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罗立中美术馆和它对面的熙街 ——霞姐印象重庆之重庆大学城

作者:霞姐 显示图片

“重庆大学城”自2003年建成后,陆续有好多所高校搬迁至此,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在经营几年后,校园规模环境运行初见成效,每个院区各具特色,有的院校成为人们悠闲娱乐度假之地,有的院校成为市民拍照打卡的网红地。
在17年的夏季,因“重庆大学”校区的荷花盛开而闻名,引来市民强烈关注,我也曾前往拍摄荷花,后去到“四川美术学院”打卡,路经“重庆罗立中美术馆”,在馆外彩片墙边一通乱拍,而它对面就是初期的“熙街”(当时不知道叫啥)。只有寥寥几座房子,清清冷冷的商铺,也没有多少游人,我们几乎没有停足关注,就去到“四川美术学院”。
后来听说“大学城”的“熙街”火出圈了,我心中暗暗留意,准备抽空去拍拍,那知在一个不经意间去到“大学城”吃饭,才知道“熙街”就在“重庆罗立中美术馆”对面,就是曾经的寥寥无几的街道。
       而今天,重点聊聊“重庆罗立中美术馆”和它对面的“熙街”吧!



2023年年末,天气寒冷,枝头树叶均掉落。我乘车赶至美术馆附近,下车经过一段寂寥的粉色墙院,经过“重庆大学”校区大门,就在那里面是我们曾经拍摄荷花的地方。




越接近美术馆,其建筑装饰都越来越新潮美观,许多墙壁都是各类涂鸦。




我来到中间,拍拍拍不停。










遇见一颗美树,还种植在一辆拖拉机里,我非常新奇的爬上去,一阵猛拍。


再往前走,就看见醒目的左边美术馆的彩墙和右边“重庆熙街”的立牌。




斑驳的色彩、夸张的图案,整个建筑群仿佛被一幅巨大的油画覆盖,这里就是“罗立中美术馆”。还是以前的建筑结构,还是过去的彩砖外饰,除去外墙砖稍暗旧外,除去墙地面栽植绿树,人们不能靠墙壁站立外,基本没有变化。




“罗中立美术馆”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其建筑面积达3600平方米,由6栋主体建筑组成,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风格,建筑的外墙采用了玻璃幕墙和彩色陶瓷砖的组合,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


“重庆罗立中美术馆”大门到了




“重庆罗中立美术馆”位于九龙坡区谷西北路,是中国重要的民营美术馆之一,它的创办人是罗中立先生,他是著名的艺术家和收藏家。




罗中立先生于1999年开始收藏,并于2002年筹备美术馆的建设,2003年“罗中立美术馆”正式建成开馆,在美术、文化、教育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美术馆的藏品是其最大的特色,这里包含了大量优秀的中国现代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陶艺等多种类型的艺术作品。其艺术作品涵盖了从20世纪初至今的众多流派,展现了中国近代及当代艺术的风貌,



今天我参观了其中一部分



为了表述清楚,我拍摄作品后又拍摄作品名和作者名。








整个展厅参观人不多,但是氛围比较浓郁。






























“罗中立美术馆”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展览,包括个人展、主题展、学术研讨会等。












“罗中立美术馆”是“重庆”面积最大的美术馆,也是三大省级美术馆之一,它们是由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收租院陈列馆和罗中立美术馆三个部分所组成。












罗中立于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下学画,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1980年在四川美院学画,以一副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



这是我参观的第三个展区






















美术馆是一个围合式的院落的设计,每栋建筑如同一个个的粮仓,层高皆为三层或四层,由川美的罗中立、郝大鹏等本土著名艺术家设计而成。


















最喜欢这个作品,人物雕像栩栩如生,看着让人情不自禁的产生敬仰之情。



这是“重庆长江大桥”桥头塑立的四座雕像,名叫“春夏秋冬”,该作品84年获得城市雕像优秀奖。它们在长江大桥建立之初至今一直屹立在长江大桥两边桥头上,见证了“重庆”的兴起发展繁荣强大,是“重庆”市民最喜爱的城市雕像之一。




近距离与它们拍照,这还是第一次呢!













这个展区用大量的图本画册,展示了中国美术艺术的发展兴旺。















“罗中立美术馆”自2014年10月建成以来,主要以文化艺术展出为主,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专业展品。




当我用了半天时间,从一个展区进入又一个展区时,作为外行的我也深深被它们所打动。这里凝聚了中国几代艺术家们的辛勤成果,其艺术价值不可估量。







































“罗中立美术馆”是中国当前较具影响力的民营美术馆之一,它见证了中国艺术与历史,为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接触优秀艺术作品、领略艺术魅力的重要场所。




“罗中立美术馆”的旁边有一座《大卫》雕像,它是由意大利从事传统雕塑修复的百年家族企业用原作原模翻制而成,其原作模具始于1910年翻制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广场中央《大卫》雕像复制品时用到的模具,已有108年的历史。



这尊《大卫》雕像高5.5米,基座高1.88米,重1200公斤,据说其青铜的材质和尺寸都与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广场中央的《大卫》雕像完全一致。我翻出曾经在佛罗伦萨拍摄的“大卫”像与之作比较,看看它们是否相同。




“重庆罗立中美术馆”的旁边就是“四川美术学院”,曾经开敞式的大门而今全部设立围栏,非本校学生不能入内。我只好在“四川美术学院”门匾前与之留影。




“四川美术学院”正对着大学城的“熙街”



“熙街商业街”是一个建筑用地202亩的商业综合体,涵盖大型购物中心、欧洲风情步行街和商务SOHO等多类业态。




“熙街”位于大学城腹地,四周紧邻三大学府、300亩生态青年广场公园、罗中立美术馆,城市主干道及轨道交通站点。



“熙街”是重庆大学城的一条商业街,是来到这里开启大学生活的年轻人的心灵驿站。对于在重庆大学城上学的每一个学生来说,“熙街”都是他们记忆深刻的一条步行街。




“熙街”有着浓郁的青春气息,其商业经营项目和产品规格都适应年轻人的想法。






“熙街”默默注视着来这里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逛街散步、休闲放松的地方,承载着他们喜怒哀乐和青春记忆,聆听了他们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而美丽的“熙街”也改变了有大学而无城的状态。“熙街”的商业氛围非常有活力,建筑风格很有亲和力,而今重庆大学城已经形成了以“熙街”为中心的大型商业圈。




“重庆熙街”以欧洲小镇商业为建筑精髓,蕴含着浓郁的休闲体验文化,让人在愉快的环境中体验乐趣,可见它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短短的几年时间,“熙街”一改那萧条静寂的状态,已经成功的火出圈,成为“重庆”又一个成功的商业圈步行街。

对于在重庆大学城上学的每一个学生来说,熙街都是他们记忆深刻的一条步行街。