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作者:chengxhinghoo 显示图片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哈萨克语: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Qazaqstan Respwblïkası/قازاقستان رەسپۋبلىيكاسى;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захстан),通称哈萨克斯坦(哈萨克语:Қазақстан / Qazaqstan/قازاقستان;俄语:Казахстан),为跨洲国家,地跨欧亚两洲,主要位于中亚北部,在乌拉尔河以西的一小部分领土位于东欧。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2,727,300平方公里,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世界第九大国。哈萨克斯坦经济在中亚居主导地位,占中亚区域生产总值的60%,以石油、天然气工业为主,另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哈萨克斯坦在文化上也是中亚突厥国家。


哈萨克斯坦自旧石器时代起即有人类活动。
公元前3世纪-前1世纪,哈萨克境内出现了社会。前后出现乌孙、康居、阿兰、悦般、大宛等游牧政体。6世纪-8世纪建立过突厥汗国、突骑施、葛逻禄等国家。8世纪-12世纪,西部和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先后加入可萨汗国、乌古斯叶护国、基马克汗国和钦察汗国等国。
15世纪今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土地从金帐汗国分离,成为月即别汗国的一部分。5世纪20年代,在金帐汗国东部出现了乌孜别克汗国,以锡尔河下游为中心,北至托波尔河,东北至额尔齐斯河。
16世纪初,哈萨克族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个汗国。17世纪中亚新兴起一个强大的游牧政权—漠西蒙古建立的准噶尔汗国。在准噶尔汗国的侵略下,小玉兹和中玉兹加入俄国,后大玉兹、中玉兹又成为清帝国的藩属。
19世纪清帝国于鸦片战争后国势衰微,于是俄国趁机于1864年强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清帝国土地,至此哈萨克斯坦的大部都归俄国所有。1917年12月13日因俄国革命,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土地成为脱离俄国统治暂时独立的阿拉什自治共和国的一部分。
1920年8月26日,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属俄罗斯联邦。1925年4月19日,中亚各国按民族划界,改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1936年定名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
1990年10月25日,发表主权宣言。
1991年12月10日,改称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1991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宣布独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

全国共分为3个直辖市和17个州,分别为:


          行政区 首府
直辖市
阿斯塔纳 阿斯塔纳  
阿拉木图 阿拉木图
奇姆肯特 奇姆肯特

阿拜州 塞梅伊
阿克莫拉州 科克舍套
阿克托贝州 阿克托比
阿拉木图州 卡普恰盖
阿特劳州 阿特劳
江布尔州 塔拉兹
杰特苏州 塔尔迪库尔干
卡拉干达州 卡拉干达
库斯塔奈州 库斯塔奈
克孜勒奥尔达州 克孜勒奥尔达
曼吉斯套州 阿克套
巴甫洛达尔州 巴甫洛达尔
北哈萨克斯坦州 彼得罗巴甫尔
突厥斯坦州 突厥斯坦
东哈萨克斯坦州 厄斯克门
乌勒套州 杰兹卡兹甘
西哈萨克斯坦州 乌拉尔

阿拉木图Almaty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的一座直辖市,是该国的第一大城市。坐落在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山区,邻近吉尔吉斯斯坦。阿拉木图早年盛产苹果,因此有“苹果城”之称。

努尔苏丹Nur-Sultan
努尔苏丹,原名切利诺格勒、阿克莫拉、 阿克莫林斯克、阿斯塔纳,是哈萨克斯坦的首都和直辖市,该国第二大城市,位于中北部的阿克莫拉州中,但为哈萨克的自治市。伊希姆河穿城而过,生态环境良好,是哈萨克斯坦工农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全国铁路交通枢纽。

希姆肯特Shymkent
希姆肯特,旧称奇姆肯特,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一座直辖市,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西690公里,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第三大城市。希姆肯特自12世纪起即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交通要冲。

卡拉干达Karagandy
卡拉干达是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的一座城市和该州首府,距离该国首都努尔-苏丹约230公里,其名称在哈萨克语为植物锦鸡儿的意思。

阿克托比Aktobe
阿克托别,俄语旧称阿克纠宾斯克,人口约37.78万(2013年),1999年哈萨克斯坦将“阿克纠宾斯克”恢复为哈萨克语历史地名“阿克托别”。阿克托别州位于哈萨克斯坦西北部,阿克托别市是阿克托别州的首府。1869年开始有人定居,1932年升格为州府。

塔拉兹Taraz
塔拉兹(Taraz)是近十年起的地名,1997年前称江布尔 (Жамбы́л‎),至1938年称为米尔卓扬,1936年前称奥利埃-阿塔(神圣长老) (Әулие́-Ата‎),现在是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首府。位于该国南部塔拉斯河畔,邻近吉尔吉斯斯坦斯坦。

