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紫阳公园、起义门游记

作者:贝贝 显示图片

一、紫阳公园
紫阳公园始建于1951年,因园内紫阳湖而得名。紫阳湖原名滋阳湖,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自古以来为赏荷胜地,南宋陆游、北宋黄 庭坚等文人墨客都曾游历于此,明兵部尚书熊廷弼曾建园于紫阳湖畔,清湖广总督张之洞督鄂期间,执政、生活于此。紫阳公园是武昌古城内唯一一处拥有自然湖泊 的城市公园。
一、乘车路线:武汉站乘坐地铁4号线到首义门站下,步行400米左右到紫阳公园。
二、开放时间:9:30-17:00(展馆)
三、门票信息:免费
四、游览时间:1小时。
五、游览路线:紫阳公园北门→翠微园→假山→紫阳湖→紫楿长廊→契园→张之洞在武昌事迹展览馆→紫阳亭→紫阳大戏台→润哲泉→紫阳阁→仙弈岛→和平亭→霸王井→北门


紫阳公园北门(上图)


紫阳公园导览图(上图)


翠微园(上图)


假山(上图)




紫阳湖(上图)



紫楿长廊(上图)
●紫楿长廊始建于1958年,由中部的廊亭,南北两侧的连户部和两端的四角亭组成。长约120M。整座长廊青瓦朱柒,斗拱飞檐,古色古香。牌楼匾额上有书法家刘士俊先生所题写的“紫楿长廊”四个金色大字。


契园(上图)
▲地契博物馆位于聚景园内,馆藏地契文书约4.3万件,是我国首家以中国契约文书收藏、研究与展示的专题类博物馆,也是武汉市唯一的地契专题博物馆。
●开放时间:9:30-17:00,去早了,还没开放呢。



张之洞在武昌事迹展览馆(上图)
▲由一处独立的两层民国时期建筑改建而成,主要展现张之洞的生平概况和督鄂十八年期间,在武昌创办实业、兴革教育、编练新军等功绩,以及其与武昌的故事。
●开放时间:上午9:30-12:00,下午13:30-17:00。


●远处为紫阳桥



紫阳亭(上图)


桃花岛(上图)



紫阳大戏台(上图)




润哲泉(上图)




紫阳阁(上图)
●现在为汉剧博物馆,开放时间:9:30-17:00。




仙弈岛(上图)


和平亭(上图)
●和平亭始建于1952年,原为雕花攒尖金顶六角亭,经过近70年的风风雨雨,始终屹立在紫阳湖西北角。“和平”二字跨越大半个多世纪,仍然熠熠生辉,承载着人们永恒不变的美好夙愿。红梅修竹,青瓦朱柒,和平亭焕然一新,上承激情峥嵘岁月,下启和平时代的新征程。


婚俗文化公园(上图)


武昌婚姻登记处(上图)


霸王井(上图)
●霸王井是老武昌城“八井”之一,位于紫阳湖西北角,相传饮了此井水者,力大无穷,故而得名。后因道路建设,移至紫阳公园大门内右前方,修四角亭加以保护。原先只有井盖没有井筒,更没井水,后作为迎接辛亥百年景点之一,由政府投资进行修缮,为其重新涂装了立面漆,更换了破损的瓦片,并请专业掘井人员进行了清掏。目前井深1.3米,口径0.35米,原本干枯的霸王井得见清水。“霸王井”三字,为著名书法家黄亮(1903-1987)于1983年题写。

下一站武昌起义门

二、武昌起义门
“起义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武昌古城幸存的唯一一座城门,民国以前称“中和门”。它是武汉人熟知的武昌古城汉阳门、文昌门、平湖门、大东门、小东门等十大古城门之一。中和门因居辛亥革命首义之功而获殊荣,易名保存下来 。1912年鄂军都督府将其改名为“起义门”,并被誉为武昌起义的起点。解放时起义门已毁,门洞损坏严重。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政府拨专款在原址复建起义门城楼。城门楼上挂着叶剑英元帅亲笔题写的“起义门”三个镏金大字。
一、 乘车路线:与紫阳公园很近,步行可到。
二、开放时间:开放式公园 
三、游览用时:半小时








起义门(上图)





城墙(上图)


首义碑林(上图)


●黄兴题词:无我


●黎元洪题词:得天独厚


●宋庆龄题词


●朱德题词


●董必武题词


●毛泽东题词:纪念孙中山先生


●孙文题词:共和



中和门、首义烽火群雕(上图)


封建亭(上图)


望楚台(上图)
●元朝末年,朱元璋进军武昌,曾驻跸在此,闻报得第六子,高兴地说:“子长,以楚封之”。朱元璋称帝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桢就藩武昌,在梅亭山树立分封楚王的御制碑文,并建“封建亭”。朱桢不忘父皇之恩,常在此遥望帝京,故又建“楚望台”,是明清两代武昌较为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地。
如今这个碑文和封建亭均已重新修建完毕,在半山坡上立有巨石,上面有文化部部长孙家正题写的“楚望台”三个大字,巨石背面是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王玉德对楚望台历史的考证资料。
 
本次旅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