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很少成为单一旅行目的地。
它常常被当成西班牙旅行的附属品和加分项,看了很多行程和游记推荐,基本关键词都是“西葡X日游”,一般留给它的时间最多不超过4天,主要集中在里斯本和波尔图的打卡。
这种推荐信息造成了我对葡萄牙的初始刻板印象:
里斯本小黄电车、蛋挞和罗卡角,
波尔图的JK罗琳咖啡馆和书店……
似乎集齐以上几样,葡萄牙就算是玩全了。
这趟旅程的一开始我们也是奔着西班牙去的,只是出于机票性价比所以先买了里斯本的往返。
但我最会玩的朋友李老师发奋研究了几天,发现葡萄牙的旅行资源十分丰富,八天的安排甚至只能浮皮潦草的体验一把,我们果断放弃了去西班牙的想法。
事实证明,八天七晚,根本不够玩啊!!
我尽量把每天的行程浓缩成三件事来叙述。
下图是我们这八天的路线行程,数字代表第几天。从里斯本出发,一路途经大型城市、文化小镇、山地古堡、平原乡村和悬崖海岸……打了个圈儿,堪堪只领略了一半葡萄牙的精彩。
这篇游记写的碎碎叨叨,插曲很多。
希望这些记录,能给你成功种草这个被大西洋温润的海风所宠爱的国度——葡萄牙。
从大年三十开始,我和老宁把所有的亲友集中在三天时间里全部拜完年,
大年初三,和我最会玩儿的人生搭子珍妮花和李老师,一起踏上了去葡萄牙的旅程。
老样子,仪式感小红裤出发照~
这回的机票也算是中国直飞,需要北京到杭州国内中转一下,是海南航空旗下的首都航空的航线,对南方小伙伴来说还是挺友好的。
从欧亚大陆的东边,飞到最西边,全程约十四个小时的飞行,蛮难熬的。想着红眼航班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看到凌晨的日出,结果在值机的时候算错了方位,坐到了右边,第二天早上看着左边乘客开心的拍着绚丽的云上日出,给我羡慕的不行~
So,第一个tips:如果你飞葡萄牙的航班是早上落地,最好选左边靠窗的位置,可以看到非常精彩日出时刻~
机票花费等放在文尾,仅供参考~
全程纯手机党拍摄,型号 iPhone 13 pro max
今日行程:里斯本——托雷斯小镇(Torres Vedras)
落地第一件事,先买手机卡,解决通讯和流量问题。机场的行李大厅就有沃达丰的门面,老宁帮我买的20G流量+100分钟通话,20欧元。如果你不需要通话,可以进市区再买,运营商和选择性更多,珍妮花后来某天流量爆了,就近买了一张限期不限流量的卡,10天/15欧元。
tips:多人同行,至少买一个带通话的卡,有时候预定餐厅需留电话在网上,对方打电话过来确认用。
办好卡再去拿车。出了行李大厅往右边走到头,可以看到租车通道。通道两边都是大小车行的logo,清楚明白。
说个好笑的租车插曲,本来我们四个只要租一辆后备箱够大的车就够了。但是一搜葡萄牙租车价格,当地小车行的价格着实震撼到了我们,看图!
虽然我们并不太相信小车行的价格,但是至少说明了葡萄牙的租车成本远低于想象。所以李老师提议不如我们自己租自己的,都租成小小的欧洲米老鼠——菲亚特500,过一把鲁邦三世的瘾~
为了避免租车公司换车型,于是老宁和李老师各自选择了一个比较靠谱的租车行,分别下单了菲亚特500X这个车型。老宁选的租车行是Guerin(7天+全险1015rmb),李老师选的是Europcar(7天+部分险693rmb)。
上图:机场取车很方便,基本上按照指引在机器上一步步操作就行,不成再找现场工作人员操作。拿到取车许可单后,下到机场停车场会有取车员对接给到钥匙。
下图:我们满心欢喜的等着可爱的菲亚特500,结果,俩人分别被告知没有指定车型,全给换成了雷诺,苦笑,哎~
早上八点半办完手续,坐上车那一刻,我们的葡萄牙之旅,正式开始了~
托雷斯小镇(谷歌地图搜索:Torres Vedras)
你应该很少从别人的游记和攻略里看到这个地名,它确实不出名,也很不起眼。
每年的二月,葡萄牙就进入了最热闹的狂欢节季,很多地方会举行大大小小的庆祝活动,其中这个离里斯本开车只需要40分钟的小镇,就有着“最葡萄牙”的狂欢节!
很有经验的李老师提前查阅了官网,发现今年托雷斯的狂欢节会在2月9-14号举办,甚至还下了一个它的官方APP,上面有详细的节目清单,如图:
在旅行这件事上,老天总是眷顾爱玩的射手座——我的每次旅行都可以赶上一些“正正好”的时刻~
时间正正好:我们的落地时间刚好是2.13号的早上,正正好赶上最热闹的闭幕大游行!
运气正正好:狂欢节是需要购票进入庆祝区域的(单日票8欧/人,三日票15欧/人),因为我们订的酒店(Stay Hotel Torres Vedras Centro,约590RMB一晚)就在狂欢节区域内,所以check in的时候直接送了我们每人一张三日票!很值!
票需要绑在手上,可以多次进出。
狂欢节每天都有不同主题的活动时段,一般都是从下午两点左右开始,我们到达的时候整个小镇还比较平静,花车都还在standby的状态。
以及在一些小型道路上,还有大量前一晚留下来没来得及清理的垃圾,侧面也说明了前一天的庆典是多么热闹!下图是看着满地垃圾,咋舌的老宁。
安置好行李,换上一件有中国元素的衣服,我和珍妮花奔向热闹的街区——正式融入这场最热闹的狂欢~
吃过午饭后,
街道上的气氛开始慢慢热闹起来,
人们顶着各种装扮开始炸街,
异装尤其多哈哈哈
装扮主题没有限制,想穿成啥样都行~
看到一个穿成中国娃娃的小姑娘,很漂亮呢~
想要炸街,
就越怪越好哈哈哈~
装扮得越精心的人,越乐意和路人合影。
人家都落落大方,而我,只会剪刀手。
嘿嘿~
遇到一个大WALL-E的花车,
和珍妮花一起剪刀手三连拍
下午两点,游行庆典开始了!
主题花车齐齐开动,
每个花车前后都有自己的配合表演团队。
下图:葡萄牙有自己的“游神”
特别喜欢这个鼓手,充满力量感的打击
鼓声震天,就像一声号角,宣告了狂欢的开启
花车和装置的主题多多少少都带了一些对政治、社会现状、宗教等领域的戏谑和一点冒犯——
这个是宗教主题的花车
人们也没有放过主教
这个没看懂
看起来很像一堆金属球
这个花车人物不太认识,
但应该和监狱主题有点关系?
最喜欢的一个花车,不花俏但是十分富有激情,看起来和LGBT有关?
这场狂欢从下午两点一直持续到了晚上,
傍晚时分,有表演型花车开始了歌舞引领,人们都跟在车的后面载歌载舞,整个城市都high爆了
把手机里的动图集合了一个视频,请和我一起感受到节日欢快的气氛
玩到晚上,我们几个老胳膊老腿儿也是累的够呛。
吃了饭回到酒店,在阳台上拍了今天最后一张照片。多云散去,天气转晴,天空中有点点星光,好奇的看着这场狂欢逐渐平静。
第二天一早,同样的位置,组了一张托雷斯的日与夜。
今日行程:托雷斯小镇(Torres Vedras)——佩尼谢半岛(Peniche)——科英布拉(Coimbra)——波尔图(Porto)
早上起来,托雷斯小镇恢复了它往日的平静。
感谢环卫工人一夜的忙碌,到早上还看到他们在清洗街道。
安静的小镇气氛,干净的街道,仿佛昨天的一日狂欢都没发生过。
只有早餐店浓郁的烘焙气息,混合着咖啡的香气,伴随着多云的早晨。下图这个铺满苹果片的酥皮挞真的好好吃。
葡萄牙烘焙坊的甜品有点东西
种类繁多,口味多样,蛋挞是少不了的主角。
今天的大行程是路过科英布拉,落脚到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尔图。
在研究路线的时候,看到地图上离托雷斯不远的海边有个很“突出”的半岛——佩尼谢半岛(Peniche)。
这里是葡萄牙最大的传统渔港之一,也是除了南葡的海岸线外,比较著名的冲浪圣地。
因为时间比较充裕,我们就选择了不收费的路线,穿过乡村,沿海开到了这个小小的半岛去看一看。
欧洲大陆最西边的葡萄牙,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路上多云多雨,雨也不大,但一直湿漉漉的感觉。天光很好看,衬着我们的小黑还挺有质感。
第一个停车点是佩尼谢半岛最西边的卡武埃鲁角(Cabo Carvoeiro)——这个海角因为发现史前遗迹而闻名
海角上有一座高约25 米的灯塔,还挺好看。
具体哪里是史前遗迹我也没搞懂,不过海岸地貌有很多怪石,蛮有意思的。
风不算大,海浪不小,拍打着礁石挺有气势。
海王老宁审视领地
沿着灯塔附近的海角走了走,
很多迎风起飞的海鸟
绕着海角开了一圈,开到渔村码头的位置逛了逛,这里似乎是某个历史遗迹
周边的渔村的某些角落很有点“纪念碑谷”的结构感觉。
从谷歌地图上看,这个村里有不少的青年旅馆
珍妮花的衣服和村庄配色完美相融。
见着猫走不动道的珍妮花
没有在佩尼谢半岛停留很久,我们开往今天的主要游览地——科英布拉(Coimbra)。
大约两小时车程。
高速路上看到这个牌子,就离着不远啦~
在科英布拉的地标——圣克鲁斯大教堂附近的停车场停好车,我们打算把这一天最主要的体力和精力,都留给这座以葡萄牙最古老的大学为世界遗产的城市。
这天是2月14日情人节,教堂有活动,进去坐着听了听,没拍照就出来了。
沿着街道一路上山,可以看到教堂后院的花园
葡萄牙的地势多是山地和丘陵,城市也是沿着地势而建,高高低低的,很像咱们的重庆(葡萄牙的国土面积也只比重庆大了一点而已)。
科英布拉大学是这座城市的魂,建在山顶,从教堂广场走上去还是需要点腿力。
这里文化融合性很好,据说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大学生,来自世界各地。
沿途的小巷里有很多招贴,也为这个大学城添置了很多文化色彩。
百度上抄来的一段:科英布拉大学经历了许多激进的改革,在十八世纪的几十年里,它是葡萄牙唯一运营中的大学。2013年,科英布拉大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纪念其历史建筑、开放庭院、文化传统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全城景观。
拾级而上,终于爬到山顶,进入大学学院的范围。
下图是这所大学的创建者唐.蒂尼斯的雕像。
要参观大学里的标志性场馆,例如图书馆,老大学和科技馆等等,游客是需要买票的。
搜索下图这个位置(loja da universidade),可以达到售票处。
售票处门口长这样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票价,也有两个时间段的讲解TOUR可以选择
李老师在买票,卖票小哥给他大概讲了讲建议参观的路线。
我们四个人的票打在一起,并附赠了一份游览地图。按照售票小哥的说法,我们现在最应该赶到约翰国王图书馆(Biblioteca Joanina),因为那里是限时段限人数参观的。我们拿到票是15:24,下一场入场时间是15:40,走过去大约10分钟,时间掐的刚刚好~
根据谷歌地图走到一个巷子里,这座葡萄牙“极尽奢华的、最美的图书馆”的入口,普通到让人怀疑走错了路
从小门进去发现这座建筑依山势而建,从这个位置看起来,入口处应该是建筑的最底层。
我们到达时已经有些人在小门口等待入场,看来整个游览路线是从下而上开始规划的。
门口等待区域的大理石门雕刻很好看
这时候阳光很晒,躲在阴影处的珍妮花、李老师和老宁,各有各的做作。话说回来老宁今天穿的真的很像个和尚哈哈哈哈哈哈
随着15:40的准入时间,有工作人员打开小门,检票迎宾。
进去后,先被管理员指向了左手方向的一个空间,看了介绍,这里居然是学生监狱。
屋内提供了A4纸打印的葡萄牙文、英文和日文的简介,我自己也查了段资料,大约说的是欧洲古典大学均拥有自主审判权。对于违反校规、社会公序良俗以及法律的学生,可判罪定刑。不过科英布拉大学的学生监狱竟然设在图书馆的地下室,也是很有意思。或许头顶书籍是惩戒学生的最佳良方?
