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转大站-亚的斯亚贝巴

作者:泉仔 显示图片

亚的斯亚贝巴(阿姆哈拉语:አዲስ አበባ;拉丁字母拼音转写:Āddīs Ābebā;奥罗莫语:Finfinne;英语:Addis Ababa),是东部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的首都,同时也是非洲联盟及其前身非洲统一组织的总部所在地,位于海拔2400米的高原之上,按当地提格雷语,亚的斯亚贝巴意思是“新鲜的花朵”,亚的斯亚贝巴是一个州级特别市,城市有80多个不同的民族,说80余种不同的语言;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及犹太教社群。
城市的建立地点是由埃塞俄比亚泰图王后所选定在这里的温泉旁建立一座房子,并允许贵族在这里划地建房,成为建立城市的开始,在1886年由她的丈夫孟尼里克二世所开始建设的,人口逾546万(2023年)。

国家首都。

圣三一大教堂,是埃塞俄比亚重要的一个宗教胜地,建于1900年代早中期,埃塞俄比亚的前国王海乐瑟拉希夫妇都安葬于此,教堂内的黑色花岗岩陵寝非常值得一看,教堂有专门的导游讲解,每天会有定时的唱诗,有时还会给穷人布施。教堂外部很漂浪,很适合拍拍照。








































亚的斯亚贝巴是埃塞俄比亚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拥有120个国际代表团和大使馆,位于非洲国际外交的前沿。非洲联盟总部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也常驻于此。非盟会议中心是中国援助非洲重点项目之一,工程耗资2亿美元,也是中国政府继坦赞铁路后对非洲最大的援建项目。


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是埃塞俄比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这所大学拥有5家博物馆,其中的国家博物馆珍藏着闻名于世的古人类露西人的骨骼化石。
















































































































































馆外是石制的资料,二层展出自然科学、人类学、考古学的资料等,也展示美术作品,三层是民族学的资料。也有在哈达鲁发现的350万年前的直立行走的原人化石的复制品。
埃塞俄比亚的历史也算悠久,据说当地人认为,《旧约》中和所罗门生有一子的希巴女王,其国度就是今天的埃塞俄比亚。公元一世纪的古国阿克苏姆则留下众多古迹。在近代非洲历史上,埃塞俄比亚是唯一未被彻底殖民的国度,他们的国王孟尼利克二世19世纪末曾经大败入侵的意大利军队,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的独立地位。 这个国家博物馆是一幢四层小楼,陈设简单,展品有限,古代史的东西有些陶器,数尊石像,少量青铜器(但其中只有一尊狗猎鹿的油灯算得上是造型优美,其余都比较简单),几件刻有古怪文字的石碑,还有十余个阿克苏姆时期的金银币。







































































































































恩托托山(阿姆哈拉语:እንጦጦ)是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的最高峰,海拔3,200米(10,500英尺),是恩托托山脉的一部分。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利尼克二世在创立了亚的斯亚贝巴时曾在此建造宫殿。除去皇宫外,山上还有一些教堂。埃塞俄比亚空间科学学会在最高点处又有一个天文台。


















































其实城市来讲我觉得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可能主要厉害的还是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