巴甫洛达尔Pavlodar
巴甫洛达尔是哈萨克斯坦东部的一座城市、巴甫洛达尔州首府,位于额尔齐斯河畔。1999年人口为300,500人。俄罗斯人与哈萨克人比例约为2比1。其他有乌克兰人、日耳曼人等。1720年开埠,原名Коряковский。原来是盐业为经济支柱,后来铅、铜、银等矿物相继被发现。1861年被改名以纪念尼古拉二世的第八子保罗大公的出生(巴甫洛达尔是俄语“保罗的礼物”的意思)。由于坦克制造业的关系,当地直到1992年为保密行政区。

厄斯克门Ust-Kamenogorsk
厄斯克门(Öskemen‎),俄语旧称“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是哈萨克斯坦东哈萨克斯坦州首府。位于乌尔巴河与额尔齐斯河汇合处。

塞米伊Semey
塞梅伊,又译谢米,俄语称塞米巴拉金斯克(Semipalatinsk),旧译斜米,是哈萨克斯坦东哈萨克斯坦州的一座城市,位于额尔齐斯河畔。1999年人口269,600人。1718年开埠,建于一座藏传佛教寺院的遗址上。由于寺院原来有七座建筑物,这是城名的由来 (俄语的“七座楼房”)。1778年由于受长期水灾之苦,迁至上游18公里处。河流和后来的土西铁路带动了城市的发展。1949年苏联在城西150公里的草原上开辟核试验场,苏联第一枚原子弹也是那里试验成功。但核试也为当地居民带来很多后遗症。

乌拉尔斯克Uralsk
乌拉尔,俄语称为乌拉尔斯克 ,是哈萨克斯坦西哈萨克斯坦州首府。位于该国西部乌拉尔河畔。1999年人口195,500人。1613年开埠,原名雅茨克镇(Яицкий городок)。1775年1月15日,改名为乌拉尔斯克,1991年哈萨克斯坦独立时改现名。

公路
哈萨克斯坦境内公路总长度为189,000公里,其中108,100公里已有铺面,其余80,900公里则属未铺面公路。

铁路
哈萨克斯坦的铁路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苏联解体后,哈国拥有总长15,333公里的铁路,采用宽轨(1520 mm)。哈国有定期铁路班次到特定国家,如土库曼斯坦、伊朗、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


航空
哈萨克斯坦境内共有97座机场,哈萨克斯坦有国际航班连接不同国家城市。阿斯塔纳航空为哈萨克斯坦主要航空公司,以阿拉木图国际机场为主要枢纽机场,该航空公司于2012年被评为中亚及印度地区最佳航空公司。

海运
主要的港口有两座,与里海接壤,分别位于阿克套与阿特劳。
阿克套(Aktau)是哈萨克斯坦西部、里海沿岸城市,是曼格斯套州首府。2019年初统计该市人口183 097人。城名在哈萨克语的意思是“白色山地”的意思,因为这是从里海眺望城市的景色。 
阿特劳(Atyrau),1991年前称为古里耶夫,是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州的首府。在乌拉尔河流入里海的河口上(阿拉木图以西2700公里,阿斯特拉罕以东350公里)面积约为600平方公里。主要居民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鞑靼族。

运输管线
截至2013年,整体而言有冷凝管线长658公里、天然气管线12,432公里、石油管线11,313公里、精炼后的汽油管线1,095以及水管1,465公里。

概况
哈萨克位处于中亚,蕴藏了大量的天然资源,因此哈萨克的经济是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煤炭为主。其自然资源丰富,目前整个哈萨克已探明总的石油储量为100亿吨,煤储量为39.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8万亿立方米,锰4亿吨。由于受前苏联影响,哈萨克要在独立后才推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
哈经济以石油、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2020年哈国内生产总值1698.37亿美元、同比下降2.6%,工业产值459.3亿美元、同比下降0.7%,农业产值151.91亿美元、同比增长5.6%。

自然资源
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已经探明石油储量48亿吨,已经探明的矿藏90多种。

水文分布
哈萨克斯坦共有大小河流8.5万多条,国内湖泊众多,多达4.8万多个,拥有冰川约2700余座,主要的水体包括巴尔喀什湖、斋桑泊等。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分咸海,西临里海,多数湖泊为咸水湖。境内的河流多数为内流河,主要有锡尔河、乌拉尔河、楚河等。额尔齐斯河以及支流伊希姆河是流向北冰洋的外流河。

工业
哈萨克斯坦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加工工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实施经济改革,分阶段推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由于受前苏联影响,哈萨克在独立后才推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哈萨克斯经济以石油、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2017年哈国内生产总值约1390.03亿美元,同比增长4%。工业产值364.66亿美元、同比增长7%,农业产值124.28亿美元、同比增长2.9%。据哈方统计,2018年哈国内生产总值1447.02亿美元、同比增长4.1%,工业产值379.61亿美元、同比增长4.1%,农业产值128.51亿美元、同比增长3.4%。 

农业
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600万~1800万公顷,粮食产量1800万吨左右。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麦。粮食主产区在北部的科斯塔奈州、北哈萨克斯坦州和阿克莫拉州。南方地区可种植水稻、棉花、烟草、葡萄和水果等。2012年农业产值约为128.47亿美元,同比下降17.8%。2020年1月至8月,哈农业总产值为2.4万亿坚戈(约合56.4亿美元),同比增长4.9%。