就像闯关游戏一样,参观完学生监狱,我们回到入口处,管理员等人齐了,又开启了第二个门,上了一段楼梯后,我们正式进入到图书馆的区域。
我们的参观路线是从地下楼层往上层走,所以这应该是书库位置。整个图书馆的馆藏书籍超过 30万册,可追溯到 1800 年之前,还有大量旧约收藏。
这个区域基本上是由石砖建筑而成,房顶的交叉拱形设计很特殊。
藏书分别被安置在纯木结构的书柜和书架中,游客只能远观,不可接近。
隔着距离可以看到每个木架上的古籍都装帧得十分精美,很像《哈利波特》电影里的霍格沃兹图书馆。这些古籍基本都保存完好,现在还可以供有资格的研究者查阅。
石砖上还有工匠的署名(有点像咱故宫的金砖,工匠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
因为不让近距离接触书籍,所以这个区域参观空间不大,很快就看完了。等人聚齐在一起,管理员又打开了第三道门。
继续上楼梯,我们终于到了这个图书馆最著名的国王藏书室。随着高大的木门开启,一进门你会不自觉的仰头发出“哇~~~~”的惊叹,这真的是我见过最豪华的图书馆了!!
PS:这个区域是禁止拍照的,我从网上找两张贴这里感受一下:
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内部装潢非常华丽,由花梨木和乌木所搭建。红色和金色为基调的内饰展示着它的华美与精致,描金的木质书架上有着很中国风的山水花鸟、亭台楼阁主题的描画,国王的画像就在书籍排列成的华丽长廊的尽头。这是葡萄牙国王Joao V(约翰五世)在18世纪送给自己的礼物。
几个官方冷知识:
1. 图书馆内部所有金色的部分全部为真正的金箔 。
2. 馆内所有看上去是石材的表面其实都是木料,为了维持馆内湿度稳定以保护书籍 。
3. 除饰板后部的装饰性照明外没有其它灯光 。
4.几个世纪以来,图书馆里一直养蝙蝠用来保护书籍免受昆虫侵害,图书馆外墙上有非常不显眼的小洞洞供“图书管理员蝠”们自由出入。据说用这种方式的图书馆在全世界只有2个。
参观结束,管理员打开了图书馆大门,出口是这个图书馆的正门,面对着科英布拉老大学的广场。
广场中央的雕像是葡萄牙国王约翰三世(João III)的雕像,1537年就是由他提出将科英布拉大学迁移到科英布拉皇宫的位置,并于1544年扩建成科英布拉皇宫的一部分,自此整座城市就以这座大学为中心,直到现在两者依旧浑然一体,和谐共生。
另一个冷知识: J.K.罗琳的霍格沃兹魔法斗篷的创作灵感,就来自科英布拉大学的学生袍
嘿嘿,我穿个国风袍子,也来PK一下~
从图书馆正门出来,往左手边一直走,就到了第二个需要门票才能进入参观的地方——圣米格尔教堂 (Capela de São Miguel) 。去的时候大门是关着的,需要你手动“knock,knock”,会有管理员来给你开门,检票进入。
下图,李老师敲门ing:
管理员开门后,也是一副富丽堂皇的景象,我拍了一段视频:
看资料说这是一座曼努埃尔式礼拜堂,建于1517年,十七、十八世纪曾经重建过。
彩绘的天花板,两侧贴的是传统的手绘瓷砖墙面,正中间摆放着鲜花的桌面和新颖别致的祭坛,与大学“古老”的气质很相称。
左右两侧的雕像好像是木雕的?主题是啥咱也不知道,留个影像记录一下。
教堂右侧的管风琴算是最吸睛的存在,它是1739年作为国王约翰五世的礼物,上方配有近2000支音管。
管风琴顶部的细节很繁复,很有点中国风意味。
教堂不大,很快逛完,回到广场,我忘记拍这个广场庭院的正脸了,从网上找了两张拼在一起。作为葡萄牙的标志性建筑还登上旅游青蛙的明信片~玩过的人,不知道有没有收到过这张明信片~(我玩过,但是我没有这张哈哈哈)
从整个广场庭院正中的大门拾级而上,沿着窄窄的通道上到二楼参观区。
同样由管理员检票后,进入到游览长廊,可以俯瞰整个颁奖大厅内部的样子。
墙壁四周挂着葡萄牙国王的画像,严肃而庄重,这里是专为举行学位授予仪式和学术庆典所用。
沿着长廊换了一个角度拍,天花板真的很有特色
参观完礼堂,继续走,又进入了一个天花板极其美丽的空间,这里四周挂的是历任校长的肖像。
房顶的花纹和刚去过的圣米格尔岛教堂很像,中间是科英布拉大学的校徽。
房间中间摆放的是科英布拉大学初始的老大学模型。
再沿着指引走,可以走到外侧的一个户外小长廊
我俩合了张影~
老大学位于整个城市中心山地的最高点,所以这里可以俯瞰科英布拉的城市全貌,远处是葡萄牙境内最大的河流——蒙德古河。
依山势而建的城市,高高低低的红房顶,典型的欧洲城市景象。
从老大学出来,看到学生们坐在台阶上享受偶尔从云洞中透出的阳光。
路过这咖啡馆很有感觉,可惜后来去的时候打烊了。
这个时候基本上快到各个学院的闭馆时间了,科英布拉的八大学院里,我们只来得及去科学馆参观一下了。
在关门前,掐点进去。
里面也分左右两个空间,左边是学堂
还有一些和化学实验类有关的文物摆件
这个图表很有意思,左上角有中文,看起来很像咱们藏医药学的三棵生命树理论(但应该不是)
整个展厅右边的大空间是科学仪器和实验的展览区域
很多动手实验可以上手玩玩。
从科学馆出来,看见这样一个半立体墙绘,觉得很有科英布拉大学给人的印象:
古老又现代,传统而充满活力,
开放包容兼具创造力。
在这里上个几年学,得有多快乐呀~
从学校出来,一路下山,
下一站,波尔图。
从科英布拉出发,到波尔图大约1.5个小时,随着晚上的到来,天空又开始下着小小的雨
在波尔图的酒店,是提前一天在携程订的,叫“文奇费罗桥酒店(Vincci Ponte de Ferro)”,一晚大概670多rmb。去之前只是看它评价不错,等开到现场发现,这个酒店位置也太!棒!了!
它位于路易一世大桥边上,出门就是电车站。酒店依山而建,所有房间都是景观房!
