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台,是一项传统的五台山朝圣活动,它要求信徒们遍访全山的佛寺,并亲临东台、西台、南台、北台以及中台这五大高峰进行供佛和祈福。徒步朝圣的经典路线分为两种不同的走法:顺朝和逆朝。顺朝指的是顺时针方向绕行,而逆朝则是逆时针方向。
顺朝路线:
起点:东台
经过:南台、西台、中台
终点:北台
全程:约75公里
累计上升:约3000米
特点:强度较大,适合体力充沛的朝圣者
逆朝路线:
起点:东台
经过:北台、中台、西台、南台
全程:约53公里
累计爬升:约2000米
特点:难度相对较低,适合不同水平的徒步爱好者
在这次五台山的朝圣之旅中,我有幸首次目睹了赤灵狐的风采。赤灵狐,作为五台山特有的珍稀动物,以其毛色艳丽和灵动著称。传说中,只有心灵纯净之人才能见到赤灵狐的真容。我心中不禁感到庆幸,这次五台山之行,似乎注定充满了非凡的意义。
我起初以为狐狸是五台山的常客,野生狐狸随处可见。因为我是东北人,老家的萨满教文化对狐狸敬而远之,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感觉到幸运。实际上,我只在东台见到了狐狸,听说那边有一个狐狸窝。在去南台的路上,前面一个小姐姐背包里带了三个火腿肠,我以为是她自己吃的,结果她是想喂狐狸的。不过,在去南台的路上并没有看到狐狸。回上海的火车上,下铺住着一个老阿姨,是来五台山朝台的。她问我有没有看到狐狸,我给她看了照片。她说我们看到了祥瑞。这时我才知道,原来五台山的狐狸是祥瑞的象征。
在五台山的静谧之中,我静静地观察着一只赤灵狐。它的眼神中没有恐惧,只是平静地与我对视。我们的目光交汇,仿佛在那一刻,时间凝固,周围的世界变得模糊,只剩下我和赤灵狐,存在于一个只有我们两个的平行世界。
五台山,作为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共存共荣的圣地,在佛教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这一独特的宗教融合,是五台山受到尊崇的重要原因。历史上,清朝的康熙帝曾五次朝拜五台山,乾隆帝更是六度巡游此地。他们在菩萨顶住宿期间,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墨宝和碑刻,这些空前绝后的礼遇,使得这座皇家寺院成为了尊贵的象征,被誉为汉地布达拉宫,同时也是五台山黄教寺庙中的佼佼者。
不仅如此,五台山在藏传佛教中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处可见的喇嘛朝圣,彰显了五台山在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崇高地位。因此,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藏传佛教信徒慕名而来,寻求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
五台山上,满山遍野的玛尼堆随处可见,它们的存在让我仿佛置身于遥远的西藏。风马旗在玛尼堆上随风飘扬,这番景象让我陷入了沉思。当我凝视着这些玛尼堆时,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经来到了西藏。然而,当我回过神来,我意识到五台山本身就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这里的玛尼堆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尽管如此,周围的环境又在提醒我,这里仍然是汉地,而非藏区。或许,就在刚才那一瞬间,我的心灵已经穿越了地域的界限,短暂地抵达了西藏。
我沉醉于这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它让我深深爱上了徒步旅行。当我忘我地行走在大自然中,工作的重压和生活中的竞争焦虑都烟消云散。在这片荒野之中,我仿佛与世隔绝,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泥土的气息和自然的韵律。在这一刻,我感觉自己真正属于这片大地。
山西的建筑代表了北方建筑的风格,通常以大气著称,与南方建筑相比,它们可能在细节上略显粗犷。然而,山西的建筑却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细节处理脱颖而出,让人不禁沉迷于其工艺的精湛和美学的独特。
