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杭州湘湖景区

作者:祥云游翁 显示图片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是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西 ,距杭州市中心约20公里,隔钱塘江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对,与西湖、钱塘江构成杭州旅游风景的金三角;度假区总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以历史文化湘湖、自然生态湘湖、休闲度假湘湖为基础,以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为依托,将建设成为长三角较具竞争力和活力的大型休闲旅游度假区。



湘湖被誉为西湖的“姊妹湖”,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故里,李白、陆游都在此留有不朽诗文。
·湘湖的湖面大致是个葫芦形,周围有了不少仿古建筑,古香古色,主要景点集中在湖的北部。
·景区分为跨湖桥景区、下孙文化区、杭州极地海洋公园等几个区域,在湖边漫步十分惬意。
·整个湘湖景区较大,可以试试乘船游览,骑自行车环湖也是不错的选择。


        

地铁:    乘地铁是从杭州进入萧山最快捷的方式,地铁1号线可直达萧山湘湖景区。地铁1号线——票价:¥2-8元,湘湖站始发首班6:10,末班22:32。

公交 :杭州可乘坐公交车315、327、515区间、352、178至萧山,乘坐K405萧山公交旅游专线,可到湘湖、极地海洋公园、东方文化园等景点。K405萧山旅游公交专线:城北停车场7:00-18:00,东方文化园8:00-19:00。

   自驾省内游客自驾路线:(1)杭州→钱塘江大桥(一桥)→东信大道→浦沿路→万达路→时代大道→湘湖路→按指示牌至各景区;(2)杭州→复兴大桥(四桥)→时代大道高架→时代大道→湘湖路→按指示牌至各景区;(3)杭州→西兴大桥(三桥)→风情大道→按指示牌至各景区;(4)杭甬高速、杭金衢高速走杭州绕城南线高速,义桥出口下,北行4公里左转过湘湖路至湘湖景区(老虎洞游客中心)。省外游客自驾路线:沪杭高速、杭宁高速走杭州绕城南线高速,义桥出口下。



一湖秀水,十里美景”。 湘湖和以风景秀丽而被誉为杭州西湖的“姊妹湖”。西湖有白堤、苏堤,湘湖有湘堤、越堤。湘堤水岸处最美是暮春,群山环绕、水天一色;越堤为纪念越王勾践而建,临水远眺,风生水起的霎那,无限历史往事恍若再现。只道西湖美景醉游人,哪知湘湖美味迷众生。湘湖之行的最大目的不在景,而在味。亭台楼榭,古色古香,尽显江南水乡的温婉。湘湖四周青山环抱,湖中小山耸立,仿佛青螺浮水,形成了城山怀古、览亭眺远、光照晨曦、跨湖夜月、杨岐钟声、横塘棹歌、湖心云影、山脚窑烟“古湘湖八景”



城山怀古

此景与清·乾隆湘湖八景中的“越城晚钟”都是记述越王城山,但“城山怀古”的景名更贴切。因为它突出了传承越王勾践“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精神的永恒主题,更有时代特色。而且城山寺已于清·咸丰辛酉年(1861)毁废,所谓的“晚钟”之声已不复存在。

览亭眺远

览亭,即位于石岩山巅的一览亭,是全景式观赏湘湖和钱塘江的最佳位置。登亭西望,千顷湘湖尽收眼底,两岸青山历历在目。远望钱江银亮如练,渔浦烟光依稀,广袤的萧绍平原河流纵横,村落点点,一幅江南渔米之乡的锦秀画图。

先照晨曦

一览亭旁的先照寺,系南宋古刹。每当旭日东升,万道霞光首先照亮古寺的黄墙飞檐。“旭日之光先照此寺”,寺名由此而来。晨曦中的先照寺,掩映在绿树丛中,金碧辉煌,并与暗绿色的石岩山一起,倒映在湖中,景色迷人。明代魏骥有诗咏此:“兰若岩山巅,凌虚依寥泬。阳乌忽东升,流光每先得。”