上图是我从酒店对面拍的,它所有的房间都是景观房,每个窗户都可以拍到完整的大桥。
山顶上面亮着光的建筑也是一座世界遗产——皮拉尔山修道院。可以说,这个酒店位于两座世界遗产的中间。
下图:从房间窗户拍出来,就是完整的路易一世大桥!视角又独家又特别~
一个不算冷的冷知识:路易斯一世大桥的设计师,是埃菲尔铁塔设计师的徒弟。所以,它的间架结构和埃菲尔铁塔很像。这个大桥又被称为埃菲尔铁塔的“妹妹”。
酒店设计风格强烈,红黑白配色的走廊很具有视觉效果
房间不大,但住宿条件很好。我们入住的当天是情人节,酒店还给准备了巧克力,for lovers~
在酒店好好安顿了一下,我们穿过大桥去河边觅食。
细细密密的小雨继续下着,但并不用打伞。我们漫步在杜罗河边,很浪漫。
葡萄牙的夜生活很丰富,尤其餐饮业十分发达,到了晚上,每个店都坐的很满,侧面说明了这个国家的治安很好
沿河有好几艘船上餐厅,提供非常正式的晚餐,甚至有dress code要穿正装出席,需要在码头提前预定。
我们沿着河边一直走,寻到一家叫Bacalhau(翻译过来叫“鳕鱼干”)的小小餐馆,店如其名,挂饰和logo就是一条晒干的鳕鱼。
只占世界总人口量1%不到的葡萄牙,每年却要消耗全球近20%的鳕鱼量,据说是世界上人均鳕鱼消费量最高的国家。
小店经营传统的葡国菜,餐单几乎全部都是鳕鱼料理,凭着拍照翻译的帮助,点了几个主菜。这个黄黄的是一盘“鳕鱼舌头”。调味非常特殊,带有一点点的酸味,点缀着面包屑混合辣椒炸制的辣酱,非常好吃。
这家小神店的店主,对自己设计的菜品十分得意——比如他的餐前面包如何如何特殊:我吃起来很像咱们藏族的糌粑,不松软,有点点巧克力味道。
比如他作为鳕鱼配菜的土豆条是几十层薄薄的土豆片叠在一起重新炸制的等等~
我们一致认为这家小店很推荐,从菜品的设计到口味的调和,都非常适口,甚至可以说惊艳!除了鱼也有牛排可供选择。唯有一点点缺陷,就是整体略微咸了一些,如果有机会再去,我会记得让厨师少放些盐~
再说一遍,葡萄牙就是一个大型的重庆。饭后我们想找个小酒馆坐会,一路就在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给李老师产出了一张人生照片。
在一家精酿馆子喝了杯不咋好喝的啤酒,
佐餐的橄榄也很邪教,难吃的要命。。。
我们喝完,继续聊着天,淋着雨回到酒店,结束了这天从南到北、从海角到老城的跨越。
今日行程:波尔图一日游
昨晚窗外不断飘着细密小雨,一夜好睡。
今天不换驻地,不用异地奔波,也不用早起,
悠闲开启波尔图的city walk~
再次推荐我们这个酒店,出门就是铁轨站,黄色地铁规律的从路易一世大桥上驶过。
酒店前庭位于桥头位置,还有很好的景观位可以坐着看景,时不常有海鸥略过~
它们也不怕人,很淡定的站在围栏上,你甚至可以拿着手机怼脸拍。
海鸥:大叔,给根薯条我甚至可以摆些姿势
今天继续阴晴不定,
早上下了阵小雨,也偶尔透着点蓝天。
对欧洲教堂已经有些免疫,都远远的看看,就继续在巷道里游走
不停的上坡
and下坡
这样的山地结构,使得一些常见的城市细节变得更有意思了一些,比如这里的警察的坐骑是电助力自行车
配枪的警察和电助力的组合,很喜感哈哈哈哈哈哈
离酒店不远有一家法朵音乐小馆,想着晚上要是来得及,可以赶一场18:00的演出(后来参加酒庄TOUR,就没来得及,遗憾)
百度百科知识点:法朵是一种已经具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葡萄牙音乐,在大街小巷的酒馆、都会里的咖啡室和会所都可听得到,其地位相当于西班牙著名的弗拉明戈舞蹈。
一个眼睛很迷人的手风琴艺人冒着毛毛雨,
很投入的演奏ing
野生手风琴演奏艺术家珍妮花,投币+拍照以示支持,两个人这个对视的瞬间,有种宿命感是肿么回事~
雨中漫步的city walk,也不能漫无目的,我们在各种攻略里挑了几个地方作为目的地,组成了这一天的波尔图之行。
既然来到了波尔图,这座被评为“世界最美书店之一”是绕不过去的打卡点。
对,就是打卡点,因为你已经不能用逛书店的心态去游览了。
首先,这个书店是收门票的,你可以在谷歌地图上搜索莱罗书店直接跳转官网在线买,也可以去街角售票处线下买。
为了控制人流量,她采用分时进入的原则。
如果赶上热门时段,你可能还需要按照指示牌排队进入,我们能买到的最近时段是11:30,所以还是等了一阵子的。
进入书店,你确实会被这里华丽的装潢震撼的“哇塞~”一下,但拥挤的购物空间,和为了拍照排队的人群会很快让你想离开这里。
最受欢迎的就是这个设计特殊的红色双旋转楼梯,纯木的质感加上漂亮的造型是这里最标志性的景观,很多人为了拍一张没有人的打卡照会在楼梯前等很久。
这座将近 150 年历史的莱罗书店 (Livraria Lello),据说是在葡萄牙旅居时候的J.K.罗琳最爱来的书店,里面的装潢更是《哈利波特》里场景的灵感来源。
所以店里专门有《哈利波特》系列的精装本专柜
至少我是第一次见装帧如此精致和版式设计如此精巧的《哈利波特》系列,里面有很多立体图画可以互动,拍了一小段,很可爱~(最近大S和汪小菲的八卦,瞬间让我想起这精装本有多精致哈哈哈)
珍妮花买了莱罗书店的衍生帆布袋,很好看。(下图)
我则入手了标志性楼梯的立体拼图,下图是我回家后拼好的样子,样子还是很还原的,但大约300块的价格让我肉疼。
我还配了一个哈利波特乐高人偶,适配度100分~
从莱罗书店出来,往右手边走,就是卡尔莫教堂。
这是一座很华丽的巴洛克洛可可式教堂,最出名的是侧面一整面蓝色瓷砖的拼贴。这座教堂建于18世纪后期,路过的时候可以看看。
教堂正面是各种华丽的雕刻,
华丽又神秘。
离开莱罗书店的网红地界,徒步约15分钟,我们来到波尔图最有烟火气的集市——博良集市(Mercado do Bolhão)。
博良集市是波尔图历史最悠久的集市之一,坐落在波尔图市中心繁华路段。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37年,可以说,这座市场是波尔图市井文化的缩影。
上图:海鲜和渔获是永远的主题
下图:在市场里可以轻易买到各种香肠和内脏食材,比如肥肠~
琳琅满目的腌制橄榄种类和各种调味料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辣椒面的分类都可以媲美咱们中国的市场了~
除了各种食材,这个市场最吸引人的,就是各种小吃摊。
你可以去酒摊买一杯葡萄酒(可以单杯售卖),然后举着酒杯徜徉在各个美食小摊之间,点上一堆好吃的,市场四周提供可以站着吃饭的小空间,给你的大快朵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把芝士烤化,直接流到面包上,再加上肉类火腿之类的夹馅儿。。。就问你馋不馋!!
多种多样的小海鲜拼盘,
每一个都很诱人。
葡萄牙大煎饼,
刷的是巧克力酱。
卖意面的摊子上有超过20种类型的生面售卖,同时还提供煮熟加工服务——在车轮奶酪上翻动煮好的意面,这玩意儿怎么可能不好吃!!
这个火腿超级好吃!
买了一包晚上就着啤酒吃了,好爽~
海洋资源丰富的葡萄牙,各类鱼罐头也是少不了的,种类多到挑花眼,包装也十分好看。(晚上我们还遇到了一个破吉尼斯纪录的,像博物馆一样的鱼罐头店,一会儿也把照片放出来看)
很多种类的糖果
这个珍妮花买了一个,奶油巧克力配着上面各类坚果,很好吃。
在集市,我们几个都吃了点自己感兴趣的小吃,但都刻意的没有吃饱,因为,今天我们有一道重头特色美食要去体验——葡萄牙牛肚饭!
离博良集市不远,有家叫“Abadia do Porto”的餐馆,在点评网站上排名很高,招牌就是牛肚饭。
招牌牛肚饭长这样,分量足足够两个人吃,内容物十分丰富,牛肚也很新鲜,切的超大片。调味十分的适合咱们中国人口味,饭也不算夹生,目前为止,吃过最好吃的葡萄牙饭就是这个了~
我们额外点了一些烤鱼、烤鱿鱼、蔬菜沙拉之类的,都还可以。这家餐厅不踩雷哦~!推荐!
室内装修少不了葡萄牙的花瓷砖贴面~红黑白的配色挺好看
酒足饭饱,想寻一家咖啡馆喝一杯,作为游客,打卡一家网红店也是不可少的。
波尔图似乎和J.K.罗琳已经有了很紧密的链接,比如这家她曾常去咖啡馆——MAJESTIC CAFE。
因为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前期大部分是在这里创作完成的,又号称全球最美咖啡厅之一,所以和莱罗书店一起打包成为哈迷打卡两件套。
屋里坐满了游客,欧式的装修风格,说实话没有很惊艳,J.K.罗琳的故事给这个咖啡馆加持了很多氛围。
咖啡和茶,
均不惊艳。
在任何方面都不惊艳的前提下,大部分的人(比如我们)可能都是来拍拍照就好
难得一张四人合影(只能管女生的表情管理了,两位男士不好意思)
波尔图的名片除了J.K.罗琳,还有超级正点的波特酒。酒名和城市名字一样,都叫PORTO。
冷知识:只有葡萄牙杜罗河地区出产的这种酒可以使用PORTO的名字,跟香槟一样,这个名字是有专有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得使用。
在杜罗河的南岸,沿河散布着很多波特酒的酒庄。它们的厂牌多多少少都名声在外,并为游客们提供很成熟的品酒TOUR。
下午时分,我们坐公交车(和国内一样,上车自助投币买票,2.5欧/人)从杜罗河北岸的老城,穿过路易一世大桥,到达南岸城区的加亚新城。
相较于老城,
加亚新城这边明显的人流密度要低很多。
路遇小猫,
硬控珍妮花三分钟。
通过李老师的横向对比,我们挑选了一家叫“cockburn's”的厂牌去体验品酒TOUR,直翻过来就叫“鸟烧园”,后来想买几瓶带回来的时候,发现咱们万能的大淘宝就可以买到!省下来了一些托运的周折~
下图:酒庄门头粉粉的
进入大门,是一个酒窖改建的、空间非常大、装修很有特色的前台。可以在这里咨询TOUR的时间和种类,下图就是珍妮花和李老师在咨询价格。
前台有非常明确的收费标准,由于我们不算是葡萄酒的深度爱好者,所以我们买的是经典基础款TOUR,22欧元/人,可以品尝三种经典酒款。
还有27欧和32欧的选项,都是酒款和数量上的区别,你可以根据你的喜好选择。
我们这个小品酒团开始的时间是下午五点,离开始还有半小时时间。在等待的时候,可以去前台后面的小小博物馆去参观一下这个酒庄的历史展览。不得不说,布置的非常用心。
五点钟整,酒庄参观正式开始。一位cockburn's的工作人员开始带我们参观整个酒窖。并介绍了他家葡萄园的选址和选用的品种。(我英语不好,一知半解,面对小哥寻求互动的眼神,只能全程保持礼貌微笑)
和别的酒庄不太一样的一点,是他们至今仍保持着自己手工制作橡木桶的工艺和习惯。并且鸟烧园是唯一一个在波特酒庄中拥有自己的制桶团队的酒庄。这也是这个酒庄最引以为傲的特色。
早年间,杜罗河流域的波特酒酿好后,一般都会用橡木桶运到河下游入海口进行调配、装瓶、陈年。
有的波特酒要在橡木桶中陈年长达几十年,橡木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cockburn's的TOUR里,要花时间去特地参观他们的制桶车间了~
他家的橡木桶制作工人都是年头很长的老手艺人了,新手要学习这个技艺,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徒。在一切向工业化迈进的今天,这点传统显得难能可贵。
参观过制桶工厂,来到酒窖,小哥向我们介绍了关于波特酒的一些贮藏知识和酿造知识(一概听不懂,大略猜的是那个意思)
酒窖的温度不高,规模也比我想象中大很多,出于职业病,我觉得这个环境非常适合拍时尚大片~
最后参观的,是这个酒庄最值钱的部分——私人年份陈年酒窖
有的年份酒会被批量买下,但还是窖藏在酒庄里,当酒主人需要的时候才会来酒庄取出享用。
经过了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波特酒教学”和参观,
终于到了我最期待的品酒环节~
在酒廊的桌上已经为每位客人准备好了三杯酒和一些小零嘴。
波特酒(PORTO)属于酒精加强葡萄酒,酒精度在17%——22%左右。
由于葡萄汁没发酵完就终止了发酵,所以波特酒都是甜甜的。
我们的票面是三种基础酒款(我拿翻译器翻译了,快夸我!)