清晨7:00,我们准时到达太原火车站集合。在这,我遇到了很多这次同行的老朋友,这让我们的旅程增添了几分温馨和喜悦。我们与老朋友们在太原火车站前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随后,我们带着兴奋的心情登上了前往五台山风景区的汽车。随着车轮缓缓启动,我们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期待着五台山带给我们的神秘与壮丽。
在前往东台的路上,大巴司机向领队展示了他朋友刚拍摄的东台视频,视频中狂风暴雨,几乎让人难以站立。司机询问我们是否还打算继续前往东台,领队坚定地表示,东台是必须去的,我们的目标是完成五台山五个台的朝圣之旅,缺一不可。幸运的是,当我们下午1点到达东台脚下时,天空放晴,阳光普照,仿佛得到了佛祖的庇佑。
下午一点钟,我们抵达了五台山徒步的起点——鸿门岩。作为五台山的北大门,鸿门岩坐落在海拔2500米的高原上,是从大同进入五台山的必经之路,也是前往华北最高峰北台顶和东台顶的必经之地。这里距离北台顶非常近,从鸿门岩到东台顶大约3千米,到北台则有13千米的路程。
这次徒步五台山,我们实际上是半重装出行。虽然晚上我们有寺庙可以借宿,但仍需携带一些应急装备和防雨衣物以应对突发状况。东台是一条折返路线,我们可以在那里放下重装备,轻装上阵前往望海峰。望海峰海拔2795米,顶端的望海寺供奉着聪明文殊菩萨。
东台望海寺是五台山徒步的第一站,距离起点鸿门岩仅1.8公里,通常步行约30分钟即可到达。从鸿门岩至望海寺,沿着盘山小路缓慢上升,虽然相对轻松,但实际耗时可能达到一个小时。这次我们选择了一条对体能要求更高的小路,台顶有望海台,如果天气晴朗,不仅可以观赏到壮观的云海,还能一睹日出的美景,这在五台山是不可多得的体验。
五台山的传说中,遇见令狐是吉祥的象征,而我有幸目睹了赤灵狐的神秘风采。这种五台山独有的精灵,以其鲜亮的毛色和灵动的身姿而闻名。传说中,只有心灵纯净之人才能见到赤灵狐的真容。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这次五台山之旅,似乎注定充满了非凡的奇遇。
在旅途中,我偶遇了一对母女,后来在小红书上又找到了他们的故事。小女孩年仅6岁,我对她们的勇气和决心感到非常钦佩。然而,听说她们在旅途中一直走到了晚上九点,小女孩甚至因为疲惫而哭泣,这让我难以想象当时她的心情有多么的难过。
“华北屋脊”牌坊,海拔高达3036米,坐落于距离法云寺6公里的要冲之地,是前往北台顶的必经之路。在晴朗的天气里,站在这里可以远眺五台山的北台、澡浴池、中台和东台,视野极为开阔。
牌坊所在之处是五台山的迎风面,常年受到强风的吹拂。这里不仅是小狐狸等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也是徒步者们在长途跋涉中常设的休整点之一。偶尔,会有小货车停靠于此,售卖零食、方便面、火腿肠和饮料、矿泉水等补给品,为徒步者提供方便。我在这里赶紧买了一瓶水,虽然已经走了10公里,还有七公里到达澡浴池,
过了华北屋脊牌坊,还有一段公路我们就到了真正的额华北最高峰,于是补充完水分开始往北台最高点行进。这一端是石板路,由于怕下雨失稳,这次穿的是徒步鞋,徒步鞋底子偏硬,走在这种路上确实不舒服。
到底了真正得华北最高峰,海拔为3061.1米,但是我已经无暇拍照,山上风巨大,高海拔加上大风吹得我有些头痛,我赶紧下山住宿得寺庙走去,这大风吹的我有点失温。
澡浴池位于五台山的山岭上,海拔2769米,离北台顶大概3公里。这里的泉水清澈,被认为很神圣。传说,在特定时间,朝圣者能见到神奇景象,比如天仙或盛开的花朵,人们相信这是菩萨沐浴的地方。
夏天,很多朝圣者会把花和毛巾扔进池子,表示敬意。最近几年,池子附近建了三座大殿,屋顶设计独特,里面供奉着佛像和文殊菩萨的脚印,供人们敬拜。
澡浴池是五台山的宗教圣地和徒步路线上的休息点。我们端午节前一天就出发了,避开了节日高峰。尽管人多,我们还是提前一天到达了澡浴池并住了下来。端午节那天,据说有2000人在这里过夜,有人甚至在大堂打地铺,但都睡得很香。这里的房间虽小,但比露营要温暖舒适得多。山上很冷,好在澡浴池有暖气。晚饭是素食,味道很好,我们按照寺庙的规矩,吃多少拿多少,不浪费。
由于海报太高,一夜没怎么睡好,早上早早起来,就去大厅吃个早饭,就出发。
早上6:30吃完早餐后,我们就开始了第二天的行程。今天的行程从澡浴池出发,全程约20公里,比第一天多3公里。尽管如此,第二天的行程相对简单,因为我们有一整天的时间来完成这20公里的徒步。沿途我们会经过中台、西台、吉祥寺、狮子窝,最终回到金阁寺旁的农家。
回首望向五台山的东台,我感到自己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过了很远的路程。