对外贸易
2012年外贸总额为1368亿美元,增长9.8%;其中出口923亿美元,增长5.3%,进口445亿美元,增长20.2%。贸易顺差478亿美元。
哈同期与关税同盟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双边贸易为246.26亿美元,同比增长6.9%。进口对象国前三位分别是:俄罗斯(38.4%)、中国(16.8%)和乌克兰(6.6%)。
从商品结构上看,主要出口商品:矿产品占75%(包括石油及石油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占13.1%,化学制品塑料和橡胶占4.2%,动植物产品和成品粮占3.4%,机械、设备、交通工具、仪器和仪表占1.4%,其他占2.9%。主要进口商品:机械、设备、交通工具、仪器和仪表占40%,化工产品(包括橡胶和塑料)占12.9%,矿产品占12.7%,金属及其制品占12.3%,动植物产品和成品粮占9.5%,其他占12.2%。

民族
哈萨克斯坦人口1900.33万(截至2021年2月)。约有140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68%,俄罗斯族占20%。

语言
哈萨克语为国语,官方语言为哈萨克语和俄语。

宗教
哈萨克斯坦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此外,还有东正教、天主教和佛教等。

节日
新年:1月1日。纳乌鲁斯节:波斯语和突厥语国家的春节,3月21日。祖国保卫者日:5月7日。宪法日:8月30日。独立日:12月16日。此外还有肉孜节、古尔邦节等宗教节日

饮食
哈萨克人的主要食物是牛羊肉、奶、面食、蔬菜等,习性和欧洲基本相同。最常喝的饮料是奶茶和马奶。哈萨克人的传统食品是羊肉、羊奶及其制品,最流行的菜肴是手抓羊肉。

外交政策
实行以巩固独立和主权为中心的务实、平衡的外交政策,在一体化进程和进程中个别国家内产生的许多问题上。

同中国的关系
1992年1月3日,外经贸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哈萨克斯坦,双方签署了两国建交公报。两国关系良好,高层互访频繁。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中哈双边贸易额为256.8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中方向哈方出口总额为110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进口总额为146.8亿美元,同比下降4.7%。

同俄罗斯的关系
俄是哈外交的首要方向。2012年,哈俄战略伙伴关系稳步发展。两国领导人继续保持高频率的会晤和对话,在对外政策上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
哈俄经济合作保持高水平增长。2012年两国贸易额超过239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其中哈向俄进口171.5亿美元,出口67.5亿美元。在哈有约3000家俄罗斯企业。俄罗斯一些大公司,如卢克石油公司、俄天然气工业公司等都活跃在哈能源和其他行业。俄有近80个联邦主体与哈有贸易经济联系。跨地区和边境贸易额占俄哈商品周转额的70%以上。

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
独联体是哈外交的优先方向。

简介
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于2015年,又称欧亚经济委员会,成员国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五国均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联盟的目标是在2025年前实现联盟内部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并推行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
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
观察员国:乌兹别克斯坦,古巴,摩尔多瓦。


一体化发展
2020年1月6日,欧亚经济联盟执委会主席萨尔基相接受塔斯社采访时表示,联盟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化一体化,形成统一天然气、原油和油品市场及统一金融和交通运输市场。五年间,联盟致力于为公民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联盟批准实施新的《海关法典》,海关手续办理时间应缩短一半,货物通关时间应缩减至原来的六分之一;统一服务市场涵盖53个经济领域,联盟内商品流通扩大了32%;建成统一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决定统一对酒精和烟草制品征收消费税;批准关于在2025年前启动统一金融、交通运输和能源市场的相关文件;系统性消除内部壁垒,自2016年起共消除51项壁垒;为预防新壁垒出现,积极与各成员国政府合作,确保法律法规协调一致;签署《贵金属和宝石交易协定》,制定规划向第三国市场推广联盟珠宝产品。
萨尔基相表示,在数字技术发展方面,欧亚经济委员会已成为数字议程传播者,共审议80个规划,在商品追溯、电子货单认证、产业合作、技术转让等领域启动了5个系统性数字项目。此外,联盟已建立数字运输走廊及电子劳动力市场。

对外合作
萨尔基相表示,在拓展对外合作方面,联盟影响力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有数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有意与联盟开展合作。联盟实施观察员制度,已接纳摩尔多瓦成为联盟首个观察员国;与欧盟展开技术性对话;积极与美欧商协会合作;同东盟、南方共同市场、非盟等主要地区一体化组织签订合作备忘录。
联盟与中国签署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推动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合作迈出重要一步。通过最惠国待遇制度,联盟自由贸易网不断扩大,已涵盖全球GDP的22%。目前,联盟已与越南、伊朗、塞尔维亚和新加坡分别签署了自贸区协定。联盟与埃及、以色列和印度建立自贸区的工作已接近尾声,即将确定第二批对外贸易优先方向。

Brave Journey To World
公众号:外贸人闯世界    
小红书:chengxhinghoo
抖音:chengxhinghoo
By WeChat chengxhinghoo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