嘿嘿~干杯~
一组搞笑女喝酒图
男酒蒙子
女酒蒙子
喝完酒庄提供的酒,你要是愿意还可以继续单点,波特酒不是那种喝又喝不懂,但又贵得要死的酒,所以加个一两杯压力不大。
如果某一款酒能入你的眼,现场就可以买走几瓶,酒庄也提供跨国物流(但寄回中国就有点不值当了,我前面有写到淘宝是可以买到他家经典酒款的,价格也不太贵,在200以内)
当然你要买这种看起来就很贵的年份酒,另当别论啦~
从酒庄出来,夕阳已经落下,
街灯照亮了微湿的街道。
沿着巷道走到河边用不了十分钟。
从南岸望向北岸老城,是一种油画感和文艺感的交融。
老宁拍的我,
我在拍对岸
北岸这边还有缆车站,目的地应该是位于我们酒店上面的世界遗产修道院
沿着北岸往路易一世大桥方向走,会遇到这么几个有意思的店:
一家装修很豪华的、带表演和小吃试吃的波特酒店
一家有“沙丁鱼罐头王座”的罐头店。
也是十分华丽的装修,卖的产品十分单纯——各种口味的沙丁鱼罐头
一排排的沙丁鱼罐头铺满整个空间,十分壮观。
可以找到你的出生年份(我是不是暴露年龄了)
溜达回酒店,休整了一下,反正法朵bar也赶不上了,不如把时间留给晚餐。
珍妮花决定出血,请我们吃顿葡萄牙风格的海鲜大餐!于是李老师迅速锁定了一家非常著名的海鲜馆子。查了下地图,需要从南岸坐地铁到老城去,于是在酒店门口的地铁站买了票。(在机器上按照指示操作即可,简单英文还是比较好懂)
因为比较知名,所以在去之前还提前电话预定了餐位。
简洁风的装修,这个酒杯架子很有特色
到达的时候,看渔获展盘上东西不太多,似乎已经卖掉了不少。边上有小黑板写着今日鱼价。
点了生蚝、特色海虹、海鲜饭和一只大螃蟹拼盘(谢谢珍妮花!这餐挺贵的!在物价不高的葡萄牙,这餐花费大约1100RMB)
但!除了餐前面包好吃,每道菜都很咸,我们四个算是对食物接受度很宽的人,但统一结论是:口味不适应,所以,这个餐厅,我们并不怎么推荐!
吃饱喝足,在老城里溜达了会。
葡萄牙夜生活丰富,给人的安全感也很高,
大家都喜欢坐在户外喝酒闲聊,一派歌舞升平。
不过仍会有一些小小意外的小插曲:李老师在独自去小卖部的路上,遇到有人神神秘秘的搭讪:Hey man, wanna have some fun?
然后摸兜掏出好几种违(du)禁(pin)品……吓得李老师讪笑回绝,速速走开。
情景be like下图(油管上截得图):
我们是电车进城,看地图走回去也就半小时不到。
所以一路走一路聊一路拍,慢悠悠的结束了这一天的波尔图城市逛吃之行。
上图:从北岸拍我们住的酒店和酒店上面的修道院。
下图:从路易一世大桥上拍两岸的夜景。
甜甜的波尔图,晚安~
今日行程:波尔图(Porto)——埃武拉(Evora)——蒙萨拉斯(Monsaraz)
睡到自然醒,一扫昨日早晨的阴雨,太阳在快速移动的云层中常常露脸,给清晨的波尔图扫上了一层淡淡的高光。
杜罗河里飘着各个南岸酒庄的运酒船,每个船帆上都插着旗帜,上面有自家酒窖的徽章。
看到了我们昨天去的cockburn's酒庄的船~
早上9点,岸边的可爱小店们都没开门。
特喜欢这个小餐馆的装饰,典型的葡萄牙瓷砖贴面,可惜没营业。
找了家开门的店吃了顿丰盛早餐,蛋+饼+培根的两种夸张组合,给我俩撑得够呛。
终于喝到了一“大”杯美式。葡萄牙人和意大利人一样,更喜欢喝浓缩,想买到一杯美式咖啡不容易。
环卫在做路面清洁(就在我们吃早饭的摊子身后,这一块砖,清洁了快半个小时)
离开酒店时,在对面的观景台拍了张超级漂亮的城与河作为ending。
再见啦~浪漫的波尔图~
开启属于今天的行程。
昨天边喝酒边把今天的行程定了下,因为时间有限,我们不能继续往北走了,所以今天大行程是从波尔图向南方的内陆方向,继续探索多彩的葡萄牙。
第一站定在了埃武拉,
因为那里有一座著名的人骨教堂。
行程接近四小时,午饭就在路上各自解决了。珍妮花和李老师在高速的加油站吃了顿很横的肘子大餐!
一路往埃武拉开,路边可以看到大片的栓皮栎树林,又叫软木橡树,这种树是葡萄牙最著名的“软黄金”,它最有名的用途,就是树皮做成的软木塞——上等葡萄酒的御用瓶盖。
冷知识:葡萄牙的软木塞的生产量占全球的50%,而掌握这个产业的家族是葡萄牙的首富。
栓皮栎树很好辨认,因为大部分的树,都被剥掉了一部分树皮,就像被脱了裤子~哈哈哈
在脱裤子树上会有明确的标识,以确保不到年份就再被脱一遍~
看到埃武拉的路标了~
进城啦~
进城后直奔人骨教堂。
在关门前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了售票处现场买票,但票价我给忘了。
说起人骨教堂,最为出名的是捷克的,而位于埃武拉的这座人骨教堂建于16世纪,知名度其实不怎么高。也不是整个教堂都是人骨堆砌,而是其中一个面积不大的礼拜堂。
外表看起来普通,但内部空间是用大量人骨堆砌装饰而成的。
在入口的横梁上刻着一条很值得玩味的标语——“我们的骨头在此等待你的骨头”
礼拜堂内的窗户很小,光线阴暗,一些灯光设计将整个大厅烘托的很有氛围。
据说是由于在大瘟疫期间,由于死亡人数众多无处安放,于是采用逝者的遗骨来装饰。
骨头作为饰品,
装饰了大厅的各个角落
头骨一般都用作向外展示,而腿骨则横向堆叠作为实质性的墙体支撑
看着满墙的人骨,
很难不联想到一些生死的命题。
氛围是猎奇的,
气氛是肃穆的
进入参观的人们都不怎么说话,
很安静。
大厅里还展示了两具完整的尸骨,
一位女性,一位婴儿。
有具体的介绍,可以拿翻译器看个大概意思。
出了人骨礼拜堂,就是很常见的一些教堂文物的展示。少不了葡萄牙典型的瓷砖墙饰
《最后的晚餐》银质雕塑
教堂的第二层整体作为一些宗教和葡萄牙宗族文化的布展,分成多个大型展厅,展出一些文物和艺术品。
这是人骨教堂原本构造的模型
顺着台阶再往上走,可以走到教堂的房顶上,沿途的长廊里都是各种民族和主题的母婴亲子题材的艺术作品。
有的很有设计感
有的很惊悚
在教堂房顶的平台上晒了会太阳。
远远眺望,
埃武拉古城的景致像画卷般缓缓展开
昨天下过雨,
把古城刷洗的很干净
从教堂出来,漫步在埃武拉老城,街边林立着各种甜品店和餐馆。
谷歌导航Templo romano de Évora,大约步行十分钟,可以走到一处看起来饱经沧桑的残垣断壁,这就是埃武拉古城最重要的历史遗迹——古罗马神庙。
它被认为是葡萄牙历史上最重要的古罗马遗迹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见证了2000多年来的历史变迁。命运多舛的古罗马神庙曾在公元五世纪险遭摧毁,在十四世纪,它还曾被人们用作金库。
在十九世纪,人们通过修复工程,复原了它最初的罗马特征。神庙门前十四根花岗岩柱子,有力、简洁、威严,就像守卫着神庙的勇士,几个世纪以来顽强的捍卫着古神庙的威严和魄力。
挨着神庙,不远就是葡萄牙最大的中世纪大教堂——埃武拉大教堂。
这座古老的教堂具有典型的哥特式风格,始建于1186年。由于修建时间跨越了六十余年,因此也能在教堂看到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式元素。据说在教堂两侧的中世纪塔楼,还存放着一座圣母像等无价之宝。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夕阳时分,就在外面记录了张照片,没有进去探索。
迎着粉色的晚霞,我们去往今天的驻地——蒙萨拉什(Monsaraz)
沿途大片的果树盛开着白色的小花,不知道是杏花还是梨花,非常有规模。
微风吹拂,落英飘过车窗。
其实我们当天可以宿在埃武拉古城里的,但李老师提前做攻略时候,发现我们所在的阿连特茹大区(Alentejo),这有一片欧洲最好的观星地,离埃武拉古城也就50分钟车程,位于阿尔克瓦(Alqueva)水库的边上。
这片广阔水域周围是暗夜星空保护区,在长期的严格维护下,拥有极佳的观星条件,有时在这里仅凭肉眼就能看到许多天体,是广受国际认可的“星光旅行目的地”。
网上找了两张官方出的星空图片,如果有设备和经验,晚上可以在这里很轻易的拍到星空大片。
李老师是观星爱好者,本想预约当地天文馆的观星TOUR,但邮件沟通时已经赶不上我们留宿的这一晚,所以退而求其次的在观星联盟网站上,挑了一家观星联盟推荐的民宿,位于蒙萨拉斯(Monsaraz)附近的CASA Saramago。
不亏是没有光污染的星空保护区,到的时候大约七点,天已经黑得特别透彻,只拍了黑漆漆的院门口招牌。
进入院子大门,其实空间很大,种了很多植物,还布置了一些灯光效果。敲了很久,房东太太才来开门。
一进门,哇!这一墙的“战利品”,壁炉里还有一点刚刚燃烬的柴。
柜子上摆着观星组织颁发的会员证明。
感觉当天入住率不高,只有我们几个。
屋主人很浪漫,每个房间都以一种植物的名字命名,我们的房间是Tilia(紫椴)
房东太太给了一把非常漂亮的老式钥匙
楼梯廊间也挂了一些当做装饰
屋子不大,五脏俱全
很多编织物和蕾丝,
就很英剧里乡村小屋的配置
每个房间都带了一个小小露台,
可以看星空。
站在露台上,我的手机可以清晰的拍到刚刚升上来的北斗七星。
别看住在村里,吃饭的馆子倒是不少。
离民宿不到200米,
就是一家评分很高的餐馆SEM-FIM
这是一个集酒吧、餐馆和小型美术馆于一身的馆子
这里前身原本是一家橄榄油坊,大型的压榨橄榄油的机器还被保留着当做装饰
环境不错
我们带了从超市买的便宜葡萄酒,包装很有意思,像小朋友喝的饮料
上菜了~餐前面包便宜大碗,加一点钱,配了一些橄榄和豆泥
点的菜基本不踩雷,但是!珍妮花点了一个烤猪肉,调味非常邪恶——不怎么入味的猪扒,搭配的是调过味的苹果酱。。。就,很难评,难吃到怀疑人生。
自从在波尔图见过肥肠、吃过牛肚饭后,我们发现葡萄牙人其实也很善于烹饪一些冷门食材。
就比如这份卤猪蹄,做到了绝对的软糯咸香!