跨湖夜月

跨湖桥堤一虹卧波,横断湘湖葫芦腰,白天景色迷人,月夜更有风韵。无论春夏秋冬,湘湖夜月都是风情万种,尤以秋夜为最。秋夜坐在跨湖桥旁亭内,山暗林疏,湖平似镜,夜凉如水。此时,一轮皓月冉冉升起,湖面波光闪烁。此景此情,使人尘虑尽消。

杨岐钟声

湘湖西南的杨岐寺,有巨型铜钟,声震四野。清人王勉《湘滨秋泛》诗云:“此中畅得游人意,湫口窑头都作记。借问霜天何处钟,船娘遥指杨岐寺。”即咏此。古代湘湖四周寺庙众多,不乏钟声,但杨岐钟声出类拔萃,名气最大。

横塘棹歌

横塘即横筑塘,位于湘湖西南堤塘的外侧。传说早先有黄竹(芦竹的一种)栽于塘上,婆娑成林。因方言“横”、“黄”谐音,故俗称“黄竹塘”。明代魏骥诗句“黄竹依稀范蠡塘”,即指此。横竹塘长三里,塘内外皆河道,芦苇丛生,是捕鱼捉蟹的好去处。夕阳西下时,横塘放棹,渔舟唱晚,一派诗情画意。

湖心云影

风和日丽的日子,登临湘湖中心的压湖山。但见湖面似镜,蓝天白云倒映于湖中,水草游鱼在云朵中穿行。而云影晨昏不同,四时有别,其景象如诗如画,变幻无穷。明代来曾奕有诗云:“湖山四顾渺无涯,几度低回幽兴赊。水底烟峦云影簇,桥旁渔艇柳荫遮。”即咏此。

山脚窑烟

湘湖粘泥是制作砖瓦的好材料。湖边居民历来以制陶为业,环湖窑场林立。暮色苍茫之际,湖边山脚窑烟缥缈,成为湘湖特有景色。清代黄元寿《湘湖杂咏》诗曰:“日暮窑头添新火,轻烟散作半天云。”即咏此




下孙文化村:在此处可参观古玩一条街、孙氏宗祠、湘湖文化展览馆。了解湘湖悠久的历史面貌、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湘湖一带的风土人情。
消费:此处无收费项目,至于古玩,有兴趣和经验的游客可以看下。
推荐:民间艺人的手工艺品和民间小吃,如面人、糖画、冰糖葫芦.价格适中。


下孙文化区:位于湘湖边,是一个白墙黑瓦的古村落,当年是孙权后裔的聚居地。区内设有湘湖文化展览馆和湘湖美术馆,展示有名家字画、当地物产和传统工艺品。






























湖湘文化博物馆群由湖南文化艺术产业集团、香港泽华国际控股集团、湖南大河商务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共同合作开发建设,预计投资80亿人民币左右,项目在风景优美的株洲云龙示范区内,占地约2000亩。
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
总投资逾80亿的湖湘文化博物馆群及影视文化村项目将落户株洲云龙示范区,日前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建成后,将全面展示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据了解,项目通过博物馆群形势,集中展现湖湘文化。博物馆群为古典园林式建筑,已初定为“湘军三十六计”,分别为石、竹、木、绣、瓷等36项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及自然遗产。湖湘文化博物馆群建在风景优美的云龙示范区,占地约2000亩,旨在把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通过博物馆群集中展现出来。博物馆群为古典园林式建筑,已初定为“湘军三十六计”,分别为石、竹、木、绣、瓷、诗、邮、币、帝、仕、字、游、画、金、农、学、文、商、酒、佛、道、儒、科、戏、乐、筑、武、苗、侗、瑶、回、维、土等。同时,以博物馆群为基础,打造以旅游、影视摄影以及配套文化为主的影视文化村,进而形成“博物馆群+影视文化村+艺术家之家+旅游文化”的产业区,使之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又一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