爬上这个土坡,我们就到了中台。中台与澡浴池相距不远。中台上有演教寺,那里提供免费的粥。在大风天气,喝一碗热腾腾的米汤,身体立刻感到温暖。同时,我们也会捐出一点心意。
演教寺的四大天王,还有一个白塔还没有完工。
在西台与尼玛堆在一起的牛。
狮子窝是个俗称,其完整的名字应该是五台山大护国文殊寺。它坐落在山西省五台山的竹林岭上(又称狮子岭)。该寺东邻竹林寺,南近金阁寺,处于中西二台的要冲。起初,我对这个名字也感到好奇:五台山并没有听说过有狮子,为何称之为狮子窝?于是我查找了相关信息:
相传很久以前,文殊菩萨从印度佛国乘狮东来,行至五台山竹林岭上,仙狮驻足不前,且吼声不断,恰似雷鸣。文殊菩萨乃大智圣者,顿悟到:我佛弘法喻狮子吼,看来此处必是弘法之地。遂点一道场,念其仙狮缘起,起名为“狮子窝”。从此之后,这位菩萨便云游五台,并逐一建寺演法,由此五台山成为佛门圣地,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上,满山遍野的玛尼堆随处可见,它们的存在让我仿佛置身于遥远的西藏。风马旗在玛尼堆上随风飘扬,这番景象让我陷入了沉思。当我凝视着这些玛尼堆时,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经来到了西藏。然而,当我回过神来,我意识到五台山本身就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这里的玛尼堆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西台顶
ji xiang shi
金阁寺是在我们第二天住宿旁边的寺庙,也号称是五台山最漂亮的寺庙,与中国密宗的传播和密宗创始人之一的不空法师有极密切的关系。金阁寺建造过程中,由于当时不空深得朝野的倾心崇奉,全国通力支持,上自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纷纷布施,唐代宗甚至下诏命全国十节度使助缘建寺,化缘僧分赴全国各地为建造金阁寺募集布施,工程历五年而竣。
我对金阁寺的建筑深深着迷,尽管现在许多人对古镇文化感到失望,但我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却愈发强烈。我为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建筑历史感到无比自豪,尽管我自己并非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
山西的建筑代表了北方建筑的风格,通常以大气著称,与南方建筑相比,它们可能在细节上略显粗犷。然而,山西的建筑却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细节处理脱颖而出,让人不禁沉迷于其工艺的精湛和美学的独特。
第三天出发,今天的行程稍微容易些,只有一个南台,但是前一天在金阁寺庙看到了远处的南台,真的宛如南天门,高高的耸立着,一心想还有那么大的爬升我顿时感觉到腿软,但是领队却说,今天是休闲线,不用紧张,半天搞定,已经连续累了两天,腿部有些酸痛,今天的休闲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休闲,但是今天的风景是真的漂亮。
爬升两个小时后,到了南台顶。虽然南台顶的人很多,但风景真的很漂亮。我起初以为狐狸是五台山的常客,野生狐狸随处可见。因为我是东北人,老家的萨满教文化对狐狸敬而远之,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感觉到幸运。实际上,我只在东台见到了狐狸,听说那边有一个狐狸窝。在去南台的路上,前面一个小姐姐背包里带了三个火腿肠,我以为是她自己吃的,结果她是想喂狐狸的。不过,在去南台的路上并没有看到狐狸。回上海的火车上,下铺住着一个老阿姨,是来五台山朝台的。她问我有没有看到狐狸,我给她看了照片。她说我们看到了祥瑞。这时我才知道,原来五台山的狐狸是祥瑞的象征。
下山的路上看到了好多朝台的僧人,看的出来他们并不是经常户外徒步的人员,但是看的出来他们爬山有些吃力,但是他们的虔诚,一步一步的向上爬,并无任何怨言,南台原本是可以开车上来的,但是为了前程,这些人员还是选择了徒步。
南台对面是古南台,我本来是想要去的,但是怕赶不上下去的集合时间,所以我并没有上古南台,回来盗了一张队友的图片,也算是我去过古南台了。
南台到达宽坦图这段路程涉及700米的海拔下降,由于林子遮挡较少,需要注意防晒。但是风景绝对是这三天朝台里最好的,
临走的时候吃了一碗刀削面。
吃过饭,做了三个小时的大巴返回了太原火车站,在我们集合的地方,做上去往上海的火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