叉一块脱骨的猪蹄,搭配烤的微焦的面包干,
蘸着肉汤,统统塞进嘴里,简直香迷糊了!!!
我们四个强!烈!推!荐!
吃完饭,散步回到农家乐。
晚上本来想蹲守个深夜星空,结果太困了早早睡下。睡前在露台上,把手机参数调到极致了,也就拍成下图这样了~
今日行程:蒙萨拉斯(Monsaraz)——拉戈阿(Logoa)
又是一夜好睡,早上是被鸟叫的声音叫醒的。
走到露台上,见到了一个神仙般的早晨——雾气模糊了天空与山顶的界限,一段完美的过渡色带着些许油画的韵味。
请务必点开这段视频,还请点开声音,听听脆生生的鸟叫声~绝对不会让你觉得浪费流量的!
等了一小会儿日出,看着金光逐渐渲染天边
真,梦幻晨曦~
前面说过,这个村落位于阿尔克瓦水库(Alqueva)的边上。趁着雾气没散,我们开车去了湖边。
很近,开车不到十分钟。
早上的湖边,随着阳光的热度攀升,水汽逐渐从台前退散到幕后
手机录了一小段延时,可以看到水汽的“奔跑”
迎着日出撒个欢儿~
太阳加上一段很妙的薄云,
好像一个巨大的“金色飞贼”
太阳升起的很快,
把影子拉的很长。
岸边桃花开得正艳
水汽凝结在一张巨大的蛛网上,
颤巍巍的还挺好看。
湖边有人用石块摆了一个“法阵”
在湖边玩了半个小时左右,驱车回民宿吃早饭。路上碰见了一只热气球正在充气。
冷知识:阿连特茹地区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降雨量不高。天空常常万里无云,能见度极高,是葡萄牙乃至全欧洲首屈一指的热气球体验目的地。
回到民宿,在晨光作用下,屋里显得十分田园温馨,和昨晚的灯光下效果截然不同。
房东太太准备了很好吃的乡村早餐,面包果酱火腿橙汁,都不马虎和对付,还煮了一大壶咖啡,吃的很舒服。
我们在民宿院子里逛了逛,面积很大,
还带了一个游泳池
主人种了很多花,
阳光加持下,一派宁静的田园风光,
不愧是联盟推荐的口碑民宿。
吃饱喝足,收拾行李,
出发去今天第一个目的地:蒙萨拉斯小城
从昨晚住的农家乐的露台上,可以看到不远的山头上有个城堡,那就是蒙萨拉斯(Monsaraz)——一座坐落于葡萄牙和西班牙交界的东部边界小城,它曾是葡萄牙历史上重要的防御要塞。
红箭头位置就是蒙萨拉斯城堡。
从民宿开过去,只需要不到10分钟的车程。
沿着山路往高处开,
回首可以看到广阔的阿连特茹平原。
城墙外规划了挺大的一个停车场。
从停车平台往外看下去,以全景视角俯瞰葱郁的平原绿野和碧水湖光,景色大好!
太美了,想拍一小段发抖音,
但后来忘了~
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这里是飞热气球的热门地带
摆拍
摆拍花絮
穿过小城门,一路都是上坡。
网上截了一张别人的航拍,可以看到蒙萨拉斯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小”城——一座山丘顶上的石城堡,延伸出两条石板路,四排瓦房,就是小镇的全部。
民居墙面被粉刷成了素雅的白色
中世纪居民把镇子筑于高处,相传是为了躲避战乱。
走在主街上,从两边的巷道口望出去,都是俯视平原的角度。
一些餐馆和小卖店分布于街道两侧
一些小布置也很有意思,但这座小城不算是热门景点,游人很少,可以用“零星”来形容。
时不时有狗子在路中间闲庭信步,
仿佛它们才是小城主人。
在城里一些标志性地点会展出一些历史照片,用图片述说着这个城镇曾经的故事。
我们复刻了一张,是不是还不错~
登上建在山丘顶上的中世纪城堡,并不用买门票。
我们想拍张合影,需要等别的游客来,互相助人为乐一下。
天气太好,拍拍拍
珍妮花一顿发挥,仿佛给North face拍了组广告
城堡里还有个斗兽场
能看出来,谁拍的这张合影不?
玩累了~
下山~
城堡背面的周围,长了很多巨型的像芦荟一样的多肉植物
离开蒙萨拉斯,只需要不到三个小时车程,就可以到达欧洲人的度假天堂——南葡的黄金海岸,阿尔加维地区(Algarve)。
前一天在booking上沿着海岸线找住宿,挑了这家丽晶酒店(Regency Salgados Hotel & Spa),一晚上含税不到800还带双早,进门还有欢迎葡萄酒~觉得性价比很高。
葡萄牙虽然只有9万多平方公里,但它拥有1770公里海岸线,是全欧洲阳光最充裕的地区。
阿尔加维是葡萄牙最南的一个大区,这里长长的海岸线上有Faro、Lagos、Lagoa、Portimao、Tavira等等海边小镇,分布着无数知名度很高的美丽海滩、岩石峭壁和海蚀洞的景观。
写这篇游记的时候看了看苹果相册的地图(为了多截一点信息,我把方位扭了90°),有那~~~~~~么~~~~~多的海滩标志分布在海岸线上,侧面证明了阿尔加维地区的海滩海景选择性之丰富。
这一整个下午,我们沿着海岸线,从若沙女神海滩(praia da senhora da rocha)开始,以贝纳吉尔洞穴(Benagil Cave)为终点,一整个下午都徜徉在南葡风情浓郁的海边美景里。
简单放了个行李,我们就出发去海边觅食了~从酒店开车20分钟,我们停在在若沙女神海滩(praia da senhora da rocha)附近。
本想先吃一顿葡式海鲜烧烤打打牙祭,但到店的时间已经过了本地餐馆的午餐营业时间。于是换到一家叫Belmondo的意大利馆子,不意外的,即使只有我们一桌客人,意大利小哥还是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太饿了,这顿披萨意面好吃到我们快舔盘。
吃饱喝足,溜达去今天的第一个海滩——若沙女神海滩(Praia da Senhora da Rocha)
这是一片被环绕在高高峭壁之间的小小沙滩。
浪花很大
狗的,人的,和海鸥的脚印
在写这篇游记的时候查资料,才发现这片海滩和隔壁的努瓦海滩(Praia Nova)只有“一墙之隔”,岩石墙上的部分连着我们的停车场,那里有个教堂就叫做若沙女神教堂,看资料说这座教堂大约建于十四世纪,用以存放在这里找到的神像。
而海滩旁的岩石墙下则有一条隧道,将两个海滩互通起来。
当时完全没注意,还是从当时拍摄的视频里截到了这个神秘的隧道入口~
好可惜没钻过去看看~
第二个海滩,我们去了被评为欧洲最美10大海滩及世界最美100大海滩之一,也是各大旅行杂志的封面明星------ 海军海滩 (定位Praia da Marinha)。
海军海滩的景观很著名,赭色的礁石、偏白色的沙滩、黄色的岩壁,加上蓝绿色的海水,让这里的色彩极为丰富。壁立千仞,海滩被陡峭的悬崖所环绕,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
西落的太阳光穿过石头城堡的缝隙,打在海面上,明媚了扑到沙滩上的海浪
手机能力有限,
也就拍成这样了~
傍晚时分来这里,石头城堡有阳光的加持,让我的眼睛真的十分舒适~
从海军海滩停车场出来,开往本程的最大目的地——贝纳吉尔洞穴(定位Benagil Cave),导航到最近的停车场,徒步一小段就可以到达。
贝纳吉尔洞穴,你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你一定见过它的样子,因为它是Windows桌面的取景地,人们多多少少都对下图(网上找的)这张桌面图片有印象:
在旅行媒体上,贝纳吉尔洞穴是葡萄牙南部海滨极具代表性的旅行名片。这个漂亮的海蚀洞,顶部圆形裂口将阳光引入,使洞内细软的沙粒闪闪发光,呈现出美妙的光影交替感。(下图是网上找的)
但要想看到上图这样的景观,需要单独租船或者从附近海滩游泳过去,二月的时节说实话还是有点凉,游泳不太现实,但当天坐船也是有点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只在陆地的顶部洞口看了看。
从海洞顶往下看,它就像上帝在悬崖边用冰淇淋勺挖出的一个大洞,留下了光滑的奶油砂岩凹壁。下图是老宁伸手拍到的洞底(再往里站就危险了,一定要注意安全),夕阳的光线让沙滩都变金色了。
看完贝纳吉尔洞穴,趁着夕阳光线还在,我们决定从洞穴徒步到附近一个著名的M型岩石结构去打个卡。因为这个M岩和悬崖边的一些缺角组合起来,是个漂亮的心形。这在小red书上非常网红。
徒步路线在谷歌地图上指引的很模糊,我们按照小red书上说的定位“heart shape”(也可以定位elephant rock,最终指向的都是图中红色标注的Miradouro doa Arcos Naturais da praia这么个位置),在海军海滩观景台和贝纳吉尔洞穴中间的位置。
一开始有明确的步道(下图有明确蓝色虚线的部分),但走到后面(灰色虚点的部分)都是凭感觉摸索着走,路不是很好,中间有一小段需要攀爬。
其实你也可以选择从海军海滩那边徒步过来,两边走起来时间差不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M岩。附近遇到了几位中国女孩,在她们的指导下,我们才找到这两个“心形机位”。
上面瘦一点
下面胖一点
既来之则拍照之。
说实话,需要点想象力,没有那几个女孩的帮助我们还真不见得找得到这个网红机位,还是看下视频吧:
虽然有种“被照骗”的感觉,但其实风景还是很美的。
在徒步回去的这段路上,我们得到了大自然给予的奇妙礼遇:在夕阳余晖中,见到了真正的“黄金悬崖海岸”。我想这是一个让人会铭记很长时间的景色。
真的好美啊,
词穷的只会说“哇~~”
我们在这里逗留到太阳完全落下才离开海边。
一下午又是沙滩又是徒步,其实挺累的,晚上必须安排一顿横的!
