阳,据说晚霞下的长江大桥会显得更加壮丽。。


        从中华码头下来一直往前走,就会看见桥头堡,可以从桥头堡上去长江大桥,遗憾的是我们碰上桥头堡维修,要绕比较远的路才能上长江大桥,因为天色比较晚又下雨,我们就没去了,只在桥下近距离观看长江大桥。。


      晚上去黄鹤楼打卡,途径户部巷,人流没有想象中拥挤。。


        穿过户部巷到司门口黄鹤楼地铁站C出口,可以免费打卡黄鹤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吴黄武二年(223年)。这座楼最初作为军事瞭望塔而建,后来逐渐转变为文化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有人说没必要花钱进去参观打卡黄鹤楼,有人说还是值得花钱进去参观,这两种说法见仁见智吧。。但对于我们时间不充裕,而且清明假期人流量特别多,我们就没有花钱进去观赏黄鹤楼了,留待下次时间充裕,人潮不拥挤的时候再去吧,毕竟要花钱,当然要花得舒心值得。。
        这次就先远观黄鹤楼。。晚上的黄鹤楼被柔和的灯光映照得轮廓分明,展现出别样的美丽。。



        昙华林,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有着“活着的武汉近代史书”之称。。






        昙华林不仅历史悠久,文艺气息更是浓厚,一栋栋保存完好、造型各异的建筑里,藏着艺术沙龙、各种展览、非遗工坊,手绘、涂鸦将路边墙壁装饰得别具一格,历史与艺术相遇,碰撞出别样韵味。。












        楚河汉街,以民国风格建筑为主体,极具时尚元素的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穿插其中,传统与现代和谐统一,它拥有中国最丰富的商业内容,最多的时尚流行品牌,集合世界顶级文化项目。。








       因时间问题,我们只走了一段楚河汉街,我们要赶着回大广州了。。
       至于美食方面,我们一家人在来武汉前不巧都病了,不是刚病好,就是尚未完全康复,有很多小吃美食都不敢乱吃,就没办法分享美食了。。
        武汉的热干面我们还是可以尝尝的,这还是我家小公主的最爱。。


        爷爷不泡茶的樱花作和荔枝冰酿都是我们的最爱,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些怀念,还想再喝。。


        所有的美景和美食的遗憾只能留待下次再来弥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