我们开车回到了中午吃闭门羹的海鲜烧烤馆子,门口摆着今晚食材,有牛肉有渔获
捞了两斤虾吃,
这里的做法是盐焗+蘸酱
一路上就发现葡萄牙散养着很多牛,所以以牛肉为食材的吃法也很多,这个吊烤大牛肉串,就很不戳~
饭中商量了一下明天的安排,决定不再在海边逗留,明天吃完早饭直接开回里斯本,把后面几天的重点都放在那里。
第一站先去纪念碑谷灵感地之一——辛特拉。
今日行程:拉戈阿(Logoa)——辛特拉(Sintra)——里斯本(Lisbon)
今天我们的主线任务就是从葡萄牙南部的海边出发,直奔辛特拉,去感受那里不可思议的建筑之美~
插曲一:出发前珍妮花突然发现她的流量已经用完了,所以我们先导航去了一个购物社区买电话卡,竟然看见了小米的专卖店哈哈哈~话说之前在波尔图还见到了名创优品的店面,真是咱国产品牌走向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快~自豪~
在市里买流量的选择范围比机场大得多,运营商品牌和优惠政策各不相同,珍妮花买了一张限期但不限流量的卡,10天/15欧元。
插曲二:我们买电话卡的这个购物社区还有一个很大的迪卡侬。李老师说葡萄牙的迪卡侬正在售卖一款全球断货的折叠自行车(你就理解成一款比小布好看,但比小布便宜的自行车),如果我们搞两辆回去转卖,中间的差价起码能cover旅费的一大半!真佩服李老师这种精于玩乐人士的信息差~后来去问店员,只要两天就可调到现货到店!!这就涉及到改签机票等等连锁反应……珍妮花她俩抉择了一路,还是决定放弃~
如果你是个骑行爱好者,记得到葡萄牙的时候去看看哦~下图是小red书上找的这款车样子,真挺好看的~
出发去辛特拉大约3小时,在路上的加油站又玩了一会儿哈哈,欧洲稍微大一点的加油站,都有很多设施,吃喝玩乐都有
今天天气很好~
把油加满,进城去!
随着离里斯本和辛特拉越近,
沿途的电力设施开始密集起来
城外高速上已经可以看到里斯本的两大标志性建筑——425大桥和大耶稣像。
一个太像旧金山的金门大桥
一个和巴西基督山的大耶稣像几乎一样,
这俩巨物同时出现在一个视野里,感觉还挺恍惚的~
网上抄来一段介绍:里斯本这座红色的大桥,建于1966年,桥的本名最初为当时的独裁统治者的名字——Salazar。葡萄牙人民于1974年4月25日推翻了Salazar的独裁政权,后被称为“丁香革命”。为了纪念建立民主这一历史时刻,就将Salazar大桥改名为“四月二十五号大桥”。
上桥前先交过桥费,根据车型大小,费用有所区别,我们就是最便宜的2.1欧。
425大桥,和金门大桥如此神似,皆因她本身就是由承建金门大桥的美国公司设计修建,是不折不扣的金门大桥姐妹桥,这座桥曾是欧洲第一长桥,世界第三长悬索桥,是里斯本引以为傲的地标建筑。
进城咯~~
穿过里斯本城市区域,到达辛特拉地区。
这里位于里斯本以西的北郊,宫殿、城堡、庄园点缀在层层山峦之中。199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诗人拜伦对这里青睐有加,称辛特拉是心目中的“伊甸园”。
开始上山咯~~
进入山区,道路渐渐变成狭窄的双线道,路况复杂、拥堵难行,我们遇到了这几天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堵车。
窄窄的山间路,
看不见头的堵车队伍
整个山路坡度很陡又狭窄,算是葡萄牙最不好开的路段。路上看到这种可以租的小车,应对这种上上下下的路况还是很灵活的。
但其实这里最棒的交通工具还是嘟嘟车。
有一说一,抛开拥堵路段不说,在辛特拉开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高耸的树林很美,空气很新鲜,阳光透过树顶打下来,美妙的丁达尔效应让堵车的烦躁消散开来。
辛特拉区地势略高且纬度低,所以夏天凉爽,冬天也不会太冷,气候非常舒适。在中世纪时期时,这里就是当地王宫贵族的休闲度假场所,一直到今日,辛特拉地区都还是葡萄牙最佳居住地之一。
这其中最著名的五个景点是:
佩纳宫(The Pena Palace)
雷加莱拉庄园(Quinta da Regaleira)
摩尔人城堡(Castelo dos Mouros)
辛特拉王宫(Palácio Nacional de Sintra)
罗卡角(Cabo da Roca)
前四个地方都在一个区域,互相步行距离,约在30分钟左右,如图: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天只选择去了佩纳宫和雷加莱拉庄园。
我们先开车到了山顶的佩纳宫(ps:佩纳宫门口的停车位是为残障人士和指定车辆预留的,游客的停车场要继续往山下开一二百米,有个小停车场)。
由于提前没做攻略,不知道参观城堡内部需要预约时段。而离我们最近的可预约时段是下午五点,时间还早,所以我们改道,选择步行30分钟先去雷加莱拉庄园。
一路都是下山路,走起来还比较轻松,沿途可以看到很漂亮的别墅,外墙上挂满了爬山虎,似乎没有人居住,但散发出一派岁月静好的感觉。
从山路边的矮墙边往远处看,可以看到处在半山位置的辛特拉王宫(Palácio Nacional de Sintra)。
辛特拉宫据说是葡萄牙保存得最好的中世纪宫殿,由于是从早期的摩尔人碉堡逐步改扩建而成,所以建筑的整体感并不强,外观也不算抢眼。
查了下资料,在葡萄牙成立共和国前,这一直是国王的避暑宫殿。其中最大的「天鹅厅」装潢极美,天花板上描绘着27只生动的天鹅,是国王对女儿的宠爱证明。另有花砖装饰的「人鱼厅」和收藏中国象牙塔的「中国厅」,还有饰有美丽花砖壁画及贵族徽章的「徽章厅」。
但我们仅远远看了一下外观,并没去参观~
网上找了一张图,平视视角长下图这样,如果不是那两个圆锥形的巨大烟囱,你可能不会把这座红顶白墙的建筑认为是一座宫殿,更像是一幢典型的葡萄牙风格大宅。
友情提示,辛特拉是个“含腿量”极高的地方,在这里游览请一定一定一定穿一双厚底的鞋子!
左边是我,一双薄底匡威,被石砖路膈到崩溃;(
右边是珍妮花,一双厚底徒步鞋健步如飞!
沿着石砖路继续走,我们终于走到了游戏《纪念碑谷》的灵感地——雷加莱拉庄园。
雷加莱拉庄园(Quinta da Regaleira),初始是一个富商雷加莱拉男爵的私人豪宅,后来被另一个名字很长的富商——安东尼奥·奥古斯托·卡瓦略·蒙泰罗(1848-1920)买下并改建。他聘请设计师依照他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将原本华丽的豪宅改造成了充满炼金术、共济会、神秘主义宗教思想,与圣殿骑士等元素的融合型庭园。
到庄园门口可以现场买门票,票价12欧/人,参观时间是10:00 – 19:30,最后入场时间为17:30。
我们四个的联票挺好看的,上面连着的图案是雷加莱拉庄园的四个标志性建筑。
参观这个庄园,不仅仅是一次观光游览,更像是在一个充满符号和隐喻的想象世界中穿行。
主宅建筑的外观很像之前买过的一种“大教堂蛋糕”
PS:下图左上角山头上隐隐约约的城堡建筑就是摩尔人城堡(Castelo dos Mouros),也算远眺打卡过了~
感觉珍妮花在这个光影下,
很鲜活。
建筑上的各个细节很丰富,细看很有嚼头,喜欢繁复感设计的人应该会很喜欢。
这个庄园很多类似下图这样的小建筑,这种造型细节和堪称仙品的手机游戏《纪念碑谷》的风格极其相似。
纪念碑谷中的建筑设计,很多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除了众所周知的西班牙红墙外,雷加莱拉宫和佩纳宫也是其灵感之地。
ps:个人强推《纪念碑谷》1和2,是我唯二花钱买过的游戏~脑洞和视觉的双重享受,网上随便找了几个游戏截图,你可以很容易get到和雷加莱拉庄园(包括后来去的佩纳宫)这些建筑细节的相似之处。
走在这里,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游戏里那位带着红帽子的公主,在整个庄园不同的高低地势之间游移。
这里就像一个超大迷宫,时常会出现不起眼的小入口,走着走着就通到了另外一处。
就比如这座庄园最出名的深井,它的入口就很不起眼,看着像个山洞。
一开始完全不知道下方有什么,看到大群游客往里走,也就跟着进去看看,一看一个不吱声。
这个井27米深,恰好有九个旋层,分别象征着但丁所描写的天堂、地狱、炼狱等9重循环,所以也有人把这里成为葡萄牙版的“九层妖塔”。
由底部往上看的样子,深度没想象中深。
整个塔壁湿漉漉的,搞得石阶都很滑。
深井底部,也是别有洞天,
通过地下隧道穿向别处,究竟去到哪呢?
走在里面处处能感受到黑暗炼金术的气氛,看资料说这些隐藏的隧道曾经被用于秘密的共济会仪式。
庄园内豢养着一些水鸟,让池塘和喷泉瀑布等装置显得更灵动。
室内的参观部分没什么意思,都是以当时欧洲贵族生活为主的一些家居展品,侧面形容了居住人的兴趣喜好和审美倾向。
对室内陈设的兴趣不大,
我倒是真挺喜欢这个千鸟纹瓷砖的~
从雷加莱拉庄园庄园出来大概四点半,我们准备掐点五点回到佩纳宫去。来的时候一路下山走走玩玩,想到回去的时候还要爬山,我和珍妮花头都要摇掉了。
于是我们决定打!黑!车!
庄园门口拉黑活的人很多,看出我们的意图,一个中年大哥过来搭话,并指了指他和他朋友的两辆敞篷小跑车~很快我们谈妥10欧/车,上车,出发~
司机老哥很爱social,一路介绍自己and采访我们,说自己来自塞拉利昂,小时候移民到了葡萄牙balabala~~话很密。珍妮花和李老师后来说她们的小黑哥也是这样,很E人。
辛特拉的路真的又窄又拐,刚开了十分钟左右就遇到了对头堵车,一位技术不太好的司机错车的时候撞到了我们的右后轮位置。本以为两个司机要交涉一番,结果没想到我们的塞拉利昂司机老哥情绪十分稳定并且也很大方:“让我们都赶快离开这里吧,路太窄了,再僵持下去,大家都会不开心的。”
后来还是因为车辆故障不得不下车,为了赶上我们的行程,我们从四人两车变成了四人一车,小黑哥化身《速度与激情》男主,一路疾驰上山,荒唐又浪漫。(到门口小哥说只收一辆车的钱,但我们坚持给了20,感激他和塞拉利昂老哥的敬业)
给小哥和他的座驾合了张影~
结束了这个有趣的路途插曲,我们凭电子票随着人流进入了佩纳宫(Palacio da Pena)的大门。
佩纳宫被称为是欧洲十大最浪漫最美的古堡之一,是摩尔贵族与葡萄牙王室的夏宫。不比欧洲其他著名城堡比较统一的建筑风格,这里把哥德式、文艺复兴式、摩尔式、曼努埃尔式的风格捏合在一起,十分耀眼、奇特、矫饰、浪漫,看上去更像一座游乐园的城堡。
很多人也管它叫“番茄炒蛋宫”,嗯,贴切。
确实很像游乐场的城堡。
这些在通道里排队的人是在等五点半的入场许可。
我们买的是五点的,所以可以直通进入。
主要参观的区域就是围绕着这个庭院的上下两层的皇室生活展区
“娇俏”的石材装饰
联通全部房间的走廊
考究的瓷砖装饰
很符合想象的欧洲贵族生活展
窗外又看见摩尔人城堡(Castelo dos Mouros),再次远观打卡
从展览的区域出来,太阳已经开始西沉了,很多人在平台上的茶饮区坐看夕阳向晚。
和老宁留了一张游客照。
从平台向东边看,里斯本城区就像一个沙盘模型
我们本来准备原路返回,但不知道走岔了哪一个门,
总之转了个弯,就转到了城堡的另一边。
就像开启了新的地图,一片金灿灿突然袭击了我们的视线。
当夕阳碰撞到番茄炒蛋的配色,
如同美颜相机打开了高强度滤镜,
所有原片都像过了一遍调色机。
光与影子是一对恋人,相拥出最美的样子
亚比~囧囧囧~
觉得这个红裙子姑娘特别漂亮,
她刚从一个偏隅的小教堂出来。
我们也进入这个小教堂,
一进门就看到夕阳光线十分巧的穿透玻璃花窗,
着色的光影花斑刚刚好笼罩在对面的圣母像,
赋予了这个时刻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神圣感
我们在恰好的时间,
恰好走错了拐角,
恰好见到了这份美丽。
我就说射手座总有旅行幸运buff在身上的吧~哈哈~
真·好美的傍晚
路遇一只情绪稳定的喵星人
从辛特拉回到里斯本城区,我们没选择住在老城区,而是选择了一个交通很方便的设计酒店,名字很有意思——流明酒店及里斯本灯光秀(Lumen Hotel & the Lisbon Light Show)。提前一天订约750rmb/天。
这个酒店是2021年开业的,住宿条件不错,室内以简约现代的设计为主,可能和“流明”这个名字有关系,屋子里的灯都是设计师品牌。酒店提供免费停车场(行车道极其狭窄,上下单车道,需要靠室内红绿灯来指引是否可以出入车库,蛮考验你的车技)。
酒店有个特色:每晚10点,在它的中庭里会放映一场以里斯本城市历史为主题的灯光秀。
灯光秀的第一篇章是以里斯本大地震开始的:1755年里斯本经历了一次毁灭性的大地震,加上引起的海啸等自然灾难夺去了9万条生命(当时里斯本人口约27万),城市中85%的建筑物被毁,也失去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包括著名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的详细航海记录。
我理解下来,这个秀的主题类似“城市的重生”,把首都里斯本所代表的葡萄牙文化进行了视觉化的融合。
小录了一段:
整个秀大约15分钟,很精彩。算是酒店为住宿者提供的一个很大的benifit~看完对里斯本城市的认识也多了些不一样的认知和看法。
PS:因为住宿体验还不错,我们第二天选择了续住。但价格比前一天贵了不少(900rmb/天),在携程续订还是比前台续订便宜一点点。如果价格合适,我还是很推荐来住这个酒店的。
安置好行李开始觅食。即使葡萄牙是个很好吃的国家,但今天也不想吃白人饭了~于是珍妮花做主,我们吃了一顿韩式烤肉,从酒店走过去只要6分钟:
店家生意很好,在没有预约的前提下还是需要等位的。老板娘是个漂亮的中国女生,中文点菜毫无压力~
食材和味道可圈可点,和国内吃差不多~
吃饭的时候,我们商量明天的行程安排。我基于“来都来了”的心态,还是想去亚欧大陆最西端的罗卡角打个卡的。珍妮花和李老师则决定一整天都在里斯本城区里city walk。所以我们愉快的决定:第二天上午兵分两路,中午再汇合一起午饭。
第二天一早,我俩就出发了,从城区开过去大概约40分钟车程。
出城赶上早高峰,
经历了“亿点点”的堵车
等出城到了辛特拉地区,完全是另外一派景致。
这边的高低起伏路况很好,非常适合公路车骑行。
一路上看见很多爬坡大佬。
迎着蓝天和阳光,去办我今天的第一件事~
越接近海边,天气变化越随机,刚才还蓝天白云,等看到罗卡角灯塔的时候,突然一片云就笼罩了过来。
在这里碰到当地一个剧组在拍戏。
一块石碑矗立在海边,
面对着浩瀚的大西洋。
碑上刻着那句著名的诗句:
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这句话出自葡萄牙伟大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的史诗《葡国魂》。但我用翻译软件翻出来的结果却是:很高兴在地球尽头遇到你……想来这浪漫的八个字,还是咱们汉语信达雅的翻译成果。
老宁的游客照~
有点帅哈哈哈
其实这里风很大,海浪也很汹涌
但站在崖壁之上远眺,
依然给你一种平静的感觉。
也许这就叫
“平静的疯感”?
随着栈道走到底,
看到另外一边的海岸线
红顶的灯塔
也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
嘿嘿,
咱也是脚踩到过“世界尽头”的人了!
特地截了一张定位,
这种没用的仪式感真的可以让我开心很久哈哈哈
说到仪式感,
来到罗卡角有个很有趣的付费项目——手作书法证书。
在游客中心前台取一张下图这样的表格:
把名字的英文拼写填上交给工作人员
缴纳大约11欧元
这位收费的女士就是一位英文书法家,
用一手漂亮的花体英文把你的名字细细的描摹在证书上。
然后你就得到了一张证明你“到此一游”的
独家手作官方认证书~
为图便宜,我把俩名字写在一张证书上了,
嘿嘿~持证上岗了~
哦对了,游客中心的卫生间是收费的,0.5欧/次,
也是我在葡萄牙全程碰到的唯一一个收费厕所。
这个游客中心的衍生纪念品都很不太好看,甚至有点丑。但在山坡上的红色灯塔下,有一家艺术家联名设计小店,里面全部是以罗卡角为主题设计的衍生纪念品,都非!常!好!看!
店门口的logo如下:
我手里的是logo同款的鼠标垫,
店里衍生品种类挺多,
尤其是马克杯,
全都好美貌~
我给我和珍妮花都买了一个~
冰箱贴也超Q!
入手!
当我在罗卡角大买特买的时候,珍妮花和李老师在里斯本市区去打卡了“世界上第一家 · 蛋挞界OG · 快二百年老店 · 最好吃没有之一”的——贝伦蛋挞创始店Pastéis de Belém。
有一种说法:在贝伦区,文化中心可以不去,博物馆可以不看,但有一家点心店不能错过——就是这家贝伦蛋挞店(Pastéis de Belém),成立于1837年(距今2024年已经187年了!),这里的葡式蛋挞估计应该算是全球最正宗的,可以说它是葡萄牙人的骄傲。
这家店门前常年排着长队,珍妮花他们去的时候比较早,但从店门口弯弯曲曲的排队引导线可以预见繁忙时段它的盛况。
店内空间非常大,有好几个厅,可以同时容纳非常多的人同时用餐,但据说繁忙时段也是一座难求。
珍妮花拍了一下它的菜单,
除了蛋挞还有很多其他甜品糕点的种类,单价都不贵:
除了纸质菜单,店内也提供二维码菜单,
蛋挞价格是1.4欧/个,半打一盒8.4欧/。
射手座旅行buff再次发光——可能是店员看珍妮花有眼缘,特地邀请她去后厨参观了一下,还允许她拍几张照片:
他俩先买了一盒半打,
包装盒很有质感也很好看。
按照葡萄牙的吃法,蛋挞习惯配冰糖粉和肉桂粉一起吃,所以给了两种粉料。刚刚出炉的蛋挞呈金黄色,外壳酥松,内心香软,好吃到什么程度呢?
好吃到珍妮花一个人,
一次性干掉了五个!
然后她又给我打包了一盒,见到我后一直碎碎念说可惜我没有机会吃到刚从炉子里端出来的口感了~
我俩从罗卡角开回来,把车存回酒店后,就去和她俩汇合。汇合点约在了圣胡斯塔升降机,于是我们决定坐地铁去。
地铁的自动售票机可以买当日轨道交通的一日通,我们买的时候是6.8欧/张。如果不会操作,也有人工售票厅可以直接买,和咱们地铁差不多~
里斯本不大,地铁只有四条线,对应了自己可爱的标志,分别是蓝色的海鸥、黄色的菊花、绿色的帆船、红色的罗盘,显示了这是一个靠航海起家的国家。
地铁站的装修也很有特色,
瓷砖铺面,配色丰富。
我们上车这一站,
通道的有很多可爱的小画~
地铁候车区域
车厢内部,
我们坐的时候人不太多。
另外一站的站台装饰,
绘有满墙奔跑的兔兔~
到达圣胡斯塔升降机~
和李老师他们汇合了~
圣胡斯塔升降机的设计者也是埃菲尔铁塔设计者的学生。在里斯本的城市升降机中,圣胡斯塔是唯一垂直的一台,高45米。设有两个升降机笼,均为木质内饰,最多可乘载20名乘客。
这台升降机已经成为里斯本的一大旅游景观,乘坐它需要买票,人多的时候还要排长队。
升降机轿厢里有专职的售票员,有点像电梯管理员的意思。每进入一位乘客会查下票。
我们几个稀里糊涂的进梯买票,打了一张纸质收据给我们,6欧/人。
但买完票我才想起问售票员,发现我们买的黄色一日通票是可以乘坐这种收费升降机的,进去的时候只要在刷卡机上扫一下就可以!
每人花了6欧的冤枉钱,买了个教训,哎~
下了轿厢,通过螺旋楼梯可达顶层,有一个阳台,可供观赏圣若热城堡、罗西乌广场和庞巴尔下城的景色,蓝天白云之下,视野非常开阔。
就像重庆,坐了几层电梯后出门还是一楼,圣胡斯塔升降机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从这里出发,准备走着去今天的午餐地点——Time Out MARKET,大约需要20分钟的city walk时间。
里斯本是个字面意思上“很立体”的城市,整座城建在7座山丘上,因此也被称作“七丘之城”。
这20分钟高高低低,走走拍拍,
一点也不无聊。
养着兔子当宠物的流浪者
和客户关系似乎很熟的擦鞋匠
一点也不怕晒的姑娘们
从高处往左拍,
可以拍到彩色的街道
往右拍可以看到高处的别墅。
向下拍可以直通海边
向上拍望不到路的尽头。
有趣的服装店招
有趣的店招×珍妮花
装修很有氛围的理容馆。
走着走着看到这个圆顶,目的地就到啦~
这原本是个叫里贝拉的鱼鲜市场,和许多里斯本著名的地标一样,它也是在1755年大地震和海啸之后重新修建的,有将近7000平方米的面积。
当然,现在的它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菜市场了,自从《Time Out》杂志2014年选择里斯本作为全球“超时市场”的第一站,它已经被改造成了食品市场与美食广场相结合的现代化美食市场。
Time Out MARKET 是由《Time Out 》杂志编辑策划的美食和文化体验项目,专挑历史旧改建筑进行改建,很有噱头的汇集了一座城市中最好的厨师、餐厅和独特的文化体验的场所。
这个创意项目一上市便大获成功,并以相同的模式迅速在、纽约、迪拜、伦敦等9个城市复制,它的盈收甚至一举超越了《Time Out》 公司原本的主营业务。
这里的摊位都是开放式设计,就像咱们中国各个地方都有的“大食代”。到了饭点一进去,人满为患还是很震撼的。
Time Out的大logo
在整场中起到了设计的点睛作用。
周围一圈全是各个餐饮商铺,种类繁多:
卖酒的商铺,挑酒可以挑到傻眼(有种说法这里的酒铺都是Time Out自营的)
甜品铺子
汉堡铺子
波奇饭铺子
日料铺子
披萨铺子
牛排铺子
火腿小食铺子
这里还有看起来很厉害的蓝纹奶酪
花式盖饭铺子
看了一圈,我们几个吃货迅速四散开,
各自去买自己爱吃的。
我的虾饭~超级好吃!!
汤汁配饭一绝!
珍妮花选的波奇饭和Taco
李老师选的牛排,
但我净顾着埋头吃饭了忘了拍照,哎~
老宁搞了一个大~~汉堡~,
so juicy~
这个市场的成功据说还因为它颠覆了传统经营模式——它将30%营业额拿出来分成给主厨,且入驻品牌都要通过层层筛选,保证食品品质和受欢迎度的同时又激发了各租户的积极性。
吃饱喝足,我们从侧门走出来,
日头正盛~
其实坐在外面吃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市场出来一拐弯就是个临海的小街心公园,
这颗树形态非常美貌~
很多人就坐在这里,
面朝大海,晒太阳、聊天和发呆放空。
来里斯本,怎么能不拍小黄电车呢~
里斯本的28路电车是欧洲最古老的电车,它几乎经过了里斯本所有的城区和景点,所以是最受欢迎的一路电车。
因为它太受欢迎了,所以乘客也很多,不少游记里也提醒了要小心扒手,我们坐上后也格外小心。
哈哈,司机师傅,对不住~
主要远处的街景太好看了~
无目的的坐了几站,我们就下车了。
拍摄它比乘坐它更有意思。
其实不用纠结拍28路,里斯本有太多好看的电车了,它们穿梭在老城与新城之间,从古城堡到新广场。
轨道遍布全城,这些电车就在蜿蜒狭窄的街道上来回穿梭,就像织布机上的梭子,织就出葡国文化中最独特的样子。
还有红色的电车也很好看~
这个一日通票很好用~
各种电车都可以坐。
随着夜晚的到来,我们在葡萄牙的最后一天也进入了尾声~
觅食去~
这最后一晚的晚餐很有意思,李老师避开了常规选择,找了一家2023年被评为米其林的餐厅——CARNAL,一家在里斯本经营的墨西哥菜~
装修很有特色,
很暗,也很迷。。。
进了卫生间以为进入了密室逃脱。。。
菜单更迷。。。用了翻译器也不知道自己点了啥,总之一通瞎点,等着上菜的心情就跟开盲盒一样。
盲盒一。。。看到牛肉上的蝗虫了么。。。我吃了。。。
盲盒二。。。一碗绿汤。。。
盲盒三。。。一碗绿酱。。。这个好理解,牛油果酱也是墨西哥菜常见的食材
盲盒四。。。三种形态不一的Taco~
盲盒五。。。不知道是个啥。。。
味道也想不起来了。
这顿饭吃得我们四脸茫然,感觉吃了很多,又感觉啥也没吃。
这是我们在葡萄牙的最后一晚,舍不得早早回去,于是在酒店附近找了一家精酿酒吧,聊着这几天的精彩,玩不够,真的玩不够~~
这家店精酿的酒头不少,
并且还有自己订制的酒头装饰
在葡萄牙的最后三杯酒~
至此,我的第一次葡萄牙之旅就完结啦~
之所以说是“第一次”,
那肯定是因为还要有下一次啦~~~!!!
这个原因在我们自己,因为决定行程的时间已经是一月初,非常临期,所以临时出签证和临时买机票的代价都不小,但是住宿和租车平衡了很多性价比。
机票:北京-杭州(中转)-里斯本 往返:7047/人(如果提前2周订的话大约5000/人)
签证:临期送签找的中介2000/人(这个蛮坑的,来得及的话还是自己送签)
租车:老宁选的租车行是Guerin(7天+全险)1015rmb,李老师选的是Europcar(7天+部分险)693rmb
住宿:5035元/2人,住宿均价600-800之间,按照行程我把名录也列在这里给大家参考:
DAY1 托雷斯小镇:Stay Hotel Torres Vedras Centro (Booking预定)590元/间
DAY2 波尔图:文奇费罗桥酒店Vincci Ponte de Ferro(携程预订)675元/间(非常推荐)
DAY3 波尔图:文奇费罗桥酒店Vincci Ponte de Ferro(携程预订)675元/间(非常推荐)
DAY4 蒙萨拉斯:CASA Saramago(Booking预定)660元/间(非常推荐)
DAY5 拉戈斯:丽晶酒店Regency Salgados Hotel &Spa(Booking预定)785元/间
DAY6 里斯本:流明酒店及里斯本灯光秀(Lumen Hotel &the Lisbon Light Show)750元/间(比较推荐)
DAY7 里斯本:流明酒店及里斯本灯光秀(Lumen Hotel &the Lisbon Light Show)900元/间(比较推荐)
这趟旅程,有太多美好值得记录,随着游记的整理,很多精彩的小细节又仿佛回到眼前——
有热闹的狂欢节,有静谧的星空,
有浪漫的城市,有琳琅的美食,
有神仙桃源的乡村,有微醺惬意的酒庄,
有黄金般的海岸,有童话般的城堡,
有云,有雨,
有晴,有风。
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写这篇游记的时间很长,可能是我写的太细碎了,拖啊拖的,写了四个多月才写完!期间珍妮花一直催更,自己也有点着急了,但是每次打开草稿又不想草草结束,实在不想放弃每一个我能想起来的有趣细节。
总算又捏完了一个时间琥珀——凝固下了2024年春节,这段和好朋友一起在葡萄牙的快乐时间。
那么问题又来了,
下一个时间琥珀,
应该写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